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时间:2024-06-12 17:39:29 成语 我要投稿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还记得都学过哪些成语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经典成语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

  釜底游鱼

  东汉顺帝时期,有一个小官吏名叫张纲,此人为人忠诚,刚直不阿。当时的大将军梁冀独断专行,张纲看不惯梁冀贪污腐化、残害忠良的行为,便上奏皇上揭露梁冀。满朝的'文武百宫为之举动震惊,但因为梁冀的势力实在太大,最终皇帝对他也无可奈何。此后梁冀对张纲恨之入骨。于后来,广陵张婴造反,梁冀想要借刀杀人,派张纲去广陵当太守。张纲胸有成竹,上任后便前去说服张婴归顺朝廷,并表示要坚决惩办贪官污吏。张婴被说服了,他开诚布公的说:“为了生计我们才聚在一起起事,就好像鱼儿游在锅里,很快就会死亡,我们心甘情愿的归顺朝廷。”从此广陵太平无事。

  中国史记成语故事恩怨分明

  战国晚期,张仪赴楚国宰相家喝酒,结果被怀疑偷了楚相的一块玉璧,他抵死不认,被拘起来掠笞数百。张仪当发秦国宰相后,他开诚布公的写信警告楚国宰相:“那一日我陪你喝酒,你却找个理由鞭打我。你守护好你的国家,我要攻打你的城池了!”疑神疑鬼是个坏毛病,自个儿苦恼活该。为官狐疑很麻烦,小不忍则误国。国事、家事、私人恩怨,杂七杂八分不清楚,做不到恩怨分明最终都会有因果报应,前有楚相乱施家法,后有张仪公报私仇,楚国因此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境地,丢城失地。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2

  各自为政

  春秋时期,郑国与宋国有一次两军对阵,才刚开始交战时宋军主帅华元乘坐的战车便晃悠悠地脱离了自己的阵营,径直向敌军最密集的'地方缓缓驶去。郑军见此情景一拥而上将主帅华元从战车上活抓了。原来两军对阵的前一天,主帅华元宰杀牛羊以犒劳众将士们,不想却忘了给车夫羊斟分一块肉吃。羊斟觉得这是华元对他的轻视,于是怀恨在心,他决定在战场对华元施以报复。就在两军准备开战的时侯,羊斟开诚布公地对华元说道:“昨日分羊肉是将军你作主,今天赶战车就得由我来作主了。”然后羊斟便上演了这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幕,最终华元被俘,宋军败得一塌糊涂。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3

  我读了《中国成语故事》这本书,明白了很多成语的意思,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其中的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开卷有益》。

  宋太宗很喜欢读书,他看到古人写的书由于没有好好地整理,后人读起来不方便,还很容易丢失。宋太宗就让一批文人来整理好书,编大型辞书。后来,那些人用8年的时间编了《太平总类》。宋太宗让宋琪每天给他送三卷《太平总类》。宋琪觉得宋太宗每天读三卷书太多了,而宋太宗觉得一读书就会有收获,很愉快,哪来的`辛苦呢?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读书就会有收获,就会得到用金子买不来的东西,还会从中受到启发。不读书,就不能领略其中的精彩内容。我们要以读书为乐。读书就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考试的时候,我们做阅读题就难道还有问题?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4

  【成语】: 画蛇添足

  【拼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后把酒分给底下办事的人,但酒不够分,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其中一人画得最快,正打算拿酒来喝,因见其它人还未画好,他就再为蛇添上脚,此时另一人刚好画好了,便从他的手上把酒抢过来,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甚么要为它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掉了。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5

  一笔勾销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就很有志气。他十几岁时便辞别母亲,外出求学,夜以继日地勤奋苦读。冬天感到特别疲乏时,就用凉水洗脸;吃的东西不够,就喝粥充饥。经过刻苦学习,他最终考中了进士。

  庆历三年,范仲淹被宋仁宗任命为参知政事,他和同时任命的韩琦、富弼等一起,进展了一场以改善吏治为中心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措施之一就是裁减冗官。范仲淹取来官员名册,一个个检查他们的'任职状况。但凡不称职的官员,他都在名册上一笔勾去,撤掉他们的职务。空出的职务,则从下一级能够胜任的官员中委任。富弼平常非常敬重范仲淹,对待他像自己的长辈一样,他见范仲淹对这些不称职的官员这么毫不留情,担忧地说:“你用笔一勾,就撤掉了他们的职务。他们一家人都要难过得痛哭流涕了!”

  范仲淹答复说:“他一家人哭,总比他们祸患千家万户,让那些人家全部哀痛好得多吧。”于是,他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全都罢免了。

  但是,由于新政触犯了当时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剧烈反对,推行不到一年便夭折了。范仲淹也被贬到陕西任四路宣抚使。也就在这一年,他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6

  【成语】: 管鲍之交

  【拼音】: guǎn bào zhī jiāo

  【解释】: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故事】: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7

  成语,古人智慧的结晶,汉语言中的精华,一个成语,浓缩一段历史;一则故事,演绎一种智慧。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成语言简意赅,简洁生动,深刻隽永,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生动的故事。

  假期里,我读了《中国成语故事》这本书,这本书简洁生动,告诉我们生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勤奋,什么是刻苦。在这里,我就领略到“曹冲称象”中的`曹冲的机智;“井底之蛙”里的青蛙的可笑;“狐假虎威”里的狐狸的狡诈;“悬梁刺股”里的孙敬和苏素的勤奋;“掩耳盗铃”里的小偷的愚蠢;“愚公移山”里的愚公的恒心……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凿壁偷光”里的匡衡,他勤奋上进,特别爱看书。虽然匡衡家里很穷,连蜡烛都买不起,但是他为了能在夜晚看书,偷偷的把墙壁挖了一个小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如饥似渴读了起来,直到邻居家熄灯睡觉了,他才放下书休息。他为了能读更多的书,匡衡免费给财主干活,让财主把他家的书借给他看,财主答应了他。从此,匡衡白天干活,晚上看书。虽然很累,但还是争分夺秒地读书。就这样,匡衡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后来,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读了这些成语故事,我非常佩服匡衡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刻苦的学习。如今,我们生活条件这么好,更应该努力读书,长大做一个像匡衡一样有学问的人。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8

  冰消瓦解

  这个典故出自《隋书.杨素传》。杨素是隋朝皇帝杨坚手下的一位近臣,他在帮助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被隋文帝杨坚封为越国公。杨素为人心狠手辣,治军严谨。在他的部队中,只要军令一下,官兵们稍有违抗就遭杀头之祸,而英勇杀敌立功的,能够及时得到封赏进官。所以他打仗取胜的时候很多。隋文帝杨坚的儿子杨广很赏识他的才干,想方设法拉拢他为自己的.私人势力。公元604年,杨广阴谋杀父篡位,称炀帝。当这个消息传出后,不少宗室大臣纷纷遣责杨广这种卑鄙的有失天伦之道的行为。汉王杨谅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发兵对抗。杨素得知消息后,在杨广的指令下,亲自率军追击,虽然杨谅人多势众,杨素兵少将弱,但他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等战术,很快以少胜多,攻到并州城下,迫使杨谅兵败投降。战报传到京都之后,隋炀帝很高兴,亲自写了诏书,向杨素全军表示慰问。诏书中称赞杨素战术谋划得当,出其不意,英勇善战,所到之处,"雾廓云除,冰消瓦解。"杨素班师回京后,不久被进封为楚国公。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某种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溃。

  诈伪装的办法去消灭敌人。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9

  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

  刘备刚出来打天下的时候,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但是屡遭败绩。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军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帮刘备打了几次胜仗就被曹操用计骗了过去。临走时徐庶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于是刘备就亲自去请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直到第三次才见着。刘备向他请教了当世局势并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并同意出山。刘备如鱼得水,文武兼得,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

  舌战群儒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草船借箭

  孙刘联军和曹操在赤壁对峙。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想除掉诸葛亮,于是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料定过几天有大雾,于是便答应,而且期限还自己减少到三天。周瑜认为诸葛亮是自寻死路。一天两天过去了,诸葛亮都没动静。到了第三天夜里。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一些船只船上放满草人,一字排开向曹操营寨驶去。江面上雾很大,曹操不清楚敌军虚实。于是叫将士疯狂放箭。箭射满了草船。诸葛亮满载而归!

  单刀赴会

  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逐渐形成。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主力向西扩张。荆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本属东吴。东吴一直想找机会讨回。鲁肃又献上一计:骗关羽过江赴宴,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掷杯为号冲出杀之。便遣请关羽赴宴。

  关羽明知是计坦然答应!只带了周仓随身为他提刀。席间鲁肃提起索回荆州之事,关羽却绝口不谈,说酒席之间不谈国事。鲁肃再三纠缠,周仓插嘴,关羽借机故作生气状夺过周仓手中大刀,喝退周仓。周仓会意,退出去。关羽假醉,一手提大刀,一手挽住鲁肃手将鲁肃扯到江边。东吴将士怕误伤鲁肃,又摄于关公武力,不敢动手。关云长上船乘风而去。

  刮骨疗毒

  水淹七军之后,关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骂阵。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关羽右臂中箭,回兵。箭头有毒,毒已入骨。于是请来了曾经为周泰疗伤的名医华佗。华佗说要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去,这会极其疼痛,请关羽把手臂套住绑紧,把头蒙住。关羽却说不用。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伸手刮骨,谈笑中没有丝毫痛苦的神色。事毕,两人互相惊叹,关羽称赞华佗的医术,华佗赞叹关羽的勇气毅力。

  红楼梦:

  安分守己

  袭人在沁芳桥畔遇见管葡萄的老祝妈,老祝妈说:“今年果子虽遭踏了些,味儿倒好,不信摘一个姑娘尝尝。”

  袭人正色道:“这那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还没有供鲜,咱们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

  我们不论处在怎样的环境,做什么事,交什么人,守规矩就能和谐、成事,不守规矩只能冒犯人和坏事。

  人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叫安分守己。

  抱诚守真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平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平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

  《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其实说千道万,聪明的为人处世法,就是真诚;只要真诚,就一定打动人。

  真诚是自己的发自内心,和对他人的设身处地,又有谁不会被打动呢?

  不偏不倚

  凤姐病了,探春管家,要搞点改革,凤姐的丫鬟平儿处境尴尬,因为反对得罪探春,赞成开罪凤姐。

  最后宝钗这样夸她:“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了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说你们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说一套话出来,你就有一套话回奉。”

  人生中总会遇到两难的处境,这时一旦立场鲜明一点,必会开罪其中一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偏不倚,两边不得罪。

  避实就虚

  赵姨娘为其兄弟送殡,其小丫头没衣裳,因为去的是脏地方,赵姨娘又怕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于是向雪雁借衣。

  雪雁是这样拒绝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着,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请示紫娟姐姐,还要告诉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烦,但是一来林姑娘卧病在床不敢以这些小事打扰,二来更担心来来回回反而耽误了您的事情!”

  生活中,懂得拒绝是一件很重要的素质,该拒绝时就拒绝。

  雪雁避实就虚的做法就非常得当——我不是不帮你办,而是这事儿很复杂有难度,我倒没什么,但怕耽误您事儿。

  西游记:

  安心定志

  《西游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玉帝准备派天兵天将去收服孙悟空,但太白金星却提议召孙悟空上界,授他一个小官职。玉帝觉得方法不错,便派太白金星带悟空到天界来。

  太白金星到了花果山,悟空一听非常高兴,二人便上天拜见玉帝,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可过了半个月,悟空发现这弼马温是天界最小的官,一气之下,打出御马监,一路杀回了花果山。

  悟空回到花果山,自封当个“齐天大圣”。玉帝知道后命令天兵天将捉拿悟空。大战几回合都败给孙悟空,只能回去向玉帝复命。这时,太白金星又出了个主意,不如就封他个齐天大圣,将他留在天上。

  玉帝准了太白金星的提议,悟空又一次来到了天上,玉帝命人在蟠桃园附近为他修了一座齐天大圣府,希望这猴儿能“安心定志,再无胡为”,孙悟空果然很满意,府内吃喝玩乐,自由自在。

  大闹天宫

  自从孙悟空大闹水晶宫,拿走了金箍棒,可就气坏了四个龙王了。

  东海龙王马上就到天上的玉皇大帝那儿把孙悟空给告下来了。玉皇大帝他是天上的皇帝,他立刻就想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这时候有个太白金星可就对玉皇大帝说了:“慢着,看来这个猴子神通广大呀,要想抓住他,恐怕不太容易。不如,下一道命令,把它骗上天来,给它一个小官做做,他也就老实了。要是到了天上,他再胡闹,那咱们也不怕,随时都可以把它抓住,您看是不是这样做好呢?”

  玉皇大帝想了想:“嗯,也好,那就这么办吧,你去把那个猴子骗到天上来吧!”“是”这个太白金星立刻驾着云就找孙悟空去了,见了孙悟空这么一说,孙悟空一听:"怎么着?玉皇大帝要请我上天上做官儿?哈,这个好啊!“孙悟空高兴了。他把那金箍棒往耳朵眼里头一藏。变小了能搁在里头去。他就跟猴子们说了:“哎,你们听着,我老孙要上天上做官去了,你们好好看着咱们这个水帘洞。”说着他就跟着这个太白金星上天了。

  到了玉皇大帝的面前,孙悟空也不跪也不磕头。玉皇大帝可不高兴了。“你就是孙悟空吗?”“不错,老孙就是,你要给我个什么官做啊?”“你啊,你就到我的御马监,去当个弼马温吧!”“好嘞。“”这个孙悟空啊,立刻就到了御马监,进了弼马温的官院,就开始管理养马。

  有这么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一块儿喝酒,他忽然放下了酒杯,他问:“哎,我说,我这个弼马温,这个官儿是多么大的官啊?是个大官吗?哎,你们怎么不说话?这个弼马温到底有多大?”

  “好,我来告诉你吧,这个弼马温呢,是芝麻那么大的官,是最小最小的官啦,你把这个马养肥了,嗨嗨,没事,要是养瘦了,咳,不罚你才怪呢?”

  “啊?孙悟空一听就火了,好啊,闹了半天,请我老孙上天,敢情叫我当个芝麻粒儿这么大的'小官啊。哼,我老孙不干了,不干了。”说着孙悟空,踢翻了桌子,“稀拉哗啦”全砸了,他拿出金箍棒,打出了御马街,跑出了南天门,他回花果山了。

  这时候,猴子们正在水帘洞外边练舞呢 。孙悟空大喊了一声:“小的们,我老孙回来啦。”小猴子们可高兴了:“大王回来了,大王回来了。”这猴子们赶紧把孙悟空给围上了。接到洞里头就问:“大王,大王,您在天上做了个什么大官啊?”

  “别提了,那玉皇老儿叫我做什么弼马温,给他养马,我不干了,我不干了。”大家正说着话呢,有个猴子来报告。“大王,门外头有个独角大王要见您。”

  “独角大王,叫他进来。"

  “是!”

  独角大王进了门儿朝着孙悟空磕头就拜:“大王,我听说你回来了,我送了你一件黄袍,请您收下吧!”孙悟空听了可高兴,穿上了黄袍。

  独角大王就问:“请问大王,你在天上做的是什么官啊?”

  “咳,别提了。”孙悟空就把当弼马温的事儿一说。这个独角大王想了想:“嗯,您回来的好,就在山上当个齐天大圣吧!”

  “什么?齐天大圣?”

  “是啊,跟天上的玉皇大帝一样看齐啊。”

  孙悟空把头这么一摇晃:“好啊,我老孙就来个齐天大圣当当吧!”立刻就吩咐猴子们做一面大旗,上面绣着“齐天大圣”。就在水帘洞外边竖起来一根大旗杆,把这个大旗一挂,顺着这个风“噗噜噗噜”这么一刮,呵,威风极了。

  有一句话说呀“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事儿叫玉皇大帝知道了,先是听说孙悟空跑了,不愿意当弼马温了,跑了就跑了吧!一听说他挂了齐天大圣的旗子了,他可恼了。立刻命令托塔李天王领着讹吒三太子和许多的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

  这个李天王啊,他们到了花果山先派了巨灵神去挑战。孙悟空就带着猴兵猴将们在那等着。这个巨灵神举起了大斧子,朝着孙悟空“咔咔”就是一斧子。孙悟空不慌不忙拿金箍棒往上一迎,就听见“当啷”一声,巨灵神的斧子把儿啊就成两截了。

  巨灵神吓得撒腿就跑,哪吒三太子一看巨灵神叫孙悟空给打跑回来了,心里头很不服气,他拿着宝剑就赶上前来:“猴头,吃我一剑。”孙悟空一瞧啊,他呵呵呵地笑了。

  “我说,你是谁家的小娃娃呀?”

  “什么?小娃娃,猴头,你听着,我是李天王的三儿子,哪吒三太子,今天特来拿你。”

  “算了吧,我要不是看你是个娃娃,我这一棒就要了你的命,快回去,告诉玉皇大帝,叫他封我为齐天大圣。要不然,我就打上凌霄宝殿,叫他这个玉皇大帝做不成。”

  哪吒三太子一听气坏了,拿着宝剑就砍孙悟空。孙悟空还是不慌不忙举起金箍鲁棒,“哎”就这么一下,把哪吒的胳膊都震麻了。哪吒心说:“哎呀,这个猴头真不简单,真厉害呀。”就赶紧叫了一声“变”。嗨,这个哪吒呀,变成了一个三个脑袋六个胳膊的大怪人。拿着斩妖剑、砍妖刀啊,捆妖锁,降妖杵,好家伙,好几样兵器。来打这个孙悟空。

  孙悟空一看:“好啊,你这个小娃娃会变,我也变变叫你瞧瞧。”孙悟空说了一声变。也变成了三个脑袋六只胳膊的大怪物了。这六只手拿着三根金箍棒就和这个哪吒变得那个大怪物打起来了。

  好家伙,这场战斗可真叫厉害,直打的天昏地暗,是地动山摇。两个人正大的难解难分的时候,孙悟空手疾眼快,从身上拔下来一根猴毛,“噗”吹了一口气,小声说了一声“变”,那根猴毛变成了一个假孙悟空。假孙悟空拿着一根金箍棒就跟哪吒打。孙悟空的真身子转到哪吒身后对准哪吒“啪”地就是一棒,哪吒没来得及躲,一下就打在他左胳膊上,疼的他撒腿就跑。

  见了李天王就说:“哎呀,爸爸,那个猴头太厉害了,孩儿打不过他。”“嗯,这个猴子这么厉害,那咱们回去报告玉皇大帝再想办法吧!”说着他们架着云就回了天宫了。

  玉皇大帝听了李天王的报告气的浑身哆嗦呀:“哎呀,这个猴子这么厉害?如何是好呢?怎么办呢?”那些个文官武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办法。

  这时候那个太白金星又跟玉皇大帝说了:“那个猴头本事这么大,恐怕咱们难以打胜他呀,我看嘛,不如,还是把他叫到天上来,就答应他让他当齐天大圣,给他这么个空名儿,那又算的了什么呢?要不然的话,他真的打上了凌霄宝殿,那,那可就不好办了。”

  玉皇大帝一听,又是生气,又是着急,又是害怕。想了半天,没别的办法,只好又答应了。

  太白金星又去请孙悟空说玉皇大帝答应他当齐天大圣了。就这么样,孙悟空第二次又到了天上。他来到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封了他为齐天大圣,他高兴极了。天天除了吃饱喝足就是睡觉。没事儿干呢。怎么办呢?他就到各处宫殿里头去逛逛,溜达溜达,跟那个神仙新官们交了朋友了,倒也逍遥自在,生活的顶美的。

  可是有这么一天。一个姓许的真人就跟玉皇大帝说了:“孙悟空这个猴头整天东游西逛,要是不给他点事儿做,这日子长了恐怕他要出乱子啊,无事生非呀!”玉皇大帝觉得有理,那叫这个猴头干什么去呢?对,叫他去管那个蟠桃园,看桃树。嗯,好。这样想着,玉皇大帝就把孙悟空叫到凌霄宝殿,跟孙悟空说:“大圣啊,你闲着没事儿,替我看管桃园好吗?”“什么?看桃园,好好,行行。”

  孙悟空就来到了桃园,看门的土地神立刻就迎接,行礼,“大圣,您来啦,来啦。”

  “哎,你先把这个园子里的情况跟我说说吧!”

  “好的,大圣,您看,这个桃园,一共有三千六百颗桃树,前边这是一千二百颗,花儿开的不大,结的桃子也小,三千年才熟一次,吃了这种小桃能够成仙得道,身体健康;您再看中间那一千二百颗,那是双层花瓣,这个桃子甜极了,要六千年熟一次,吃了这种桃啊,可以长生不老;来,您看,最后边的这,这是一千二百颗,这种桃大,核小,九千年才熟一次,要是吃了这种桃啊,就能像月亮和太阳那样,永生不死啊。”孙悟空一听啊,高兴地直蹦,从那天起,他就三天两头地上蟠桃园这儿来瞧瞧。

  有一天他一看桃树上的桃子发红了,熟了。他高兴了,他就跟园子里的神仙,跟那个土地神说:“哎哎哎,我老孙累了,要在园子里头睡一觉,你们都到园子外边去,在外边等我。”园子里头的神仙跟那个土地神谁敢不听他的呀?全都出去了。孙悟空,“噌”上了树了,就挑那个熟透了的桃子,拼命地猛吃。吃饱了他就睡觉。就这么着,孙悟空是天天上这来吃桃。

  这天王母娘娘要开蟠桃盛会,派了七个仙女到这儿来摘桃,仙女们来到园子里头一瞧,奇怪呀,这桃树上的桃子怎么这么稀稀拉拉的呀?哎,怎么就剩了几个青的了?他们哪儿知道,那熟透了的桃都叫孙悟空给吃了。

  仙女们找了半天才在一棵树上找到一个半边青半边红的桃,刚要伸手摘,把他们吓坏了。从树上掉下来了,变成了孙悟空了。你说多逗啊?原来孙悟空吃饱了桃,他变成了桃在那睡觉呢。孙悟空现了原形,在那大叫一声“你们是什么人?敢来偷桃?真真大胆。”

  七个仙女吓得扑通扑通地全跪下了。“大圣,大圣,您别生气,是王母娘娘要开蟠桃大会,叫我们来摘桃的。”

  “什么?开蟠桃大会?”

  “是。”

  “快告诉我,都请哪些客人?”

  “有……,按照老规矩啊,请的有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极观音,北极玄灵,还有赤脚大仙,还有……”

  “行了行了,别说了,听我问你,请的客人有我老孙没有啊?”

  “这,这没听说过”“啊?没听说过。好了,你们就在这儿等着,我老孙自己去打听打听。”

  说完,孙悟空刚要走又站住了,他一回头用手指了指那七个仙女说了一声:“住住住”好家伙,这一说住住住不要紧,原来这是一个定身法,把那七个仙女给定在树底下了,一动也不能动了。接着孙悟空“噌”地一下跳出了蟠桃园,驾着云彩就往王母娘娘住着的那个瑶池跑去了。

  他要干什么呀?明天我再跟你们说。

  水浒传:

  武松醉打蒋门神

  起因: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

  经过: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蒋门神把快活林酒店时还旧主施恩。施恩敬重武松,重霸快活林。

  结果:蒋门神通过张团练买通张都临,诬陷武松偷盗宝物,判武松充军。武松被押上路,在飞云浦折断枷锁,杀死了想害他的4 个公人,折回孟州城,杀死了正在设宴庆贺除掉武松的蒋门神、张团练和张都临,逃出孟州。

  武松打虎

  起因: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

  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

  经过: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结果: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通过这些描写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林冲逼上梁山

  起因:林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带着妻子去岳庙进香。途中遇见花和尚鲁智深,结义为兄弟。此时侍女锦儿报信说,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拦截。林冲急忙向鲁智深告辞,去岳庙追赶歹徒。

  经过:林冲抓住歹徒举拳要打时,发现此人原来是他的顶头上司、奸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逃走以后仍不死心,还想霸占林妻。他与高太尉一起设计,以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高府,诬陷林冲持刀闯入白虎堂,将他下狱拷打。高俅一伙不便在京公开杀害林冲,便将林冲发配沧州充军,买通差人,阴谋在路经野猪林时将他杀害。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大闹野猪林,高俅的阴谋未能得逞。

  结果:到沧州后,林冲被分配看管大军草料场。高俅父子贼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沧州,放火烧草料场。这样即使林冲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处死。当草料场起火燃烧时,林冲听到高俅的心腹们得意地谈论暗害自己的计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将仇人一个个杀掉。以后,林冲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起因: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金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

  经过: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乘着酒性,先用手推了推,便脱下外套,右手向下,将腰跨一掀,竟然将碗口大的杨柳连根拔起来。

  结果: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0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生性豪放,学识渊博,很有文采。他不愿屈服权贵,被贬到黄州,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出两篇《赤壁赋》。他借着酒兴,在《后赤壁赋》中描绘赤壁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1

  仙人指路

  成语仙人指路是什么意思呢?相传很早以前,一位神童因为科场失意,终昏倒路边,奄奄一息。后来经过仙人指路,又会有如何的遭遇。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两岁能文、四岁会武的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行经商后又把老本蚀光,在走投无路时就奔赴黄山来寻师访仙。哪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一个药农、樵夫的.踪影也没见到。干粮吃光了就吞野果,衣服穿烂了就披树皮、树叶。渐渐地变得骨瘦如柴,一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一息。

  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一位身背蔑篓,脚着山袜芒鞋的老人,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老人哈哈一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哪里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个力气活干干,免得把一条命丢在这荒山野岭白白喂了豺狼虎豹。”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神童心想老人的话是对的,就千恩万谢地辞别了老人。

  没走多远,猛一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山连个人影也没见过,那老汉分明就是仙人。”他回头就追,追上老人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老人给指引一条成仙得道之路。老人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仙。实不相瞒,我前半生被名利二字害得家破人亡,这才看破红尘。隐匿在此。”神童半信半疑,但见老汉风度不凡,气宇若仙,决心拜老人为师,苦苦哀求不止。谁知等他抬头再看时,这老人却变成了一块高大魁伟的“仙人指路”石。神童又在石头前百拜千叩,忽然石头人肚里发出声音:“踏遍黄山没见仙,只怪名利藏心间,劝君改走勤奋路,包你余生赛神仙。”

  神童最终还是听信了仙人的话,后半生不但成家立业,而且日子过得很火红。难怪清人曹来复以诗记之:“世事多乖错,投足皆模糊。请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处指迷途。”在人胜亭北行一公里的石板桥仰视,仙人指路石的形状又变成了喜鹊,旁有一棵青松,状若古梅,松石相配成景,人称“喜鹊登梅”。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2

  髀肉复生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先王传》。东汉末年,刘备在割据争雄的混战中失败后,投奔到荆州刺史刘表那里。刘表对待刘备很好,吃、住、行都安排得妥贴周密。一晃刘备都在荆州闲住了五年。一天,刘备和刘表在一起闲谈,不一会儿刘备去厕所解手,在厕所里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大腿,禁不住流下眼泪。回到屋时脸上还沾有泪痕。刘表见他这副模样,忙问原因,刘备说:"没什么,过去我是身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肌肉很结实。自从来到你这里后,无忧无虑,享尽清福。这些年由于不再骑马打仗,大腿上的肉又肥又松。唉,人快老了,却一点功业都没完成,一想这件事,我的心中就很痛苦。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笔底生风

  这个典故出自《图画见闻志。吴道子》。唐玄宗开元年中,裴旻因为家中父母亡故,到吴道子那里,请他答应到天宫在几个墙壁上画鬼神,凭借这几个鬼神赏善罚恶,帮助劝善。吴道子回答说:"我长久不动画笔了,您若有意让我画几个鬼神,就为我舞剑一节,剑锋犀利犹如风猛,可以通过舞剑通到阴府幽冥。"裴旻听到这,立即脱去丧服,像平常的装束一样,跑马如飞,左旋右旋,把高剑抛到云空中,剑高数十丈,仿佛一道电光下射。之后裴旻手握剑鞘收剑回套。围观的人达数千人,没有人不惊讶战栗的。吴道子于是握笔在壁上画图。运笔神速有力,风声飒然,确为天下的壮观一景。吴道子平生绘画,都是从这得到的益处。

  形容书法、绘画笔势遒劲有力。

  宾至如归

  这个典故载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代,郑国大夫子产随郑简公出访晋国。晋平公摆起大国君主的架子,借口为鲁襄公逝世致哀,没有接见。子产命令随行人员把晋国宾馆围墙拆掉,把车马都拉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得报,赶到宾馆问子产:"因为我们的国君要接受诸侯和属管的朝拜,所以修建了宾馆,把围墙筑得很厚,大门也造得非常高,其目的是为了让宾客休息好。但是现在你把它们拆毁了,让我们如何来接待宾客呢?你拆墙的目的是什么呢?"子产回答说"由于我们郑国领土面积太少,又处在大国之间,随时都要供给大国索要的贡品。这回我们国君亲自带着财宝来访问贵国,然而却得不到贵国国君的接见。因为不知道被接见的时间,带来的财宝不敢随意地献上,又害怕这些东西日晒夜露。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住的宫室很简陋,又没有可观望的平台,而把接待诸侯的宾馆建造得又美观又高级,诸侯来到这里,有如同回到自己家里的感觉。但是现在贵国国君住的宫室非常考究,而招待客人住的宾馆却像奴隶住的陋室,大门矮得连车子都进不去,四周还建起了围墙。我们不拆除围墙,那财宝放在哪里呢?献不上这些宝物,不是更加重自己的罪过吗?请问,贵国对我们还有什么要求,假若能早点接受我们的财礼,我们把围墙修好了再回去。"士文伯把子产的这些话向执政大臣赵文子作了汇报,赵文子说:"的确是这么回事,我们羞辱了德行,用住过奴隶的房屋去接待他们,这真是罪过。"于是叫士文伯主动去向客人表示歉意,又安排晋平公尽快接见了郑简公,欢迎宴会也搞得很隆重,并且回赠了丰厚的礼品,然后礼貌送他们回国。不长时间,晋国又重新建造了漂亮高档的宾馆。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宾客到这里来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避实就虚

  这个典故源于《孙子。虚实篇》。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春秋时期齐国人。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的《虚实》篇中,他主要论述如何使敌虚我实,从而达到在战斗中以实击虚、夺取胜利的目的。他指出:作战的方式、方法,就好像水的流动一样,因为水是避开高处往低流,所以打仗用兵应该避开敌方实处而击其虚处。水适应地理形态变化而流动,那么用兵打仗就应该针对敌情的变化而制定取胜的办法。因此说用兵打仗没有一定的规律,流水也没有一定的固定地形。如果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制定夺取胜利的办法,可称其为用兵如神。所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中没有哪一行是常胜的;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没有哪一季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说,日子有长有短,月亮有缺有圆,打仗用兵也是这样。

  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谈论问题空洞无物,回避要害。

  后起之秀

  东晋时,王忱(chen)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很受亲友的推祟。他的舅父范宁,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对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拜访,他总让王忱到场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他年龄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不料,王忱见张玄这等模样,看不上眼.也默默坐着,一言不发。张玄见他这样,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对坐了一会,怏怏不乐地离去。事后,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中的优秀人才,你为什么不好好与他谈谈?’’王忱傲慢地回答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来往,完全可以来找我谈谈嘛。”范宁听了这话,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是后来的优秀人才。””玉忱笑着回答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来我这样的外甥?”

  名落孙山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能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背水一战

  这个典故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除余,率领二十万兵马在井陉口(今河北的井陉关)迎战。为以少战多,取得胜利,韩信派两千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的小红旗,悄悄埋伏在赵军驻地周围。然后韩信命令一万人马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除余等人见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大笑不止,说:"韩信徒有其名,背水作战,不留退路,这是自己找死?"布置妥后,韩信带领人马和赵军展开激战,交战了一会儿,汉军假装败退,丢掉战旗,向河岸阵地退去,赵军不知是计,一窝蜂地追了上来。这时,埋伏赵营附近的两千轻骑见赵军全部出动,立刻冲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插上了汉军的小红旗。韩信率领的万余名人马,被赵军追杀到背靠大河的阵地后,没有后路,个个只得殊死决战。赵军久战不能取胜,便有些泄气,回头看见营垒中已插上汉军旗帜,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汉军趁机前后夹攻,大胜赵军,赵王歇被活捉,除余被杀死。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在军事等方面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决一死战才能取得成功。

  鞭长莫及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楚国国君楚庄王因左司马申舟去齐国路经宋国被杀,一气之下,发兵攻打宋国。宋国被楚国军队围困了半年,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便向晋国求援。晋国国君晋景公认为,晋国实力较雄厚,不出兵怕世人耻笑,便打算出兵救宋。但是大夫伯宗却不同意出兵。他对晋景公说:"我们决不能派救兵去帮宋国打楚国,古语说得好,'马鞭子虽长,也不能抽打马肚子,不能去攻击它。楚国现在正是强盛的时期,我们和它相争只能有害无益。即使像江河湖泊都能够容纳污浊之水,山林草丛可以隐藏猛兽毒蛇,就是一块美玉有时也难免有斑点,那么做国君岂不能容忍一时的屈辱呢?"晋景公经过伯宗的开导,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不派兵救宋了。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人们在做某件事时,由于受客观因素所限,力量达不到(要求)。

  伯牙鼓琴

  本典故见《吕氏春秋。本味》,另外在《列子。汤间》、《说苑。尊贤》等亦有文字大致相同的记载。春秋时,伯牙善于鼓琴,而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在鼓琴时的思想感情,子期根据琴音便能心领神会。伯牙鼓琴时,如志在高山,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便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后来,钟子期死去,伯牙就破琴绝弦,不再鼓琴。

  后来,人们用"伯牙鼓琴"或"高山流水"等来比喻知音、知己,也有表示琴音及其它作品的高妙。

  病入膏肓

  这个典故见于《左传。成公十年》。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生了病,请了不少医生也没有治好。听说秦国医生的医术很高明,就派人去秦国请医生。秦桓公选择了一个叫缓的名医去诊治。当缓还没有到宫里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人在对话。一个说:"缓是个高明的医生,他来了一定会伤害我们,我们躲在哪为好呢?"另一个说:"不要怕!我们躲在横膈膜(肓)的上面,心脏(膏)的下面,看他把我们怎么样?"不久,缓到了宫里来为景公诊病。他观察了晋景公的脸色,又号了脉,仔细检查了病情,最后摇摇头说:"这病没法治啦!病魔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药力达不到,实在没啥好办法了!"晋景公听见缓说的话正和梦中两个小人商议使用的诡计相符合,便叹了口气说:"你诊断对,你真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啊!"说完,命属下送给缓一笔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国去了。过了不久,晋景公真的病死了。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也用来比喻事情出了毛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3

  鼠肝虫臂

  【成语故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都是达观生死的.高士,他们情同淡水,置生死于度外。子舆生病,子祀去问候他,他十分高兴。子来生病,子犁去慰问,他支走了他的家人对他说:大自然真是神奇,你死了要把你变成鼠肝还是变成虫臂呢?

  【出处】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庄子·大宗师》

  【释义】庄子原意为人世间事物变化无定则,像人那样大的形体也能变成微小的东西。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人或物

  【近义词】鼠臂虮肝

  【成语示列】鼠肝虫臂原无择,遇酒犹能罄一欢。 宋·陆游《成都岁暮始微寒小酌遣兴》诗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4

  毛遂这人是个文学青年,经常写点小文章在网上发表一下,可是网易的版主和网友们都不喜欢他写的`文章,因为文章写得太烂了。在BBS上混了一两年了,写的文章没几个回帖,版主也不给个“荐”字,搞得毛遂很不爽。所以后来在BBS上发文章的时候,毛遂都要在文章题目后面自己加上一个“荐”字。比如《有了快感你别喊》“荐”。《我是一个伟大的小丑》“荐”。写手们和版主对他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哭笑不得,于是就把这种做法形容为“毛遂自荐”。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5

  假期中,我读了许多书,我最喜欢的要数《中国成语故事》了。书中通过一个个常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个深刻的'道理,《愚公移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愚公是不是很愚蠢?他能不能把大山给移走呢?读完这个成语故事,我思考了很久。经过妈妈的点拨,我恍然大悟,原来光靠愚公一个人是移不走大山的,但他的子孙们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就能实现愚公的梦想。我明白了远大的理想是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实现的,学习也是这样,需要日积月累,每天学习一点,等我们小学毕业时就能学到很多知识。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我要每天积累几个成语故事,到时候我也能出口成章。

  成语故事,真是小故事大启发呀!我要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长大后才不会做一只井底之蛙。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成语故事09-03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08-21

中国成语故事02-25

中国成语故事15篇04-17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08-18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7-20

2023中国成语故事03-13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2-22

成语故事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