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内容简介】
《弗朗兹的故事》是该系列之一的“弗朗兹的故事”分册,该书是作者对一个男童从6岁到8岁这一人生阶段进行追踪观察以后陆续写出的,本书节选了其中的10个故事。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卷儿,天蓝色的眼睛,樱桃似的小嘴。还有那玫瑰红的双颊。没错,这就是弗朗兹,千万别说他长得像小姑娘,他正为这事烦着呢。不过,弗朗兹大多数时候是快乐的,他也给别人带来快乐。比如:他用礼品果盒的丝带、衬裙的花边、一大块丝网窗帘和一束上好的羚羊毛等等给妈妈做了一顶最最时尚的帽子,妈妈当然很喜欢,不过她戴着它出去散步时,路人的表情都怪怪的;弗朗兹用他独特的方式让他不喜欢的“乞克察克”老师变得和蔼可亲……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维也纳人,德语国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1984年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获林格伦文学奖。她的作品多元且童趣十足,带有无礼式的幽默,却又充满高度敏锐的严肃以及无声的温暖。《弗朗兹的故事》是作者对一个男童从6岁到8岁这一人生阶段进行追踪观察以后陆续写出的,本书节选了其中的10个故事。
【教学目标】
1、组建书友队,讨论弗朗兹的故事。通过书友队名称、宣言,增强书友队凝聚力。
2、引领学生交流《弗朗兹的故事》读后认识,让学生感动自己的心灵,享受读书乐趣,激发读书热情。
【教学准备】
1、五个书友队分组团坐。
2、学生阅读《弗朗兹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前几天,我请大家自愿结合,十个同学一组,组建了五个书友队,目的'是希望每个书友队加强交流,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班级读书会,也是我们每个书友队第一次较量的时刻。相信大家在课前充分的准备下能够在今天的班级读书会上把你们书友队的精彩展现给大家。(提前布置学生设计队名、齐诵宣言。教师随机板书队名)
2、让我们用掌声为我们书友队的建立表示祝贺。书友队建成了,希望每个书友队团结友爱,在我们美好的童年时代,博览群书,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
3、好书如挚友。《弗朗兹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许多同学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很多同学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更可贵的是在同学们的笔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感动,你们生命的成长。我期盼着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4、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七个方面去交流,原则是每一个版块只允许每个队的一名成员来汇报,人人参与,如果你不满意,可以补充。最后根据每个书友队的成绩评选最佳书友队,可以获得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本新书,先睹为快。
二、交流主题
1、作品简介及内容提问(由各书友队派代表汇报)。
(1)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维也纳人,德语国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1984年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获林格伦文学奖。她的作品多元且童趣十足,带有无礼式的幽默,却又充满高度敏锐的严肃以及无声的温暖。
(2)内容简介:《弗朗兹的故事》是该系列之一的“弗朗兹的故事”分册,该书是作者对一个男童从6岁到8岁这一人生阶段进行追踪观察以后陆续写出的,本书节选了其中的10个故事。
(3)六岁的弗朗兹长相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长相呢?
(4)弗朗兹怎样令严肃的“乞克察克”老师变得和蔼可亲的?
(5)作品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弗朗兹、佳碧、爸爸、妈妈、“乞克察克”老师、约瑟夫、莉莉、艾伯哈德)
小结:在作品简介这一环节每个书友队都介绍的很精彩。那么书中每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最喜欢哪个人?
2、人物点评。
可以采用下面的话作为开场白:()是一个()的人。我想对()说:()
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读书的乐趣所在,我们可以把书中的每个人物形象进行自由的联想,仿佛感受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从书里面走出来,与作者对话,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合上这本书,有熟悉的面孔、有清晰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有了这样的感受就证明我们读懂了……
3、图片解读:展示作品中的插图,让书友队成员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幅图的内容。
图一:作品54页中的插图。(注:课堂中的“乞克察克”老师完全变了样,变得很客气,窃笑几下。)
图二:作品82页中的插图。(注:被禁止说话的弗朗兹,用录音机录下要说清楚的事情,在课堂上交给了“乞克察克”老师,成为班上第一个让“乞克察克”老师大笑的人。)
图三:作品95页中的插图。(注:弗朗兹自以为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奶奶的声音,企图蒙骗妈妈,却被妈妈识破了。)
小结:画面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触动,是难忘的回忆,但是这部作品中,种植在我们心灵深处的还应该有很多很多,你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摘录了哪些?让我们来同分享一下。
4、朗读再现。
在读书过程中摘抄了哪些精彩的内容?请把打动自己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是啊,同学们读书的收获肯定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的心得体会吧!
5、心得体会。
(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书心得)
6、阅读感悟。
弗朗兹大多数时候是快乐的,他也给别人带来快乐。让我们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说说我们最深的——阅读感悟。
7、好书推荐。
《弗朗兹的故事》班级读书会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相信这本书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呀,生活中不能没有书作为良师益友。最近,你又读了什么好书?你打算推荐给自己的书友队,还是推荐给全班同学呢?
三、小结
在今天的班级读书会上,被评为最佳书友队的是:()
让我们用掌声表示祝贺,()队获得老师赠送的《皮鲁鲁总动员银红系列》,希望在下次的班级读书会上再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读书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
学习本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引起对网络和现代科技的兴趣,同时体会文中描写情绪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米老鼠、赞叹、敞开、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描写情绪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的路”,(学生边看边说)路有很多种,我们今天再认识一种新的“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中的“信息高速路”为什么加了引号?(不是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路,而是指电脑网络)
4.同学们,你们平时跟电脑打过交道吗?能不能结合你自己的亲身实践或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电脑的了解?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信息高速路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注意翘舌音:“鼠”“敞”。 “恋”的读音是liàn,不读niàn。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拼音是否标注正确。
(3)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过渡: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下面我就来学习课文。
三、细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我”家里能上网了,我的表现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的?
2.指名读。
3.齐读,体会“我”的心情。
(二)第二自然段
1.这是作者家第一次上网,他都了解了关于网络的哪些知识?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来。
2.全班交流
(1)学生汇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电脑网络。
出示: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一起。
a.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作者把电脑网络比作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你们能理解吗?(学生说)
b.为了让大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老师把这个蜘蛛网图给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演示配音蛛网图)
c.谁想来谈谈感受?(我觉得网络真了不起)那你们能用了不起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吗?(学生齐读)
(2)难怪小作者说,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出示)
a.小村庄有什么特点?
b.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
(3)这样神奇的信息高速路,我们能在上面干些什么呢?
(可以查阅信息,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可以参加网络购物
拍卖等活动。)
师相机板书: 查阅信息
发送电子邮件
网上购物
(三)学习第三~五自然段
1.“我”听到电脑网络的这些用途,反应是什么?怎么做的?默读第三~五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
(1)学习第三自然段。
a. “我”听到电脑网络的这些用途,是怎么做的?
b.“我”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c.大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时的感受吗?(自由分享)
d.有感情的读,体会“我”的心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
a. “我”还上网做了什么?(有( ),有( ),有( ),还有( ))
b. “应有尽有”是什么意思?
c.省略号起什么作用?体会网络中内容的丰富与网络的神奇。
d.“我”当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出示: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抓住两个“一下子”领会网络的快捷方便,从网络的广泛联系领会“地球变小”,从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领会“知识的大门敞开”。)
(3)学习第五自然段。
a. “我”还上网做了什么?(发邮件)
b.电子邮件有哪些优点?(便捷、快速、节约纸张、保护环境)
c.你发过电子邮件吗?谈一谈感受。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网络的用途以及它的方便,快捷。有句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亲身体验了,上网了就不想离开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 网络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它的用途广泛,也很神奇,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正像爸爸说的那样:“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点点,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1)出示: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点点,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2)谁愿意以一个小电脑专家的身份来给大家介绍电脑网络的其他用途。
(3)小结:老师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有机会的话,更多地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网络的.更多的功能。
四、拓展延伸
1.大家通过学这篇有什么收获吗?
2.同学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科技正在以你所预料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希望大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去探知科学更神奇的领域,去发现世界的神奇奥秘。
板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查阅信息
电脑网络 发送电子邮件 神奇
网上购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详细的学习了这篇,现在大家谁来说说,讲了什么?(电脑的用途,“我”的第一次上网做了什么事?)
2.过渡: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那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注意翘舌音:“鼠”“敞”。 “恋”的读音是liàn,不读niàn。
过渡:大家不仅字音读的准确,而且读得也流利,现在看一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字呢?(分析难记的字)
2.识记字形
(1)让学生说出难记的字,全班讨论。
(2)全班交流(写出难记的字的方法)
3.书写指导
(1)指出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盯”“眯”的左半部分是“目”。
“秒”的左半部“禾”的最后一笔是点。
“警”的下半部“言”的第一横最长。
“恋”的上半部不是“亦”,笔顺。
“鼠”的笔顺。
“览”的下半部是“见”,区别于“贤”。
(2)教师范写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都上网吧,我们交流一下上网的收获。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在丰富我们知识的同时,有没有给我带来危害?
3.总结:同学们,“国际互联网”的知识十分丰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的好处说不完;当然,网络也有它的害处。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正确使用“国际互联网”,让它为我们发挥有益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做基础训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利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探究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4、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外,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无穷的探索空间,无穷的精神启发。我们要感谢自然,感谢她给予我们的这一切。在这神秘的自然里有许多让我们震惊的事,(出示图片)还记得斑羚飞渡吗?那悲壮的一幕曾让我们的'心灵受到过极大的震撼。我们曾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而感慨不已。然而,我们却无从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救行为,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难解的谜。在自然界里,这样的难解之谜还有很多。
(出示旅鼠图片)
这是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也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课文,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⑴找出你不认识或读不准的生字。
⑵勾出你自己不理解的或者你认为值得我们积累的生词。
2、正音 教师出示重点生字字音,学生齐读。
媲(pì)美挑衅(xìn)迷惘(wǎng)笃(dǔ)信
啮(niè)齿滑稽(jī)徘徊(huái)逃窜(cuàn)
3、解词。
教师出示重点生词,解释并运用(造句)。(学生积累生词)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过渡:(评价预习情况)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有哪些吗?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找出旅鼠的奥秘)。
(提醒学生,注意勾划)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
归纳形成板书: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多媒体显示)
⑴惊人的繁殖能力;
⑵控制繁殖,吸引天敌;
⑶死亡大迁移;……
师追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请阅读课文,再去发现,提出你的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由发言,诸如:
⑴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⑵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⑶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3、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
⑴教师过渡: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⑵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5、教师总结文章:
同学们,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也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刻含义。
四、讨论与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师生交流,适时出示多媒体:
(显示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1955年,我国著名人口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说:“我的调查证实,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实在是太高了,几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长22%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这就是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已经达1300万之多。十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将达8亿多,五十年后(即20xx年)将增加到26亿,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中国人口20xx将达高峰14.7亿。
启示:1)、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2)、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2、本文的文体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自然是伟大的,是可爱的,是生我养我的家园。然而,人类为了经济和物质上的享受,让我们的家园遭到了破坏,自然已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地球已快满目苍痍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吧,拯救我们的家园吧!我们生每一个人都应该觉醒:别再干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了,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六、拓展迁移(灵活处理)
1、师过渡:老师在导入时说了,神秘的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你读完了这一篇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请把它谈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课后观察与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语文教案 篇4
【内容简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茅盾的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透过天窗看外界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课文先写天窗的特点,接着重点讲述雨天和夜晚,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雨脚落跳、闪电划过、星云流动的情景以及由此展现的美丽而神奇的想象世界,最后赞美了天窗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夜晚,蚊帐里的孩子探出头,仰着脸,透过天窗看星星、看云朵的情景。插图与课文第六自然段相符,引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了解天窗的样子与特点,让学生对天窗的概念从抽象变具体。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没有多少雕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童稚的真情。虽然《天窗》中描写的天窗是当今学生陌生的,那“被逼着去睡觉,屋里黑洞洞的,屋顶上小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蔚籍”的生活离学生较远,不易理解,但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孩子们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和小读者是相通的,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共存的。所以课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激发兴趣,沟通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实现有效的对话;能从中品味并欣赏散文的文采之美。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他们主动参与读、想、说、写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丰富的形式中,进行了多功能、大密度的语文活动,提高了质疑的能力、积累的能力、感悟的能力、品味的能力、评价语言的能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也因此充满了活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天窗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体会文中想象内容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辅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和段落,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3.引导学生自学本课2个要求认读的字,会写5个生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天窗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体会文中想象内容的作用。
【教具准备】
有关天窗、云雨星空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由“窗”契入,理解“窗”的内涵,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1)教师板书“窗”字,请学生认读,并用“窗”字组词。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学生先组成的词语可能多是有关窗的名称,如:窗户、窗口、窗帘……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窗,如:纱窗、木窗、铁窗……还可引导学生思考围绕窗发生的动作,如:开窗、关窗、擦窗……也可引导学生思考其它,如:窗明几净、窗花、窗口学校……
(2)说说你对窗的理解。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在学生谈话的基础上可及时提示,让学生对窗的外形、材料、作用、引申意义等方面有所感悟。)
(3)教师小结:窗打通室内外的联系,把空气、阳光、外面世界的精彩无私地奉献出来。
2.导入新课,激起阅读期待。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是与窗有关的内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窗?有什么奇妙的作用,或非凡之处,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自学提示:(1)认识生字的字形、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利用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2.充分读书,感知内容。
3.汇报自学的成果。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及断句。
4.整体感知课文,交流初读的收获。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答案见《教参》)
(2)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答案见《教参》)
(3)交流自己初读课文的收获。
学情预设:学生们可能从课文中获得的表层信息谈收获。如:了解天窗的样子、作用。结合看图,认识天窗,了解乡下的孩子
雨天、夜晚百无聊赖,只有把小小的天窗当作是唯一的慰藉。了解到作者由天窗而引发的丰富想象。了解到作者对天窗的感情以及对发明天窗的人的感谢……
三、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1.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提出疑问,标注在书上。
2.提出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
(1)学生质疑大多局限在词语上,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用互助的方法解决,一边引导学生关注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探究性问题;
(2)还可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表达形式的鉴赏问题;
(3)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3.梳理问题。
(1)词语类有:慰藉、宇宙……
(2)其他归纳为:
①为什么题目是天窗,却用大量的文字写想象?
②为什么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个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两次,是否重复罗嗦?
③最后一段里的“天窗”为什么加引号?“无”“有”“虚”“实”为什么也加引号?
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四、回顾课文,解疑存疑。
1.反思归纳的共同问题。想一想,哪些问题自己也不懂,哪些问题有价值。可以猜想问题的答案。
2.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存疑”。
3.请你用铅笔把问题批注在自己的书上。
五、积累与运用词语。
1.抄写生字词。
“藉”“霸”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书写时要注意这两个字上下两部分所占的位置的大小不同;“藉”字还要注意横画之间距离均匀;“霸”字更要注意“雨”字头的横折钩变化以及四点方向、轻重和位置。努力把字写匀称、写好看。
2.摘抄优美词语。
3.用词造句。提示:“也许”表示不确定。学生造这个句子要同时符合三种不确定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收集、了解有关作者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聚焦问题。
1.听写生字。
2.快速浏览课文,并回忆课文内容。天窗的样子作用是什么?作者与天窗有什么关联?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天窗?
3.回忆上节课的问题,按学生提出的顺序一一解决。
二、潜心会文,探究问题。
出示语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一)抓词语理解句子。
1.抓重点词,理解意思。
(1)找出有关“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的内容,读一读。思考。
“慰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安慰?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天窗”怎么会是慰藉?带着这些问题读这一段。如果还不理解,可以继续存疑,随着阅读的展开,你们会慢慢地理解。
(2)“这时候”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反复读书中能陆续找到答案。“这时候”是雨天,是夜晚、是被迫关在黑洞似的屋子里,是想在雨里跑跳,在月光下的草地河滩玩耍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忽视“这时候”是大人们不让他们玩,“逼”他们上床去休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
(3)欣赏词语,感受语言的魅力。
①“关”什么意思?“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中的两个“关”字的意思一样吗?(第一个“关”字意思是: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第二个“关”字意思是:放在里面不让出来)换一个近义词读一读。比较用哪个词语好,为什么?从“关”这个字中你体会出什么?
②“逼”什么意思?(逼迫,给人以威胁。)请把这个词去掉,再读一读。比较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出什么?
③带着自己的体会读有关的段落。
2.理解内容,练习说话。
①联系1—3自然段内容、对窗的理解以及生活实际,想象“这时候”屋里是怎样的情景?
提供句式,练习说话。
A.大雨来了,我们兴奋、欢呼,在雨地里尽情地
B.夏夜,我们在草地河滩上
语文教案 篇5
【课前准备】
1、观看电视里的公益广告语。
2、观看污染湖水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欣赏湖光山色,给同学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2、请同学自由谈谈感受,美在哪里?引导用成语赞美湖水,激发同学对清山碧水的热爱之情。(山清水秀、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3、引导美读课题,要轻轻读“清澈”体会湖水的清与亮。带着喜爱之情,美美地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课文里也描写的湖光山色,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这里的景色?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说一说,你们读了课文,对这里的景色是怎样的感觉?真的美吗?我们去看看:看课件。依次出现奇异的山石、清澈的湖水、可爱的小鱼
四、美读课文,再现美景
1、刚才画面上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里?(2、3、4)认真地读读2、3、4段,将2、3、4自然段中描写山石、湖水、小鱼的句子,画一画。(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
2、读读这三处景色,看看有没有你、特别喜欢的的句子。练习读3处
3、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看能不能打动他人。练习读自身喜欢的一处。
4、指名同学美读课文中写景的句子。教师相机示范,同学赛读,看看谁读得最美。
⑴ 山石处:喜欢这句话的小朋友请举手,请站起来,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各抒己见。重点理解“展翅欲飞”,做动作理解,欲,将要飞起来,突出雄鹰的威武。正要跳起的青蛙和赛跑的龟兔多么活泼、可爱,你能读出来吗?
⑵ 湖水处:
①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太美了)喜欢这句的举手。算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竞赛,看谁把这种美给读出来了。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吗?谢谢鼓励,你们注意观察了我的表情了吗?知道我为什么会笑吗?该你们了,让我为你们喝彩,行吗?注意表情。(同学有感情地齐读)
② 在这样美的景色中,小洁也出现了幻觉,请在书上找出句子来读。此时,你们有问题吗?(为什么)看课件。有答案了吗?出示2、3。让我们也走进这如画的风景中,深深地陶醉吧。(换角色配乐读句子)
⑶ 小鱼处:这么多小鱼你最喜欢那一条?为什么?读这句话。几个比喻句。“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象在给游人扮演呢!”这一句要读出惊喜的语气。
5、其实,这三处景色都很美,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好吗?注意老师的提示 (师生齐读)出示课件
奇异的山石: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清澈的湖水: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可爱的小鱼: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扮演呢!
现在,我提示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同学自由准备背诵)
能行的起立!真有信心!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让我们带着对这湖光山色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景色的精彩语句。(有感情地配乐背诵)
五、关注感受,体会心情
就在这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发生了一件事。小洁一边欣赏,一边吃面包,吃完面包,她把面包纸怎么处置的?找出句子来读读。
1、攥,就是这个动作,还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个动作?换词理解。攥就是抓,拿的意思,为什么不用抓或拿呢?(更紧)课文里是怎样攥的?“紧紧攥着”此时,针对这个词你有问题吗?(为什么紧紧攥着?)是啊,这么美的湖水小洁怎能忍心破坏它呢?她爱这湖水,正是有了小洁这样美好的心灵,湖水才会这样美丽下去。怎样才干把小洁爱湖水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紧紧攥着”要读得重些。
2、后来她是怎样处置掉这张面包纸的呢?齐读5段。
3、这么美的景色,小洁不忍心破坏,我们的小朋友更不忍心(破坏),可是,一个小孩吃了香蕉后,他是怎么做的,找出句子来读一读。湖水里满是皱纹,这每一道皱纹都是对这样行为的谴责,它在谴责什么?替湖水说说。是啊,美丽的湖面就因为有了香蕉皮而变的难看,湖水难过,我们的小朋友(也很难过)指导:“湖水变得满是皱纹”要读得难过
4、换词理解“企盼”。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此时你就是小洁,把小洁的心理话说给同桌听,再说给大家听。(⑴ 湖水变的美丽;⑵ 人们保护湖水,都不乱扔)
六、设计广告语
我们看到为了让人们保护草坪,人们设计了“青青草地,踏之何忍”“我的生命很脆弱,请你保护”;为了让人们保护鸟儿,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公益广告:鸟是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设计师,为这清澈的湖水设计一下公益广告好吗?出示课件。
七、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形容非常害怕──生怕
紧紧的抓着──攥着
东张西望,到处看──四处张望
形容非常快──飞快
形容慢慢的──缓缓
展开翅膀,准备飞翔──展翅欲飞
形容水清而透亮──清澈
形容非常盼望──企盼
2、出示课件: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都想当老师,那看来只有我当同学了。
生:领读,师跟读。
3、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句子积累的怎么样,我们还要检查一下。
出示课件: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_____像__________。
师生一起评价。
七、总结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共同学习了两文言文,初步感知了文言文特有的魅力,文言文以它特有的语言特点及其微言晓大意的风格统领中华文章几千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文章《古代寓言两则》。
二、学习文章。
1、配乐读文,感知意境。现在老师和着这首古朴的乐曲,朗诵这文章,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
2、三步学习,了解大意。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随着学习向导,来理解文章。
(1)出示学习向导:自学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含义。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小组间合作解决。
(2)学生根据自学向导的要求进行自学。
(3)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句子:“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1)自己练习。
(2)全班汇报。
(3)同学。
第2课时
一、自读自悟,能通读懂每句话。
1、学习《郑人买履》。
2、自读课文,结合注视了解词句的.含义。
3、全班交流文章的含义。
4、练习朗读,教师与学生进行评议。
二、讲故事,理解寓意,联系生活。
1、自己练习讲故事。
2、小组交流,进行推选,全班汇报,集体评议。
3、理解寓意:郑人买鞋可笑吗?为什么?你能悟出这则寓言蕴含的道理吗?
4、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三、熟读、背诵课文。
1、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含义。
2、完成书后练习题,领会“之”的不同含义。
语文教案 篇7
《语文教案-跳水》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能初步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并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起因——课文第2自然的归属问题有争议,把它归为“起因”是因为猴子“放肆起来”的具体表现就是第2自然段讲的摘去了孩子的帽子,因而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跳水》这篇课文里,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谁说说这个故事大致是怎样的?(指名简要说一说初读后的感知。)
(二)交流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读一读,再组成本课的词语,读一读。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
“吓唬”应读 xià hu “龇”的读音 zī
“猴”书写时不要多写一竖。
3.解释词语,(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醒悟:认识由模糊而变得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课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失足:没有把握住。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三)学生投入地读书,理解文章的结构。
1.轻声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段。然后交流。
板书: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3.认真默读课文,把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画下来,并做简单的批注。
①自读,批注。
②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③在全班朗读句子,然后进行评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发展过程,感受心情的`变化——担心、紧张。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可以用哪些词语?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跳水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读后的感想,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2.感受课文的特殊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讲这个故事,老师借助媒件演示,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你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学生说心情有什么变化,并读读书上有关的句子,老师适时地板书词语:好玩、生气、担心、紧张、放心
2.你对课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读那部分。(重点学习4、5段)
①先默读课文,做简单的批注。
②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心情的变化。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险加剧—陷入绝境)
A.出示这段话,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B.指名读,然后其他同学评价,谁读得好?
让读得好的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学习的。(抓孩子的动作。)
C.自由读——再指名读。
D.再读读人们的变化和孩子的变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色(分部分:描写孩子的动作,人们的变化,孩子的变化,读一读这一段。),整体感知这段的写法:生动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出现了,他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二!”
②启发提问: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到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危险,船长的镇定,机智)说说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们每一位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提示:可以对孩子说,对船长说,也可以对水手们说……)
(三)总结全文
1.课文谁是主要人物?课题为什么叫《跳水》?再浏览全文,思考。
2.总结
板书:沉着冷静 机智果断
师:这就是大作家写法的特殊之处,小说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而写主要人物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化险为夷。这样写,使人感到真实,自然。
3.作业
课文仿佛缺少个结果,请同学们续写,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难点是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和点拨来解决重难点,学生通过读书感悟、讨论和交流来突破重难点。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通过理解课文,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探究活动
1.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请想一想,写下来。
2.当孩子被救上船后,船长、水手、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字族识字儿歌。学生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可以认识部分“方子族”的字。儿歌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既渗透浅显的汉字造字的知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儿歌共14行,每两行为1句,共7句话,第1句用一个小学生的名字引出“方”字,以下6句分别以“方”为根,加上不同的部件引出一个又一个新字,使学生在既有音有形,又有语言环境的描述中认识了许多“方字族”的字。要抓住儿童对于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借助卡片、图片、课件等媒体引出“方字族”的字,使学生感悟汉字造字的规律,了解汉字造字的浅显知识。学生在一年级时曾经用字族法学习过新字,方法是先运用叙述性的语言说字的结构和读音,然后再把这个字运用在一个短语中,以显示字义。本节课我先后两个班上,第一次上的非常不成功,经过教研组教师的.多次研究修改,再次上课就进步了很多,下面就将两次上课过程中修改的环节进行对比说明。
(一)本节课我上过两次,第一次新课的设计环节 是以一个情境故事引入,出示一个大人带着六个孩子的图片,告诉学生大人是方妈妈,小孩是方宝宝,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方宝宝,学生不理解这些人和方字族的字有什么关系,到儿歌中不知找什么,就处理这个环节就足足花了15分钟,由于这个环节的失误,造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重点没有体现出来,经过组内教师的研究,改变了该环节的处理,由一年级的《青字歌》引入,复习环节设计给青加不同偏旁组词,当学生说出含有青字的新字后,让学生观察它们和“青”有什么关系,当学生说出他们都含有青时,告诉学生青就是这些新字的妈妈,这些含有青的字都是青宝宝。这样的处理就是建立字与情境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含知识性。以青字族练习,过渡到 猜方字宝宝们的特点,再到课文中找方字宝宝,以此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将新知识与旧的学习环节相结合带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这个环节下来只用了4分钟,推动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在记字环节,第一次上课我是把儿歌中与方字有关的六个字,带着学生一个一个记 ,说偏旁,说偏旁与什么有关,读书上的句子,整个环节下来15分钟,而且记字的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热情很低。经过教研组研究,首先改变了记字的形式,首先老师带领着记学生记忆这里最难的字“防” ,目的是解决难字的记忆,同时也是在教学生记忆这些字的方法,其余的5个字学生自学,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这样既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又体现了教学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写字环节渗透归类思想。方字族的字共六个,其中“芳”是上下结构,其余都是左右结构,为了使写字落到实处,我先指导学生写“芳”
从整体和关键笔画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再进行范写,范写时把写这个字的方法编成儿歌教给学生“点要写在上空间,上下结构要紧凑”。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左右宽窄的比例,学生观察出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时 ,让学生从中挑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进行重点书写指导,其余的字学生根据重点字的书写方法进行自己描红自己书写。这个环节用了13分钟,这种归类写字既节省了分析字的时间,有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归类写字的练习,学生会自己总结出不同结构的生字的书写法则。
经过这两节课使我深深感觉到,教案的每个环节的都如此重要,要备好每一环节一定要研究、思考。
语文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语文乐园(四)》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认读偏旁相同的字,朗读成语,发现并感受其中反义词的趣味,读《快乐的泉水》中的一句话,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运用“只要……就……”这样的关联词来写句子;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快乐,发现同一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占格有所不同;通过“我的作品”引导学生把自己快乐的事写在“快乐树”上,并与他人分享快乐。
本课教学时,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快乐驿站”“快乐森林”“快乐泉水”“快乐小五”四个环节,充分利用活泼的形象、生活化的场景等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将始终置身于“快乐”的学习情境中,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使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主观需要。
教学目标:
1、认识“马、车、舟”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12个汉字,学习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朗读成语,发现并感受其中反义词的趣味。
3、初步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学习运用关联词“只要……就……”来写句子。
4、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发现身边的快乐,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
5、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发现同一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占格有所不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
6、通过“我的作品”引导学生把自己快乐的事写在“快乐树”上,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马、车、舟”3个偏旁及含有这3个偏旁的`5个汉字,学习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初步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学习运用关联词“只要……就……”来写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马、车、舟”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12个汉字,学习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朗读成语,发现并感受其中反义词的趣味。
3、初步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学习运用关联词“只要……就……”来写句子。
4、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发现身边的快乐,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今天,咱们的老朋友乐乐也来参加咱们语文乐园的旅行了。
(出现乐乐的音像:大家好!我是乐乐,见到你们真高兴!今天我们要开始一次快乐的旅程。说起“快乐”,它可是个怪东西。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能找到它。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做一个生活在“快乐”中的人。来,
让咱们首先到“快乐驿站”去看看吧。)
二、快乐驿站——认一认,读一读
1、认读生字。(出示:马、车、舟的图像运动到屏幕左方。)
师:“快乐驿站”里为咱们的旅行准备好了三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马、车、舟。(在工具身上出现“马、车、舟”三个字)
今天咱们的旅行就要借助这三种交通工具啦!你们看,这些交通工具上还有几位小乘客呢!(出示相关三组字以字娃娃形式乘坐在各自的交通工具上依次出现)
(1)你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
(2)想和字娃娃交朋友吗?不认识的宇娃娃,咱们可以请拼音来帮帮忙。借助拼音拼一拼,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学生自由拼读)
(3)反馈读字卡。
2、观察发现、探究。
(1)大家仔细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和字义的关系,感受识记汉字的规律。)
(2)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可做一字开花的游戏)(在快乐的马蹄声中来到“快乐森林”)
三、快乐森林——读一读,想一想
(茂密的森林背景,各种小动物带出本题六个成语。)
1、认读词语。
(1)乐乐:现在咱们来到了“快乐森林”。你们看,可爱的小动物们正在欢迎你们呢!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这些成语交朋友吧。(学生可自读、小组读、与好朋友一起读等等)
(2)师:你和哪个成语交上了朋友?(请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正音。)
(3)齐读成语。
2、观察发现。
(1)师:如果你想成为这些成语真正的朋友的话.请你再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成语里藏有反义词,感受其中的趣味。)
(2)擂台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在清脆的汽车汽笛声中来到“快乐泉水”)
四、快乐泉水——读一读,写一写
(展示画面:一股清澈的泉水在石洞里缓缓涌动。一位白发老人说:深山里有一股“快乐的泉水”,人们只要喝上一口,就可以快乐地过一辈子。)
1、读悟句意。
(1)师生或生生配合读句子。
(2)读了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含有“只要……就……”这样的句子,“只要……”决定了后半句“就……”的结果。)
2、用“只要……就……”说句子。 (请学生试说句子,师生共同评价、指正。)
3、写句子。(个人写后,请小组同伴评价、指正。)
4、反馈。 (在悦耳的河水流动声中来到“快乐小屋”)
五、快乐小屋——读一读
1、乐乐:今天的一趟旅程下来,有点累了,咱们来读一份快乐报吧。(出示短文《找快乐》,学生自由读短文。)
2、反馈读:这篇文章很有趣,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3、师:是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能找到许多快乐。快找找看,看谁找得多,再说给家听一听。(请学生说)
六、总结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探究与发现”中的“写一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发现同一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占格有所不同;通过“我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并把自己快乐的事写在“快乐树”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
1、 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 说说你的发现?(这6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一样。)
3、 “丝、奋”要写得上长下短,“穿、若”要写得上短下长,“表、集”上下基本相当。
4、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5、 集体评议。
二、我的作品
1、 说说你生活中快乐的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 学生在苹果树上写快乐的事。
3、 大声朗读你快乐的事。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快乐驿站(图) 认一认,读一读 快乐泉水(图) 读一读,写一写
快乐森林(图) 读一读,想一想 快乐小屋(图) 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