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1
刘震云的这本书我还没看,只看了电影,说说我的观影感受吧。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在十多年时间里,从镇到县,由市至省,再到首都,广阔天地中,一路与形形色色的大男人斗智斗勇、周旋不断。
在看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一桩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的案件,法官当初判李雪莲败诉也是正确的,都是按照法律条文办事。可是为什么从乡到镇到县到市,甚至到省,各级领导干部都那么怕李雪莲去北京告状呢?这桩案子里面又没有存在滥用权力或者徇私舞弊等因素,当初法院并没有判错,李雪莲怎么告都告不赢才对呀,而且大家这十多年来也一直在帮她解决问题,怎么大家都那么怕她去告呢?
看到了最后,马市长的话使我恍然大悟,马市长说:“我们是真想帮助李雪莲呢,还是想保住自己的帽子呢,我看,还是后者居多吧。”
原来是大家都心里有鬼,生怕由此事牵连出其他的事情,担心自己的帽子丢了,这才千方百计地阻止李雪莲上京告状。
而李雪莲原来心底也有鬼,对外说当初假离婚是为了分到一套房子,有点跟去年上海夫妻假离婚买房的性质类似。真实原因却是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因为已经生了一个孩子,所以假离婚之后再生一个孩子,然后再结婚。可没想到离婚之后男方不愿意结婚了,肚子里的孩子也流产了,按李雪莲自己的说法是为了肚子里那未成形的孩子打官司。
人往往是趋利的动物,当一个人面对自身利益可能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他所做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无论行为或语言表现得多么冠冕堂皇。
可怕的'是,当这种虚假的行为成了一种习惯之后,连他自己本人都信以为真了,甚至当成了一种生活的动力。
就像当李雪莲听到秦玉河死了之后,一下子嚎啕大哭,秦玉河已成为她十几年来的生活动力,秦玉河一死好像是内心的信仰倒了,一下子不知道为何还要继续活下去,活下去的意义何在。可是秦玉河当初是她的仇人啊,李雪莲当初恨不得杀了的人啊。
当恨铭记于心,久而久之在某种程度上便变成了爱,变成了心头的朱砂痣,恨还值得吗?
当然,电影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射。比如当李雪莲在市政府门口坐了三天,市长只说了句“把李雪莲弄走,不要让她继续在门口坐着”,传到下面话就变了,最后竟然把李雪莲抓进了拘留所。
还有一个小插曲,便是李雪莲跟大头住宾馆的时候,大头硬要把李雪莲上了,一开始李雪莲百般抵抗,完事之后却跟大头说这是她活到现在感觉最舒服的一件事。
我认为这无关善恶。
不足之处,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还是不够深刻,看完并没有给人留下太大的思考空间,可能小说里有一些内容体现得不是很完善吧,当然小说我还没看,也不好说什么。
再提到另一部电影,便是《驴得水》,挺震撼人心的,留下可思考的东西也很多很多,我看得很享受。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2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通过一个女人与八个男人十年的上访故事,以荒诞手法描写官民矛盾和官场生态,尺度之大,令人啧舌。电影通过极简主义的叙事,表达庞大复杂的主题,故事既紧贴基层现实,又是荒诞化的。一群重权在手的官员对付不了一名农村女访民,被她搞得团团转,极具讽刺意味。由范冰冰饰演的农妇李雪莲既纯朴刚直,又是个认死理的法盲,属于典型的“上访刁民”。一大群官员,从法院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在处理李雪莲的案子上都无直接错误,但他们对上唯唯诺诺,为保乌纱过度办案,直到把小事搞成大事。
环球时报11月21日刊发题为《<我不是潘金莲>做出勇敢可贵的探索》的文章认为,《我不是潘金莲》不是简单在控诉,而是展示了“上访”这个问题成为死结过程中各方节外生枝或画蛇添足的每一步,对体制与基层问题缺少对应解决能力做出建设性的诘问。抱着建设性的态度开展批评,度的把握就有了基础,远承《甲方乙方》钱康之余绪,近绍《老炮儿》六爷之遗风,在这方面冯小刚可以说是玩得得心应手。
除了对本片本身讨论话题的反思,笔者倒还想到另一件事。当我们在说《我不是潘金莲》的时候,所会想到的恐怕不仅仅只是这部电影,毕竟电影名字里的关键词“潘金莲”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顶有名的`人物。在《水浒传》中诞生,在《金瓶梅》中升华,在这个出轨新闻频发的年代,“潘金莲”也有其时代内涵。
9月份,王宝强离婚事件在舆论上吵得沸沸扬扬,一些人纷纷把指责的矛头对准另一位当事人马蓉,甚至连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来“凑热闹”,在报道中将王宝强与马蓉比做“武大郎”与“潘金莲”。在国内也有网民调侃称,别人都在蹭《我不是潘金莲》的热点时,只有马蓉在安心做原创。
近期关于明星出轨以及疑似出轨的新闻可以说不绝于屏幕,林丹、刘恺威、陈赫、文章等等,真真假假,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可能的。然而,这些出轨事件所引起的讨论都远远不及王宝强离婚事件。通过对比,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不同,对于男明星出轨,大多数人都已经司空见惯寻常事了,用《红楼梦》中贾母的话说“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
有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出轨的可能,只是囿于时间地点条件,表现程度不同罢了,经典的例子有《廊桥遗梦》等。这种看法不免有些悲观,但也在提醒社会如何处理新时代下的家庭伦理关系。首先,出轨是男女双方的问题,对于不知情的围观群众的而言,获取到的信息有限,妄下判断不免有失偏颇,既然有“潘金莲”,那还有“西门庆”呢,别忘了当时可是西门庆诱惑的潘金莲,所以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舆论判断是一种社会暴力,当三思而行。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3
1725位观众力赞,平均三分钟一次笑声,“冯小刚这次讲了一个好故事”。当地时间9月8日晚,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于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全球首度公开放映。导演冯小刚携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悉数亮相。在此次入围的300多部影片中,《我不是潘金莲》被选为电影节官方推荐的45部不容错过的佳片之一。
影片在多伦多首映的消息引发观众超高期待,1725张电影票提前售罄,放映现场过程更是反响热烈。作为冯小刚导演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影片大胆使用圆形画幅形式,方圆之间巧妙暗喻“镜花水月”的中国式寓言更是收获观众盛赞。
《我不是潘金莲》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消息一经公开,就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和观众的超高期待。在此次入围的300多部影片中,《我不是潘金莲》更是被选为电影节官方推荐的45部不容错过的佳片之一。此次影片全球首次放映不仅近两千张票提前售罄,更有不少观众特地从多伦多之外的其他地区赶来,只为第一时间看到冯小刚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冯小刚携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惊艳红毯,所到之处引起观众连连尖叫。
映前见面会上,现场三层放映厅1725个位置座无虚席。作为电影的绝对主角,范冰冰自信表示:“从未想过这部电影的首映是在多伦多,但《我不是潘金莲》是个好故事,相信外国观众一定看得懂,也一定会喜欢。”冯小刚更是霸气表示:“不喜欢随便骂。”事实证明电影不负观众期待,首映场观看过程中气氛十分热烈,不少台词和片段让在场观众惊喜不断,平均三分钟就爆发一次笑声。放映结束后,整个影厅几乎要被雷鸣般的掌声掀翻屋顶,观众们对主创们奉献出如此精彩的电影表示最热烈的支持。
中国故事惊艳国际 圆形画幅暗喻“镜花水月” 方圆尽显中国式人情法治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而辗转十年的荒诞故事,作为冯小刚导演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冯导表示,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剧本送来,但终于等到这一个值得拍的故事,既是回归电影初心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冯小刚首次在本片中大胆采用圆形画幅进行拍摄。据悉,圆形的灵感来自于具有东方韵味的中国风情画,构图和色调十分讲究,不少观众表示看电影时有置身江南园林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新鲜之外非常赏心悦目,有观众评价道“摄影和美术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太美了”“画幅的'变化跟情节结合得好棒!”圆形画幅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尝试,其背后另有含义,方圆之间似真似幻,观众们从圆形画幅中看电影的形式巧妙暗喻了“镜花水月”的荒诞寓言。
放映结束后,观众纷纷点赞“冯导真是太大胆了,不论是故事还是圆形形式,都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这部电影跟一般的喜剧不一样,笑完还能有思考,冯导讲了一个好故事”。冯小刚导演表示,希望借此向国际展示这个荒诞故事背后的中国式人情与法治,李雪莲故事背后的道理值得观众们再度回味。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4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以主人公李雪莲因为她丈夫和她假离婚变成真离婚而展开,并且贯穿全剧。
李雪莲的丈夫说陈雪莲是潘金莲,陈雪莲说我不是潘金莲。
陈雪莲因和丈夫为了在城里多分点房子而假离婚,但是当房子到手后,里面却住了别的女人,假离婚也变成了真离婚。陈雪莲不服气,便要去法院告状。后面的故事也应该是从这里真正展开。因为法院判被告一方胜诉,陈雪莲并不服气,于是开始层层向上申诉,由法院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最后告状告到了北京。一路坎坷曲折,但是遇上了首长,并且层层下达,撤了市长县长的职位,但是陈雪莲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陈雪莲一连告状就是十年,十年后,又一次人代会将在北京召开,法院院长县长市长都来她家劝她不要再去告状了。起初,陈雪莲的确不想再告状,但是当他们一而再而三的不相信她的'时候,她选择了继续告状。但是她的家已经被严格看管起来,这时候刘大头说她俩可以对外说结婚,然后乘机逃走。可是当他们到黄山的时候,他俩确定了关系后,陈雪莲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刘大头只是为了得到另外的好处,陈雪莲愤怒了,选择离开,独自去北京。当她到达北京后,却被通知她的前夫秦玉河死了,她开始嚎啕大哭,觉得生活没有了根本和意义,历史戛然而止。
电影采取了黑色圆形遮罩,实际上,用“圆”来拍摄并不是首创,在早期的默片中,就有导演使用过圆形画幅遮罩。但在《我不是潘金莲》里,这种拍摄方式从艺术上来看,让画面成为一幅幅古代风情画, 圆也是李雪莲所在的处境,身陷囹圄,周身的官场像踢皮球一样把她踢来踢去。李雪莲上告到北京后,画幅由圆变方,方意味着首都森严的规矩。在画幅的转变中,从县长、市长到“首长”,组成了一幅官场现形记。
范冰冰在该剧中转换了自己的拍戏风格,穿上了粗布麻衣,剪短了头发。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十年上诉史,充满了心酸无奈。但更多时候,镜头都是远远的,或者中距离,不会靠得很近,是理性的镜头拍摄。
李雪莲是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类人,与官员们和社会中的人纠缠着。而影片中的官员们都是“文质彬彬”的,但越是这样越显得他们说的话很荒谬。但是陈雪莲并没有任何理由去打官司,她是为了自己利益而假离婚最后受伤的的农村妇女形象,打官司也无非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所以并没有得到观众同情。
而故事中出现的屠夫和刘大头,则体现了出陈雪莲柔情的一面。尤其是对刘大头甚至产生了真感情,满心欢喜的去为他买衣服,却因刘大头背叛而丢失这份感情。但这份感情依然存在着交换,并且李雪莲很清楚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中间存在很多物质交换。
整部电影体现了农村妇女的无知,以及他们的执着。官员们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只做表面功夫,不顾及社会底层。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相关文章:
如果不是我05-05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0-06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06-09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09-16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5篇)08-22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01-31
大班健康教案:不是第一我不哭01-31
落红不是无情物05-01
读《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有感10-08
妈妈不是我的佣人读后感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