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教案

时间:2024-09-25 21:19: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城和运河》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同学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

  1、师:俺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 、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2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时,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发明: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俺的眼前。

  俺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局部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局部,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局部结构完全同于第一局部,同学们自身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局部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无妨自身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局部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局部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局部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充分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预习的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二、小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分配给你们的任务准备一下,练一练,3到5分钟的时间,一会展示给大家。

  三、小组展示:

  1、教师评价各组6号听写生词情况。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着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怎么样,从课文中哪里看出?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语句,谈一谈你们的认识和感悟。

  一组同学感情朗读1自然段,谈对万里长城的认识及自己的感受。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二组同学感情朗读2自然段,谈对京杭大运河的认识及自己的感受。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3、这是课文中介绍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谁能结合你课下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了解。

  三组同学介绍的万里长城。

  四组同学介绍京杭大运河。

  4、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如此伟大的工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多么自豪啊!谁能通过朗读把你的自豪感表达出来?

  五组同学感情朗读。

  六组同学比赛感情朗读。

  5、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如果能够感情背诵就更好了。

  七组感情背诵。

  八组展示第一节的默写。(先背诵,后检查写的对错)

  九组展示第二节的默写。(先背诵,后检查写的对错)

  十组展示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图片,写的一段话。

  十一组展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

  十二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诗歌。(课前板书,展示时自己读后再组织大家读)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两项伟大的工程——长城与运河。其实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那真是举不胜举。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多么的自豪!让我们再来一起自豪的背诵一下这首诗。下课!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

  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4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7、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8、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9、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0、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1、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2、指名读,生评议。

  13、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5

  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习语文

  开学第一课——《长城和运河》,要让学生了解万里长城之雄伟、京杭大运河之壮丽、中华民族祖先之聪慧,我便带了学挂图、生字卡片走进了室:

  师:在我们,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与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大陆南北,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生齐答:长城、运河。(通过预习,孩子们早已知道了她们的名字)

  师:看看图,结合你的预习内容,说说长城或者运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出示学挂图,指导观察,意在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城与运河雄伟、壮丽的特)

  生:长城很长!

  生:运河也很长!

  ……(对于孩子那简单的回答我并不满意)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呢?

  生: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

  生:运河像一条飘落在大地的绸带!

  ……(请了几个孩子,都是拿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对于长城的雄伟、运河的壮丽并没有自己的体会。不禁有些失望!)

  我想:也许是初读课文吧,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能彻底的感悟!于是乎,我和孩子们一起品读了课文!学完课文后:

  师: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奇异。(还是有些失望)

  师: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大家看看图,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生:长城接连不断,连绵起伏,像一条长长的龙。

  师:你讲得真生动!她……还像什么?(生兴高采烈地看图)

  生:像一条游动的蛇。

  生: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大街!

  师:太短了!(学生敞开思路,各抒己见。)

  生:像一条游动的大蟒蛇。

  生:像一条穿行在大地的高速公路。

  生:像飞机划过天空留下的一条白色的丝带!

  ……(这时,孩子门的脸神采飞扬!我想:这时他们才是真正体会到的长城之奇异!)

  师:你们的想象太精彩了!但我觉得还是像“巨龙”好,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理由!

  生:(沉思,翻开书本,再次阅读文本,观察插图,寻找理由,这无疑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

  反思

  我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农村,许多孩子并没有见过长城和运河。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宽阔的街道、田间的小河……而这些与长城和运河又差之千里,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直观感受唯有从书本的插图中去获取!但是插图又未能尽显其风姿,学生从单纯的语言文字中又很难体会到其雄伟、壮丽,更难以激发真正的喜爱之情,更别说是产生互动,故学中感觉十分之遗憾!我们的'材中有许多类似的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的学内容,我们师不妨宽容一些,不要急着加以否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学语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表达!可能把长城比作街道、高速公路并不合适,但是在孩子们的世界里,那是感受新事物的又一方式!

  在我们的学中,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十分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谈、自探、自创、自得、自乐。在课文学活动中,让他们在敢想敢说的空间里长大,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会水到渠成!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6

  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驾驶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

  2、男女分角色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要求比较一、二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交流,介绍这种方法在诗歌中叫做“反复”

  精读课文

  过渡引入: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呢?

  学生起齐读相关部分。你从哪儿看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引读——(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景象很奇异,这一句该怎样读?指好这一句。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交流。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

  远远望去,长城像什么在大地上?指导说话(长城像巨龙一样盘旋在大地上。……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相机板书: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引说: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它是——指导说话。指好这两句话。试背。

  启发思考:读了这两句话,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理解“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

  过渡:万里长城是这样的雄伟、壮丽,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运河的奇异表现在哪儿?

  引读:运河像……及时板书: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风景秀美)你从那些词可以看出?

  及时板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介绍:“京杭大运河”是运河的全称。再读这两句,试背,思考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把“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可见中华民族的祖先——?师生对答末两句。

  指导朗读全文。先欣赏配乐朗诵,再让学生练习朗读。

  练习背诵

  结合板书,回顾课文内容,尝试背诵。

  课堂练习

  P11第四题指导说话。

  附板书:

  2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山海关)西(嘉峪关)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北(北京)南(杭州)

【《长城和运河》教案】相关文章:

长城和运河 教学案06-12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08-12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11-17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汇总(7篇)06-24

《长城》教案15篇12-05

和倍问题教案09-28

因数和倍数教案10-22

《糖类和油脂》教案11-08

《长城》教学设计10-29

长城叙事作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