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失控》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失控》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失控》读后感1
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备自治力、适应力及创造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但在我看来,这却是最美妙的结局。——Kevin Kelly 《失控》
“微信之父”张小龙会要求他的产品经理人手一本《乔布斯传》,也曾有人说过,如果求职者对他说自己看完了凯文·凯利的《失控》,面试就可以结束了。——网络传言
讲实话,我就是在看到这句话后才决定读读看《失控》这本书的——《乔布斯传》我早在几年前的高中时期就读过了,因此就暂且不提。
搞到《失控》之后,我只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章“人造与天生”,然后便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它的格局之高,境界之高,远见之远,远远超出我曾经看过的任何一本书,将其称之为“神书”丝毫不为过。
人造的“机械逻辑”,与天生的“生物逻辑”,正伴随着人类世界的发展而愈发融合在一起,人造物正慢慢包容着天然生物的逻辑,而天然的生物又在人造的机械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我曾经一直反对一个观点,那就是——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结构的,包括人类的情感与智慧,只要搞清楚这背后复杂的结构,人类就有机会造出它们。
然而这本书的第二章就甩出了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生物结构——群集,却隐藏着一个人类直到今天都还没研究清楚的秘密——“涌现”。
一只小小的`蜜蜂几乎没有任何智慧可言,两只蜜蜂在一起也是,三只也是,但当成百上千只蜜蜂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蜂群时,却突然涌现出了不可思议的群体智慧。
这背后的结构真的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只是单纯的累加而已,人类的双手显然能够轻松地做到。但是,蜂群的智慧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个“量变引起质变”的密码,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仅凭人类的双手就创造出来。人类唯一引发“质变”的方法,就是单纯地去积累“量变”,然后让其“自然而然”地引发“质变”,可我们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人为的实施这种“质变”。
这就是“人造”与“天生”的差距,或者用本书作者Kevin Kelly的话说,学会向我们的创造物低头。
而本书的名字之所以叫《失控》,正是因为它通过严谨的论述证实了一点——当人造的技术愈发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人类的终局将会是对自己的创造物失去控制。
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备自治力、适应力及创造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但在我看来,这却是最美妙的结局。
Kevin Kelly提出的这种“进托邦”构想,在我看来,就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构想一样,都是通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与推理得来的,且都预示着人类美好的未来。
我认为,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们,都应该以达成人类进托邦为己任,为人类打造美好的明天。
《失控》读后感2
“Technology is not just a tool,but a living force that shapes our future。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是一股塑造我们未来的活力。”
花了一个礼拜的空闲时间读了下学长推荐的《失控》
《失控》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觉就像看到了未来的一扇窗。凯文·凯利说的那种“失控”感觉,刚开始听起来有点吓人,但看完之后,突然觉得这种“失控”反而是科技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他讲的不是技术崩溃或者失控,而是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预测,最终呈现出一种自我组织的状态。
书里提到的很多例子让我感到震撼,比如机器人、人工智能和网络系统。凯利指出,这些技术的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由人类单一控制,而是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状态。就像互联网一样,它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心,信息在网络上自由流动、分发。这种趋势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控制”这个词的定义。
我特别喜欢凯利提出的“去中心化”这一点。他说,未来的技术会越来越依赖自我调节和自我优化,这种改变看起来就像是技术在某些时候“失控”了一样,但其实它是在朝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就像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它们能自主学习、进化,甚至能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想想看,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机器是怎么做出某些决策的,但它们确实在做得越来越好。
说到这,我有时候也在想,这样的“失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一方面,技术的自我进化可以解决很多我们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升效率、创造新机遇。但另一方面,这种超出我们理解的复杂性,也让我们对技术产生了一种无法掌控的恐惧。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可能连自己发明出来的东西都没法完全预测它的发展路径。
看完《失控》,我觉得凯利是在告诉我们,未来将不再是“人类控制技术”的时代,而是一个我们与技术共同进化、共同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与它们共存,而不是试图继续保持传统意义上的控制。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所谓的'“失控”,其实是技术在为我们创造新的机会和可能。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技术、控制和未来的东西。它既有让人兴奋的地方,也有让人焦虑的地方,但不管怎样,它给了我很多深刻的启发。技术并不会停下来,它会带着我们一起“失控”地走向未知的未来。可能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是试图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失控》读后感3
年龄到了,对知识越来越苛求,这本书用了一周读完了,因为从事行业关于互联网以及电脑,所以读的很顺畅。只写一些KK的观点中对自己感触十分巨大的概念和总结。读的不精,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自己的评价,轻喷,共同进步。
1、蜂群思维。分布式是超级大型网络的发展必然,是趋势。当前很多中心化的东西可能只在相对较小的网络时候。未来我们肯定是要将按照去中心化去设计各种网络组织架构。
2、群氓。我认为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是独立思考的,你的'意识你的思维是由这些细胞的集体无意识造成的。你本身体的细胞无法承载你的整体意识,你的意识大部分存在云端,小部分存在本体。
3、互联网。互联网如此伟大的原因,互联网可以更大限度的提升个体连接和组织性,无限的个体通过不断的尝试连接就可以组织成一个更复杂生态系统。就像不同种类的细胞通过连接组织然后不断的进化就慢慢的形成人体这样复杂生态系统,其中链接必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互联网效率是很低的,很大的浪费。
4、电子货币以及区块链。什么币这么受热捧。币就是典型的区块链的产物。如今的电子货币都是受到政府严格控制的,所以这里有个分歧,币是不受控制的币种,只需要流通。这和这本书所传达的概念正好一致,如果没有政府控制电子货币起到蜂群中母蜂的监督作用,恐怕真的要失控了。反之,如果没有介入,就像币这样发展,未来会是什么样呢?很难想象。其中还有加密,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证书和各种网盾。写一点设想,网上交易的全面数字化最终导致国家货币体系遭受冲击。比如:如果阿里系再扩大扩大到涵盖一切交易,那么它就是可以完全脱离人民币自成体系。所以,要么阿里自己先行拆解,要么最终与国家权力形成对抗,终被瓦解。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去各种电子娱乐游戏场,我们需要换成他们通用的货币,才能进行游戏。
在我的领域(场地内)这是硬通货币,对这场地有认可的人也可以自己兑换出售。这些不是最主要的,我想说的是可能会有一场数字化国税局之间的逐步升级的竞赛。或明或暗,已经在进行了。
5、其余。后面讲的一些我就不做深入讲解。是一本很好的书,很难想像这是30年前的书。最后我要引用书中的九律。分布式;自下而上的控制;递增收益;模块化生长;边界最大化;鼓励犯错误;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变自生变。
最后,希望我能看穿一切涌现吧。
【《失控》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03-23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荐】06-16
高中读后感_高中生读后感作文06-20
简爱的读后感05-25
幸福读后感06-07
故乡读后感09-22
《简爱》读后感09-03
《边城》读后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