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认知觉醒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知觉醒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知觉醒读后感1
第一段:引言。
《认知觉醒》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心理学著作,第二章“认知觉醒”的内容同样揭示了我们对自身认知的重要性。在这一章中,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理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认知觉醒对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不仅对自己的认知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提升了对他人行为和思维的观察力。
第二段: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自我认知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和觉察,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觉醒》通过详细的案例,让我了解到当我们对自身意识模糊或存在盲点时,会导致种种不良后果,如坏习惯的养成、情绪的失控、人际关系的问题等。同时,作者还深入探讨了自我认知与自我形象、自尊心、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关系,使我意识到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提升自己。
第三段:他人认知的观察。
除了对自我认知的重视,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思维也是认知觉醒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并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相处。《认知觉醒》中的案例和理论提醒了我,要善于发现他人的言行中的细微信号和表情变化,从而洞察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情感。这种观察能力的提升,对于判断他人的真实意图和行为动机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较高的警觉性,还可以促进我们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第四段:认知觉醒的实践方法。
《认知觉醒》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给出了一些实践方法,帮助读者从理论层面转化为行动层面。作者建议我们进行思维自省并设立个人发展目标,同时还强调了内外视野的重要性。通过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片面或武断的认知,从而辅助个人认知觉醒的实现。此外,内外视野的平衡也是提升认知觉醒的关键,只有既关注自身内在,又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才能真正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段:认知觉醒的启示。
通过对《认知觉醒》第二章的学习,我认识到认知觉醒不仅是个人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的关键,也是与他人相处、影响他人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我也意识到认知觉醒是一个长期而深入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和观察,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觉醒水平,并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取得更加积极的变化。
总结。
《认知觉醒》第二章的学习使我深受启发,让我认识到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对于个人发展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并实践《认知觉醒》中提出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可以在认知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成长。
认知觉醒读后感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可是精神的负担丝毫没有减少。一天好不容易结束了工作,我们又极为迅速地投入了手机的怀抱里,在手机上阅读各种热点新闻,极力使我们的精神放松。手机上五花八门的信息,颜色鲜明的界面,各类的图片视频,使我们接受了感官的刺激,获得了一瞬的快乐。但这种做法,使精神愈发空虚,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时间一长,生活中目标的影子变得虚无,梦想也就成了空想,日子过得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掀不起波澜。
在工作的最初,也许自己也对生活充满了期待,试图学习工作两不误,活到老学到老,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可渐渐地,自己立的flag常常被打破,次数多了,连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不一样的生活,开始焦虑,开始自责,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种焦虑,是来自自己无能的愤怒,也是自己没有真正做成一件事的不满足感。而产生焦虑时,手机还在手上拿着。为了逃避这种自责的痛苦,依旧选择玩手机不去面对,痛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了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也索取了余下的闲暇时间,麻木了精神。
厌倦了这种生活的'人该怎么逃离呢?
试着做计划。计划,是对一天时间如何规划的方式。对我们严格把控时间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如果做好了一天的规划,就不容易被一大堆事情绊住,也乐于在某个时间段做好某个时间段应该做好的事,不会因闲暇时间多而盲目选择玩手机。
但是计划不是做了就一定能完成,对某些人来说,选择开始执行计划时就很难。比如一天之始,在已经做好的计划和手机之中做出选择,部分人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机。因为手机更好玩,更不费力,而那部分人会告诉自己只玩十分钟,但是到了十分钟之后,手机舍不得放下,又是十分钟,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一天结束了,才恍然若失,自责于计划没完成。
手机拿起来容易,放下来难。所以那一秒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它可能决定了你一天如何度过。
试着在选择节点多花点时间,学会延迟满足。
既然今天定下了要完成这个任务的计划,先完成计划再玩手机,比先玩手机再学习,快乐多了。玩手机对前者来说,是完成计划的奖励。后者则会因为任务没完成,在享受的同时更加焦虑,玩手机也玩得不痛快。正如一句话: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学就痛痛快快地学。如果把两者掺杂在一起,做a想b,不仅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是做什么都不快乐。延迟满足,不是不允许自己享乐,而是先把一天重要的事做完之后再享乐。
在周岭的著作中,“延迟满足”对日常生活的帮助极大,同样,“消除模糊”也有着洗涤心灵的意义。
如果地上的一团垃圾看得你很不舒服,但是这是大家的公共区域,你不需要对这团垃圾负责,因为迟早有人要清理它。但是它影响到你的情绪了,一走过这里,你就会因为糟糕的环境而感觉不舒服。这个时候,你会不会主动清理它呢?
它影响的是你自己的情绪,我建议你主动请理它。如果生活中突然有些琐事侵占你的头脑,或者一个想法一瞬而过,我也建议你先处理它或先记录它。
因为有些烦恼,它不是出现一次,以后就再也不出现了。比如,和朋友聊着开心的事情,但是突然她说的一句话让你哽住,你很在意这点,但你不明白为什么很在意,之后就淡忘了这件事。这件事,下次还会出现,还会在某个时机,再次让你不快,只要你没去解决它。而正确的方式,现在去解决它,或者立即用备忘录记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它,分析自己为什么不快,挖掘自己内在的情绪,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给自己提供解决这种情绪的方法。这样,烦恼就会慢慢变少,精神也变得轻快了起来。毕竟烦恼着我们的事,部分是小事、琐事,解决一件就少一件,就像把沉积了淤泥的池子慢慢洗干净的过程,最后,池子干净了,清澈可见底。
当然,周岭教给我的不止这些,学习,读书,运动,冥想,反思等。我获得了很多,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本书,使你改变了,那它就是有意义的一本书。
认知觉醒读后感3
我认为这本书是个人成长书类中的启蒙书籍(这里不是说内容不够深)
我只记录我记住并且能理解的内容图片
上篇内容讲的方法论多一些,下篇部分内容我记忆比较深刻,里面涉及了一些我能用上的点。
书中讲述了人类大脑的进化(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引入了在舒适区边缘学习进步最大和提升元认知等等概念。引用了很多其他书籍中的优质观点,来佐证他描述的.方法论并用他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然后他也说了很多自己实践中用到的方法,而我也学习了一些。
列举一下我从书中学习到的方法
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写作,为自己写作
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运动,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
冥想,下面详细说
这里单独列出来说,因为我还没开始读这本书之前就接触了冥想,是真的很有帮助,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只要你坚持去训练冥想都可以让你变得更加优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B站搜索"李冉在冥想",建议先学免费的21天课程(这不是广告)
认知觉醒读后感4
自我认知和改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需求,因此相关类别的书籍经常出现在畅销书榜单上。阅读《认知觉醒》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人们追求自我提高的动因,以及实现自我提升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分享自己对书中提到的动因和“刻意练习”方法的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我提升的动因。为什么大家都想变得更好?我认为,这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竞争日益激烈有关系。人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梦想。其次,书中提到的“刻意练习”方法也值得我们关注。所谓刻意练习,就是针对某一具体技能或能力进行高强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不断寻找反馈和改进的机会。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完善,逐渐提高自己在该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训练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我认为自我提升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对自己的反思和审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一、认识焦虑
(1)焦虑的本质在于欲望超过能力,同时缺乏耐心。很多人都会感到自己“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比如明白读书重要,却无法放下手机刷短视频;了解跑步有益健康,但只跑个两圈就懒得继续。有些人甚至会陷入“打鸡血、摆烂、自我批评”的恶性循环。其实,焦虑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 然而,想要解决焦虑问题,首先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向面对焦虑,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是必要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缺乏耐心、喜欢舒适区等行为都是大脑的天性,并不必因此否定自己。只要树立正确的认知,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能力和欲望,更好地处理焦虑问题。
(2)直面焦虑想要解决焦虑的难题,我们首先要能够坦然接受,接受自己缺乏耐心的实际情况,面对人人都会遇到的难题,我们要学会解决办法,俗语常说迎难而上,但我们更需要迎刃而解,掌握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觉醒动作-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学习方法,很多人都听说过。而读过《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人,则通过它学习到了更多专业的练习技巧,成功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书籍《认知觉醒》则提出了如何进行“有效”、“高效”的刻意练习的建议,为我们的学习之路提供了更深入的'探讨。
(1)建立明确的目标。如同KPI与OKR的设置原则,刻意练习的目标一定是明确清晰的,与达成结果相关的任务一定是可量化的。模糊不清的目标会让我们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分不清重点与方向,例如我们在日常带领团队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无从下手的难题,如果我们给团队设立的目标只是单薄的一句解决问题,那么整个团队会陷入散乱无序的状态,通过将大问题拆解为团队中各小组的量化目标,就能将解决方案设计的更全面,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修改计划,也能有效的将时间成本、沉没成本降至最低。
(2)保持高度专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现如今,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意味着很多人虽然花了大量时间在学习上,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我们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并且刻意练习也强调了练习的时间长短,但我们是否真正利用好了每一分钟?例如,在开会时,你是否一边讨论议题一边处理其他工作?或者在给孩子讲绘本故事的时候,是否一边刷手机一边敷衍地讲述?实际上,专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因此,如果我们已经愿意投入时间,则需要全神贯注地学习,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样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90%的精力更具有性价比。
(3)获得有效反馈。总是一味投入长时间的练习,不去输出结果无法获得有效反馈,会从心理上降低我们坚持练习的积极性,是会通过月度、季度跟进执行进度,通过这些有效的过程反馈,我们一方面可以收获练习带来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能够检验练习的方向是否正确,强度是否到位,付出与检验结果是一种良性循环。
(4)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已经掌握的技能上,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但是,如果我们制定目标脱离实际,也会带来挫败感。因此,我们应该找到拉伸区,跳出舒适区,但不要制造不必要的焦虑。学会在拉伸区刻意练习,通过时间的积累逐步达到目标。就像我们制定的“卓越目标”,既不能让团队停留在舒适区,也要控制前进的步伐在合理范围内。
除了反复练习,本书还介绍了如何获取自我认知的能力。只有主动观察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才能够持续地提高并开启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另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技巧来帮助我们锻炼和提升自我控制力、执行力和专注力,从而克服欲望,勇敢面对现实。当我们面临各种挑战时,最重要的是认清自我,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认知觉醒读后感5
这又是我遇到的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可以说整本书处处都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决定把触动的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复盘。
大部分人一生都经历了一个内容:求学—工作—结婚—生子—养儿防老—变老—退休。哈哈!写到这禁不住笑了起来,我也真是笑点浅。但大致会经历几个人生状态
①混沌初开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的心智开始慢慢形成,心智简单说就是看待人事物的态度,并根据态度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包括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根据原生家庭,社会环境、关键事件,形成了一个一个的不同的我们。可以说出生每个人基本都是混沌的,慢慢清晰了起来。说的是我,是你吗?
②我的未来不是梦
年轻时每个人都意气风发,只要有时间,就可以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只要有方向,因为心中有梦想,未来有美好,总感觉有奔头,有动力,有干劲,就算一路也跌跌撞撞,但总感觉我还可以更好更优秀,可以不停的试错,只要想想诗与远方就还有希望。说的是我,是你吗?
③不断撞南墙的人过中年
日子总是过着过着发现几乎啥也没改变,梦想根本就没有到来,眼前只有冷冰冰的现实,不断增多的只有脸上的一道道从细纹变成的深沟,想不清楚,活不明白,那就这样吧,该上班上班,该刷手机刷手机,该看视频看视频,该干啥干啥,看似活明白了成熟了认清现实了,实际更加麻木更加无能为力了。偶尔会有人内心还涌动着曾经的.梦想,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向上,到处报课,买了很多书,甚至都看不过来了,都不知该先学先看哪一课哪一本了。也会甩开一部分同龄人走在前列,但还是遇到瓶颈了,怎么努力似乎也找不到方向,怎么学习似乎也不成体系。说的是我,是你吗?
打开的钥匙
而这一切的迷茫,都因为我们不够了解我们自己,书中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在于认知的差别,深表认同,尤其走上心理探索之路,把自己的人生之路重新翻开就像一块块小石头、大石头,耐心的好奇的将其敲碎,细致如粉末,再晾晒,重塑。多了清醒,多了方向,多了力量,多了路径与方法。
认知觉醒读后感6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种知识的获取和享受的体验。但是在最近几年,我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了。通过加强自我的意识和思考,我开始关注自己阅读行为的认知过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认知读书方面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对阅读的认知变革。
在之前的阅读时代,我的读书目的只是为了学习知识或是过度消遣。但是当我开始考虑自己在读书时产生的思考、意见和感受时,我就开始了对自己的认知变革。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情感、认知和体验,并逐渐将它们结合起来,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
第二段:认识自己的阅读行为。
我意识到了阅读其实是一种思考过程,它并不仅仅是简单地阅读文字。当读者阅读一本书时,他们必须理解作者想说的话,而这意味着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思考,而不是只是单纯的信息获取。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本书,我开始朝着每一章节之后录入自己的感想或总结,并且尝试给自己的思维带来些许的挑战,从而使读书的体验使我感到愉悦,也在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段:关注自己的思考方式。
在我的大部分学习生涯中,我的阅读习惯更多的是被动的,也就是说,我只是阅读内容,而不去思考其中的思想或者观点。随着意识和认知的改变,我学会了关注自己的思考方式,并尝试将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被动转换为积极地思考。这种转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但最终我已经掌握了这种思考的方式,并且在今后的读书中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第四段:开阔视野。
在开始更加关注自己阅读行为之后,我注意到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更可以开阔自己的思想和视野。我开始探索陌生的领域、遥远的地方或者不同的文化背景,逐渐让自己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书中的内容。我也发现阅读可以有另一个层面上的收益和意义,它可以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理性、丰富和充实。
第五段:呈现价值。
我的`认知读书经历教育我一些重要的价值观,例如:培养自我意识,积极探索,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及理性地看待和分析不同的问题。借助这些经验,我开始逐步发掘自己的潜力。我所学的不仅仅是如何阅读,更是人生领域的品质和技能。然而,认知读书需要时间和努力,同时需要你的心理调适和自我意识,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良好的理论结构和实践价值,也需要你细心、思考、沉浸,从而使您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之,我的认知读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并帮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阅读一本好书。所以我想鼓励每个人都去尝试用这种方法去发掘自己的阅读能力,探索阅读活动带给我们的更多价值。
认知觉醒读后感7
20xx年9月12号,我读完了《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作者是周岭。
我读这本书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我改变,现在我已经无比确信读书将是我持续一生的事情。我已经没有了书中提到的趋易避难、三分钟热度、焦虑、压力等问题。对于未来我有了比较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对于人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做到延时满足。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确信这本书确实能给人带来改变,是名副其实的“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书中章节很多,前面的内容,都是在尝试向人们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人们为什么比较短视?人类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是力量弱小。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趋易避难、急于求成;只选择容易的,不选择对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读书重要,却刷起视频;运动重要,却躺在床上......大多数我们以为在思考,其实只是对自身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我们做出的大多数选择,也是如此。
焦虑,焦虑来自于欲望太多,欲望大于能力。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很多人,每天都在忙。各种事,停不下来,做完一件又一件,有的人甚至感觉很充实。也许这些事情中,可能有一些初衷是为了学习。但是事情太多,注定无法深入;想做很多事,又想急于求成,这就产生了焦虑和压力。实际上,只有做的事情少,才能把这些事做好。我们要站在一生的角度考虑审视对自己重要的是什么。人们普遍倾向于一头扎进具体的'事情中,对于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可以不做,完全没有想法。处于焦虑情绪中的人,很少会把事情想清楚,习惯于不动脑子、直接行动,用饱和的行动感动自己。想与做的时间比差距悬殊,有的人连一丁点深入思考的时间都不愿意花。任由本能和欲望来支配自己。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简单。王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压力还会使人们过度关注眼前事物,而没有长远目标,难以保持耐心和专注,在面临选择时不自觉地偏向那个最安全、最快速见效的选择,即趋易避难,选择容易的而不选择对的。人们普遍有缺乏耐心、易分心、无法专注、做不到自律、没有自制力......等等问题,其实都可以理解为认知问题。
比如,缺乏耐心。如果我们做事时,有正确的认知和清晰的目标,并能清楚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和阶段,我觉得绝大部分人都会更加耐心。
比如,易分心,无法专注。容易被周围的人打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这说明改变的初衷是情绪决定的,只是决定要努力,要学习。这是在用自制力来强迫自己坚持。我们应该将情绪驱动改为理智驱动,想清楚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以及预期会遇到的问题等等。我们把这些问题想得越清楚,做得越好。阅读、跑步、写作......做事情也更容易坚持。
我在刚开始看书时,都是强迫自己看书,低效且不专注,总是有一些东西在诱惑我,游戏、动漫......我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改变的。第一:看可以看得下去的书。我看的是:解忧杂货铺、追风筝的人、小狗钱钱等等。第二:长时间坚持。在凭兴趣开始后,慢慢就可以沉浸进去,进而扩展阅读面。
在开始时确实难一点,只能在诱惑少的地方看,例如:地铁中,在家中看不下去;慢慢地发现可以沉浸下去了,只要感兴趣的书,都可以看下去。目前,最适合我的地方是咖啡馆。在这里哪怕再吵闹我也能沉浸进去。
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真正发现读书或者学习的乐趣后,由乐趣驱动,看书就会像打游戏、刷视频似的,不需要花费什么自制力、自控力来要求自己。要勤反思。论语中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不能只靠阅历替代反思,这过于被动,是碰壁或者经过社会毒打后,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做出的改变。要避免单一视角,尽量用多角度看待问题。
过去的我,在情绪不好时,很容易冲动,将自己的假设当成事实,在没有确定对方想法时,直接把情绪宣泄了出去。现在已经通过反思等行为,尽量注意了,希望以后能摆脱这种冲动。
写作,把自己的情绪捋清楚,就能更客观地看待这件事,也就更加可以客观地看待给我们带来这种情绪的人。想一想有没有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这个人对我们重要么?不重要的话值得生气么,如果重要,要因此事产生矛盾么?
阅读,带来思考,付出行动,发生改变,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阅读,没有思考,是最浅层的阅读,并不会带来认知的改变。万维钢:“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时,你要是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再说,而是再说只有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时,它才是你的知识”。
其实觉得书中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是交叉重复的,很多是换个角度分析。我认为如果下决心要做出改变,最开始要把目标定得小一点,尽量要由兴趣驱动,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改变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改变习惯的过程,哪怕学到的知识并不多,但是养成了好习惯,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我觉得也不用完全按照书上的来,适合自己最好。
刚开始读完这本书时,我心很大,想通过读后感把这本书概括清楚。我甚至做了几千字的笔记,把每一章节触动我的地方记了下来,但是在写读后感过程中,深感无处下笔,无从写起。过了大概两个小时,我放弃这种想法了。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自己水平有限,写不出来。所以,我只针对我曾经主要遇到的问题,做了简单的记录。
强烈推荐每一个想要改变自己的人,读一读这本书。
我现在的生活(工作之外)主要是三件事,投资、阅读、运动。我喜欢懒洋洋地坐在咖啡馆,远离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当一个闲人,锻炼我的思想,不用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也不用对别人解释什么。
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越觉得自己无知。知识的岛屿越大,无知的海岸线越长。
如果不读书那么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大概就只有从现实社会,这会非常片面。首先,你的朋友圈、工作圈是有限的,注定无法深入、无法全面地获取知识。其次,当今社会信息太多太杂,人们往往没有能力分辨哪些是信息,哪些是知识,甚至连信息真假都无法分辨。然后,从现实社会获取的知识,是否永远有用呢?我认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更加适应于现在,但世界变化很快。书中知识都是经过锤炼与时间考验的,大概率比生活中的大部分知识更加具有普适性。如果只是被动地从现实社会接受知识,那么可能就是我上文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可能只有经历社会毒打后才会明白!
认知觉醒读后感8
在精进营半周时间里,读完了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以及享受到周岭老师一次群里答疑分享(虽然自己只是旁观,但也感触颇多),自我感觉这本书值得多遍复读,周岭老师的分享太值了。
同时心理也很懊恼:怎么到这时候才读到这本书,真想扇自己两大巴掌。
我是93年白羊座,网上说白羊男做事欠条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读书不认真,长大易冲动,做事不够仔细,情绪易外漏,淡定不够。我自我对比一下,形容很是贴切。
回顾自己这29年来,一直都是懵懵懂懂,孩子气居多,任由自己情绪行事,即使长大成人,也还是如此作为。
小时候家境还算不错,(更客观的说,是由于父母太忙碌,无暇顾及),给了我太多的自由,任由我肆意生长。
自己知道父母辛苦,想上进拼搏,
①奈何不得其法,只是死脑筋学习,不懂变通,属于还没开蒙状态,
②自己急于求成,希望快速看到成果,导致自己头脑发热,冲动行事,
③自己性格懦弱,不敢做决定,不爱说话,把心事都憋在心里,造成了乖巧老实的现象,以前觉得挺好,现在觉得好难受。
这几项害处经年累月的叠加影响,造就了现在的.我,一个迷茫,一事无成,拧巴的自我。
你们说,父母有错吗,我认为父母有,错不在养,错在育,对我太放心了,但他们的错真的不怪他们,他们真的太忙碌了。
主要问题还是在自身,不从外找,要从内求,自身从开始上学识字开始,完全有机会去修正调整,但自己从来没有,或者说,做了几天努力,又放下了。我可以说拒绝别人帮我决定,我也可以说我可以完成,我一样都没有。
自我的认知真的太糟糕了。过去过得真的很痛苦,尤其看到亲人操劳而自己一无所成更加痛苦,自己的年岁虚增,这意味着我的长辈们人生旅途离终点越来越近。
这种痛苦在我大学毕业后慢慢开始强烈,我觉得自己真的特别需要认知开悟觉醒,我是需要去改变的,基于此,买书,买课,知识付费我买了很多,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没怎么学,最后书积灰,课到期,脑袋空,钱包空,自己愈发焦虑,缺乏耐心,学不进去,脑子一片空空,工作身体精神都不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历描述,虽然过去自己是如此不堪的一个人,在阅读了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之后,感觉又看到了一些光芒,可以带领我走出那片混沌的迷雾。
周岭老师强调《认知觉醒》本书的核心是元认知,元认知重点在于觉知——自我反思,自我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冥想进行训练加强。
如果自己脑子里是混沌一片或者思绪众多,没有重点,不如通过写作,给自己脑子清清脑,把思绪/问题都通通写下来,再去找线头,再去找重点。
养成早起的习惯,可以让自己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来自我改变。
通过锻炼,提高自身活力,增强身体抗风险能力,为自己改变打好基础。
最后,一定有多读书,增加自己的输入,对于自我反思与写作有正向作用。
周岭老师在本书推出早冥读写跑五件套,我觉得从行动上给了我极大的指引作用,本书基于此前面内容重在内化,我需要再去看看(说实话阅读一遍,我比较有印象——行动力,情绪力,早冥读写跑五件套),五件套重在外敷,可以按照书里方法去模仿。
我也看了其他人的精彩读后感文章分享,每位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内容都很有深度。
相对而言,自己对于本书的理解还不是很足,文字见解方面还不是很行。需要继续努力了。
感谢各位看我碎碎念。
认知觉醒读后感9
第一段(引入)。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阅读一本好书,有时可以让我们拥有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启示,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伴随着国家的崛起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开始关注阅读,更多的中国作品也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在这些阅读中,有一些共同的体验——读者的觉醒。
第二段(叙述体验)。
在阅读中,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开始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发现自己在阅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无论是阅读经典小说,还是了解世界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我会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字。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中国教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也更加了解到阅读的重要性。
第三段(解释原因)。
在中国,从小学到高中,读书都是基本功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接触更多种类的书籍,从而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同时,国家的`鼓励和扶持下,出版社也开始出版更多优秀的书籍,更多的作家也开始创作更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优秀的书籍不仅让人们学习到知识,也让人们习得更多的价值观、社交技能等生存技能,拓展了人们的社会眼界,这样一来,中国读者也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和开放,开始加深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
第四段(阐述成果)。
中国读者的积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阅读上,更体现在整体阅读氛围的改变上。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文学节,阅读活动也越来越普及,读书人的组织也越来越庞大。在全民阅读的大潮中,阅读已成为了文化的一种形式而不仅限于传统形式,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使得阅读市场不断升温。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出版机构纷至沓来地积极贡献了更多的优秀图书,持续激情满满的文学氛围不仅培养了中国读者的创新能力,从而真正让阅读成为了中国推进文化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石。
第五段(总结感受)。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是开启梦想的方式,可以向我们内心之中注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积极的精神追求。在阅读的道路上,我和许多中国读者一样,时刻注意着读书的时机和内容,也用书籍滋养自己内心的欲望和精神追求。读书可以使人变得开放、聪明、乐观和合理化。我们正在成为更有创造力的阅读者,也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新生力量。阅读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个性特质和未来职业发展,也开始影响着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因此,我相信,读书的觉醒是我们未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阅读之路也必将带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认知觉醒读后感10
读完《认知觉醒》,合上书本,脑子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基本概念:基本脑,情绪脑和理性脑。有了这3个概念的认知,以后不管我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都能理解自己,也会通过分析帮助自己走向更好的一面。
学习,就是消除自己模糊区域的过程,但愿我以后的人生更加通透。书中的很多观点我很认可,也解释了我目前正在经历的一些现象,同时,我也被激励的开始了2项行动: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让自己的每一天过的'更加从容。②把每天的计划写在本子上,让这个无形的压力驱散自己的散漫。实践了几天,我发现自己看手机的时间在不断减少;早起也倒逼了自己早睡;当有精神内耗时,分析原因,让理智脑帮我做出指示,然后行动。
这种感觉确实很爽!但我也深刻的反思到了自己的一些偏执,有些事情明明可以做到的,却还是不愿意去改变,也许这一块的任督二脉还没被打通,那先允许自己在迷障中走一段吧,或者只有深刻的感受过,才会改变的越彻底。看完第一集,迫不及待的去看第二集,阅读就是与智者对话,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深的智慧,想要把一种习惯变成日常,还需要找对每件事情的驱动力!
认知觉醒读后感11
近年来一直听很多人在说“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用你的认知,在股票帮你赚钱”。
趁着假期看完这本书,慢慢理解“认知”代表什么。我自己的理解,认知即是自己大脑底层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就是程序中的“抽象”,越是抽象,就越能解释很多事情,越是底层,他就能从本质上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很久很久之前,就记得在某个地方看到一句话,你学到的东西,就是在那么多年之后,你还记在脑海里,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行动的,这就是学到的东西。
这本书也有一段对阅读的理解:就是看完一本书,有感触,有触动的那些知识片段,没必要追求所有的文字都理解。因此,我只记录总结一下自己有感触的地方,不会是一个详细的读后感。
拆解任务的力量
拆解任务的力量非常巨大,大至我们的整个人生,小至每一日的任务安排。之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很焦虑,这个季度要做这么多任务,怎么做得来呢?然后秦粤大佬说,用甘特图把几个月要干的事情列出来,自己规划一下。列完之后就发现,原来糅在脑海里的那么多活,经过几个月的“排期”,一下子又变得目标可达了。一旦任务太多,人就会焦虑,就会慌,实际上我就是缺乏了拆解任务的能力。拆解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比如在写一个复杂的程序,复杂的逻辑,如果只是一句简单的“完成这个功能”,很可能每次看到这个任务,就会退步,不知从而而做,也不知怎么搞。
这个也跟演绎思维一样,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步步拆解,而不是不拆解就想着开始搞。
消除模糊
如何提升行动力,其实这个知识很多地方都有讲到,比如如何提升到达目标,就是把目标最大可能的细化,最大可能的衡量,这样达到这个目标就更快了。
平时每日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是越详细,消除模糊,才有可能做到。
享受当下
我们本以为一心三用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殊不知,这样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脑海里想的另外一件事,实际上要么是后悔过去,要么是忧虑未来。实际上都是无谓地担忧。还不如最大可能的享受当下,如果正在跑步,就全身心地感受身体的变化。如果是在逛街,就全身心地体会身体。如果是在学习,就高度深度地学习。
脑海里不要同时想太多事情,不要同时想干太多活,因为那样不仅干不完,还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连当下的事情都干不了。
元意识的'觉醒
每次我们可以试图分出另外一个自己,告诉自己去做--事情,分出第三个自己去监督自己,告诉自己要享受当下,把自己的杂念消除掉。
心流区域
学习一个东西,或者准备开始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从心流阶段开始启动,而不要一畏地设置一些高难度的事情来达成。什么是心流阶段,就是在 枯燥重复的区域往上走一点,在困难的区域往下走一点,就是心流区域。
精力
每日早起,我们的精力是重新启动的,因此可以在早起的时候做一些稍微需要精力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精力是往上走的,他是有一个惯性,这样就不容易往下去走。
给自己每天的时间段划分区域,每个时间段干什么事,做什么,都分配好,最好每个时间段干的活不一样,这样效率会更加高。
认识大脑
大脑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个东西,或许我们的所有情绪,都是因为某个激素的起伏,我们所有的拖延症,都是大脑某个激素控制的。接下来继续找大脑相关的视频和文章学习,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最近情绪比较崩溃,尽管很多事情我不愿意相信,但它还是发生了,你相信命吗?我有点开始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认知觉醒读后感12
花了一周时间读完了认知觉醒,书中很多内容有些能吸收,有些还在尝试中。例如作者经常提到的,通过阅读和高维度人群进行思维碰撞,通过写作总结自己的认知。在当下快节奏的文化中,有时候慢才是快,少即是多,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的才是能够供给自身的养分。
我也在看这部书后尝试写计划清单虽然执行的不咋地,但是毕竟还是有了个开头,万事开头难,迈了第一步就坚持走下去吧。也开始尝试每天的反思,让心浮气躁的自己每天晚上能够总结总结自己。让自己每天有哪怕一点点的进步都可以,最起码不要原地踏步。
今天的计划清单只执行了一半,还有一半未执行,原因是自己对于想要输出的内容过于急于求成,想输出一篇供应链票据的文章,但是自己对于很多概念都没搞清楚,在输出的'过程中又发现很多以前没关注的知识点,重新开始扫盲,先把基本概念搞懂后再开始输出内容吧。不然搞出来的不够严谨,这样给读者的观感也不好。
想做的事情还是太多了,该给自己做一下减法,让自己从最简单的事情入手,先把习惯培养出来,再提高数量。人生不是要做加法,而是减法,只做必要做的事,非必要的没做到也不用焦虑,把握住主方向即可。再立一个flag,1个月后在回头看计划清单还有没有再执行。人生不是要做加法,而是减法,只做必要做的事,非必要的没做到也不用焦虑,把握住主方向即可。
认知觉醒读后感13
田园园同学给家人每人买了一本书,这本书估计到现在为止,除了我,其他家人还没开始看吧。我看到了121页,一本很对应我目前需要的书。不知道正在看我的文字的你目前在想什么,而我想的最多的却是,怎么样找回我的健康。
这本书我看的很慢,像蜗牛在地上爬行一样,蜗牛慢慢地爬,我慢慢地看,而且我一边看一边练习,经常还回头看看,这个叫“炒剩饭”吧。这两年闲了很多,有了一些时间阅读,但大多阅读,都是以考试为目的,这本书是目前唯一壹本不以考试为目的而看的书,所以才看的'这么从容吧。
书里有很多观点,都能给到我启发。到目前为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收回感受,让感受回归行动”。我大概回忆了一下,我是什么时候养成了习惯,做事情总喜欢超前呢,是小学还是初中?好像都是。我这里说的超前,就是做A事情的时候,已经进入了B的状态。比如,假期的时候,我总是提前结束假期的状态,让自己提前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比如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吃饭总是很快的;在工作中,我也总是做这个事情,想着后面的事情;做家务的时候,想着工作的事情,那就更是经常了,等等。现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每个人都似乎很赶时间,总是忙不停,总觉得事情永远做不完,时间永远不够用,我的状态是不是也是很多人的常态呢。
曾经总是听到人说“身心合一”,身心合一原来它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收回你的感受,让你的感受回归到你当下的行动上来,把注意力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来,去感受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让感受和身体的行动一致。说实话,这么看似简单的道理和方法,执行起来实则非常困难。我最近一直在练习,真的不容易。比如:跑步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体会抬腿臂、呼吸吐纳和迎面的微风;睡觉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感受身体的紧张与松弛;吃饭时,把感受收回来,感受每一口饭菜的香甜,体会味觉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不要第一口还没吃完就急着往嘴里塞第二口饭菜。不信,你也试试,看看是我觉得不容易,还是真的大家都觉得不容易做到呢。
今天的文字的最后,我要跟你分享一个书中的小故事: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认知觉醒读后感14
在认知觉醒的第八章中,作者通过深入探讨认知的本质和作用,让我对认知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我认识到了认知对我们的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同时也意识到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
首先,在这一章中,作者明确指出认知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础,它涉及到我们的知觉、思考、记忆、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我意识到,我们所经历的世界其实是我们个体认知的产物。不同的认知方式会使我们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判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
其次,作者还提到了认知的重要性。认知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例如,如果我们对某个事物持有负面的认知,那么我们在遇到这个事物时可能会感到害怕或抵触。而如果我们能改变我们的认知,那么我们就能更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且表现出更好的行为和情绪。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改变认知的方法。他提到,我们可以通过积极思考、正向语言和自我暗示来改变我们的认知。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替换负面的认知和自我暗示来实现的。例如,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来鼓励自己。通过经常性的积极思考和正向语言,我们可以逐渐改变我们的认知,从而提高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最后,我认为此章节对于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自我超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而改变我们的认知是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通过意识到认知的重要性,学会改变消极的认知和自我暗示,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且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目标。
在认知觉醒的第八章中,我对认知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我们所看到的和经历的世界实际上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的产物。同时,我还意识到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我们能够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觉醒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改变我的认知,实现个人目标和梦想。
认知觉醒读后感15
周岭老师说有人读书是在和作者交流,这句话提醒了我。非常荣幸的是我在春节假期间通过再次阅读《认知觉醒》,和周老师又进行了一次交流。
书中给我触动的点非常多,我以后需要时不时的将它拿出来翻一下,它会是我的老朋友。
我承认我是个有上进心的人,虽然生而平凡但是不想此生就此平凡。但是我做事没有耐心,我很想很想一步登天,每天看到别人尤其是同龄人的优秀,我的内心是非常的向往、渴望和焦虑,我羡慕他们的优秀,我什么时候才能进步才能像他们一样优秀?
抬头仰望并没有低头踏实的做自己该做的事。直到我看到书中写着缺乏耐心是人的天性,不要责备自己,而是要用理智的大脑去和情绪脑、原始脑和解。于是我从大脑的生理上开始了解自己,也因此接纳了自己,不再责备自己。理智脑就是年轻的经理,它只有几岁,而情绪脑、原始脑就是公司多年的元老他们年当力强,这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将我代入,要用智慧去引导着两位长者。
接纳自我的天性,并不是屈服于他们,而是有商量的领导着他们。当我在看书时刚开始非常着急,我内心的声音在说赶紧刷完,我就会停下来跟自己对话,急什么吗?我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并不是把它扫完就结束了,不要急,慢下来。
书看一半的时候,就不想再看了,转向了别的方向,当我意识到之后,我就继续跟自己对话,我们读书就是和作者在聊天,不能聊一半就站起来走哈,继续和作者聊天。
当我的工作发生变动的.时候,要离开自己多年的专业转向陌生的战场,心里有些失落也有些难过更有些焦虑,前方是未知,我有些害怕。我按书中的方法将它写下来,当我写下来的时候,清晰了,也更明了。当我赋予它另外一个意义的时候,领导既然给我换岗位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和爱护,交给我一个新的领域,那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挑战?我的内心顿时豁然开朗,我仿佛看到前方是个天大的机会。当我想到了这一点之后,我不再垂头丧气,而是精神焕发。
我时不时会想起十几年前去逝的父亲,感觉非常痛苦每当念起常常眼中泛泪。书中有写道痛苦反而是我们的成长信号,说明我们改变的时机到了。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痛苦的麻木、无视,最后将痛苦变成了潜意识中,要把它挖出来,不然它会时不时的来折磨自己。
我要直面痛苦,不再逃避,于是我坐下来按书中的方法逐个来拆解它: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这么痛苦?父亲已经不在了,这是事实,为什么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还在纠结的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让自己痛苦?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逐个回答自己的提问,等我梳理完之后才发现我一直在逃避的是当年自己太年轻,没有在父亲生病时去承担一个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觉得“子欲养而亲不在”深深的遗憾和无比的痛苦。
当我用很多天去思考去面对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爸爸他也希望我现在过的幸福而不是一直活在痛苦之中”!至此,我才真正的走了出来。
所以《认知觉醒》治愈了我,我的内心至今充满感激,非常感谢作者为我们呈现的这本书。是什么拯救了我,我也希望来拯救别人,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被各种痛苦折磨,那你就用书中的方法去试着写下来,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自我拯救。
我也是通过本书认识到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我们的终极能力。我们的大脑不但可以自己思考,而且还可以自我修正,也就是我们的大脑不但可以钉钉子还可以自己捶打自己。启动元认知能力可以让我们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那么元认知能力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1.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
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让我们掌握更好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让我们的头脑保持更敏锐。
2.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经历。
通过对自己生活的反思盘点从而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这件事我怎么就错了,我为什么错了,我可以总结出来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3.灵魂伴侣常伴左右。
在自己的身边时刻飘着自己的灵魂伴侣,当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有它在耳边提醒自己,我这么做对吗?我这么说对吗?时刻和自己的灵魂伴侣在一起,随时将它唤醒。
4.冥想。
通过冥想可以让自己的心跟上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心灵保持着觉知。
那么觉察自己就可以了吗?还不行,还要产生在行动上,如何行动呢?
那就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如何控制自己呢?需要用“元启动”,当我们要刷视频的时候,要用瞬间的“元启动”问自己,我现在就要玩视频吗?我的工作做完了吗?我的书看完了吗?不断的启动自己的“元启动”,在每次行动、说话之前给自己来个10秒钟的暂停,就在那一瞬间让自己想一想,我是不是真的要做这件事,我是不是该说这句话?
有天晚上当自己想看书时,这时耳边传来其他人直播的声音,我就跑过去听了,听了一晚上之后发现没什么收获,更懊恼的是浪费了时间。
然后我想那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问下自己,我是真的放下书本去看某大咖的直播吗?在手去点手机的瞬间问下自己,是看书对自己更有实际的收获还是听直播更有收获呢?
正如书中所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愿我们每一次都让自己慢一个瞬间,不需要太长,只要几秒钟,我要的是什么?我是不是真的要做这件事?天啊,我到底在做什么啊?多想些此类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真的比以前更有自控力。
遇到一本好书就是遇到一位恩师,这也是一场缘分。周老师是我未曾谋面但已经指点并引领我走出困境的导师。
因为他分享出来的成长心得,为我平凡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本书的好与不好就在“疗效”。无法形容我对周老师的感激,因为这是一本治愈我的书,当然在此之前我也读过很多成长类的书,但是只有它将我真正拯救。
我遇到了一本好书,诚心向你推荐,它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写下此文,在此向老师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致敬!
【认知觉醒读后感】相关文章:
《觉醒》读后感07-21
认知实习报告04-25
专业认知实习报告(精选)03-19
工程认知实习报告02-09
专业认知实习报告04-10
酒店专业认知实习报告12-18
桥梁道路认知实习报告09-18
大学生认知实习总结12-14
电子商务专业认知实习报告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