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世间》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世间》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世间》观后感1
电视剧开篇,带着史诗感的俯瞰镜头切入了1969年东北。吉春市光字片周家,一家五口人在拍完全家福后就要天各一方了。父亲去西南“大三线”,长子周秉义和女儿周蓉都要“上山下乡”,只留母亲和小儿子周秉昆守家。故事就随周秉昆的视角,随他走进木材厂、酱油厂、出版社,去看眼前人、身边事。
主创花了大力气营造准确的时代风貌。画面扫过林海雪原、国企车床、集体林场、国营饭店……大工业时代东北的冷冽粗粝扑面而来。镜头一推入“平民窝子”光字片,则是另一种气息。屋檐叠着屋檐,街道变窄成了巷。外人会迷路的光字片里,从院角的鸡笼、檐下的冰溜,到周家的炕头、门帘、锅碗瓢盆,都透着浓浓烟火气。但对《人世间》而言,物理层面的讲究只是打造沉浸感的第一步,真正让长辈忆往昔、年轻人知过去的,不止于严丝合缝的视觉符号,而是绵密的服务于人的细节。正是信息量充盈的视听细节,对上了观众心里对年代和人的认知,让“我们”代入了他们的.情感和命运。
描画亲情,细节时而诙谐。周秉昆比起哥哥姐姐憨直了些,但胜在本分孝顺。母亲不识字,他理所当然担下读信、写信的任务。母亲大晚上兴起要给父亲写信,他嚷嚷不情愿但也还是钻出被窝拿起纸笔,顺带还跟母亲撒个娇,求她给自己织条新毛裤。小儿子身上紧绷绷的,正是姐姐穿过的毛裤。父亲寄来长长家书,整整十页,周秉昆慢条斯理地读,一边揣摩父亲潜台词,夹叙夹议的节奏急坏了等下文的母亲。母子温情、家人的牵挂,悉数嵌入了嘻嘻哈哈的读与听。后来,周秉昆同父亲怄气,郑娟接过纸笔,牵起父子间东北与西南的往来。一样是写信,多了分传统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欲语还休。
《人世间》观后感2
《人世间》17、18集郝家和周家出现了矛盾,可以说把剧情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不少观众都在批评冬梅的父母忘恩负义,自己翻身了就看不起周家,不想认这门亲戚了。
不过话说回来,就事论事,郝家和周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大家怎么骂冬梅父母,冬梅在剧里已经替大家说了,但是这件事情的本质就是周秉义说的,就是客观差距。
人难的.是跳出自己的固有认知。咱们小老百姓是看不见冬梅父母的难处的。我们义愤填膺是因为冬梅父母带有色眼镜看周家,生怕这一家子穷亲戚打自己手里权力的主意。
我们作为看官很明白,老周家不是这样的人,但是对冬梅父母来说,蔡晓光的事情之前,他们的确很认可周秉义,但是帮蔡晓光办事以后,就开始有意回避了。
这事难理解吗?蔡晓光的事是应该办的事,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办了落人口实。周秉义明白,事情没错,渠道错了。
从冬梅父亲角度考虑,这事给谁办都可以,但是给自家人办就会落人口实。他爱惜自己的羽毛有错吗?这是这种生态问题,有时候就是有些人盯着这些事,没办法。
用这么大的权利帮蔡晓光办这么小的事,就是大炮打蚊子,往浅了说是不知深浅,往重了说就是坑。这大炮威力是大,但是动静也大啊。
周秉义说,老百姓的大事和省长的大事不在一个层面上,老百姓的大事在省长面前就是小事,下次再来找,办不办?
冬梅父母看不起这个穷亲戚是事实,冬梅也替大家骂了,这是差异摆在这里,不容忽视。
《人世间》观后感3
周秉义自不必说,上山下乡的政策实施之前,他就已经被兵团给录取了。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周秉昆和周蓉姐弟俩必须留一个在家里,按照周志刚夫妇的计划,是打算把周蓉留在家里的',但是没想到周蓉为了追求爱情,不管不顾地跑去了贵州,把整个家都扔给了周妈妈和周秉昆。
当然,那时候的周蓉应该不会想到后来的事情。
这些年来,一直是周秉昆在家里,虽然比哥哥姐姐少吃了一些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受累最多的——
周秉义在兵团,因为有才华的缘故,一直比较受重要,如果不是为了郝冬梅,可能他早就成了军区领导了;周蓉在贵州,虽然远离了家乡,但是做一名乡村教师,倒也不算太累。
毕竟,那时候的老师,只要教好书就够了。
反观周秉昆,作为兄妹三人中读书最少的一个,先是在木材加工厂上班,从事体力劳动,后来去了酱油厂,又被分配到了出渣车间,干的还是体力活。
最为重要的,周秉义可以和郝冬梅出双入对,周蓉可以和冯化成相亲相爱,反倒是周秉昆和郑娟,明明彼此相爱,却不得不地下恋。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家里就只剩他一个孩子,遇到家里的苦活累活,也只有他去干,周秉义和周蓉就算再担心家里,也是鞭长莫及,更何况那时候的周蓉,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爱情和爱人的诗歌,未必会操心家里的事情。
所以,相比而言,周秉昆吃的苦要比哥哥姐姐多。
《人世间》观后感4
勾勒时代,细节多是举重若轻的。周秉义和周蓉是学霸型文艺青年,剧里用“书”四两拨千斤。周秉义去兵团报到前关照弟弟保管好61本书,强调这些书放在工人家庭才安全,寥寥几笔点出特殊的年代背景。周蓉追加叮嘱,“里边还有我三本”,《叶尔绍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唐诗三百首》,精巧暗示了一个诗意浪漫爱情至上女子的未来。
多数时候,细节是伏埋千里的。父亲周志刚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前期老工人的戏份不算多,但前后呼应的戏剧“扣子”丰满了父亲的形象。他极重道义,终于跋山涉水探望女儿,见女婿第一面便明确,周家祖训做人要懂报恩。一个“恩”字后来成了他接受“寡妇”郑娟成为周家一分子的驱动,因他瞧见了与美丽容颜不相符的布满茧子的手,瞧见了干干净净、脸色红润全然不似昏迷两年的老伴。一家之主的他明事理,既没在郝冬梅家“落难”时劝长子分手,也能在时移世易后常常体谅儿媳的难;可他偶尔又不那么通情,带儿女三对夫妻串门拜年,跟邻里乡亲念叨周家走出两名北大学子的`荣光,却忽视了为周全哥哥姐姐岁月静好、替全家扛过艰难光景的小儿子夫妻。
绵密细节渗透在《人世间》里,人们得以看见一个有斗嘴但不撕裂、有个性但又相濡以沫的原生家庭。这样平凡的周家,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中国社会最普遍常见的原子。观剧的家庭对上了剧中一家人的信道,观众自然会认可,时代进程里周家众人的浮沉,就是当代中国百姓五十年生活变迁的真实注脚。
《人世间》观后感5
《人间世》是最近好评度极高的一部作品,讲述了医患之间发生的故事。本片以独特的视角,为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与以往认知不同的医患故事。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人间世》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
片中拍摄和记录下了病患在患病期的心理变化,病患家属的担心焦虑,医护人员的细致入微。让观众通过自己的视角来感受片中人物所发生和经历过的事,带入自身的理解,从而得到与以往不同的对生命的认知。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生是一个生命的起点,死则是终点。没有人想轻易走入终点,更何况是断送他人的终点。在《人间世》第三集中,一个孩子的父母决定签下自愿放弃治疗通知书。脑死亡,基本上已经宣告了这个人走到了终点。但他的心脏仍在跳动,人们就不愿承认这个已经在悬崖边的事实。孩子的父母在这个时候该是最绝望和无助的,他们面对病床上年轻的骨肉,无法割舍,悲痛得无法自己。但总会走到终点,谁都无力回天。父母在万般不忍之下签下放弃治疗书,并将孩子的.有用器官捐献。这是让常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一点。为什么要签下通知书?为什么不让孩子在终点完整的归去?这个孩子已经脑死亡,再让他多活在世上一天不过是多让心脏跳动一天。既已至此,何不让这鲜活跳动的心脏帮助他人重获新生。这对父母的决定救治到了四条人命,让两个人重见光明。这个捐献者和他的父母无疑是伟大的,让人心生敬佩。
人世间无可奈何的事太多,人在面临病痛和死亡的时候才是最无助的。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关注的都是金钱利益,而只有在健康出现问题时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人生在世,生而为人。人纵有七情六欲,但终避不过一死。所以我说,人活在世,生大于天。
《人世间》观后感6
最近更新的《人世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郝今龙夫妇说好了去见亲家,却不想在检查工作的过程中突然发病,只好让秘书去代为拜访,因为秘书拿错了礼物,闹出一连串误会;
第二是周志刚带着几个孩子四处拜年的时候,大家都只看到了周秉义、周蓉和郝冬梅三个大学生以及冯化成这个诗人,一直为周家操劳的周秉昆这对夫妇,却被大家给遗忘了。
就算提起,也是乔大妈因为嫉妒,说出了郑娟未婚先孕的事情。
看到这一节的'时候,不仅周秉昆觉得委屈,就连自诩为上帝视角的我,也替周秉昆跟郑娟感到不值,明明为这个家付出最多,可是这些付出,大家都看不到。
反倒是周蓉周秉义的大学生身份,郝冬梅省长千金的出身还有冯化成的诗人职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试想想,如果不是周秉昆一直在家里撑着,没有郑娟全心全意照顾周妈妈,就算冯化成会按照政策平反,但是周秉义和周蓉考大学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很多人都骂周蓉那几年只管自己逍遥不管孩子,是个典型的白眼狼,对于这个说法,我还是有所保留的——虽然周蓉把孩子放在家里这件事大错特错,但是在那个年代,她想要随时回家看孩子,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说句实话,如果没有老三两口子一直在家撑着,也许周家早就散了都不一定,毕竟在我们惯常的认知里,一个大家庭里,只要母亲不在了,这个家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归属感。
《人世间》观后感7
世人皆知万物有灵,皆懂生之可贵,皆晓存活苦楚,却仍不愿放过。
本有森林般宽广的灵魂,却被囚于方寸,锁链铁网交错,尖牙利爪不被允许,于是剥夺,王沦为阶下囚,调笑与折磨,成了小丑,用讨好求得生存,不屑,瘦骨嶙峋又如何?仍乃王者。
失去了歌声,迷失了航向,家园成了危机四伏的死亡港,怎样才能让那些鄙劣的谋杀者听懂悲鸣?于浅滩灭亡,让这庞大的身躯被困于险恶世间,纯洁的灵魂去寻找新的海洋,可那透明器皿中的天使呢?以保护的名义也难掩饰谋利的目的,什么时候得以解脱?
怒吼,咆哮,挣扎,自亡,亲自送乳儿上路,也好过这铁甲针管的夺取,万恶的掠夺者呵!铁石心肠!将内心的.欲望无限压制于无辜者的脊骨上,世间极凶极毒之词已经无法形容这些人间魔鬼!
是什么样的心,才有此不知羞耻的勾当?将单纯的魂魄强添艳色?利,除了利还有什么解释?
亲手将迷茫的花蕊送入轮回,围观者冷眼冷语脸上挂起笑颜,谁人无辜,手上皆染殷红,幸好还有一人挽留……还有不负为人的援助者。
我们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便妄想着统治万物,剥夺,自私,万物有灵,它们也是谁的子女,谁的爱侣,谁的父母。希望终有一天,所有自由的灵魂都不再困于囚笼,铁链被砸碎,水池被摧毁,它们的家园本就是星途大海。
愿我不会沦为人间恶魔,于浊世保一丝清明。
【《人世间》观后感】相关文章:
人世间读书心得12-11
深海观后感02-01
个人观后感02-14
圆明园观后感02-22
《心愿》观后感03-30
《论语》观后感11-11
《情书》观后感12-01
画展观后感04-26
风之谷观后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