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时间:2024-10-08 20:35:5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佰》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

《八佰》观后感1

  看头条、抖音还要彭水推荐刷爆了话题,昨天晚上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部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可歌可泣的战场故事。战事的发生地在苏州河边,一边炮火连天,一边灯红酒绿,在故事的推进中,人性不断的升华: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梦死;有人胆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将民族大义置于个人之上,不畏生死;当然所有人都是在战争中发生蜕变,与众人产生共鸣,形成“蝴蝶效应”将剧情推向高潮。

  剧中两个剧情给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种挑衅,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但还是坚定的举行了升旗仪式,因为旗子代表着一种“舍我其谁,我们一直还在”的精神,代表着一种团队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现。

  其实我们在生产管理中也是同样如此,当我们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候结果不如意,不是我们的团队能力不强,而是我们缺少一个“举旗手”、缺少一面旗帜,没有它们团队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就没有使命必达的决心了;因为“旗帜”很多时候就是团队的一支强心剂,不是说它的本身有多强,而是在乎让团队每个人发挥出最强;旗帜就是一个风向标,代表着团队奋斗的目标一直都在,我们不迷茫;旗帜是一种呐喊,让别人都知道我们一直在努力。旗帜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

  2、小人物们的成长:电影中基本让每个人都在快速成长,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关己、开赌场的“容姐”,其实这些人快速成长(电影虽然有些夸张),离不开把自己当成事情的`主角,避无所避之时,自然成长就快了。容姐因为小刀的死而改变;小湖北因为自己在乎的人不断离去而快速成长;羊拐因为看不懂的几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内心,有了先大家后小家的概念。

  在我们在做团队管理和激励也是一样,战火和责任不是我们某个人的,而是我们团队每个人的,只是个人的能力大小、职位高低不一样,所处的“战斗”环境、所担的责任大小不一样而已,但所有人的行为一定是为团队目标而战斗,也只有在各自岗位上的战斗,才能真正洗礼出我们需要的战士,真正的战斗才能快速提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

  一个时代需要英雄、举旗人,一个团队也需要英雄、举旗人,因为有了他们,时代和团队才能看到希望,在“战火”中才能淬炼出我们的钢铁意志。

《八佰》观后感2

  《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该片场景为精心布置。一砖一瓦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不仅人工开凿出一条新的苏州河,还对两岸建筑进行1:1来实景搭建。拍摄时把宁波白沙的拆迁地块定为淞沪会战场景取景地。为了追求真实,剧组历时一年半在华谊兄弟电影世界拍摄基地设计搭建了占地200亩、拥有68栋建筑的实景,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还原出一河两岸战火连天的“地狱”与声色霓虹的“天堂”。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淞沪会战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与传统战争题材影片不同,影片将角色有血有肉有情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当面临敌人的包围和猛攻时,

  一位士兵喊出“娘,孩儿不孝了”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位将士在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中谆谆叮嘱“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

  寥寥几句足以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对亲人的依恋念想,也有对故土的.眷恋,但在危难之时,却毅然选择挺身而出。正如管虎此前所说,自己要拍的并非“战争”,而是战争中的“人”。

  最后为了保存实力,去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四百名士兵决定冲过桥的对面,冲到安全区。明知道会被机枪扫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就好像那几个冒死将电话线送到仓库的英雄一样,多活一个是一个的希望。

  危难之际,我们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区的教授也会拿出自己的枪,不愿再忍受别人的欺负,混血后代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身体里流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无数的人们拿出最珍贵的物资,为的就是争一口气。

  战争是万恶的,和平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吾辈不应忘记这血的教训,当以自强不息去敬慰先驱。这种近似残暴,令人发指的场面希望不要再有,那一幕幕血肉模糊,那一帧帧生离死别带来的只有痛心与沉重。

  不忘过去的历史,是我们最大的尊重。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是先驱们给予我们最真挚的期望。

《八佰》观后感3

  八佰是什么,是八佰块钱?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壮士。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争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地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与天堂,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也使我们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绑紧点

  随着日军的火力加重,国军越来越抵挡不住了。随着一声巨响,四行仓库被砸出一个大洞。日军马上就要攻进来了。在这关键时刻,一位英雄站了出来,他叫陈树生。他在全身绑了许多炸药,说了一句:娘,孩儿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着,有许多英雄也跳了下去,临走前还不忘说说绑紧点。这一下,使电影院的人热泪盈眶,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个年代,我会不会像老算盘一样苟且偷生。会不会从苏州河游到租借。想到这儿,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守护军旗

  军旗,代表着尊严,但是,四行仓库,没有 军旗。于是,一位伟大的女子,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的带着一面旗帜,顺着苏州河,从租借游到了四行仓库。好比从天堂游到了地狱。她来后,整个四行仓库的官兵敬礼。团长谢晋元把 军旗升在四行仓库顶上,日军觉得这是对他们赤裸裸地挑衅,于是,使用飞机,对旗帜进行扫射。一人到了,下个人补上,坚持了很久,旗帜屹然不倒,说明中华民族没有被打倒。

  全体冲桥

  当上级对谢晋元宣布全体撤退的时候,他懵了。为什么会撤退?其实,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国军做给国际看到,想让国际上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同情中国,以求国际支援,其实,那场会开不开没有什么意义,看似推迟了,其实已经结束了,他们能做的,只是冲桥,用血与泪,唤醒华夏四万万同胞,他们最后死的.很壮烈,故事也就结束了。当你问他们为什么拼命守护上海的时候,他们会回答,因为,那是我们的家!

  弹指一挥间,中国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华为已成为了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旗帜。这面旗帜,就是信心,不仅挺起了中国脊梁,鼓舞着无数中国企业与国人,也为中国科技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就像《八佰》一样。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仓库楼顶的国旗,纵有千疮百孔,我辈也必须前赴后继,护其迎风飘扬,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八佰》观后感4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侵占上海,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作为上海最后一道防线,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电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体现人文主义,歌颂人的精神。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真实,并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正是这种对民众循序渐进的叙述手法,从麻木愚昧到感动再到奋起抵抗,直击观众内心,很多人的眼泪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流下来的。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戏子开始为英雄们擂鼓呐喊,平时吊儿郎当的赌场小伙儿明知必死无疑却要冒死过桥送电话线,隔岸看戏的洋人拿起枪加入抗日的队伍……这些鲜明的反差无不催人泪下。

  然而《八佰》的爱国,又是一种极受争议的爱国,正如黄晓明出演的特派员所说“他们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与其无谓的牺牲,不如退避三舍,韬光养晦,但是如果不是这一场场看似实力悬殊的顽强抵抗,怎么能激起四万万国民共同抗日的热情,如何能取得伟大胜利?所以八百战士的这一场战斗,是必输和必要的战斗,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电影终归是电影,有太多无法表达的东西,也有太多经过艺术处理过的情节,战士们浴血奋战更像是一场做给全世界的表演,冲桥片段也略显浮夸,活下来的人都被关进租界的战俘营……尊重客观史实很有必要,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运用一些处理手法也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们欣赏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八佰》观后感5

  很难想象,到了我这个年纪因为看一场电影还会热泪盈眶。为了激发逆境中我们的企业如何肩负重任、凝聚成钢,用我们最大的精神图腾共度难关。应集团要求,我利用国庆、中秋双节走进影院,观看了《八佰》这部热播的电影,看后让我震撼,写本人观后体会如下:

  随着死守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如飓风般扑入我的视野,四行仓库前络绎不绝的人群和摆满的各种烟酒祭品,400余人的虎贲之师纷纷壮烈捐躯,因为他们的“天佑山河,才有了今天不死的中国”,这样的壮举值得代代传诵。当然,老天是不可能保护我们的,能让国家脱离积贫积弱、走出山穷水尽依然活着的,全靠这些舍命救国的`忠勇将士们,有句话说得好: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影片中战况空前惨烈,儒雅的团长谢晋元带领全体官兵数次击退日军疯狂的进攻,阵地从未丢失。此刻我不禁想起定这段血性从容的话:“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也就战死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后,你作为抗战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故事虽已成历史,但伟迹会让我们没齿不忘。

  这部电影用了10年准备,4年制作,3次撤档,才得以正式上映,前期点映期间,票房就破2亿元,成为了今年疫情后我国电影复苏后第一爆点片。其实真正吸引大众纷纷观看这部电影,不是电影本身火爆的打仗场面,而是400名将士通过浴血奋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影片中有句“舍生取义、儿所愿意”台词,振振有词、气壮山河,唤醒了隔岸相望的民众,也点燃了电影观众们双拳紧握的爱国情绪。“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青山处处埋忠骨,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仍做中国人”,这才是我们每个热血青年和爱国人士,该有的情结。

  一部好的电影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一个好的企业会带你越飞越高,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祥和的新中国,企业家用辛劳付出给广大员工带来了稳定收入,当他们面临困窘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羊尚有跪乳之恩,鸦也有反哺之义,动物如此,人亦该如此。每一个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纯粹依靠那一个人做到的,必须由我们集体的大环境共同铸就而成,维护好企业的大环境,我们的日子也会好了,这才是我们对企业做出的最好感恩。“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行动少苟言笑,多勤勉少存浮夸,你未来才会征服世界。当下,我们每个人要做一名敢追求、有梦想的人,让我们的企业好好的活下来,它就会不断地向着阳光的方向前行。

《八佰》观后感6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写淞沪会战末期,国民党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420人留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狙击日军的故事。为壮声势,对外号称800人。

  上海四行仓库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里灯红酒绿,赌场、戏院正常营业,街道上熙熙攘攘。河对岸团附谢晋元告诉大家,这里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

  谢团长接到上峰的命令,要死守四行仓库,仓库的对面就是英法租界。死守的目的就是死给你看,换取英美等国际势力的同情。战斗很惨烈,英美也很同情中国,各大国际报纸的记者纷纷架起设备在对岸拍摄,报导战况。同时更多的是河对岸的中国看客。他们把战斗当戏看。而我坐在荧幕前看着他们,我心里怒斥这些看客。然后电影里飞艇上的外国观察员指责中国看客的冷漠。

  这400人并不是想当英雄,也不想撑英雄。四百壮士英勇抵抗日军,意思没错,但进到历史现场确不是这样的。他们有些是农民,稀里糊涂被抓来当兵。张译演的文职军官也只会打算盘,不会打枪。他们心念的是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国军队在枪毙逃兵。

  懦夫经过战火的洗礼变成战士这是基本套路。对岸观战的大学生看到国军应勇战斗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们,他们对战争有着浪漫的`想法和期待,他们眼中的战争是一些书本上的传奇。当见到强大的敌人,枪火纷飞,尸横遍地时,这种浪漫就消失殆尽了。真正见过战争的人是不相信英雄那一套的。姜武饰演的老铁,不管你怎么骂我,羞辱我,老子就是怕死,就是不想死。看到身边兄弟受伤,他也生恻隐之心要去救人。等他付诸行动时,战争马上就给了他教训,让他负了伤。

  最后他们奉命撤退。上面知道继续表演没有意义了,英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不会支援中国。谢团长希望战斗能重新激发战士们对战局的信心。

  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上海沦陷大局已定,七十万国军都没干成事,你们四百人能成。

  谢团长还不甘心,希望这场战斗能激发对岸群众的战斗热情。

  黄晓明冷冷回到,他们的热情马上就会消退,这些人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这个真相是告诉特派员告诉谢团长的,也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

  你们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后人会如何评说。八佰的幸存者杨养正晚年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军人,为国家打日本。

《八佰》观后感7

  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观看《八佰》这部影片,观影完毕,震撼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像平静的湖面扔下来一颗石子,波澜起伏,这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我觉得它值得,一遍又一遍。

  该影片以电影的独有形式拍摄,还原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国民革命军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那段历史,那段满目疮痍、山河动荡的年代。

  如果你问我“八佰”是什么,我会回答“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四百孤军、以寡敌众、血战四天四夜”但你要知道,“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在这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河之隔,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事奇观。

  他们不只是在抗争,他们是在向那些看戏的人们证明,华夏儿女的气魄还在,他们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有胆怯、有害怕,但危难关头国家最大;有争吵、有嫌隙;

  但大敌当前同仇敌忾,他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他们捆着炸药包向敌人跳去的时候,何香凝含泪说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诚哉斯言,我有国士无双,又何惧外敌!当别人问到坚守的意义何在,谢团长的回复是“这里是我们的家”,这让我想起了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们的`大义凛然着实让我敬佩,我从“中华不会亡,中华民族必胜”看到了他们的士气;“丈夫许国,实为幸事”看到了他们的志气;“我们的旗帜终将飘扬在富士山头,让我的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看到了他们的豪气。

  图片

  “八佰”壮士,向死而生,这些电影中的人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他们以生许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伟大的历史篇章,历史会记住这里,记住这些人,舍生取义、敢为人先,用血肉之躯来捍卫民族尊严,我们为他们而骄傲,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许家书会泛黄,也许照片会变淡,但他们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会在历史中闪耀,会在时代中延续!

  我爱祖国,爱她万家灯火的繁华;爱她历久弥新的精神;爱她万众一心的团结。古有岳飞,心怀家国,身刺字,精忠报国;今有“八佰”勇士,赴汤蹈火,不足惧,舍生忘死!心怀鸿鹄志,敢为天下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居安思危,国泰民安当思来之不易,山河已无恙,吾侪当自强!

  谨以此文,表达我观影时所感到的震撼、感动以及敬佩,望泱泱大国,国泰民安,盛世长存!

《八佰》观后感8

  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后,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第88师262旅524团副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名战士(对外号称八百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跃

  “卖报了!日本人说只用三个小时就能攻下四行仓库!”这次的报纸在租界轰动一时,很多外国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国人能坚守抵抗,还是日本人会强行攻占。这边是天堂,那边却是地狱。

  四行仓库的墙体正被敌军扒开,并被粗鲁地塞进了一个个炸药包,只要外面一炸,里面的人就必死无疑了。但是,日本人还是小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一个个战士,背着炸药包,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一边纵身一跃,在那些日本人惊讶的眼神前,绽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辉。我看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是啊,假如没有他们的跳跃,哪有今天中国的飞越呢!

  举

  在面临坚守两天的重任的同时,团副谢晋元在征得了大家的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将 军旗升起来,尽管这样会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们不怕,因为他们是中国人。

  军旗升起之后,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对 军旗进行扫射。我们的战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补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补上。这面 军旗,不仅是国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战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举起来的。看到这里,我眼眶泛红,泪水滑落了下来。

  送

  一根电话线,一座桥,一个狙击手。

  一根电话线是连接两岸的工具,一座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但是一个狙击手,他是阻断连接两岸的人。租界里的人,任务是跨越桥,穿过狙击手的封堵,将电话线送进四行仓库去。这谈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国人请愿,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枪,两枪,三枪,四枪……桥上躺满了尸体。终于,有人爬到了最后一个桥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间,子弹击中了他,他将手中的'电话线,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热,满嘴咸苦。

  我想,电影开头那只钻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对那些躲在租界里的中国人的臆像吗?但是,在中国士兵无惧生死、奋勇守卫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变了,变成了一匹匹白马,驮着像赵子龙一样的战士们护国杀敌。

  先烈们,中国已站起来了,已傲然挺立在这个地球上,愿你们安息!

《八佰》观后感9

  观看抗战影片,追忆峥嵘岁月。近日,为重温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业绩,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爱国热情,便利大本营(北京)国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便利大本营”),组织全体员工观看抗战题材电影《八佰》,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青春志向和红色生涯。

  当历史赤裸裸摆在你的面前时,你会有何感想?

  作为一个80、90后,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从来都是存在于初高中课本上的文字,而今天,当那段血淋淋的历史摆在面前时,才发现,那些简单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个时代,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年那场劫难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今天回头再看依旧让人感觉到悲痛。

  《八佰》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的战争片,讲述了史称“八佰壮士”的军人于四行仓库浴血奋战、阻击日军的故事。

  这场战争非常惨烈,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有400多人,但他们要面对的是30万日军。

  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原本注定是败仗,但是那400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主角,但又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听着普通却又无比响亮的名字,如陈树生、端午、谢晋元、老算盘之类,其“舍生取义,我所愿也”的豪情壮志无不感动着每一个热血儿郎。

  观影中,便利大本营的每一位家人无不被影片的剧情所感染,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懂得唯有更加珍惜当下拥有,才能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更知珍惜,就要更加努力。曾经屈辱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努力下的成果。

  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是属于先辈们的革命记忆;

  以史明智、继往开来,是当代人身上应肩负的责任。

  疫情肆虐的2020年一切都是这么艰难,通过重温波澜起伏的抗战往事,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在当前形势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更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见言见行、勤勉工作,为公司的生存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人依旧是当年那个不畏生死,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曾经那个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国力强盛的新中国。 这从来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如今依然有国家在经历着战争与苦难,我们只是足够幸运的,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这一生最让我值得骄傲的事情,大概就是我是一名中国人!

  每一个中国人,请记住曾经前辈们为了祖国付出过的惨痛代价,时刻警醒着自己,只有中国强大了,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才能够更强大。

  无论电影拍得怎么样,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国家能够在世界话语权中占据越来越重的位置,是无数先烈英雄们用命换来的,就像电影当中,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没有留名的。

  铭记历史,方能展望未来。

《八佰》观后感10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近日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观影活动,也算圆了观看《八佰》的心愿。

  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于是影名《八佰》。

  伴随着灯光的关闭,电影开始:一支保安团穿梭在杂草丛生的荒原,几个人嘴里念叨着湖北方言,“迅速打扫战场,秋收前回家收庄稼”。怀着疑惑的想法随着镜头一拉,不远处便是黑烟滚滚、断壁残桓、满目苍夷的上海城,心里一窒,他们此去必凶多吉少。镜头一转,保安团被日军发现,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

  随着镜头一暗,一条苏州小河分隔了四行仓库与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形成强烈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给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战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日军组队扛着钢板阵冲到最薄弱的西墙下,爆破楼体,我方手榴弹又不起作用,在这最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从电影一开始就没出现的小角色却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陈树生。

  他脖子上挂上两捆手榴弹,冲向被日军炸开的墙口,拉开弦又身中数枪,毅然决然的`纵身跳了下去。嘭!接着一个又一个战士捆着手榴弹跳了下去,听到那声“娘,孩儿不孝了!”我已经控制不住眼泪,握紧的的拳头一直没松开过,正所谓“我以我血荐轩辕”。

  国难当头之际,看赌场的小刀哥、台上的戏子、女童子军、没了工作的老师,都成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宁死守护国旗不倒。

  这部电影观看完,我迟迟不能从悲伤中缓解过来。可以说电影中的许多片段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还有来自民族苦难的同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的舍生取义。

  电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马,在如此混乱的战争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来,也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无畏不屈精神的延续。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我们要牢记历史,要努力变得更加强大,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们,致敬!

《八佰》观后感11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看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战争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抵抗上海日军,最后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尽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心中刚开始还在各种纠结,最后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办法逃离战场。最后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惊讶,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十分惊叹,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究竟有多激烈。

  狼烟四起,枪声余音缭绕;待到破晓,奔赴战场怀抱,挚友已故,精神终究未倒;故土燃烧,保卫者奔向风暴: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八佰》观后感12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说实话,我并不怎么适宜看这类太过惨烈、悲壮,甚至血腥的战争片。可是,终究经不住几个女人语言的渲染,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好奇心,单枪匹马跑电影院看了。

  《八佰》,并非是一部煽情的“催泪”片,可是很多的细节与场面却让你不由地心潮翻涌,激情澎湃,眼中蓄满了复杂的泪。相比太多夸张的抗战片,《八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是的,人性的真实。主角有“以身殉国,儿之所愿”,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也有胆小懦弱,杀只鸡估计都不敢的小人物,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死,想回家。影片中当端午端着枪对着想要逃跑的老算盘时,老算盘那一番涕泪交流的“贪生”告白,很是真实。人都是怕死的,谁都不想死,只是在战争面前,有人选择了舍生取义。影片对小人物的揣摩和刻画,让观众看到了战争残酷而残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实。

  一江之隔,天堂与地狱。一边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繁华大上海景象,一边是战火纷飞,是生与死的交锋,是民族的存亡。歌舞升平中的人们,隔岸观火,仿如在看一场战争片。这二个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情感冲击。人生百态,人生众相。

  随着剧情的发展,各种人物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麻木不仁的心灵被震动,民族热情被唤醒,抗日激情被点燃......影片中的.“阔少”,在敌机的扫荡中飞奔跨桥送电话线;体单力薄的女学生横江送红旗;只想着看看新世界的端午,小湖北,贪生怕死的瓜怂,他们的变与最后的壮举,无不震撼人心。

  送旗升旗护旗,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说实话,看“护旗”那段时,我心中很是不忍,那么多鲜活的生命,转瞬间就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一个个倒下了。我甚至有点不理解导演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明知道力量悬殊,明知道这样的行为基本等于“送死”,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生命去“前赴后继”?难道就不能等战况稳定些,等到最后的胜利?难道就是为了“作秀”一场“英勇戏”给外媒看?后来,谢团那句:“依靠我们四百人没用,我们要叫醒四万万人”。才明白这场惨烈战争的最大意义,并不是能否打赢守住四行仓库,而是为叫醒千千万万同胞而战。

  “唤醒”,也许就是此次战役的目地,也是电影想要表达的吧。中华民族从来不乏血性!

  一个个英雄人物,他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极其英勇悲壮的一笔。

  岁月之所以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与和平。

  借用导演管虎的一句话:“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但是他们活过。”

《八佰》观后感13

  看完《八佰》这部电影,战争的炮火、硝烟和血腥以及爱国战士们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国民党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坚守上海闸北,留守四行仓库。实际人数四百二十余人的队伍为壮声势而对外号称八百人,这便是片名《八佰》的来源。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获令撤往英租界的动人故事。

  《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却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当河的这边战争打响,血雨腥风之时,河的那边却还在打麻将,玩乐,连物资也不舍得捐赠。甚至还有人荒唐地寻问着:“有人买望远镜吗?可以把对面看得清楚一些。”由此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麻木不仁,软弱,没有一丝反抗意识,以至于令人心寒和后怕。这与如今校园欺凌,车祸等事故发生之时,不少人袖手旁观,凑热闹却不伸出援手有什么区别呢?

  但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最终还是清醒了起来,团结了起来,反抗了起来。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举起了枪向敌人射击,河两岸的人民终于联合了起来,一同守护祖国疆土,着实令人感动。如今的.我们也应向前辈们学习,勇于出手,敢于帮助。

  另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场面是机枪连排队跳楼去炸厚钢板的场面。一个个的烈士报上名字和家乡,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以血肉之躯去博取一丝胜利的希望,怎不令人泪下呢?当好不容易炸开一个口的钢板阵正缓缓愈合之时,大家紧张着,盼望着,一名战士毅然站在楼边,随着一声带着浓浓陕西腔的“娘,孩儿不孝了!”后为国捐躯,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信念啊!这段直接将整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一个烈士,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支柱,一位位烈士身后,便是一个个家庭,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庭致敬。

  影片结束,电影画面一幕幕闪过,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庆幸自己被那么多人保护着。此时,我们正当少年,满怀希望,满腔热血,寄托着先祖们强国和平的希望,砥砺前行吧,纵使荆天棘地,也不负此行!

  烈士已故,战魂不灭,各尽其责,共护和平。

《八佰》观后感14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抗战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国军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抗战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国军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国军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八佰》观后感15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己的领土,要立起自己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但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但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八佰》观后感】相关文章:

《八佰》观后感10-23

《八佰》观后感02-06

八佰观后感12-13

《八佰》观后感11-30

《八佰》电影观后感09-30

电影八佰观后感09-06

《八佰》观后感(15篇)11-30

《八佰》观后感15篇10-28

(优秀)《八佰》观后感15篇06-25

电影八佰观后感10篇07-2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佰》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

《八佰》观后感1

  看头条、抖音还要彭水推荐刷爆了话题,昨天晚上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部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可歌可泣的战场故事。战事的发生地在苏州河边,一边炮火连天,一边灯红酒绿,在故事的推进中,人性不断的升华: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梦死;有人胆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将民族大义置于个人之上,不畏生死;当然所有人都是在战争中发生蜕变,与众人产生共鸣,形成“蝴蝶效应”将剧情推向高潮。

  剧中两个剧情给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种挑衅,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但还是坚定的举行了升旗仪式,因为旗子代表着一种“舍我其谁,我们一直还在”的精神,代表着一种团队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现。

  其实我们在生产管理中也是同样如此,当我们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候结果不如意,不是我们的团队能力不强,而是我们缺少一个“举旗手”、缺少一面旗帜,没有它们团队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就没有使命必达的决心了;因为“旗帜”很多时候就是团队的一支强心剂,不是说它的本身有多强,而是在乎让团队每个人发挥出最强;旗帜就是一个风向标,代表着团队奋斗的目标一直都在,我们不迷茫;旗帜是一种呐喊,让别人都知道我们一直在努力。旗帜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

  2、小人物们的成长:电影中基本让每个人都在快速成长,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关己、开赌场的“容姐”,其实这些人快速成长(电影虽然有些夸张),离不开把自己当成事情的`主角,避无所避之时,自然成长就快了。容姐因为小刀的死而改变;小湖北因为自己在乎的人不断离去而快速成长;羊拐因为看不懂的几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内心,有了先大家后小家的概念。

  在我们在做团队管理和激励也是一样,战火和责任不是我们某个人的,而是我们团队每个人的,只是个人的能力大小、职位高低不一样,所处的“战斗”环境、所担的责任大小不一样而已,但所有人的行为一定是为团队目标而战斗,也只有在各自岗位上的战斗,才能真正洗礼出我们需要的战士,真正的战斗才能快速提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

  一个时代需要英雄、举旗人,一个团队也需要英雄、举旗人,因为有了他们,时代和团队才能看到希望,在“战火”中才能淬炼出我们的钢铁意志。

《八佰》观后感2

  《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该片场景为精心布置。一砖一瓦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不仅人工开凿出一条新的苏州河,还对两岸建筑进行1:1来实景搭建。拍摄时把宁波白沙的拆迁地块定为淞沪会战场景取景地。为了追求真实,剧组历时一年半在华谊兄弟电影世界拍摄基地设计搭建了占地200亩、拥有68栋建筑的实景,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还原出一河两岸战火连天的“地狱”与声色霓虹的“天堂”。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淞沪会战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与传统战争题材影片不同,影片将角色有血有肉有情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当面临敌人的包围和猛攻时,

  一位士兵喊出“娘,孩儿不孝了”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位将士在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中谆谆叮嘱“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

  寥寥几句足以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对亲人的依恋念想,也有对故土的.眷恋,但在危难之时,却毅然选择挺身而出。正如管虎此前所说,自己要拍的并非“战争”,而是战争中的“人”。

  最后为了保存实力,去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四百名士兵决定冲过桥的对面,冲到安全区。明知道会被机枪扫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就好像那几个冒死将电话线送到仓库的英雄一样,多活一个是一个的希望。

  危难之际,我们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区的教授也会拿出自己的枪,不愿再忍受别人的欺负,混血后代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身体里流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无数的人们拿出最珍贵的物资,为的就是争一口气。

  战争是万恶的,和平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吾辈不应忘记这血的教训,当以自强不息去敬慰先驱。这种近似残暴,令人发指的场面希望不要再有,那一幕幕血肉模糊,那一帧帧生离死别带来的只有痛心与沉重。

  不忘过去的历史,是我们最大的尊重。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是先驱们给予我们最真挚的期望。

《八佰》观后感3

  八佰是什么,是八佰块钱?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壮士。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争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地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与天堂,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也使我们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绑紧点

  随着日军的火力加重,国军越来越抵挡不住了。随着一声巨响,四行仓库被砸出一个大洞。日军马上就要攻进来了。在这关键时刻,一位英雄站了出来,他叫陈树生。他在全身绑了许多炸药,说了一句:娘,孩儿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着,有许多英雄也跳了下去,临走前还不忘说说绑紧点。这一下,使电影院的人热泪盈眶,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个年代,我会不会像老算盘一样苟且偷生。会不会从苏州河游到租借。想到这儿,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守护军旗

  军旗,代表着尊严,但是,四行仓库,没有 军旗。于是,一位伟大的女子,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的带着一面旗帜,顺着苏州河,从租借游到了四行仓库。好比从天堂游到了地狱。她来后,整个四行仓库的官兵敬礼。团长谢晋元把 军旗升在四行仓库顶上,日军觉得这是对他们赤裸裸地挑衅,于是,使用飞机,对旗帜进行扫射。一人到了,下个人补上,坚持了很久,旗帜屹然不倒,说明中华民族没有被打倒。

  全体冲桥

  当上级对谢晋元宣布全体撤退的时候,他懵了。为什么会撤退?其实,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国军做给国际看到,想让国际上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同情中国,以求国际支援,其实,那场会开不开没有什么意义,看似推迟了,其实已经结束了,他们能做的,只是冲桥,用血与泪,唤醒华夏四万万同胞,他们最后死的.很壮烈,故事也就结束了。当你问他们为什么拼命守护上海的时候,他们会回答,因为,那是我们的家!

  弹指一挥间,中国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华为已成为了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旗帜。这面旗帜,就是信心,不仅挺起了中国脊梁,鼓舞着无数中国企业与国人,也为中国科技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就像《八佰》一样。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仓库楼顶的国旗,纵有千疮百孔,我辈也必须前赴后继,护其迎风飘扬,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八佰》观后感4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侵占上海,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作为上海最后一道防线,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电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体现人文主义,歌颂人的精神。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真实,并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正是这种对民众循序渐进的叙述手法,从麻木愚昧到感动再到奋起抵抗,直击观众内心,很多人的眼泪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流下来的。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戏子开始为英雄们擂鼓呐喊,平时吊儿郎当的赌场小伙儿明知必死无疑却要冒死过桥送电话线,隔岸看戏的洋人拿起枪加入抗日的队伍……这些鲜明的反差无不催人泪下。

  然而《八佰》的爱国,又是一种极受争议的爱国,正如黄晓明出演的特派员所说“他们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与其无谓的牺牲,不如退避三舍,韬光养晦,但是如果不是这一场场看似实力悬殊的顽强抵抗,怎么能激起四万万国民共同抗日的热情,如何能取得伟大胜利?所以八百战士的这一场战斗,是必输和必要的战斗,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电影终归是电影,有太多无法表达的东西,也有太多经过艺术处理过的情节,战士们浴血奋战更像是一场做给全世界的表演,冲桥片段也略显浮夸,活下来的人都被关进租界的战俘营……尊重客观史实很有必要,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运用一些处理手法也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们欣赏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八佰》观后感5

  很难想象,到了我这个年纪因为看一场电影还会热泪盈眶。为了激发逆境中我们的企业如何肩负重任、凝聚成钢,用我们最大的精神图腾共度难关。应集团要求,我利用国庆、中秋双节走进影院,观看了《八佰》这部热播的电影,看后让我震撼,写本人观后体会如下:

  随着死守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如飓风般扑入我的视野,四行仓库前络绎不绝的人群和摆满的各种烟酒祭品,400余人的虎贲之师纷纷壮烈捐躯,因为他们的“天佑山河,才有了今天不死的中国”,这样的壮举值得代代传诵。当然,老天是不可能保护我们的,能让国家脱离积贫积弱、走出山穷水尽依然活着的,全靠这些舍命救国的`忠勇将士们,有句话说得好: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影片中战况空前惨烈,儒雅的团长谢晋元带领全体官兵数次击退日军疯狂的进攻,阵地从未丢失。此刻我不禁想起定这段血性从容的话:“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也就战死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后,你作为抗战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故事虽已成历史,但伟迹会让我们没齿不忘。

  这部电影用了10年准备,4年制作,3次撤档,才得以正式上映,前期点映期间,票房就破2亿元,成为了今年疫情后我国电影复苏后第一爆点片。其实真正吸引大众纷纷观看这部电影,不是电影本身火爆的打仗场面,而是400名将士通过浴血奋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影片中有句“舍生取义、儿所愿意”台词,振振有词、气壮山河,唤醒了隔岸相望的民众,也点燃了电影观众们双拳紧握的爱国情绪。“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青山处处埋忠骨,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仍做中国人”,这才是我们每个热血青年和爱国人士,该有的情结。

  一部好的电影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一个好的企业会带你越飞越高,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祥和的新中国,企业家用辛劳付出给广大员工带来了稳定收入,当他们面临困窘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羊尚有跪乳之恩,鸦也有反哺之义,动物如此,人亦该如此。每一个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纯粹依靠那一个人做到的,必须由我们集体的大环境共同铸就而成,维护好企业的大环境,我们的日子也会好了,这才是我们对企业做出的最好感恩。“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行动少苟言笑,多勤勉少存浮夸,你未来才会征服世界。当下,我们每个人要做一名敢追求、有梦想的人,让我们的企业好好的活下来,它就会不断地向着阳光的方向前行。

《八佰》观后感6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写淞沪会战末期,国民党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420人留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狙击日军的故事。为壮声势,对外号称800人。

  上海四行仓库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里灯红酒绿,赌场、戏院正常营业,街道上熙熙攘攘。河对岸团附谢晋元告诉大家,这里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

  谢团长接到上峰的命令,要死守四行仓库,仓库的对面就是英法租界。死守的目的就是死给你看,换取英美等国际势力的同情。战斗很惨烈,英美也很同情中国,各大国际报纸的记者纷纷架起设备在对岸拍摄,报导战况。同时更多的是河对岸的中国看客。他们把战斗当戏看。而我坐在荧幕前看着他们,我心里怒斥这些看客。然后电影里飞艇上的外国观察员指责中国看客的冷漠。

  这400人并不是想当英雄,也不想撑英雄。四百壮士英勇抵抗日军,意思没错,但进到历史现场确不是这样的。他们有些是农民,稀里糊涂被抓来当兵。张译演的文职军官也只会打算盘,不会打枪。他们心念的是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国军队在枪毙逃兵。

  懦夫经过战火的洗礼变成战士这是基本套路。对岸观战的大学生看到国军应勇战斗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们,他们对战争有着浪漫的`想法和期待,他们眼中的战争是一些书本上的传奇。当见到强大的敌人,枪火纷飞,尸横遍地时,这种浪漫就消失殆尽了。真正见过战争的人是不相信英雄那一套的。姜武饰演的老铁,不管你怎么骂我,羞辱我,老子就是怕死,就是不想死。看到身边兄弟受伤,他也生恻隐之心要去救人。等他付诸行动时,战争马上就给了他教训,让他负了伤。

  最后他们奉命撤退。上面知道继续表演没有意义了,英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不会支援中国。谢团长希望战斗能重新激发战士们对战局的信心。

  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上海沦陷大局已定,七十万国军都没干成事,你们四百人能成。

  谢团长还不甘心,希望这场战斗能激发对岸群众的战斗热情。

  黄晓明冷冷回到,他们的热情马上就会消退,这些人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这个真相是告诉特派员告诉谢团长的,也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

  你们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后人会如何评说。八佰的幸存者杨养正晚年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军人,为国家打日本。

《八佰》观后感7

  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观看《八佰》这部影片,观影完毕,震撼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像平静的湖面扔下来一颗石子,波澜起伏,这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我觉得它值得,一遍又一遍。

  该影片以电影的独有形式拍摄,还原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国民革命军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那段历史,那段满目疮痍、山河动荡的年代。

  如果你问我“八佰”是什么,我会回答“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四百孤军、以寡敌众、血战四天四夜”但你要知道,“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在这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河之隔,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事奇观。

  他们不只是在抗争,他们是在向那些看戏的人们证明,华夏儿女的气魄还在,他们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有胆怯、有害怕,但危难关头国家最大;有争吵、有嫌隙;

  但大敌当前同仇敌忾,他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他们捆着炸药包向敌人跳去的时候,何香凝含泪说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诚哉斯言,我有国士无双,又何惧外敌!当别人问到坚守的意义何在,谢团长的回复是“这里是我们的家”,这让我想起了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们的`大义凛然着实让我敬佩,我从“中华不会亡,中华民族必胜”看到了他们的士气;“丈夫许国,实为幸事”看到了他们的志气;“我们的旗帜终将飘扬在富士山头,让我的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看到了他们的豪气。

  图片

  “八佰”壮士,向死而生,这些电影中的人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他们以生许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伟大的历史篇章,历史会记住这里,记住这些人,舍生取义、敢为人先,用血肉之躯来捍卫民族尊严,我们为他们而骄傲,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许家书会泛黄,也许照片会变淡,但他们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会在历史中闪耀,会在时代中延续!

  我爱祖国,爱她万家灯火的繁华;爱她历久弥新的精神;爱她万众一心的团结。古有岳飞,心怀家国,身刺字,精忠报国;今有“八佰”勇士,赴汤蹈火,不足惧,舍生忘死!心怀鸿鹄志,敢为天下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居安思危,国泰民安当思来之不易,山河已无恙,吾侪当自强!

  谨以此文,表达我观影时所感到的震撼、感动以及敬佩,望泱泱大国,国泰民安,盛世长存!

《八佰》观后感8

  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后,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第88师262旅524团副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名战士(对外号称八百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跃

  “卖报了!日本人说只用三个小时就能攻下四行仓库!”这次的报纸在租界轰动一时,很多外国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国人能坚守抵抗,还是日本人会强行攻占。这边是天堂,那边却是地狱。

  四行仓库的墙体正被敌军扒开,并被粗鲁地塞进了一个个炸药包,只要外面一炸,里面的人就必死无疑了。但是,日本人还是小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一个个战士,背着炸药包,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一边纵身一跃,在那些日本人惊讶的眼神前,绽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辉。我看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是啊,假如没有他们的跳跃,哪有今天中国的飞越呢!

  举

  在面临坚守两天的重任的同时,团副谢晋元在征得了大家的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将 军旗升起来,尽管这样会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们不怕,因为他们是中国人。

  军旗升起之后,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对 军旗进行扫射。我们的战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补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补上。这面 军旗,不仅是国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战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举起来的。看到这里,我眼眶泛红,泪水滑落了下来。

  送

  一根电话线,一座桥,一个狙击手。

  一根电话线是连接两岸的工具,一座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但是一个狙击手,他是阻断连接两岸的人。租界里的人,任务是跨越桥,穿过狙击手的封堵,将电话线送进四行仓库去。这谈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国人请愿,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枪,两枪,三枪,四枪……桥上躺满了尸体。终于,有人爬到了最后一个桥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间,子弹击中了他,他将手中的'电话线,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热,满嘴咸苦。

  我想,电影开头那只钻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对那些躲在租界里的中国人的臆像吗?但是,在中国士兵无惧生死、奋勇守卫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变了,变成了一匹匹白马,驮着像赵子龙一样的战士们护国杀敌。

  先烈们,中国已站起来了,已傲然挺立在这个地球上,愿你们安息!

《八佰》观后感9

  观看抗战影片,追忆峥嵘岁月。近日,为重温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业绩,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爱国热情,便利大本营(北京)国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便利大本营”),组织全体员工观看抗战题材电影《八佰》,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青春志向和红色生涯。

  当历史赤裸裸摆在你的面前时,你会有何感想?

  作为一个80、90后,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从来都是存在于初高中课本上的文字,而今天,当那段血淋淋的历史摆在面前时,才发现,那些简单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个时代,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年那场劫难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今天回头再看依旧让人感觉到悲痛。

  《八佰》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的战争片,讲述了史称“八佰壮士”的军人于四行仓库浴血奋战、阻击日军的故事。

  这场战争非常惨烈,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有400多人,但他们要面对的是30万日军。

  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原本注定是败仗,但是那400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主角,但又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听着普通却又无比响亮的名字,如陈树生、端午、谢晋元、老算盘之类,其“舍生取义,我所愿也”的豪情壮志无不感动着每一个热血儿郎。

  观影中,便利大本营的每一位家人无不被影片的剧情所感染,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懂得唯有更加珍惜当下拥有,才能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更知珍惜,就要更加努力。曾经屈辱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努力下的成果。

  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是属于先辈们的革命记忆;

  以史明智、继往开来,是当代人身上应肩负的责任。

  疫情肆虐的2020年一切都是这么艰难,通过重温波澜起伏的抗战往事,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在当前形势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更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见言见行、勤勉工作,为公司的生存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人依旧是当年那个不畏生死,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曾经那个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国力强盛的新中国。 这从来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如今依然有国家在经历着战争与苦难,我们只是足够幸运的,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这一生最让我值得骄傲的事情,大概就是我是一名中国人!

  每一个中国人,请记住曾经前辈们为了祖国付出过的惨痛代价,时刻警醒着自己,只有中国强大了,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才能够更强大。

  无论电影拍得怎么样,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国家能够在世界话语权中占据越来越重的位置,是无数先烈英雄们用命换来的,就像电影当中,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没有留名的。

  铭记历史,方能展望未来。

《八佰》观后感10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近日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观影活动,也算圆了观看《八佰》的心愿。

  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于是影名《八佰》。

  伴随着灯光的关闭,电影开始:一支保安团穿梭在杂草丛生的荒原,几个人嘴里念叨着湖北方言,“迅速打扫战场,秋收前回家收庄稼”。怀着疑惑的想法随着镜头一拉,不远处便是黑烟滚滚、断壁残桓、满目苍夷的上海城,心里一窒,他们此去必凶多吉少。镜头一转,保安团被日军发现,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

  随着镜头一暗,一条苏州小河分隔了四行仓库与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形成强烈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给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战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日军组队扛着钢板阵冲到最薄弱的西墙下,爆破楼体,我方手榴弹又不起作用,在这最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从电影一开始就没出现的小角色却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陈树生。

  他脖子上挂上两捆手榴弹,冲向被日军炸开的墙口,拉开弦又身中数枪,毅然决然的`纵身跳了下去。嘭!接着一个又一个战士捆着手榴弹跳了下去,听到那声“娘,孩儿不孝了!”我已经控制不住眼泪,握紧的的拳头一直没松开过,正所谓“我以我血荐轩辕”。

  国难当头之际,看赌场的小刀哥、台上的戏子、女童子军、没了工作的老师,都成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宁死守护国旗不倒。

  这部电影观看完,我迟迟不能从悲伤中缓解过来。可以说电影中的许多片段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还有来自民族苦难的同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的舍生取义。

  电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马,在如此混乱的战争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来,也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无畏不屈精神的延续。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我们要牢记历史,要努力变得更加强大,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们,致敬!

《八佰》观后感11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看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战争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抵抗上海日军,最后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尽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心中刚开始还在各种纠结,最后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办法逃离战场。最后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惊讶,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十分惊叹,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究竟有多激烈。

  狼烟四起,枪声余音缭绕;待到破晓,奔赴战场怀抱,挚友已故,精神终究未倒;故土燃烧,保卫者奔向风暴: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八佰》观后感12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说实话,我并不怎么适宜看这类太过惨烈、悲壮,甚至血腥的战争片。可是,终究经不住几个女人语言的渲染,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好奇心,单枪匹马跑电影院看了。

  《八佰》,并非是一部煽情的“催泪”片,可是很多的细节与场面却让你不由地心潮翻涌,激情澎湃,眼中蓄满了复杂的泪。相比太多夸张的抗战片,《八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是的,人性的真实。主角有“以身殉国,儿之所愿”,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也有胆小懦弱,杀只鸡估计都不敢的小人物,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死,想回家。影片中当端午端着枪对着想要逃跑的老算盘时,老算盘那一番涕泪交流的“贪生”告白,很是真实。人都是怕死的,谁都不想死,只是在战争面前,有人选择了舍生取义。影片对小人物的揣摩和刻画,让观众看到了战争残酷而残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实。

  一江之隔,天堂与地狱。一边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繁华大上海景象,一边是战火纷飞,是生与死的交锋,是民族的存亡。歌舞升平中的人们,隔岸观火,仿如在看一场战争片。这二个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情感冲击。人生百态,人生众相。

  随着剧情的发展,各种人物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麻木不仁的心灵被震动,民族热情被唤醒,抗日激情被点燃......影片中的.“阔少”,在敌机的扫荡中飞奔跨桥送电话线;体单力薄的女学生横江送红旗;只想着看看新世界的端午,小湖北,贪生怕死的瓜怂,他们的变与最后的壮举,无不震撼人心。

  送旗升旗护旗,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说实话,看“护旗”那段时,我心中很是不忍,那么多鲜活的生命,转瞬间就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一个个倒下了。我甚至有点不理解导演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明知道力量悬殊,明知道这样的行为基本等于“送死”,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生命去“前赴后继”?难道就不能等战况稳定些,等到最后的胜利?难道就是为了“作秀”一场“英勇戏”给外媒看?后来,谢团那句:“依靠我们四百人没用,我们要叫醒四万万人”。才明白这场惨烈战争的最大意义,并不是能否打赢守住四行仓库,而是为叫醒千千万万同胞而战。

  “唤醒”,也许就是此次战役的目地,也是电影想要表达的吧。中华民族从来不乏血性!

  一个个英雄人物,他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极其英勇悲壮的一笔。

  岁月之所以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与和平。

  借用导演管虎的一句话:“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但是他们活过。”

《八佰》观后感13

  看完《八佰》这部电影,战争的炮火、硝烟和血腥以及爱国战士们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国民党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坚守上海闸北,留守四行仓库。实际人数四百二十余人的队伍为壮声势而对外号称八百人,这便是片名《八佰》的来源。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获令撤往英租界的动人故事。

  《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却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当河的这边战争打响,血雨腥风之时,河的那边却还在打麻将,玩乐,连物资也不舍得捐赠。甚至还有人荒唐地寻问着:“有人买望远镜吗?可以把对面看得清楚一些。”由此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麻木不仁,软弱,没有一丝反抗意识,以至于令人心寒和后怕。这与如今校园欺凌,车祸等事故发生之时,不少人袖手旁观,凑热闹却不伸出援手有什么区别呢?

  但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最终还是清醒了起来,团结了起来,反抗了起来。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举起了枪向敌人射击,河两岸的人民终于联合了起来,一同守护祖国疆土,着实令人感动。如今的.我们也应向前辈们学习,勇于出手,敢于帮助。

  另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场面是机枪连排队跳楼去炸厚钢板的场面。一个个的烈士报上名字和家乡,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以血肉之躯去博取一丝胜利的希望,怎不令人泪下呢?当好不容易炸开一个口的钢板阵正缓缓愈合之时,大家紧张着,盼望着,一名战士毅然站在楼边,随着一声带着浓浓陕西腔的“娘,孩儿不孝了!”后为国捐躯,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信念啊!这段直接将整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一个烈士,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支柱,一位位烈士身后,便是一个个家庭,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庭致敬。

  影片结束,电影画面一幕幕闪过,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庆幸自己被那么多人保护着。此时,我们正当少年,满怀希望,满腔热血,寄托着先祖们强国和平的希望,砥砺前行吧,纵使荆天棘地,也不负此行!

  烈士已故,战魂不灭,各尽其责,共护和平。

《八佰》观后感14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抗战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国军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抗战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国军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国军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八佰》观后感15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己的领土,要立起自己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但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但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