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9页。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运用其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计算、验证等活动,亲历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学习的愉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明确主题
1、同学们都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曹冲是怎么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过程。
2、曹冲是把大象的重量转换成了什么的重量呢?【他是把大象的重量转换成了与它重量相等的石头的重量】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3、同学们,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曹冲确实非常了不起,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板书:数学广角——等量代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神秘的礼物。猜猜,什么样的孩子能够得到它们?全班?个大组,哪组的成员在参与过程中积极主动,认真动脑思考,遵章守纪,老师就奖励这个组一个青苹果,三个青苹果可以换一个红苹果,两个红苹果可以换取一份神秘的礼物。看看哪个组能得到礼物。
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2、大家请看这是什么?【出示天平、砝码】
它有什么作用?【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重量】
我们来体会一下,用天平量物体的轻重时,天平不同的状态会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这是砝码,砝码都是有重量的,所以用它可以测量出物体有多重。
看看,现在天平是什么样的状态?【向右边倾斜】天平向右边倾斜,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右边重些】
现在天平是什么样的状态?【向左边倾斜】向左边倾斜,这是天平在悄悄的告诉我们什么?【左边重些】
现在呢?【天平平衡】天平平衡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两边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呢?你能完成这个结论吗?【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相等”】
两个重量相等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谁知道?
看来这个问题,得需要老师来帮忙了。可得认真听啊,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等量】
2、认识了天平,又理解了等量这个词,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到市场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个西瓜的重量= 4千克,四个苹果的重量=1千克】
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西瓜的重量=?个苹果的重量。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动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我要请同学到前面来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看谁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
【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 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所以有4×4=16个】
【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板书:1个西瓜的重量=16个苹果的重量】
3、小结:当两个物体的重量都等于同一个物体时,他们的重量也是相等的,可以进行互相替换。
4、在很久以前,早到货币都没有的时候,那时人们要想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常常采用以物换物的方法。
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换取家畜的。【出示图片】
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哪些信息?【2只绵羊的重量=1头猪的重量;4头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
有一位农夫想用自家的两头牛到集市上换绵羊,能换回几只绵羊?
大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吗?4人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根据2头绵羊的重量=1头猪的重量可以求出4头猪的重量=8头绵羊的重量,再根据4头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可以求出8头猪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所以16只绵羊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去考虑不同的方法,板书】
同学们想一想,古人在生活中想到了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换去自己需要的物品,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用到了等量代换的知识?【花钱买东西、促销集卡换礼品】
三、回归生活,实际运用
1、讲了这么多,老师的肚子都有些饿了,我们去吃麦当劳好吗?
麦当劳叔叔告诉我们:1个汉堡可以换2个鸡翅,1个鸡翅可以换3个冰淇凌,那么1个汉堡可以换几个冰淇凌?
【1×2×3=6个】
【1个汉堡和6个冰淇淋都可以换2个鸡翅,所以1个汉堡可以换2个冰淇淋】
2、这时,麦当劳叔叔又送来了可乐。你们看,麦当劳叔叔又带来了什么信息呢?1瓶大可乐可以换2瓶中可乐,1瓶中可乐可以倒满3杯。1瓶大可乐可以倒满几杯呢,你是怎么想的?
【1瓶大可乐和6杯可乐都可以换2瓶中可乐,所以1瓶大可乐可以换6杯可乐】
3、在麦当劳里喝了大半天,同学们手中有了不少可乐瓶了吧。这些可乐瓶怎么处理呢?
好消息:回收可乐瓶,每5只空可乐瓶可以换1瓶可乐。
现在咱们班废品回收袋里有50个空可乐瓶,如果拿这些空瓶去换可乐,请你算一算,只换一次可以换到多少瓶可乐?
【可以换50÷5×1=10瓶】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我们看看小兔子在做什么?小白兔和小灰兔正在换萝卜呢!他们换了好几次,总也没换对,你们能帮助他吗?
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练习二十四,第3题】
【6棵大白菜可以换18个大萝卜,18个大萝卜可以换54根胡萝卜】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看!小鸡、小鸭、小鹅也在玩跷跷板,你们知道谁重一些吗?【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数学教学设计2
一、 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
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摸一摸”“认一认”“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认识,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张口有关,和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纸、活动角、小棒、三角板、剪刀、扇子等。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纸、活动角、小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观察发现
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米老鼠。今天它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米老鼠),米老鼠刚刚用积木搭建了一座房子,(课件出示一座房子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米老鼠搭建的一座房子,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些图形?(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米老鼠想蒙上同学们的眼睛,你们能摸出圆形来吗?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出示课题《认识角》
二、动手动脑、探究新知
1、 摸角把你的三角尺拿出来,摸一摸,说说你的感觉,当三角尺的角碰到我们手心时会很疼,会留下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再摸两边直直的,平平的,这就是角的两条边(板书)
2、画角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即角的顶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即角的两条边),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记住角,老师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呢!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角(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扇子、闹钟上抽象出角。) 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我们的身上也有角,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说。
4欣赏角老师也发现了很多角,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
5、练习⑴辨一辨:调皮的米老鼠也做了几个角,我们来判断一下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先仔细观察,之后快速用手势做出判断。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2)“想想做做”的第2题。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共有几个角,并让学生指一指
二、小组合作,积极参与,
1、比角
嘘!听,是谁在吵架?原来是∠1和∠2吵了起来。他们都说自己大,你认为谁大?为什么?这样吧,同桌俩一个做∠1,一个做∠2,比一比,看看到底谁大?谁来说一说他们俩谁大?你是怎么比出来的?(学生介绍方法)请同学们把手中的角放好,我们就用他教给我们的方法来比一比(课件)把∠1和∠2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这个角就大。
⑶∠1和∠2终于不吵了,可是老师这里有两个三角板也打了起来!黄三角板说:“我的这个角大!”红三角板说:“你的角小,我的这个角大!”同学们你说哪个角大?同意黄三角板上这个角的同学请举手,同意红三角板上这个角大的同学举手,还有不同意的吗?那么它们到底谁大?怎么办呢?(指一名学生前面演示比较)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对齐,另一条边也对齐了!说明什么?(两个角一样大)同学们想一想,黄三角板刚才为什么说自己的这个角大呢?(因为它的边长)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张口有关,那么角的大小和将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请看!(课件演示一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角的两边变长了,角的大小变了吗?再仔细看(课件演示把角的两边变短)角的两边变短了,角的大小变了吗?那么你说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课件出示: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谁能把这句话告诉黄三角板?小节: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老师再教大家两句顺口溜方便大家比较角的大小
要知角的大与小,不看边长看张口。
2、做角
同学们,请那起桌子上的两根硬纸条。米老鼠想考考你:用这两根硬纸条做一个角,你能行吗?做好之后,展示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同学们真是很聪明,这么快就都做好了。下面请你移动角的两边,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同桌俩可以商量商量。
谁来说一说,移动角的两边,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你说得真不错,能不能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呢?他做得很好,大家和他一起做一做,好吗?举起你做的角,反复这样做,想想看:角的大小和角两边怎么样有关系呢?(学生汇报)我们把角的两边往外拉,角两边的张口就大,这个角就大。反过来,我们把角的两边往中间推,角两边的张口就小,这个角就小。请同学们把你做的角收好!电脑小老师也做了几个角,仔细观察(课件演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怎么样?注意!再仔细看(课件演示)角的两边张口怎样,这个角就怎样?
三、总结新知,拓展延伸
1、拓展: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出个脑筋急转弯:4-1=?,课后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剪法多?
2、实践作业:。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角。下面我们就回到家里看看卧室里有没有角。(卧室图片)厨房里藏着的角你能发现吗?(厨房图片)我们再到公园里转转吧!(公园图片)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图片)我们的学校里有角吗?(指名几个学生说一说)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很多地方有角,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到校园中找一找,比比看谁找到的角多,好吗?
《认识角》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其实,“角”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在学生的心里眼里,“角”的概念与我们数学中“角”的概念就不尽相同了。而怎样使学生经验与新课的教学完美结合呢?上述案例又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理想的呢?
一、 生活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游戏的导入引出“角”,然后教师点题说明本节课就来认识“角”,从生活实际引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做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材14~16页例4、例5、例6,24页做一做,练习三4、5、6、7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反比例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
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2.回忆: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数量关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外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学例4
(1)出示例4,提出观察思考要求:(投影出示)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表同复习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回答:
①表中的两种量是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
(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
②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缩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扩大。
③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00)。
教师适时点拨:
①想一想: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同时板书。)
②议一议: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教师可以操作:一个竹筒内放30根筷子,每次拿3根,10次拿完;每次拿5根,6次拿完;每次拿6根,5次拿完;每次拿10根,3次拿完。想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规律吗?)
(订正时,随学生回答,板书:积一定)
③教师问:这个600实际上就是什么?(板书:零件总数(一定))
师指板书问: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和零件总数,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每小时加工数乘以加工时间等于零件总数,这里的零件总数是一定的。
3.教学例5
(1)投影出示例5,根据题意,学生口述填表。
(2)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板书:每本页数装订本数)是相关联的量吗?
②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
③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规律?
(3)订正时板书:在原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的“每小时加工数”下板书“每本页数”,在“加工时间”下板书“装订本数”。
(4)教师问:这个积600实际上是什么?(板书:纸的总页数(一定))指板书问:每本页数、装订本数和纸的总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
4.比较例4和例5,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请你比较例4和例5,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学生互相议论一下)
(2)学生回答:
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板书:用“一种量”盖住“每小时加工数”和“每本页数”;用“另一种量”盖住“加工时间”和“装订本数”。)
③都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3)师小结: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通过观察比较,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找2~3名学生说,教师随时把板书补充完整)
5.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例4中,所需的加工时间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的积,也就是零件总数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
议一议:在例5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为什么?
6.教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随时板书:xyk(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
7.教学例6
(1)出示例6
(2)学生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①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②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积是什么?这个积一定吗?(板书: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
③播种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板书: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随着问为什么,板书:因为,所以)
想一想,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8.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练习三第4题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4.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断时,同学们要按照反比例的意义,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5题、6题。
数学教学设计5
一、课程说明
(一)教材分析:
此次一对一家教所使用教材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辅导内容为第一章第二节等差数列。前一节的内容为数列,学生已初步了解到数列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首项,什么是通项等等。以及了解到什么是递增数列,什么是递减数列。通过第一节的学习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自主的探究,学习等差数列。而我也是在这些基础上为她讲解第二节等差数列。
(二) 学生分析:
此次所带学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聪明但是不踏实,做题浮躁。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思路不清。每次她遇到会的题,就快快的草率做完,总会有因马虎而犯的错误。遇到稍不会的,总是很浮躁,不能冷静下来慢慢思考。就由略不会变成不会。但她也是个虚心听教的孩子,给她讲课,她也会很认真地听讲。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让她能够懂得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让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会自己对公式的推导。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3、在教学中让她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来明白推理的艺术,并且培养她学习,做题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的好习惯。
4、让她在学习,做题中一步步抽丝剥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她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培养她对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耐心地解决问题。
5、让她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独特的美,能够爱上数学这门课。并且认真对待,自主学习。
(四)教学重点
1让学生正确掌握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以及其性质。并能独立的推导。
2、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并且能把相应公式与题相结合。
(五)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及其意义。
2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应的题中。
二、课前准备
(一) 教学器材
对于一对一教教采用传统讲课。一张挂历。
(二) 教学方法
通过对生活中的有规律数据的观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前一节所学,思考有什么规律。从生活中着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更积极地学习。让学生先独立的思考,不仅能让她对所学知识映像更为深刻,并且培养她的缜密思维。让她回答后,我再帮助她纠正,并且让她提出心中所虑。经过我给她讲完课后,让她回答自己先前的疑虑。并且让她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最后让她勤加练习。以一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习知识—解答问题—得出结论—强加训练”的模式方法展开教学。
(三) 课时安排
课时大致分为五部分:
1、联系实际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2以我教她学的模式讲授相关章节知识。
3、让学生练习相关习题,从所学知识中找其相应解题方案。
4学生对知识总结概括,我再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5布置作业,让她课后多做练习。
三、课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引入】
根据我们的挂历上,一个月的日期数。通过观察每一行日期和每一列日期它们有什么规律?
思考 1 2 3 13579......246810......66666......
这些每一行有什么规律?
(二) 分析问题并讲解
1、通过观察每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为同一个常数。再结合前一节所学数列的定义总结出“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我们称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并且得出“这个常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设首项为 a1 ,公差为d。由思考题 1 2 3可观察出什么?由学生通过她的发现来推导总结出
ana1n1dnda1d
3、通过分析通项公式的特点,做下题(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来做。) 例:已知在等差数列{an}中,a520a20xx,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学生做题再分析总结,用详细的语言讲解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
4、由以上公式,性质,让学生总结。
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且掌握数列的递增,递减与公差d的关系。
5总结,串讲当日所学
给出题目:12349899100 让她求其和Sn,并思考如何快速计算?
(三) 布置作业
1、总结当日所学。 2做练习册上章节习题。
3、根据当日所学以及课上所讲求 的思考题,找出快速运算方法,并引导预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
四、设计理念
以一种最简便,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来学习,一切以让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为理念。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和家教老师的积极性为理念来设计。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教程内容较难,是下一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铺垫。此节课学习通过联系实际,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探究学习数学。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她先独立思考总结,再由我给她正确讲解总结,然后再让她做相应练习题,课后再认真总结。这样可以加强她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她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这种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她从自主学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更深刻的了解知识内涵,巩固所学。使她能灵活运用所学。
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68~69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
1、口算:6×4 9×3 5×3 9×7 8×5 7×5 4×8 6×8
2、①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
②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主题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玩,高兴吗?
(1)出示第68页主题图。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2)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9=18
②、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3)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10
②、思考算法:列式后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
a、可以先算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所以2×10=20;
b、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10个2相加是20,所以2×10=20;
c、第三种想法非常巧妙,根据乘法的意义,也可以把2×10看成是2个十,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10=20。这种方法口算得很快。
(3)出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3=
②、思考:20×3=?同学们先自己独立地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进行班内交流。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a、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
b、因为2×3=6,所以20×3=60;
师:你觉得哪个方法快又好?我看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棒,算出了得数,还能讲出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2、总结规律:
师:游乐场的.小松鼠要请大家帮忙了。
出示:2×4= 20×4= 200×4= 20xx×4=
同桌交流:怎样算?然后汇报。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计算时先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看整十,整百,整千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反馈练习
1、赛一赛:看谁口算的又对又快!
10×4 10×6 10×8 20×4 40×6
60×8 300×4 500×6 700×8 1000×9
2、帮一帮:帮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
出示教科书71页2题、3题主题图。
提问: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列式口算。
3、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要求: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看谁写得多!
240=( )×( )=( )×( )=( )×( )=( )×( )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在游乐园玩得高兴吗?在高兴的同时你又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怎样进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时你准备提醒你的同学注意哪些问题?
数学教学设计7
一、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在学习几何形体概念的过程中,学生要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概念、听取教师的言语说明,阅读文字符号,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了解概念的表征,有选择地把感知的概念的有关信息进行初步概括,形成表象。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借助各种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当然,在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时,根据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运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能借助直观演示,将更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质。例如,在三年级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以让学生想想,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自行车的三角架,支撑房顶的梁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边形的呢?同时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进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中的.事物或事例,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二)通过实验探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理解几何形体概念的本质,需要动手操作和实验观察相结合,我们要让学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概念,及时引导学生比较操作对象之间的异同点,总结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体积”概念时,先要学生理解“任何物体都占有空间”的含义,才能理解体积的概念。为此,我们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后,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上升?”,初步理解“空间”,然后进一步设问“到底是因为石块有重量还是因为占有空间才使水面上升?别的物体也占有空间吗?”接着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的发现,并要求在实验中能紧紧围绕“①是怎样进行实验的?②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③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最后请学生交流汇报,一名同学演示,其他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如果杯中液体的水,变成固体沙,同样把石块放入沙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结合实例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三)加强概念变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变式用以说明同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相同、非本质特征不同的一组实例。在几何形体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变式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在学习“垂直”的概念时,学生常习惯于竖着理解,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也习惯于向水平方向画。当变化了直线的方向、位置,就会受思维定势影响,发生错误,以致在位置或形状有了变化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中找错、画错高,影响面积的正确计算。其原因就在于“垂直”这个概念的形成阶段未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变式材料,学生没能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一本质意义上对“互相垂直”进行抽象概括。在认识和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时,也要在变式图形中进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本质特征。
二、构建概念的网络体系,深化概念本质
在教学概念时,我们不应该孤立地教概念。在准备教一个新概念之前,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把这个概念置于其中的框架,如果孤立地学习概念,将会限制学习的水平。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恰当的方式了解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文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结点展开教学,让学生以联系的观点学习新的概念,促进主动建构,形成概念的网络体系。
(一)比较概念的异同,促进概念的认识
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同类概念的共同和本质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存在相近的概念。比如教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概念时,给学生提供大量实例,让学生在测量的基础上,把三角形按角分类,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分在一组的三角形具有哪些共同特征,最后教师给出三个概念。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在比较中,使概括更加精细化,进一步明确这些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揭示概念间的联系,加深概念的理解
新知识的理解依赖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概念教学中,寻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是理解新概念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是学习平行四边形的上位知识,把握学生知识背景,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探究方法,建立表象,从而请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方法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请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动手操作等方法探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把分散的图形串联起来,动态联系构建认知结构,经历一个部分到整体的过程,进一步丰富概念的外延,明确概念的本质。
(三)利用图式建立结构,促进概念的内化
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概念时,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相关的概念分类、整理、归纳并用图式表示出来,建立概念结构,促进概念内化。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可以借助韦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各种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又如,在复习平面图形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分类等方法,逐步画出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结构图,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各类概念本质和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总之,促进学生空间思维发展是几何形体概念教学的最高层次。教师只有根据概念的本质,从学生认知特点和现实起点出发,运用各种有效地教学策略,以发展的观点开展教学,在概念的系统中教学概念,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紧扣概念本质,帮助学生在观察、探索、体验、实践中深入剖析理解概念本质,才能实现几何形体概念的有效教学。
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难点:
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具准备:
一条线、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一根线)
2、谁能具体描述一下这根线是什么样的?(弯曲的线)
3、那现在这根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直了)
4、对,这根弯曲的线在老师手中变直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线都是像这样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认识线段
(电脑出示索桥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找一找图片中有没有我们认识的朋友“线”呢?
生:连接索桥的钢缆是线。
师:这些钢缆大约有多长,能把它测量出来吗?(能)
师:不管是几米,它都有一定的长度,都可以度量出来,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它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你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
(1)画一画线段
(2)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征?直、两个端点、有限长)
(3)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段?(学生自由谈)
(4)摸一摸(桌子、书本的边沿,感受下线段的特征)
2、认识射线(电脑出示激光图,学生观察)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
你能画一画吗?怎样画的呢?
(1)画一画(让学生尝试画射线)
(2)说一说
(射线有什么特征?直、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3)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学生举例说,对的给予肯定)
3、认识直线
(电脑出示海上日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海上日出”,闭上眼感受下海的无边无际,你能从图上找到我们的朋友—线吗?(能,一条海平线)
师: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直直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
(2)说一说(直线有什么特征?直、没有端点、无限)
(3)直线可以度量吗?(不可以)
(4)想一想,你见过哪些直线?(实际生活中是没有存在真正的直线的)
4、线的读法
(1)直线
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如果用一个小写字母l表示直线,它还可以读作:直线l
(2)线段
请你猜一猜,这条线段该怎么读?AB
(3)射线
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AB
(4)思考:“射线BA”和“射线AB”有什么不同?(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5)你会读了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
5、比较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讨论:前后桌为一个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完成下表)
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一)理解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方法.
(二)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笔算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投影出示)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整十数除法的口算.
1.口算.(找个别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60÷30 80÷20 180÷60
450÷50 240÷40 720÷80
540÷90 420÷70 280÷40
2.在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
30×( )<200 40×( )<270
(30乘以6的积最接近200,又小于200,所以括号里填6.)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40×( )<270,括号里能填几.(强调“”)
全体同学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30×( )<61 40×( )<84
70×( )<270 80×( )<330
20×( )<48 50×( ) <140
3.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笔算下面的题.
36÷3=12 35÷8=4……3
订正时要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6÷3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有商.
35÷8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大,所以试商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同学边回答,老师边用投影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60个同学去参观航空模型展览,每20个同学编成一队,可以编成几队?
分析:已知有60个同学,每20个同学编成一队,要求能编成几队,就是求60里面有几个20,用除法计算.
60÷20=3(队)
师:请把自己是怎样想的说一说.
(60里面有3个20,所以商3)
师:它的除数20是一个两位数,像这样的除法,叫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样的式题也可以写竖式笔算.书写格式与用一位数除是一样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理解,计算这种除法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被除数是60,就是6个十,除数是20,就是2个十,60除以20,就是6个十除以2个十,怎样想?(2个十和几相乘等于6个十.从乘法口诀“二三得六”可以找到2个十和3相乘得6个十.所以,60除以20,商是3.3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即60的个位数0的上面)
答:可以编成3队.
做一做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同学在作业本上做,几名同学写在胶片上)
没有什么问题,订正后出示例2.
例2:200÷30=6……20
师:请同学试做,自己做完后,可以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然后请同学回答,这道题商在什么位置上?说一说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类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除数是两位,就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比30小,说明20个十除以30商不够1个十.(也就是在十位上不够商1)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想200里面有几个30,也就是想几乘30的积接近200又比200小,6乘30的积是180,接近200,而且余数比除数小,所以应该商6.(完成板书)
做一做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首先想一想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订正以上三题后,引导学生讨论: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时候,该怎样除?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投影出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法则”
请同学对照“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法则”类推出除数是整十数,应该怎样除.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巩固反馈(投影出示)
思考题.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下面的题.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0=6……28
500÷□=7……10
(2)20个少先队员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几个筐?
要求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做完以后,可以讨论、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学生在做练习时,老师巡视批改,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关键是要掌握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作业:看书第41、42页.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内容的口算和用一位数除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与口算基本相同,因此,本节课教学新知识之前,要充分复习旧知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试做、讨论理解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除法的算理,从而可以为下面学习的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本节课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使新知识得到巩固,最后安排了思考题,使有余力的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和展示.
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双面胶,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蜡笔、新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
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
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
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
(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
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①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
②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
从生活实践引入,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单位)去测量另一物品长度的过程。亲自参与测量活动,通过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测量方法多样化,提高操作能力。
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讨、汇报,激发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思考、汇报、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始终经历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直尺,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含义。测量、划线、用手比划、举出实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在应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估计,学会测量。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同伴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会测量,而且充分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测量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测量,感受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测量延伸到课外。
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
我们都要进行测量。本学期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就学习测量。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学生试量后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
首先教师通过谈话过渡引出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①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
②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
③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
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下面我们就都用小棒去量,看结果是多少?请学生用一样长的小棒再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度。(学生按照要求去操作,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今后测量长度只要都用这样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吗?(让学生质疑)别人没有这样的小棒怎么办?
看来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
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用字母“cm”来表示。
请大家找到1厘米,从“0”到“1”就是1厘米长。
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
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厘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参加测量活动:然后展示各组的测量成果,表扬合作出色,测量正确的小组同学,并以发“合作优秀”卡奖励。
学生在测量前往往不喜欢先估计,教师应给与重视:可让学生比一比谁估计的最准确,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有效的进行,可以这样安排:学生前后桌4人一组,分工测量文具长度,测量前每个人都要估计,填在估计表格中,然后一人用直尺测量,一人监督,一人读书,一人记录。如此轮换分工,比一比谁估计的最接近,谁测量、读数不出现错误。 教师深入到各组参与,指导。学生随便测量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然后填“个人特别小档案”表。
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两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两三位数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测量物体导入,了解小数的产生。
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张四边形彩纸,你猜测一下它是什么图形?
2、那只是我们的猜测,怎样才能难我们猜测的结果呢?
生:用对折的方法(真善于思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测量
师:怎样测量。
生:四边长度是否相等。(用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张四边形彩纸,那我们就用刚才这名同学所说的测量四边长度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图形。拿出尺子开始吧!把测量完的长度分别写在四边的括号里。(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
师:同学们都量好了,谁来汇报一下你验证的结果。
生:是正方形,边长长度都是厘米。
师:是正方形吗?四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我写在这好吗?
师:有和这名同学数据不同的吗?
师:怎么可能,大家都是正方形,你验证错了吧?
师:你真勇敢,在真理面前,不要向任何人低头。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整数,也有小数。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用到小数呢?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图形边长的`时候因为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所以我们用到了小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也运用到了小数呢?
师:你们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老师这也搜集了一些,谁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很多情况。引出课题。(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实际。)
大家读得都很准确,在三年级我们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这一节课,我们要研究一下小数的意义。板书。
师:我今天也带来了几个小数,请大家注意看。
师:你们猜接下来老师要写哪个小数。
板书:0.10.010.001
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
二、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1、让我们来看这个小和0.1,它表示什么?
师:刚才我们进行验证的那张正方形纸,我们把它看作是1,那这样的2张呢,10张呢?
师:如果想用这张纸表示出0.1这么大的一块,你估计一下能有多大呢?用手指给大家看。
师:这个0.1到底有多大呢,就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出0.1那么大小的一块。
生:汇报。
师:现在谁能说说0.1所表示的意义?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十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只能是正方形平均分吗?
师:所以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仔细观察这个正方形,除了0.1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0.9也就是十分之九。
师:怎么得到的呢?
师:那么0.1和0.9合起来就是多少?
师:看这些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呢?
这些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
三、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1、如果要表示0.01那么大小的一块,你会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你们认为是这样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教师演示这样的过程)
师:谁来说说0.01所表示的意义呢?表示百分之一。
师: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呢?百分之九十九。
3、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有一百个格子的正方形上涂一涂,自己创造出一个小数来。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涂了几格,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师:你创造的小数是多少,猜猜他涂了多少个格子。那空白部分应该是多少呢?
4、用这一环节引出0.4和0.40。区分意义的不同。
这样的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在分法上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四、认识三、四位小数的意义。
1、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那三位小数呢?四位小数呢?
师:0.001表示千分之一0.234表示千分之二百三十四
师:那千分之31写成小数是多少?
2、我想表示出一个很大的三位小数,你认为应该是多少?
4、它和谁合在一起才会是1呢?
五、巩固应用。
1、把一米长绳子分成10份,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其中的4份。
2、解释下面题中小数的意义。
周末天天去一个距家有0.3千米的超市买了一支铅笔用了0.3元,来回路程共用去了0.3小时。
0.3千米=()米0.3元=()角0.3小时=()分
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9页,例题、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五第14题。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材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教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体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学情分析: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旧知识性的对比,自然形成新知识的生成点。学生在学习中,应该能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和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3、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一天内的作息时间安排情况的相关数据和家中一个月支出情况的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投影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能用学过的知识简单统计出喜欢各项运动的情况吗?
2、选一名学生做主持人,统计全班喜欢的各项运动的人数。(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直接出
示条形统计图,如右
图。)板书课题统
计,小黑板出示学 习目标。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学生观察并讨论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 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2、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出示扇形 统计图,如右图。 讲述:这个统计图叫做扇形 统计图,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 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人数,其 它各部分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 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 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 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学生根据信息同桌互提问题,互答。
4、回顾知识生成,并通过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读出很多数学数学信息。)
5、多媒体投影出示做一做, 如下图。
(1)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 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 学信息?
(2)根据题意自主计算,选五 名学生分别板演五种营养成分各 多少克?
三、解决问题,展示提升
1、多媒体投影出示练习 二十五第13题,如下图。 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这三 道题。
2、完成后小组选题汇报。(小 组汇报时可让学生从板书汇报 和多媒体投影展示汇报中任选 一种方式进行展示和讲述。)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回扣目标谈话:通过这一 段时间的学习,结合本节课的 学习目标说一说你觉得你有哪 些收获?(让学生充分发表见 解)
2、根据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在 组内交流,教师可选择几个同 学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进行 展示。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 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 父母、对家庭的爱。
3、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 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教学后记: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居高临下,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基于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圆的知识。但是,学生对于扇形的知识尚属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从扇形的感性认识入手组织教学。
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我们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紧扣学习目标学习本课内容。并把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分割成几部分来完成。
1、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中总数与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寻找直观的数学信息。
3、训练学生根据直观信息互问互答,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感性认识。
4、通过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深刻理解扇形统计图。
5、新知生成后,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五13题),从而检测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我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坚信,娴熟的知识储备和教材体系的熟练程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对于教材版本不断更换和教材不断修订的教育现状,我们教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有备无患。
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数目中间的物体数目
夹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桩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个别习题学生掌握地好像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一做综合习题就犯糊涂。但总的来说,学生掌握地较好。
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重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能提出乘法问题吗?
1、板书学生的问题。
一共有几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松果?一共有几个萝卜?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动物?
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解答。
你能列出算式吗?63 36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说出算式的含义。6表示每盘有6个桃子,3表示有3盘这样的桃子,即表示有3个6相加。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
像这样和同桌说一说。
2、完成其余几道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订正,分别说出算式的意义。
一共有几个松果?36或63表示6个3
一共有几个萝卜?34或43表示3个4
一共有几只小鸟?33表示3个3
一共有几只动物?37或73表示7个3
3、3个6和6个3的含义一样吗?
3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6+6+6
6个3相加写成加法算式:3+3+3+3+3+3
所以他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写成36或63
小结:你发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即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
二、完成练习题
1、连一连。
说一说题意。
注意:3个6,6个3 都可以写成36或63
2、说一说
都是23,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意思不同。有时表示2个3相加,有时表示3个2相加。有时既可以表示2个3相加,也可以表示3个2相加。
三、练一练
1、看图列式
说出图意,再列算式。37或73表示3个7相加
24或42表示2个4相加
2、摆一摆,说一说。
重在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如:32 既可以表示2个3,又可以表示3个2,所以有两种摆法。
32 ( 。。。 。。。)(。。 。。 。。)
43 (。。。 。。。 。。。 。。。)(。。。。 。。。。 。。。。)
25 (。。 。。 。。 。。 。。)(。。。。。 。。。。。)
46 (。。。。。。 。。。。。。 。。。。。。 。。。。。。)(。。。。 。。。。 。。。。 。。。。 。。。。 。。。。)
54 (。。。。。 。。。。。 。。。。。 。。。。。)(。。 。。。。 。。。。 。。。。)
可以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3、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注意:训练学生完整的表达应用题的能力。
板书: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松果?
36=18(个) 一共有几个萝卜?
63=18(个) 一共有几只小鸟?
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①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两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象进行描述表达,初步认识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②学会观察图象、识别图象及理解图象所表示的含义。了解图象的意义及其与实际轨道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图象来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三角尺、CAI课件。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你从下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注: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函数图象有关的背景,让学生在观察背景中认识、理解函数的图象。
“做一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的是进一步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解决问题
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里出发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
3、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
4、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多少时间?
5、玉米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注:以课本例题中的实际生活问题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几个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总结归纳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归纳:
(1)函数图象会使函数关系更为清晰,怎样画出函数的图象呢?
(2)如何根据函数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来研究实际问题?
注:进一步加深对函教图象的理解。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09 习题11、1第5题。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05-2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2
关于数学教学设计08-03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5-22
(优秀)数学教学设计09-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9
(精选)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1-16
数学教学设计:扇形11-11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08-19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推荐]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