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教案

时间:2024-05-18 10:07:31 教案 我要投稿

欧姆定律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欧姆定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推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研究过程,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互相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强成功体会。

  二、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四、教学器材

  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物理情境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如图的电路,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的方法:

  ①改变电源的电压

  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实验验证,学生观察灯的亮度的变化

  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二)大胆猜想,激活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猜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学生联系已学内容以及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猜想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两者有关:

  过渡: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这两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问题的解决,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

  (三)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思考题

  (1)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选择使用哪些器材?

  (3)该实验应分几步,具体步骤怎样?

  2、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确定应该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用电压表测),观察I(用电流表测量),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阻值为R的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

  3、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个人设计,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处和不足。

  4、学生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步,要研究I与R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图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电阻。要保持U不变,可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5、师生共同讨论:要完成以上实验,还必须测量相关数据,需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作个别辅导。

欧姆定律教案2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定律之一,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这个定律是欧姆发现的,所以叫欧姆定律。欧姆1787年出生在德国埃尔兰根。他的父亲是个工人,但爱好哲学和数学。在他父亲的教育下,欧姆从小喜爱数学。

  欧姆中学毕业后,上了大学,但因为家庭困难中途休学。为筹集学费,欧姆离家到外地当了家庭教师,这年他才17岁。五年后,他重返大学学习,学习非常刻苦,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欧姆一直在大学和中学里当教师,教数学和物理并出版了许多著作。

  在欧姆那个时代,实验设备非常简陋,欧姆为发现这个定律,创制了电池、电流表、电压 表等实验仪器,经过10年艰苦的实验研究才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在学习欧姆定律的同时,还要学习欧姆刻苦学习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指点迷津】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按图8-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的增加,如2伏、4伏、8伏等,并把与之对应的电流填进表中。现在表中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在R=5欧时得到的。

  由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增大到几倍,电流也增大到几倍,即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还用上面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电压总保持2伏,并使R成倍的增大,如5欧、由上表可知,在电阻增大到5欧的2倍、4倍时,电流0.4安就减小到原来的1/2、1/4。即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

  把前面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是:

  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第一:可以用来求导体中的电流强度。

  第二:可以计算导体两端应该加多大电压。

  第三:可以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学海导航

  【思维基础】

  例题1:电路里串联着一个3欧的定值电阻和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是1.2安。能不能用量程是3伏的电压表来测量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分析:定值电阻里的电流强度和定值电阻的阻值为已知,那么根据欧姆定律就可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拿这个电压与电压表的量程进行比较,即能判断出这电压表是否可用了。 解: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答:量程是3伏的电压表不能用。

  例题2: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2伏,通过的电流是0.5安。如果两端的电压是6伏,要测量流过的电流,电流表的量程可选用( )

  (A)0.5安 (B)1安 (c)2安 (D)10安

  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导体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

  当两端电压为6伏时,电流

  答:此题应选(c)。

  【学法指要】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比1.5安略大的。

  例: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学习用伏安法测一只电阻的阻值。如果这个电阻是阻值约20欧的小灯泡,所用实验器材画在图8-3中。请你在左边方框中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然后在右边用画线的办法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要选择正确。

  正确的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如图8-4所示。

  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哪么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大?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是根据什么选定的?

  答案:电流表的示数为0.20安,电压表的示数为4.0伏,小灯泡L的电阻。

  因新的干电池电压比1.5伏略高,所以电压表量程选0?/FonT>15伏为宜。又因小灯泡电阻大约是20欧,电路里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

  所以,电流表量程选了0—0.6安。

  【思维体操】

  欧姆定律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得到的。归纳是指归纳推理。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就是推理。推理又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什么是归纳推理呢?例如在通常气压下讨论熔化和凝固现象:

  冰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萘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金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银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铜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铁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冰、萘、金、银……都是晶体

  所以,一切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由此可知,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事物中某些事物具有的`共同属性,推出整体事物都具有这种共同属性的推理。

  物理学的研究上运用完全归纳推理是有困难的,因为有时不可能完全穷举全部的研究对象,这样也就不能保证在没有考察的对象中出现意外。欧姆定律是依据实验运用归纳推理得到的。这使它也就出现了这类问题。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欧姆定律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

  ①金属导电或电解液导电时欧姆定律适用,而在气体导电时欧姆定律不适用。

  ②导体电阻会随温度而变化,所以金属导电只有在它的电阻可以认为不随电流、电压变化时,欧姆定律才成立。

  为了弥补归纳推理之不足,物理学研究上常采用科学归纳法。这种思维方法,以后再介绍。

  三、智能显示

  【动脑动手】

  (1)一个电阻所加电压增大为原来的二倍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原来的 倍。

  (2)在电阻是10欧的小灯泡两端加上2.5伏的电压,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安,在1分40秒内通过的电量为 库。

  (3)某金属导体两端电压是6伏,通过它的电流是0.2安,该导体的电阻是 欧。若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2伏。这个导体的电阻是 欧。

  (4)一条电阻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安。给它加36伏电压,电流为0.5安。这条电阻线若把它直接接在220伏电路中,则电阻线中通过的电流为 安。所以, 使用。

  (5)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炮电阻的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8-5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伏。通过灯丝的电流是 安。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是 欧。

  (6)测小灯泡的电阻

  ①如图8-6所示,是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闭合开关S时,变阻器滑片P应放在变阻器的 端。(填“a”或“b”)

  ②当电压表示数为2.4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8-7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安,这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欧。

  参考答案:

  (1)2. (2)0.25,25. (3)30,30。 (4)3.04,不能使用。

  (5)2.5,0.5,5. (6)①b ②0.24,10.

欧姆定律教案3

  目 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2、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法指导把欧姆定律灵活的应用于串、并联电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解决问题。

  一、自主先学(4分)

  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电压的特点: 。

  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电压的特点: 。

  3.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

  表1电阻R=15Ω 表2 电压U=2V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

  总结:

  数学表达式: 。推导可得到U= 。R= 。

  二、课堂探究(22分)

  活动一、串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求(1)R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总结:串联电路总电阻R=

  活动二、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不变,在电阻R1与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R2=20Ω求(1)R1的阻值(2)电流表A的示数。

  总结:并联电路总电阻R=

  三、课堂检测(10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4.5V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求(1)U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四、我的收获(2分)

  五、课后巩固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 (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欧姆定律教案4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传授,使学生通过对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了解,受到其刻苦钻研精神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感染和熏陶。

  重点是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难点是欧姆定律的实验及其设计;关键是做好本节的实验。

  演示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及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以实验引导、分析比较、讲授为主

  一、新课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那么,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个关系早在十九世纪初时已被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总结出来了,成为电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即后来人们所称的

  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为了学习、研究欧姆定律,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试着用堂上短短几十分钟,借助于比欧姆时代先进得多的现成仪器,踏着平坦的道路重复一次欧姆及前人的研究工作,又来学当一次科学家,行吗?(话音刚落,学生们都高兴地同声叫:行!)好!今天我们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关系的方法与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一样,即先使其中一个量(如电阻)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电流和电压)间的关系;再使另一量(如电压)保持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综合,就可总结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一)实验与分析(板书)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个,演示电压表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3、实验步骤:

  ①设计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出示小黑板,如图1所示,但先用两张纸分别横向盖住电路图、实物图和表格)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和学过的(串、并联)电路思考:应取哪种电路连接?并动手设计电路图。与此同时,教师巡视并选出两个代表性电路图,再揭下小黑板电路图盖纸进行对照。可能出现跟小黑板上教师设计的电路不同,这时应因势利导地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器材所接位置不同,不受影响。并向学生强调:无论哪种设计方法,都不能把仪表正、负极接反;在连接实物时应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最大电阻位置。

  待多数同学都完成设计后,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他们是以后分组实验的小组长),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布置其他同学设计表格。然后揭下小黑板上表格的盖纸,让同学们自己订正。

  (师生共同检查、分析、订正上面两位同学连接的实物图。)

  ②保持电阻R不变,研究电流I随电压U的变化关系。(实验并板书)

  条件:在图(b)中接入5欧的定值电阻。

  操作:按照表一做三资助实验,每次都使电阻R两端电压按1伏、2伏、3伏递增。

  记录:观察电流表示数并记在表一电流栏内。

  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增大几倍”的感性认识。

  结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板书)

  ③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I随电阻R的变化关系。(实验并板书)

  条件:在图(b)中,保持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3伏不变。

  操作:按照表二做三次实验,依次分别接入5欧、10欧、15欧电阻。

  记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二电流栏内。

  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到“电阻增大几倍电流就减小几倍”的感性认识。

  结论:当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板书)

  (二)、欧姆定律(板书)

  ①文字表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板书并讲解)

  ②公式:I=U/R(板书)

  ③单位:U—伏、R—欧、I—安(板书)

  ④说明:欧姆定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⑤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只能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量,也就是说不能用甲导体的电压、电阻去求乙导体的电流。

  (三)、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板书)

  讲解:上述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知道了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算出第三个量。应特别注意,I=U/R和R=U/I属于形同实异。也就是说,R=U/I式中的R不能理解为:电流一定时,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或电压一定时,电阻R与电流I成反比。因为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所以R=U/I,只能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而不能用作电阻的定义式。

  三、课堂小结:欧姆定律是今后学习电学中常用的定律,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掌握以下几点:①要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②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实验与设计;③要了解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④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单位及公式的变形。

  四、巩固练习:

  l、按照表一记录的电压值和电阻值计算电流值。

  2、某一电阻接在60伏的电路中,其上通过的电流为2A,问:该电阻为大?若电压增大到120伏时,其电阻为多大?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

欧姆定律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电流产生的历史材料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知识规律的形成要经过漫长曲折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质.

  教学建议

  1、关于电流的知识,与初中比较有所充实和提高:

  从场的观点说明电流形成的条件,即导体两端与电源两极接通时,导体中有了电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知道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运动,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即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变量,通过计算法和图象法来出来处理数据,加强学生对图象的认识,进一步学会如何运用图象来解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分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以加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本节重点——的理解

  3、的讲法与初中不同,是用比值定义电阻的,这种讲法更科学,适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电阻的定义式变形后有些学生会产生歧义,认为电阻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要注意引导解释.

  4、要求学生知道公式,从而知道电流的大小是由什么微观量决定的.在本节的“思考与讨论”中,希望学生能够按照其中的设问自己推导出公式,以加深对电流的理解.如果学生自己推导有困难,希望教师加以引导.

  5、对于导体的伏安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应该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并尽可能的多举实例以加强对知识的深化.

欧姆定律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掌握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掌握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实际问题。

  4.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

  5.进一步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6.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电源,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40欧各一只)。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例题投影片。

  三、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为学生实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设问: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在电路中,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而导体的电阻又要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那么,在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仪器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分别介绍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1.电阻R不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图接好电路,保持R=10欧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上的电压,请两位同学读出每次实验的电压值和包流值,记人表1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阻只保持不变时,随着电阻R上的电压的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也增大,且电压与电流是同倍数增加,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正比关系。

  结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

  2.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上图连接电路,更换定值电阻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只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4伏,请两位同学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在表2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定值电阻及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反而减小,且电阻R增大几倍,通过电阻的电流反而减小到几分之一,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反比关系。

  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3。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设问: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呢?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板书)

  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都是指同一导体而言,也就是说欧姆定律中所指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三个量。(要同学们在“这段导体”下面加“.”)

  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导体的电阻,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则其数学表达式为:I=U/R [板书]

  根据数学规律,我们可以对欧姆定律公式I=U/R 进行变形,得到U=IR或R=U/I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同一导体中的两个量,来求出第三个量。 ·

  4。欧姆定律来计算有关问题

  例:已知电烙铁的电阻是1210欧姆,如果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220伏,求通过电烙铁的电流?[投影)

  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烙铁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结果:0.18安)

  (三)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欧姆定律中的“这段导体”四个字。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90页第1、3题。

  (五)作业布置:作业本第53页(一)1—4。

欧姆定律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加强了电路实验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根据知识经验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探究实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学员根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想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首先设计实验电路,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控制变量法)

  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该如何测量实验数据?(测量多组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交流谈论问题答案,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得出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课题分别探究。

  课题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课题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据此画出电路图,进行展示,并确定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多组实验数据。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出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值等。

  分析与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

  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欧姆对电路规律的探究历程,以及相关人物事例。引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师讲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索要学习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并明确各物理量单位,以及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电路中的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环节三:巩固提高

  出示习题: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2.5V0.3A”,表示加2.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时多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获得物理规律的同时,感受物理探究的乐趣,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布置作业:思考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而电压表可以连接在电源两极

  四、板书设计

  (略)

欧姆定律教案8

  一、教学任务分析

  拓展型课程中的“电源”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基础型课程中部分电路的延伸,是“电路”一章中的核心知识。内容不仅涉及到电流、电阻、电压及电动势等物理量,还通过对电池供电原理以及非静电力做功等内容的详细介绍,突出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规律。

  “电源”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涉及到的新概念较多并且抽象,如电动势、外电压、内电压、外电阻、内电阻等等,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难度。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不仅要有较强的动手实验获取数据的能力,还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处理数据的理性分析能力。

  让学生感受电池,制作水果电池,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对电池认识的神秘感,甚至给学生一个发明创造的欲望,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经历。

  本节课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合理整合,探究活动的科学设计,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电动势及内阻概念,知道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经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化学电池结构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3)观看“神六”、“核电站”等图片,领略我国电能领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

  电动势概念的建立,探究电源内阻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源有内阻以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五、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电压、电流传感器、DIS数据采集器等,水果及铜丝、锌丝等。

  2.信息技术:自制FLASH课件。

  3.使用教材:上海市现行高级中学课本《物理》拓展型课程I第二册(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设计思路

  在“电源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节电学内容的教学中,通常我们的教学设计是根据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内容按次序而进行的。在教学内容上,从非静电力做功引入电动势的概念,强调电动势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在实验得到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动势的基础上,借助欧姆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教学次序上,先电源电动势,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认知水平,学生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也不会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对“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节内容研究后,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设计出两个双循环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双循环针对电动势而言。电动势的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考虑到电动势概念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难的。在电动势教学的第一循环中,仅仅指出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它可以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出来。在第二循环中,指出它是表征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源电动势和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有相同的大小和单位,但他们的。物理含义不同。

  第二个双循环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而言。在第一循环中,通过多组电流、电阻的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电源有内阻,并进一步得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先将电源的表征量都研究好,待所有概念都解决后,再去研究电路中电流所遵循的规律,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二循环中,先以作业形式给学生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从能量角度对电源的研究。

  考虑到本节课的探究方法与课本中的不同,我们在作业中编排了题目“简述课本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习到另一种经典的研究方法,即通过探究电动势与电源内、外电压的关系而得出闭合定律欧姆定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电源”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循环的学习,课题名称定为“电源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时间为1课时。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回顾历史、引入课题

  视频:神舟6号遨游太空。让学生思考电池翼板的作用。

  图片:科学家伽伐尼。介绍伽法尼发现电的过程。

  图片:科学家伏打照片。介绍伏打及伏打电池,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伏打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物:不同类型化学电池。解剖化学电池内部结构,指出废旧电池给人体和环境带来的危害。

  制作:自制水果电池。在不同水果中插入锌丝和铜丝,并测量其两丝间的电压。

  图片:核电站、三峡。简要介绍我国电力发展情况。

  (二)探究──建构概念、建立规律

  探究一:影响端电压的因素

  师:下面我们以干电池为例来研究电源。如图1是由干电池、电阻箱组成一个电路。为了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先介绍两个概念。我们把电源两端的电压称为“端电压”;电源外部所接的电阻称为“外电阻”。图1电路中电源的端电压也就是外电阻上的电压。

  师:请大家按图1连接电路,测量电源的端电压,完成下表,并讲一讲你的发现。

  电阻箱电阻R

  断路

  电源端电压U

  生:我们发现外电阻R越大,电源端电压U越大,说明端电压与外电阻有关。

  生:不同的电源在外电阻相同的情况下U是不同的,说明端电压还与电源有关。

  生:电路断开时的端电压仅由电源本身决定。

  师: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即:不同的电池,在电路断开时,维持两节间电压的本领是不同的。为了描述电源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用符号是E表示,它的单位是伏特。

  师:请大家测量课桌上干电池的电动势。

  探究二:闭合电路的电流

  师: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如果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是已知的,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呢?凭你的知识、经验、智慧或灵感,猜测一下。

  生:我的猜测是:I=E/R

  师:这样的猜测对不对呢?电池的电动势刚才大家已经测量过,下面请大家再测量一下,不同外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完成下表,最后看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电阻箱电阻R

  电路中电流I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流I

  师:那么,电流与电动势和外电阻之间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再猜测一下。

  生:分母再大一点就行了,我的.猜测是,可能是电源内部有电阻。

  师:假设你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们不妨将电源内部的电阻叫内阻,用r表示。这时电路中的电流可写成:I=E/(R+r)。现在请大家利用实验数据,根据你们学到的数学知识,一起来找一找r的大小,然后看一看在误差范围内,上述关系是否成立。

  生:我将每一组数据代入I=E/(R+r),通过计算的发现,每一次求出的r都在2.3欧姆左右,说明电源存在内阻的假设是成立的,并且电路中的电流应该满足I=E/(R+r)。

  生:我是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先画出I—R图像,发现图线是曲线,后来将I=E/(R+r)写成R=E/I—r形式,看出电阻R与电流倒数1/I成线性关系。如果I=E/(R+r)成立,那么,通过实验数据画出的R—1/I图像应该是直线,结果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2所示,这就说明了关系式I=E/(R+r)是正确的,而图线的截距为—2.344,说明电源的内阻为2.334欧姆。

  师: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I=E/(R+r)是成立的结论,而且利用图像还得到了电源的内阻。

  师:I=E/(R+r)这个规律最早是由欧姆发现的,为了区别在初中所学的欧姆定律,我们将它叫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之所以称为“闭合电路”,是因为I=E/(R+r)涉及到由电源、电阻等整个闭合的电路。而初中学习欧姆定律I=U/R只涉及到整个电路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将I=U/R又叫做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三)应用──联系实际、解释实验

  题目:探究实验表明,闭合电路中的外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电源的端电压越大。请解释之。

  解答: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可知,当外电阻R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I必将变小;将I=E/(R+r)代入到U=IR得,U=E/(1+r/R),所以,当外电阻R变大时,电源的端电压U变大。

  九、作业设计

  本节课在作业设计上,力求使作业能够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环境,甚至跳出物理学科本位,同时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电子为什么能在电源的内部从正极运动到负极?

  自主学习: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用能量的观点解释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开阔视野:简述课本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建立过程。

  拓展研究:课堂实验数据的再研究。

  (1)画出U—R、I—R、U—I图像,并用相关理论对图像进行分析。

  (2)假设E、r未知,利用实验数据如何计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等。

  关注生活:查看手机电池上的说明,指出个参数的意义及提出注意事项的理由。

  联系实际: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不用水果电池?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

  十、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得到电源电动势、电流以及外电阻的实验数据后,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位已自学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同学说,电流等于电动势与外电阻的比值。课后我和该同学交谈后发现,学生并不是为了配合我的教学设计而故意讲错的,而是他将以前自学过的知识忘了。通过这次交谈,我对意义建构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们的理念,即物理课堂应该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而掌握知识的场所。

  目前,大家对课程与课堂的教学改革较为重视,改革的力度也较大,但在作业方面改革步伐却是缓慢的。对作业功能的定位很少研究;在教学五环节中布置作业所用的时间是最短的;作业的来源单一,很多时候就是课本或练习册中的几道练习题;题目通常也侧重于理论研究,通过演绎、推理来完成。本节课试图在作业的布置上做一些改革的尝试。努力使作业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环境,甚至跳出物理学科本位。作业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巩固知识、查漏补缺,而且具有承上启下、新旧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等功能。如作业中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再处理,不仅将课堂的研究引向深入,还为以后“内电阻与电动势的测定”的实验教学打下了伏笔;再如通过作业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保证了学生用1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电源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二个循环的学习。另外,自主学习有时是需要引导的,由于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了有关电源内部电荷运动的FLASH动画,所以学生课后的自学就变得有趣、轻松和高效,对“电源内部电荷运动原因是由于电荷受到了非静电力的作用”的理解也较为深刻。

欧姆定律教案9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

  ●教具准备

  演示电路板、干电池三节、开关、导线、10欧电阻器两个、小灯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

  当导体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二、进行新课

  (一).欧姆定律

  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要求同学阅读教材,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例题1.以教材例题作为简单电路的解题指导.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

  ●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训练学生基本的技能.

  教师板演利用欧姆定律求解,讲明解题的规范性,然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做此题.

  例1:

  解:I= =0.25×10-3 A

  0.25×10-3 A=0.25 mA

  以教材例题2作为公式变形应用的解题指导.

  让学生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把公式变形,由I=得到R= .然后将电流的单位变成安培,进行计算,同时一名学生板演,师生讲评.

  例2:

  解:由I=得到

  R= =15 Ω

  这个未知电阻是15 Ω.

  例题3: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 Ω,通过的电流为0.45 A时才正常发光.要使其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以例题3作为另一种变形练习.

  要求学生按解简单电学题目的一般规则解题.解题过程中注意物理量的单位不能丢掉,且单位必须是要求的国际单位,注意将公式变形后再代入数值.

  解:由I=得到

  U=IR=0.45 A×6.3 Ω=2.8 V

  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2.8 V电压.

  (三)、探究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实验:

  (1)在电路中只接入灯泡,闭合开关观察灯泡亮度;

  (2)在电路中接入一个10欧电阻观察灯泡亮度;

  (3)在电路中传入另一个10欧电阻观察灯泡亮度;

  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引导同学们画出两个电阻的串联电路,写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

  电压规律:U=U1+U2

  电流规律:I=I1=I2

  欧姆定律:I=

  对R1:I1=;对R2:I2=

  对R1与R2组成的串联电路有:I= .

  将I1、I2、I变形后得U1=I1R1,U2=I2R2,U=IR,代入电压规律得:IR=I1R1+I2R2.

  由于I=I1=I2,所以R=R1+R2.

  即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实验:

  (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10欧电阻与灯泡串联,观察灯泡亮度;

  (2)在电路中将两个10欧电阻并联,再与灯泡串联,观察灯泡亮度;

  结论: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引导同学们画出两个电阻的并联电路,写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

  电压规律:U=U1=U2

  电流规律:I=I1+I2

  欧姆定律:I=

  对R1:I1=;对R2:I2=

  对R1与R2组成的并联电路有:I= .

  将I=I1+I2变形后得=+,由于U=U1=U2,所以1/R=1/R1+1/R2

  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每个电阻的倒数的和。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应用.

  (1)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2)利用欧姆定律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解析:据题意知:R=97 Ω,U=220 V,所以I= =2.27 A

  答案:电流是2.27 A

  2.解析:由题知电熨斗的电阻是0.1 kΩ,不能将数值直接代入公式计算,要先将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制,再代入公式计算.

  R=0.1 kΩ=100 Ω I=2.1 A

  根据I=可将公式变形为U=IR,所以U=IR=2.1 A×100 Ω=210 V

  答案:210 V

  3.解析:题中给出电流的单位是毫安,要先将单位变换,再进行计算.

  U=2.2 V,I=250 mA=0.25 A

  根据公式I=可得:R= = =8.8 Ω

  答案:8.8 Ω

  6、解析:这种说法不对。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共同决定的,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没有关系。

  五、板书设计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变形公式

  2、电阻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每个电阻的倒数的和。

  课后小结: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

欧姆定律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

  【重点与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与学具】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U=IR 或 R=U/I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引入新课

  ●.展示演唱会舞台灯光和声音变化的视频片段,问: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引导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问: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有什么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猜想:I=UR,I=U、R,I=U R,I=U-R等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提出学习的主动性。

  二、进行新课

  1.引导讨论

  ●.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电流的变化究竟是电压还是电阻变化引起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两个变量有关时,可以先探制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再探究另一个变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在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阻引起的;在电阻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压引起的。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2、设计实验

  ●.实验课题:在电阻一定时,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问:如何保证电阻一定?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引导回答:定值电阻可保证电阻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问:根据你们的猜想,想想需要的什么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教材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作简单分析和评价。最后把较好的作品投影给全班同学,简要分析优点。

  ●.阅读教材18-19页实验探究内容,

  ●.学生讨论,积极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评估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设计实验对学生是有较大难度的,所以通过学生间积极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进行实验(课件)

  ●.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过程复习实物的正确连接方法,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分析评估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引导回答实验结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归纳出实验的初步结论,并用图象法表示。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学会用图象分析数据。

  5、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简述欧姆个人生平和他的一些趣事。

  ●.公式变换:U=IR 或 R=U/I,展示教材相应例题,提醒注意解题格式以及计算过程要统一国际单位。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阅读教材19页欧姆生平内容。

  ●.阅读教材,留意解题思路和格式,积极回答。

  ●.帮助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其应用做好准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学以致用,巩固反馈。

  三、额定电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额定电压?

  引导回答: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阅读教材,积极思考作答。

  额定电压不是本章重点,只作常识性了解即可。

  四、短路

  问: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什么?什么是短路?演示短路实验。

  从欧姆定律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短路。

  引导回答:短路就是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

  积极思考并回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短路是故障的一种,它的危害,为下来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五、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

  2. 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设计实验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 课堂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欧姆定律教案11

  第二节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到体的电阻。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2.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步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应用欧姆定律,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教学难点

  1.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了解灯丝(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定值电阻(5Ω、10Ω各1个)、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

  2.教师提出问题: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你能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吗?说明测量原理,并画出测量电路图。

  二、新课学习

  1.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如何改进测量电路图?

  2.学生思考、设计实验电路: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定值电阻的阻值将如何人改变?

  3.学生猜想、假设实验结果: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你想不想知道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有多大呢?

  4.学生设计实验电路:

  5.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学生发现问题:在不同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不同。

  6.学生知识类比迁移,思考、交流讨论:为什么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灯泡的电阻会改变?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测量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R=U/I。

  待测量的物理量:测电阻的电流,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测量电路图:

  测量器材:

  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方法:

  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方法:

  滑动变阻器:

  (a)在本次实验中的作用:保护电路中的电流表、小灯泡、电源,减小测量误差。

  (b)正确使用方法:开关闭合前,滑片P应处于什么位置?

  2.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只是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之比。

  3.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约是其不工作时电阻的十倍。

欧姆定律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的电磁说的内容。

  2、知道可见光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

  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特点。

  4、知道电磁波谱、了解光谱的类别及各类光谱的产生知道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5、知道麦克斯韦的电磁说及光的电磁本性的实验依据,并要求知道电磁波及产生机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是一代一代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曲折过程,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以及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不断地纠正偏差错误中提高的。

  教学建议

  回顾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给学生指明学习本章的线索x教材内容的层次和系统,这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十分有益的。通过简要的史料介绍,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是一代一代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曲折过程,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另一方面,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x"实验(事实)xx实验(提供新的事实)x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以及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不断地纠正偏差错误中提高的。"光的本性"的认识史,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讲述光的电磁说时要着重说明光的电磁说提出的背景和它的事实依据。还要着重说明提出光的电磁说的'重要意义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光波与机械波有本质的不同。光的电磁说揭露了光现象的电磁本质,把光和电磁统一了起来。

  需要强调的几点:

  1、对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讲述,要让学生抓住主要特征和它们的应用,并尽可能联系可见到的实例。如有可能,可做实验演示。

  2、要使学生理解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的行为服从共同的规律,但因为频率的不同又各自具有某些特性。

  注意:本节内容大多类似科普常识的介绍,没有太难以理解的理论,可以知道学生看书、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自学 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光的电磁说一节,内容大多类似科普常识的介绍,没有太难以理解的理论,可以指导学生看书、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有关问题,

  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但光是什么波呢?

  2、我们知道,一切机械波,包括声波在内,都需要有介质存在,机械波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但是光在真空里却能够传播,这如何解释呢?

  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光学发展史中有关光的电磁说部分内容。

欧姆定律教案13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板书: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投影课本彩图)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

  活动:学生阅读印发的资料。

欧姆定律教案14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教案《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 Ω,潮湿时是200~800 Ω。如果两端加上36 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干燥时:Imin= =7.2×10-3 A=7.2 mAImax= =36×10-3 A=36 mA潮湿时:Imin= =0.045 A=45 mAImax= =0.18 A=180 mA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即使人体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碰到220 V的电压,电流也在40mA以上,对人是有危险的。用湿手去触摸开关,拔插头时,容易使水流入开关或插头内,通过水这种导体使人和电源相通,造成危险。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云层本身带负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地层自身带正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

  本课总结:

  1.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的电压。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

  (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产生:危害:(略)预防:避雷针:

欧姆定律教案15

  教学目标

  认识变化的电路,准确找出变化前后两电路的变化

  重点、难点

  动态电路的连接方式,动态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

  课前导入知识:

  在并联电路中,新增加一个支路对干路中的电流的影响?

  知识点一:伏安法测电阻中的误差和非误差

  (1)非误差:如果用灯泡代替电阻,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灯泡逐渐变暗,测出来的电阻值是逐渐减小的。显然,这不是实验的误差。这是因为随着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减小,灯泡的温度也随之降低,温度越低,钨丝的电阻越小。因此,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并不能减少误差,测量的数值会偏小,不是钨丝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误差:标准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电流表测的是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虽然电压表阻值很大,流过的电流很小,但电流表的示数总比流过的被测电阻的电流大,根据R=U/I可知测出的数据偏小。

  例题 南京市某中学九年级课外兴趣组的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灯泡标有2.5V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的一组U和I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灯两端U(V)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18 0.22 0.26 0.30 0.32 0.34

  灯泡发光情况 微亮→逐渐变亮

  (1)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2)在灯丝中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 .

  知识点二:动态电路分析

  (1)当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时,滑片的移动会引起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定性分析变化的一般思路是:○1知道电源电压不变;○2根据滑动编组器的变化确定总电阻的变化;○3再由总电阻的变化确定电流的变化;○4根据电流的变化判断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5根据不变的总电压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确定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2)当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滑片的运动只能引起干路和其所在支路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除短路外,对其他支路没有影响。

  (3)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也会造成电路中的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分析思路与(1)相同,关键是确定电阻的变化。

  【注意】 确认电路变化前后连接方式和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准确判断电压表测量的对象是分析电流电压变化的关键。

  知识点三: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1)串联电路的分压定律

  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满足:U1:U2=R1:R2

  这个关系式称为分压定律。该关系式告诉我们,两个电阻串联时,电阻大的分得电压多。

  (2)关于并联电路的分流定律

  两电阻R1和R2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各自电阻的关系满足:I1:I2=R2:R1

  这个关系式称为分流定律,该关系式告诉我们,两个电阻并联后,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知识点四:应用欧姆定律综合计算

  (1)必备知识

  ○1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公式

  ○2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3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2)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1欧姆定律使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

  ○2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的电阻R,是针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具有对应性。

  ○3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间有同时性,即在同一部分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动,都将引起电路的变化,因而公式R=U/I中三个量是同一时间值。

  ○4公式中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即电流安培,电压伏特,电阻欧姆。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不变,当闭合开关S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

  (C)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D)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2、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发现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UAD=3V,UAB=3V,UBC=0,UCD=0。此电路故障可能是

  A、开关S接触不良 B、电灯L灯丝断了

  C、电灯L短路 D、电阻R短路

  3、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0,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双选) :

  A、电阻R1短路B、电阻R1开C、电阻R2短路D、电阻R2开路

  4、如图4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不亮,L2正常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单选):

  A、开关S接触不良 B、电灯L1灯丝断了 C、电灯L1短路 D、电灯L2短路

  5、把一根长1米、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强度是1安培,若将此电阻丝对折起来后再接到这电源的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总电流强度是( )

  (A)4安培(B)2安培(C)0.25安培(D)0.5安培

  6、如图所示,R1=4欧姆,R2=R3=8欧姆,电源电压为6伏特,电流表1、电流表2、电流表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则I1、I2、I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I3;(B)I1<I2<I3;

  (C)I1=I2=I3(D)I1=I2>I3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4∶1。当K1断开,K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I1。当K1、K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与I2之比为〔 〕

  (A)4∶1(B)1∶4(C)3∶4(D)4∶5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伏特,定值电阻R为5欧姆,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4欧姆,那么当滑动片由滑动变阻器的a端滑向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

  (A)由0逐渐增大到9伏(B)由0逐渐增大到5伏

  (C)由0逐渐增大到4伏(D)由4伏逐渐减小到0

  9、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大于乙线中的电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

  B.当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线粗乙线细

  C.当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时,两线的材料一定不同

  D.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

  灯泡_串联;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灯泡_并联,此时电流表测的是 中的电流.

  11、如图11所示,当开关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A1_________;A2 _________;V __________。

  12、如图1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将______;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1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2的示数将________。

  13、如图1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时, A表的示数将______;V表的示数将______。

  三、连图题

  14、按照图14甲、乙电路图,将对应右图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

  四、实验题

  15、用伏安法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现给你一块电压表、一块电流表、一个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一只、导线若干。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标出电表的“+”、“--”接线柱)。

  (3)在实验中电流表用0~0.6A量程、电压表用0~15V量程。根据你画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面图16中所给的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导线不要交叉)。

  (4)在这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位置如图17所示,那么未知电阻Rx中的电流是______A,Rx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V,Rx的阻值是___________Ω。

  五、计算题

  16、如图18所示电路,R1=7Ω,R2=3Ω,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1V,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4V。求R3的阻值。

  17.如图114所示电路,已知R1=2欧姆,R2=4欧姆,U1=2伏特,求(1)通过R1的电流强度I1;(2)R2两端的电压U2。

  18.在图115的电路里,安培表的示数是0.3安培,如果小灯泡L的电阻是10欧姆,整个电路里的电阻是30欧姆。求:

  (1)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3)伏特表的示数。

  19.如图106所示,已知电阻R1=6欧姆,通过R2的电流强度I2=0.5安培,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1:I2=2:3求R2的阻值和总电压U。

  20.如图104所示,电源电压为8伏特,电阻R1=4R2,安培表的示数为0.2安培;求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各为多少欧姆?

【欧姆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5-06

《大学》教案03-28

《狼》教案06-27

比的应用教案07-02

《亡羊补牢》教案07-04

小班的教案07-16

《Finger》教案10-30

《泉城》教案07-27

合唱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