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的读后感

时间:2023-12-15 17:10: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意林》的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意林》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意林》的读后感

关于《意林》的读后感1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意林},这本{意林}使我深受教育,得到很多感受。

  其中{意林}里的几篇文章{骆驼与北斗星},{做一只变色龙},{别松弛了心灵的琴弦}尤其让我难忘。{别松弛了心灵的琴弦}讲的是在一次音乐课上,大音乐家布尔对学生们说:不要演奏任何失调的乐器,要仔细倾听每个音器的声音。接着布尔拿出一把 看似普通的提琴,演奏歌曲完后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有一根弦松了。他又拿出了另一把精美的提琴,布尔告诉大家这是一著名的钢琴大师刚刚做好的琴,接着他又用这琴演奏了歌曲。然后,他问学生:比较下,第一把琴是不是有根琴弦松了?刚开始有几位同学认为是,直至全班同学同认为第一把琴弦松动了。最后,布尔却举着第一把琴,郑重的说:这是精致的小提琴,没有一琴弦是松的。反倒第二把琴是有弦松动的。布尔又语重心长的说:今后不论拉琴还是生活,不仅要用耳朵聆听,还要用心灵来聆听。这让我知道了:盲从他人,就可能失去了正确的答案。在问题面前,别人不管讨论的多么一至,自己内心始终不能被别人的答案迷惑,不要盲目听从他人,始终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念,也许自己的观念才是正确的。

  {骆驼与北斗星}讲的是大象,猎豹,骆驼一同进入沙漠,天使告诉他们,只要一直向北走,就能找到水和食物。沙漠中,他们不知道乃个方向是北。大象认为只要朝着一个方向走,肯定会找到食物。他选定一个方向日夜不停前进,3天后,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大象在走一次,3天后他又回到了原点。大象又饥又渴,继续走,不久便因精疲力尽死了。豹子认为凭借自身的'快速度,再大的沙漠也能穿梭。他跑了几天后发现自己越是向前,草木越少,最后直至草木没有。他害怕了,决定原路返回。原路返回时,他迷失方向,最后绝望而死。骆驼则不同,他走得很慢,他想:只要找到向北方向,就能找到食物。于是白天休息,夜晚找到北斗星,向北慢慢走去,3个夜晚过去,他终于来到了水草肥美的绿洲。这让我知道了:没有正确的目标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没有正确的目标再大的本领也是没有用的,只有找准正确目标,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坚持下来,早晚有一天会取得成功,取得胜利的。

  {做一只变色龙}讲的是一片森林住着3只蜥蜴 ,他们觉得身体和周围环境不相同,没有安全感,于是第一只变色龙决定改变环境,不久便累死了。另一只蜥蜴看见,说:不如找个和我颜色相同的,又有充足食物的地方生活,不是很简单吗?说完,他便踏上征途,他还没找到梦中的乐土,便饿死了。第三只蜥蜴看看四周说:为什么要改变环境,也可以改变自身适应环境啊!他便借助阳光,阴影改变了肤色,和周围融合一起了,他成了变色龙,在森林安居着。这让我知道:当生活不能改变,自己无法适应时,要面对现实,选择接受。慢慢适应现实,从自己本身开始改变,换个角度,改变自己,也许收获全新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好些。

  【意林】里边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蕴含丰富的哲理。【意林】让我回味无穷。

关于《意林》的读后感2

  偶然间,我在书店发现了少年版的意林。我欣喜若狂,连忙买了下来。

  《意林》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孩子的成长经历和许多的励志故事,里面还有一些中篇小说的连载,非常好看。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每次我在《意林》的世界里遨游,都会忘了时间,就连妈妈叫我吃饭都听不到。

  在第16期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最后一滴血》。这篇文章赞扬了雪儿伟大的母爱,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雪儿是条狗,他是一条很有灵性的狗。不久,雪儿就生出了三个宝宝,雪儿按照他们的毛色,分别叫做黄黄、黑黑、花花 。有一天,雪儿从远处回来时,突然看见黄黄一动不动的躺在土沟里,才知道,是黄鼠狼夺取了黄黄的生命。但是,等雪儿来到洞口时,黄黄已经死了。

  时间像风一样快,小狗们都慢慢长大了,到了出窝的时候,二固把黑黑抱走了。雪儿不见了黑黑,叫的直吐血。傍晚,暴雨倾盆而下。雪儿急躁不安的冲进雨幕,挨门挨户的寻找。走到二固家时,雪儿立起身,用两只前爪使劲的扒门,可是门板太结实,雪儿扒脱一只脚指甲,血淋淋的,也没能把门扒开。以后,雪儿每天都要带着花花去二固家看望黑黑。

  冬天是吃狗肉的最好季节。于是,纯白的狗肉,成了盗狗贼首选的目标。一天晚上,尚不懂事的花花嗅到肉的香味,立刻被带头盔的人揣进了编织袋。雪儿汪汪大叫,不顾死活的咬着戴头盔人的腿。盗狗贼忙甩开雪儿,还没来得及拿走编织袋,便一溜烟的逃走了。

  雪儿奄奄一息,花花从编织袋里钻出来 ,扑进雪儿的怀里。雪儿使出全身力气抬起头,垂挂在舌尖的最后一滴血,滴落在花花的嘴边,然后难舍难分地闭上了眼睛……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的`泪水沁湿了眼睛。我觉得,雪儿这种伟大的母爱,很值得我们敬佩。我的母亲也是一样,她日日夜夜的为我操劳。虽然有时对我唠唠叨叨,但还是为了我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母亲还是爱我的。母亲的爱是深红色的,是一片深红色的大海。虽然偶然澎湃,但却是爱得太深。平静时,总是缓和的,偶尔也会来点浪花。等你触摸到海水,你会深深地感觉到一股滚烫的浆液,无时无刻都是温暖的。我认为,母亲就是我的依靠,是我的避风港,我爱我的母亲!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时,我跑到了妈妈的身边,投进妈妈的怀抱,感到无比的幸福,无比的温暖。

  《意林》,它为我的人生导航,它解秘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的斗志,它还带我探索生活。它是一本有品味,值得信赖,不可多得的好杂志。它给了我的心灵更多成长的力量,更多感动的理由,使我受益匪浅,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好书。

关于《意林》的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意林》上的一篇文章“人间有大爱,一个13岁女孩的7年守候”。从中,我受益匪浅,深受感动,并被小主人公顽强的毅力所震惊了。

  她,叫黄凤。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春天,黄凤父亲黄志仁从楼梯上摔下的,经过抢救,父亲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颈部以下却完全瘫痪了。而在这时,黄凤的母亲离开了黄凤和她的父亲。面对30万元的医疗巨额和无人照顾的困境,于是,黄凤默默地承担起了父亲的生活。6岁的黄凤每天除了踩着凳子烧饭之外,还要喂父亲吃饭、帮父亲翻身、洗衣服等。但是,一年1700元的低保根本就养不活他们。于是,黄凤就拉着小车带父亲去乞讨。终于,黄凤的乞讨生活被网友拍了下来,不久,许多好心人就来为他们捐款。最后,《走进科学》还来拍了节目,更引得医院来为他们捐款。

  其中,文中有几个镜头最令我感动,让人潸然泪下。

  第一个镜头是6岁的黄凤踩着凳子烧饭的情景。虽然作者在文中没有具体描述,但是我似乎看到了黄凤烧饭时的情景:只见她踩着凳子,拿着对于她来说沉重的锅铲,正在细心地炒菜。油不时溅到她的手上,肿起了一个包,但她为了能让父亲即时吃到饭菜,继续炒着菜。不小心脚下一滑,从凳子上摔了下来,她还是坚强地站到凳子上,继续炒菜。再想想,那时,她才6岁,多么小的年纪啊!而我,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却连方便面都不会煮,我感到惭愧极了。而她却能这么懂事,那么为身患重病的父亲着想,身后是多么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持她啊!凝思了好久,我才明白,是“爱”,造就了这伟大的奇迹!

  第二个镜头是黄凤带着父亲去乞讨时的情景。11岁那年,她决定要给父亲治病,于是,她一边乞讨,一边打听给父亲治病的医院。她还推着村里人为她父亲做的沉重的铁架车,花了整整5天,从火车站走到了医院。我的天!整整5天哪!是个什么概念?!5天的艰辛、5天的坚持,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啊?一个成年人也未尝能做到,而她,当时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居然用她那孱弱瘦小的`身体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举动,身后是多么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持她啊!凝思了好久,我才明白,这也是“爱”,造就的伟大奇迹!

  第三个镜头是武警总医院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安沂华见到黄志仁后说的一句话:“长期瘫痪卧床的患者极易出现褥疮、肺部感染、下肢血液栓塞等病发症,但他统统没有身体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这往往需要3个人24小时轮流照顾才可能实现,而照顾他的只是一个什么医学常识都不懂的孩子。”看着这句话我尤为震惊,是什么造就了这奇迹?!又凝思了好久,我才明白,这还是“爱”,造就的伟大奇迹!

  作者还在结尾处写道:“电视台记者潘颖说‘拍摄黄凤的短片时,我们曾经找了一个6岁的孩子模拟她当年照顾爸爸的动作,结果根本无法完成。’潘颖说,‘爱所能创造的奇迹,超乎我们的想象。’”读到这儿,我明白了,“爱”,能创造你无法想象的奇迹!世界之所以能创造奇迹,就是因为世界有“爱”。

  “爱”的力量无法想象,让世界再多一点“爱”吧!那么世界也会因“爱”而感动!

【《意林》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意林读后感03-09

《意林》读后感01-30

《意林》读书笔记(通用40篇)05-18

《意林》读书心得09-20

意林读书心得04-22

意林读后感(15篇)04-04

意林读后感15篇07-13

《意林》读后感15篇02-01

意林读后感集锦15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