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

时间:2024-06-23 16:46:09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曾国藩传》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读后感1

  曾国藩“中国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国近代之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创立、统帅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曾国藩虽位高权重,但他却极其看重勤学。纵观古今,但凡是有一定成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勤学。天下之大,聪明之人多的是,可聪明之人成事的比例和愚笨之人成事的比例相差无几。仲永天生聪慧,被十里八乡视为天才,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最终难逃泯然众人的结局。愚笨之人深知自身缺陷,于是愈加勤奋,曾国藩凭着一股子拙劲儿,迎来了出人头地的一天。曾国藩从下就被人讥笑为“愚蠢之辈”,这“愚蠢”尚有些家族遗传的'因素,其父曾麟书考了17次秀才方中,彼时已40有余。曾国藩不气馁,勤奋学习,最终夺得进士。

  曾国藩还拥有恒心。做人上,他始终保持自我本性与原则,不为外在诱惑所改变,坚守自己的良知与信念。读书上,他每日读书,就连行军打仗之时也毫不例外。”因为曾国藩坚信:“不日进,就日退。”持之以恒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攻打太平天国时他不像左宗棠用利炮攻破坚城,而是用围困的方法,逼得里面的人缺粮少食。行军时,只花半天去行军,剩下半天来筑营,才创造了湘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曾国藩勇于自省,初入官场,他锋芒毕露,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对地方官更是不屑一顾,最后更是落得失去湘军,被迫养病三年的下场,养病的三年也是他蜕变的三年,他在这三年内日日反省,再回官场,他变的圆滑世故,在官场上广交友,在军中多收徒,李鸿章便是那时所收。最终功成名就。

  破太平天国,救晚清于水火,引西方之长技,以科学救中华,这便是他的一生。

《曾国藩传》读后感2

  《曾国藩传》给人的启迪很多,也不是一两篇读后感能够予以概括的。其内涵过于丰富,若不是沉下心来,你是感受不到其中之奥妙的。

  笔者虽然尝试多方努力,却仍然发现只触之皮毛,至于深层次内涵,功力与努力程度欠缺,不得不抱憾了。

  《曾国藩传》最大的触动远不是尚拙,为何?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知道做不到是常态。即使是竭尽全力地知晓它,行动层面很难“拙”起来。为此,果断地删除与放弃了。

  真正触动到的有切肤之感的应该是曾国藩中年变法中的“不再慎于保举”。这点似乎与现代人风牛马不相及,其实其内在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大道至简不过如此罢了——狂妄吧,愚昧吧,就这等水准了,抱歉!

  起初,面对“滥举”之风很盛的晚晴军队,只要小有成就,领兵的都会保举自己的下属,管你战功如何,稍微沾点边的都不被落下,捞到点甜头。对此,曾国藩是非常痛恨的,且从未滥举。

  可以大胆展开联想,此举对于当时的曾国藩而言(注意这里特指的是当时的曾国藩而非大彻大悟之后的他),他应该坚信自己处理得非常到位的。毕竟在他“以忠诚为天下倡”的思维观念里,单纯凭借忠义二字就应该足以让部下出生入死,但现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抱道之士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

  大彻大悟之后,他意识到“不妄保举、不乱用钱,则人心不附”,只有“诱之于名、笼之于利,才能网罗天下英才”。于是,一改前志,大力保举,将朝廷名器当做自己的私恩了。

  大伙不妨换位思考一番,若置身其中,回想这些年你的一路走来,兴奋多一些还是遗憾多一些?

  不少人喜欢以道德标准去衡量事物本身,总以为替公司、替单位出力卖命是本职工作,是对公司支付给你报酬的基础回报,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远没到向公司申请任何层面的鼓励或奖赏的时刻,即使是帮下属申请一点点奖赏也不见得是合时宜之事,更谈不上有意为之了。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是宁愿负下属而不负老板的思维在按部就班行事。下属碍于情面,敢怒不敢言。如果有所选择,也许他们都不见得愿意待在这样一个部门。毕竟“你可以不屑,你可以无所谓,但其他人不见得也无所谓、不见得都抱着与你同样的思维”

  这便是不少人带团队最为失败之处——无法真正笼络到人心。尽管有些人表面上是跟随你的,其实,稍有风吹草动,就非常不一定了,这点,你是明白的。

  但,往往就是有人仍然喜欢用道德去感化人,顽固不得了,但有几人能够入耳?过于理想化的管理思路,下属不可能舒服的。

  说实话,这些人真的应该还得感谢他们的下属,为何?

  因为他自己的不作为,让他人理应获得的福利变成无影无踪或者销声匿迹,你说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人?

  其实,再笨的人都能够想明白,花的又不是你自己的钱,何必呢?为何老不开窍呢?

  若不是因为二次阅读《曾国藩传》、若不是采取边思考边回忆边琢磨的笨办法读书,估计,现在的不少人包括笔者在内还自以为洋洋得意自己的行为呢?

  现实呢?无需猜测,必然是一团糟。

  有时候,大彻大悟之后的你会觉得之前的自己真的好笨好笨。

  但,当时的你是缺乏此方面认知的。相反,你却总以为自己反应有多快、有多聪明——诸如:读的书比别人都多、懂的道理比别人都厉害、处理问题比别人都恰到好处,一切的一切反正都高高在上......反正,就是别人不如你。

  其实呢?不甚觉得你太自恋、自负了吗?

  不应该啊!尤其是50多岁了,才懵懵懂懂清醒过来的一代人。啥叫应该不应该?有些道理,三岁孩童都懂,80岁却老翁做不到。你呢?50老翁做不到还是也不懂?

  这些年,难道社会大染缸一点作用均无吗?不现实啊!

  芸芸众生,耳濡目染,该进去的.吸收的与不该进去的被动吸收的应该都进去吸收一部分了,为何依然没啥进展?难道是你自己确实太不追求进步?或者你的觉悟太低了,扶不上墙?

  一言以蔽之,是不是你这个人连基本的和光同尘都做不到,糟糕能够简单概括吗?太糟糕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思考一番“为何别人思路与你屡屡不同?”是你创新?是你标新立异?是你独到见解?不见得。

  若仅仅是个案不同也就罢了,视为特例。可总不可能总是有那么多的特例啊!其实,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违犯常规的,这点,你说心知肚明的。

  难道自身思考深度不够?不是一直为自身具备的深度思考沾沾自喜吗?没有想到吧。自以为善于思考也许仍然是表面功夫、浅尝辄止罢了。

  有时候,尤其是觉悟之后,理应有点悔恨自己的无知了,也有点愧疚之前对下属的不是了,可世间哪来后悔药一说?

  还是回归基本的议题吧——别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你只是你,别人仍然也还是别人,而不是你心目中以为的哪个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3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具),1816年他开始在家塾读书,1833年考取秀才,入县学,1834年又考取湖南乡试举人,之后就被二品录取,开启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开始。他帮助清朝将马上由盛转衰的局面拉了回来,从不会打仗到带兵打仗,从对战敌人多次失败,到最后终于将敌人打败这些都是曾国藩所有径历过,并实现的事情。

  对于曾国藩,一开始的认知是教科书里面的坏人,现在,我知道他是多数人的信仰。对于个人明明就没有彻底好的和彻底坏的之分。映照于生活也是这样。

  我们走的越来越远的时候,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保存灵巧与可爱,也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对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圣人,完人本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并且我们的`生存条件也不一样,如何的要求自己,这是很难的。“君子慎独”一直以来,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书吗?还是别的。近来的日子我确有体会,似乎知道意识到,儒学理学文化以及现代科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渐入我们的灵魂,长成我们的骨骼,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直以来我常常会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节制。

  读完后,我也发现了历史的了解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切入,而从本书所处的角度,却让我认识到不同的另一方,也是读本书最大的一收获

《曾国藩传》读后感4

  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是促使我看这本书的原因。古人早已定义圣人的标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同于王守仁幼年立志做圣贤,年少成名,科举如探难取物;曾国藩为中人之资,连考七次才考中秀才,三十岁才立志做完人,每日写日记(这个习惯坚持到62岁,去世)。

  以上这些,都是我看此书前听朋友讲的,网上看的。虽说他是中人之姿,但半个圣人的称呼还是让我心生渺小,一直坚持写日记自我反省的习惯,还是我佩服不已,自认为是做不到的,他在我印象中是“牛人”。

  所谓“牛人”,大抵就像网上所说的商业牛人,起起伏伏叱咤风云,历经重重困难,然后功成名就。然而事实的确此,却又没那么简单。

  不是完人,“完人”就是完美的人,我经常把“没有完美的.人,除非是圣人”挂在嘴边,以此来显示“懂得多,境界高”,说的多了,渐渐我自己都信了,我以为曾国藩即便科举不是最厉害的人,那他在其他方面肯定接近完美,尤其是每天写日记反省,我一听忍不住感慨:真牛,了不起,都坚持了30年再多缺点也修正完了呀。

  因政治站队正确和为官清廉,被道光帝赏识,京官八年连升六级,成为年仅37岁的二品大员。母亲去世,在家丁忧期间,赶上了太平天国起义军攻打长沙。在左宗棠等人的举荐下,奉命帮忙练兵守卫长沙,自此湘兵诞生。这段还比较顺,符合半个圣人的开端局。

  驻守长沙期间,因为为官不够圆滑,官场处处碰壁,最后被排挤出长沙官场,无奈之下独自领军去了衡州,从零开始筹建水师。

  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擅长一线指挥打仗。出兵之始,其他路湘军屡战屡胜,势如破竹,但他自己领兵作战,大部分时候被打得对盔弃甲。他也会贪功冒进,进入石达开的陷井,最危机的一次被石达开包饺子,其弟弟们带着父亲的求助信,请来了出兵的命令,又带着自募的兵把他救了出来。因为感到羞愧,想一死了之,期间几次跳水自杀,后被随行的人救了上来。 自此,打破我对曾国藩“能力强,小心谨慎,犯错少”的错误认知。

  向咸丰帝要权不成以辞职为要挟,这举动无疑让我又加深了对曾国藩的认识,他也想拥有权利,不想受制于人。原来我想象中的 遇到困难靠自己能力去解决的人是不存在的,他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钱需要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攻打太平天国时,每功下一城,其弟曾国荃都会烧杀抢掠,尤其是攻下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太平军到没死太多,老弱妇孺几乎死绝,湘军直接失控,真正做到了掘地三尺,满目苍凉,金银财宝以船为单位往家乡运。他虽然能做到自己清廉,不断写信劝阻,但事发后还是极力遮掩,圣人也有私心,私心同样不小。当然,我现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论,但如果是我估计不会比他老弟好太多,面对金钱我也会眼红,激动失去理智。

  看到此时,曾国藩并没有给我们圣贤名臣的印象,他不就是解决了太平天国运动吗?但真实的情况是,假如没有他,就没有湘军,当时的正规军兵响补给缺失,毫无战斗力,几乎是一触即溃,在太平天国面前宛如孩童。而湘军,是曾国藩从招兵,训兵,到练兵打仗,真正的从零开始,他极擅识人相人之术,从曾国藩幕府走出来的巡抚、总督有三十多人(左宗棠 李鸿章等赫然在列),此事千古未有。包括后面的洋务运动,创办军工厂,安排人出国留学,他们延续了大清五六十年。

  圣贤,也会不断犯错,也会纠结痛苦夜不能寐,也有私心,有辉煌,有众叛亲离,也需要伯乐赏识,也有无奈背黑锅的时候,也会疾病缠身,无奈抱憾离世。

《曾国藩传》读后感5

  终于终于终于有时间安静地坐下来记录一些想法了。

  忙碌的工作让我们生活变得充实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思考的时间。当我们的大脑一直被各种事情缠绕的时候,我们的思绪、情绪、心绪将会凌乱,从而导致我们变得浮躁,焦虑和沉闷,这不是二哈想要的自己。所以,无论再忙再乱,二哈都会留一段独处的时光给自己,让自己静下来思考一些事情。

  今天二哈想利用这段独处的时光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完《曾国藩传》之后的感受。二哈与曾国藩的缘分来源于身边的人宣传曾国藩的为人处世,说曾国藩的为人处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道德经》中也有讲述一些小故事是描写曾国藩的智慧,听多了,见多了自然就会萌生想要了解的冲动。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想要打破的规则,前进的动力。这句话曾几何时也激励过无数人,大家都觉得自己能够成功改命。

  人定胜天能成功吗?能成功,历史上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其前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内因是事物运动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变化的基础。外因则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无论站在哲学的角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内在的驱动力一直都是事情是否能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曾国藩从小的天资并不聪慧,可以用愚钝来形容。曾国藩祖祖辈辈的人都是以务农为主,很少有读书人出生在他们家。曾国藩的`父亲考了17次的科举才中秀才,而曾国藩也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用现代话来说,曾国藩他不是一个读书的料。虽然,曾家没有天资聪颖的基因,但曾家有良好品德的基因。

  曾国藩在曾祖父和祖父的影响下,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为人正直,谦逊有度等品质,这些品质支撑着曾国藩度过了人生很多艰难时刻。曾国藩屡败屡战,少年不得志的经历,让他更加发愤图强读书,不仅为他后面的快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正可谓“厚积薄发”,也体现了他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

  选择比努力重要,机遇比选择重要。从机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命运的安排,理解为玄学。按照曾国藩在读书方面的造诣,他想要顺利进军政坛可谓是一路艰难险阻。曾国藩是真正出身寒门的人,每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屡次都是垫底,但最后他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只因他有机遇。

  曾国藩虽然每次考试都快要被淘汰了,但是屡次让他遇到制度改革,规则变更等机遇。在机遇的夹持下,曾国藩凭借他那普通人的身份成功挤入了官场。

  曾国藩的这些经历也影响了他对自己人生的看法,他一生都颇为迷信运气。“不信书,信运气。”是他非常信仰的一句话,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也不为过,因为他的人生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总是犹如天助神佑一般,安然度过。

  对于没有家境扶持的寒门,在当下21世纪都很难闯出一片天,更何况是在封建制度下的清朝。曾国藩在官场能够做到十年七迁,连跃七级,离不开他的贵人穆彰阿的欣赏和举荐。

  朴实无华,谦虚有度的曾国藩得到他的老师穆彰阿的提携,让当时清朝统治下的汉人曾国藩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自身拥有的能力和才华遇到贵人的加持,曾国藩很快就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赏识,让中年的曾国藩开始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当我们遇到机遇和贵人带我们走入一个大平台之后,最后耕耘的成果还是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曾国藩少年不得志,中年得到这么好的机会,理应一生坦途,可奈何他的人生还是一生坎坷。

  曾国藩在官场虽然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是他的光芒太过耀眼,刺伤了那些被他光芒遮蔽掉的一群人。曾国藩出入官场的为人处世可以用“桀骜不驯,血气方刚”来形容,用现在很多领导喜欢评判一个不服管的员工的话来说“太有个性了”。

  出入官场的曾国藩把官场想得过于简单,咸丰帝上台之后,开始鼓励臣子建言献策。于是,忧国忧民,企图复兴大清的曾国藩信以为真,向皇帝上书《应诏陈言疏》,文中对当下的官风加以斥责,痛斥以做官发财为耻,此言一出,曾国藩得罪了所有京官。他也因此在官场树敌无数。

  建立湘军初期也因他的性格过于刚正不阿,导致引起公愤,得罪了当时在湘的很多官吏,最后落败而逃。

  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悟性及知行合一的能力。曾国藩如果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那他也不会有之后的成就。曾国藩之所以会被大家推崇,在于他的悟性,自救能力以及知行合一的执行力。曾国藩官场失意之后,曾三次自杀未遂,后面不得不回乡避难。

  在家乡的那段时间,曾国藩开始自省,开始回顾自己一路走来所遇到的事情,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克服。当他再次返回官场时,他变得沉稳,圆滑许多,为人处世之道相较之前大相径庭,这个改变也让曾国藩后续的官场之路少了很多障碍。

  结束语

  成长是残酷的,岁月是无情的,社会是现实的。回顾曾国藩的变化,让我联想到现在所谓的中年人、大人,他们哪个不是从当年桀骜不驯,血气方刚的青年过渡过去的。只是我们在过渡的旅程中,不知不觉就丢失了当年那个有个性的自己,或许是因为我们无法对抗社会上的大多数,或许是我们将那个没有长大的小孩隐藏起来了······只为能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立足,曾国藩是如此,我们亦是,最后只能美曰其名:“我们长大了!”

  人定胜天是我们理想状态下的希望,也是很多想要自我改命人的精神支柱。但如果你不具备以上几个要素,想要实现这个愿望是有难度的。

  古人喜欢用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制定作战计划,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役”。我们在规划我们的人生道路时,我们也需要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这几要素。

  所以,当你处于低谷时,不要一味地质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一切,或许应该跳出来看看整体的原因,分析各方的因素,多维度思考后再来下结论,或许会客观一些。

  伟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需要解决。如果你的课题比较大,比较沉重,或许是上天给了你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责任。如果你的课题比较小,或许是上天眷顾你,怜惜你。

  看完这本书之后,二哈觉得成为家喻户晓,历史留名的人好像也并不是那么幸福。他们所经历的,所承担的,所感受到的都是非普通人所能承受的。

  有时候二哈也在思考,每个人都要成功吗?每个人都要成名吗?每个人都要成熟吗?每个人都要完美吗?这好像是个必选项,但好像又不是一个必选项。你觉得呢?

《曾国藩传》读后感6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觉得不错,推荐大家可以看看。

  曾国藩被称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关于所谓四大,我查了一下,有两种说法,一说: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一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看起来曾国藩作为所谓中兴名臣之首是没有争议的。实际上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与曾国藩年龄相仿,算是一代人,李鸿章比曾国藩小了12岁,算是晚辈,张之洞则又比李鸿章小了15岁。江山代有才人出,所谓四大也不过是后人主观给起的名号罢了。

  从人物关系上来说,是曾国藩创建了湘军,胡、左、彭都出自于湘军,多少得到过曾国藩的提携和推荐,后来才逐渐自立门户,而李鸿章更是在曾国藩家当过幕僚,算是曾的学生。

  曾国藩最后做到封疆大臣中的最高级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可以说位极人臣,而李鸿章、左宗棠后来也不过是一等伯爵,可见曾的江湖地位,当然从跟皇室的关系上可能李鸿章更进一步,这也主要是两人的为人处事方式不同。顺便回顾一下,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的划分,也就是说在除了清满族只给自己皇室宗亲保留的王公级别的爵位外,曾国藩在对汉人始终有防备心和小气吝啬的大清朝已经做到了当官的极致。

  回到本书,作者非常详尽的讲述了曾国藩的生平、品行、思想、一生的主要功绩以及自始至终的志向和心路历程,曾国藩可以说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几近完人,我觉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曾国藩不是那种天赋异禀从小就开挂的人,而是一个光秀才就考了七次才考上的普通青年,所以作者在文中也多次提到曾国藩资质平平,很多成功是以拙笨坚守取胜。这给人以欲扬先抑的感觉,试想一下,单是这份考了六次不中后还没有崩溃的执着与坚韧就不是凡人能比,尤其还能在第六次不中后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总结自己之前不足的这份越挫越勇的.强大内心,并且真的就找到了成功的要诀,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七次终于得中,并且在次年就接连中了举人,可见他不但不笨拙,而是本来就是一个天性坚守,耐得心烦的人,这在他后来的领军过程的成功中也能体现出来。

  然后,进京官后,曾国藩发现了自己在大城市的不足,在学识上的浅薄和品行上的鄙陋,于是立志做圣人,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后来真的就成为了儒家理学大家,实在令人佩服。据说他甚至还是毛爷爷的精神偶像,毕竟都是湖南人。

  曾国藩平生严于律己,很多方面都做的不错,他培养和提携了很多人才,也算是为国家做了很多的贡献。他的格局很大,不太关注私利,不过也并非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清官和高洁之士,而是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毕竟活在晚清那种昏庸混乱的朝代,想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不可能的,也只有放松一些细节,才有机会做自己本心想做的利国利民的事情。

  曾国藩平生的两大功绩主要体现在平定太平天国和兴办洋务运动。前者可以说是给大清朝续命,后者则是为后世之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现代战船,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学堂,还提议送出了中国第一批留洋学生。总体来说他的功远大于过。

  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曾国藩晚年经历的也是让他背上“卖国贼”标签的天津教案,不得不说,在一个昏庸落后孱弱的国家,谁去出面处理这件事也讨不了好,没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是不可能有正常的外交的。要么先认怂但要吃耻而后勇,早晚要把丢掉的面子和里子再挣回来,要么就是拼命的打法,不管代价与后果如何反正就是拼了,至于孰对孰错,就只有历史能够回答了。

  最后,曾国藩在回认两江总督位上因病去世,享年仅62岁,依作者讲,他很大程度上是累死的,曾国藩一生也算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拼尽了全力,只是大厦将倾,个人的力量能延迟一会已经是不易了。功过后人评,我觉得曾国藩还是很值得尊敬的和学习,有机会再看看别的关于他的书。

《曾国藩传》读后感7

  作为晚清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家喻户晓,声名显赫,读过《曾国藩传》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理解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了。作为一名从草根出身成长起来的普通人,他的一生可谓是非常成功的,从一个湖南湘乡县白坪村里的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权倾一时的晚清名臣,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质能助他成长、成功呢?

  我个人以为,第一个特质是“韧”。这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学业上来讲,他的求学之路可谓坎坷不平。太爷爷立志家里要出个读书人光耀门楣,爷爷辈积累了一些财富后从县里请老师给家里教学,爸爸资质平庸,也可以说是比较笨,考了十七次才考中举人,轮到曾国藩本人,也是资质平平,每次关键考试都是后几名,勉强过关,但是经历了多次失败一直能够坚持下去,我想这与他在幼年时期看到的父亲的坚持、爷爷的支持肯定是分不开的,坚韧向上的家庭环境对他影响深远。到了工作以后,经历的无数次艰难困苦、身临绝境都能坚持下来,与他身上的这股韧性更是息息相关,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无数次身处绝境、孤立无援,他都坚持了下来,坚韧的信念及品格让他受益终生。

  第二个特质是忍。在京工作的.九年,性格倔强让他吃尽苦头,刚愎自用的秉性使他与同僚关系形同水火,尤其是在湖南创建湘军时,与整个长沙官场格格不入,使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工作无法开展,甚至导致事业几近毁灭。丁忧在家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总结教训,深刻反思,再次出山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处事圆滑,懂得变通,无论对上级下属同僚,还是亲人朋友敌人,都能够谦虚谨慎,虚心求教,极力改善自身的官场微环境,面对他人的嘲笑讥讽甚至背叛,他都能够淡然处之,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就。

  第三个特质是忠。从历史的定位来讲,我认为他是充满争议的,他是封建的卫道士。他维护的是大清朝的统治,维护的是自身家族的地位和利益,可以说在民族大义方面是有极大欠缺的。在面对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两方面的威胁时,他会优先选择对付太平天国,因为英法联军不会推翻大清王朝,而太平天国会,而大清王朝是他的生存基础,曾家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必须极力维护大清的统治。可能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可以看到他对自身追求事业的忠诚。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不会存在如此艰难的选择,但对于自身事业的忠诚还是需要而且重要的,只有忠诚才会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投入,只有投入才会成功。

  曾国藩的一生是集苦难、挣扎与争议的一生,对于他本人是成功的一生,对于历史他是值得分析研究的人物,在他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值得摒弃的也不少,也正是因为不完美才会让人觉得他是真真实实存在过的人,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

  未来,我还会继续深入地了解他,从历史中不断学习,汲取营养,照亮现实。

《曾国藩传》读后感8

  近期了解到一本书《曾国藩传》,也是读了这本书才了解到关于曾国藩有许多的说法,这众多的说法分成了两个极端。他要么被包装为成功学的鼻祖,要么被批判为镇压农民起义、血腥屠城的侩子手。而《曾国藩传》,用大量的史料,较为客观地还原了一个丰富、立体、生动的曾国藩。而在读过这本书后,我对曾国藩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曾国藩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非常的阴暗,那是晚期的大清王朝,犹如一个行将就木的病人一般。而道光年间所发生的鸦片战争更是对清政府的毁灭性打击,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但是曾国藩却在腐烂的苹果一般的时代铸就了一座座丰碑。

  曾国藩能有这样的成就我认为有这些原因。

  首先,他有写日记的习惯,虽然在青年时代,他并未很看重这件事,但在向理学巨匠唐鉴请教后。哪怕是再忙也会抽出空来写日记反省自己,他写日记的手没有停过,哪怕是在作古的前几天他也会写日记。

  其次,他做事情持之以恒,如果读了他的日志就会发现他的一生都是在自我磨炼,从未懈怠过,他将他的优良品质传承下去,才有了这么多优秀的曾家人。

  再一个就是曾国藩的育人之道心胸十分宽广,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都是他的徒弟,曾国藩对他们悉心教导,最终培养成人才。虽然左宗棠经常受他点播,但内心却从未真正信服过他,最后甚至和曾国藩闹掰,叫人四处去说曾国藩的'坏话,但是曾国藩却不以为然,不仅没有反过去报复他反而在他有困难的时候继续帮助他。而这也让左宗棠切实感觉自己不如曾国藩。

  接着,他做事能屈能伸。在湖南时,遭到了处所官的羞辱。本筹算一本奏折上去。但后来经由本身深图远虑,感觉参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决意忍辱负重,好好操练湘君,打几场胜仗。拿出战果,才是对仇敌最好的还击。所以,他沉下心来,静心操练他的湘军,最后取得胜利

  最后一个便是忠。他在做京官期间,只要像同时代的官员那样苟且偷安,就能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官位。但强烈的爱国情怀,让官场得意的曾国藩郁怀如焚。在因循懈怠的政治气氛下,他数次上疏谏言,试图改进官场作风,因此得罪了众多京官。给自己的仕途增加麻烦。而在自己的军队胜利后他还上报朝廷,认为自己的功劳不大不用赏赐。

  这便是生活在阴暗时代的一束光——曾国潘

《曾国藩传》读后感9

  在读《曾国藩传》前,我只认为他是个妇孺皆知的卖国贼,但在读完《曾国藩传》后,才了解到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和跌宕起伏,我被曾文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知识、性格、格局,无一不被深深折服。

  曾国藩自律自省、以勤至上。自古以来,别人对曾国藩的评价是天赋不高。然而曾国藩坚持以勤至上,每日苦读经卷,并坚持每日对一天工作生活的总结和自省,甚至在他去世的前一天都还在写日记,可谓将自律做到了极致。书里介绍了他自律的十二条法则,包括主敬、早起、谨言、读书不二等等。这些对于我们现代人也是非常有启发的.。无论是做生意、混职场还是学习都能用到。自律的人很多,但是可以自律一生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一个。它不仅自己很优秀,学生也都非常厉害,比如李鸿章、俞樾,俞樾的学生是章太炎,而章太炎的学生就是鲁迅先生,可谓名师出高徒。

  曾国藩固守基础、坚持自有。曾国藩之所以称之为天人,为毛泽东、蒋介石所敬仰,与他的成功战迹不无关系,十年的太平天国剿灭之战,曾国藩建湘军、灭捻军,以“笨”为本,坚持结硬寨,打呆仗,固守自己的有利基础,逐步推进,以守为本,以困为基,以边缘至中心,一步步,一层层,一圈圈,利用自己的团练兵—湘军,逐步将太平天国活活围困至死,同时也为今后的军阀政体建立了根本。

  作为一介文人,创立军队,一介书生,指挥作战,曾公不仅开创了文能制军的典范,也言明了以文治国的重要和基础,同时,为避免兔死狗烹,曾公及时转移上封视线,以退为进,及时裁退湘军,转由门生转建淮军,既保留了原有门生势力的不败落,又为新的军队实体建立了基础,可谓手腕高深,心思周密至极。对于现在也是同样,坚持自己的有利基础,坚持自有所长,层层推进,以年为日,不惧时长,坚持自有,固守根本,有所专长,方能一丈万里,前途光明。

  《曾国藩传》是人一生中最该读的书,曾国藩用其一生做大家的人生导师,他能够让你在今后的人生少走弯路,认识许多道理。你若迷茫焦虑,他告诉你如何自省,怎么进步;你若失败坎坷,他用自身实例让你明白困难是解药;你若纠结难过,他拿一生来为我们写好人间清新剂。

《曾国藩传》读后感10

  曾国藩的“尚拙”谈不上令人耳目一新,却也是老词换新意,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曾几何时,稍微聪明一点点的,只要碰到需要处理之棘手问题,无不想方设法抄近路、出奇兵、走捷径把问题处理干爽,真正用打呆仗办法解决问题者,凤毛麟角。

  偏偏就是这极少数,日常极不起眼甚至你有点不屑的极少数成就了辉煌。你不得不由衷赞叹。

  此外,曾国藩的和光同尘、外圆内方也是做到了极致。尤其是刚刚入职时傻乎乎的愣头青到开悟之后大刚至柔、外化内不化,让人刮目相看是小事,关键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够在哪个瞬间出现如此巨大的转变?这点真的是细思极恐。

  诸如面对同僚的腐化行为,他是啥都明白的,心里铮亮铮亮的,可作为一个洁身自爱之人的愣头青,常规理解理应义愤填膺、严加指责。可他非但不予以劝阻、制止,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给他人一种同流之错觉——这点是不是蛮恐怖?

  从生存角度解读他,似乎也能够接受。毕竟,初设仕途的他,蜜汁自信阶段,愣头青一个,到处树敌被人孤立无援;尔后陷入绝望之谷直至开悟之后立志发誓成为一代圣贤等等。他的蜕变,也经历了蜜汁自信、绝望之谷、开悟之坡、认知高原等这几个阶段。

  试想:若在仕途想发展想进步,是不是应该团结能够团结之人?是不是不让他人离心离德?即使道不同、即使价值观不沾边之人。

  道理的确如此。可一个立志高远之人竟然能够与不同价值观之人打成一片,这点就尤为不简单了。可他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确是非常之简单“我追求的是圣贤之路,别人可不一定;为何用自己的圣贤之路标准去衡量他人、评判他人、指导他人呢?”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其所选择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他的行为动机。若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要求他人,则是天真和不切合实际的。

  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是不是很容易就陷入了先入为主的“以己标准度人”的怪圈?曾国藩铮亮的内心明明白白而表面上却能够稀里糊涂,这应该是最高级的生存智慧了。您觉得呢?

  我们总是在知与行之间找平衡,也许两者本就合一的,何来平衡一说?行之中知,知之中行,说起来都简单,做起来却谬之千里。

  曾国藩能够做到,不管是什么因素促成他的立德,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一个人只要不给自己设限、只要不懈地发奋努力,进步是必然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11

  自省,成功的基石

  深秋的夜晚,微凉的风从小院穿过,涤生平静地回到书房,拿出纸笔,微微捻了捻胡须,看着被自己打了一地的水烟壶,写下了“日课十二条”这个题目。

  又是一个漫长的隆冬,八本堂内的国藩在纸上这样写道:“吾棋瘾太大,虽然棋瘾比抽烟要好,但也太耗时间心血,故决心戒棋。”

  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抵得上通过自省使内心纯净的高尚了,曾国藩作为一代理学宗师,继承其老祖曾子的“五日三省吾身”从29岁起每日在日记中反省自己今日的不足,检点自己的过错,终于从笨小孩儿成长为满清第一重臣!在我看来也许自省方是曾国藩成功的关键,只有自省方可清洗内心的污垢,也只有自省方可不忘初心,永得始终。

  这也让我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以魏征为镜时刻自省自己是否勤政,是否有愧于人民,是否有益于国家,终于他开创了兼并包容而开放的大唐盛世。

  是啊,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他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他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自负一生,致使连他的亚父也被他气走。直到四面楚歌,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说:“天亡我,非战之罪。”毫无自省之意,其执迷不悟,可见一斑。如果他能自省,那历史可能会少一个“汉高祖”多一个“西楚霸王”,天下也未必会姓刘。

  时间转到了清代,在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中那晚清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认为自己的国家战无不胜不知自省,殊不知世界风云变化,他国已是坚船利炮,而清朝竟还在冷兵器时代,如果他们能从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中自省,可能历史将会得以改变。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没有考好,怪老师没压准题,没有按时到校,怪父母没叫,没有挤出时间读书,怪老师作业太多……我想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问题,回头自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有责任,是不是应该“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我们用自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也许我们会使内心宁静,然后“致远”、淡泊而又“明志”,从一颗谦卑的心出发,历炼出与众不同的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成功,从自省开始。

《曾国藩传》读后感12

  十几个日夜眼前过去,说中那本厚厚的《曾国藩传》也终于翻到了封底。我从曾国藩的世界中抬起头,也许是因为低头太久,抬头时眼前蒙上了一片阴影。我仿佛看见了曾老先生就在我面前站着,慈眉善目。

  人作为渺小的个体,很容易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行,但有的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站定,铸就一座座丰碑。曾老先生告诉了我三个字:“学”、“恒”,还有“家”。

  “学”,不仅仅是丛书本中学习,更是从过错中学。“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曾国藩决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少布衣之士都深谙的官场之道,他在数次因得不到乡绅支持而战败以致回家赋闲后才恍然大悟。经历了江西的惨败,他才习得“自己不是带兵指挥的料”这个道理。所幸,他学得后便将所学牢记在心,在朝廷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局势之间创建、整顿、扩充湘军。

  “恒”,这似乎一直是古人弥补先天条件上不足的主要办法。明有宋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清有曾国藩的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这对现在的我们是最有启发的。曾国藩的父亲科举十七年方得一秀才的名号,曾国藩在官场上起伏十余载处处碰壁的处境才得以改变。

  反观我们中学生,常常学习几个星期后就丧失耐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当遇到看似坚持不下去的困境时,再咬咬牙,或许下一瞬就看到了曙光。

  “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家庭对孩子的'潜移默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曾国藩那股坚韧不拔的劲就是受父亲近二十年科举的影响;在官场上不管多失意,他也不会忘了写封家书;在战场上,九弟曾国荃更是他的得力助手。曾国藩的一生都有亲情的陪伴,有人说它是孤独的挣扎着,并不然,当他因签订条约而被国人怒斥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的灯,星星点点,为他而亮。可能也正因如此,曾国藩才会在晚年留下千古名作《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一个人代表一种“又慢又笨平天下”的精神,代表一整个晚清。61载春秋,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农民起义被大大削弱的局面,更有遗泽百代的曾国藩精神。

《曾国藩传》读后感13

  有人曾经说过: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称的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而那“半个”就是曾国藩。此评论具有主观色彩,但也由此可见对曾国藩的评价极高,在读完张宏杰所著的《曾国藩传》之后,我或许找到了答案,并且深受启发。

  曾国藩14岁开始参加科考,一直到23岁第7次考试才中秀才,往后的举人和进士却十分顺利,靠的完全是“笨功夫”。他坚信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愿意下笨功夫的人往往更虚心、更有毅力。而曾国藩基础扎实,一经顿悟,就能一顺百顺。这不仅仅被他运用在考试中,还有在平时做官与做文章的积累上,他总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所以后来他“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道光朝的记录。

  曾国藩也是特别善于反思自省并且自律的人,在他三十岁这一年,他反思了自己的诸多陋习,他决定脱胎换骨,给自己立下了十二条做人的军规,其中包括早起、读史、静坐、作字等,并且通过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反省哪件事做的不对并严厉改正。他一辈子笔耕不辍的.每天写日记、书籍、家书,他甚至把自己的日记给朋友看以求得到建议,给家里写信最多时一年365天有230多封信。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造就了近乎圣人的曾国藩。

  曾国藩的一生都在不断蜕变,道光末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当时中国陷入了异常的混乱中,曾国藩临危受命,从文转武创立了湘军,历经12年的忍辱负重,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不仅遭受了咸丰皇帝的猜忌得不到实权,还有以往部下的背叛与战争的失败,但是凭借曾国藩的智慧与韧性,反思失败,吸取经验,最终取得了胜利。

  曾国藩的一生告诉我们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这个出生平常没有什么天赋的小镇青年,在逆境与无望中坚持努力,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他无望的努力在人类精神征途上,竖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丰碑。

《曾国藩传》读后感14

  曾国藩,清朝第一名臣。他出身平常,智力平庸,七次方中秀才。资质远不及左宗棠、李鸿章,为何最终却能名列他们之前呢?书中自有答案。读毕此书,咀嚼其意,或问曾国藩凭何取得如此之大成就,吾思索良久,方归于四字:内省反听。“粪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之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

  曾国藩出生于五六百年前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之家,他自谓愚笨至极,却如马踏平川,最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善终而去。如若他没有每日内省之精神,凭其微微资智,怎能越众人而上,瞻望四方?曾国藩自己也曾言:“吾赴势甚钝,取道甚迂。”然“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他坚信“铢可积,寸可累”,洗除旧日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如同一棵树长大,勿忘勿助,日长一寸,日积月累,看平地长得万丈高。人亦是如此。吾日三省吾身,做事不妥乎?与人交而不合礼乎?因小事动心乎?曾国藩每日这样内省,并付之以行动,怎能不智慧呢?

  很多大人物都喜欢别人如秋草伏风,偃伏于脚下,言听计从,无论正确与否一律执行。但曾国藩恰恰相反。曾国藩斋名求阙,一生勤求己过,最喜听别人批评之言,他不知多少次请友人“常慧箴言,并赐危论”。愈是位高权重,他愈是主动听取逆耳之言,以克除自身的“意气”、“客气”、“矜气”。每日必记“日省录”数条便是他从静海先生那里学到的`,从今往后,“虽造次颠沛,亦不闲一天,甚欲学之”。别人说的无理,他大致一听,付之一笑,不与之辩驳;别人说的在理,他思忖再三,并诚心接受,有所调整。曾国藩可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极佳践行者。郭嵩焘对于一生至交曾国藩,由亲近转而敬佩,最后甚至是崇拜。他曾如是说:“相国好谀而不废逆耳之言,是从豪杰入者。”可见曾国藩反听之精神予人震撼之大。

  读罢此书,感慨文章勾心斗角、角度独具匠心之余,我想,若我们挥斥方遒之新青年,也能如曾国藩,做到内省反听,我们中国必将实现海晏河清之大同,耀i于世界之巅。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言:“人活着不是为了拖动枷锁,而是为了张开双翼。”若问如何张开我们的双翼?首先内省反听。

  明乎此,力行之,方可破茧化蝶,青云直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内省反听,曾国藩,我们与你共勉。

《曾国藩传》读后感15

  近人对曾国藩非常推崇,毛泽东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对曾国藩也是视若神灵,1937年蒋经国经从苏联回国,蒋介石将他安置在溪口读书,交给他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

  他一介书生,却打造出了晚清最具战斗力的湘军;他长着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为毛泽东、蒋介石都学习的盖世名相;他功高震主,令慈禧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为官之道、创业之道、治军之道、治家之道、育人之道,都在他的这一生中尽显无疑。

  曾文正说:“开国之际,若汉唐之初,异才、畸土、丰功、伟烈,飙举云兴,盖全系夫夫运,而人事不得与其间。至中叶以后,君子欲有所建树,以济世而康屯,则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以人事与天争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乱世多尚巧伪,惟忠者可以革其习;末欲多趋偷惰,惟勤者可以遏其流。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他的意思是说,朝代建国之初,奇才异士不胜枚举,这靠的都是天运而不是人的努力,正所谓乱世出豪杰;在朝代的中期,君子要想建功立业,天运占一半,人的努力占一半;而在朝代的末期则主要靠忠和勤了。这段话的描述虽有偏颇之处,但是他肯定了一个人在自身成功道路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而曾国藩从小并没有表现出多少超于常人之处,相反他个性内向、尤好报复、天生一对三角眼似闭非闭,一副奸臣模样。

  尽管如此,在两次考取功名不中后,在与太平军交战败北后,尽管他有过自杀,但从未自此沉沦下去,而是十分注重自己道德品行的提高,不断自我反省、吸取教训并最终成为一名为后世推崇的大家。

  他的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地告诫着我们,勉励着我们。

  曾国藩的作战手段也很独特,他的做法是“错硬寨,打呆仗“。就是要攻城时,先把自己的营职礼得十分幸国,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进攻对方,攻城的方式更奇特,先在城外挖长战壕以阻断粮草援兵,然后再把城池团团包围,硬是让里面的'人根尽弹绝,困死在城中,所以曾画蒲的作成方式也是相当笨拙

  湘军最后成功,靠的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拙,一个是诚。

  到了1969年1月,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表示:“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其政治立场和作为,自是站在历史进步反面的,但他毕竟是个复杂的人,有着多种身份的人,是个很多方面都留下自己影响的人物,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是中国封建专制阶级最后一尊政治偶像。”

  曾国藩的事迹仍然在这个当下的世界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传》读后感07-25

曾国藩传读后感01-08

曾国藩经典语录05-27

曾国藩经典语录12-02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5-19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1-02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12-22

曾国藩座右铭大全90句12-10

《苏轼传》读后感12-10

岳飞传读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