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教案模板锦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桥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课前准备】
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学习词语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桥》。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在这堂课上你们肯定会有非凡的表现!有信心吗?
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读?(请两位同学读。齐读)
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
板书:
洪水、老汉
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洪水的,把它划下来。(学生交流)
同学们找得都很准,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老师也摘录了几个句子,请看屏幕上,请你们反复读读,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生自由读好后,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
教师相机引导: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了这种体会,你肯定会读得更棒。
可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是死亡之舞啊!
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啊!
读得好,是有原因的.,老师注意到你的表情,来让我们一起把脸沉下,把声音提高,一起读。
课件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2、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一起读。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三、聚焦老汉,体会老汉的党员大山形象
1、同学们,现在的情景是洪水势不可挡!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谁?(老汉)让我们走进老汉,自由读读这两段话,在势不可挡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的村民面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生自由读读这两段话。
课件出示:
在势不可挡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的村民面前,我仿佛看到老汉……。
反馈交流:
在这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的眼里,老汉像什么?──一座山(板书:如山)
⑴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像一座山?
(如果学生讲到“盯”,引导,看看有没有比它更能表现一座山的动作。)
站!老汉怎样的站着?如果让你们在“站着”前面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怎样地站着)是啊,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挡住了肆虐的洪水,挡住了乱哄哄的村民。
谁能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这两段话。
我们全班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一起读这两段话。
⑵是啊,老汉像一座山盯着这群惊恐不安的村民,这是一群怎样的村民啊,让我们再来回顾,一起读。课件出示: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面对如此惊慌失措的村民,老汉默不作声,可是他心里也没有说话吗?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吗?
是啊,此时此刻,老汉虽然默默无言,但心中却为村民的安危而焦急如焚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让我们一起来用心朗读。
2、在这危难时刻,老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前面?老汉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在这个危难时刻,老汉会如何下这道命令呢?
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咱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小结: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立,岿然不动。
四、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同学们,老汉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你们认真默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划好了吗?老师把他们相关的几个自然段打在屏幕上。请你们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这一“揪”是把小伙子从哪里揪到哪里?老汉犹豫了吗?哪几个词可以看出?(突然,冲)老汉揪得像大山一样果断来,一起果断地读读。
后来,老汉与“揪”相反的动作是“推”。这一“推”,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
这一“瞪”,是小伙子对老汉的不满,不情愿。可是后来这一“推”,又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把生的希望让给老汉。
(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2、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同学们,你们能读懂吗?
似懂又非懂,令人费解,是吧?如果你读了下面这段话,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出示文章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课件)背景音乐。
让我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读读这段话。
3、同学们,这是这篇课文真正的结尾。现在,你真的读懂了吗?
(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分组写。
⑴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儿子啊。
⑵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啊。
⑶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啊。
⑷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啊。
五、以诗结课,升华情感
是啊,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他像一座山,一座镇定、威严的大山,作为一名父亲,还是一座大山,父爱如山!为了表达对老汉的敬意和怀念。老师作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
一座山
我不知道
你的姓,你的名
但我知道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
哦,老汉!
你是一座山
一座镇定的山
征服了肆虐的洪水
一座刚毅的山
抵挡了可怕的灾难
更是一座深情的山
留下了高贵的人格
哦,老汉!
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
永远,永远!
桥教案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进一步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顺序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并和语言文字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在理解一、二自然段时,通过谈、看、画、想、议等,先弄懂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理解叙述顺序,看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在教师引导下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三)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相互讨论交流。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一)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录像片及投影片。
(二)配有音乐的朗读课文的磁带。
(三)电视、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你见过大桥吗?说说自己见过的大桥的样子。(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课题后放录像)
(二)看图说话,了解大桥。
1.南京长江大桥怎么样?(十分雄伟壮丽)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桥有什么不同?(铁路、公路两用桥,有正桥、引桥,桥非常大。)
2.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大桥结构特点。
(1)这幅图,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雄伟壮丽的南京大桥横跨在江面上)
(2)大桥有几个桥墩?(九个)桥墩怎么样?
(3)桥身给你什么感觉?
(4)桥面怎样?(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5)桥的两侧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3.教师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正桥长1577米。大桥建成后,火车、汽车南来北往。南京长江大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
(三)课文是怎样把这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描写下来的呢?
教师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词。
(四)按提纲,自学课文,教师有重点地检查指导。
(五)交流自学情况。
塑像:本课指雕成的人物群像。
顶端:最上面。
扶着:(动作演示)
滔滔江水:“滔滔”,形容大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水滚滚向前流去,就可以说江水滔滔。“滔”,右上是“”,下边是“臼”。
浩浩荡荡:水面广大的样子。
天堑变通途:堑,壕沟。长江就像“天堑”,阻隔了两岸交通。通途,大道。架起了长江大桥,大桥就成为通畅的道路,可以人来车往。
(六)布置作业。
1.读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字词,这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指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作者是分几段来写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桥身、火车道、公路等方面)
2.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板书:远看、近看、想)
(三)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学生自学。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你觉得作者笔下的大桥怎么样?请画出课文中的一句话。(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3)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写大桥壮丽的呢?把第1自然段的有关句子找出来。
2.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1)理解第4句。
①波浪滚滚是什么意思?
②在波浪滚滚的.江水中桥墩怎样?
③作者说桥墩是什么样的?
④这句话是写波浪还是写桥墩?为什么?
⑤教师总结:这一句是用桥墩的巨大和稳固来显示长江大桥的壮丽的。
⑥指导朗读第4句。
(2)理解第5句。
①第5句是写什么?作者用什么比喻大桥的桥身?
②边看投影边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
(因为大桥是用钢铁建成的,而且又宽又长,正桥连接着引桥的形状,像一条龙,所以作者才这样比)
③教师小结:这句把大桥比作钢铁巨龙,就具体地写出了大桥又宽又长,十分壮丽的特点。
④指导朗读这句话。
(3)理解6、7两句。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两句,看一看大桥的桥面分几层?
②结合看图想想,大桥的上下两层各怎么样?
(从画面上看,桥面铺着双轨,两列火车能同时对开,可以体会到桥面很宽阔,公路桥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知道桥上特别宽阔)
③联系“穿梭”这个词语谈得更具体些。(“穿梭”指织布的梭子穿来穿去,来回活动,“穿梭似的”是形容来来往往的人、车辆特别多,说明桥面特别宽阔)
④小结:这两句作者通过写桥面的宽阔来讲南京长江大桥的壮丽。
⑤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4)下面我们连起来看,写大桥十分壮丽的句子,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作者先总的说大桥十分壮丽,然后从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桥身仿佛像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桥面特别宽阔这几方面来具体说明大桥是如何壮丽的)
(5)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
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掌握做知识卡片和小档案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准备
让学生了解关于“桥”的力学原理及“桥”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做摘抄并做成知识卡片;学生查找当地各种桥梁、世界名桥的资料,建立桥梁档案;每人将收集资料装入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同学相互间交流。
搜集有关中外名桥的一些图片或照片,做成课件,上课备用。
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分别安排桥梁知识和桥梁文化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桥梁分类”“桥梁建材”“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桥梁设计”等各子小组。小组内的同学设计互动问题,准备好课件,教师参与安排指导。
课后以“桥”为内容,各小组自办一份手抄报,做材料上积累,班内做成果展示。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让学生充分准备)
活动步骤
四小组擂台,各子小组各选派一名主持。利用课余时间先装饰教室,美化黑板写上
标题“桥之旅”。上课时由老师导人,桥梁竞赛活动开始。
■导入活动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
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
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
■展开活动
第一轮
由知识小组选派一个主持向大家提问,四小组同学抢答。(对一个加10分)
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
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
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第二轮
请文化小组派一个同学主持,做必答题。
请四小组各选一名同学,写出自己了解的中外名桥的名字,计时2分钟。(对一个加5分)
赵州桥、宝带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写出已知桥的对联、诗句、成语、俗语,计时3分钟。(对一个加5分)
“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杜甫
“我欲追寻万里桥,山花风叶暮萧萧”——苏轼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欧阳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长桥卧波”、“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将桥名与其命名方式连接起来,记时2分钟连线。(对一个加5分)
a.表扬:安济桥、绩麻桥
b.纪事:兰亭桥、虎渡桥
c.抒情:销魂桥、思乡桥
d.神异:圣女桥、白鹤桥
第三轮
四小组各派一名同学讲述一个关于桥的故事,看谁讲得清楚。(每个故事10分)
a.当阳桥的故事,
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
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
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刘备
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他怒
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
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
b.洗耳桥
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
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
c.大渡河上的铁索桥
d.万里桥
第四轮
由中外名桥小组选派主持出示名桥图片,学生抢答桥名、国别、特点或著名的原因。
(答对桥名、国别,一个加5分,如能说出特点或著名原因再加5分)
桥名 国别 特点或著名原因
明石海峡桥
日本
连接四国和本州岛,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跨度
1990米。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中国
位于靖江,是中国第一大斜拉索桥,现排名世界第四。有
世界第一大沉井之称,埋A地下部分有20层楼深。
旧金山金门大桥
美国
连接旧金山市与Marin县,不是世界最长却是最著名
一的斜拉索桥
博斯普鲁斯大桥
土耳其
是世界十大名桥之一,跨欧亚两洲。是欧洲第一桥,狭
长如机翼,长1074米。
宝带桥
中国
位于江苏苏州,是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 ’
第五轮
请桥梁设计组选派一名同学主持。
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并说明设计的宗旨。(每人次给所在小组加15分)
小组内交流,推荐高水平有创意的,在班内口头介绍。当堂设计图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
无阂桥:这是一种用微电子锌片设计的小装置,以解除人们彼此间的隔阂。适用于
那些性格内向和外界交流极少的人。将此装置安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几秒钟后,人真
实的想法就会被采集整合,不会涉及人的隐私。对方只要输入简单密码,就可掌握被了
解人的信息,对方可同时收录自己的信息,另一方也可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洞察其精神世界,沟通变得更简单。
地月桥:到22世纪,月球将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在地球与月球间要修筑空间轨道,设计成螺旋折叠式,不阻碍空中日常航行,便于宇宙飞船通行,方便人们走亲访友和到月球旅行。
■活动小结
答案由各主持人评判,做必要的补充介绍,决定优胜组。
同学评出“桥梁小博士”和“最佳桥梁设计师”各一名。
老师小结: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谈说桥:“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历经2500多年,那些凝聚智慧和汗水、林林总总的“板凳”,仍让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们也孕育了丰富多彩、其乐无穷的“桥”文化。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领略了无数名桥风采,十几年后,或许我们同学设计的桥梁,将入围世界名桥画廊。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桥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步调一致的“集体性阅读为自主自由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阅读吸收、自由思考探究、自由表达交流、自由练习展示,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
教学流程
一、自由研读,明确重点
1、解题探读
(1)读题理解。读题,仔细想想题目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让学生自主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不同的方法去发现,明白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写作的内容、重点、体裁和选材范围,认识到题目具有统摄全文的作用。
(2)扣题探读。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的内容。如:卢沟桥建在什么地方?卢沟桥是哪一年建的?卢沟桥上有多少狮子?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带着问题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2、自由研读。
(1)说说认识。说说自己对卢沟桥的了解,结合阅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介绍卢沟桥的有关句子,认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议议重点。课文重点是写卢沟桥,还是狮子?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展、分组探究、全班讨论,确认课文重点是介绍狮子。可从以下几点去研讨:课题中词与词的关系,插图景物的主次,文章内容的详略,课文总起句的意思等。着力训练学生搜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重点内容上。
二、自由择读,理解重点
1、认识句子。课文第一句为全文的总起句:“北京有个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让同学们找找、读读句子,初步认识歇后语的组成,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它在全文的作用。
2、理解句段。卢沟桥的狮子并非数不清。“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共501只”但“真是很难数清楚”。为什么呢?放手让学生自由自主地择读有关句段:(1)数量很多。241根望柱上都雕着狮子,总共有501只。(2)大小不一。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数不清。(3)形态各异。课文第二自然段连用了5个“有的”,介绍了狮子的不同形态。通过学生的自主择读、圈点、交流、吸取,各自经历一个探索、发现、领悟的过程,并以“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述难以数清的原因,从具体到概括,全面认识卢沟桥的特点
3、读背句段。
(1)体会写法。学生自由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是最感兴趣的狮子的某一特点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介绍方式,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规律。如数量很多、大小不一是以数字来说明的,形态各异是以事物加联想的排比句式来说明的。
(2)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教师随机点拨
三、自由品读,丰富重点。
1、欣赏美。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狮子?为什么?能读出你的喜爱知情吗?学生自由品读、交流情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狮子的形态美。
2、想象美。
卢沟桥501只狮子就这五种形态吗?你能不能想象出狮子的其他形态,并说说自己的联想?
3、创造美。
如果此时此刻你站在卢沟桥上欣赏着这些可爱的狮子,你会有什么想法?会怎么说?引导学生借物抒情,选用某一形式去创造美。如动动口,向别人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动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刻一刻、捏一捏狮子。这样把学习与实践,阅读与生活融为一体,拓展学习、实践、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桥教案 篇5
目的`在于扩大学生有关天气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此部分时,一定要以朗读和理解为主,没有必要让学生记住文章中的所有单词,特别是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如有些意思不好用英语解释时,可以适当给出该短语的中文意思。
桥教案 篇6
一、 选定主题
期中考过后,我开始了第三单元的教学。第三单元学的是有关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说明文。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说不尽的桥》,我认为这个主题便于学生开展活动,于是我选定了它。
二、组建团队
由于3班平时参与活动的热情较高,我决定就让3班与桥文化来一次亲密接触。3班共有52个学生,按桌椅的排列情况分成4个小组。我就以这四个小组为单位组建了四个活动团队,分配以赏桥、写桥、画桥、知桥的学习活动任务,并由各组长全权负责活动的组织与进度。
三、 制订计划
参照课本上的活动,我给每一组的具体活动任务分别是:
1、赏桥:搜集并整理、归纳相关材料,设计创作一版手抄报和一版剪贴报(小组全员合作完成)。展示成果时由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解说主题、版面设计和材料选取等方面的内容。
2、写桥:仔细观察一座桥,并了解、搜集有关它的修建情况等资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小组成员个体完成)。小组讨论(教师做指导)找出最符合要求(介绍性)的文章与最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展示成果时由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范文,朗读完后,要求第4小组(他们组出竞赛题)同学说说两篇文章哪一篇更符合“介绍性文字”这个特点,为什么?并结合平时学说明文的经验,说说他们在文章里都听到了哪些有关于说明文的知识点。
3、画桥:设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来(小组成员个体完成)。小组讨论找出符合要求(未来)的作品。展示成果时由设计者们分别上讲台展示创作并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4、知桥:搜集并整理、归纳相关材料,拟出竞赛题(小组全员合作完成)。将题目分成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三种类型,题数灵活把握,以竞赛时间20分钟为宜(教师做指导)。竞赛时由本小组指定念题员、记分员、记时员并组织纪律,其余三组作答。
四、开展活动
我给学生三个周末的时间准备,初定在第15周周一展示。我强调全员参与,并辅以“获赞”机制,明确论“功”行“赏”,多做事情多得赞,独立完成的作品,越优秀赞越多。各组长组织、协调小组成员,并如实记录他们参与的积极程度。
五、展示成果、反思总结
第15周刚好是本年段的教研周,我们备课组长安排我开课。于是我决定把这次综合性学习作为公开课的内容。
我将这节课分为四个环节:1、教师导入2、分小组展示、3、教师总结、4、布置作业。
分小组展示是整节课的重点,大约占40分钟,在每个小组展示后,我也有给予适当点评,但课堂主要还是交给学生。
桥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自我园《竹鼓教学》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幼儿园竹鼓特色日凸益显,但是在日常的竹鼓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在探索。大班的孩子已能读懂常规的鼓点符号,但各符号的鼓击部位容易混淆,要求边看图谱边敲出鼓点节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存在。本次活动的第一环节就是帮助幼儿梳理竹鼓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主要是提炼出三种类型的敲击部位,为第二环节的看鼓谱、学敲鼓打好基础,并在联系中迁移已有经验,逐步习得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奏竹鼓。第三环节的集体演奏表现鼓点,让幼儿在与同伴保持和谐一致的要求下演奏,增强集体意识。第四环节是小结讲评,整理鼓棒,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物品收放习惯。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玩玩中,感受鼓声的节奏和强弱变化。
2.迁移已有经验,学习看鼓谱敲出鼓点节奏。
3.在集体表演时,能与同伴保持和谐一致
活动准备
每人手鼓棒、竹鼓、鼓点符号、童谣《外婆桥》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梳理有关竹鼓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
(一)梳理竹鼓的基本知识。
师:前段时间,我们看了竹鼓表演,也在区域里玩过鼓,小朋友也学会了一些关于鼓的知识,今天季老师来敲一敲鼓点,请你们仔细的看,老师敲了鼓的哪些地方?
1.教师敲鼓点。老师敲了竹鼓的哪些地方?除了敲击竹鼓,还可以敲击什么?
2.教师提炼三种类型的敲击部位。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敲鼓的 部位,李老师把它分成三类,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三张归类)
(二)倾听教师示范在鼓的.不同部位敲击,猜猜老师都敲了鼓的哪些地方?
(三)复习鼓点符号。
1.请小朋友看看,这个符号它应该在哪里?哪个地方才是它的家?(鼓点符号找家)
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朋友(教师出示三个泡泡)这三个泡泡要来找鼓点符号做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鼓点符号(教师出示鼓点符号)这个鼓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2.辩听敲击鼓的不同部位发生的不同声音。
二、学童谣、看图谱
(一)学童谣
师:刚才老师敲的这段鼓点是余杭民间童谣《外婆桥》,现在请你们在来听一遍,等一下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师:刚才老师念的这首童谣和我们平时念得童谣有什么不一样?是用什么方言来念的?
师:这是一首余杭民间童谣,刚才老师是用余杭方言来念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二)出示图谱,理解图谱并练习节奏。
1.分小节练习。
①出示图谱第一张。师:这张就是《外婆桥》的鼓点图谱,看着上面的鼓点符号你能敲吗?这个鼓点符号是上面意思?怎么敲?谁能试着看图敲一敲?
②逐句出示图谱,与幼儿分析敲击鼓的部位与节奏型。
2.幼儿自由练习。
3.整体练习。
刚才我们是一小节一小节的拍,现在能不能试着完整的看着图谱来敲一敲鼓点?
三、集体演奏表现鼓点
1.师幼集体练习,并进行关于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小结。
2.分角色练习。
四、教师讲评,整理鼓棒
【桥教案】相关文章:
乌龟桥中班教案09-25
《桥》说课稿06-08
关于桥教案范文集锦九篇08-26
【精品】桥教案范文锦集五篇10-06
关于桥教案范文锦集7篇07-19
关于桥教案范文锦集九篇08-28
【精品】桥教案模板锦集6篇09-28
【必备】桥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9-25
关于桥教案范文集锦六篇07-30
【必备】桥教案范文集锦5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