凿壁偷光成语故事

时间:2024-05-15 09:59:39 成语 我要投稿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凿壁偷光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1

  【汉字书写】:凿壁偷光

  【汉语注音】:záo bì tōu guāng

  【成语出处】: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凿壁偷光的意思】:凿开墙壁偷借邻居家里的灯光来读书,后指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刻苦努力学习。

  【凿壁偷光的近义词】: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的反义词】:不学无术、一曝十寒;

  【凿壁偷光的故事】

  汉朝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匡衡。他出生在农民家里,小的时候他很爱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供不起他读书,也没多余的钱买书。只能向人借书,乡里有个有钱人家有很丰富的藏书,匡衡就每天去他家做短工,却不收分文工钱。这个有钱人觉得很奇怪,问匡衡这是为什么。匡衡说:“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就满意足了,我愿意每天都来你家做短工。”这个有钱人听了非常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匡衡很快就又愁眉不展了,书是有得读了。可是,他白天要做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家里实在太穷了,根本买不起油点灯,匡衡为此非常着急。有一天晚上,他又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时候,忽然,发现屋子里有一道微弱的亮光,仔细一看是从墙角的一条缝隙透进来的.,原来是邻家的灯光。这个发现使匡衡非常兴奋,他立刻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立刻找来工具一点点地在挨着那条缝隙在墙上凿穿了一个稍微大点的洞,“偷”来了邻家的一点光亮。从此后他每天都能捧着书本,靠在洞前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匡衡就是这样的勤奋学习,使他后来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最终成为西汉时期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

  【凿壁偷光例句】

  唐《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数年学剑工书苦,也曾凿壁偷光史路。”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凿壁偷光”“囊萤照读”的志士。”

  【凿壁偷光造句】

  求知是一种欲望,凿壁偷光是一种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大家需要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

  现在这个年代,虽然用不着通过凿壁偷光的方式来读书,但是发愤忘食努力学习的同学也随处可见。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2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猛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过来的光亮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的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人们就用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3

  很久很久以前的西汉时期,有一名丞相叫匡衡,他学识渊博,清正廉洁,可是他小时候却上不起学,为了读书还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匡衡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西汉时期的一个小山村,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但由于他的家境比较贫寒,连蜡烛都买不起,所以一到晚上没有了亮光,他就无法读书。母亲怕他把眼睛用坏,就经常劝他早点睡觉,等天亮了再起来读书。

  匡衡正读在兴头上,可天色越来越暗,已经看不到书上的文字了,他左顾右盼,希望能够想到办法。突然他发现墙壁上有个小孔,隐隐透着弱光,他来到小孔边,把书上的字对着这点弱光,可孔太小,光线还是很暗。

  为了能够在晚上也能读书,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又把这个小孔凿得更大一些,这样邻居家的烛光就能透过这个大孔照到自己的房间里。就这样,匡衡借着这个孔洞照过来的烛光,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匡衡的邻居是一位藏书丰富的富人,匡衡为了能够读到更多的书,主动提出为邻居干活,不要工钱,只求能借看他家里的书。邻居被匡衡的求学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匡衡每天白天帮邻居干活,晚上就借着墙壁上的'小孔读书。经过长期的努力,匡衡终于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环境多么艰苦,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4

  汉代时,有一个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但是,他的家境贫寒,父亲没钱买蜡烛供他晚上读书,天一黑,他就无法看书了。匡衡看着时间这样白白浪费掉,心里非常难过。他的邻居家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有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穷人,就恶毒地挖苦他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匡衡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干活,不用报酬(chou),只要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请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5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

  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匡衡的简介:

  匡衡,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东海郡承县人,匡衡幼年好学,勤奋努力,曾因凿壁偷光而成为苦学的榜样。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久,病死于家乡。

  凿壁偷光的典故: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凿壁偷光的启示: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而不能学习他的行为,他的行为本身是破坏公物。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11-02

经典成语故事02-16

成语故事11-02

经典成语故事08-22

夜不闭户成语故事11-12

成语故事:爱屋及乌11-09

儿童成语故事11-09

以卵击石的成语故事08-29

成语故事大全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