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3、结合画面和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描绘透过诗句看到的美丽夜景。
4、象诗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读出情感,说出体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 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2、师:昕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来,一起读读诗题!
3、齐读课题。
师:诗人看到的怎样的夜景呢?让我为大家吟一吟(音乐)
二、读准读顺,读出韵律
师:好多同学都已跃跃欲试,请打开书60页,轻声读读诗,注意把生字读准。(生自读)
师:读给同桌听听,字没读准帮她纠正过来。( 同位互读)
师:谁愿意第一个试试读给我们听听。(指一生读诗)
师:强调 “萤”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读得轻而准!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古诗,不但一丝不苟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画面、读出来情绪来。
三、营造氛围,体验静之美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迷人的夜色中,诗人正被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学们现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河上的美景,你一定能看到一番特别的.景致。(她真会读诗,闭着眼睛想;还有他,边读边做动作帮助自己想象)
师:大家都陶醉其中了,来,读一读这两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
师:你说的好.就请你来读读这句吧!(生读)
师:瞧,连月亮都不忍心打破这夜的寂静呢。你读得真好,还有谁让我体会这是一个寂静的无月的夜晚。(再指名一生读)
师:诗人看到了几盏渔灯?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师: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
师:看图,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这就是“孤光”!再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 似的。这就是“孤光”!
师:刚才是你说的,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师:我感受到了。那盏渔灯的光太微弱了。
师: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 谁来试试,指名一生。
师:读得真美,那盏渔灯就像小精灵似的。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看看从老师的朗读你能听出什么?
师:读出他的“孤零零”。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师:读出他的暗中显亮!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师:那就读出诗人的欣喜!
师:小小的渔火虽然微弱,但在诗人看来,真是….(美、显眼、惹人喜爱).
师:让我们用诗句来赞美这小小的渔火,这静静的美!(接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板书:静
四、放飞想象,领悟动态美
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那点微弱的余光变魔术啦!
师:谁给大家读读吧!看看微风这位魔术师变出了怎样的景象?
师:先读一读,再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
师:微风泛起的层层波浪,用诗句里的话就是——风簇浪!
师:想看吗?(出示ppt)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再读一读,这是一种动态的美!(板书)眼中的景越美,读得也就更美。
师:谁试试?指名一生读 师:我看到浪了,也感觉到风了,只可惜星星太少了,谁让我看到多一点的星星。再指名读。
师:他试图让我看到更多的星星。请你再来读读。
师:风吹起来了,浪涌起来了,满河的星星在跳动。真美!你可以邀请一个小伙伴读!
师:读得真好。谁跟她一起读?我们一起读。全班齐读 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
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师:表扬你的想像力。
师:一只?两只?是无数只!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如果你们来写,绝对不亚于诗人。来,让我们边想象边吟诵。全班配乐齐读。
四、背诵陶冶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来,请一味小诗人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诗)
师:读得真好,谁能看着画面吟诵?(ppt去字幕)指名背诵。
师:我们都陶醉了!让我们站起来随着画面一起吟诵吧!全班配乐吟诵。
师:一点微弱的孤光就能激起诗人无穷的想象,这是因为诗人有双慧眼,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美,谁能像诗人一样,去试着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说一说?
五、拓展发现,创造美品
师:现在老师还要给大家推荐一首描写夜景的诗,看看这首《枫桥夜泊》 cAI:出示诗句。
师: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夜景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指名两生吟诵。
师:今天我们读的这些首诗都特别美,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继续分享,美美地读,美美地说!还可以像小诗人一样,美美地写,好吗?下课!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 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 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卧”、“薪”的意思?
(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
3 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初读指导。
1 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 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3 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议、表示、骄傲
(3)一般了解:会稽、勾践、夫差
4 出示生字:吴勾践示谋臣免患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5 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钢笔描红。
三作业
1 练习写生字。2 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吴国谋臣后患免除勾践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三、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
(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释“卧”、“薪”、“尝”、“胆”四个字的词语。
(“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
(2)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①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前”理解“时刻不忘”。
②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贯这样做。(板书:卧薪尝胆)
(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来推磨,受尽屈辱整整干了三年)
(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写,只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1)齐读第五自然段。(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
(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利,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夫人 只好 推磨 当奴仆 要求 夫差 一只 磨难 上当 总要
2、简要说说“臣薪尝胆”的意思。
二、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吴王答应勾践要求);
(3)勾践受尽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晚上睡在挂苦胆尝);
(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3、指名复述,相机指点。
三、质疑问难
(1)“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讲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出的是什么奇兵?
对上述问题,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启发学生课外读《史记》(白话本),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详细经过。
三、指导造句
1、找出课文中的原句: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2、理解“建议”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建议”?
4、练习口头造句。
5、指名造句。
四、作业
1、用“建议”造句。2、继续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附板书: 12 卧薪尝胆
战胜
越王 卧薪尝胆 吴王
转弱为强
灭掉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讲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 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情景随笔课《抢凳子》,对此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说课。
一、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了人教版上册第五组初识鲁迅,课文中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这些描写不仅把人物写活,而且以小见大,蕴含哲理,把事情写清楚了。为把这些细节描写方法熟练地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中,我选用了《抢凳子》情景随笔课指导学生习作。
二、说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本节课就是在此理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观察,在情景中感悟,在交流中提高。活动是随笔化习作的载体,目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于高年级习作的要求中,有这样的论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随笔化写作教学体系》中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要达到“真”、“情”、“趣”、“多”,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从活动入手,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然后过渡到写具体活动过程,达到准确、流畅地进行细节描写,用上好词佳句,有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上课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获得冠军的同学还有一份奖励。”,游戏和奖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到游戏中来。
(二)活动准备。首先出示规则:在音乐声中,大家一齐围着凳子走,当音乐声突然停止时,每人奋力抢坐到凳子上,未能抢到凳子的人被淘汰,抢到凳子的人再组成新的一组,并减少一个凳子,再次游戏,直到最后。获胜的同学获得奖励。接着对全班25名学生进行分组:男生组、女生组、男女混合组,每组六人。一名学生自告奋勇负责管音乐的停放。最后学生将课桌凳靠边放,空出中间的场地,放上五个凳子,六名学生在凳子四周朝顺时针方向站好,一切准备就绪。
(三)体验游戏。游戏前,我让同学们齐说习作六到:看到、听到、说到、想到(想象联想)做到、悟到。游戏中,我不时的悄悄提醒负责音乐的同学,要把时间控制的长短不一,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同时我又有意识地煽动抢凳子的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以期望生成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个同学不小心被另一个同学挤下凳子,摔倒在地上,引来观看的同学一片善意的.笑声,我立刻喊停,对这个同学进行采访,让他说原因、谈心理感受,其他同学也发表自己对这一画面的看法。一组比赛结束后,冠军获得了奖品,一本阅读笔记本。然后我对获得冠军的同学进行采访,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有什么经验要表达等,我还请作为观众的学生说说游戏中最有趣的镜头和画面,也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他们的情况描述出来。这些都为下一步学生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四)师生同写。活动之后,我说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刚才同学们都有出彩的表现。请动脑想一想,理一理思路,然后拿起笔,把印象深刻、情节难忘的地方赶快写出来,和大家分亨你的精彩吧。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写,还要和同学们一起展示习作。写完的同学请到黑板前把自己的名字、习作的字数和名次写上,只写前六名。
(五)展示评改。最先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先自己读一读,再改一改。30分钟后,让生生交流,评出小组中最好的。再全班交流。交流时,先让学生自愿主动展示,然后小组内最好的展示。展示后,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通过读评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习作的水平。最后展示老师的习作,目的是用老师的作品实现榜样和引领作用。
五、说教学得失:本节课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先调动孩子们想要游戏的兴趣,让学生“动心”,再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体验感悟、观察场景。从始至终,孩子们活动的热情始终高涨,再让学生“动笔”。使习作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写出自己的习作。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大家指导。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绰”、“伏”以及关联词“无论……只要……一定……”会用“假如……总要……”说几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重点语句的理解,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重陶。
教学难点
1、从字里行间,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山里人朴实、善良的人性美。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刘章爷爷的家乡有一条潺潺而流,清澈见底的水溪,每当刘章爷爷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小溪中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质疑
1、师范读第2—4自然段
搭石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估计学生能领悟出搭石很美)
2、过渡:课文的第二自然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我一找。
生找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并齐读
相机板书:一道风景
3、引导质疑: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想不想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跟随家乡的人们,走进课文,一块去发现搭石的美。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生带着问题,默读2—4自然段,圈划出你认为很美的语句。
出示问题:你感受到文中哪些画面描写得美?美在哪里?
请大家带着问题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美丽的波浪线划出美的语句,并有感情地读读。
(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轻声读,培养语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师:老师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2、生读读自己发现的美,师引导感悟美
.(指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品析美)
(1)体会老人摆搭石为人着想的心灵美。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衡,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找出文中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
再用上关联词读一偏。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抓住老人摆搭石时动作的词语“放下”、“搭上”、“踏上”体会作者的留心观察和老人的细心、为人着想)
这是一道为人着想的风景。
相机板书:为人着想
②指导朗读: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
(2)体会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的和谐美。
过渡语:这里的人心灵真美。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家乡搭石的美?
出示语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你找的.是十分优美动人的画面,请大家轻声读这段话,说说你眼前浮现什么情景。
①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
理解“协调有序”
文中写什么“协调有序”?怎样的动作是“协调有序”?师生配合着读,选一组配合。
(不好走啊,注意节奏要跟上、要读得“协调有序”,读不好,可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速度渐快,反复三次)
师:一行人这样走着,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是不是有人指挥呢?对,其实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②这句话中你还从哪几个词体会到画面的美的?
“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一生声情并茂读词语,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身临其境去感受)
师小结: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之美、声音之美、人影映入小溪中的影之美,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美,这是一道和谐的风景。
相机板书:和谐
③配乐朗读:多么美的画面,犹如一首清丽的小诗,请大家用读诗的韵味,读出这幅美的画面。(师在句子下用“/”画出提示)
(反复朗读,层层感悟,这样,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让学生体会出其蕴涵的感情。)
(3)体会谦让、敬老美
师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①学生读语句“如果两个人……才相背而行”
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能淡淡你对这画面的感受吗?
(这是一道互相谦让的风景)
板书:让搭石,谦让(或互助,团结)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请男同学一起来感受份美。
男生读
2、过渡: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①哪些词语能打动你,理解“伏”“理所当然”
②齐读“伏”字遍,理解字义
③活动加深理解:现在老师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
请个小伙子
男生弯下身子,师手搭在生的背上
你真是个很棒的年轻人,有了你,老人定能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得过小溪。
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老人没有道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想象:这位老人年轻时他也一定曾经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
④透过“伏”“理解当然”看出这里的人怎样的情感?
师小结:家乡的人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尊老敬老淳朴民风,这是一道尊老敬老的风景。
板书:尊老敬老
小结:这里有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⑤拓展:展开你们的想象,这一种排搭石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还会有哪些人来走,我们还会有哪些人来走,我们还会看到哪些馨的场面?
口头说话:
(出示提示)假如__来走搭石,__总会__,人们把这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如:胆小的孩子,外乡人,残疾人等)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说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赞颂美
过渡:这美撞击着刘章爷爷的心灵,并发出由衷的感叹,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
出示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作者赞扬什么?(搭石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仅仅在赞扬搭石吗?还赞扬(乡亲们)
赞扬乡亲们的什么?(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美好心灵)
从哪里体会到这些?(联系上文)
相机板书:美好心灵
(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
2、齐读这一句,读出内心的赞叹与感动
五、拓展延伸,发现美
过渡:同学们,搭石的美,我们看在眼里,搭石的美,我们记在心里,其实,这样的美也在你身边,就蕴含在那一件伯不起眼的小事中.
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美的小事
请大家读读句子: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一把雨中的小伞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一句风中的问候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一个关怀的眼神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弯腰捡纸时的身姿
……
……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有一颗发现美的心
回家后把你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写出来。
(以“发现美”延伸课文,使读写真正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为人着想
和谐
一道风景互相谦让
心灵美
尊老敬老
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词中字相同而词语的意思不同的规律。
2、学习8个由不同的两个字组成的生字。
3、会正确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直接导题,并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讲授新课
1、我的发现:
⑴ 出示一组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⑵ 读一读词语。
⑶ 读读泡泡里的话,你能把学习伙伴没说完的话说完整吗?(学生自由补充)
⑷ 你发现了什么?(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可是位置不同,意思就不一样。)
⑸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词语吗?(同桌说后全班交流)
子女 女子 女儿 儿女
菜花 花菜 楼上 上楼
…… …… …… ……
2、读读认认:
⑴ 学生自己读一读。
⑵ 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这八组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⑶ 你想怎样记住这八个字。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⑷ 按“月”和“夫”组成“肤”,皮肤、皮肤的方法读一读。
⑸ 从八个字中选字进行扩词练习。
⑹ 选出其中的词语进行说句子练习。
3、我会填:
⑴ 读一读每组词语,说说每组两个词语有什么不一样?
⑵ 生自己进行填空练习。
⑶ 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⑷ 读一读句子。
⑸ 补充练习:
温暖 温和
这位服务员( )地接待每一名顾客。
老师对我的关心,让我感到很( )。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学生回家动手制做小制作。
2、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邮票、名言等。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子女 女子 女儿 儿女
菜花 花菜 楼上 上楼
…… …… …… ……
温暖 温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阅读短文。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并能评价别人的作品。
3、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等。
〖教学准备
1、学生动手做小制作。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邮票、名言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生轻声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说说从这篇短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进行朗读擂台赛。
4、评出擂主并给予奖励。
二、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1、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⑴ 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
⑵ 介绍自己的制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样做成的`?你的小制作有什么用处?
⑶ 评一评谁的手巧,谁说得清楚、明白。
2、请一名学生先按上面的要求上台说一说。教师相机进行点评。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介绍。
4、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可适机进行评价。
5、向小组以外的同学进行介绍。
6、评最佳作品和最佳讲解员。
三、展示台
1、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展示台,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
2、每个同学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收集的材料。
3、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参观。
4、邀请学校老师和家长参观。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展示台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黄盖写信骗曹操,曹操大喜等待黄盖来降。
且说江东,天色向晚,周瑜斩了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书“先锋黄盖”。盖乘一天顺风,往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④“大笑”一词表明什么?]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àn),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tǎnɡ)有诈谋,何以当之?” [⑤这句话写出了程昱怎样的性格特点?]操省悟, 便问:“谁去止之?”文聘(pìn)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 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ūn)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 [⑨黄盖为什么在距曹营二里处点燃小船?]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句导读:黄盖近距离点火,使曹操措手不及,悔之已晚。这几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火攻的壮观场面,说明了火攻的威力。]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黄盖借助东风,实施火攻。
曹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寻曹操。 [⑩“跳”“冒烟突火”这两个词的.作用是什么?]操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黄盖望见穿绛(iànɡ)红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进,手提利刃,高声大叫:“曹贼休走!黄盖在此!”操叫苦连声。[句导读:从“叫苦连声”中可以看出曹操无比懊悔的心情。] 张辽拈(niān)弓搭箭,觑着黄盖较近,一箭射去。此时风声正大,黄盖在火光中,那里听得弓弦响?正中肩窝,翻身落水。
段导读:第3自然段讲火烧曹营,黄盖为阻止曹操逃走,受箭伤落入水中。
却说当夜张辽一箭射黄盖下水,救得曹操登岸,寻着马匹走时,军已大乱。黄盖军中将领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zú)报道:“后稍舵上一人,高叫将军名字。”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韩当一听知是黄盖,急忙叫人救起。见黄盖负箭着伤,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用刀剜。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积累运用”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辨析组词
1 出示有关的汉字,学生读一读,找特点。
2 指名反馈,归纳:同音字。
3 学生完成练习。
二、抄一抄
1 读一读。
2 鼓励学生积累其他词语。
3 反馈、。
三、读一读
1 自由读。
2 反馈对这些词语、句子的理解。
3 学生补充,鼓励课后积累。
四、填一填
1 学生完成练习。
2 集体讲评。
3 读一读。
五、仿写句子
1 出示例句,学生读。
2 讨论:“有的”和“有”的不同。
3 指名反馈。
4 学生练习。
5 集体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阅读短文,掌握忘本单元金钥匙。
2 介绍大海。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
1 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读通短文。
2 认读生字。
3 大家一起读。
4 再读短文,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二、介绍大海
1 请学生说对大海的了解。
2 小组交流。
3 指名反馈。
三、金钥匙
1 学生自读。
2 反馈,你从中掌握了一项什么本领?
3 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写文字说明,办以《大海》为主题的小报。
教学过程:
一、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1 请同学们自由地交流收集的资料。
2 指名反馈。
二、引导写说明文字。
1 教师引入。
2 指导写说明:指出写说明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 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4 学生练习写说明文字。
三、指导办报。
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平时看到的报纸的样子,特点。
2 学生反馈。
3 小组讨论自己小报的主题,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4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办报时注意的事项。
5 学生合作办报。
6 小报展,互相点评。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方法
讲读法、感受法。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收集与本课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
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阅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
抽生说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学习任务)齐读学习任务
2.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天山简介)
3.著名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延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优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骑着马去天山看一看吧!
4.请同学们同桌论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的字音,互相纠正字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发现哪些字需要重点识记?
(二)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天山,你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勾出相关的句子,也就是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荷花教案06-21
语文教案(经典)09-07
(精选)语文教案09-19
【经典】语文教案11-10
语文教案09-26
语文教案09-28
语文《丰碑》教案05-16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22
[精华]语文教案08-24
(优)语文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