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曾国藩传》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1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便是《资治通鉴》的由来。读人物传记,也是求在茫茫过往中窥见一缕善意的光辉,然后平心静气,修身养性的过程。
曾国藩不同于后来的李鸿章、梁启超等人,他的一生,起点极低。他智力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他身体禀赋很差,一身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他出身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更差劲的是,他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但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与其说他生来便是模范,不如说他是每个平凡却不甘平庸的人的缩影。可恰恰是他这样,如同修仙文中,起步一无所有的男一,在旁观者的.默哀注视下,却凭自己一招一式不断累积的朝朝暮暮,而走上人生之巅,这样普通又落俗的人设,才最最戳人心窝。毕竟天才少有,平凡才是大多数。由此见得,曾国藩的进阶之道,何尝不是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一直追寻的应试或是职场生存之道?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很乐意谈谈曾国藩的一生于我们学习有何借鉴之处。
最想谈的是努力。亦可分为勇于承认努力和敢于努力两部分。
常常看到高考后的状元采访,把自己说得是个不靠什么努力就取得了好成绩的顶级牛人。排除真的是天赋异禀这一可能,那为什么状元们,括弧所有人,都不愿承认自己十分努力呢?似乎努力常常与笨挂钩,而谁又愿意每天在脑袋上顶个“笨”字沉迷刷题,生人勿进呢?其实努力的人才是聪明人。不是每个人都找得到学习的捷径的,那谁先开始走路,谁便握有胜利的最大可能性。承认努力,是自己心底的轻松同时也可获得众人的监督,而所谓众人亦会因你的努力而岌岌自危。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不惯努力之人的原因,大抵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
“葡萄”自然不是所有人想有就有的。许多执着于“面子工程”的人幡然悔悟,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发现无从下手。因为努力其实是一种能力。不仅要想努力,更要会努力。曾国藩深谙其道,只有放空一切的日夜兼程与脚踏实地才能给予那些看不上自己的人最好的回击。他读书是笨办法,不背完理解完一本决不开始下一本。不是鼓励这种方法,而是赞扬他这种铢而累,寸而积的信念。写到这儿,已经有点像心灵鸡汤了。的确,努力这话题太大,谈着谈着便有种给人画了一张大饼的感觉。那实际究竟该如何操作呢?
曾国藩同样给予了我们答案。我们可以自由发挥。总觉得庄子的齐物观有另一种解读。泰山大,而蝼蚁小,但有时用着的却是众人眼中效用较小的蝼蚁。天下万物各司其职,故可说是齐物。同样,我们学习,一定是功利心极强的考点一二三吗?曾国藩在翰林院时考试,不同于其他人般平日纵情高歌,考前临时抱佛脚,他得益于考秀才前的脚踏实地精神,而轻松了很多。所以,知识的积累努力的边界无边无涯,我们自由发挥横冲直撞,终归会在将来有一天付诸回报。
《曾国藩传》教导我们的绝对不止这些,有些史越读越感慨,有些真理越辩越明白。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2
通过阅读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我所感受的结果就是不要太在乎眼前的得失,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天赋、特长,当自己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只要自己觉得正确且感兴趣,那就坚持下去,不断的尝试、打磨、反思、修正,哪怕慢一点,时间久一点,终将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简单回顾一下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早年的曾国藩科考之路不是很顺利,曾多次参加科考,最初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有一次直接被考官认为“文理不通”,也就是说被当众批评,在那个时代是很严重的一件事。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努力最终在28岁考中进士,得以进入翰林院。
初入翰林院之时,和其他翰林院的精英们相比,曾国藩身上有着严重的缺点:土。刚到翰林院的曾国藩,是一个土包子,一口湘乡土话,长的土头土脑,穿着土里土气,且由于早年一直准备科考,只学习了应试内容,对其他的书籍一概不通。如此学识,显然对于一个翰林院学士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曾国藩的科考经历与现如今的“小镇做题家”的高考经历及其相似,都是在人生前面十几年,为了参加考取名校,不停的学习应试技巧,却很少会有人去阅读除了高考以外的书籍。一朝考取名校后,进入大城市后,会发现自己的学识十分浅陋与其他同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曾国藩在到京城后,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认知研究理学经典。三十岁那一年,曾国藩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曾国藩坚持每日自省,制定严格的自律计划,如“日记”,“日课”等。由此可见,曾国藩他并不是那种天赋很高的选手,但是他的人生成就之高,超越了同期翰林院精英们。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1、优质的成长环境
三十岁前的曾国藩的成长很慢,也没有什么杰出的天赋。但当其抵达京城,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开始受到同朝为官的精英们的影响,慢慢重新做人,立志“圣人”。这之中的变化,便是环境的不同。三十岁前的环境是湘乡同乡学士的环境,三十岁后的环境是京城翰林院同僚的环境。翰林院集结了天下英才,处于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环境,受到更优秀的人的影响,成长与进步都变得十分迅速。由古及今,现如今个人的'成长,往往也是离不开周遭的环境。自己处于什么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所处的环境相对安逸,那么很可能自己不愿意去突破。只有将自己处在积极且富有挑战的环境,才能不断的让自己突破前行。如果当自己发觉所处的环境是消极的、不利于自己成长的,那么就需要即时破圈,去寻找积极的且富有挑战的环境,让自己不断前行。
2、坚持打磨技能,用时间来不断精进回顾曾国藩的成功,最为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坚持与努力。那么,如何能像曾国藩一样持续不断的努力?首先需要分析自己的特长以及兴趣,找出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与兴趣,给自己一段时间,自己每天不断的精进这一兴趣,并每天反思和前一天去对比,看是不是每天都有所收获。一旦自己专注的去打磨提升,或许半年,亦或是一年,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这一技能已然小有成绩。
3、坚持每日自省,制定严格的自律计划
曾国藩无论自己多忙,每天都会有记日记的习惯,给自己定了十二条日课,并终其一生都贯彻执行。回想自己的打工生涯,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少会认真反思自己每天的所做,也很少会反思自己哪些是做的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每天浑浑噩噩,一晃时间就飞快的流逝,除却领取那些许微薄的薪水,好像一年到头并没有留下点什么。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每天的时间花费,从今往后需要自己践行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描述清楚在各时段所做的事情,便于自己不断地反思改进。以上共勉!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3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aa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4
1.挺过来收获其目标
曾国藩攻打硬骨头安庆之后,成为了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两江总督。
我伴随着书籍回想了他悲愤抑郁了三四年不得志的日子,这也确实验证了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个关键时期曾国藩挺与很多哲学智慧。
2.褒为第一正人
慈禧发动宫廷政变,曾国藩一生的.原则是不攀附权贵,和肃顺的个人关系并不亲密,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曾是这条线上的人。出乎意料,曾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还进一步提升。
两点原因
一.慈禧奕王对于之前肃顺的政策,善则留,恶则去。绝非全盘否定,重视人才,重用人才。
给我的启发,事物两面性,准备替换或者推翻以前,一定去保有其优秀精华部分,善于分析之前的优势与劣势,有所保留,深度思考。
二.遵守原则-不结交京中权贵
肃顺极力推荐曾国藩,但是曾国藩与肃顺走得不近,以至于搜出私信一箱,内唯无曾一字。
曾国藩是有预测能力及反思能力的,善于分析典故,也善于遵守原则。
3.何桂清倒台
常州一战,闻风先逃,事实证明,咸丰极力推崇的何桂清明练、善应对、小聪明在天下大难前是没有用的。真正有用的是当是曾式的笨拙、扎实、从根本做起。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5
最近,我在网上读了《曾国藩传》。
这篇文章令我感动的是:曾国藩的一生好学和他的忠诚。曾国藩一生忠诚勤俭为根本,灵活多变的处世态度。
曾国藩 出生于湖南长沙 府湘乡 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天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他并不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小孩,但他讲究学习方法。他要求自己遵守克己之道,不断地自新和反省自己。最后成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倡导洋务运动 ,创立湘军 。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
我们在生活上要学习他的' 勤俭作风。在学习上要学习他的善于积累经验和教训,日日不断地反省自己。正如他所说:“人要无一日不读书。正是他的一生好学,忠诚的品德,造就了他成为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6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段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耳边突兀、回荡。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
数峰无语立斜阳,也许曾国藩本人留给后人的,也是一块默默的无字碑。一个虽不聪明但拥有超人的毅力的'读书人,一个二十多岁就考入翰林的儒士,一个当清政府在太平天国打击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时挺身救驾,创立湘军的勇者。他曾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官至极品,也曾饱受嘲讽,郁居乡里;曾在战场上带甲百万,挥斥方遒;也曾一败涂地,差点投水自尽。这截然不同谜一般的身世,也许正是他一生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融合在一起的折射吧。
内圣外王,不错,这正是曾国藩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翻开《曾国藩传》,细读其中所引的曾国藩家书中的字句,我为之所震惊,这难道就是扬名政坛,决战沙场,坚韧果断的清廷柱石?不!不像啊!湿润隽永的文辞,语重心长的告诫,诚挚由衷的的认错;一派慈和,一派忍让,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我不由惊叹,我不由折服,我不由反思。历览前贤,有秦皇汉武的风骚,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更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弯弓射大雕。可又有谁,能像内圣外王的曾文正一样,为官则清正无私,举贤若渴;为将则机智沉稳,步步为营,奇正相佐;为儒则谦和内敛,毫无文人的狂傲之气;为父为兄则严于律亲,不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曾国藩是一个永远让人无法读明白的人,是一个文人,是一位儒将,是一个好官。也许只有毛泽东主席的评价最中肯:『曾国藩是地方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
无可奈何花落去,毕竟人无完人,安庆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投靠外国……这些是事实,不知是有意,还是不得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逝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携字满』,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7
中华上下五千年,王位更替,沧海桑田。在这黄土大地上,不知孕育出了多少天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卧薪尝胆的勾践,英勇善战的左宗棠……这其中自然也少不死而后己的曾国藩。
曾国潘生于一八一一年十月十一日,他从小便努力学习。他在湖南老家的岳麓书院学习一年半,参加湖南乡试,之后中了举人。在24岁时参加科举,却遗憾名落孙山。后来他在父亲的`鼓励下,留在京城,发奋攻读,但是后来也没有考中,家里也没有能力供他继续留在京城。
但是对于考试失利,父亲并没有责备他。回家后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直苦读,又一次踏上了进京的道路。家人借钱为他足了路费。这一次,他没有让父母失望,成功中了进士。这一下,他让父母扬眉吐气,因为曾家已经600年没有出过进士了。不久,曾国藩创立了湘军,他也被誉为“湘军之父”。他虽然不如曾国荃那样亲自上阵杀敌,但他却精于指挥,亲自率领湘军转战大江南北,还迎来了清朝几十年的统治中兴时期。曾国藩率领着湘军镇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起义。其丰功伟绩,可见一斑。
曾国藩到了晚年疾病缠身,可他却依旧在处理事。处理完“天津教案”的曾国藩实在是撑不住了,最后长逝江陵。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曾国藩智商一般,并没有考上状元,但是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为了他的目标不断苦读。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尽管他后来被人们批判,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国藩作为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他本本分分为清朝鞠躬尽瘁,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内心光明,坚持不懈的人。
曾国藩也曾在官场一再碰壁,碰的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事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儿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此时,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在家蛰伏两年的曾国藩不断自我反思,再出山时,为人处事脱胎换骨。待人接物,前后判若两人。惊叹于曾国藩的“中年变法”。自我反思的那么彻底,那么奏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
读着曾国藩,随着他的起起落落,也时时刻刻的在重审着自己,虽不能做曾国藩,但他的人生之道是值得一学的。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8
有一个人,从风谲云诡的晚清王朝中脱颖而出,傲视群雄;
有一个人,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书写大清官场上的神话;
有一个人,文人出身,却领兵作战,力挽晚清将倾的大厦。
可这个人,又曾被人民怒骂为“残酷的刽子手”,又背负“吾祖民贼”“卖国亡徒”等千古骂名!
他,曾国藩,是英雄,还是民贼?
朋友,倘若你也有这个疑问,我想,这本梅寒写的《曾国藩传》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梅寒写道:“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有多少英雄曾名满天下,在建功立业的背后,也常常伴随着毁誉参半的`争议。”曾国藩就是一个典例。曾国藩出身之时,被说是巨蟒天降,先后在一家塾二书院肄业,中了举人,会试两次落第,第三次中贡士,又过了殿试,朝考。步步升官,多次充任正考官。后建立湘军,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吃过败仗,投水自杀两次都失败,咸丰十年又写下遗书准备一死,后存活。同治六年新湘军破产,同治七年接见美国公使被骂“卖国贼”,同治十一年病死......
这就是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步入仕途连升十级,创办湘军,镇压天国,倡导洋务运动,成为一代重臣,却落得毁誉参半的结局。有人高度赞扬他,说他推崇儒学,实现“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理想境界,甚至称其为“千古完人”;也有人憎恶痛恨他,说他扼杀农民运动,卖国叛国,称之为“千古恶人”。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曾国藩既非“千古完人”,亦非“千古恶人”,既非“英雄”,亦非“民贼”。他是一个拥有传奇色彩的普通人。在家中,他孝亲敬长,也被琐事苦恼;在官场,有过春风得意,也有步履维艰,大清王朝让他平步青云过,也让他步入过绝望之境。他有着常人不及的无限风光,也有常人不及的苦痛与泪水;他虽是湘军最高的统帅,却也曾绝望几度自杀......
这才是更为真实的曾国藩!梅寒所勾勒的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谨慎从事,有家国情怀与强烈的责任感,有过失败挫折,犹豫挣扎,最后又凭借坚韧与努力站在大清之巅。61年人生的无奈、复杂与挣扎,跌宕起伏,步步荆棘与行行血泪,无疑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
事实上,历史本就不分对错,只有不同的观念。对于曾国藩这样一个集复杂与矛盾为一身的人,他却不在意他人看法。接见外国使者时,无人愿意去,是他毅然站了出来,背上莫须有的罪名走了大半辈子,或许这才是他成就传奇的根源。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应像曾国藩一样:失败绝望时仍能毅然站起,国家受难时仍能挺身而出!在这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皆是一粒尘埃,可即便自身渺小,也要像曾先生一样,将谈论与评价留给后人,今朝,只需全力以赴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道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61年跌宕人生书写一段传奇,且看今朝无数贤人智士再续一篇佳话!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9
读完张宏杰博士的《曾国藩传》,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落笔。从前熟知曾公,源于中学的历史书及洋务运动。今日读来,方知见识鄙陋,曾公乃一大奇人,备受毛泽东和蒋介石推崇,毛公评价:封建社会第一“完人”。如此看来,评价极高,却绝不夸张。
曾公传奇的一生,离不开以下这些品质:
坚韧有恒,意志超群
超乎凡俗的恒心与毅力。六次秀才失利,九年的应试生涯,终一鸣惊人,及第进士,跻身翰林。表面光鲜,背后蕴含多少心酸、隐忍与坚持,漫漫科举之路,亦是曾公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后每每回顾,如芒在背,却未尝敢一句怨言。不抱怨出身普通,不抱怨资质平庸导致凡事需付出于别人十倍努力,只知自省精进,屡败便屡战。曾公一生看重“有恒”二字,在家书中常教诲弟弟们做事善始善终,不可见异思迁,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一无所成。
这段独特的经历,也锻造了他“越挫越勇”的品性,在往后的仕途中,无论周遭何种逆境,他皆能迎难而上,隐忍负重,化险为夷。
笔耕不辍,躬身自省
坚持写日记,勤于自省,善于从失败中寻找方法和总结经验。曾公早年时也诸多缺陷。自评早年浮躁,坐不定;为人傲慢,修养不好;为人“虚伪”;好色。从穷乡僻壤的“土包子”来到人才荟萃的京城,虽然科举的成功一度让他顾盼自雄,睥睨一世,可对比方知自己乃庸俗鄙陋之徒。多年死抠科举教材,涉阅甚少,致使视野狭隘,境界肤浅。为此立下“成为圣贤”之志,几十载如一日,通过日记自我警省、自我批评,甚至将日记公诸于众,让家人朋友鞭策监督自己。这个习惯伴随了他一生,哪怕恶疾缠身,受尽折磨,到了风烛残年,双目几近失明,仍不敢松懈丝毫,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坚韧自律至此,令人动容,可瞻可仰,可敬可佩!
数十载的从政从军生涯,他能够多次从挫折失败中崛起,屡建奇功,游离官场并得善终,追谥“文正”(文人做官梦寐以求的一个谥号)。如此等等,均离不开他的善于总结与省思。可谓功虽大而不喜,过虽小而必究。作者评价:曾国藩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他一生得力处在一“悔”字。可见这一习惯在他明志修身,通往圣贤之路,成就丰功伟绩,终成世人瞻仰的“立功、立德、立言”的圣贤之徒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脚踏实地,稳打稳扎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尚拙”乃曾公信奉的独特的人生哲学。曾公被视为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是最笨的一个,梁启超评价钝拙,曾公也自知天资平庸,常自称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力不逮。可正是这股“拙劲”,助力他卓群而立,完胜同侪。
曾公生平做事力求脚踏实地,不走捷径,不慕虚名,不投机取巧,锱铢累积,集腋成裘,力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带兵打战,更是将这种稳打稳扎的作风发挥到极致,他主张“围城打援”策略,“扎硬寨,打硬仗”,要求士兵挖沟工事,修建壕墙,多次将太平军打得溃不成军。
广择益友,勤破万卷
前面提及曾公年轻时也诸多毛病缺点,而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立志成圣的,还得益于他广交益友和广泛涉阅。“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读书和交友打开了他的视野,拓宽了他的格局。从古代圣贤身上,他意识到自己视野狭隘,境界低劣,并立志成为王阳明等的“圣贤”;与各界精英相交,他领略到了真正的学者风范,大儒本色。自己原是井底之蛙,俗不可耐。
曾公一生受理学影响最为深刻,且在这个领域有高远造诣。他组建湘军,亦有自己一套理学基础,他要建立的,是一支有信仰有精神力量的军队。历代士兵皆用没有文化莽夫,他却要挑选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他看来,精神力量远胜于身体力量,只有坚定的信仰,才可出战斗力。他注重军队精神政治的建设,常以程朱理学教导士兵,提倡经世致用。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湘军麾下出现了不少勇且坚的战神,他们秉承共同信仰,不以个人之穷达为己忧,心系苍生社稷,视死如归。也正是这支队伍,击垮太平军,拯救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让它又得以多苟存了六十载。
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学习,让他得以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中国古人向来自诩人上人,自视世界上最文明的族群。在唯我独尊的满清王朝眼中,洋人近于禽兽,不配与国人平起平坐,曾公虽早年也曾视洋人“性同犬羊”,但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他做了深刻省思,并更迭观念:众生平等,当以礼相待,以诚外交。操持洋务过程中,更是体现了他放眼世界、博采众长的胸襟和高瞻远瞩的见识。
以德服人,扶携晚辈
曾公一生信奉“拙诚”,不玩心机,时刻以理学精神约束自己。他待人真诚宽厚,甚至以德报怨。对左宗棠因妒恨而多次无端诋毁谩骂,皆采取不理会、不还击态度。甚至在他困难之时及时援助,终感化左宗棠。左评价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在与江西布政交涉时,对方恩将仇报,百般刁难,曾公动心忍性,只将其视为磨砺心智的机会。可见曾公心胸坦荡宏大,修养境界极高。
在用人上,他恪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慧眼识人,多方考究,确定要培育李鸿章为接班人后,又深谙因材施教,李虽明敏有识,积极进取,却带傲气,曾公便常让他与辨士争口舌之长,挫其傲气。他甘为人梯,多次牺牲自己利益为李鸿章仕途铺路,力图为人才凋敝的晚清王朝培育德才兼备者,其格局视野不限于个人利益得失,而真正心系国家安危存亡,着实让人敬佩。他常常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李带兵出战,他便通过书信对他进行一对一指导,将自己生平政治、军事、外交、人际处理方面的智慧倾囊相授。一生若遇恩师若此,夫复何求。放眼今日,曾公便是一位有气度、有格局、有谋略的管理者。
纵观曾公一生,其人生轨迹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可这些苦难与挫折却是造就了他不凡一生,每一次的跌入谷底,让他又一次铆足劲弹到高峰。曾公用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即便禀赋平庸,亦可通过真心实意的精进修炼,陶冶变化,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同时也看到了早年立志和内在精神信念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曾公奔走劳碌的一生,于公于私,于国于家皆功垂青史,广为佳谈。真正诠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于国。宦海沉浮几十载,他忠诚事主,平复内乱,解决外患。志存高远,胸怀家国,身体力行,呕心沥血,操持洋务。以精卫填海之势,孱弱多病身躯,奔走劳命,试图拯救无力回天的清王朝,明知不可为却为之。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哪怕恶疾缠身,油枯灯尽,仍勤勉有恒。无论公务如何繁忙,始终坚持每日阅读、写日记、练书法、打坐......真正书写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忠坚。捧卷拜读,几度盈眶。当读到曾公受病痛折磨之时,更是心疼之至,不忍逐读。
于家。他孝顺父母,团结手足,将兴旺家族、发扬光大视为己任,创造机会帮扶兄弟;与妻子伉俪情深,相敬如宾;教育子女更是严慈相济,引导鼓励。在对后代教育上,他尤为注重品行修养。在他遗嘱中,谈及的不是遗产分割问题,而是对子女品性的期许上。告诫孩子们“不忮不求”,即不妒忌不贪求,因为这是人性最为常见顽劣。他遗留的家书更是后人教育子女的宝贵参考范本。
于己。他立志成圣,涓滴累积,有着极强自我完善欲望甚至“日日自苦”,严格苛求自己直至生命尽头,都不曾松怠丝毫。力图通过勤学苦修达到“完美”境地,终悟得天理,掌握万物运行规律。他注重内在修养,以德服人,海纳百川,不被庸常所缠绕、不被世俗所倾扰,为官数载,两袖清风,终成大器。
曾公传奇一生,其人格之伟岸绝非寥寥几页可以详尽。碍篇幅有限,才疏学浅、文词拙劣,甚至难以将内心汹涌的崇敬之情了然于纸,唯择几样,作浅薄泛谈。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深邃。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深知历史更替发展,宇宙浩渺无穷,自己不过沧海一粟。没有成就伟业雄心,亦不敢奢求成为圣贤,只求通过书籍,瞻仰伟人圣贤们的不朽魂灵,聊以自励,且勤学精进,以实现完善人格,滋长智慧,修身养性之望。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10
刚刚完成60万字的长篇小说《东京人》阅读之后,小溪开始认真研读张宏杰撰写的《曾国藩传》。
首先《曾国藩传》从屡次科举不中的曾国藩父子双双去“赶考”开始,让原本一板一眼的人物传记有了烟火气、生动地拉近了读者和晚晴重臣的距离。
曾国藩总结祖父曾玉屏:曾玉屏不管别人笑话不笑话,他定下来的'事,九头牛也别想拉回来。老头一生有“三不信”,不信看风水的地仙,不信医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人定胜天。
失败后要及时总结。曾国藩在落榜后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要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曾国藩的价值观:尚拙
根据学者何炳棣的研究,在清代,进士占总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方法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如何自我管理。唐鉴告诉他,最关键的是每天都写日记。这是入圣之基。随后曾国藩开始了记日记生涯,当时的日记类似于我们今日的微博,送给朋友相互传阅。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11
本周我又成功读完了一本书,那就是《曾国藩传》,这本书并不是曾国藩自己写的,而是现代作家梅寒写的。此书逐年逐事讲透曾国藩61年人生的无奈、复杂与挣扎。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县),1816年他开始在家塾读书,1833年考取秀才,入县学,1834年又考取湖南乡试举人,之后就被二品录取,开启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开始。他帮助清朝将马上由盛转衰的局面拉了回来,从不会打仗到带兵打仗,从对战敌人多次失败,到最后终于将敌人打败这些都是曾国藩所有经历过,并实现的事情。
本书要讲晚清重臣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为了挽救晚清政府而鞠躬尽瘁,然后成为了一代重臣,深受皇帝的喜爱,可是最终这个为晚清朝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却只落得了个毁誉参半的结局。我个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清廉的官,他没有因为皇上喜欢他就不务正业,而是一直努力想要将他带领的军队培养好,只是一开始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他创建了湘军后,接连吃败仗,甚至有一次绝望到投江自尽,只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的去查找原因,最终他终于扫清了叛军,解救了晚清局面。
曾国藩,一个出身卑微,资质平平,却刻苦读书,学习,做官,从乡下秀才走到了权力顶峰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12
曾国藩回忆自己生平时,曾说:“余生平吃数大堑……第一次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文理之浅。”他认为这是自己平生第一大挫折,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大的转折点。
一个人在反复经历相同的挫败,次数多了就会麻木,产生放弃和绝望的念头。但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巨大的压力砸下来,有毅力的人扛住了或许就能找到转机,而扛不住的人就会被压垮。对于曾国藩来说,这个挫折应该起到了一些引导。引发他思考“文理欠通”是怎么个不通法?又能够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到什么?因此,他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解决了它。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两点。首先,我们在学习中被老师指出问题之后,要先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可以通过和同学对比或者找老师请教,然后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要有条理地去把问题破解,而不是像无头苍蝇般焦急。再一个,要学会从失败中提取经验。与其因为失败而沮丧,不如让这次的失败变得有价值。我想,这也是我们做错题的理由之一。
曾国藩能够在科举考中成功的原因,懂得变通,去找方法是一个,另一个则是他的勤奋。据说他成名之后,湖南乡下流传着一个关于他小时候读书的笑话。这个笑话我曾在语文老师的课上听过,老师讲得简单,我也就当个乐子听,但是认真读过这本书后,却有了新的感悟。他背了一个晚上的《岳阳楼记》,我在初三也背过,这也有助于我理解到曾国藩在这一方面的资质。但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个比普通人背书还要费劲的人,靠努力圆了自己的科举梦。这份勤奋和努力,是我自认没有的。这一种态度,也是我作为一个当代的读书人所欠缺的,需要去发掘的一种精神。回想自己深夜背书,不管背的顺畅与否甚至缺斤少两都有可能因为劳累就躺下睡觉,的确是少了一份像曾国藩这样的勤奋。
最后让我感叹的,是曾国藩的`坚毅,有着明确的目标。他要提着沉重的考篮,徒步走到考场,这是身体上的考验。每一次落榜,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考完后等待结果是一次煎熬的体验,而看榜时,心情由期待转变为失落又一次波折。更不要说一次次的落榜,还要被他人嘲笑了。身心两种考验的压力下来,还能做到坚持读书,这一点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相比他的经历,我学习生涯中为了几次成绩的下滑就哭得仿佛不能自己就显得十分不够看了。
因此在读完第一章,“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理解最深刻的就是,“勤能补拙”。笨,愚钝,不如别人聪明,都不是学不好的理由,一个人若是想要学好,需要的是付诸长期的行动和努力。
【读《曾国藩传》有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传读后感01-08
《曾国藩传》读后感06-23
《曾国藩传》读后感07-25
读《水浒传》有感12-23
读名人传有感11-28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5-19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1-02
曾国藩经典语录12-02
曾国藩经典语录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