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学科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本单元精选了风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二单元主题是“电路”,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电路出故障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本单元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连接渐进式展开,用点亮小灯泡、搭建简易电路、探究电路中的故障、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暗箱里是怎样连接的等一些探究活动来落实电路主题,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将己知的有关电的知识和学习期许记录下来,从第2课到第5课,用4课研究电路,目的是要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学会检测和辨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引导学生树立用电安全的意识。第7课《电路中的开关》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关的组成以及作用,懂得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第8课《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是一篇关于电路的总结课,是一节典型的科学实践课,主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有关简单电路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方式看待每一个实践活动,将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电路概念的形成与建立过程中,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格外重视用电安全。第三单元主题是“岩石与土壤”,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粘土》《观察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岩石、土壤和我们》。本单元总体结构为总——分——总。第1课是开篇课,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第2—4课是关于岩石(矿物)的学习,第2课是对三种主要岩石的观察描述;第3课从岩石组成的角度了解矿物的知识;第4课时动手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增强实践性与趣味性。第5课是学习岩石、土壤之间的一个过渡课,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第6、7两课是对土壤的学习。第8课是总结课,将岩石、矿物与土壤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并且从重要资源的角度提升保护意识。本单元隶属于地球宇宙科学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些科学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小学生对于岩石和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研究,而对于矿物就非常陌生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并懂得保护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道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懂得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能通过种植、观察、记录与探究,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能够利用简易的检测装置,识别导体和绝缘体。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喑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知道电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知道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同时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认识到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既能用图画、文字、数据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又能抽象概括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教学重难点探究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以及作用,懂得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暗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探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全书导学、科学家这样做、第一单元导学22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23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24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25种子的传播、科学阅读26凤仙花的一生、成果展示27复习第一单元(测试+评讲)28第二单元导学、电和我们的生活29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210电路出故障了111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212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213复习第二单元(测试+评讲)214第三单元导学、岩石与土壤的故事215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216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黏土217观察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218岩石、土壤和我们、复习第三单元219复习一~三单元220学年复习考试23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学期我将遵循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精选教法这条途径进行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交通方便,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学资源丰富,我校共有多名兢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个个求上进,在这里辛勤耕耘着,他们都有很厚的教学基本功,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学校从过去到现在不断的进步,这给了我们信心。虽然我校专业教师不多,但他们都能克服困难,为了学生情愿多付出,他们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音乐器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 五爱 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 四有 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开放的音乐教学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主题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让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音乐课再也不能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对付得了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成了课堂中必要的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电视、广播、各种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方法措施
开学初,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如:各种音乐器材、多媒体设施等,充分体现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对音乐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沿着自己的特长方向去发展,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充分去展示,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激起他们的创作火花,在锻炼中不断进步,达到在高年级后能进行创编活动。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 被动角色 跃为 主动角色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位置,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安排了位置、多边形的面积。
在统计知识方面,主要教学初步的概率知识。
在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小数乘除法,运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数学广角中,通过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渗透有关植树的一些思想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掷一掷。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
1、正确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灯饰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吗,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5、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6、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改进小数乘法、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淡化意义教学。
2、结合“十进制”的计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除法的算理。
3、重视计算法则的概括总结。
(二)简易方程的教学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渗透代数思维的培养。
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3、凸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三)提供丰富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炭素哟,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运用转化思想,根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倒面积计算公式。
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估测意识、策略。
(四)提供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大小的体验。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
2、 重视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问题结构的训练。
3、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 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
4、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 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6、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4
一、教研活动
1、教研组织
各完小成立数学教研组织(上墙),有集体教研制度,有学期教研计划。每学校一个教研组。
2、集体备课
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与组内教师选定重点研究课例,在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基础上认真钻研数学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教材后,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制订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每位教师必须形成独立书面个案备课,然后集体研讨形成共案,由一人执教,以便掌握典型课例的教学方法。两周研讨一次。
二、教学备课
1.学期教学计划,三天内完成,教学计划包括下列内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2、单元教材分析,包括以下项目:单元教材解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措施、课时安排。3.课时备课
(1)备课必须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数学课的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测试讲评课。(3)各种课型的基本设计思路;新授课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尝试与探索、交流与解释-应用与拓广-课堂总结等项目,练习课的教学思路为:点---线---面,复习课的教学思路为:忆---理---练。测试讲评教学思路为:测---选---讲---练。(4)各种课型的备课要由明确的课堂作业安排,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
(5)撰写教后反思和教学随笔,每单元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150字,教学随笔5次,穿插在反思中进行。
三、学生作业
1、联校和学校每两周对学生数学作业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有详实的检查记录。
2、每次作业量以半页为宜,不得随意加重学生作业负担。
3、有作图题的一定上作业,作图题用铅笔。
4、作业要符合学生学段特征。
5、批改及时,批语有效及时,充分利用激励评语印章。
6、有订正,及时复批,建立错题订正本。
四、课堂教学
1、教案不经学校审核盖章,不允许进课堂。
2、教师提前三分钟进入课堂,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触控一体机,实物展台,教具、图片等各种电教手段和教学用具。
3、检查并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准备好学具、书本等。
4、上课起始阶段,教师要运用语言.眼神.姿态等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利用教具.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课堂情况,关注学生的坐姿与写字姿势,关注学生的情绪。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6、课堂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密度,学生学习形式要坚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形式并用,教学过程要体现动静结合,张弛有力,避免长时间一对一的交流,尽量保持参与面广、节奏性强的课堂状态。
7、课堂教学要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课堂上要留10-15分钟时间完成课堂作业。
8、充分利用教学机智,正确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
9、课堂上教师要善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生辅导:
1、分层次辅导
(1)、优秀生可推荐进学校组织的数学兴趣小组,有专门老师负责辅导。
(2)、学困生的辅导由各班数学课老师负责。
2、辅导时间
(1)学困生的.辅导要做到课内关注和课外个别辅导。
(2)全班辅导可利用课前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天天练等基本训练。
六、质量检测
1、数学学科测试的目标
数学测试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数学学科测试的形式
数学学科测试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口试的内容可以是口诀.口算等。也可以是说解题思路.说算理.说公式的推导过程等,笔试教师组织测试。
3、学科测试的具体操作说明
(1)试卷批阅及时认真细致,由每单元分数统计表,含学生分数、平均分、60%达标分数线、不及格人数等项目,有测试卷分析,校长有检查记录表。
(2)每次测试,做好家校联合,试卷有家长签字,定期阳光家访。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5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7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8课时)
2、小数除法————————————————(11课时)
3、观察物体————————————————(3课时)
4、简易方程————————————————(9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量一量——————————————————(1课时)
6、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数是107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真正有效的减负。
6、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重视学困生的帮辅工作。
五、教学检测与评价
1、教学检测:通过平时的作业检查与每章的单元考试试卷相结合,达到检测学生的目的;
2、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能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7
一、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
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
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教学进度
周次时间主要内容备注
1、9月1日9月3日第一单元1课
2、9月4日9月10日2课、 3课、
3、9月11日9月17日4课、 5课、
4、9月18日9月24日6课、 7课
5、9月25日10月1日月考
国庆节
6、10月2日10月8日8课、第二单元1课
7、10月9日10月15日2课、 3课
8、10月16日10月22日4课、 5课
9、10月23日10月29日6课、 7课
10、10月30日11月5日8课、第三单元1课
11、11月6日11月12日期中检测
12、11月13日11月19日2课、 3课
13、11月20日11月26日4课、 5课
14、11月27日12月3日6课、 7课
15、12月4日12月10日8课、第四单元1课
16、12月11日12月17日月考
17、12月18日12月24日2课、 3课
18、12月25日12月31日4课、 5课
19、1月1日1月7日6课、 7课
20、1月8日1月14日8课、复习
21、1月15日1月21日总复习
22、1月22日1月28日期末检测
23、1月29日2月4日总结、放假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按课程设置标准
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分管领导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实验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仪器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四、进度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工作计划
2、 打扫实验室、仪器保管室的卫生。
3、整理实验室
十月份:
1、组织学生做好实验
2、对实验仪器去尘、清洗
十一月份:
1、进行一次实验操作竞赛
2、做好仪器借出登记
十二月份:
1、 学生试做一些简单的教具
2、查看各种仪器是否完整
一月份:
1、做好假期安排
2、催还各种借出的仪器
3、实验室工作总结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共有6个平行班,每班学生均为3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STSE)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冷与热、地表剧烈变化、环境与保护。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励、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3、缺乏合作意识;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学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自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缺乏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和“米饭和淀粉”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在科学知识方面,1~5单元主要涉及了《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第6单元是综合性单元,试图从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发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所使用的年级有一个,是三年级。我班共有学生30多名,男女学生人数相当。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6、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7、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
8、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
9、手有感觉的功能,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10、眼、耳、鼻、舌、手(皮肤)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多。
11、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12、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水作为观察的主题,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
13、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14、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15、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
16、能根据纸的主要特征分辨、区别周围纸质和非纸质的物品,感受到纸的多样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17、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的造纸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
18、能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19、通过对身边常见的纸的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问题。
20、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一辆纸车。经历一个制作纸车、交流改进纸车的活动过程。
21、通过观察比较稻谷、大米和米饭,观察比较碘酒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细致地观察。在用碘酒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时,学习运用预测;在观察淀粉糊加入碘酒后发生的变化时,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
22、科学知识:认识稻谷、糙米和几种大米。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利用这一点可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23、探讨米饭的来历时,体验“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从小懂得爱护粮食。意识到科学家对人类生活做出的杰出贡献。
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征:
三年级有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35人,他们年龄大都在9周岁左右,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与渴望,想了解身边的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探求知欲。
2、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状况
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总是瞪大好奇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使劲用脑子想但好像总也不明白,所以老是有“咦,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样?”等看似荒唐,但却很认真的问题,有时候家长或老师也会被问的难以解释;同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都为“科学”这一对他们来说新的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有少数学生观察事物不全面、不仔细、不认真,满足于一知半解3、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他们喜爱主动参与、善于观察,为学好本科的课程打下了基础。通过本学期的“科学”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都能热爱科学、学会观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简单的探究方法。
二、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科学”由我一人担任教育教学工作;我今年40岁,专科学历,从事教学工作22年,小学一级教师,原先担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担任小学科学学科已2年;能胜任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地位描述:
本册教材本册教材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承担着科学启蒙任务,对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他们了解科学,培养兴趣,对探究科学打好基础。
2、教材编排体系:
教材的编排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出发点,而不是从知识体会出发。将会对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到难、循序渐进,有机地学会科学课程的各位目标,本册教材向小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有趣的活动的思维空间,探索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3、本册教材共设计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都是科学家》,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殿堂、了解科学。重难点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探究”,我要成为科学家的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上科学之路,点燃他们爱科学之火。第二单元《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重点是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收集证据,经行比较分类;了解常见的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分类方法;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怎样观察,怎样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认识水在动、植物、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重难点是,从一系列的动手实践中去探究水的有关性质,体验实践过程的乐趣,从全新广阔的角度去认识水。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重难点是掌握材料探究的方法(收集证据、探究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能够研究的问题。
四、本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应达到的总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1、基本知识目标,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能针对问题进行观察、收集证据,能用清晰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了解水的有关知识,会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多渠道、多种方法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知道物体是有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2、基本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的技能,并运用语言或画图来描述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会用文字、图画来表达,能利用身边的简单器材来做一些小的试验,能理解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试验。
3、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树立起我能成为科学家的坚定信念,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
5、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中国的情感。
五、采取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深切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好教材。
2、仔细阅读有关本教材的资料,学习课改新理念,落实好“三环节”教学模式,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做好笔记,多学习促进步。3、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以身边发生的“小”事为切入点,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4、全方位多角度的给每位孩子进行科学评价,既关切学习成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品质。5、加强培优转差,获得总体丰收。
6、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提出问题、勇于探究;培养主动参与合作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视野,紧跟科学前沿
课计划表
六、教学进度
略
芦苇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1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四(1),四(2)班,经过三个学期的英语,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培养了英语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英语学习的习惯,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苗头。
二,教学分析
本教材分为六个学习单元和两个复习单元,内容分别为 Our school What time is it? Is this your skirt? It’s warm today. How much is it? At a farm.
每部分内容又分为A 、B、 C 三部分,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A、B部分为必学,C部分为选学部分,各部分内容中包括 Chants 、 Songs 、 Let’s do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不得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24个句子,并简单运用。
3,能听,做6个TRR活动,学会3个小制作。
4,能唱8首歌曲
5,能听、说、唱7首歌谣。
6,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7,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8,能子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文化知识。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的.会话教学
二,融词汇于会话,TRR等活动中的词汇教学
三,加强语言训练
四,通过趣味故事等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14
实验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为将来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在实验教学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体要求:
三年级: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引发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从而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及“物质循环“的概念。“磁铁”单元从交流知道的饿磁铁知识开始,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年级:
“电”单元从“什么是电”开始,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单元是通过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五年级:
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内容,我们的教学将着力于引导学生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在“沉与浮”单元,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在“热”单元,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基础上,将继续观察人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15
实验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本学期在劳动实践教学中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为将来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在实验教学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体要求:
三年级:主要围绕“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项内容展开教学。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征、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组织学生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学生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学生将想办法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
四年级:四年级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时期,在教学中我们将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首先我们将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我们将重点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声音强弱”等,了解控制变量实验的重要性,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我们将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做好记录,可以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状图等进行记录;我们将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特别是实验过程的描述,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年级: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内容,我们的教学将着力于引导学生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生物与环境”单元首先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把这些知识拓展到自然界,认识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动手实践,设计制作小车。
六年级:科学六年级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前面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接着探究不同形状结构所包含的力学道理,包括条形材料抗弯能力与形状的关系、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拓展到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人造物体扩展到生物体,在此基础上探究框架结构的特点,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和物体稳定性问题,并展开设计制作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从最熟悉的电出发,探究电生磁,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玩具电动机原理,然后以电能为中心认识能量及相互转化,再扩展到宏观的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能用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能利用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调查资料。能够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并能够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11-29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11篇02-24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15篇02-27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15篇)04-05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05-06
英语学科教学计划02-13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07-07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7-04
小学科技作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