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10 10:00:5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精选)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5篇(精选)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面对不同的情况,向别人介绍自己。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自我介绍,有礼貌地提出意见。

  教学重难点

  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教学策略

  首先利用本单元课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自我介绍”这一话题的兴趣,然后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相应调整介绍自己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谈话导入,提出任务。

  师导入: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有许多新的收获。如,描写人物,要抓住其语言、动作的特点,我们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和别人初次见面、转学到新学校、应聘校报记者……面对种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自我介绍呢?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课件出示:自我介绍)

  2.小组讨论,明确要求。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选择或创设一个情境,试着作自我介绍。介绍前,想一想是要向谁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师指名读要求。

  (3)同桌讨论交流自我介绍时要注意些什么;师指名交流。

  (4)师小结:自我介绍时,要明白向谁介绍自己,了解介绍自己的目的,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本次口语交际重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讨论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要求,全面互动,能把教师的单向灌输变为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按要求去交流。同时,有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目标与要求也落实到了每位同学的心里,使交际活动有所成效。

  板块二 选择情境,全班交流

  1.引导生明确面对不同的.情境,自我介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中创设的情境。

  (2)师指四名生分别读一种情境。

  (3)明确不同的情境下,自我介绍应该侧重的方面。

  ①师引导: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场合,我们介绍自己的内容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呢?请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②四人小组内互相讨论,相互补充,明确注意事项;师巡视指导。

  ③师指名交流。

  (4)师小结:转学到新的学校应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应聘校报记者时,应着重介绍自己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报名参加电视台“我是小歌手”节目,应着重介绍自己在唱歌方面的特长及取得的成绩;去车站接不认识你的客人时,应该着重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使别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你。

  2.生选择情境,小组内交流,互说互评。其余同学认真倾听,适时补充,提出建议。

  3.示例:

  大家好,我叫×××,之前在××学校读书。因为爸爸妈妈工作调动,所以转学到了这里。我性格活泼,平时最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游戏;我有很多爱好,如打篮球、看电影、唱歌等,真诚地希望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我对人友善,也很温柔,希望在这里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更愉快地学习。

  4.师生共评:评一评上台交流的同学在自我介绍时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说得更清楚,提出建议。

  5.第二次全班交流,要求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改正不足。

  6.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1)师引导:在今天的交流中,你最欣赏谁的自我介绍?请你根据他选择的情境的特点,给他评个奖。(建议学生设计小小歌手奖、优秀小记者奖、最佳新人奖等)

  (2)生评议。

  7.四人小组内再次创设情境进行交流,争取做得更好。

  【设计意图】学生创意的火花需要教师去点燃。在课堂结束之际进行评奖活动,既是对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一次总结评比,也是再次燃起学生创意的火花,让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评价的契机。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设立对应的奖项,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又一次考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锤炼语言的好机会。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的学习是语言的习得与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注重“体验”二字,重点把握:

  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揣摩、比较、运用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口语交际”的教学不仅应该注重“说”的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强调说出浓浓的“交际味”,同时兼顾“听”的能力的培养与“听”的习惯的养成。

  正确处理好语言发展与知识获得、综合性能力发展的关系。在“口语交际”的学习中,重点应该是发展语言,同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情境运用不同方式介绍自己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环境中独立认识"侍、棺、秦、腕、脉、厥、症、携、囊、拇"9个生字,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起死回生教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扁鹊使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学习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复述。

  2、重点: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

  3、难点:通过抓矛盾质疑、释疑,感受扁鹊高尚的医德。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起死回生(生齐读课题)

  2、反馈预习,识字正音,理解"起死回生"的意思。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心中默读并注意正音。(纳闷/胸口闷mèn扇shān动)

  师:昨天回家,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告诉大家,"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谁让让死去的人活过来了,那死去的人又是谁呢?

  (扁鹊让死去的太子活过来了。)

  板书:起死回生

  扁鹊---→虢国太子

  多媒体出示:虢国,读准虢字读音,并注意书写

  4、补充资料,初识扁鹊。

  出示: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时有名的医学家。他擅长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疗法,被称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

  师:这就是扁鹊(指图),谁来读一读下面这段话,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扁鹊。

  3、辨析"起死回生"与"死而复生",并概括文章大意

  师:文中有个"起死回生"的近义词,预习过了,谁能来说一说?(死而复生)

  师:哪位同学能用"扁鹊、起死回生、虢国太子、死而复生"说一句话,告诉我们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使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扁鹊---使--→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师: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啦:起死回生是(指课件)--(本领),而死而复生是事情的--(结果)。

  师生合作读1--9小节,思考:扁鹊了解到哪些情况,扁鹊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课文1-9节,在朗读中体会扁鹊扁鹊问诊过程及语气变化。

  1、引:扁鹊是四诊疗法的祖师爷,他要看病自然少不了望闻问切。让我们来看看扁鹊是怎样问诊的。请大家快速默读1-9小节,边读边把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了解到关于太子的情况圈出来。

  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交流出示:一向好好的,突然间就死了

  只说胸口闷,就死了

  早上鸡叫时死的

  从死到现在,还没过半天,还没入棺

  (四个"死"泛红)

  2、用自己的话说说扁鹊了解到的情况。(先个别练习,再指名转述。)

  多媒体出示:

  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得知太子一向好好的,但今天早上鸡叫的时候,突然间说胸口闷,后来就死了。到现在还没过半天,所以还未入棺。他顿时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教案《起死回生教案》。"

  3、有感情地朗读1-9节。

  师:当扁鹊听到行人说一向好好的太子突然死了,他感到很--(纳闷),于是他"忙赶到"宫门前了解情况,当他知道太子还未入棺时,他又--(松了一口气)。请同桌2人分角色朗读1-9节,注意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变化。

  4、师生合作朗读1-9小节。男女生分角色读。

  朗读时抓住"忙赶到"领会无提示语对话形式可表现出扁鹊当时焦急的心情。

  5、师:在行人和侍卫官看来,太子已经--(死了!)那在扁鹊看来,太子还是--(活的),也就是生。

  三.学习课文10-11节,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引:所以他请求入宫,救治太子。接下来请大家默读10、11节,圈出扁鹊救治太子时的具体动作。看看扁鹊是如何施展四诊疗法,起死回生的呢?

  1、默读11、12节,圈出扁鹊医治太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词。(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2、交流并引读10、11节

  出示:按、切、贴、听、取、扎、拣

  3、学习第11节

  多媒体出示:扁鹊走到太子的病榻前,按住他的手腕切了脉,又把耳朵贴到他的胸口凝神听了一会儿,这才起身说:"依我看,太子是得了'厥症',还有救。"

  (1)切(qiēqiè),多音字。组词分辨--切菜,用刀加工;切脉/密切,贴近。

  (2)多种方法理解"凝神"。"请同学们给凝神换个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目不转睛/心无旁骛)

  (3)补充厥症知识

  师:字典里"厥"的意思是"气闭,昏倒",厥症就是突然闭气昏倒的病。没有了气息,难怪人们以为太子死了。

  4、学习第12小节

  师:扁鹊在问诊、切脉之后如何诊治太子的'?请同学们跟老师来读一读这段话。

  多媒体出示(引读)

  说完,扁鹊(先是)取出针来,(然后)在太子头上扎了几针。不多一会儿,太子的鼻翼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接着)扁鹊又从随身携带的药囊里拣出几味草药来,叫人煎成汁。(最后)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1)扇(shān shàn),多音字。组词扇子/一扇门名称或者量词;扇风/扇动动词

  (2)理解"拣"字。

  师:能不能给拣换个字或者词?(挑/选/挑选)

  (3)从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扁鹊医术高明

  "不多一会儿"、"没多久"泛蓝

  师:这两组词语都是表示时间--"很短",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扁鹊给太子扎了针、用了药,使太子恢复了健康,扁鹊的医术真是--"高超/高明"。

  5、生做动作朗读11-12小节。

  6、生根据多媒体动词提示复述扁鹊医治太子过程。

  四、从人物对话,抓矛盾质疑、释疑,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1、人物对话中体会扁鹊医德高尚

  (1)抓提示语朗读

  师:扁鹊治好了太子,国王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道--"先生真是神医呀,有起死回生的本领。",面对国王的啧啧称赞,请一位扁鹊来回答,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对话的--提示语。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时治好了他的病。"

  (2)点评时抓"不过是",体现出扁鹊对此事的轻描淡写,在国王眼里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扁鹊却认为不过是件小事,不足挂齿。

  2、抓矛盾质疑、释疑,进一步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引:我们已经知道起死回生的近义词是--"死而复生"。那谁能用死而复生来称赞扁鹊?

  "先生真是神医呀,使我的太子死而复生。"

  1、揭示矛盾,引导质疑。

  师:"死而复生"这个词在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

  扁鹊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扁鹊谦虚地说。

  师:听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2、同桌讨论,合作质疑。

  3、师:是呀,为什么扁鹊对侍卫说他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后来又对国王说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呢?请四人小组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扁鹊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前者扁鹊说自己能使太子死而复生是出于急于救人的目的,他毛遂自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皇宫,想做的仅仅是挽救一个可能还有一丝希望救活的病人。当病人被救活后,扁鹊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说明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可能,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4、交流,小结。(板书:医德高尚)

  五、串读板书

  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神医)扁鹊--→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使

  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煎、吭、禄、茶”,会写“煎、吭、舀、茶”,理解“煎茶、舀水、吭声、如火如荼”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去品读理解文本,进而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三、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中国茶文化及陆羽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读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聊聊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名人。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陆羽的画像),让学生猜猜这位名人是谁?相机引出课题教师板书:陆羽与《茶经》(师板书,生书空,同时讲解“陆”字的右边“击”字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齐读课题,读后质疑:1.陆羽与《茶经》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以此为题?学生以课前准备简要交流有关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名人,看看从文中我们又会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快速浏览全文,想想:①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文章从什么话题谈到陆羽?

  ③文中主要写了陆羽的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字音读准。

  3.词语个性化朗读,要求:按自己理解的词义来朗读。

  4.对于个别较难的词语给予解释。

  5.通过理解“茶”和“荼”的词义,帮助学生区别

  6.指导“荼”的写法。

  7.引导学生通过字义来区别“荼“的两种读音。

  “荼“(tu)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古同“荼”,涂炭。

  “荼”(shu)①玉板,古朝会时所执。②同“舒”,舒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是按总——分的顺序来行文的,从茶乡想到陆羽总起引出后面的三个事例(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以此来表现陆羽。这节课我们接着在作者畅达的语言中去品读、去感悟。

  二、细读品味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语句写到了陆羽?(2、3句)能用一句话概括吗?(陆羽是唐朝复州竟陵郡人,是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被人称为“茶圣”。)

  默读第四句话,想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衔接,引出后文)

  2.辨别江水

  (1)自由读文,找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陆羽辨别江水这件事?(2-8自然段)

  广茶艺,决心写人们不屑于写的“闲书”时毫不动摇。)体会陆羽的志向远大,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陆羽的高尚人品。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感受陆羽的人品: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凌城下来。

  ②引导学生抓住“二十一岁”,“十六年”,“三十二州”两个“五年”,“二十六年”,“四十七岁”等数据来体会陆羽为撰写《茶经》作出了无悔的选择,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才终于完成这部经典著作。

  师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段落,然后划记相关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感受。

  ③利用所查资料补充介绍(学习11段)

  《茶经》是怎样一部书?有何价值?

  在反馈基础上,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七千余字的著作中,凡栽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写到了。他写工具和器皿的运用,不仅说明了技术问题,而且也说明了文化的演变和区别。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4.推广茶艺(12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

  (边读边划,作批注。)

  引导生抓住“如火如荼”和两个“也日益……”所在语句来体会。

  第三课时

  一、练读拓展:

  1.完成课后题二:陆羽为什么会被人尊称为“茶圣“?

  陆羽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

  2.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的三个递进复句,划出来,并在旁边批注每一个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3.反馈:①第九自然段第一句:承上启下,概述陆羽特点。

  ②第十一自然段第二句:概述《茶经》的内容。

  ③第十二自然段第四句:概述茶艺的影响。

  4.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5.有关《茶经》的小贴士。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二、布置作业:

  布置课外阅读有关茶文化的文章。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②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③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述故事,整体感知。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1945年1月莫顿亨特架机侦察的故事导入。

  二.复述故事,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复述准备,抢答问题: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4.学生分节(冒险、脱险)复述课文

  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5.讨论复述的`得失,总结改进的意见。

  ①处理好详略

  ②抓住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细节。

  三.小组讨论、探讨文意

  ①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大的一点感想是什么?

  ②“我”为何将“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为文章的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四.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②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文,品读语言

  1.圈划人物心理、行动以及环境描写的雅词美句。

  2.小组讨论交流,找出能概括“我”的行动和心理过程的词句。

  爬—蹲—伏

  二.探究品味,感悟情理

  1.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2.组织学生深入探究、提出并讨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②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

  ③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3.朗读品味:

  ①“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

  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②想象“我”在石梁上的心理,说一说。

  ③“我”在脱险前后有哭了两次,哭时的情感一样吗?

  ④学生表演父子对话,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以鼓励为主,并教给方法的良苦用心)

  三.结合体验,品味人生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一个中国父亲遇到这种情况,他会怎样做?

  2.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你将怎么办?下来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四.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从“读一读,写一写”中选用五个以上的词,以“逆境”为话题,说一段话。

  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在悬崖面前》

语文教案 篇5

  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他们每天能够接触到韵新鲜事物也比较多,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还是缺乏对现实生活有意识的关注。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敏锐地发现事件的价值所在,并能通过简单的新闻写作技巧把他们所关注的事件表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写新闻稿的写作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关于新闻写作的知识,具备阅读新闻的基本能力,而且能把与学生未来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意识”明朗化,让他们自觉地关注新闻,筛选新闻,利用新闻,意义是比较深远的。但是第一次新闻稿的写作课要完成上述所有目标未免苛求,对学生“新闻意识”的进一步培养还是要在日后的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加深,让语文课程的学习真正能做到为学生服务终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写作切忌没有“源头活水”,而我们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感兴趣的新闻材料,让学生对新闻稿的概念有较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总结出新闻稿的特点。下一步写新闻,是在对新闻稿特点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运用大家都熟悉的题材深化对新闻稿“倒金字塔”结构的认识和运用,并且强调写新闻要有出新的意识。第三步现场采访写新闻,让学生写最新鲜和生活最贴近的新闻事件,在第二课时举行“校内新闻发布会”,评选出好的新闻稿件。

  [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新闻稿的特点,把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难点:训练学生写新闻稿,把握新闻稿的“倒金字塔”的结构。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设问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什么是新闻?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一条狗咬了人,这不算是新闻;然而,当一个人咬了一条狗,这便是新闻了!”这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可是它反映了新闻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

  (诙谐的新闻事例导入写作课,让学生了解新闻的重要特点“新”,不过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反常”、“奇怪”等答案,教师要注意巧妙引导。)”

  看来,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二、梳理特点,研究写法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新闻材料,下面咱们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把你最感兴趣的新闻播报给我们大家昕,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吧!

  (学生交流3分钟后自由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新闻内容要避免重复,让学生在对外界信息的了解中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学生比较关注的近期新闻有:岛内分子参拜靖国的神社、痛说毒品摧残下的残酷青春——何媛走进《面对面》、日本批准新版右翼教科书、肯德基公布苏丹红调查结果、冒名写封信天才少女被开除等,这些新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点。)

  听了这么多的新闻,大家能不能再稍微系统地梳理一下,新闻有什么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看新闻的来源、新闻的篇幅、新闻的时间、新闻的语言,整理出如下特点:真实性、简明性、时效性、语言准确等。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很快整理出新闻的总体特点,这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闻是有好处的。)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新闻的写作,大家都要成为小记者。在写新闻之前,咱们先看看这些新闻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生浏览搜集的新闻,七嘴八舌回答问题,如人物、时间、地点等,教师要注意归纳。这些新闻在内容上都有共同的特点,要说清楚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件

  的经过和原因。人(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和原因(why)被称为是新闻的五要素。因为英文单词都是w打头,也被称为5w。一般而言,新闻稿中对这五个w都要有所交代。]

  另外,新闻稿在写法上也有它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写法上的共同点,即新闻的套路模式。介绍必要的新闻知识。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部分。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要求用一句话反映新闻事件。导语是概括报道事实或中心,是新闻内容的浓缩。主体部分则是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三个部分的关系可用下面的不等式表示:标题<导语<主体,呈倒金字塔型,也叫“倒金字塔”结构。)

  三、实际运用,落实出新

  通过大家收集的新闻展示与交流,我们了解了新闻真、简、新的特点,也知道了5个w和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开始写新闻吧!我们一共有两次写作训练,第一次要求大家都写一个主题,看看谁写得最好!最近咱们班发生的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则一百字左右的新闻吧。

  (最近该班获得校运动会年级总分第一名,学生十分关注此事,写起来都很感兴趣。教师在学生写作的时候要相机指导,这个环节十分重要。提示学生对同一新闻要写出新意,可从如下方面入手:题目的新颖醒目、切入点的特别、内容上的侧重等,同时一定要强调“倒金字塔”结构的落实。教师巡堂,关注学生的进展,帮学生解决写作上的瓶颈。)

  大家差不多写完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们的习作,然后每个组挑选最好的新闻稿,把它的题目写在黑板上,我们来结合题目和内容评选出今天的“最佳新闻”。

  (学生交流活跃,各式各样的拟题出现在黑板上,每有特别题目的出现就引起学生的议论,现场十分热闹。题目写完后,教师征询学生意见,让他们挑选最感兴趣的题目,然后让所属小组“播送”该新闻,学生评点,教师指导,评出运动会的“最佳新闻”。要注意的是,由于评选形式的限制,不排除有好的新闻稿被学生疏忽了,教师根据学生喜欢的题目的随机抽取评点也会漏掉好的新闻,所以教师在巡堂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评选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拟题新颖、写作形式规范、’’内容上有独到之处的新闻稿件作为写作范例,可以把好的稿件在课下展示出来。)

  四、结束本课,布置任务

  同学们评选“最佳新闻”的环节完成得非常好,我们在这节课上不但了解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还大胆尝试了一次自己写新闻的滋味,评出了我们大家最喜欢的新闻稿。那么下节课呢,我们要召开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校级新闻发布会”,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学校范围内挖掘最新鲜、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把它写成新闻稿,我们将评选出“最佳新闻报道组”和其他若干由你们自己设定的奖项,大家赶快行动吧!

  (这个环节把发现新闻的实践过程放到了课下,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深入到同学们中去,教师也不妨给学生指点一下,比如可以扩大采访面,除了采访同学还可以采访老师、校长;采访内容上可以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采访程序上可以准备提纲或者调查问卷等等,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深刻体会发现新闻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学生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教师在发布会开始前要安排好主持人,并在学生中征集新闻评选的其他奖项,把奖项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

  小组自己确定新闻发布的形式。

  二、小组新闻发布

  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力是惊人的。在新闻发布的形式上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多种形式,有“新闻联播”式,有专家访谈式,有现场连线式等等:在新闻的内容上无所不包,有关于寝室卫生的,有关于考试成绩的,有关于食堂改造的,有关于理财调查的……学生播得高兴,下面听得开心,课堂气氛始终十分活跃。

  三、奖项评选和发奖,主持人小结

  除了“最佳新闻报道组”以外,其他小组都有各自的精彩表现,其他奖项也很快被“瓜分一空”,如“最佳发现奖”、“最实用新闻奖”、“最惊世骇俗奖”、“最沉重新闻奖”……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评价他人并被他人评价,通过展示与比较,很快理解到新闻的发现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既满足了好奇心,又达到了与他人交流、与学校小社会交流的目的,再通过他们的笔表达出来,更使学生有种无法言喻的成就感。

  新闻告诉我们:在世界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伊拉克战争、日本“争常”、苏丹红事件……这些事件也许有的离我们生活很远,但我们国家、我们生活的城市、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个人的许多决策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新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我们发生了联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新闻就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果我们能充分地了解世界,我们就有可能有效地选择生活。

  新闻写作课的教学如何开展?既然写新闻,就要立足于“鲜活”。一是研究素材和写作素材的鲜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力,从感兴趣的媒体新闻到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进一步延伸到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点点滴滴,研究和写作的素材来自于实际生活中,最贴近他们的东西,这样何愁下笔“言之无文而行之不远”呢?二是教学环节设计的鲜活。搜集素材——课堂交流——总结规律——现场动笔——即时评议——课下采访——新闻发布,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力求从学生兴趣出发,让他们在每一个环节中感受发现的快乐,享受创作的成就感,有了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动力不怕调动不起来。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要做到审时度势,相机启发诱导,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经历新闻稿写作由认知到实践操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层深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9-26

【经典】语文教案11-10

语文荷花教案06-21

语文树教案12-07

语文《丰碑》教案05-16

实用的语文教案09-28

语文教案[通用]10-09

小学语文教案12-10

语文高一教案04-01

《语文园地八》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