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31 10:02:4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一、小组讨论:我们长大了

  1、师读小诗引入:

  “我的门牙掉了,照照着镜子,我哈哈地笑;

  我的帽子小了,送给小弟弟,我哈哈地笑;

  我的个子高了,上车要买票,我哈哈地笑。“

  2、指导看图,指名说一说图中小朋友说的话。

  3、从他们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他们长大了吗?为什么?

  4、说说自己会做什么,自己长大了吗?

  5、小结。

  二、读一读,说一说

  1、问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希望拥有一只美丽的手表吗?(看图)这个朋友就非常想要一只美丽的手表,她是怎么做的呢?

  2、指名读短文。

  3、想一想: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后来又不要这个漂亮的手表了?(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5、说一说,平时你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

  6、小结谈话。

  三、自查

  1、名读一读自检的要求。

  2、师说一说自检的'重要性。

  3、我们在15、16单元中,认字、读书、造句、组词、拼音、背诗这几个方面的学习情况总结一下,看看能够得到几朵小红花。(很好的5朵,较好的4朵,一般的3朵,需努力的2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检。(师巡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复习有关部首字,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部首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用到了这些部首字。下面我们来学习《识字学词学句(二)》

  1、出示“穴、足、皿、衣、月”等字卡认读。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由这些部首组成的生字。

  二、自学生字

  自己一组一组地自读字、词、句。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本课生字。

  “窝”是由部首字“穴”和一个简单的字“呙”组成,注意“穴”的形变。

  “踩”是由部首字“足”和一个学过的字“采”组成,注意做部首时“足”变为“”。

  三、检查自学情况,识记字形

  1、读生字卡片。

  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全班评议谁读得好,并说出为什么。

  3、分组读字、词、句,组内互相评议。

  四、该句子,了解词句的`意思

  1、学习第一组内容:

  (1)学生自由读字、词、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词句。

  (3)指导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读句子。如“我家门前的大树上有一个鸟窝。”要读出惊奇、欣喜的语气;“早晨,打开窗帘,阳光立刻射进房间里。”“立刻”要重读,语速要读得稍快些。

  (4)出示课件,识记字形:

  窝:上边是部首字“穴”,下边是一个简单的“呙(guō)字;

  帘:上边是部首字“穴”,下边是“巾”。

  要注意“穴”做部首时的形变。

  2、学习第二组至第五组内容:

  (1)总结学习第一组的方法:自由读,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识记字形。

  (2)学习上述方法,自学第二、三、四、五组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l、指名读字、词、句,评议。

  出示本课的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

  3、说一说本课生字的部首是什么。

  4、用生字口头组词。

  5、形近字组词

  格(格子)彩(精彩)盆(盆景)踏(踏步)

  胳(胳膊)踩(踩坏)盘(盘子)踢(踢球)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复习部首字“穴”、“足”等的写法。

  2、逐一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踩”:注意“足”的形状变化,右半边“采”不要写成“”。

  “袜”:右半边是“末”字,不要写成“未”。

  “膊”:右上部笔顺是:。

  “盘”:上部占格三分之二,注意“舟”的笔顺。

  3、按课后范字描红、临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

  做课后第3题时,先让学生说一说部首字做部首时的变化,再照样子组成新字读一读。

  四、扩展练习

  1、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字做部首时样子变了,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也可以写一写。

  2、用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练习用字组词。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的游戏,练习用词组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实践创新

  将词语补充完整

  ()的鸟窝踩坏()

  ()的盆景连忙()

  ()的胳膊喜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青蛙和蛇成为了朋友,你相信吗?在鄂教版三年级上册《青蛙和蛇》这篇童话中,小青蛙和小蛇在一次偶遇中成为了“朋友”,天真可爱地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一天。然而,这样的友谊会长久吗?这篇知识性很强的童话,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奥妙无穷的自然界,让学生们在为青蛙和蛇不能成为朋友而遗憾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即使青蛙和蛇能建立短暂的友谊,这种友谊也是不会长久的。因为自然界中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整篇童话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对话贴近儿童生活,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进行角色体验,唤起学生的共鸣,探索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脸色苍白、习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演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在讨论中理解,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2 学习1——3自然段,了解小青蛙和小蛇是怎样成为朋友的,他们又是怎样在一起玩耍的。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青蛙和蛇

  说说你对青蛙和蛇的了解,这样的两个动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古诗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 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认读生词:

  恰好 臭美 彼此 羡慕 习俗 保佑 小蛇 准备 苍老 教会 拥有

  使劲 接近 背后 骨头 断裂

  2 指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

  A 读课文,疏通语句。

  B 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C 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困惑?

  3 识记生字。完成小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媒体再现,引疑导入。

  1、播放CAI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CAI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说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CAI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你会做这种表情吗?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蛇妈妈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吃青蛙是我们蛇家族的习俗。)

  CAI出示句子: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吗?

  你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这个意思吗?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过渡:青蛙妈妈和蛇妈妈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这可怎么办呢?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CAI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请看一看——

  CAI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师: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板书:(不能)

  四、拓展表演,课堂延伸

  1、请你来扮演小青蛙(带上头饰),对着大屏幕上的小蛇说说,你们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同学们交流自己查找的天敌资料,CAI相机播放。

  师: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红字板书: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语文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反义词“冷清——热闹、冷冷清清——热热闹闹”。

  仿词:青青的、绿绿的、白白的······

  有感情地朗诵短文《春的联想》。

  识字:“”美丽、活泼、可爱、慈祥

  活动准备

  字卡 、板书 、教材

  活动流程

  1、聊天:我们去了古塔公园,小朋友在那里看到了什么?找到了哪些春天里动物、植物的变化,用完整话讲给大家听,好吗?(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历)

  2、教师指导幼儿有序叙述,并引导孩子用形容词描述,使语言更生动。“如绿绿的草、红红的花······”(仿词说话,可以从短文中找相应的词汇)

  3、出示短文:《春的联想》,让幼儿找一找短文中认识的字,用不同颜色的图形标注。(复习颜色、图形,找认识的'字,激发识字兴趣。)

  4、听教师范读短文。(帮助幼儿记忆短文内容)

  5、游戏:“唱反调”,随师读短文,熟悉短文内容。

  6、配乐短文朗诵《春的联想》。游戏:“夺红旗”,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送幼儿进行美文美读,看谁读得动听,先夺到红旗的组胜利。

  7、游戏“找朋友(拼音与字相连)、捉迷藏”,识字:“美丽、活泼、可爱、慈祥”。了解词的用法:“美丽、活泼、可爱”多用于形容年龄小的人,“慈祥”形容年龄大的人。

  8、知识点解析:找一找短文中的反义词:“冷清——热闹 、冷冷清清——热热闹闹”。分析短文:(1)文中说春天是什么?(渗透比喻用法)(2)短文中描写春天的画面有哪些?

  9、游戏“照相”、“小孩真爱玩” ,“灰狼与天使”再次进行识字练习

  10、“接龙”游戏,以组为单位,每人有感情地读一句。

  11、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短文《春的联想》。(培养阅读习惯和手指点读能力。)

  活动延伸

  说一说春天的变化,用笔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一对年轻恋人杰克和罗斯在“泰坦尼克号”沉船后,面临生死离别时的言行,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对爱人的眷恋与无私奉献,也体现出完美的人性,语文教案-泰坦尼克号(节选)。

  二、课文内容概述

  《泰坦尼克号》是以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海难为背景而虚构的爱情故事。课文节选的是剧本288号至295号八个镜头,这八个镜头组接成这么一个悲壮的场面:海难发生后,尽管做出最大的努力进行自救或营救,但都收效甚微。各种惨象目不忍睹,冰冷的海水冻死了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乘客。就是在生死诀别之际,一对年轻恋人互相鼓励。“不要告别”“不能放弃”这种对生的话语,坚定了罗斯的信念,最后14号救生艇听见罗斯的呼救哨声便将她迅速营救到艇内,于是她便成了一千五百人中幸存下来的六人中的一个。

  三、结构分析

  剧本节选部分共有八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在冰冷的海洋上,杰克鼓励罗斯树立活下去的勇气。面对木头只能承载一人的残酷事实,杰克毅然让罗斯爬在木头上,自己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对罗斯强烈而坚贞的爱,使杰克为了爱人的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罗斯濒临绝望的边缘而打算放弃求生的念头时,杰克勇敢地鼓励她,并以爱情的誓言与力量重新激起罗斯对生的渴望。杰克在明知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流露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而是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爱人的鼓励与祝愿,他以全身心爱着对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见,杰克对罗斯的爱是崇高而无私的,这不仅是真正美好爱情的赞歌,也是完美人性的体现。

  第二个镜头:船员洛以惊人的魄力组织救援。这里有一个假扮妇女偷生的男人的细节,与上文对比,暴露了人性中自私、卑鄙、丑恶的一面。

  第三个镜头:写洛和救生艇在海洋上进行搜救。这里展现的是海难后最残酷也最令人伤感的画面。现实的残酷与爱情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令观众对杰克与罗斯生死不渝的爱情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在强大的自然灾害中人类的生命是如此脆弱,也不由得让人对生命有了更强的体悟。

  第四个镜头:海洋上,杰克冻死了,罗斯也与救援的船只失之交臂,就在她绝望之时,爱情的力量重新唤起她求生的意志。一系列的画面,展现了美丽的夜空,正如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样美丽、永恒,然而现实的残酷,却使罗斯必须面对事实。杰克的死使她伤心欲绝,但杰克以生命的代价希望挽救罗斯的生命及他对爱情的执着与奉献,使罗斯决心活下去。观众此时感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感叹。

  第五个镜头:洛指挥救生艇继续前行。仿佛生的希望离罗斯越来越遥远了。

  第六个镜头:杰克沉入海中,罗斯带着对杰克的.爱与眷恋,踏上顽强的求生之路。杰克为了爱情的付出,对罗斯的鼓励,给了罗斯巨大的勇气与力量,这也是她能获救的重要原因。此时观众可以设想,虽然杰克的躯体永远沉入了大海,但他的灵魂、他对罗斯的爱却将伴随罗斯一生,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泰坦尼克号(节选)》。这也就是伟大爱情的永恒。

  第七个镜头:洛听见哨声,罗斯获救。

  第八个镜头:罗斯由回忆转入现实。数字是无生命的,但它们触目惊心,揭示的是一次生命的浩劫,面对巨大的灾难,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

  四、写作特色

  1.对比鲜明,情节富有震撼力。

  “泰坦尼克号”的海难,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最触目惊心的灾难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杰克与罗斯的生死之爱就更具有了震撼力。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彼此的承诺让爱情绽放出美丽而永恒的光辉,而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一面却是在最恐怖、最黑暗的背景下发生的,生命的脆弱和爱情的永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2.感情真挚感人,语言生动。

  杰克与罗斯的生离死别是真挚感人的,二人之间的爱情悲剧感动了无数观众。每一个观看影片的人都会深深地沉浸在他们生死相依、无私勇敢而又崇高永恒的爱情之中。

  五、动人的情感内涵

  面对生死抉择,杰克与罗斯的态度是从容的,是无悔的,是动人的,是充满了生命热力的。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爱,实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两情相悦,他俩都愿意因为爱而选择死,而与此同时,他们也用爱战胜和超越了死亡。

  杰克的放弃与永不放弃:杰克放弃的是自己的生命,是与爱人终身相守的美丽与温馨,还有自己热爱的艺术、美好的前程,以及他所热爱的充满梦幻和机遇的生活本身的变化无穷的魅力。他所热爱和向往的这些,全都无怨无悔地放弃了。但是自始至终有一样东西是他永不放弃的,那就是对罗斯的爱和鼓励,他点燃了罗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勇气、兴趣与信心。

  罗斯的放弃与永不放弃:罗斯放弃了金钱,放弃了地位,放弃了高贵优雅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放弃了乘坐救生艇逃生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留在了杰克的身边,预备与恋人生死相依。作出这种选择的罗斯几乎让卡尔觉得她不可理喻。那是因为她永不放弃的是对生活中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对人性中真诚与美善的追求、对个性中热情与豪迈的追求。所以她接受了杰克的爱的祝愿,决定好好地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永远不会放弃。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

  2.注意文中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3.体会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学会分析一般电影剧本中人物的形象。

  (三)情感目标

  1.学习主人公面对死亡从容镇定,永不放弃的态度。

  2.体会电影剧本的语言之美。

  二、学法引导

  这是一篇电影剧本的节选,可采用观看电影了解剧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请学生朗读,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提高欣赏水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文中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二)难点

  电影剧本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疑点

  和其它的文体不同之处,电影剧本是怎样来塑造男女主人公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情感目标: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关系。学会与他人、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

  1、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里写写自己进入中学后在家庭中的变化,准备在班里交流。

  2、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

  1、查阅指导朗读的资料,教师参与分角色朗读。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中学已半个学期了,如春天的小树在慢慢长大,有的同学在练笔这样写:

  (大屏幕投影出示,请作者读一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小朋友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育、长大。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

  (过渡)是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教师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初步感知课文: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2、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要感知课文,就要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回答问题并明确上述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有主动的、独特的感受,随时加以肯定。

  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三、精读赏析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读后进行评价。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2、文章结构顺序能否调整。

  (过渡)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发现、有感悟,进而有创作。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文章结构顺序:

  调整后不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四、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差异:有的学生非常冲动,甚至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有的则非常理智地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这时要因势利导,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五、作业

  1、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2、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语文教案 篇7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想不想听?(师讲课文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叫《世界多美呀》。(板贴课题)

  2.谁能把课题读一读?(“世”这个翘舌音读得真准)还有谁想试试?能读得更美些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世界真美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就让我们随着小鸡一起去感受这美丽、美好、美妙的世界吧。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老师把生字宝宝请了出来,看看你们认识吗?(开火车读)

  dūnfūyīnchénɡjījītāhūjiǔlìzhàn

  蹲孵茵澄叽鸡它乎久丽站

  3.把生字放到词语中,还能读准吗?谁来读。

  蹲着孵小鸡很久美丽站了起来

  黄乎乎绿茵茵蓝湛湛碧澄澄

  (能坚持读完,这就是勇气,你再来读一遍。/不错,也能正确地读出来,大家一起读。)

  4.谁愿意把这个童话故事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齐读。纠正读音。

  第一自然段:读得又正确又流利。第一句话特别难读,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注意停顿)

  第二自然段:儿化音:蛋壳儿

  第三自然段:最后三个字都读轻声,慢慢站了起来。

  三、整体感知课文线索

  1.课文读到这,你能用上第二行词来说小鸡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

  黄乎乎绿茵茵蓝湛湛碧澄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小鸡一开始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答。

  3.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4.在蛋壳里睡了很多天的小鸡终于醒来了,可是看到的四周全是黄乎乎的,如果你是这只小鸡,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名说)(不高兴、失望、难过、吃惊)带着这种情绪读这句话。

  5.是啊,都睡了20多天,多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呀,可是看到的只有黄色。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鸡的心情读读这个句子。

  6.过渡:世界真的像小鸡想的那样吗?看看我们的校园,想想我们家乡柳州的山、水、公园,谁来告诉这只小鸡世界是怎么样的?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睡醒的小鸡宝宝可着急了,他多想马上就出来呀!于是,他开始干什么了?

  2.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1)指名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a.“啄了很久”:你知道“很久”有多久吗?老师课前查了资料,小鸡啄蛋壳整整啄了两天呢!

  b.师:把你的小手当作小鸡嫩嫩的小尖嘴来啄啄蛋壳。小鸡,使劲!再用力些!你的小尖嘴什么感觉?(疼了,你再接着啄。)(累了,你来)把蛋壳啄破容易吗?

  c.在长长的两天时间里,小鸡就是这样不停地啄呀啄呀,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来读一读。

  d.个别读句子。(我看到了一只坚持不懈的小鸡/你是一只有恒心/不轻易放弃的.小鸡)齐读句子。

  3.小鸡从这个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让我们也去瞧一瞧!

  (1)(播放动画:洞眼里展示出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

  小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找一找书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说。

  (2)板书: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3)看看这三个词,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颜色的词;后两个字相同)

  (4)(遮住叠词)问:如果我去掉后面的两个字,也是表示颜色的词,用在句子中好吗?

  (5):用上这样的词,我们能感到天空很蓝很蓝就像大海一样,树木很绿很绿就像小草一样茂盛,小河很清很清一眼就能看到底。

  (6)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些词读一读。

  (7)我们和小鸡一起从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指着图)天空是——的,树木是——的,小河是——的,你觉得美吗?

  (8)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你真的看到了那蓝天、绿树、碧水/听了他的朗读,我感觉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让我们向他那样读。齐读。

  4.小朋友,小鸡从小小的洞眼里只看到了蓝天、绿树、小河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

  5.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小鸡还会从洞眼里看到什么呢,你能用上像“蓝湛湛”、“绿茵茵”这样的词说一说吗?

  出示:它看见()是()的。学生练说。(3、4个人说)

  6.对啊,其实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小鸡奋力啄开洞眼,总算从洞眼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为它感到高兴!让我们拿起书齐读第二小节,一起欣赏这美丽的世界。

  五、指导写字

  1..在题目中隐藏着两个新偏旁,你们知道在哪吗?(田字头、羊字头)齐读。

  2..这个“界”字,你们打算怎么记住它呢?

  预设:

  生:界字上面是个田字,中间是个人字,一撇和一竖。

  师:这个方法真科学。伸出手来,我们一起写。(师板书,生书空)

  3.这个“美”字,你们又是怎么记的呢?

  预设:

  生:美字上面是个羊字头,个大字。

  师:利用部件来记,是个好办法。

  师:要写好这个字,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羊字头的竖不出头。

  师:是啊,这羊很谦让,当他做羊字头时就会把尾巴收起来让出地方给下面的字。

  师:这个“美”字的横很多,看看哪一横最长?(第三横)一起写“美”字。

  师:美字可以组成什么词?相机板:美丽、美好、美妙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城堡、风调雨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关键句子,领会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大炮与战争的关系及战争时大跑的威力。

  2.让学生充分阅读,置身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去感受,去领悟主题。

  3.抓关键词句,探究感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和平时代的幸福,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观念,呼唤、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

  1.领会课文的主题。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具:

  录音机、幻灯、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灯片,引出主题。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

  (1)故事插问

  (2)交流明确:要发动战争吗?要向老百姓开炮吗?

  (3)听完故事,你心里觉得怎样?

  2.学生讲故事。

  三、再次欣赏故事,观看课件。

  1.卡卡王国的孩子新年快乐吗?从哪些话中可以听出来他们很快乐?请再仔细听故事。

  2.交流明确

  四、分享卡卡王国新年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18.城堡上的大炮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观看了灯片,欣赏了故事,我们感受了卡卡王国里新年时人们的快乐与幸福。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按课文内容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三、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作标记。

  (1)大炮以前是用来干什么的?有怎样的威力?

  (2)卡卡国王将大炮掉头面向广场时,人们有什么表情?想些什么?人们是怎样的心情?

  (3)国王用大炮做什么?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四、再读课文,理解表达方式

  1.通读全文。

  2.思考:

  (1)为什么要写老师带学生参观城堡上的大炮?与国王用大炮狂欢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不把国王的意图直接写出来?

  (3)“难忘的狂欢之夜,难忘的大炮”可改成“难忘的狂欢之夜和大炮”吗?

  3.交流,明确。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会认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来朗读课文,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

  2、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第1一第4自然段;学写棵、流、砍、沿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你们瞧,人和动物自由自在,想到哪儿就带哪儿,四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树木没有脚,没有翅膀,可它的孩子为何也能四处安家,把祖国装扮得那样美丽呢?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童话故事《大树的孩子》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识字读文

  1、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圈出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在拼音的帮助下,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就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生字?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3、通过小树快快长的游戏,巩固生字认读。

  同桌间互相抽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放在桌上,代表小树长高一格。以此方式,就将第二张读对的卡片摆在第一张的上面,小树越长越高。全班比比谁的小树长得快。

  4、教师采用抽读卡片和开火车等形式,练读本课生字,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5、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指导将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小鹿、鸟儿的快活,读出大树的悲伤。

  3、采用各种形式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棵、流、砍、沿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教师范写流。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的512自然段,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动情描述,创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吗?我呀,就是住在河边的那棵大树,小朋友们,你们好啊!哎,你们看,森林里的小鹿跑来跑去,鸟儿飞来飞去,它们多自由,多快活呀!就连风和河水,也是那么自由。可是我只能在一个地方呆着多枯燥,多单调呀!这真是让我太伤心了。

  二、走入童话,尽情体验

  1、角色体验,自主阅读第5一第8自然段。

  咦,这时候,谁来帮助我了?让我们一起去听听。

  教师配乐范读第5一第8自然段。你们知道谁来帮助我了?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机板贴小鹿、小鸟、风、河水的图片。

  它们都来帮助我了,那你愿意做小鹿、鸟儿、风还是河水呢?愿意做谁,就找到那个自然段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第5第8自然段,教师巡视。

  (1)角色表演,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

  正在我伤心的时候,小鹿来了。谁愿意做小鹿呢?(出示句子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我正伤心呢,你来安慰安慰我吧!指名读,教师点评。

  那你们同座俩也互相读读,比比谁最会安慰我。

  指名读句子,小组读。大家站起来吧,一起来安慰我这棵伤心的大树吧!齐读句子。

  教师托起种子:你们看,这是我的种子,谁来当小鹿,把我的种子带向远方呢?

  指名表演。那你们猜猜,小鹿会把我的种子带到哪去了?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出示句子小鹿带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指名学生读。好心的小鹿可帮了我大忙了!我们一起把第5自然段读读。

  (2)角色互动,自主学习第5自然段。

  过了不久,一只可爱的小鸟飞来了,它也来帮我了。你们都来做做小鸟,帮帮我吧!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读,教师适机评价:你没有啄我的种子,而是轻轻地叼着它。(教师贴词卡叼)

  把它带走了,谢谢你啊!好心的小鸟。

  过渡:小鸟给我的种子插上翅膀,把它带到更远更远,我从没去过的地方了。

  教师引读:鸟儿对大树说了什么?学生接读。

  小鸟是怎么做的?学生接读。

  (3)个性体验,自主学习第6、第7自然段。

  小鹿和小鸟是我的好朋友,在我伤心的时候,他们都帮助了我。你们听,这时候,谁又来了?

  (描放几种不同类型的风声)指名读词卡飒飒飒。你们听,还有谁来了?

  (描放几种不同类型的河水声)指名读词卡哗哗哗。

  风和河水都赶来帮我了,那就请女生做风,男生做河水,自己试着读读。

  (出示句子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①教师引读,女生接读:

  一阵轻柔的风吹来了,好像在说这时,一阵急匆匆的风吹来了,好像在说

  ②教师引读,男生接读:

  水缓缓地流过来了,好像在说

  一阵欢快的河水流过来了,好像在说

  是啊!风吹过来了,(教师板书吹),河水流过来了。(教师板书流)他们真有办法,把我的种子带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我们一起读读第7、第8自然段吧!

  (4)指名四个小组分角色读第5第8自然段。

  2、活动体验,自主阅读第9一第12自然段。(出示动画大树变老图)

  师描述:很多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变得很老很老。一天,一个人砍下了我,把我做成了一条船,然后我们一起去旅行。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自由了。看!我沿着河尽情地漂游!(出示句子现在,大树,不,用大树做成的船.沿着河尽情地漂游。)你们也一定替我高兴吧,自己读读。指名读,邀伴读。

  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我的自由吧!全班齐读句子。

  那我就邀请你们一起去旅行。(出示拖动的风景图)

  师描述性引读:我顺流而下,不停地看着。哎呀!我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那你们猜猜,我还会看到什么没见过的景色呢?指名说。

  原来世界不仅仅是一片小小的树林,它真大呀!

  (出示句子啊,世界是多么大呀!)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不对呀,我的孩子可是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呀,怎么会是这些大树呢?你能告诉我吗?指名答。情境互动。

  师:我的孩子,你是被谁带来的?

  (出示句子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它的孩子们。)这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林都是我的孩子呀,我看到了。教师范读句子。让人又惊又喜啊!你们自己也读读。

  师生示范轮读、同座轮读、指名两个组对读、男女生对读。

  感谢风、河水、小动物们,它们让我的孩子们走向了大地的每个角落。

  我们一起读读,配乐读第12自然段。

  三、教师小结

  1、是啊!我曾是那么的伤心!但大家真诚的帮助,使我的孩子们在大地的每个角落都茁壮成长。现在,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这一切多神奇啊!

  请你们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读读这个神奇的故事吧1

  2、配乐读全文。

  四、自主学写生字

  1.出示4个生字想、那、由、能,学生齐读。

  2、怎样才能记住这4个生字宝宝的样子呢?你们和同座说一说,记一记吧!

  3、你会记哪个字就说哪个字吧!学生反馈。

  4.教师范写那、能,并讲解书写要点。

  5.请你们拿出小铅笔,认真地写一写。

  6.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妈妈正用各种办法把它们的孩子送到四面八方去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播放配乐录音(植物妈妈有办法))

  2、我相信,只要留心观察,你们一定能发现许多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己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己母亲的'呢?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学习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找出有关事件,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复述故事情节。

  a.每天叫我早起,谆谆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一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一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三、研讨人物

  1、四人一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教师结合分析,说说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为什么说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行文质朴自然,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

  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问题探究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合作探究明确)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语文教案(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1-10

语文树教案08-07

(经典)语文教案12-27

语文教案09-28

(精选)语文教案09-19

语文教案(经典)09-07

语文荷花教案06-21

语文教案09-26

语文《丰碑》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一、小组讨论:我们长大了

  1、师读小诗引入:

  “我的门牙掉了,照照着镜子,我哈哈地笑;

  我的帽子小了,送给小弟弟,我哈哈地笑;

  我的个子高了,上车要买票,我哈哈地笑。“

  2、指导看图,指名说一说图中小朋友说的话。

  3、从他们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他们长大了吗?为什么?

  4、说说自己会做什么,自己长大了吗?

  5、小结。

  二、读一读,说一说

  1、问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希望拥有一只美丽的手表吗?(看图)这个朋友就非常想要一只美丽的手表,她是怎么做的呢?

  2、指名读短文。

  3、想一想: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后来又不要这个漂亮的手表了?(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5、说一说,平时你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

  6、小结谈话。

  三、自查

  1、名读一读自检的要求。

  2、师说一说自检的'重要性。

  3、我们在15、16单元中,认字、读书、造句、组词、拼音、背诗这几个方面的学习情况总结一下,看看能够得到几朵小红花。(很好的5朵,较好的4朵,一般的3朵,需努力的2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检。(师巡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复习有关部首字,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部首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用到了这些部首字。下面我们来学习《识字学词学句(二)》

  1、出示“穴、足、皿、衣、月”等字卡认读。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由这些部首组成的生字。

  二、自学生字

  自己一组一组地自读字、词、句。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本课生字。

  “窝”是由部首字“穴”和一个简单的字“呙”组成,注意“穴”的形变。

  “踩”是由部首字“足”和一个学过的字“采”组成,注意做部首时“足”变为“”。

  三、检查自学情况,识记字形

  1、读生字卡片。

  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全班评议谁读得好,并说出为什么。

  3、分组读字、词、句,组内互相评议。

  四、该句子,了解词句的`意思

  1、学习第一组内容:

  (1)学生自由读字、词、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词句。

  (3)指导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读句子。如“我家门前的大树上有一个鸟窝。”要读出惊奇、欣喜的语气;“早晨,打开窗帘,阳光立刻射进房间里。”“立刻”要重读,语速要读得稍快些。

  (4)出示课件,识记字形:

  窝:上边是部首字“穴”,下边是一个简单的“呙(guō)字;

  帘:上边是部首字“穴”,下边是“巾”。

  要注意“穴”做部首时的形变。

  2、学习第二组至第五组内容:

  (1)总结学习第一组的方法:自由读,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识记字形。

  (2)学习上述方法,自学第二、三、四、五组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l、指名读字、词、句,评议。

  出示本课的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

  3、说一说本课生字的部首是什么。

  4、用生字口头组词。

  5、形近字组词

  格(格子)彩(精彩)盆(盆景)踏(踏步)

  胳(胳膊)踩(踩坏)盘(盘子)踢(踢球)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复习部首字“穴”、“足”等的写法。

  2、逐一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踩”:注意“足”的形状变化,右半边“采”不要写成“”。

  “袜”:右半边是“末”字,不要写成“未”。

  “膊”:右上部笔顺是:。

  “盘”:上部占格三分之二,注意“舟”的笔顺。

  3、按课后范字描红、临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

  做课后第3题时,先让学生说一说部首字做部首时的变化,再照样子组成新字读一读。

  四、扩展练习

  1、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字做部首时样子变了,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也可以写一写。

  2、用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练习用字组词。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的游戏,练习用词组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实践创新

  将词语补充完整

  ()的鸟窝踩坏()

  ()的盆景连忙()

  ()的胳膊喜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青蛙和蛇成为了朋友,你相信吗?在鄂教版三年级上册《青蛙和蛇》这篇童话中,小青蛙和小蛇在一次偶遇中成为了“朋友”,天真可爱地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一天。然而,这样的友谊会长久吗?这篇知识性很强的童话,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奥妙无穷的自然界,让学生们在为青蛙和蛇不能成为朋友而遗憾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即使青蛙和蛇能建立短暂的友谊,这种友谊也是不会长久的。因为自然界中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整篇童话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对话贴近儿童生活,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进行角色体验,唤起学生的共鸣,探索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脸色苍白、习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演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在讨论中理解,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2 学习1——3自然段,了解小青蛙和小蛇是怎样成为朋友的,他们又是怎样在一起玩耍的。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青蛙和蛇

  说说你对青蛙和蛇的了解,这样的两个动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古诗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 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认读生词:

  恰好 臭美 彼此 羡慕 习俗 保佑 小蛇 准备 苍老 教会 拥有

  使劲 接近 背后 骨头 断裂

  2 指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

  A 读课文,疏通语句。

  B 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C 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困惑?

  3 识记生字。完成小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媒体再现,引疑导入。

  1、播放CAI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CAI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说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CAI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你会做这种表情吗?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蛇妈妈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吃青蛙是我们蛇家族的习俗。)

  CAI出示句子: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吗?

  你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这个意思吗?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过渡:青蛙妈妈和蛇妈妈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这可怎么办呢?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CAI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请看一看——

  CAI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师: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板书:(不能)

  四、拓展表演,课堂延伸

  1、请你来扮演小青蛙(带上头饰),对着大屏幕上的小蛇说说,你们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同学们交流自己查找的天敌资料,CAI相机播放。

  师: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红字板书: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语文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反义词“冷清——热闹、冷冷清清——热热闹闹”。

  仿词:青青的、绿绿的、白白的······

  有感情地朗诵短文《春的联想》。

  识字:“”美丽、活泼、可爱、慈祥

  活动准备

  字卡 、板书 、教材

  活动流程

  1、聊天:我们去了古塔公园,小朋友在那里看到了什么?找到了哪些春天里动物、植物的变化,用完整话讲给大家听,好吗?(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历)

  2、教师指导幼儿有序叙述,并引导孩子用形容词描述,使语言更生动。“如绿绿的草、红红的花······”(仿词说话,可以从短文中找相应的词汇)

  3、出示短文:《春的联想》,让幼儿找一找短文中认识的字,用不同颜色的图形标注。(复习颜色、图形,找认识的'字,激发识字兴趣。)

  4、听教师范读短文。(帮助幼儿记忆短文内容)

  5、游戏:“唱反调”,随师读短文,熟悉短文内容。

  6、配乐短文朗诵《春的联想》。游戏:“夺红旗”,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送幼儿进行美文美读,看谁读得动听,先夺到红旗的组胜利。

  7、游戏“找朋友(拼音与字相连)、捉迷藏”,识字:“美丽、活泼、可爱、慈祥”。了解词的用法:“美丽、活泼、可爱”多用于形容年龄小的人,“慈祥”形容年龄大的人。

  8、知识点解析:找一找短文中的反义词:“冷清——热闹 、冷冷清清——热热闹闹”。分析短文:(1)文中说春天是什么?(渗透比喻用法)(2)短文中描写春天的画面有哪些?

  9、游戏“照相”、“小孩真爱玩” ,“灰狼与天使”再次进行识字练习

  10、“接龙”游戏,以组为单位,每人有感情地读一句。

  11、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短文《春的联想》。(培养阅读习惯和手指点读能力。)

  活动延伸

  说一说春天的变化,用笔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一对年轻恋人杰克和罗斯在“泰坦尼克号”沉船后,面临生死离别时的言行,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对爱人的眷恋与无私奉献,也体现出完美的人性,语文教案-泰坦尼克号(节选)。

  二、课文内容概述

  《泰坦尼克号》是以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海难为背景而虚构的爱情故事。课文节选的是剧本288号至295号八个镜头,这八个镜头组接成这么一个悲壮的场面:海难发生后,尽管做出最大的努力进行自救或营救,但都收效甚微。各种惨象目不忍睹,冰冷的海水冻死了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乘客。就是在生死诀别之际,一对年轻恋人互相鼓励。“不要告别”“不能放弃”这种对生的话语,坚定了罗斯的信念,最后14号救生艇听见罗斯的呼救哨声便将她迅速营救到艇内,于是她便成了一千五百人中幸存下来的六人中的一个。

  三、结构分析

  剧本节选部分共有八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在冰冷的海洋上,杰克鼓励罗斯树立活下去的勇气。面对木头只能承载一人的残酷事实,杰克毅然让罗斯爬在木头上,自己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对罗斯强烈而坚贞的爱,使杰克为了爱人的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罗斯濒临绝望的边缘而打算放弃求生的念头时,杰克勇敢地鼓励她,并以爱情的誓言与力量重新激起罗斯对生的渴望。杰克在明知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流露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而是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爱人的鼓励与祝愿,他以全身心爱着对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见,杰克对罗斯的爱是崇高而无私的,这不仅是真正美好爱情的赞歌,也是完美人性的体现。

  第二个镜头:船员洛以惊人的魄力组织救援。这里有一个假扮妇女偷生的男人的细节,与上文对比,暴露了人性中自私、卑鄙、丑恶的一面。

  第三个镜头:写洛和救生艇在海洋上进行搜救。这里展现的是海难后最残酷也最令人伤感的画面。现实的残酷与爱情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令观众对杰克与罗斯生死不渝的爱情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在强大的自然灾害中人类的生命是如此脆弱,也不由得让人对生命有了更强的体悟。

  第四个镜头:海洋上,杰克冻死了,罗斯也与救援的船只失之交臂,就在她绝望之时,爱情的力量重新唤起她求生的意志。一系列的画面,展现了美丽的夜空,正如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样美丽、永恒,然而现实的残酷,却使罗斯必须面对事实。杰克的死使她伤心欲绝,但杰克以生命的代价希望挽救罗斯的生命及他对爱情的执着与奉献,使罗斯决心活下去。观众此时感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感叹。

  第五个镜头:洛指挥救生艇继续前行。仿佛生的希望离罗斯越来越遥远了。

  第六个镜头:杰克沉入海中,罗斯带着对杰克的.爱与眷恋,踏上顽强的求生之路。杰克为了爱情的付出,对罗斯的鼓励,给了罗斯巨大的勇气与力量,这也是她能获救的重要原因。此时观众可以设想,虽然杰克的躯体永远沉入了大海,但他的灵魂、他对罗斯的爱却将伴随罗斯一生,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泰坦尼克号(节选)》。这也就是伟大爱情的永恒。

  第七个镜头:洛听见哨声,罗斯获救。

  第八个镜头:罗斯由回忆转入现实。数字是无生命的,但它们触目惊心,揭示的是一次生命的浩劫,面对巨大的灾难,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

  四、写作特色

  1.对比鲜明,情节富有震撼力。

  “泰坦尼克号”的海难,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最触目惊心的灾难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杰克与罗斯的生死之爱就更具有了震撼力。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彼此的承诺让爱情绽放出美丽而永恒的光辉,而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一面却是在最恐怖、最黑暗的背景下发生的,生命的脆弱和爱情的永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2.感情真挚感人,语言生动。

  杰克与罗斯的生离死别是真挚感人的,二人之间的爱情悲剧感动了无数观众。每一个观看影片的人都会深深地沉浸在他们生死相依、无私勇敢而又崇高永恒的爱情之中。

  五、动人的情感内涵

  面对生死抉择,杰克与罗斯的态度是从容的,是无悔的,是动人的,是充满了生命热力的。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爱,实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两情相悦,他俩都愿意因为爱而选择死,而与此同时,他们也用爱战胜和超越了死亡。

  杰克的放弃与永不放弃:杰克放弃的是自己的生命,是与爱人终身相守的美丽与温馨,还有自己热爱的艺术、美好的前程,以及他所热爱的充满梦幻和机遇的生活本身的变化无穷的魅力。他所热爱和向往的这些,全都无怨无悔地放弃了。但是自始至终有一样东西是他永不放弃的,那就是对罗斯的爱和鼓励,他点燃了罗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勇气、兴趣与信心。

  罗斯的放弃与永不放弃:罗斯放弃了金钱,放弃了地位,放弃了高贵优雅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放弃了乘坐救生艇逃生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留在了杰克的身边,预备与恋人生死相依。作出这种选择的罗斯几乎让卡尔觉得她不可理喻。那是因为她永不放弃的是对生活中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对人性中真诚与美善的追求、对个性中热情与豪迈的追求。所以她接受了杰克的爱的祝愿,决定好好地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永远不会放弃。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

  2.注意文中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3.体会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学会分析一般电影剧本中人物的形象。

  (三)情感目标

  1.学习主人公面对死亡从容镇定,永不放弃的态度。

  2.体会电影剧本的语言之美。

  二、学法引导

  这是一篇电影剧本的节选,可采用观看电影了解剧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请学生朗读,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提高欣赏水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文中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二)难点

  电影剧本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疑点

  和其它的文体不同之处,电影剧本是怎样来塑造男女主人公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情感目标: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关系。学会与他人、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

  1、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里写写自己进入中学后在家庭中的变化,准备在班里交流。

  2、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

  1、查阅指导朗读的资料,教师参与分角色朗读。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中学已半个学期了,如春天的小树在慢慢长大,有的同学在练笔这样写:

  (大屏幕投影出示,请作者读一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小朋友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育、长大。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

  (过渡)是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教师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初步感知课文: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2、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要感知课文,就要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回答问题并明确上述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有主动的、独特的感受,随时加以肯定。

  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三、精读赏析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读后进行评价。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2、文章结构顺序能否调整。

  (过渡)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发现、有感悟,进而有创作。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文章结构顺序:

  调整后不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四、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差异:有的学生非常冲动,甚至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有的则非常理智地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这时要因势利导,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五、作业

  1、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2、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语文教案 篇7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想不想听?(师讲课文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叫《世界多美呀》。(板贴课题)

  2.谁能把课题读一读?(“世”这个翘舌音读得真准)还有谁想试试?能读得更美些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世界真美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就让我们随着小鸡一起去感受这美丽、美好、美妙的世界吧。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老师把生字宝宝请了出来,看看你们认识吗?(开火车读)

  dūnfūyīnchénɡjījītāhūjiǔlìzhàn

  蹲孵茵澄叽鸡它乎久丽站

  3.把生字放到词语中,还能读准吗?谁来读。

  蹲着孵小鸡很久美丽站了起来

  黄乎乎绿茵茵蓝湛湛碧澄澄

  (能坚持读完,这就是勇气,你再来读一遍。/不错,也能正确地读出来,大家一起读。)

  4.谁愿意把这个童话故事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齐读。纠正读音。

  第一自然段:读得又正确又流利。第一句话特别难读,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注意停顿)

  第二自然段:儿化音:蛋壳儿

  第三自然段:最后三个字都读轻声,慢慢站了起来。

  三、整体感知课文线索

  1.课文读到这,你能用上第二行词来说小鸡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

  黄乎乎绿茵茵蓝湛湛碧澄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小鸡一开始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答。

  3.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4.在蛋壳里睡了很多天的小鸡终于醒来了,可是看到的四周全是黄乎乎的,如果你是这只小鸡,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名说)(不高兴、失望、难过、吃惊)带着这种情绪读这句话。

  5.是啊,都睡了20多天,多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呀,可是看到的只有黄色。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鸡的心情读读这个句子。

  6.过渡:世界真的像小鸡想的那样吗?看看我们的校园,想想我们家乡柳州的山、水、公园,谁来告诉这只小鸡世界是怎么样的?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睡醒的小鸡宝宝可着急了,他多想马上就出来呀!于是,他开始干什么了?

  2.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1)指名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a.“啄了很久”:你知道“很久”有多久吗?老师课前查了资料,小鸡啄蛋壳整整啄了两天呢!

  b.师:把你的小手当作小鸡嫩嫩的小尖嘴来啄啄蛋壳。小鸡,使劲!再用力些!你的小尖嘴什么感觉?(疼了,你再接着啄。)(累了,你来)把蛋壳啄破容易吗?

  c.在长长的两天时间里,小鸡就是这样不停地啄呀啄呀,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来读一读。

  d.个别读句子。(我看到了一只坚持不懈的小鸡/你是一只有恒心/不轻易放弃的.小鸡)齐读句子。

  3.小鸡从这个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让我们也去瞧一瞧!

  (1)(播放动画:洞眼里展示出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

  小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找一找书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说。

  (2)板书: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3)看看这三个词,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颜色的词;后两个字相同)

  (4)(遮住叠词)问:如果我去掉后面的两个字,也是表示颜色的词,用在句子中好吗?

  (5):用上这样的词,我们能感到天空很蓝很蓝就像大海一样,树木很绿很绿就像小草一样茂盛,小河很清很清一眼就能看到底。

  (6)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些词读一读。

  (7)我们和小鸡一起从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指着图)天空是——的,树木是——的,小河是——的,你觉得美吗?

  (8)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你真的看到了那蓝天、绿树、碧水/听了他的朗读,我感觉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让我们向他那样读。齐读。

  4.小朋友,小鸡从小小的洞眼里只看到了蓝天、绿树、小河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

  5.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小鸡还会从洞眼里看到什么呢,你能用上像“蓝湛湛”、“绿茵茵”这样的词说一说吗?

  出示:它看见()是()的。学生练说。(3、4个人说)

  6.对啊,其实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小鸡奋力啄开洞眼,总算从洞眼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为它感到高兴!让我们拿起书齐读第二小节,一起欣赏这美丽的世界。

  五、指导写字

  1..在题目中隐藏着两个新偏旁,你们知道在哪吗?(田字头、羊字头)齐读。

  2..这个“界”字,你们打算怎么记住它呢?

  预设:

  生:界字上面是个田字,中间是个人字,一撇和一竖。

  师:这个方法真科学。伸出手来,我们一起写。(师板书,生书空)

  3.这个“美”字,你们又是怎么记的呢?

  预设:

  生:美字上面是个羊字头,个大字。

  师:利用部件来记,是个好办法。

  师:要写好这个字,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羊字头的竖不出头。

  师:是啊,这羊很谦让,当他做羊字头时就会把尾巴收起来让出地方给下面的字。

  师:这个“美”字的横很多,看看哪一横最长?(第三横)一起写“美”字。

  师:美字可以组成什么词?相机板:美丽、美好、美妙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城堡、风调雨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关键句子,领会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大炮与战争的关系及战争时大跑的威力。

  2.让学生充分阅读,置身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去感受,去领悟主题。

  3.抓关键词句,探究感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和平时代的幸福,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观念,呼唤、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

  1.领会课文的主题。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具:

  录音机、幻灯、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灯片,引出主题。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

  (1)故事插问

  (2)交流明确:要发动战争吗?要向老百姓开炮吗?

  (3)听完故事,你心里觉得怎样?

  2.学生讲故事。

  三、再次欣赏故事,观看课件。

  1.卡卡王国的孩子新年快乐吗?从哪些话中可以听出来他们很快乐?请再仔细听故事。

  2.交流明确

  四、分享卡卡王国新年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18.城堡上的大炮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观看了灯片,欣赏了故事,我们感受了卡卡王国里新年时人们的快乐与幸福。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按课文内容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三、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作标记。

  (1)大炮以前是用来干什么的?有怎样的威力?

  (2)卡卡国王将大炮掉头面向广场时,人们有什么表情?想些什么?人们是怎样的心情?

  (3)国王用大炮做什么?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四、再读课文,理解表达方式

  1.通读全文。

  2.思考:

  (1)为什么要写老师带学生参观城堡上的大炮?与国王用大炮狂欢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不把国王的意图直接写出来?

  (3)“难忘的狂欢之夜,难忘的大炮”可改成“难忘的狂欢之夜和大炮”吗?

  3.交流,明确。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会认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来朗读课文,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

  2、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第1一第4自然段;学写棵、流、砍、沿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你们瞧,人和动物自由自在,想到哪儿就带哪儿,四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树木没有脚,没有翅膀,可它的孩子为何也能四处安家,把祖国装扮得那样美丽呢?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童话故事《大树的孩子》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识字读文

  1、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圈出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在拼音的帮助下,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就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生字?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3、通过小树快快长的游戏,巩固生字认读。

  同桌间互相抽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放在桌上,代表小树长高一格。以此方式,就将第二张读对的卡片摆在第一张的上面,小树越长越高。全班比比谁的小树长得快。

  4、教师采用抽读卡片和开火车等形式,练读本课生字,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5、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指导将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小鹿、鸟儿的快活,读出大树的悲伤。

  3、采用各种形式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棵、流、砍、沿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教师范写流。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的512自然段,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动情描述,创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吗?我呀,就是住在河边的那棵大树,小朋友们,你们好啊!哎,你们看,森林里的小鹿跑来跑去,鸟儿飞来飞去,它们多自由,多快活呀!就连风和河水,也是那么自由。可是我只能在一个地方呆着多枯燥,多单调呀!这真是让我太伤心了。

  二、走入童话,尽情体验

  1、角色体验,自主阅读第5一第8自然段。

  咦,这时候,谁来帮助我了?让我们一起去听听。

  教师配乐范读第5一第8自然段。你们知道谁来帮助我了?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机板贴小鹿、小鸟、风、河水的图片。

  它们都来帮助我了,那你愿意做小鹿、鸟儿、风还是河水呢?愿意做谁,就找到那个自然段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第5第8自然段,教师巡视。

  (1)角色表演,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

  正在我伤心的时候,小鹿来了。谁愿意做小鹿呢?(出示句子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我正伤心呢,你来安慰安慰我吧!指名读,教师点评。

  那你们同座俩也互相读读,比比谁最会安慰我。

  指名读句子,小组读。大家站起来吧,一起来安慰我这棵伤心的大树吧!齐读句子。

  教师托起种子:你们看,这是我的种子,谁来当小鹿,把我的种子带向远方呢?

  指名表演。那你们猜猜,小鹿会把我的种子带到哪去了?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出示句子小鹿带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指名学生读。好心的小鹿可帮了我大忙了!我们一起把第5自然段读读。

  (2)角色互动,自主学习第5自然段。

  过了不久,一只可爱的小鸟飞来了,它也来帮我了。你们都来做做小鸟,帮帮我吧!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读,教师适机评价:你没有啄我的种子,而是轻轻地叼着它。(教师贴词卡叼)

  把它带走了,谢谢你啊!好心的小鸟。

  过渡:小鸟给我的种子插上翅膀,把它带到更远更远,我从没去过的地方了。

  教师引读:鸟儿对大树说了什么?学生接读。

  小鸟是怎么做的?学生接读。

  (3)个性体验,自主学习第6、第7自然段。

  小鹿和小鸟是我的好朋友,在我伤心的时候,他们都帮助了我。你们听,这时候,谁又来了?

  (描放几种不同类型的风声)指名读词卡飒飒飒。你们听,还有谁来了?

  (描放几种不同类型的河水声)指名读词卡哗哗哗。

  风和河水都赶来帮我了,那就请女生做风,男生做河水,自己试着读读。

  (出示句子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①教师引读,女生接读:

  一阵轻柔的风吹来了,好像在说这时,一阵急匆匆的风吹来了,好像在说

  ②教师引读,男生接读:

  水缓缓地流过来了,好像在说

  一阵欢快的河水流过来了,好像在说

  是啊!风吹过来了,(教师板书吹),河水流过来了。(教师板书流)他们真有办法,把我的种子带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我们一起读读第7、第8自然段吧!

  (4)指名四个小组分角色读第5第8自然段。

  2、活动体验,自主阅读第9一第12自然段。(出示动画大树变老图)

  师描述:很多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变得很老很老。一天,一个人砍下了我,把我做成了一条船,然后我们一起去旅行。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自由了。看!我沿着河尽情地漂游!(出示句子现在,大树,不,用大树做成的船.沿着河尽情地漂游。)你们也一定替我高兴吧,自己读读。指名读,邀伴读。

  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我的自由吧!全班齐读句子。

  那我就邀请你们一起去旅行。(出示拖动的风景图)

  师描述性引读:我顺流而下,不停地看着。哎呀!我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那你们猜猜,我还会看到什么没见过的景色呢?指名说。

  原来世界不仅仅是一片小小的树林,它真大呀!

  (出示句子啊,世界是多么大呀!)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不对呀,我的孩子可是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呀,怎么会是这些大树呢?你能告诉我吗?指名答。情境互动。

  师:我的孩子,你是被谁带来的?

  (出示句子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它的孩子们。)这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林都是我的孩子呀,我看到了。教师范读句子。让人又惊又喜啊!你们自己也读读。

  师生示范轮读、同座轮读、指名两个组对读、男女生对读。

  感谢风、河水、小动物们,它们让我的孩子们走向了大地的每个角落。

  我们一起读读,配乐读第12自然段。

  三、教师小结

  1、是啊!我曾是那么的伤心!但大家真诚的帮助,使我的孩子们在大地的每个角落都茁壮成长。现在,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这一切多神奇啊!

  请你们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读读这个神奇的故事吧1

  2、配乐读全文。

  四、自主学写生字

  1.出示4个生字想、那、由、能,学生齐读。

  2、怎样才能记住这4个生字宝宝的样子呢?你们和同座说一说,记一记吧!

  3、你会记哪个字就说哪个字吧!学生反馈。

  4.教师范写那、能,并讲解书写要点。

  5.请你们拿出小铅笔,认真地写一写。

  6.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妈妈正用各种办法把它们的孩子送到四面八方去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播放配乐录音(植物妈妈有办法))

  2、我相信,只要留心观察,你们一定能发现许多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己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己母亲的'呢?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学习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找出有关事件,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复述故事情节。

  a.每天叫我早起,谆谆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一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一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三、研讨人物

  1、四人一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教师结合分析,说说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为什么说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行文质朴自然,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

  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问题探究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合作探究明确)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