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20 10:59:4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热】《昆虫记》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昆虫记》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昆虫记》读书笔记

《昆虫记》读书笔记1

  我们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总是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事情。我原来以为只有人类的世界才是多彩的,现在我发现了一个更多彩的世界,那就是昆虫世界。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就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精力写的《昆虫记》。在这本书里,法布尔向我们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趣事,包括它们的习性、特点,觅食和婚俗,这是那么的奇妙的事情啊!

  读着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和法布尔一起在院子里、在田野里、在山上一起观察着、研究着昆虫们。我们扒开草丛,闻着泥土的气息,拿着放大镜,和昆虫们热情的交谈着。你看!在初夏,屎壳郎正奋力地滚着粪球、蝉蜕掉了壳正在大声的高歌……

  但我同时也倾听到了昆虫们的控诉,人类乱砍乱伐,已经造成昆虫的生存空间在缩小,大量的灌木丛消失了,昆虫们失去了家园;人类频繁的使用农药,昆虫们常常因为人类的农药而死于非命,昆虫们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生活;人类凭借自己的喜好随便灭绝某一种昆虫,人类完全不懂,每一种昆虫的存在都有它的规律,人类没有权力去终结任何一种生物。如果从外星球来一个生物来随意灭绝我们,我们是何感想呢?昆虫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一样平等,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如果我们失去了昆虫世界,我们人类的世界也将不存在了。为了昆虫、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爱护环境!

《昆虫记》读书笔记2

  《法布尔昆虫记》这本书是一本十分有观察性的书,书中描述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产卵方式、孵化过程、居住习惯和建造家的过程。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螳螂是最凶猛的昆虫。据我了解,螳螂有两把巨大的臂刀,并且头能够360度旋转。捕猎的时候,它会用一对翅膀不停地摩擦,发出可怕的声音,让其他昆虫感到害怕。此外,螳螂攻击的速度快得惊人----它能够瞬间用两把臂刀钩住猎物的身体。

  在这本书里,寿命最短的.昆虫是一种很漂亮的飞蛾。它们的寿命仅有一两天长,在这一两天中,它们不停地寻找配偶。有些找到了,有些就死在了寻找的路上。

  最能辨别方向的就属蜜蜂了。就算它们飞到了1000公里以外,也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不管是什么昆虫,它们的妈妈都是十分伟大的。产完卵以后,昆虫妈妈会一向守候在小宝宝的身边,就算身体虚弱,警惕性也不会减弱一点。

  在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昆虫,也明白了他们各自的特点。

《昆虫记》读书笔记3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先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明白了,蝉是怎样脱壳;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多么奇异、趣味的故事啊.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萤火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肚子里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

  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虫一样。而有的雌虫则永远都坚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欢乐.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身体成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其圆形服饰的边缘则点缀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的小斑点。这就是可爱的萤火虫。

  蝉经历了四年的地下生活,才换来了一个月的日光虫的热情歌唱,而它居然是个聋子。

  读了昆虫记,让我明白了昆虫并不可怕,反而很可爱。

《昆虫记》读书笔记4

  1、人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一遇到拦路的荆棘,就把生命当成笨重碍事、一文不值的东西扔掉。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的重要性,生命是非常珍贵的,我们要学会珍惜,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必然的,不可能事事如意,但一定要真爱生命,在昆虫的世界里,也是如此,生命虽然短暂,但也不能随意放弃,但人类并不把昆虫的生命当做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可悲的。

  2、螳螂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端庄,严肃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活脱脱一副很诚心诚意的祷告姿势。

  赏析:螳螂在我们的心目中是一种可怕的昆虫,因为它会咬人,但法布尔作为一名昆虫学家,却把它写得像少女一般美妙,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奇妙之处,而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文字可以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类科普读物,对于普及昆虫学知识有巨大的帮助。而说到科普读物,大多数都是生硬难懂的,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就是名著与普通作品的差别。

  3、一个人善于奉献,才能获得别人的感恩和回报,彰显自己在群体价值,过上想和谐美好的生活。

  赏析:这段话应该说的是蜜蜂吧,我们在写蜜蜂采花作密的时候,经常会把无私奉献这个当做它们的美德,而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罗隐也有一首传送千古的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是对蜜蜂辛勤劳作的写作。

  4、在偶然的盲目之中,也会有惊人的远见卓识。

  赏析:有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或者下一个重大的决定时,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和准绳,但往往时间不允许我们准备这么充分,而根据自己的判断果断的做好这些事情时,也有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堪称远见卓识,因此,我们要遇事要果断,敢于挑战困难。

  5、科学实验让我们认清了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依据的,绝非偶然现象。

  赏析:科学实验是近代科学发展的诞生的产物,也对科学的验证和实践方式,它让我们发现了很多自然界的规律,掌握了很多知识,而事实是,我们发现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寻,也是必然的结果,而这些依据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偶然现象。

  6、本能有无懈可击的逻辑,即使在最微弱的地方也能体现出来。

  感悟:什么是本能?本能是人或者动物与生俱来的、天生就拥有的思维和反应,例如动物遇到危险就会逃避或者防卫,遇到可口的食物就会想吃上一口,这些都是动物的本能,是自然的逻辑,是不需要推理的,但我们时常忽略。

  7、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

  感悟:经过历史的演变和进化,人类的智慧高于地球上的一切动物,成为了这个星球上的霸主,用人类的智慧建立了高高在上的地位。但其实,其他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例如昆虫,它们也有灵性,懂得生存的道理,例如遇到危险的时候也知道反击和逃跑。

  8、人们天真的幻想终将在残酷的现实中,令人惋惜地走向终结。

  感悟:人们自以为掌控了真理,也成为了地球的霸主,但其实大自然的力量是永远不能被征服和完全突破的,幻想和现实的差距,就是野心与现实的距离,走到终结,人类也无法解答这个问题。

  9、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感悟:这句话对我的启发真是太大了,全世界的智者都能支持觉悟和恒心对学习的帮助和作用,在中国的文学大家口说也是这么说的,例如清代学术巨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就说人要守心,要有恒心,会成就学术。

  10、我们的生存是以它们的死亡为基础的。世界本来就是处在一个永无穷尽的循环着的状态。由此看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确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哲学问题。

  感悟:这段话道出了万物的真理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例如,如果说万物有灵的话,那么人类这种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就必须吃掉动物、植物,因为我们是杂食动物,并不能用残暴来形容,这是自然之理。在昆虫的世界里,也是这样的,弱肉强食是客观存在的道理,也是自然现象,反而就是这种竞争让动物在进化。

《昆虫记》读书笔记5

  我最先接触到《昆虫记》这本书是在小学三年级的图书角里,虽然书中错字甚多,还零零散散删减了不少,可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将其奉为不可多得的嘉作。时间一晃已过去了四年,相同的书名,相同的故事,却给了我截然不同的体验,草丛里、树荫下,法布尔的昆虫世界正向我们敞开怀抱。

  来到门前的荒地,将目光放低,一只意大利蟋蟀也许正在叶尖上引吭高歌,一对儿摩擦器剧烈地抖动着;花瓣中,几对儿大孔雀蝶在翩翩起舞,不时留意着叶下的朗格多巨蝎;大树上,隐约有蝉在吟唱,一声声中斟满了生命的纯酿。《昆虫记》如同一架显微镜,透过绿叶的`屏障,窥探平时难以触及的观世界。加上作者细致又不失风趣的语言,再渺小的生物也成了巨人,再可怖的屠夫也变得可亲可近。

  不过,可千万别以为法布尔仅仅只是在描写昆虫世界。在他的笔下,小小的圣甲虫之间也有合作与背叛,金步甲和螳螂也会为了个人的生存而残害同类,光鲜亮丽的萤火虫到了夜晚也会攻击手无缚鸡之力的蜗牛。草丛内外,人类和昆虫都在为了利益而明争暗斗,诱惑之下,生物的本性暴露无遗。在法布尔辛辣的笔触下,当权者玩弄权术的丑陋面目终究被世人所知晓。

  三分严谨,三分风趣,再加上三分辛辣——这就是我心中的《昆虫记》,一本值得后人铭记的昆虫百科,一部自然与科学共同奏响的华美乐章。

《昆虫记》读书笔记6

  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来读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

  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

  当我读到“但到了相当的高度,仍然难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不但球滚落下去,连自己也被拽下来??有时经过一二十次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成功”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虽然不是大数目,但对于一只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圆球,经过险陡的斜坡,攀登简直无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虫来说,却是多么大的挑战啊!有时,甚至可能将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学习的小甲虫呀!想起我以前玩电脑游戏,总是选“简单”这一级别,跟那只小甲虫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虫,都知“勤奋+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们呢?五年级的学生,当老师布置几道难题时,同学们刚开始是蛮起劲的,没过几分钟,就没耐心了。这些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也不是困难到极点。况且,也总有做出来的人,为什么别人能做出来,而我们却做不出来呢?那是因为我们太懒惰了,没有上进心,只会向简单的题目挑战,不敢向困难的题目挑战。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题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战,那么,也就是永远的弱者。

《昆虫记》读书笔记7

  这几天,我在看一本书,名字叫《昆虫记》。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多次的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们读得十分有兴趣。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我觉得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目。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它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 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妈妈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至从读了《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实在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了解。

《昆虫记》读书笔记8

  好词:振耳欲聋、翩然来访、难以忘怀

  好句: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匿在一个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是用来作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用的。

  好段: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感想:《昆虫记》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数百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法布尔为我们开启了昆虫世界的大门,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法布尔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的精神,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读了昆虫记,让我知道了昆虫并不可怕,反而很可爱。还让我知道了法布尔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他是通过长期执着的结果,而且他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着大自然中的一切。

《昆虫记》读书笔记9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先生写的一部关于研究昆虫的科学著作。法布尔先生还因此荣获“科学诗人”等桂冠。

  这本书介绍了各种昆虫奇特的生活方式和捕猎的方法。捕食的螳螂,田野地头的蟋蟀,圣甲虫,小蜜蜂……那可算得上是书中的主人公了!

  我最感兴趣的那便是《螳螂捕食》了。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告诉了我们不要为了利益而忘了危险。但是法布尔先生笔下对螳螂的描写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而且详细地描写了螳螂捕食的画面。作者称螳螂是“昆虫界和平居民的.老虎”,“埋伏着捉捕新鲜肉食的妖魔”——螳螂的“捕捉器”便是置人死地的工具,这足以使人担惊受怕。螳螂的大腿很长,就像扁平的纺锤,内侧有齿刺,那就是一把双排平行刃口的钢锯了!捕猎物时,高举着双钩猛一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无力还手的蝗虫终究还是被震慑住乖乖就擒了。

  看了《昆虫记》,我才发现,原来昆虫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呢!我觉得昆虫和人类挺像。尽管他们不会用言语表达什么,但昆虫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行为也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之前无知幼稚的我只是为了一时的快乐,将昆虫们弄伤,不在意他们的感受,昆虫们也是无力抵抗,让我也深感它们的渺小。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对此行为感到无比的愧疚。他们的渺小应该换来无限的敬重、爱护才是。我们应该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敬重渺小”“爱护渺小”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和昆虫们一样,都是生物链上不可失去的重要部分,昆虫们的生命自然需要得到敬重了!

  法布尔先生的坚持不懈也令人叹为观止,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都坚持花大量时间来观察昆虫,并且用心记录着,这必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谢谢法布尔先生,是他让我们明白了昆虫的世界充满了魅力。

《昆虫记》读书笔记10

  灯下,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手拖着脑袋,一手握着一支钢笔。看着桌上放着已经翻阅了无数遍的《昆虫记》。想:法布尔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为什么他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呢?而且《昆虫记》使那么多人陶醉,佩服?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带走了,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这本书的意义,也开始敬佩法布尔了。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昆虫记》读书笔记11

  当我再一次翻开《昆虫记》时,依旧被里面对昆虫的细腻描写所吸引。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50多种文字,知道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昆虫记》问世之后被看做动物心理学的诞生,还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据我所知,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的昆虫学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他的家境贫穷,导致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这种精神是我所敬佩的,也是我所应该学习的。回头想想,自己的学习环境远远比法布尔的学习环境好,但是自己却没能好好的珍惜,甚至不知足。经过法布尔过年的奋斗,《昆虫记》的第一卷终于在1879年问世。1880年,他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这“荒石园”就是法布尔观察昆虫和做实验的地方,一呆就是35年。我只能说我不得不佩服法布尔的这种执着与坚持。他为了昆虫竟蛰居“荒石园”长达30余年之久,也是在这里,《昆虫记》的后九卷问世。

  法布尔在我的眼中,是个值得尊敬与学习的人。他的耐心与毅力是惊人的,可以花上自己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昆虫并记录。这已经远远的'超出只是对昆虫有兴趣并喜爱而已,有一个人愿意为了一样东西或一件事情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绝对是可亲可敬的。虽然法布尔已经逝去,但是他的一生绝对有意义的。让法布尔倾尽生命所换来的《昆虫记》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法布尔也将成为大家的榜样。

  他将永垂青史。

《昆虫记》读书笔记12

  好词:忽如其来、飘忽、兴趣盎然、熠熠生辉

  好句: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好段: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

  感想:《昆虫记》是由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组成的,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我们要向动物学习,学习黑蚂蚁的勤劳、学习蜘蛛的聪明------可红蚂蚁像强盗,总想不劳而获,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万万学不得。

《昆虫记》读书笔记13

  《昆虫记》是一本经典作品,我读了这本书很有收获。我了解了许多有关昆虫的知识。

  就拿快乐的蟋蟀来讲吧。它经常静静地躺在平台上,享受着阳光。他能为自己的安全和舒适而慎重选择住址,不辞辛苦地建造住宅。我读到这里,不禁想起我上三年级时和小伙伴们跑到草地上,捉住蟋蟀后,把它们装在瓶子里,然后采一些莴苣叶喂它们的情景,这是多么有意思呀!

  蟋蟀喜欢在自己家门口唱歌,它从不躲在屋里独自欣赏。它能将快乐带给它周围的.各种各样的小生灵。我也喜欢唱歌,我要勤奋学习,长大成为音乐家。要像蟋蟀那样把动听的歌声唱给我周围的人们听,和大家一起共享快乐。

《昆虫记》读书笔记14

  我极爱昆虫记,读过的书里,仅次于红楼吧!

  原因说起来也简单:

  1、倘有机会重新求学并择业,我断然不会是一个律师,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如法布尔一般,去跟花草树木、虫蚁鸟兽打交道,这于我来说,轻松得多、惬意得多,恐怕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喜欢的工作了吧。

  2、读完卷首语“致儿子汝勒”之后,直至十卷穷尽,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情锥心入骨、纤毫毕现!虽行文未见影踪,但汝勒的影子如荒石园的草木石头,无处不在。彼岸花开成海,此地荒草丛生,夜夜冷月照归路。

  3、特别喜欢昆虫记的文笔,字里行间只是在写各种昆虫,但是总不经意地流淌着悲喜,轻淡得几乎没有,其实却时时都在。这般文字,断不是所谓的文人骚客所能为也。读着昆虫记,总有些瞬间会惊觉宇宙何等浩瀚,时光何等苍茫,而人在其间竟不如沧海一粟,不及掩卷已然痴了。

  说说版本吧!

  目前我所知的国内《昆虫记》十卷全译本有两个版本,一是花城出版社,二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都读过,区别不是太明显,江西出版社的版本有更多图片,据说许多是法文原版插图;而花城出版社的版本在专业性方面稍强一些吧,尤其在昆虫的专业名称方面,说是特地组织了生物专家考证翻译的。

  若是要当作给孩子的科普读物,则译林出版社的质量还是值得信任的。

  零乱摘录点书中的文字吧,来自昆虫记里不相干的几篇文章,若有兴趣,尽可心静时去翻翻,或许恰好喜欢也未可知。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匿在一个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是用来作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用的。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卷心菜几乎可以说是我们所有的蔬菜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人就已经开始吃它了。而实际上在人类开始吃它之前,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所以我们实在是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它出现了,又是什么时候人类第一次种植它们,用的又是什么方法。植物学家告诉我们,它最初是一种长茎、小叶、长在滨海悬崖的野生植物。历史对于这类细小的事情的记载是不愿多花笔墨的。它所歌颂的,是那些夺去千万人生命的战场,它觉得那一片使人类生生不息的土地是没有研究价值的。它详细列举各国国王的嗜好和怪癖,却不能告诉我们小麦的起源!但愿将来的历史记载会改变它的作风。

  我们对于卷心菜知道得实在太少了,那实在有点可惜,它的确算得上一种很贵重的东西。因为它拥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不仅是人类,就是别的动物也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一种普通大白蝴蝶的毛虫,就是靠卷心菜生长的。它们吃卷心菜皮及其一切和卷心菜相似的植物叶子,像花椰菜、白菜芽、大头菜,以及瑞典萝卜等,似乎生来就与这种样子的莱类有不解之缘。

  “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但我们应为此而感到心安理得,因为我们已经注定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领域再扩大一点范围。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我们自己的提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

《昆虫记》读书笔记15

  你知道吗?在普罗旺斯的村庄里有这样一种杂乱的灌木丛,这种灌木丛长满了小尖叶,没错!它就叫栎树。

  栎树长着许多乌黑油亮的“浆果”,村民们经常把它摘下来,放到嘴里吃。用牙一咬它会裂开,有种微苦中带甜的味道,结果会让人产生错觉。

  但是这种非常可口的果实,并非是浆果,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这种“浆果”其实是一种昆虫叫做胭脂虫。如果你用放大镜仔细寻找它的虫头、虫腹和虫爪,会发现这些作为虫子的基本特征它一个也没有,看上去它就是一个小黑球。

  “它不就是浆果吗?连虫子的基本特征都没有,它怎么能叫虫子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就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吧!

  科学家们假设也许在小球儿与树枝的接触面上,能找到动物身体构造的痕迹。小珠子很容易就从树枝上摘了下来,和摘浆果一样,完好无损。

  但事实却不像科学家们假设的那样,小球的底部根本没有找到爪子和爪钩的痕迹,那它们是怎么固定身体的呢?而且也没有找到虫子的'“吸管”,没有“吸管”的话虫子会饿死的,可虫子现在还活的好好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就接着往下好好看看吧!

  原来,胭脂虫的底端有一个多功能的小口,第一个功能是流淌甜浆的泉眼,第二个功能是固定自己。

  科学家们折了几枝有胭脂虫的栎树枝插进一杯水里,不久就看见了从小口处冒出了一种透明的液体。科学家们品尝后发现这种液体与蜂蜜不相上下,但如果用手捏裂它,里面只是一团虫卵。可以说,所谓的胭脂虫,无非就是满满一匣子虫类种子。

  这就是神奇的胭脂虫,也是被人们认为的“浆果”,是不是很神奇呀!

【《昆虫记》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书笔记02-04

《昆虫记》读书笔记04-19

最新的昆虫记读书笔记10-12

《昆虫记》读书笔记范文10-25

《昆虫记》读书笔记(热)06-08

(推荐)昆虫记读书笔记06-14

《昆虫记》读书笔记【推荐】01-05

《昆虫记》读书笔记【热】10-22

法布尔《昆虫记》读书笔记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