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数学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活动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9+5= 9+2= 9+4= 9+8= 9+6= 9+3= 9+9= 9+7=
(二) 互动新授
1.教师出示课本例图。 教师:大家会经常去游乐园玩吗?游乐园里除了有许多好玩的东西,还有卖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儿。你看,这几个小朋友正在向小丑买气球呢!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之间互相说图片上的内容,并提出数学问题: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气球图列算式:根据这张图,怎样列算式能求出还有多少个气球?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列式:15-9=。
2.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师:15-9,你想怎样算?用学具圆片摆一摆,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圆片,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①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②因为9+6=15,所以15-9=6;
③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
3.比较、优化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汇报的几种计算方法:说一说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学生个别汇报,全班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 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2、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出示菠萝图和苹果图,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并把算式补充完整。
3、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减数都是9。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小结:今天我们学的都是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在计算时,可以用破十法,把被减数里分成10和几,先算10减9等于1,再把1与几相加求出最终的得数;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
4、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3题。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下列这几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个别汇报。
5、完成课本第11页练习二的第1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时强调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四) 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 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破十法 想加算减 连减 10-9=1,9+6=1515-5-4=6 1+5=6 15-9=6
作业设计:
《学习辅导》
2)9+( )=17 9+( )=16 9+( )=14 9+( )=11 9+( )=12 9+( )=13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教具准备:统计图若干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们参加过哪些比赛呢?
师:小朋友们个个多才多艺,老师真为你们有这样的.幸福生活而高兴。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校将举行一次大型的文体活动,我们班也准备组织一项活动比赛,大家高兴吗?应该组织哪一项活动比赛好呢?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生自由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地给老师提出了建议,都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都是提问能手。但是我们只能举行一项活动,你们说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啊!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统计。(板书课题:组织比赛)
二、调查统计,解决问题
1、调查准备 明确要求
师:我们先以小组单位进行调查,请小组长把1号信封里面的统计图拿出来,大家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这是一张最喜欢的活动统计图,有5个直条,下面写着跳绳、踢球、其他,还有两个括号。
师:是啊!有跳绳、踢球,还有两个项目没有告诉我们,你们说应该填什么活动项目好呢?其他是什么意思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点数。
2、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
1—3的数字卡片,颜色卡片(红、黄、蓝),糖果一盒,棒棒糖、泥工、玩具等物品各准备一份(3以内),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活动过程:
1、复习1—3数字及颜色。
2、游戏:送礼物。
逐个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泥工、玩具),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请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师:为了表扬我们的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泥工,小朋友数数有几个啊?
3、游戏:捡糖果。
请幼儿按照老师出示的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
创设情境:老师带着糖果准备发给小朋友却不小心打翻了。师:哎呀!老师不小心把糖果打翻了,那请小朋友帮我捡起来好吗?不过我们要按照老师手里的数字来捡相同数量的糖果哦!
4、多媒体游戏
数量对应。
当枪声响起,幼儿一起参加保护小鸟的活动,按照游戏的问题数一数××颜色的小鸟有几只,并找出对应的数字。当幼儿找对了数量,游戏里会传出表扬的声音,当答错时,游戏里的声音会让幼儿再想一想。
延伸:数数小椅子下的礼物有几个。
反思: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用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由于糖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物品,所以一开始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就积极的帮老师捡糖果了。后来请幼儿注意倾听要求后有所改善。当孩子按照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时,有部分孩子开始出现错误,于是我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然后再进一步的提升难度,多媒体的形式,让孩子感觉在开动画一样,在愉快的活动中又一次增加难度学习到按照颜色的要求数相应的数量,这使幼儿能力的差异性的到了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设计说明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概念很多,这部分知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复习这些内容时,我采用“梳理知识——动手操作——强化练习”的模式。通过复习,系统地整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和“观察物体”的内容。
2.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提问: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三角形分类。
师: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三角形有哪些分类标准?具体是怎样分类的?
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进行汇报。
(三角形按角分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包括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反馈练习:完成教材101页1题。
2.复习三角形内角和。
师:想一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我们可以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进行汇报。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
反馈练习:想一想,算一算。
∠1=( ) ∠2=( ) ∠3=( )
3.复习三角形边的关系。
师:说一说,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思考后汇报。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反馈练习:完成教材101页3题。
4.复习四边形分类。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学过几种四边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
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汇报。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反馈练习:
(1)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②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
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④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
(2)完成教材101页5题。
设计意图:通过由浅入深的复习,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成果。
5.复习观察物体。
(1)引导学生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出几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2)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它们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重短难点:
掌握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
你小鸡吗?
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
看图上画有什么?
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课件出示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课件动画播放:又来了2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
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
板书算式:8-2-2
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
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
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练习:第74页的第5至8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2.掌握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知识复习
(二)引导探究:带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例1.2(x-2)-3(4x-1)=9(1-x).
解:(怎样才能将所给方程转化为例1所示方程的形式呢?请学生回答)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
遇有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三)练习:(A)组
1.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若不对怎样改正?
解方程2(x+3)-5(1-x)=3(x-1)
解:2x+3-5-5x=3x-1,
2x-5x-3x=3+5-3,
-6x=-1,
2.解方程:
(1)10y+7=12-5-3y;(2)2.4x-9.8=1.4x-9.
3.解方程:
(1)3(y+4)12;(2)2-(1-z)=-2;
(B)组
(1)2(3y-4)+7(4-y)=4y;(2)4x-3(20-x)=6x-7(9-x);
(3)3(2y+1)=2(1+y)+3(y+3)(4)8x+4=2(4x+3)-2(-3+x)
(四)教学小结
本节课都教学哪些内容?
哪些思想方法?
应注意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有好朋友吗?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师:加法和减法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①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境图。
师:认真读一读题目,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它
们之间的关系,你能画出来吗?
②怎样计算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③引导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①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第(2)、(3)小题。根据题目画出
线段图。
②分析两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
③引导学生与第(1)小题比较、分析得出: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
2、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教学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加法,小组内说说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并找一找加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2)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那减法各部分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3)沟通梳理加、减法间的关系
师:通过几个算式的比较,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加、减法之
间的关系吗?
(板书: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检测反馈
1、看课件,完成基本训练。
2、完成课本第三页做一做。
3、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2、3、4、5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3-21
小学数学教案07-22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02-2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3篇03-08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7-29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4篇02-28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3篇02-27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