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0 10:01:5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集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集合】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数熊山》,尝试1-5点数。

  2、愿意参与游戏“数熊山”,体验爬小山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欣赏《大熊山》故事,儿歌《数熊山》,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老鼠爬熊山。

  1、在《大熊山》的故事里小老鼠爬上熊山了吗?

  2、今天大熊又带来了好几个朋友来和我们玩“爬熊山”游戏,数数一共有几只熊?

  二、边看教具边学习儿歌《数熊山》。

  1、出示一只熊,并念儿歌:一只熊一座山。

  2、又来了几只熊呢?出示两只熊的粘纸:两只熊两座山。(以此类推至五只熊)注意突出www.300168.com数数,用手指点物数数。

  3、一起看图片,念儿歌。

  三、游戏:数熊山。

  1、“呀!你们看!那里有一座熊山(请一个幼儿做“熊山”,另一个幼儿做“老鼠”来数“熊山”),一只熊一座山。(扮熊山的'幼儿弯腰,双手撑地,双腿伸直或跪在地上)。

  2、“咦,又来了一只熊!”(再请一个幼儿做熊山),两只熊两座山。(依次请出五只熊)。扮老鼠的幼儿边念儿歌边数山。念完儿歌后,即用双手手指沿“熊山”的身体爬过,表示小老鼠爬过山了。

  3、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熊山”可以一个人扮,也可以两、三人合作一起扮),边念儿歌边玩,然后角色互换。

  【延伸活动】

  自由活动时间,和好朋友一起玩《数熊山》的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准备: 过程: 一、 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 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认识粗细(数学)

  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

  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

  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优质课促成长——中班语言《大馅饼》反思

  昆虫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面对这一切,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却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大馅饼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趣的蚂蚁家族,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更多的了解,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了解蚂蚁家族团结合作的搬运过程和有趣的分工情况,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带领幼儿用报纸当作大馅饼,学习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把握得比较合理,但同时也带给我一些启示。

  1、第一环节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没有引导好,当幼儿回答蚂蚁在搬石头时,我没有很好引导,导致幼儿以为真的是大石头。其实我可以引导他们,“这真的是大石头吗?”引出这是一片香肠,不是石头。

  2、在讲述第三张图片时,应该重点讲述,上课时我有点急,“蚂蚁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这个问题我没有抛出去,导致这张图片没有讲透,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蚂蚁们的吆喝声“嘿哟,嘿哟”。

  3、讲述故事时,我一张张地出示,让孩子一张张地看,一张张地讲,让他们猜测下一张图片的事情,幼儿不太会猜对,有点难度,其实,可以把图片一起出示,让幼儿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后环节游戏《运馅饼》,让幼儿切身体验小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将分工与合作在游戏中体现出来。游戏,能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但是我在游戏前没有讲清楚游戏规则,导致孩子都拿着刀,不知怎么玩了,要是能讲一下6人一组,二人当兵蚁,四人当工蚁,那么他们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缘故,导致孩子对刀非常感兴趣,看起来也有点危险,刀可以不用。《运馅饼》的儿歌一时半会不大可能学会,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让他们一边搬大馅饼,一边吆喝:“嘿哟嘿哟嘿哟嘿哟……”就可以了。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已经能比较清晰的判断“1”和“许多”的数量,但对于构成与分化过程还比较模糊,在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有必要让幼儿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目标:

  1.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能在操作中感知“1”和“许多”。

  3.初步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个“1”合起来就是许多,许多是由许多个“1”组成的。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软件、教学挂图、《课堂活动册》。

  活动重难点:

  掌握“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创设情境,平安夜要吃苹果。出示课件,挂满苹果的苹果树,带领幼儿唱歌曲《苹果歌》:“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边唱边摘苹果,课件中的苹果一个一个的摘下来。提问幼儿:“苹果是怎样摘下来的?”

  2.将摘下来的苹果分别放到两个袋子中,认识“1”和“许多”。

  3.简单总结,许多的苹果,可以一个一个的摘下来。摘下来的一个一个的苹果组成了许多苹果。

  二、游戏论证

  1.请小动物吃苹果

  创设情境,来了许多小动物吃苹果,很据小动物的数量,点选出“1”和“许多”。先请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再请幼儿亲自操作。

  2.和小雪人过圣诞节

  吃完苹果,一起庆祝圣诞节。点击小雪人和圣诞树,看雪花飘落的'数量,请幼儿回答出是“1”片雪花还是“许多”片雪花。重复游戏,用动作表现出不同数量的雪花。

  三、练习反馈

  出示教学挂图,讲述熊妈妈分蜂蜜的故事,请幼儿分辨出“1”罐蜂蜜和“许多”罐蜂蜜。提示幼儿,仔细观察,是一罐一罐的蜂蜜组成了许多蜂蜜。

  四、故事总结

  欣赏动画片《开心农场》前半部分,根据动画片提问:“小高斯是吃了一袋零食还是许多袋零食?”根据幼儿回答,进行总结,小高斯吃了一袋又一袋零食,加起来就是吃了许多袋零食。并提醒幼儿少吃零食。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出教室中的“1”和“许多”,并能说出:“一个一个的‘……’组成了许多个‘……’。”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主题名称:多变的图形

  活动目标幼儿通过动手变换图形的组合,锻炼他们的操作思维能力。

  了解一种图形在经过折或剪后,能变成另一种图形。

  活动准备固体胶、剪刀、盘子、图形若干、操作图形若干、折纸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导入:直接出示图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图形宝宝,你来找一个你最喜欢的贴在黑板上。

  训练操作思维

  师:图形宝宝碰一碰就会变成小动物、日常用品、植物等,谁想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老师点评

  师:你们看这个像什么?(幼儿回答)

  师:利用这些图形还可以变成什么?(幼儿说,教师操作)

  教师小结:哪些事物还是这些形状的?只有找到比较相近的事物,我们的图形变变变才会又快又准确。

  动手操作

  请幼儿在操作桌前坐好,自由拼摆图形,老师巡回指导。

  作品展评:请完成的幼儿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老师点评幼儿作品,让幼儿自己来说说每一幅作品的优点,学习同伴的`可行之处。

  思维多面发散

  师:老师这里只有一个正方形,可是做圣诞树需要三角形怎么办?请小朋友想个办法。(幼儿回答)

  你还发现哪些图形可以变身?(请幼儿尝试)

  小组合作完成图形拼贴画

  师:孩子们你们又发现了图形宝宝的一种变化,现在请你们找到好朋友,4人一组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作品展示、老师点评

  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每组推选一名幼儿来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内容,老师给与鼓励。活动反思:

  活动紧紧围绕着目标开展,在整个活动中,老师都以孩子为主体,引导孩子的思维发散,并通过孩子自己的操作得出经验,老师给与适当的提升。

  深层次的挖掘教材,不仅仅局限于图形本身的拼摆,而是通过一种图形变化成另一种图形,让思维发散更明显。

  小组合作效果好,老师在活动之前的指导,让孩子们很好地完成了小组合作。

  课后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都能用不同的图形拼摆成不同的物体形象,同时,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体验到小组合作的乐趣。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尝试按物体的特征(大小、高低)进行排序。

  2、体验帮助熊妈妈搬新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中大箱子若干;小中大熊胸饰若干、熊妈妈胸饰一个;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趣价值分析:在幼儿巩固角色装扮的过程中,复习大中小。

  1、教师语言介绍导入游戏情景(老师戴胸饰)看,我是谁?

  2、巩固幼儿对角色的认识游戏:小熊小熊抱抱妈妈;中熊中熊抱抱妈妈;大熊大熊抱抱妈妈。

  二、小熊搬新家价值分析:在小熊搬新家的游戏情景中感知序列1、交代主题:搬新家搬新家时需要什么来帮忙呀?

  2、熊妈妈整理小花

  (1)出示大小两盆花进行比较排序

  (2)出示第三盆不大不小的花引导宝宝比较

  (3)熊妈妈从小到大放小花小结:妈妈的花从小到大整理放好,这样又整齐又漂亮。

  3、熊宝宝整理小花宝宝想一想,除了从小到大放,还可以怎么放?(引导宝宝从大到小放小花)小结:从大到小放花,又整齐又漂亮。

  4、帮助熊妈妈搬新家

  (1)搬新家时要搬很多很多东西,妈妈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

  (2)交代要求:熊宝宝根据大小选一个箱子和一个盒子,把盒子里的'东西装到箱子里。装东西时要从有记号的地方开始,有顺序地装。

  (3)小熊整理物品,熊妈妈观察指导

  三、把物品装箱后搬回家

  1、集体检查整理情况

  2、开小车搬回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3以内数的点数。巩固对3以内数的认识

  2、根据蔬菜的数量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

  3、通过操作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萝卜、白菜、蘑菇数字:1。2。3。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课题教师:今天兔妈妈带兔宝宝去郊游玩吧!(边读儿歌边走进教室)带领幼儿向老师问好,并坐好。

  二、出示贴绒白菜。萝卜。蘑菇。并提问:

  教师:宝宝门都做好了么。来来小眼睛闭上,我们一起数oen;two;tree。瞧这里有什么呢?(萝卜;白菜、蘑菇)它们各有多少呢?(1个萝卜;2棵白菜,3个蘑菇。)并引导幼儿点数而且放进篮子里

  三、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教师:能干的兔宝宝们摘了这么多的蔬菜。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

  一个萝卜我们就只请:一只兔吃两棵白菜呢?应请几只兔子吃呢:蘑菇呢?谁来帮帮忙呢?

  四、根据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教师:咦!都这么厉害呀!这是谁来了(数字1。2。3。)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玩的那么开心,它们也想找好朋友做游戏了:

  一个萝卜:数字宝宝1就和一个萝卜找朋友两棵白菜呢:数字几何它做好朋友蘑菇呢?

  五、请幼儿操作蔬菜题卡:

  教师:哇;你们太棒啦。听蔬菜们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你们帮蔬菜宝宝们操作题卡;完成好吗?(讲操作要领)六、结束宝宝们都做完了吗:今天兔宝宝门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峨了吧!请宝宝们排队我们来做顿丰富的午餐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泥娃娃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

  2、感受中国民间工艺品—泥娃娃的特色。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泥娃娃图片,PPT,音乐“泥娃娃”。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泥娃娃来了。

  1、播放歌曲“泥娃娃”,听:谁来了?

  2、交流:到底谁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泥娃娃是一个假娃娃,但是他有眼睛、有鼻子、有耳朵、有手脚,跟真娃娃差不多,可是,她不会动。

  [价值分析:直入主题,让孩子先对泥娃娃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二、介绍交流:了不起的娃娃。

  1、出示1个泥娃娃,看:泥娃娃来了。

  2、仔细观察泥娃娃的样子,交流:泥娃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小结:泥洼娃是胖胖的,十分可爱。

  3、是谁做出了那么漂亮的泥娃娃?

  小结:泥娃娃是中国无锡特有的民间艺术品,也叫大阿福,是只有我们中国有的,他们是外国式没有的。

  三、泥娃娃分家家。

  1、出示5个泥娃娃图片:看,今天老师把泥娃娃请到了我们的中间,瞧,一共来了几个泥娃娃?

  2、他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过渡:小朋友真棒,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点。

  3、老师想把他们放在教室里展览,这里有一个两层的架子,该怎么把5个泥娃娃分别放到2个架子里呢?

  4、请幼儿按特征分类,教师在旁作记录示范。

  [价值分析:通过观察尝试进行不同的分类。]

  5、幼儿操作两人一组,观看泥娃娃的图片,商议如何根据泥娃娃的特征分成两家,可为两家命名,并把他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

  1、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帮泥娃娃分一分,不要忘记记录哦!

  2、幼儿操作。

  3、交流各自的记录,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继续尝试。

  小结:我们在分类的时候可以根据泥娃娃不同的特征来进行分类,把相同特征的娃娃可以分在一起。

  [价值分析: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巩固根据某一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2-28

小班数学教案07-2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4篇04-19

小班数学教案小兔过生日06-10

《1和许多》小班数学教案04-05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4-18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3篇04-12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七篇04-12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3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