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教案

时间:2024-09-04 16:41: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诗词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诗词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诗词教案

古代诗词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词的韵律知识。

  教学要求

  1.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适当结合作者写作时的生活背景,领会其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夜喜雨》《如梦令》《西江月》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

  1. 《春夜喜雨》喜在哪里。

  (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它抒写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春夜喜雨》这一诗题,感情色彩很浓,其中三个字表景物,一个字表感情。写好春夜雨景是基础,写出喜是关键。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联直接写了春、雨两个字。春雨好,好在下得及时。春天,是万物萌发生机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滋润。正当这个时候,雨就来了,这不是知时节吗?面对着这场及时雨,诗人的心里欣喜极了。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直接写听觉。这场夜雨是随着风悄悄地来到人间的,它轻轻地不声不响地滋润着万物,诗人的心里对它充满欣喜与敬佩的心情。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一联写的是雨夜的环境。这时原野、路径、云块虽然是一片漆黑,惟有江上的船只却仍然灯火通明。它象征诗人心头升起的希望,前途一片光明。这里写的是诗人的视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联写第二天早上诗人看到仍在带雨的花朵,想到万紫千红的鲜花开遍锦宫城,诗人的心花随同春花一起开放了。

  《春夜喜雨》,除诗题外,全诗不着一喜字,而喜自见,处处流露出诗人对春雨产生的喜悦情怀。这首诗主题深刻,语言优美,借景抒情,诗意浓郁,故千百年来为人们赞誉,传诵不已。

  2.《春夜喜雨》是怎样运用拟人的手法的?

  (作者赞美春雨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这个本来没有知觉的事物,写得它好像也深通人性,知道人们需要它的时候,它就来了。它夜间悄悄地来到,哺育着禾苗,不愿让人们知道。做了好事,并不居功。这样,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美好特征,也写出了它的美好品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这里是悄悄的意思。一个潜字,一个细字,把春雨的特点形容得惟妙惟肖。它和夏天的大雷暴雨不同,雷暴雨来时,雷鸣电闪,哗哗一阵,有时甚至雷声大,雨点小,大呼隆一阵。这里写的是春天的牛毛细雨,夜间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随风飘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很准确,也很形象。)

  3.《春夜喜雨》中的发生是什么意思?

  (诸家选本,大多把发生理解为下雨。然而,《唐诗一百首》的注解却有另外一种解释:发动植物生长。我们赞成后一种注解。为什么?一是这样注解切合诗意。自然界所以生机蓬勃,正与春雨催发密切相关。把发生理解为催发生机,更切合作者的感情,更切合拟人手法,更切合诗歌所着意描绘的、也是春雨所带来的想象中的动人景象。 二是这样注解切合用典。人们知道,杜甫擅长用典,杜诗无一字无来历的说法固然不足为训,但是,这首诗中的发生显然用了《庄子》中的春气发而百草生的命意。)

  4.《如梦令》中的争渡二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把争字解释为竞争。抢先,看来不大符合原词的意思。因为天气已晚,又在藕花深处,同别人赛船是不大可能的:有人解释为快划,这虽然和上下文可以连贯起来,但实际上船入藕丛,障碍很多,是快不起来的。因而,把争解释为怎比较合适。争作怎讲,诗词中时常见到。如白居易的《燕子楼》中,就有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之句。

  5.《如梦令》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李清照这首词,表面看来,重点是在写自然景色,但实际也是为抒情,而作者的情主要是由景引出的。这便是景中含情,情由景生的艺术境界。赴溪亭游览,至日暮兴尽而归。这里的兴显然是因为自然景色的吸引而产生的。沉醉不知归路的沉醉本意是指多喝了酒,但也未尝不意味着为自然景物所陶醉而流连忘返,一味观赏景物而迷失路途;在暮色苍茫中误入藕花丛中,又出现了一片新的美景,使作者不忍心破坏它,也不愿马上离去,不由发出怎么渡呀的呼声;当一滩鸥鹭被惊起,暮霭沉沉的天空突然闪耀着一群白色的水鸟,和水面的荷花交相辉映,就构成了更新鲜、更美好、更迷人的景象。作者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可以想象,作者大概又沉醉了。

  日暮、沉醉、归路、兴尽、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都是在写事物的进程和发展,给人以具体的跃动感,一景推进一景,一环紧扣一环,处处都是在写动。这就使作品形象生动,富于吸引力。但是,作者并不只是写动,也注意写静,且是动中取静。日暮、沉醉、晚归等,本身就有某种静的含义。这种静是从动中引申出来的。而误入藕花深处,则创造了一种回旋、曲折的意境,在词的节奏上和作者感情的发展上,给人一种起伏的感觉。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静。有了这种静,更能衬托动,也更能感染读者,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6.《西江月》的物与情是如何统一的?

  (辛弃疾的词以悲壮激昂、豪气奔放为主要风格。但他笔下也能呈现清丽幽美的景象,流露活泼自然的情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的是一个夏天的夜晚,词人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看到的乡村景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感情,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给人以美的享受。

  明月别技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这两句运笔细致,足见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富于生活实感,不亲历其境是决然写不出来的。作者以明月起笔,是别具匠心的。因为他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果把夜写得漆黑一片,就会大煞风景。他抉取明月来写,画面就出现了若干亮色,给人以清景幽色之感。以明月泻辉,鹊儿惊飞,离枝而去的动,衬出了月夜的静温和幽美。此外,这句还给我们留下了艺术上的空白,让我们用想象去填充:不用很多笔墨渲染月之明媚,但从明月惊鹊四字,却见月光之皎洁;鸟鹊跳枝,不写啼声而啼声自见。作者为了更显示月夜幽美,又将清风鸣蝉纳入画面。这样惊鹊与鸡蝉相呼应,明月与清风融一体,交织成画,使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作者紧扣上文,将文笔一转,使画面递现,展示出另一番景象。稻花香里,说明此时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点明夏季,它承清风而来。因清风吹拂,才送来稻香阵阵。笔墨有序,过渡自然。在这里,如果说人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也可以。但这样理解,未免辜负了作者的一片匠心。他灵光独运,把不知人情却识时节的蛙声,赋以人的思想感情,说它们也在为丰收而歌唱。蛙犹如此,人乐更甚!作者通过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把农村人家的热烈气氛和欢乐之情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这两句,作者注重自然景物和表达人物心理的关系,使得意境和情调相和谐。他巧妙地抓住了一个细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景、声、情一并写出。作者写声写景,其实都是为了突出其情表达出因丰收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如果说上片是写夏夜之晴,着重在写物,那么下片就是写夏夜之雨,着重写人的思想感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这幅图画的组织是颇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这是词,又似画,有影像,有韵味,深遂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作者对此先将笔一跃,然后又一扬,使文势起伏,感情摇曳。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惊喜之情。

  这首词写的是夏夜之景以及感受。上片写并月风光,吹来阵阵稻香,蛙声一片,奏起丰收乐章,表明作者对稻谷丰收的喜悦之情。下片从行人的感受写到行动和心情,上下衔接,笔调活脱轻快,与行人惊喜之情相和谐,增强了词的表达效果。

  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特色是以数入调,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倍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这几个数字用得巧妙无比。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的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春夜喜雨》

  第3、4课时:《如梦令》

  第5、6课时:《西江月》

  教学过程

  《春夜喜雨》

  一、组织教学

  二、解题。

  提问:我们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有关本诗的哪些情况?

  明确:季节春,时间夜,表现的对象雨,诗人的心情喜。

  提示:诗歌就是扣住这几点来写的,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注意。

  三、朗读。

  四、理解内容。

  1、一、二两句写什么内容?其中有没有诗人的感情?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一、二句是赞美春雨来得及时,开篇就扣住了题目。一个好字,既是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手法。)

  2、三、四两句是正面写雨,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写出了春雨轻、细的特点,这从潜、润、细无声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3、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也有写春雨的句子,想一想,是怎样写的?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同样也是写出了春雨细、轻的特点,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4、五、六两句写什么情景?跟春雨有什么关系?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两句写的是雨中的自然景色:因为下雨,天低云暗,野外是黑沉沉的,可是江中的渔火却闪着点点光亮。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春雨,但诗人描绘了一幅意境幽美的雨夜图,显得春意盎然,从侧面表现了春雨的可爱。

  这两句在结构上互相对应:野径对江船,都是偏正短语;云俱黑对火独明,都是主谓短语。两个句子的调性完全相同。因此,对仗非常精工。)

  5、最后两句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这两句写的是第二天早上雨后的景象,根据题目来看,应该是想象之景。)

  6、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人为什么要写第二天的情景呢?

  (这是因为诗人一生饱经战患流离之苦,当时定居在成都郊外,生活得到了安定,面对绵绵春雨,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之后,又展开想象,写出了雨后天晴,成都城里百花盛开的美好春景。)

  7、 小结:读完全诗,我们不难领会,诗中尽管没有出现一个喜字,可是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雨的名篇。值得指出的是,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不仅用字精工,体物入微,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成了千古名句。

  五、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押韵的字是生、声、明、城。古代韵母i ng和eng相通,现代各地方言还保留着这种读法。

  六、齐读,背诵。

  《如梦令》

  一、组织教学

  二、参阅注释①,掌握有关内容。

  三、范读,朗读。

  四、理解内容。

  1、简介: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了一次作者跟友人们郊游的欢乐情景。词作虽然短小,可写得富有情趣。

  2、提问:根据句号,可见词作分为三层意思。请仔细阅读课文,看它们分别写了什么意思?

  (开头,常记二字说明这是回忆往事。溪亭、日暮分别交代了那次郊游后与友人欢宴的地点和时间。沈醉即沉醉,说明大家兴致很高,喝了不少酒,结果连回家的路也辨不清了。第二层,写大家游宴尽兴后驾船回家,结果走错了路,误入了藕花深处。到这时,朋友们才醒悟过来,就争着把船划出去,一时桨声、水声齐作,把栖息在岸滩上的小鸟都惊醒了。)

  3、小结: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

  五、齐读课文,体会意境。

  六、分析韵律。

  跟前面几首诗比较,可以看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这是由各种词牌的词谱规定的。这首词作中的暮、路、处、渡、鸳等字押韵。

  七、齐读,背诵。

  《西江月》

  一、组织教学

  二、参阅注释③,掌握有关内容。

  三、范读,朗读。

  四、理解内容。

  1、提示:这首词是辛弃疾罢职闲居时写的。原来词牌下有标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部。词作写的是作者在夜行路上的情景。这首词分上、下罔,我们分别理解。

  2、上阕写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向我们展示怎样的景象?

  (上阕写的是作者在月光中夜行所见的一片美丽景象: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明朗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风徐徐,送来了蝉的鸣声。走在路上,蛙声阵阵,不绝于耳;稻花香飘,沁人心脾,这一切都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农村夏夜充满了欢跃的气氛。)

  3、齐读上阕,体会。

  4、提问:下阕写什么内容?

  (下阕写骤雨将至时的景象:正赶着路,忽然乌云笼罩,空中只剩下稀疏的星星点点,紧接着就僻里啪啦地掉下了雨点。加紧脚步,赶快找个避雨的地方,哎,真巧,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因而内。已充满了欣慰的感情。)

  5、齐读下阕,体会。

  6、小结: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夜行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象。尽管作者当时正罢职闲居,可是由于对生活的热爱,他即景生情,借词作表达了闲适愉快的心情。词作语言质朴,格调清新,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7、 齐读,体味意境。

  五、分析韵律。

  押韵的字是蝉、年、片、前、边、见等。

  六、齐读,背诵课文。

  七、教学小结

  八、布置作业

古代诗词教案2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能赏析其语言。

  2、要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3、结合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形式,注重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谈出对古代诗词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二、出示练习,提出《招生考试说明》要求和评价建议。

  (一)让学生自主完成下列练习(课件出示)。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二)语文《招生考试说明》中提出《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近年来,古诗词鉴赏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逐渐增加,以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理解能力。古诗词赏析题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就是①积累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②理解、鉴赏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效果;③把握诗词曲中的意境,体会其思想感情。

  古诗词的命题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和领悟为主,并将逐步加大鉴赏和运用的分量,并逐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客观性试题的分量逐渐减少,主观性试题将会不断增加。

  三、指出考查要点(讲练结合)

  (一)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二)品味语言

  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词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的语言的特点。

  (三)分析技巧:分析诗中的意境、意象和主旨,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

  (四)发表见解。

  整体阅读诗歌,全面、具体、公正的发表个人的看法。

  三、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方法:

  综合分析几年来各地考卷,古诗词阅读鉴赏所选用的诗词曲大多是课内学过的,考查重点是作品的内容和语言,一般比较浅显,只要掌握课内古诗的相关知识,一般都能回答。也有一些拓展表述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小处着手,切中题旨,简明扼要,语言流畅。

  1、客观题解题方法,做这类型题目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或者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等等;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或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把正误表述内容糅合在一起,混淆视听,增加判断难度;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有时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看是否以偏概全或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2、主观题解题方法:主观题往往以简答、品析表述题为主,做好这类题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关键词语人手,如抓住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人手,分析概括,作答;

  (3)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词句的原意;

  (4)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人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1)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2)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3)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4)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练习题(考查知识和练习相结合)

  (一)练习一《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早春时生气勃勃的景象。

  练习二(学生合作完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五:总结(略)

  六、作业:

  完成“能力训练”P271-6题

古代诗词教案3

  教学目的:

  1.朗读体会,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2.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讨论释疑法

  学法指导:朗读—释疑--赏析—积累

  媒体设计:播放诗词朗读录音,用投影方式介绍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四时交替,感受万物变化,习以为常。然而,如果能够认真观察和思考,就能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规律,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我们古代诗歌中记载了许多物候现象,今天我们通过《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的学习来了解一下古代诗人是如何记载物候现象的。

  二.诵读感知

  具体操作如下:

  1,听朗读录音。可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诗词,要求初步了解诗词的内容(幻灯片投影:相关配诗画)

  2,理解诗词内容。采取研讨和点拨的方法,指导学生质疑,释疑,进而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分小组进行口头训练,描述每首诗的景物画面(由于这几首诗均是以前接触过的,因而不难理解)

  三.品析鉴赏:

  1.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精确的语言(幻灯片投影:讨论题)

  (1)《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折柳”,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杨柳的景致;更深层的含意是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讨论明确:一“晓”一“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令人赞叹。

  (3)《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讨论明确:“春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4)《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讨论明确: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

  讨论明确: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芽的芦苇,分别是地面景、江上景和岸边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像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2.揣摩领悟:诗作中描述出的有关物候现象。

  自由朗读,交流讨论(幻灯片投影:四幅与诗的内容有关的画面)

  明确:

  (1)《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说明: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

  (2)《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

  说明: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显得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

  (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说明: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此时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华罗庚认为“月黑天高时,怎见得雁飞”,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明:因为画面本身有水有鸭,更从其它景物上想到江水的温度和鸭子的感知;再即景生情,由蒌蒿、芦芽想到了河豚(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

  3.诵读积累。

  四.拓展延伸:

  你能用你平时积累的诗词来解说其中的物候现象吗?

  交流,补充: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幻灯片投影)

  说明:候到日暖,万类生物与时争开,众鸟皆鸣。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对季节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生长发育,直接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

  2.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幻灯片投影)

  说明: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3.《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幻灯片投影)

  说明: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使后代人佩服不已,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下芳华菲尽,而此处桃李始华?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得出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五.小结:

  生活中,语文无所不在,我们古代一些大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启发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从生活中找寻经验。

  六.布置作业:

  1请写出有关“气象物候”的两句谚语。

  2探究活动:组织一次物候观测活动,做好记录,进行交流。

古代诗词教案4

  教学目标

  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

  3、理解诗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学会诗词的分析

  教学难点:学会诗词的分析

  教学方法

  1、课件教学。个人、小组学习。教师导学。

  2、整体引导,个别点拨,学生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导语:

  学习第一首诗词:

  一、【原文】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三、诗的分析:

  1、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2、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3、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4、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

  5、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6、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四、【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探究:

  4、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第二首学习:《赤壁》

  一、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省西安市属县)人。他喜欢

  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

  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二、诗的分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积沙中还没有锈蚀,拿来磨光洗净还能认出他属于过去的朝代。

  折戟:折断的铁戟。戟,古代兵器。销:锈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倘若东风不给周瑜火攻曹军的

  方便,那么大乔和小乔这两个

  绝代美人,就会被曹操抓走锁进铜雀台。

  东风:赤壁之战以火攻,时值东南风大作,火乘风势,尽烧北船。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1、诗的小结:诗的前两句借折戟这一历史遗物

  引发对前朝人物的和事件的慨叹

  ,这是交代兴感之由。

  后两句议论,提出假使不是“东风”帮了周瑜的忙,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式将完全改观。

  诗人在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机遇的同时,也在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施展。

  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的帮助,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其观点不同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吐露心中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

  3、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折戟沉沙铁未销,(兴感之由)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议论感慨)

  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古伤今】

  第三首: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诗的分析:

  上阕(写景)兰芽浸溪;路静无泥

  暮雨萧萧;子规轻啼(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徒发衰老之叹。)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二、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三、预习布置:;泰戈尔诗三首的预习

  四、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2、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3、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课外作业

  1、完成课本P21~P24页的注释的整理。

  2、熟读背诵这三首诗。

  板书设计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折戟沉沙铁未销,(兴感之由)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议论感慨)

  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古伤今】

  三、上阕(写景)兰芽浸溪;路静无泥

  暮雨萧萧;子规轻啼(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徒发衰老之叹。)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古代诗词教案5

  教学目的

  一、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一点诗词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词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春夜喜雨

  1.解题。

  提问:我们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有关本诗的哪些情况?

  明确:季节棗春,时间棗夜,表现的对象棗雨,诗人的心情棗喜。

  提示:诗歌就是扣住这几点来写的,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注意。

  2.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节奏划分参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理解内容。

  提问:一、二两句写什么内容?其中有没有诗人的感情?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一、二句是赞美春雨来得及时,开篇就扣住了题目。一个“好”字,既是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手法。

  提问:三、四两句是正面写雨,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写出了春雨轻、细的特点,这从“潜”“润”“细无声”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启发: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也有写春雨的句子,想一想,是怎样写的?

  明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同样也是写出了春雨细、轻的特点,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五、六两句写什么情景?跟春雨有什么关系?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两句写的是雨中的自然景色:因为下雨,天低云暗,野外是黑沉沉的,可是江中的渔火却闪着点点光亮。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春雨,但诗人描绘了一幅意境幽美的雨夜图,显得春意盎然,从侧面表现了春雨的可爱。

  这两句在结构上互相对应:“野径”对“江船”,都是偏正短语;“云俱黑”对“火独明”,都是主谓短语。两个句子的词性完全相同。因此,对仗非常精工。

  提问:最后两句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这两句写的是第二天早上雨后的景象,根据题目来看,应该是想象之景。

  点拨: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人为什么要写第二天的情景呢?这是因为诗人一生饱经战患流离之苦,当时定居在成都郊外,生活得到了安定,面对绵绵春雨,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之后,又展开想象,写出了雨后天晴,成都城里百花盛开的美好春景。

  小结:读完全诗,我们不难领会,诗中尽管没有出现一个“喜”字,可是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雨的名篇。值得指出的是,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不仅用字精工,体物入微,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成了千古名句。

  4.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押韵的字是“生”“声”“明”“城”。古代韵母ing和eng相通,现代各地方言还保留着这种读法。

  5.齐读,背诵。

  书湖阴先生壁

  1.解题:书,写、题写。壁,墙壁。这是题写在邻居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

  2.指名试读,集体朗读。

  3.理解内容。

  提问:这首诗通篇写景,仔细阅读诗句,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的顺序是怎么安排的?

  明确:第1句,写邻居茅屋的檐下经常打扫,非常洁静。第2句,写湖阴先生在庭院里亲手栽了许多花。第3句,写邻居家门前有条小河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第4句,写远处两座大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进了满目青翠的山色。整首诗就是这样从近到远,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其中3、4两句,上句写水,下句写山,而且结构相对,词性相同,是很工整的对仗句。

  提问:全诗虽然全是写景,我们仔细品味一下,其中有没有作者感情的抒发?

  明确: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写得清新、幽静,可见作者很喜爱这种恬静、闲适的生活。

  4.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韵脚是“苔”“栽”“来”等三字,通押“āi”韵。

  5.齐读,背诵。

  如梦令

  1.参阅注释①,掌握有关内容。

  2.范读,朗读。

  3.理解内容。

  简介: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了一次作者跟友人们郊游的欢乐情景。词作虽然短小,可写得富有情趣。

  提问:根据句号,可见词作分为三层意思。请仔细阅读课文,看它们分别写了什么意思?

  明确:开头,“常记”二字说明这是回忆往事。“溪亭”“日暮”分别交代了那次郊游后与友人欢宴的地点和时间。“沈醉”即“沉醉”,说明大家兴致很高,喝了不少酒,结果连回家的路也辨不清了。第二层,写大家游宴尽兴后驾船回家,结果走错了路,“误入”了“藕花深处”。到这时,朋友们才醒悟过来,就争着把船划出去,一时桨声、水声齐作,把栖息在岸滩上的小鸟都惊醒了。

  小结: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

  齐读课文,体会意境。

  4.分析韵律。

  跟前面几首诗比较,可以看出词的句子有长短是由各种词牌的词谱规定的。这首词作中的“暮”“路”“处”“渡”“鹭”等字押韵。

  5.齐读,背诵。

  附:《如梦令》难句解析

  常记a溪亭日暮,│b沈醉不知归路。

  1)包孕句,主语是作者,因自述又因格律而省。宾语是时间修饰复句,b分句的谓语是并列式,“沈醉”跟“不知归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主语。“溪亭”说明“日暮”的处所。

  2)“常”,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常”或“常常”,音义同于“尝”,也就是“曾经”,这里是作者追念往事,否则下文“惊起一滩鸥鹭”便讲不通了。“常”作“尝”讲,又如《汉书·陈涉、项籍传赞》“常以十倍之地”,《史记·陈涉世家》作“尝以十倍之地”;《墨子·兼爱下》:“常使若二君者……,”孙诒让《墨子间诂》:“‘常’与‘尝’同。”“归”,回到原地。

  译文:“曾经记得在溪亭日暮的时候,沉醉着不知回家的路了。”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课本》注“争渡”为“抢着把船划出去”,“争渡”后面加了逗号。其实,“争”音义同“怎”,疑问代词。上文有“误入藕花深处”,下文有“惊起一滩鸥鹭”,“怎渡”就是“不能渡”,地处偏僻,因而“惊起”。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争”字条:“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有‘争’字。”唐诗“争”作“怎”的',如:“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白居易《题峡中石上》)宋诗如:“……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又,梁庾丹《夜梦还家》:“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319页:“争,通怎,怎么。”

  译文:“怎么渡?怎么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西江月

  1.参阅注释⑥,掌握有关内容。

  2.范读,朗读。

  3.理解内容。

  提示:这首词是辛弃疾罢职闲居时写的。原来词牌下有标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部。词作写的是作者在夜行路上的情景。这首词分上、下阕,我们分别理解。

  提问:上阕写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向我们展示怎样的景象?

  明确:上阕写的是作者在月光中夜行所见的一片美丽景象: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明朗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风徐徐,送来了蝉的鸣声。走在路上,蛙声阵阵,不绝于耳;稻花香飘,沁人心脾,这一切都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农村夏夜充满了欢跃的气氛。

  齐读上阕,体会。

  提问:下阕写什么内容?

  明确:下阕写骤雨将至时的景象:正赶着路,忽然乌云笼罩,空中只剩下稀疏的星星点点,紧接着就噼里啪啦地掉下了雨点。加紧脚步,赶快找个避雨的地方,哎,真巧,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因而内心充满了欣慰的感情。

  齐读下阕,体会。

  小结: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夜行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象。尽管作者当时正罢职闲居,可是由于对生活的热爱,他即景生情,借词作表达了闲适愉快的心情。词作语言质朴,格调清新,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齐读,体味意境。

  4.分析韵律。

  押韵的字是“蝉”“年”“片”“前”“边”“见”等。

  5.齐读,背诵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课堂讨论完成“练习”二、五题。

  2.课后书面完成“练习”一、三题。

  (沈维生)

  附:《西江月》难句解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这句是写夏天晴夜的情景。词跟诗一样由于格律规定了字数,要在很少的字里面蕴藏更多的意思,就必须省略一些供人们想象的词语。“明月”指明月的影子,“别”,区分出,这里是“另一枝”的意思,即树的高枝,成语有“鹊占高枝”。“惊”,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惊鹊”,鸟鹊惊心飞翔。明月照在树枝上,移动着,使鸟鹊惊心而起飞。曹操有“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的诗句,王维《鸟鸣涧》有“月出惊山鸟”的诗句,是类似的意境。

  2)通常的写法,第二部分是“半夜清风鸣蝉”,“半夜”在前面点出时间。这里先写“清风”后说“半夜”,为的顺乎“平平仄仄”的音律,以便跟“明月别枝”这种“仄仄平平”相谐和。“鸣蝉”典型地写出非常炎热的夏夜。或说把“半夜”直接置于“鸣蝉”前面,可以有力地烘托夏夜极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是个倒装句,通常的说法是“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因为“蛙声一片”是“说丰年”的声音,是赞丰年的清歌,现在把结果放在前面,就具有先描写再烘托的妙处,使读者体味此情。“香”字照应上句的清风,愉悦的夏夜,有声(惊鹊,鸣蝉、蛙声),有色(明月,别枝),也有香(稻花),“蛙声一片”“说丰年”,是把“蛙”人格化,感情化了,是“拟人”手法;又是一种侧面的渲染,比正面描写丰收经济得多,又生动得多了。“听取”是递进结构的复合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语法上,通常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但格律不合,音律要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而且“雨”不能跟下句“路转溪头忽见”的“见”押韵,只能把语法结构颠倒一下。

  2)修辞上,两个分句除了对偶之外,又是侧面烘托的写法,“七八个星天外”是说“天空中”或“天空上”早已布满了云雨,只是山的一角还有“两三点雨”罢了。五代卢延让《松门寺》诗句有“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两三条电欲为雨”是正面描述。“两三点雨山前”,侧写大雨骤临,这一句很有供人想象的魅力。

  3)“外”是“上”或者“中”;又如:“空外一鸷鸟,河上双白鹄。”(杜甫《独立》)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单句,由于格律,把“见”的宾语“旧时茅店社林边”提到前面去;一提前就显得着重,显得有着突如其来的喜悦。“旧时茅店社林边”,结构上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旧时茅店在社林边”;二,“社林边的旧时茅店”。

  2)“茅店”,茅舍,这里指村落里的旅馆,客栈,元稹《连昌宫词》有“店舍无烟宫树绿”,岑参《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有“山店云迎客”。“社”,乡村祭祀土地神的“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木。

  译文:“那住过的社林旁边村落的旅馆,在道路转过溪水一头忽然出现。”

古代诗词教案6

  1、通过解析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

  2、通过解析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和解题能力。

  一、考点解析

  1、高考《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略)

  2、历年高考文学鉴赏题命题概况(略)

  3、新《语文教学大纲》有关规定

  *“阅读”部分要求

  5、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6、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8、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

  *“选文”方面规定

  选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占有适当比例,兼顾外国作品,比例一般可为5:4:1。课文总数应不少于140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

  *教学“方式”提示

  4.重视古诗文的诵读。

  我们认为,作为对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必须多读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高中生多读古代作品,既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新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约占41%。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因为这部分内容,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熟读成诵,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作品词句的含义和思想内容,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二、例题解析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题第14题)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误项为B:错解“量少(sho)”为“年少(sho)”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各题(1996年全国题第10、11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公,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双调〕折桂令·咏史阿鲁威)

  (10)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误项为D:误将“孔明”换“刘备”

  (11)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照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的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志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误项为C:本未“比较”添“比较”

  3、对《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1994年全国题第11题)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作者:唐·元稹)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误项为C:脱离“诗境”搬“术语”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1997年全国题第10、11题)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0)对这两首竺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的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邀请于洞庭之上。

  **〖误项为B:武断“个性”为“共性”

  (11)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误项为D:强加“微言”以“大义”

  三、解析小结

  四、课后练习(略)

古代诗词教案7

  教学目的:

  (1)古代诗词表达的情感。

  (2)品味字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中流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诗的鉴赏

  教具:幻灯片、投影仪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作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2)我国古代诗、词、曲三种体裁,习惯统称为古代诗歌。古诗从形式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3)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绝句、律诗、如:李白《秋

  蒲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作者简介:王勃,初唐四杰(扬炯、卢照邻、骆宾王)。

  2、对比阅读:用《谓城曲》与本诗比较,试看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3、内容分析: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朋友上任之地,暗示虽远犹近。

  颔联:用两人相同的处境来宽慰朋友。

  颈联:跳过眼前的离别而叙述别后的思绪。

  尾联:又回到送别,诗人豁达地宽解友人,大丈夫

  应志在四方,注重功名,不要象多情的男女那

  样在分路口哭哭啼啼。

  4、讨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好在哪里?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明确:好就好在它一洗过去送别诗中那种黯然消魂的情调而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正是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三、赏析《望天门山》

  (一)作者简介

  (二)⒈朗读、让学生画诗的内容。

  ⒉提问:《望天门山》的望字是站在什么地方望的呢?为什么?

  明确:在行船上较为适当,因为“出”字写出了山行的动感。山不可以动、那么只有船在动,船向山驶去,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仿佛是天门山迎面而来。化山静为动。

  (三)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往往是最少的字来表达丰富的意境。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南绿草如茵、一片葱茏的勃勃生机。请同学们举例本诗除了出字之外还有哪些字用得好?

  (1)断字:诗人想象天门山原来为一体,后来被江水冲断了,想象中写出了长江水势的`浩大。

  (2)回字:碧绿的江水向东奔腾而来,突然遇到天门山的阻遇,于是浪花飞溅,江水回旋,波涛汹涌澎湃,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壮,又写出了江水回旋激荡的壮丽风光。

  三、赏析最后一句:写远景还是近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写远景。因为孤帆写只见帆影不见船身,可见其远。

  日边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太阳就在水面一般。修辞(借代)。

  四、请同学描绘最后一句的意境。

  一片白帆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漫漫驶来。

  五、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那么画面上出现了那些颜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青山、流水、白帆、红日。描绘了长江雄壮秀丽的风光,

  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三。

古代诗词教案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三首古诗词。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作者简介

  (1)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2、写作背景

  (1)王湾是洛阳人,于公元712年,即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这首《次北固山下》。(2)《赤壁》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导学提纲】

  1、熟读诗歌《次北固山下》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2、熟读诗歌《赤壁》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展示交流】

  活动一:

  朗读诗歌《次北固山下》、《赤壁》,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活动顺序:小组采用齐读或个别读的方式朗读,标出停顿——组内讨论批注——小组展示)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活动二:

  1、通过诵读,你认为《次北固山下》写景的诗句是哪几句呢?那么抒情的诗句又是什么呢?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抒发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

  2、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锤炼字句,有人认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是一个典范,你以为呢?

  分析:江中日早,残冬立春,虽是寻常意思,但诗人锤炼字句,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活动三:

  《赤壁》中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最后二句,这两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建功立业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个案补充】

  活动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参考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2、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3、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是?

  参考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颔联完全是写景。其中“正”“悬”点示出什么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⑴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⑵透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⑷“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谈出上述四点中的一点即可。)

  6、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什么?参考答案:青山、绿水。

  活动二:阅读《赤壁》,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学习过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参考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迁移创新】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你知道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句子?请你写下来。

  参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二课时

  1、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三月,苏轼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当时他贬居黄州,政治上不得意,而且疾病初愈,身体不太好。这次短途旅游使他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写下了这首呼唤青春的《浣溪沙》。

  【导学提纲】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浣溪沙(huàn)蕲水(qí)萧萧(xiāo)啼(tí)

  2、熟读《浣溪沙》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展示交流】

  活动一:

  朗读《浣溪沙》这首词,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活动顺序:小组

  采用齐读或个别读的方式朗读,标出停顿——组内讨论批注——小组展示)

  活动二:

  1、《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明确: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词的下阕作者转而抒情,联系作者的经历,你认为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个案补充】

  活动:读《浣溪沙》回答下列问题:

  1、“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

  参考答案: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

  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阕抒情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

  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

  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

  青春的情怀。

  【迁移创新】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一代文学巨匠,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

  人口的佳句,你能搜集整理一些吗?

  参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古代诗词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诗的炼字和初步体味诗的句法。

  2.背诵这三首诗词曲。

  3.进一步学一点诗的韵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一、导入:

  复习送别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仙李白的送别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性格豪放浪漫。传说“铁杵磨成针”就是他小时候的故事。他的诗语言朴素,感情激荡,韵味深长,形成独特的“纵逸”豪放的风格。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李太白集》。

  解题:所以这首诗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谢朓楼:在今安徽宣州,又名北楼、谢公楼,是南朝齐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也是谢朓高斋地。他曾在此送友,后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朝齐代杰出诗人。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饯别诗,但诗中并无惜别之语。诗人李白才高志远,但他的一生却很不得意。唐玄宗天宝初年,他由道士吴筠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但由于权贵排挤,不到两年便被玄宗“赐金还山”。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诗人在饯别族叔李云时,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有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掩抑不住的郁闷与不平。这首诗抒写的就是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

  体裁:因此这是一首借饯别以咏怀的七言古诗。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全诗。同学整体感知诗文。

  明确:弃我而去的是不可留的昨天;乱我心绪的是诸多烦忧的今日。秋日的天空是那么辽阔,万里长风也赶来助兴,坐在他所饮佩的谢朓楼上,面对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李云,真可以开怀畅饮了。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我的文章也象谢朓一样清新秀发。两人(诗人们)都怀有超迈的意兴和雄心壮志,想要摘下天上的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难以如意,倒不如第二天早晨,散发驾小舟泛游于江湖之上,隐遁江湖。

  (二)四边互动(师生互动)

  第一、二句:连用十一字长句,喷涌出郁结抑塞之气。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既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有着一泻千里之势,可谓奇矣。

  第三、四句:借景抒情。上两句的壮志难酬而时不我待的苦闷之气吐出后,李白的心情为之一弛。第三句忽作转折,接以即席所见之景,第四句连类而下,始落到题面。目接风送秋雁之景,“秋”字点明饯别的季节,精神为之一振,烦忧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的舒畅,于是“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点明了饯别的地点和方式。此:指上句所写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高楼:在高楼上开怀畅饮。酣,畅饮;高楼,谢朓楼。

  第五、六句:接下来赞美李云的文章可上追两汉,有建安风骨;自己的文章,可与谢朓媲美。蓬莱文章:指汉代文学作品。蓬莱,传说中的海中仙山,藏有仙家典籍。东汉中央校书处东观,藏书很多,被称为“道家蓬莱山”。周代的藏室、汉代的东观和唐代的秘书省,都是国家的藏书机构。唐人则多以蓬莱山,蓬莱阁指秘书省,李云任秘书省校书郎,故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首的作家,文章刚健清新,辞情慷慨,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把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汉献帝的年号。骨,比喻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故诗中用“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指从建安(东汉末年,汉魏)到唐代之间的南朝。小谢:世称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为“大谢”,南朝齐代谢朓为“小谢”。清发:清新秀发,指谢朓的诗风。因李白非常推崇南朝诗人谢朓,这次又是以谢朓楼上饮酒,所以,他自喻小谢,显得非常自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负。

  第七、八句:主客双方谈古论今,喝酒谈诗,豪放的李白情绪不禁高涨,雄心勃发,连天上的明月也想摘下来。俱怀:两人都怀有(也可包括汉代作家、小谢)。逸兴:豪迈高雅的超越凡欲的兴致。壮思:雄心壮志。览:同“揽”,摘取。

  小结:可见,五到八句写了对才能的自负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第八句中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豪情达到极点。然而这不过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而已,当他从幻想回到现实,低头却见楼下宛溪水长流不断,就会更加强烈地感到理想与现实难以统一的苦闷无以排遣。这种无以排遣的苦闷诗人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以下四句就表达了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慨。

  第九、十句:是本诗的又一大转折,也是本诗的名句。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溪水如带绕城而过,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极易产生阳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第九句借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因此读来感到自然天成。李白一生借酒浇愁,原想解脱,结果是愁上加愁。第十句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呼应,道出了不得志的苦闷之深。诗人长期陷于一种“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方式,即“散发弄扁舟”。

  第十一、十二句:不称意:不如意;散发:古人束发戴冠,而散发就是不束发、不戴冠,有不受拘束、狂放不羁和隐逸不仕两重意思。明朝:第二天早晨。弄扁舟:驾小舟泛游于江湖之上。扁舟,小船。这里有泛游江湖、归隐江湖之意。

  小结: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跳跃,语言明朗朴素,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豪放与悲愤共存,天真与苦闷统一,形成太白独特的“纵逸”风格,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也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另外,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渔家傲》

  范仲淹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反映边塞军旅征战生活的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齐背“黑云压城城欲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这首词通过对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的描写,表现词人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

  提到词,大家已不陌生了。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例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渔家傲”。

  背景: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今陕西延安),范仲淹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并兼知延州,守卫西北边疆,遏止了西夏的侵扰。当时边境民谣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知耀州(今陕西耀县),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语言简练,有《范文正公集》,其中诗歌268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全词,同学整体感知。

  明确:秋天的西北边疆风景非常奇特。大雁向衡阳南飞,对西北的荒凉之地毫不留恋。边塞之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在重重叠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的夕阳,衬托、映照着紧闭的孤城。一杯浊酒让人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但敌兵未溃,功业未成,边境未安,尚不能归还。笛声悠远,寒霜满地。将士们深夜不寐,将军愁白了头发,征夫落泪。

  (二)四边互动(师生互动)

  上阕:着重写景。写了什么样的景呢?塞下:边境险要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一句话交待了所写景象的地域、季节及环境,一个“异”字概括总的感受。因为词人是南方人,所以这北方的秋景让他感到非常奇特。那他是否喜欢这里的风光呢?词中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感觉出来,哪一句?

  连南飞的大雁都毫无留恋之意,何况是离乡戍边的将士呢?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古代传说,秋季雁南飞避寒,到衡阳即止。衡阳:今湖南省地名,旧城南有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这一句烘托出荒凉,极写感受:雁去而人不得去。

  接下来从听觉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如边塞的风声、草声、马嘶声、驼羊悲鸣声、牧人的吟啸声、胡茄羌笛声等。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边塞之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进一步为下阕的抒情蓄势。

  千嶂:像屏障一样的群山。在重峦叠嶂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的夕阳,衬托、映照着紧闭的孤城。这一句从听觉转入视觉,尽括了悲凉苍茫的气象,展现了悲凉壮阔的北国风光。“孤城闭”三个字透露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为下阕做铺垫。

  小结:可见词人笔下西北边境的秋景,是多么得悲凉奇异!也显示出边地生活的艰辛和军事形势的严重。

  下阕: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又抒发什么样的情呢?浊酒:古人以米酿酒,乳白色,故称“浊酒”。“一杯”与“万里”造语悬殊,暗衬乡愁。这一句紧承“孤城闭”而来。词人身在荒僻的边境孤城,夜晚难免会起乡关之思,于是借酒消愁。但一杯浊酒哪能消得了浓重的愁思!何时才能返回家乡呢?可是尚未破敌立功,回乡之计从何谈起?燕然未勒:是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的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勒,在碑上刻字记功。这个典故道出了词人守边御敌,不胜不归的决心。这两句是本词的名句。

  羌: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五胡”之一。笛本出于羌中,故称“羌管”。笛声悠远,寒霜满地。这一句是写景句,从时间上看是“长烟落日”的延续,可见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因“归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表现出边地之苦。这里的“人”指谁?既指词人自己,也包括戍边士卒。而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最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和思考:将军为什么深夜不寐,愁白了头发?征夫为什么落泪?显然都是因“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可见,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小结:全词写景抒情完美结合,将爱国情怀、思乡之苦和建功立业的渴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苍凉悲壮的情调。并将视野扩展到塞下孤城、千嶂万壑,着墨于军旅生活,与盛唐边塞诗相近,以悲景苍莽的意境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风格苍凉悲壮,开宋代苏辛豪放词派的先声,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当推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大家都已知相当熟悉,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元代的曲这种文学样式。今天我们欣赏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

  元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以曲辞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元代出现了最杰出的大戏剧家关汉卿,其代表作《窦娥冤》,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马致远的《汉宫秋》。散曲在元代是韵文的主体,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散套由两支以上以至数十支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居全元之首,他的.散套《夜行船秋思》是其名世代表作,另一首写景小令《天净沙秋思》以28个字刻划出一幅动人的天涯行象照象图,堪称“千古绝唱”,是其小令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被称为“秋思之祖”,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曾任浙江行省官吏。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同学整体感知。

  明确: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飘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二)四边互动(师生互动)

  1:齐读曲子。根据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很明显,这首曲子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三句纯粹写景,大家看看这三句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每句都是三个名词性的短语排在一起,短语之间、句子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让读者根据前后连贯的几个画面意会“秋思”的主题。

  2:能说出都有哪些并列的短语吗?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根据这些写景的短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所特有的景色呢?

  明确:深秋傍晚。昏:黄昏;西风:即秋风(东风,春风)。

  4:这些景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何以见得?

  明确:萧瑟、苍凉、沮丧…树是老的,藤是枯的,显得毫无生气;而傍晚时栖息树上的乌鸦却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小桥流水人家”本来是恬静明丽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与上下句所描写的景象截然异趣,其实不然。因为旅人在荒郊野外见此安适的人家,只会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第三句更给人以苍凉之感。一个“古”字唤起人们对古往今来多少过客的不尽联想。古道: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即秋风,既点明季节,又增添悲凉气氛;而旅途劳顿的“瘦马”,更使整个画面带有令人沮丧的感情色彩。

  5:哪们同学能把这并列的九种景物,用你自己的语言把它联缀起来,向大家描绘一幅秋郊夕照图呢?

  明确: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

  6:在这幅图画中,有人吗?是谁?

  明确:有,“断肠人”(断肠:形容悲痛到了极点),末两句不仅写景(夕阳西下: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而且写人。

  7:哪位同学能根据曲中的意境,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是个什么样的断肠人?

  明确: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来。悲痛到极点的游子,飘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由此可见,前面一系列景物的渲染,为末句“断肠人”作了铺垫。末两句是本曲的名句,也是本曲的主旨句,面对此景,不由得让人肝肠寸断,凄然泪下。

  8:大家想一想,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

  小结: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古代诗词教案】相关文章: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12-01

古代著名成语故事06-06

古代名人名言警句10-03

经典花诗词座右铭30句06-26

花诗词座右铭40句精选01-14

花诗词座右铭语录(精选80句)08-18

雨诗词座右铭大全80句精选01-27

秋天诗词座右铭语录60句10-30

花诗词座右铭(通用30句)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