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
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
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
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24×2=48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部分呢?
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本书少算了几元?(4元)要计算一共付多少钱,还要怎样做?
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课件演示20×10=200这部分,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部分?
结合课件演示学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
(2)回顾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
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设计意图: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实际得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口算能力,为后面理解算理做铺垫。
2、笔算
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
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竖式。
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竖式,全班交流、完善:
预设生1:3个竖式
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
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
学生讨论优化竖式。(重点讨论“+”和“0”的去存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竖式,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完善,形成最后的笔算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3、梳理过程
(1)课件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计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这个24的位置决定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
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请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
(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
设计意图:这次板书过程,看似重复,实际不然。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笔算的内化情况;目的二是为后面对比优化方法做铺垫;目的三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比较优化方法
请学生对比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理由。
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43×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小红下次买18本书,每本书24元,又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课下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这节课学习的是不进位的乘法,后续将学习进位乘法,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流程
一、口算题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淇淋,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淇淋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注意格式的问题:“横式上的余数有没有丢”、“横式上的商会不会写成被除数”……,找到问题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视;
4、完成68÷6的验算过程,查除法竖式有没有错余数在验算的时候有没有加横式上有没有写错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会正确的读、写小数。
4、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归的能力。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教师指导点播、精讲。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多练习。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开展教学
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出示课件)文具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好的,请同学们把这些文具按价格分成两类
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教师出示自己的分类。
书包:45元。
钢笔:3.50元
剪刀:12元
橡皮:0.20元
彩笔:3元
曲别针:0.15元
3、引入课题
象3.50、0.20、0.15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这个小点叫做小数点,(板书3.50、0.20、0.1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小数
1、试读小数
师:生活中处处有小数,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请大家读一读屏幕上的商品价格
教师提问: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角)第二位表示什么?(分)
让学生完成屏幕上填括号。
总结:小数的读法。(结合板书的小数学生再读)
2、你还在那里见过小数?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3、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小数知识,大家想了解吗?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搜集的小数知识图)
4、小结:看来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用小数表示价格,还可以表示质量和长度等。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题
1、汇报自己的身高
学生汇报后教师说,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米和分米或者是米和厘米作单位,如果我们只想让自己的.身高用米做单位,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现在同学们可以自己自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2、自学提示
(1)仔细阅读课本89页上的例1,想一想,用你学过的知识写出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的数。
(2)你发现什么问题,在小组说说,并想办法解决。
(3)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做一做,填一填,完成课本中的括号内容。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交流
板书: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
7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7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3米
1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8米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是3分米)
6、出示89页做一做,让学生填在书上,全班交流。
四、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1、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做完后师生交流
2、试一试我能行
学生口答,师生肯定
五、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并且会读小数,知道了小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相信同学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掌握更多的小数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习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相关文章: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07-04
教师集体备课工作总结10-27
小学数学教案07-22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01-03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05-22
小学三年级优秀数学教案03-11
小学数学线与角教案11-23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12-2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11-2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3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