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0 08:09:3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

  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个“!”)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习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

  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

  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

  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

  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

  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

  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

  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突出小猴的辛劳)

  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聪明劲)

  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

  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悟一悟。

  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可爱憨厚的?勤劳节俭的?聪明能干的?还是?

  2、写一写。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动笔写下来,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师总结:或许这是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或许这是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或许这袋麦子里有可爱,有节俭,也有聪明,或许这袋麦子就蕴涵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或许,或许……。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成为我们心灵的麦子,成为我们精神的麦子,成为我们共同的永远的麦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4.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受到女孩儿对母亲的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小女孩儿对母亲的爱。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朗读磁带、作者的相关作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

  1.板书课题。

  2.你能就课题提几个问题吗?

  二、自读课文、读中悟爱。

  1.自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课文,可以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速读、朗读均可,目的是梳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初步感受小女孩儿对母亲的爱。

  2.自学课文。

  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用习惯的符号,勾画自己感动的语句,并作好批注。

  (3)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3.自学反馈。

  (1)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2)讨论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三、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小女孩儿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

  (3)指名试读,评价、点拨。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你在学文过程中已经认识哪些生字?

  2.学生独立思考识记。

  3.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辨析:辫——辩、辨;嗯——恩;诧——宅;怔——证。

  4.指导书写。(重在自主观察)

  A惫鄄欤耗阌惺裁匆提醒大家注意的?

  “辫”字左边最后一笔是“丿”,右边最后一笔是“丨”。

  “摊”右边部分要写紧凑。

  “塞”中间是三横,上下要写紧凑。

  B狈缎矗学生临写。

  C敝傅计酪椤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你会向你的学生提些什么问题?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什么问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与探讨的?这个问题我又该怎样回答?

  (1)默读思考。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提炼出深入学习文本的两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抓住女孩儿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表达她对母亲的爱?作者在整个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4)教师对各组提出的其他有价值的问题要进行评价、解决。

  二、汇报交流,体会亲情。

  1.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读书思考的,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小女孩儿对母亲爱的依据,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

  2.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1)“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扎着一条小辫子。”

  这样一个看起来文静、乖巧的女孩儿,为何在晚上九点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你能感受到女孩儿此刻的心情吗?

  (2)女孩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晚饭时,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多小时了……”

  从最后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儿也悄悄地陪着妈妈等了一个多小时,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急切。)

  (3)看到已在外面卖了一天报纸的妈妈还不能回家,女孩儿会有怎样的心情?表现在哪里?

  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一等!”(通过朗读来感受女孩儿的心情。)

  “嗯,买份晚报。”女孩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的手里。(抓住“塞”感受女孩急切的心情)

  3.指导朗读。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默读,体会作者的心理先后有哪些变化?

  (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点拨体会)

  (2)体验读文。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女孩和“我”,女孩和“我”的对话该怎样读?读书其实就是和书中的人物对话,用心灵相互碰撞。请你们走进书中,和文中的人物对话,用心和他们交流你会有很多的收获。

  三、想象升华回忆反思。

  1.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作者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谈一谈自己曾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四、设计作业。

  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玲玲心情情感的变化,以及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玲玲的画》这篇课文。

  (一)、复习生字

  1、 师:首先请同学们复习一遍我们上节课所学过的生字。

  2、(1)CAI出示生字:

  (指名读,每人读一排;齐读,每组词读两遍)

  (二)、写生字

  1、师: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么多的生字中,有谁发现了哪一组词非常特别,

  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快?

  (学生汇报)。

  2、对了,看这两个字“脑筋”,就是我们今天要求会写的生字。

  3、先请同学们认真的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大家一起交流。

  a、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左窄右宽、上宽下窄)

  b、两个“月”字不一样;

  师评价: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能发现问题。

  4、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到黑板,舒老师把这两个字示范一遍,也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写时一定要让学生说笔画顺序)

  5、同学们,你们也想不想自己写一写,那好,请把你们的书轻轻地翻开到第118页,照老师刚才的样子,把“脑筋”漂漂亮亮地送到田字格里去。同时在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哦!

  6、展示与评价

  a、谁愿意把自己刚才写的字与大家分享呀?

  b、师生评价(2名学生)

  7、小结:

  看到大家刚才那么认真的写字,老师相信你们在写的时候也一定动了脑筋!

  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一)、提问设疑

  昨天同学们读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学生汇报)

  说得可真好,我们表扬他“顶呱呱”。

  2、师小结:

  玲玲在这篇课文里一共画了两次画,(CAI出示两张图片)请大家看一看,哪幅图是第一次画的,哪幅图师是第二次画的呢?

  3、师:为什么同样的一张画,玲玲要画两次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

  4、过渡: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并且找一找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了玲玲第一次画画。

  (二)、学习第一幅图

  1、师: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了玲玲第一次画画,你们找到了吗?

  (指名读1,女孩子读1)CAI出示第一自然段

  此时,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满意)

  玲玲为什么满意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她的画?(CAI出示玲玲的画)

  5、好吧,老师就奖励大家欣赏玲玲的画。(课件出示)玲玲画了什么?你觉得画得怎样?

  6、是啊。这幅画画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花了好长时间才完成呢!所以,玲玲自己看着觉得很——满意。

  板书:满意

  7、 从哪个词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小朋友赶快在这一段中找到这个词语,并用铅笔把它画出来。

  A、CAI(端详)点红色 。

  B、那“端详”是什么意思呢?

  C、那怎样的看才是端详?

  D、像老师这样看是不是端详呀?老师演示。生回答。

  E、请你来演一演?(你们看,玲玲把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这就是“端详”。)

  F、现在我们全班同G、学都来当玲玲,H、也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

  8、谁能读好这句话?

  9、看他读得真好呀,我们也来学学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10、过渡:

  玲玲的画画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画第二次呢?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的4-8自然段。其他同学请想一想:为什么玲玲还要画第二次呢?

  (三)、学习第二幅图

  1、谢谢你们的精彩朗读。其他同学找到答案了吗?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呢?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是呀,真可惜,正当玲玲准备收拾东西睡觉的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板书:哇地哭了)

  3、这时,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些什么?

  4、怎么办?(指名回答)

  (哦,原来是爸爸提醒了玲玲,说了什么呢?“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5、玲玲后来又画了些什么?

  (1)、CAI出示图,看,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画,你觉得怎样?这只小花狗真是可爱呀!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2)、所以,有了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玲玲满意地——笑了。

  (板书:满意地笑了)

  6、现在请全班同学也带着满意地心情,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吧。(CAI出示8自然段)

  (四)、比较两种不同的心情

  1、CAI出示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请学生自由读。

  2、比较两个“满意”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3、我们来读读这两段,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

  左边两组第一段,读出满意、开心。

  右边两组读第二段,读的更满意、更开心。

  (五)、感悟、体会爸爸的话

  1、看到了玲玲满意地笑容,这时爸爸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2)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同学们,坏事在课文里指的是什么事情?(板书:坏事)

  好事又指什么事情呢?(板书:好事)

  坏

  事为什么能变成好事呢?是因为肯——动脑筋!(板书:肯动脑筋)

  4、所以,当遇到不好的事情时,请你动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

  5、齐读这句话。

  拓展训练

  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能将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形呢?

  2、老师这有几个例子,看看,你们能不能动动脑筋,将它们变成好事。

  A、当你不小心把墨水搞到墙上去的时候,你会?

  B、当你看到快要丢弃的废塑料瓶时,你会?

  小结:

  你们真会动脑筋,所以,同学们,老师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也像玲玲那样积极开动脑筋,有时候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瀑”、“叠”、“喻”、“衬”,理解、积累“千丈青山”、“仰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预习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读中感受瀑布的壮美和如烟如雾如尘的特点,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初读诗歌

  1、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瀑 叠 喻 衬

  指名读生字,齐读,引导学生注意 “瀑”、“叠”的字形。

  (2)出示词语:瀑布 叠叠的浪 比喻 衬着

  组词:叠( ) 衬( )

  再次出示词语:岸滩 松林 景象 仰望 珍珠 千丈青山

  学习“仰望”,做做动作,什么叫“仰望”?说说还有那些表示看的词语。

  2、自读课文

  (1)把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自己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学会生字、词语,读熟课文,甚至提出问题,这就叫预习课文。(板书:预习课文)

  二、 学习诗歌,读中体验

  (一)比较句子,感受声音之壮

  1、通过预习,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作家笔下的瀑布。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壮观、气势雄伟……)

  2、出示课文第一节,这一个小节从哪里看出瀑布的壮观?(声音)

  这一节中有两个词语写了瀑布的声音,比较句子: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好像浪涌上岸滩,又像风吹过松林。

  3、去掉了“叠叠的”和“阵阵的”,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

  “叠叠的”、“阵阵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为瀑布配音好吗?(引导学生学瀑布的响声。)

  真好,一起读,把瀑布的那种气势念出来。再读第一节。

  (二)图文结合,体会气势之雄

  1、出示第二节。

  这一节中哪句话是写瀑布的?

  理解“衬”字的意思。出示卡纸,师演示。

  2、怎样的景象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来画一画。

  出示瀑布的图片,指导朗读:强调带数字的`词语。

  指名读,齐读第二节。

  (三)声像统一,领悟神韵之美

  1、出示第三节,引读: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出示:屏(图片)屏是一种比较讲究的装饰品。

  2、风来了,那些珍珠也吹散了,吹成了——烟、雾、尘

  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像烟、像雾、像尘。

  播放视频。

  3、这情景真有些诗情画意呢!谁会读,读出这样的诗情画意呢?

  指名读,齐读。

  三、 总结全文,读读练练

  1、读了《瀑布》,就好像跟着作家一起游览了大瀑布,这首小诗的作者叫叶圣陶,他写的这个瀑布是位于我国贵州省的黄果树大瀑布。

  2、出示练习:

  黄果树大瀑布真壮观啊!我们先听见 , ;然后站在远处望见 , ;最后在近处仰望, 。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轻闭眼睛,简笔画导入,生动有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照课前阅读提示要求来学习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山雨的?在雨中,作者抓住了山雨的哪些方面来写?

  (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与自读课文要求,让生自主学习。)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理解雨声,品读想象(3—5自然段):

  ① 自读自悟:

  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清文章的主次。雨声的美,究竟有多美?山林的绿,究竟有多绿呢?再自读3—5自然段,认为哪一个句子最美,美在哪儿?请画下来!

  (充分给学习自读、自悟的机会,抓重点段学习,体现单元“知识与能力”训练点。)

  ② 体会“歌谣”:

  你认为哪一句也很美?请大家画下“歌谣”这个词, “无字的歌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想读的一起来读……让老师也来读一读,师配乐读……全班配乐读……

  (抓住“歌谣”一词,体现阅读教学三层次中的“感悟”:品词品句品读。突出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③体会“小曲”:

  山雨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落在什么地方了呢?你现在不也是在山中观赏雨景吗?你还会把山林中的什么景物当成琴键呢?……作者的想象……我们写作文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学习这样的`方法吗?带着你的理解,美美地读吧!(全班配乐读……)

  (继续引导品读“琴键”、“小曲”二句,让学生想象画面,充分与文本交流与对话,体会对山雨喜爱的情感,并学会在写作文时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体现读为写服务的思想。)

  ④总结学法:

  你现在对山雨是一种什么感情?回忆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种程度的? “品读课文”—— “想象画面” “体会情感”——学会感受。请大家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山林绿”这部分。可以把你想到的用简单的话写在句子旁边……

  (教师由扶到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形成能力,体现自读课文特点。)

  2、自学山林,品读想象:

  通过自学,大家都知道了,那是怎样的一种绿哇?读出你最想读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还想读哪一句?你想到了什么?……读吧……师吟诵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在学习汇报中检测自学效果:深入品读想象,入情入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朗读有层次性,体会对山雨的赞美。)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自学开头、结尾,完成诗句:

  各组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声音控制员负起责任……

  2、各小组汇报:

  (体现阅读教学的“积累与运用”,读与写巧妙地结合,发展了学生思维。同时,体现小组内有效合作学习的力量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总结下课:

  <六>、板书设计:

  山 雨 ,

  雨 声 美 如 曲,

  山 林 绿 心 间,

  鸟 儿 ,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梦想在于坚持。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倒叙的叙述方式。

  第一课时

  累计84节月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梦想在于坚持。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倒叙的叙述方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

  2、梦想——一个多么美丽又神秘的词汇,吸引着我们不倦地追求,不断地奋斗。有一个小男孩,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座牧马农场,这听起来就像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老师眼里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他是怎样做到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共享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2、说一说这文章那个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本课重点词语,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词语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1、出示学题:细读课文,想一想蒙提有什么梦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他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抓住文中重点语句理解感悟。

  2、围绕学题,自主读书。

  3、小组交流感受,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以读为主,抓住老师在不同时期对这个男孩说的话进行理解,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找一些实例理解道理。

  四、整体回顾,领悟写法

  1、齐读重点段落,明确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

  2、学习倒叙的叙述方式。

  五、全文,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请你设想一下蒙提所写的《长大后的志愿》这报告的具体内容。

  六、作业

  搜集名人成功的故事。

  板书设计:

  追随梦想

  ↓

  自己的牧马农场

  ↓

  不愿放弃梦想

  ↓

  坚持自己的梦想

  ↓

  获得成功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22

小学语文教案11-24

【荐】小学语文教案01-24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06-20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10-27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09-04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24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22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1-23

小学语文教案【热】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