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跳舞的盐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跳舞的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会跳舞的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盐对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盐的基本知识和特性。
3、了解盐与舞蹈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展示一些盐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作用。
2、讲授盐的基本知识(10分钟)
介绍盐的定义、种类、特性等基本知识。
3、读《会跳舞的盐》一书(30分钟)
请学生自己阅读这本书,或者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一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盐对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并结合实际例子来解释它们。
4、实验环节(30分钟)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以加深对盐的了解。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盐的溶解性实验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盐、水,小杯子,勺子
实验步骤:
1、取三个小杯子,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盐。
2、向每个小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观察每个小杯子中的盐是否完全溶解。
4、让学生总结:哪种盐溶解得最多?哪种盐溶解得最少?可能是什么原因?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盐和水搅拌后会产生一些热,注意不要让学生接近热水和盐)
5、结束总结(10分钟)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回答一些问题,例如:“盐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盐的种类有哪些?”“为什么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等等。
三、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参与实验等。
2、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盐的作用的小短文,或者向家长介绍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实验报告:让学生自己回顾实验步骤,并总结实验中发现的规律。评分时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结果分析和规律总结等要素考虑。
四、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生活例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在讲解盐的基本知识时,要尽量简单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语言。
3、在实验环节中,要注意安全,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4、在结束总结中,要给学生时间思考、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会跳舞的盐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盐粒在声音作用下跳动的现象。
帮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与盐粒跳动之间的关系。
2. 难点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解释声音产生振动的'原理。
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透明玻璃杯或碗一个。
2. 保鲜膜一张。
3. 食用盐适量。
4. 播放音乐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3 分钟)
1. 教师展示一杯盐,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 引出话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展示一个神奇的现象,盐会跳舞哦!”
(二)实验演示(5 分钟)
1. 教师将保鲜膜紧紧覆盖在玻璃杯口上。
2. 把适量的盐均匀撒在保鲜膜上。
(三)幼儿操作与观察(15 分钟)
1. 请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准备好的实验装置。
2.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观察盐的变化。
3. 逐渐调大音乐声音,引导幼儿注意盐粒跳动的情况。
(四)讨论与总结(10 分钟)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盐粒是怎么跳舞的?声音大小不同时有什么不一样?”
2.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 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越大,振动就越强,盐粒就跳得越高。”
(五)拓展与延伸(7 分钟)
1. 教师提问:“那除了盐,还有什么东西也能像盐一样在声音下跳舞呢?”
2. 引导幼儿思考并大胆猜测。
3.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用其他材料做这个实验。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操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幼儿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会跳舞的盐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小实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萌发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2、能观察到盐粒随着音乐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STEAM学习目标S通过观察体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
T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能力
E提升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A学会观察后进行记录结果。
M认识距离远近,音乐节奏的快慢,音量的大小。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体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
活动难点:
能观察到盐粒随音乐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活动准备】
提前做好的玻璃杯薄膜,盐粒若干,音响,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纸屑,枯叶,小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活跃幼儿情绪。
师:多好听的.音乐呀,让我们一起跳起舞来吧!
2、音乐结束,引出盐粒
师:小朋友们跳起舞来心情怎么样7老师这里有些小东西也想和你们一样高兴的跳舞呢。
(出示盐粒)师:盐粒很小,老师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舞台,我们可以捏起一点盐粒在玻璃杯薄膜上,观察探索。
3、幼儿分组,尝试将盐粒均匀的撒在玻璃杯薄膜上,观察观察。
二、观察探索盐粒“跳舞”。
(1)第一次观察
音乐的音呈由小变大(注意不要长时间将音量开到最大,以免影响幼儿听力)。
分别请几名幼儿说说所观察到盐粒的变化,用身体动作学一学盐粒是怎样变化的,并请
幼儿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
小结:
声音越大,盐粒跳的越高;
声音越小,盐粒跳的越低。
(2)第二次观察:
插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插放节奏慢、舒缓的音乐,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小结: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盐粒跳的快、跳的高;
播放节爽慢的、舒缓的音乐
时,盐粒跳的慢、跳的低。
(3)第三次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与玻璃杯距离音响远近的关系。
插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玻璃杯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播放同一首音乐,将玻璃杯放在音响的旁边,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小结:
播放音乐时,玻璃杯离音响远,盐粒跳的慢或不跳;
玻璃杯离音响近时,盐粒跳的快、高。
三、讨论交流
1、请幼儿猜想盐粒为什么会跳舞?
2、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声音会引起震动形成看不见得声波,传给最近的物体,声波本想
传给玻璃杯薄膜,薄膜上有盐粒,所以一起动了起来,这就是声波震动传播现象。
【活动延伸】
盐粒在声波的震动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小米、干枯的树叶,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下面我们开始去尝试吧!
会跳舞的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声音传播的科学现象,观察盐粒随着声音的大小在保鲜膜上跳动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让幼儿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能观察到盐粒在声音作用下的跳动现象。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 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声音的振动与盐粒跳动之间的关系。
引导幼儿在实验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
1. 一个碗或杯子。
2. 保鲜膜。
3. 适量的盐。
4. 音响或手机(用于播放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通过谜语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里不见它。单独吃它会皱眉,不吃它时活不下。”(谜底:盐)
(二)初步探索(7 分钟)
1. 教师展示实验材料,提问幼儿:“你们猜一猜,盐会跳舞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教师将保鲜膜覆盖在碗口上,使保鲜膜绷紧,然后在保鲜膜上撒上少量盐。
(三)实验操作(15 分钟)
1. 教师请一名幼儿将耳朵靠近碗口,教师轻轻敲打碗边,让幼儿听听声音,观察盐的情况。
2. 教师打开音响播放音乐,将音量调小,靠近碗口,让幼儿观察盐的跳动情况。
3. 逐渐调大音量,引导幼儿观察盐粒跳动的变化。
(四)讨论与分享(10 分钟)
1.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盐粒是怎么跳舞的?声音大小不同时,盐粒跳舞有什么变化?”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越大,振动越强烈,盐粒就跳得越高。
(五)拓展活动(5 分钟)
1. 教师提问:“除了盐,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在声音的作用下跳舞呢?”
2.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实验。
五、教学延伸
1. 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材料,如豆子、纸屑等,让幼儿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与声音振动有关的现象。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音量调节要适度,避免过大音量对幼儿听力造成损伤。
2. 提醒幼儿不要触摸保鲜膜,以免保鲜膜破裂。
会跳舞的盐教案5
《会跳舞的盐》是一本由美国物理学家Hans Christian von Baeyer所著的科普读物,该书主要讲述了化学中的有趣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会跳舞的盐》进行教案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化学知识。
一、教材背景介绍
《会跳舞的盐》是一本介绍化学现象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为12个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化学中的反应、元素、化学键等多方面展开,通过有趣的实验和解释,引导读者探索科学的奥秘。本教案以第一章“会跳舞的盐”为例,对其中的实验进行说明和解释。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性质;
2.掌握难溶盐的生成条件和反应原理;
3.了解酸碱中的中和反应;
4.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概述
学生们可以读一遍第一章的简介,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为下面的`实验做好准备。
Step 2.实验步骤
1.取少量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
2.取适量氯化钾溶液加入至硫酸铜溶液中;
3.观察试管中的现象。
Step 3.实验现象
难溶盐产生的现象:在加入氯化钾后的短暂时间里,液体表面会出现一种白色沉淀,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更厚更白。
Step 4.反应机理
氯化钾和硫酸铜会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盐氯化铜:
KCl(aq)+CuSO4(aq)->CuCl2(s)+K2SO4(aq)
Step 5.实验讲解
1.根据产物的颜色和形态,可以判断反应生成了难溶性产物——氯化铜。
2.由于氯化铜是难溶盐,因此会在反应的过程中逐渐沉淀。
3.实验中原液可能会棕色或蓝色变成白色,是因为氯化铜白色沉淀的颗粒不断增加,使得溶液逐渐变浅,从而表现为颜色的变化。
Step 6.课后练习
结合此书第一章所介绍的实验,解释以下化学现象:
1.燃烧火柴时火焰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2.为什么铁制的物品会生锈?
3.为什么干电池尽头的电量明明很少却可以点亮手电筒?
4.为什么火山喷发时会喷出熔浆?
四、教学总结
学生们通读《会跳舞的盐》一书,了解了许多化学实验和现象,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们通过实验理解化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知识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会跳舞的盐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化学反应,学会观察、推断和总结。
2、通过实验,掌握加热与冷却对物质变化的影响。
3、了解气体的性质,加深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
4、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的概念。
2、加热与冷却对物质变化的影响。
3、气体的特性及相关实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放进去的钉子为什么能生锈?
(2)学生:空气中含有氧气。
(3)教师:加上热会怎样?
(4)学生:氧气会更加容易和钉子反应,生锈的速度会更快。
(5)教师:加上冷会怎样?
(6)学生:氧气和钉子的反应速度会变慢,生锈的程度也会减缓。
2、实验:
(1)实验一:“会跳舞的盐”
材料:食盐、小烛台、细雪花(麻花辫)。
步骤:
① 在烛台中放入食盐,铺平。
② 将小麻花辫缠绕成一小团,放在食盐上。
③ 用火机或取火棒将小麻花辫点燃,等待其燃烧并停止。
观察:
燃烧时食盐中的钠离子遇热激发能,吸收能量进入激发态,再释放出能量回到基态时产生黄色的钠发光现象,同时放出电子,剩余的氯离子则和火融合成氯气。
(2)实验二:蜡和钾的反应
材料:蜡烛渣块、氢氧化钾。
步骤:
① 将蜡烛渣块放在玻璃杯中。
② 将适量的氢氧化钾溶于水,搅拌均匀。
③ 慢慢倒入蜡烛渣块中,观察现象。
观察:
氢氧化钾和蜡烛渣块反应,放出水和氢气,氢气会浮上去,并且可以点燃。
(3)实验三:燃烧气体放气球
材料:氢气、气球。
步骤:
① 将氢气打入气球中。
② 用一个长长的稻草将气球管口箍住。
③ 将火源靠近气球底部,产生燃烧。
观察:
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蒸气。气球消失之后不会留下灰烬或碳渣。
四、教学总结:
通过科普课程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介绍给学生,是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并扩展自己的视野的.好方法。学生们能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成就感和实践掌握的能力。通过实验,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原理,而不仅仅是听那些抽象的定义和装饰语言。这种实验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有趣的东西,而且还为他们日后面对现实中的科学问题做好了准备。
会跳舞的盐教案7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春分节气的基本概念,知道春分时白天和黑夜几乎一样长,天气逐渐暖和,万物复苏。
2. 技能目标:通过故事、手工和互动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了解并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创设春分情境:教室布置以春天为主题,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导幼儿谈论春天的变化,引出春分节气。
二、故事讲述(15分钟)
1.教师讲述《春分的秘密》故事,故事内容可以围绕春分时鸟儿筑巢、种子发芽、农民伯伯播种等自然现象,同时穿插“春分立蛋”的趣味习俗,以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故事结束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幼儿对春分节气的理解,例如:“春分时太阳会在天空中待多久?”“为什么在春分这天人们喜欢立鸡蛋呢?”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1. 春分手工活动:制作“春分立蛋”手工,例如用彩泥模拟立蛋的过程,让幼儿亲手尝试立蛋,体验春分习俗。
2. 互动游戏:设计“春分找平衡”游戏,通过摆放物品或进行身体平衡游戏,让幼儿理解春分日夜均分的`含义。
四、户外观察与讨论(10分钟)
带领幼儿在幼儿园的户外区域观察春天的变化,如树芽萌发、花朵开放等,引导幼儿感受春分时节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
1.教师总结春分节气的知识点,并鼓励幼儿回家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春分故事和活动体验。
2. 课后延伸:
建议家长在家中带领幼儿观察春分当天的日出日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春分节气的理解。
教学反思:
在活动后反思幼儿在故事聆听、手工制作和游戏互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春分节气的认知程度和兴趣点,据此调整和完善后续的相关课程内容,确保教学活动既能满足幼儿的认知发展需求,又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会跳舞的盐教案】相关文章:
会跳舞的小脚教案12-03
有趣的盐教案02-09
小熊跳舞 《小熊跳舞》音乐教案最新06-19
大班美术跳舞的小人教案12-10
中班美术会变的格子教案12-11
幼儿园科学教案动物运动会11-17
博览会宣传会口号04-09
学生会退会申请书06-30
晨会的口号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