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老师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1
有感于“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有十余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了,教材编排的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识、技能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说相当广泛。围绕教材,我们可以做数学史、数学信息、先进教学手段乃至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变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个章节当作一个系统,每到立体看作一个课题,每一个定理、原理看作是蕴含哲理的智慧结晶,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不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才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要做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吗?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2
《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教学永远都是不完美的艺术,但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教学之道施展的主阵地是课堂,唯有聚焦课堂、激活课堂,才能回归教育本身。教师要走向优秀,教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立足于备课,决战与课堂,习惯于反思,是有智慧的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应该首先精通他所教的学科,不懂得这一门学科或对这一门学科知道得不是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精通所教的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书中,任勇分享了他的“育己”之道:天天学习,天天进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在任勇看来,教育科研使他由一名普通的师专生成为一名特级教师。教育科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奥难懂。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从教学的细节做起。研究对象可以是我们的学生、班级乃至所教的年级、所在的学校;研究的内容,可以是一次备课、一次讲课、一次作业批改、一道题、一次测验。教师的工作具有典型的实践性,为了提升实践和超越经验,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教学反思。
同时,作为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调整、改进和提升。教师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二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应当指出的是,反思并非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思考和回顾,而是根据反思对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达到反思的目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更是名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想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就必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更是名师成长的重要历程。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反思自己:
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
本节课中我用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哪些是适合我的需要; 我以往的言论和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符合新理念的要求?。
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承担起了知识的教授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我在言行上是否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合作与分享;我设计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第三,
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反思
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是准确无误的;我向学生介绍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的重点;我在课堂上是否非常熟练地把握知识的关联点;我的知识储备能否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等等。
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
我习惯使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什么,这些方式方法的效果如何;我在某一个环节中 采用的方式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我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依据是什么;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整体感觉如何,同事、专家、学生等有何评价;自己最得意的环节是什么;我感到学生最感兴趣、受益最大的是什么;我准备如何改进等。
其实,每位教师都期望成为优秀教师,任勇老师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就为我们展现了一条走向优秀的道路。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赢得社会的认可。尽管优秀之路艰辛而遥远,但许多教师始终坚持探索,并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只要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只要经得起教育探索的艰辛,一路坚持不懈,平凡的教师也能一点点地走向优秀,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3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自小我就最喜爱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畅想,多年下来我已有了众多的“书朋友”,并且与它们感情笃厚。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现在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之后台,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
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数学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数学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4
最近通过阅读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新编写的著作——《追寻无痕教育》,还有他旺盛的精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
徐斌老师说,数学教学就是把“科学形态的数学”转化为“学科形态的数学”,而这种转化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对教材的处理。如何合理地使用教材,有效地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徐老师说他的课一般有百分之八十是完全来源于教材的,其余百分之二十则是他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稍加改编而成。但是,这百分之八十,恰恰是体现了他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抓住了本质和核心的东西;而这百分之二十,又恰恰体现了他对教材的创造,这种创造细小、平实,却透着徐教师独特的教育智慧。
走进徐老师的课堂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你会发现他的数学课充满了童趣,他善于把孩子带进数学乐园,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观察、发现、交流、分享,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得以发展和提升。教学二年级《认识乘法》一课开始,徐老师出示了教材上的情景图,要求学生观察一共有几台电脑,有的学生一个一个数,发现有8个;有的学生2个2个数,也得到了8个;还有的学生用2+2+2+2来计算,得到8个。教师随即告诉学生,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
接着,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学生认识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然后,电脑出示了8个2,教师要求学生求出现在电脑室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出现了加法列式和乘法列式两种方法。教师没有特别指出一定要用乘法列式。紧接着,多媒体上8组电脑变成了100组电脑。徐教师问学生:“现在有几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刚开始还兴致十足地说着:可以用2+2+2+2……,但说着说着,很多学生终于停了下来,他们发现要写很长时间,算式太长了,黑板不够写了……有的学生终于想到此时应该用乘法100×2或者2×100就快多了。是呀,倘若教师直接给予引导,给予方法,给予策略,学生此时的感悟不会那么深刻:“太麻烦了”“写不下了”“黑板太短了”“应该用乘法计算简单”。徐老师采用小步子、低起点、巧设计、融思想,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实际列式数一数,写一写,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本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纵观徐老师的数学课堂,他善于整体把握数学教学内容。精彩的童话故事,亲切的师生对话,充满挑战的游戏活动……他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创设有效情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巧妙链接旧知与新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先易后难,逐层递进,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进发,不知不觉中开启学生愉快的数学思维之旅。徐斌老师站在学科教学的新高度,让数学变得“好玩”“好看”“有趣”起来。引导学生在无痕中学习数学,发展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智体验,追寻教育的“真、善、美”。而非常惭愧的`是,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建立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引导新课,而忽视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新旧知识认知冲突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徐斌老师的报告《追寻无痕教育》。可以说没有听徐斌老师介绍他的无痕的教育思想时,我很傻的在心理琢磨:教育怎么会无痕呢?连无声都不行,还无痕?俗话说:雁过留声,踏雪有痕。每天我都声嘶力竭的在讲台上讲个不停,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当徐斌老师的讲座开始没多久,我就知道自己错的好可笑。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方式。而实施的策略是: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最后徐斌老师也说,无痕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教育,他也在不懈努力的追寻它: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做孩子喜爱的老师,创造孩子喜欢的课堂,享受教育成长的快乐!
通过这次这次读书学习,我真的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同时深深的觉得自己渺小和惭愧,自己在教育岗位上怎么说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可对每天熟悉的教育事业是显得如此柔弱和苍白无力,天天一成不变的备课、上课,改作业,安于现状,有的只是倦怠与埋怨。在徐斌老师身上我却感受到了大师教学的无穷魅力:趣味中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在对比中理解,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准确发问,使学生深刻思考,让学生构建知识;具有灵动的启迪,开放学生的思维。大师的“无痕教育”给我深刻触动,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教学需更加努力,在实践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此次学习活动中,我在欣赏和享受大师的精彩的课堂教学和讲座之余,心中有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1.当本课新授部分结束后,徐老师精心设置了一些看图写乘法算式习题,以便让学生掌握乘法。这些图中每几个一份,有几份都是徐老师规定好的,学生在老师定下的框子里学习。能不能出示12枝铅笔,让学生自己圈一圈,每份几枝,有几份,再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结果都是12枝),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也升华了对乘法的认识。2.无痕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用,有没有针对具体教学实例以供参考。有没有一个指标证明无痕教育比其他教育有更好的优越性。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5
寒假读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任勇写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老师》,感受颇深。 .本书共分八个篇章:名师篇、教学篇、课程篇、育人篇、学习篇、教研篇、艺术篇、发展篇。细化走向优秀之道。
此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教学永远都是不完美的艺术,但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
教师要走向优秀,教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应该首先精通他所教的学科,不懂得这一门学科或对这一门学科知道得不是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精通所教的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书中,任勇分享了他的“育己”之道:天天学习,天天进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在任勇看来,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从教学的细节做起。教学时要时时反思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调整、改进和提升。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反思自己:
第一,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本节课中我用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哪些是适合我的需要;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符合新理念的要求?。
第二,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承担起了知识的教授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我在言行上是否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合作与分享。
第三,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反思: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是准确无误的;我向学生介绍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的重点;我在课堂上是否非常熟练地把握知识的关联点;我的知识储备能否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等等。
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我习惯使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什么,这些方式方法的效果如何;我在某一个环节中 采用的方式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我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依据是什么;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整体感觉如何,同事、专家、学生等有何评价。
任勇老师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为我们展现了一条走向优秀的道路。尽管优秀之路艰辛而遥远,但许多教师始终坚持探索,并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只要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只要经得起教育探索的艰辛,一路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数学老师!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6
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十余年的教师工作,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习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为了中考、高考,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数学的真谛。素质教育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习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7
读了《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仔细品味每一位名师的成长故事,无不都透露着一个美丽的字"爱"。书中的名师都非常爱学生、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爱是成就他们事业的根基。
正因为心中充满着对学生的爱,他们才会视学生如己出,才会尊重每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心中有爱,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才更愿意等待。钱守旺老师说:朋友,不管是事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自己的事业,我们都应当无怨无悔。当我们用爱心呵护自己的事业时,你会发现平凡的工作中蕴藏着无穷的乐趣!让我们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三尺讲台,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名师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钱守旺认为,教师当有一颗佛心,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是的,教师当有一颗佛心,要始终保持一种从容大度的心态,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对孩子不苛求、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观,让教育的过程始终有生命在场。他说:"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我钟爱自己的学生。因为有了这份爱,我便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孩子们真挚的感情;拥有了世界上最可爱的礼物——孩子们灿烂的笑容;走进了世界上最不该忽视的领域——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着我,让青春岁月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如萧伯纳所说的:"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华应龙提倡的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李烈校长 "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无不体现出特级教师们对学生真挚的、神圣无暇的爱。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8
在小学数学的十二册教材中,每册都编排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和接触的事物大都与空间和图形有关。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这部分内容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方法。
“体验探究、体现亲历”的教学思路就是一种极佳的方法。
第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求知需求。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思维的过程,问题教学法的要旨在于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激情”氛围,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而且尽可能大大超出学生的预期,让学生怀着由惊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第二、搭建体验探究舞台,挖掘思维潜力。
1、探求转化。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再创造的通道,以激励学生在创新的活动。
2、引导发现。数学学习过程和数学思维密切相关,不是让学生仔细地吸收教材或教师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加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通过观察、实验、模仿等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逐步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
第三、提供交流机会,实现合作性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可通过互相帮助、分工合作、互相激励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形成面对面地促进性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头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关联的学习要素组成,即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
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又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方法、概念、道理要言简意赅、清清楚楚。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
第四步:激励评价引深探究。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9
面对“三个目标”的思考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深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实现三个目标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10
有感于“‘要我学’到‘我要学’”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怎样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会学习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动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大;如果他是被动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惫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小。学生的学习也如此道。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11
所谓“张力”,实际上是一种拉力,是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间所能承受的拉拽的力量。其相互作用具有使物体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认知张力则指在认知活动中(比如小学数学教学),由主体(师生)和客体(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思维结构与方式,即思维的立体网络。主体的探索使这种立体网络发挥出最大功能,从而获得比较稳定的、高级的认知效果。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几点基本共识:1苯萄П匦氤浞滞诰蚪滩牡闹橇σ蛩睾头侵橇σ蛩兀唬勃北匦肴醚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3北匦刖∽畲罂赡艿鞫学生学习的各种可能性;4北匦氚镏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打开思维通道,形成“顺应”“同化”的态势,获得比较高级的认知学习。这些基本认识不仅证明认知的张力是客观存在的、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启示我们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关“认知张力”的研究,以此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平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习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平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习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5)加减法的产生;(6)运算的进行等。可谓丰富多彩。学习者和学习材料同步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认知客体———学习材料,则是认知张力的必要条件,它以“合规律性”的原则呈现。课改以来义务教材在实验本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改进,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便教便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体系。比如小学数学教材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考虑到知识的呈现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有机统一,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递轻学生参与的单一滞后的模式。尤为突出的是,教材中“想一想”多了,“摆一摆”多了,例题中要求学生“填空”的地方多了,“解法一、解法二”多了,“比较课”多了,“整理与复习课”多了,从而使学生进入到认知结构的深层次中。
主客互动是一种积极活动,既有学习者一系列的外显的认知活动,又有学生以“观念形态”进行着的内在思维活动。作为客体的积极性,在于它的科学有序的整体构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对主体具有吸纳作用。同时它能带动主体以积极的情感、意志,主动地探索,科学地认知。认知的张力是主客互动形成的。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纠正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过分强调主体而忽视客体的偏态,具有一定作用。
二、师生互动是认知张力的动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主体或教师主导的作用都不可替代。维果茨基说过,“最近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就可能不断地从“最近发展水平”向“现有发展水平”转化,推动儿童向深层次发展。我们来看“十几减8”的教学。在师生互动作用下,学生掌握算理,顺利完成11-8、13-8、15-8、12-8、16-8后,例4发展为“想一想:14-8=()”。按照学生已有的认知,教师一般这样引导:想8加()得14,因为8加6得14,所以14减8得6。但高明的教师并不到此为止,他想带动学生调动自10以内数的认识以来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产生认知张力;而聪明的学生也并不满足于用那个算理去想。师生的默契使这种互动关系协调运动。教师一个“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就活跃起来了,各种不同的想法随之呈现出来:(1)想14拿去8,还剩6(低级思维,但也属一种不同的想法,因为认知的张力并不限定学生的认知“搜索”);(2)想10-8=2,2+4=6;(3)想把8分成4和4,14-4=10,10-4=6;(4)想14-7=7,7-1=6;(5)想14分成8和6,8-8=0,还有6……从这里可以看出,师生互动能保持认知的积极状态,有助于张开认知的空间,而且它驱动学生打开认知的各种通道,获得丰富的认知成果。奥苏贝尔解决问题的“四阶段”(第一阶段,呈现问题情境命题;第二阶段,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第四阶段,解答后的检验)中,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的说法很形象、准确。填补“空隙”正是因为认知张开后有了空间空隙。学生看清了“已知条件”(他当时的状况)和目标之间的空隙和差距,就必须占领这个空间,填补这个“空隙”,实现师生互动。
三、探索与表达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
为什么把表达作为认知张力的表现形式来说呢?道理很简单。主客互动、师生互动,已使学生产生大量的思维语言。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思维语言,说出所想所思所得,才能真正展现认知张力的全貌,使“认知张力”成为可视可听的东西,而不至于产生“认知张力”是一种玄谈的误解。而学生的口头表达,也是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个完整过程的终极环节。
口头表达,能使教师掌握学生在张开的认知中的全部活动情况。这些活动情况便于我们分析认知的质量和水平有了这种表达,才使学生的认知加深加强,才使学生积累新的认知经验,以便解答有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探索与表达也是互动的,表达不充分,需要再探索,探索促表达,表达又检验探索的水平。我们认为,利用和发展“认知的张力”是实现认知目标的优化途径,以主客互动为条件,以师生互动为动力,以探索和表达作为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的。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1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总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在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教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因此,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 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目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创造性的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13
假期中,我认真阅读了《单元整体课程》初中数学这本书,书中对于教材的分析十分准确,处理十分细腻,书中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模块式的单元整体课程教学法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了数学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到单元整体课程,需要明确三点:一、什么是单元整体课程;二、单元整体课程有什么优势;三、如何实施单元整体课程。从这三个方面我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单元整体课程
“单元整体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它将国家课程总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把每一个学科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小的单元都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来构建,从而构建起一个个完整的、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
“单元整体课程”,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以“整体”为核心,以“整合”为基本思路,以“联系”为纽带,以“单元整体教学”为课堂范式,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将学习过程与学生发展终极目标进行整合,从而使国家课程实施呈现出一种丰满和立体的状态。
二、单元整体课程的优势
1、这种“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自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单元教学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由于交流阶段一般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内容一般为:学懂学会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以求得到解决。全班同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积累知识。由于单元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即由学生通过自学、提问和小组同学共同探究完成学习,所以速度快,效率高,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经历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既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单元的训练要点,又有效地指导实践,克服了在教学中教师讲得多的弊端。这样不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学,而是始终积极主动地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和辅导巩固,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能力。
3、单元整体课程教学是自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单元自学时,要求学生先自学文章内容,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会的给不会的进行讲解。学生都是喜欢当“小老师”的,他们能从当老师的过程中得到充实和满足的感觉,并且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自己也再次梳理了知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所学内容。而由于是学生给学生讲解,在语言上更有利于学困生理解从而得到提高。所以这种教学促使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而不像教师讲授时,有的学生可以不懂装懂,似听非听,滥竽充数,蒙混过关。从而使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单元整体课程的实施
单元整体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一次考验。
1、从教材的整体把握,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之前,应从全册书的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教材,明确各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每一单元在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
2、将单元做为整体进行备课。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为课堂教学指明了路子。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教只是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师的备课必须从单纯的备“教”中解脱出来。要求教师从“备教”向“备学”转变,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只需突出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步骤,把教材吃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备按部就班的一问一答式教案。备课时要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活动来填补。
3、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和“习”。
“单元整组教学”的实施中,即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淡化教师通篇讲解,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看了单元整合课程的介绍,才知道我们在教学新的单元时,不能将每一节课程单独来备课,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学习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自己,力求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14
我是个普通的数学老师,忙忙碌碌中不觉已虚度几年。几年来我不敢说已经读了多少多少书,更不敢说把阅读作为了我的行走方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令我自己比较欣慰,那就是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阅读了。因为我虽是个普通的数学老师,但我很想能做一个比普通更好一点的数学老师,是阅读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是阅读让我找到了改变的方法,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觉到自己需要阅读源于我上的一节数学课。在此之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缺乏阅读,更不觉得自己需要阅读,不就是一帮毛孩子吗?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况且我只是个数学老师,阅读的事情就让语文老师去做吧。记得那节课讲的是圆周率,由于课前准备还算充分,又是硬币,又是细线,一番实验过后,学生们很快得出了结论。我一看,离下课时间还早,那就给学生讲讲圆周率的其他知识吧,比如祖冲之与圆周率。学生见我要给他们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了,个个精神抖擞,竖直了耳朵。见学生们这副架势,我反倒有点心虚了,因为有关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知识,我也并不比他们多知道多少,只是依稀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些关于祖冲之的资料,不过要让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准确陈述,那是肯定做不到了。没办法,说出去的话,总不能往回撤吧。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介绍:“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成就十分伟大”,考虑到自己了解的也不多,我尽量讲着一些不太会出错的话,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没等我讲完,一个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老师,他是哪个朝代的呢?”是呀,他是哪个朝代的呢?我快速地想从脑袋中提取出学生想要的答案,无耐脑袋中存货寥寥,实在记不起来了,哎,只怪自己读书太少,当时那个悔呀。不过考虑到自己刚做他们的老师不久,要是一下子被学生考倒,那以后岂不是没了威信。正在痛苦而尴尬的时候,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远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推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我还知道月球背面有一座环形山,被称为祖冲之环形山……”学生们显然被他滔滔不绝的讲述吸引了,他们并没有注意我这个被尴尬地晾在一边的老师。
学生们是宽容的,之后他们继续喜欢着我的课,喜欢着我这个不能给他们足够多知识的老师。然而,那种被掏空的感觉一次次地提醒着我要拿起书来,静下心来,多阅读,多记录,多思考。于是阅读的日子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从一开始的为了不被学生问倒而阅读,到后来的为了解惑而阅读,为了成长而阅读,为了做一个比普通老师好一点的`老师而阅读,阅读在悄悄改变着我的生活。于是在教学中我知道了反思,知道了分析,知道了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阅读有思想的老师。那几年里,手边的一本本数学方面的教育著作丰盈了我的教学思想,教会了我如何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合格的数学老师。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所言,“一个数学教师的阅读,如果仅仅局限在数学教育范畴,那么他的发展必然有限。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学,方能海阔天空。”就这样,我开始尝试越过数学和教育,关注历史、文学、美学、哲学等,真正开始了我的“杂读时代”。实际表明,恰恰是这种在外人看来“不守规矩”的阅读,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厚实了我的思想。在阅读的陪伴下我一路从容前行。
应该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阅读,现在更是把阅读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掀起了轰轰烈烈地“读书节“活动。特别要感谢学校对教师快速成长的要求以及每月一得的规定书写,,让我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让我不敢也不能偷懒。如今,想做一个比普通老师更好一点的老师依然是我的愿望,我想我一定会实现这一愿望的,因为有阅读作为我的成长奠基,让我变得充实而有思想。
“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让我们都捧起书来,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营养,获取越来越多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书日读书的心得04-06
读书的心得02-07
读书心得09-20
经典读书心得08-24
数学老师教学计划06-25
小学数学老师述职报告11-24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09-05
数学老师个人述职报告07-15
阅读书籍读书心得12-05
读书心得范文大全 读书心得范文大全左右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