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狗十三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狗十三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狗十三观后感1
今天看了《狗十三》。
以为是像忠犬八公那样的催泪感情电影,却不想看完电影后内心竟如此压抑。
看之前以为狗十三是电影里狗狗的名字,其实不是,狗13的13是女主角的年龄,也近似于英文的B,狗是引题,十三是成长,狗十三是伪善的成人世界。原来标题就是一种讽刺了。
《狗十三》并不是弹幕里说的青春片,青春是一个幌子,我觉得其实整部片子想要表达的是我们躲不开的一整个的操蛋人生。
其实片中有许多地方就已经很讽刺了。父亲爱女儿,却逼着擅长物理的女儿报英语兴趣班;爷爷奶奶抚养李玩,却十几年都不知道她喝不了牛奶。这是生活中许多家庭的模样吧。
每个人都说爱,最后却把爱变成了伤人的匕首。其家人用所谓的畸形的懂事式教育扼杀了青春少女李玩。哦,对,李玩这个名字是其父亲随便给她取的名字,后来弟弟的名字,是爷爷取的,昭昭,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呵,讽刺的点太多了。
而后的一连串blabla,家人对弟弟的教育方式,我觉得都很真实,这正是当代中国的教育方式。而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为何如此伤人?
全片父亲致力于把女儿训诫成一个懂事的孩子,所有大事小情都以懂事为最高标准。要女儿收起伤心,开心迎接新狗;要女儿放下约定,让女儿陪伴其去饭局,并且敬酒,所以后来女儿喝酒被父亲看见,父亲质问其时,女儿说的你不也是叫我喝酒吗?的时候,赤裸裸的讽刺又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在女主开始学会所谓的懂事之后,我认为也就是她死了的时候。她死在了在街上跟牵着爱因斯坦的女人说抱歉的时候,死在了得知新狗绝食死掉后冷静说谢谢的时候,死在了爸爸饭局上低头一口一口咽下狗肉的时候。
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父女俩在车上哭了,父亲知道自己愧对女儿,我也流泪了。
她身边所谓的亲人只是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要求她,迫切的将她打造成一个合适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形状。不可否认,那是爱,只不过爱得太迫切,太急于求成,毫无顾忌的将少女珍贵的自尊和细密的心思践踏和辜负。
到底是大人教育方式引发了孩子的叛逆,还是孩子的叛逆让大人不得不动用粗鲁的教育方式。其实我觉得理解很重要。
狗十三观后感2
狗十三这部电影,不会像可乐那样刺激你的感官,他更像是一口烈酒,看似如白水一般无味,实则让你内心汹涌。
影片的主题是一个小女孩“成长”的故事,13岁的李玩正值青春叛逆期,父母离异,爸爸再婚,爸爸和新妈妈生了个儿子,但不敢告诉李玩,而是弥补性的给住在爷爷奶奶家的李玩送了一条狗,李玩给它取名“爱因斯坦”,影片通过她对这条狗态度的转变来反映她在成长过程中的改变,是周围人一次次的“教导”使的她更加“懂事”,最终成为一个传统中国式的听话的孩子,顺利的长大,也不再开口说话。
“这是为了你好”“你也该长大了”“你怎么还不懂事啊”这些语句熟悉吧?好像再是别人家的小孩也曾或多或少的听过类似的话吧,这一句句的“为了你好”曾多少次让我们把委屈吞咽下肚,这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教育的病:他们从来不会真正了解我们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把我们推向他们希望我们走的路。
在影片中李玩逐渐接受了“爱因斯坦”这个家人,却在某个平淡的一天。爱因斯坦陪爷爷出去买菜走丢了,李玩发疯般的找狗,爸爸完全不能理解李玩因为一条狗闹的`家里鸡犬不宁,所以他采取了暴力这个最原始的方法来镇压李玩的“无理取闹”,而家里人也为了平息这场闹剧送了另一条“爱因斯坦”来敷衍她。李玩选择妥协,她开始接纳这个世界对她的打磨。
“总会有下一次的”,第一个爱因斯坦丢了,第二个爱因斯坦死了,最后一个爱因斯坦“长大成人”了。影片的最后李玩面无表情吃下第一口狗肉和在街上偶遇爱因斯坦没有相认却站在街角泣不成声,她嚼碎自我,咽下尊严,吞掉过往,这就是父母眼中的长大吧,她吃下狗肉的时候妥协的如此彻底,仿佛在那个深夜她声嘶力竭的喊着“爱因斯坦”以及满大街密密麻麻的寻狗启事都只是一个梦,成长过程中总有很多是我们不明白但又必须学会的事情,这种被迫懂事和妥协让人心疼。
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如同影片中所说的: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说一句“对不起”,而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说“谢谢”。最终,谁也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
狗十三观后感3
去年有一部电影《狗十三》上映,但当时错过了电影院,没想到下档后,今年在视频网站看了几遍。真的是一部非常有感触的电影。
没有人的成长是不经历痛苦
电影中的李玩,经历了成长期的阵痛,被家庭逼着“长大”了,其实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小时候我也经历过那个时期,可能比李玩更严重。当然我承认,初中时期的我没有李玩优秀,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都是父母或者老师来决定,我自己没有什么想法,所以觉得自己更可悲,连反抗的基础都没有,全部都是父母或者老师说了算,怪自己不够勇气。
听话了也并不代表妥协
李玩最后吃下了狗肉,也成了大人眼中听话懂事的小孩。虽然大人眼中她是长大了,听话了,但是不代表她就真的妥协了。她只是选择把悲伤和不满深藏而已,她不想让长辈们再为她难过和操心,所以就算再爱狗再难过也还是随了大人们的愿。她真的长大了,她以后有能力也绝不会让自己的.小孩再经历和她一样的经历。
多换位理解和共情,其实矛盾并没有那么大
电影中,父亲是爱女儿的,李玩也是爱爸爸的。但是,他们之间却经历了巨大的情感战争,女儿在父亲面前吹酒瓶,父亲不惜痛打了女儿,并且彻底压下了女儿的焰火。其实,他们之间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想一想,其实冲突也是可以避免的。父亲也不容易,为了事业也得在老板面前点头哈腰,中年男人的压力可想而知,女儿如果早一点理解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怨念了。同样,父亲也不能觉得子女就是自己能控制的,对于他们的承诺可以随时违反,或者认为子女的爱好和梦想没有自己的事业重要。中国式父亲都有这个毛病,但是子女应该有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力,父母不应该过度干涉。
最后,李玩和爸爸在车内,响起了《再回首》音乐的时候,李玩爸爸痛哭说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我也看到了做父亲的忏悔和悲伤。其实,父母也有父母的难处,小孩成长没有一个不经历痛苦,但是,人到中年,也没有哪一个父母是轻松的。
狗十三观后感4
小的时候总想着长大,可是长大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十二岁的李玩在那个夏天终于体会到长大的痛苦。
她不是要求事事公平,只是想要天平不要倾斜得这么厉害;
她不是非要一只狗,只是想要你们认错的态度;
她不是想占据大家的全部心思,只是想要一点关注。
可是你们都没有给。
她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她也叛逆,也不懂事,你们觉得她小所以没关系,可是后来又拿你大了要懂事来要求她;
她没有容不下弟弟,可你们觉得她接受不了,所以瞒着她,后面要求她扮演好姐姐的角色,是你们忘了是你们把她推到外面让她觉得自己是外人的。
你们的`道歉从来不是觉得自己做错了,我打了你,说了一声对不起,你就必须原谅我!要不然就是你的错。
可是为什么呀?明明受害者是她,最后面却还变成了犯错者,这是什么道理?
我们连拒绝原谅的权利都没有了。
网络上有人说,李玩微笑的道谢吃着狗肉的场景令人细思极恐。可我觉得李玩好孤独。那个时候知道内情的亲人没人出来帮她圆说,都盯着她,害怕她拒绝。如果李玩真的拒绝了,结果会是什么呢?只会是又一次的责备她不懂事罢了。李玩心里头很明白,她没有选择的权利。
“我刚刚好怕它认出我向我扑来呢,还好没有。”当李玩在街头偶遇爱因斯坦这样说的时候,我哭得最惨。爱因斯坦是那个最幸福时光的代表,如果它扑过来了,可李玩已经没有再继续那样随心的幸福下去的权利了,这样的标志牌还是离得远远的好,不至于日日提醒自己长大的代价是多沉重。
我没有要求过什么,你们动机不纯的送一只小狗来让我养着,后面弄丢了再找一只来弥补你们心中的不安,当我想要真心实意的去重新爱它的时候,你们又因为弟弟的顽皮要把它送走,从不考虑我的心情,就好像从始至终我的感受不足一谈。
你们把它送走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慢慢的老去了。
狗十三观后感5
非常现实的一部好片,导演竟然这么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从女主身上看到太多太多自己曾经的影子,应该也是很多中国青少年的影子。女主在我看来,很可怜,很懂事,比我懂事多了,比我能理解大人多了,曾经,那个年纪的自己,和身边人的冲突更加激烈。很巧,自己也曾经经历过宠物的走失,同样的,没有失而复得,永远的失去了。虽然我没有责怪家人,但是女主的伤心,完完全全可以体会,甚至可以说,我曾经比她更伤心欲绝。另外,从孩子蜕变成大人的过程,确实是撕心裂肺的,感觉自己的童真一点点的在死去,电影通过几次饭局来表达女主的变化和所谓的.成长。饭局,是中国式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也在饭局上看到过太多这种虚伪恶心的景象,其实自己还是吃这碗饭的呢,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这么些年过去了,自己在饭局上的表现一点没长进,依旧那么木讷,和十几岁的初中生女主没两样,性格决定命运吧。我是该庆幸自己内心仍是个孩子吗?电影七七八八的小时挺多的,有那么一两件事没怎么看懂,但女主的变化,我并不认为这是妥协,还是很连贯自然的,可能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有类似经历。父母的爱真的很重要,但比爱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理解,片中的爱情,谈不上爱情了,少男少女间的好感和欣赏,其实我还挺喜欢这段的,恰到好处,很淡很自然,没有发展才会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吧。
为什么大人都觉得对宠物的爱是可以随随便便找个替代品就可以解决的呢?每一个宠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因为它长的全世界最可爱,它的品种最高贵还是怎样,是因为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找来替代品,对它也不公平。我觉得电影中第二条狗真的很可怜!从来没有得到过爱,完完全全的牺牲品,养宠物务必慎重,那是它的一生。而女主最后遇见第一条狗的反应,有看到评论说女主长大了,对生活对等等妥协,我觉得不是妥协,在我看来是,它现在的生活很不错,有爱它的主人,既然自己没有能力给它好的生活和爱,就不要打扰它的生活了,它就算回到自己身边也会是个悲剧。
狗十三观后感6
夜里回到家,弟弟发来信息说,看看《狗十三》吧,何止是孩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他说在电影里也看到了自己的孤独。
于是我就在今夜看了这部电影。靠在床头看了这部电影,整个人沉浸在电影里。
很多人会把《狗十三》归结为教育的问题。青春期的女孩李玩,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又有了一个儿子。李玩叛逆,为了一只狗让家里鸡犬不宁。整个故事情节一点不狗血,很真实,一直到最后李玩爸爸开着车泪流满面的时候我才开始流泪。
生活里谁容易?生活里谁不孤独?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都有别人进不去的地方。生而为人,总要有责任要肩负,总要忙着应酬,总要心里流着泪脸上挂着笑的去面对这个世界。
无法评判李玩和爸爸,还有戏份并不多的后妈。谁心里没有委屈?
我喜欢李玩,我知道这是一个有分寸的女孩子。看过很多叛逆的女孩,离家出走喝酒,跳舞,伤害自己,和男人接吻,甚至更出格。李玩自始至终很有分寸,在最后一次离家,喜欢李玩的男生陪着她,李玩痛哭的'时候,喜欢她的男生想要吻她,李玩果断拒绝并说:“我不需要这样的安慰。”那一刻,我特别想为李玩点赞,想为编剧点赞。我觉得这种信息的传递最好。少男少女的爱情(感情)就应该是简单的,纯洁的,干净的。电影就应该
传递给孩子们这样的信息,喜欢也好,爱也罢,守护比肢体接触更重要!无论如何孤独,李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长大!
我同情李玩的爸爸。没有人想要离婚,走进婚姻之初的时候所有人奔的是白头偕老。生活里会有什么改变,会再遇到谁无法预料。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女儿的叛逆,老来的子的喜悦,酸甜苦辣也就只能自己品尝了。
有人说李玩并不够叛逆,其实她也在一直向成人的世界妥协。有吧,整部电影里有多处我们不想面对的成人世界的虚伪与无聊,可是它太真实了,我们不是如此吗?酒桌上推杯换盏的阳奉阴违,有钱人在自己家人面前的众星拱月……谁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狗十三》,一部看过之后越发孤独的电影。
【狗十三观后感】相关文章:
神舟十三号直播观后感11-17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07-04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范文03-25
我家的狗日记01-20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15篇11-03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三106-06
初中写狗的作文06-20
文明养狗倡议书05-06
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三06-02
小学生关于狗优秀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