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观察和了解鱼类共同的外部结构和不同的外形特征。
观察、比较不同鱼类的颜色和外形特征,了解鱼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有关鱼的图书。
一幅大鱼的`图画。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小组
1. 老师在白板上一笔一笔画出一条鱼,每画一笔,请幼儿猜一猜老师要画的是什么。
2. 与幼儿一起阅读有关鱼的图书,请幼儿描述鱼的外形特征,活动进行时,可运用关键词,例如鱼尾、鱼头、鱼鳍、鱼鳃、鱼鳞、鱼眼等。
3. 比较各种鱼类的颜色和外形,使幼儿知道鱼有很多种类。
4. 在桌上放一幅大鱼的图画,请幼儿围着桌子,当听到老师说出鱼的某部位时,立刻用手拍在图画相配的位置上。
5. 可让幼儿轮流说出指示,其他幼儿指出相应部位。
活动评价
能描述鱼的外形特征。
初步了解鱼的多样性。
备注
活动建议:
请幼儿收集各种鱼的图片和资料,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
在饲养区饲养不同种类的鱼,供幼儿观察。展开阅读全文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
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 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 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 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 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略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尝,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
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
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两个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酱油),两个托盘。
2、幼儿每人三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勺子。
3、漏勺、塑料小篮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箩筐若干,小毛巾4条。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酱油)。
(2)教师继续以魔术的形式,将两颗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问:变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个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这个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为什么珠子在酱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体的形状、颜色。
2、了解水。
--无色无味这一特征现在,水宝宝要和我们玩躲猫猫,它啊就在你们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①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到水宝宝的?
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③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
④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3、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帮水宝宝搬家,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宝宝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就是帮水宝宝搬个家。
①教师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并尝试用这些材料进行活动。
②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提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帮水宝宝搬家的?
在帮水宝宝搬家时,水宝宝怎么了?
④小结:原来水是会流动的。
延伸活动:
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水宝宝?
2、观看PPT,听水宝宝自述。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萝卜的不同特征,指导萝卜的品种。
2.初步尝试在表格上记录自己猜想的结果。
3.愿意进行探索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白萝卜、胡萝卜、一点红、绿萝卜的实物准备;小刀一把;再准备一块砧板。
活动过程:
一、萌发探索萝卜的兴趣,教师引导师:小朋友,小兔菜地里的萝卜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拔萝卜吧!
师幼随着音乐,拔萝卜。
二、 感知萝卜的外部特征(颜色、形状、表面)师:你拔了一个什么颜色萝卜?
师:白色的萝卜形状是怎么样的?(椭圆形)师:白色萝卜叫白萝卜。
--一点红师:萝卜上有白色、有红色,这叫一点红。
--胡萝卜师:这个萝卜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的?
--绿萝卜师:绿萝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心灵美。
绿萝卜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这些萝卜是长在哪里呢?(泥土里、田里)--出示ppt师小结:其实这些萝卜是一个大大的根,长在泥土里,我们需要用大大的力气把它们拔起来。
三、 萝卜分类货架上四个框框,有红色、绿色、橘黄色、一点红的四种颜色的框框--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萝卜的类型进行分类师小结:我们认识了萝卜的颜色,这些都是萝卜表皮的颜色,就像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样。
四、观察、记录萝卜皮肉的颜色如果把萝卜切开来,会是什么颜色呢?
--出示表格师:这张表上有什么呢?表格上的小问号是什么意思呢?眼睛是什么意思?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依次贴上不同的颜色标志--切开相应颜色的萝卜,让幼儿进行验证。
师小结:原来呀,白萝卜和胡萝卜表皮的颜色和肉肉的颜色是一样的。
师:一点红、心里美的萝卜切开来是什么颜色呢?
--拿2张颜色图片,上来贴在表格上。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选了哪几种颜色?为什么?
--女孩子、男孩子分组粘贴,进行猜想一点红--切开来(白色)心里美--切开来(枚红色)五、品尝萝卜师:那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萝卜吗?---喜欢、不喜欢。
教师小结:其实,萝卜的营养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们要多吃它。小兔为了感谢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好吃的萝卜,你们想怎么烧呢?陈老师这里也有几种烧法,一起来看一看吧。有。
师:"你们想不想吃啊?"
-------想师:"我们樱桃班里的甬港饭店已经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萝卜宴,我们也一起来尝尝吧?------好(放音乐结束)对于小班幼儿,创设情境的教学是有效的导入方式。
有幼儿说"像小老鼠的脑袋",教师可以抓住时机,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想象。
对幼儿抓得比较紧,牵着幼儿走。应以对话的形式和幼儿进行交流,让活动更加生动、流畅,按萝卜的自然属性颜色进行分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形象生动的表格用猜想、验证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对小班幼儿,这种表格的记录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维定势。"眼见的才是真实的,不能想当然。"切萝卜的'方式,应该多角度去切,让幼儿切实查证萝卜里面的颜色,这样才是科学的。
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儿的食欲。
教学反思
1、针对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我采取了表演的方式,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幼儿在玩中快乐学习。
2、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方法。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沟通课堂内外知识,联系学科,联系生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较好地完成了我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的特征,进行按ABAB、ABCABC的规律排序,感知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2.能用语言描述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排序ABAB板、排序ABCABC板,砖块、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导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规律美并讲述色彩排列的规律。
1.师:今天呀小兔要搬新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小兔家的这面墙饰怎么装饰的?
2.师:小兔家的墙是按照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排序的。
3.幼儿操作。
(1)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红色和黄色的雪花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按照这面墙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在托盘里排序。现在请小朋友轻轻拿起椅子底下的托盘按规律排序。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老师这面墙还没装饰,现在请一名小朋友上来按照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排序装饰这面墙,小朋友们认真看你的排序和他一样吗?
二、复习ABCABC的排列顺序。
1.师:那现在我们接着看小兔的另外一面墙饰怎么装饰的呢?
2.师:小兔的这一面墙是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排序的。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的雪花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按照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排序的规律在托盘里排序。
3.师:老师这还有一面墙没有装饰,现在老师请一名小朋友上来给这面墙排序,小朋友们认真看你的排序和他一样吗?
三、引导幼儿按颜色特征排序进行操作。
1.师:小兔家的围墙还没有弄好,我们一起来帮助。老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砖块。现在请小朋友按照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来砌小兔家的围墙。
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砌的围墙有没有对了。
3.师:小朋友做的真棒,墙都砌对了。小兔家的还有一面围墙没有弄好,我们再一起来帮助。老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砖块。现在请小朋友按照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来砌小兔家的这一面围墙。
4.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砌的围墙有没有对了,小朋友做的真棒,墙都砌对了。
四、活动结束。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排序和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排序,小朋友回家后可以找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排序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8
实用的科学教案11-04
科学教案(荐)12-15
科学教案(精品)10-18
【必备】科学教案09-24
【精品】科学教案10-14
科学教案(优)08-26
实用的科学教案09-02
小学科学教案11-05
中班科学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