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这是20xx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图片,大家能说说从中能了解哪些数学知识吗?
预设:
①这是一个天气日历,上面有各天的天气状况
②有各种图片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情况
……
提问:那么,这个月的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⑴整理数据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分别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先思考,再来交流。
预设:数数
追问:好的,这是最直接的办法。还有其他的吗?……
小结: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错。同学们找出的这些方法来统计数据都是可行的。
⑵表示数据
提问:我们已经通过画“正”字、直接数数等方法统计出了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么如何才能清楚地将他们表示出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预设:画统计表、画“O”(象形图)……
小结: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天气状况表示出来,可以画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画“O”(象形图)表示。开始
⑶分析数据
提问:同学们都画完了吗?刚才呀,老师看到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出示PPT):
追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小结:十分详细、也十分清晰地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都表示出来了。
提问:还有同学是这样表示的(象形图)——这个图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预设:不清楚,每种天气有几天还要再数,非常麻烦。
过渡:今天呀,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提问:从这幅统计图上,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直条越长,数量越多
追问: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追问:那么,在这里同学们注意到其中一格一格的小正方形了吗?一格就代表——(一天)。你们明白了吗?
预设:明白了。
追问:通常我们在画的时候呀,也要注意。(指Y轴)这条垂直射线也可以叫做纵轴或Y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追问:(指X轴)水平射线也可以叫做横轴或X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追问:也就是我们要进行统计的项目,对吗?
小结: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提问:那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与象形统计图比较。
预设: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较数据大小
小结: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具体,更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下面打开课本,我们来做一做书本95页的题目。
(三)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提问:新课就学到这里,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会了画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好处(优点)……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
3、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
二年级时学过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与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时还学过了两种不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区城乡统计表
引导学生理解该地区1985年至20xx年每隔5年城乡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分别画出2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镇与乡村人口进行对比,用一个统计图能描述这些信息吗?画出复式统计图。
3、四人小组讨论小精灵的问题: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4、汇报交流,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5、回答书本上的`三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级男生,女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4
一、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处理: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
新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发展问题毕竟是个“遥远”的情境。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城乡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在此基础上,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的设计从调查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数据,最后环节通过统计学本节课的表现结果,再一次参与统计,深切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及统计活动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以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不同中找相同点,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多样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 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怎样描述统计图中的多个项目及图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 课前谈话,分散教学难点
二 创设情境,呈现数据素材
1、谈话,说说各位学生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2、你还会其他形式描述以上的统计结果吗?
三 设置问题情境,探索解决方法1、讨论,怎样将上表绘制成统计图 合作完成两张统计图
分析:从这张统计图上能看出什么?感知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2、打破平衡,促进思考(1)提出疑问(2)讨论解决办法
怎么合并?两个直条放在一起,你怎么知道哪个是表示男生,哪个是表示女生?
(3)学习图例,介绍图例的重要(4)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4、揭示课题
四 、分析数据
1、分析上图,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2、比较两种统计图3、小结
五、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分析“城乡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哪儿表示城市学生的情况,哪儿表示农村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3)分析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2、课堂表现情况统计(1)对本节课的表现作自我评价(2)小组统计(收集数据)
全班汇总(整理)
(3)绘制统计图(描述)(4)分析
六 、小结评价1、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 有什么收获?
2、评价 鼓励
教学反思:设计这堂课时我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张单式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复式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中心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教学前我翻阅了第一学段所有有关统计的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放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能做好的事我不必手把手地教,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是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鼓励他。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5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能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以参与求体验。
复习过程中,通过谈话、小组合作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能够整体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以练习促掌握。
复习过程中,先通过基础习题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习题难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查缺补漏,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强概率意识。
3.以创新谋发展。
复习过程中,通过讨论、练习等手段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有效的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研究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构建知识网络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知识网络图)
可能性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2、分类复习
1.结合教材,复习“不确定性”的知识。
关于“不确定性”,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如小明会成为科学家)
2.结合课件,复习“可能性大小”的知识。
要想使获得最高分(或者一等奖)的可能性增大,如何修改下面两个游戏的游戏规则?
(1)在飞镖游戏中,把得5分的靶心面积增大,得最高分的可能性就大了。
(2)在转盘游戏中,要想使获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大,应使一等奖的图案数量最多。
设计意图:有效利用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在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经历修改游戏规则的过程,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课堂练习
1.根据给出的条件把盒子中的三角形涂色。
2.根据转盘填空。
3.想一想,填一填。(下面每个盒子里都只有一个红球)
(1)任意摸一个球,从( )号盒子里摸,最有可能摸到红球。
(2)从( )号盒子里任意摸10次球,最有可能一次红球都摸不到。
4.根据要求填一填。
在布袋中放入6个彩球,如果要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该怎样放?把方法写在横线上。
(1)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30次,摸到蓝球的次数比红球多。
(2)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30次,摸到蓝球的次数比红球少。
(3)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30次,摸到蓝球和红球的次数差不多。
(4)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
(5)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蓝球或黄球。
设计意图:结合摸三角形、摸球和转盘游戏,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不仅与事物本身的数量有关,也与总数量有关,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等可能性。
3、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4、布置作业
教材105页1、2、3题。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6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屏幕播放“小鸭子过生日”的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包括3个月,你知道春季包括哪几个月吗?由学生推测夏 秋 冬各包括哪几个月。
2 悄悄地告诉同桌你的生日在哪个季节里。
3 老师想知道每个季节里有多少人过生日,用什么方法 呢?你能帮助老师吗?
(1) 先独立思考。
(2)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3) 小组间交流调查方法。
4 让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5 师:同学们帮助老师想出了这么多的调查方法,很快知道了全班同学在每个季节里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们真是太出色了!好,请同学们把调查的结果在书中涂一涂吧!生动笔涂色。
6 展示一名学生方格图,请大家观察一下,这是我们全班 同学在每个季节里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有什么发现或想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7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测和判断。(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的生日会在哪个季节里,为什么?)
8 小结
三 应用新知、拓展提高。
1、小猫钓鱼
出示四只小猫及钓到的条数
(1)生观察后,动笔涂一涂每个小猫钓到几条鱼。
(2)涂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生交流
2、 发给每个学生星期一至星期日的统计表,回家调查一下一个星期你家扔掉多少个塑料袋。
并涂一涂(下次汇报)
四 延伸结束。
板书设计:
生 日
( 三 四 五月) 春
(六 七 八月) 夏
(九 十 十一月)秋
(十二 一 二月)冬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7
设计说明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这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数据。
1、教学中,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
2、在探究新知时,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使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格子不够的认知困境中,自觉地进行探索、交流,最终把认知指向“1格表示2个数据”这一新知的前沿。
3、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数学探索、交流,开展数学操作,主动构建起“以一当二”的数学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三样早餐都是什么。
生:牛奶,豆浆,粥。
师:同学们喜欢这三样早餐吗?
生:喜欢。
师:那老师就将这三样早餐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三个组。现在我们看一看四(1)班的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
设计意图:爱吃是小学生的天性,用学生喜欢的早餐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统计表。
2、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的数据。
生1: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生2:最喜欢的早餐是豆浆的有12人。
生3:最喜欢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3、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选择一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4、学生在组内汇报各自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
5、各组汇报并展示各自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96页的两个条形统计图)
6、学生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并说出区别。
(全班交流)
预设生1:左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数据。
生2:右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数据。
7、思考: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认为用哪个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有时由于数据偏大,在画条形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数据。
8、同学们根据条形统计图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9、思考:如果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图中怎么表示?
学生组内讨论,各组汇报。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用半格表示1人。
设计意图
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对比两个统计图的区别,发现“以一当一”的局限性,总结出“以一当二”的统计图。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内容,是继前几册《统计》的内容而编排的,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点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玩,男生思维较敏捷,但欠谨慎;女生细腻,思维又不如男生灵活。《统计》这一部分的比较抽象,操作性又强,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时,要注意层次教学及个别的指导,但又要顾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
3、根据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能力目标: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2.使学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看到别人的优、缺点;
3.感悟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2)根据给出的信息,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1)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根据数据,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9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通过将较大的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用1格代表5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存在的意义。
1、使学生经历动态数据的统计过程。
通过统计一个路口几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使数学贴进生活,让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明白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学习统计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预测20分钟后开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种车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感受学习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段时间内一个路口车辆过往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记录各种车的数量。
(学生自主记录,并汇报记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引入新课,更是激发矛盾,学生在没有分工合作的情况下,独自去记录各种车的数量,表现出手足无措,因为记住了这种车又记不住另一种车,于是学生自己提出遇到的困难。这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同时记录各种车的数量?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分工合作是最好的方法。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8页上面的统计表。
(1)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有几种车。
(2)学生分组讨论是否可以把这个统计表用“1格代表2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3)各组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
(4)说说在绘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
(用1格代表2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太麻烦了)
(5)讨论:如何解决上面遇到的难题。
(6)小组汇报。
生1:可以用1格代表3辆车。
生2:可以用1格代表4辆车。
生3: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
……
(7)教师引导学生用1格代表5辆车绘制条形统计图。
(学生在教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在组内展示作品)
(8)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各组的代表作品。
2、分析数据,合理预测。
(1)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
①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个数据比较合适?
②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两种车相差多少辆?
③猜一猜,20分钟后,这个路口开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种车?为什么?最不可能开来的是哪种车?为什么?
(2)各组学生讨论上面的问题,教师巡视。
(3)各组汇报,全班交流。
3、知识拓展。
课件出示教材98页下面的统计表,学生观察,思考:每格代表几个数据合适?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10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具体的统计活动的过程,学习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从而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2)学生能针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探索意识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获得提高。
2、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3、教学准备:课件、三种小动物的头像、课本附页中的花、水果、胶棒。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小朋友们,刚才短片中那位著名的魔术大师是谁呢?(刘谦)你想不想学刘谦叔叔的本领啊?能看懂魔术的人,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要想学会魔术,那更得要“眼疾手快”。今天,我们就用一节数学课,训练这两项本领,乐意跟我学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魔力的“统计”游戏中吧。
(刘谦魔术视频)
二、主动探索,经历过程
1.汇报交流。
师:我看到这几组,都是把小狗放一排,小猴放一排,小猪放一排,为什么要这样呢?
(1)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同一类的放在一起,这样看的清楚)
(这个办法好!我们可以先来把客人分分类,分别有小狗、小猴和小猪。)(板书:分一分)
(2)再来帮它们排排队(板书:排一排),这样排的看得清楚吗?有没有办法看的更清楚(一个一个对齐)
(3)小结
横着排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像这样从左往右排一排,竖着排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像这样从下往上排一排。
2.根据统计表格回答问题
师:现在能看清楚动物们各来了多少个吗?数一数,填一填。(板书:数一数)谁来完整地说一说?(小狗来了4只,小猴来了5只,小猪来了3只)
师:象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统计。(揭示课题)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3.统计鲜花情况。(放手学生自己去活动)
(1)师:客人们为了庆祝大象的生日,还送来了美丽的鲜花。漂亮吗?什么颜色的?(红、黄、蓝、粉)
(2)操作活动: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鲜花,你能像刚刚那样,分一分,排一排,再贴在虚线方框吗?看哪一个同学完成的又快又美观。
(3)巡视指导,选择不同的统计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业情况:有没有发现多了一列(行)怎么办?(空着也没有关系呀!)
(4)师:说一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5)师:这是一张统计表,请你根据这幅图把你统计的结果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同学汇报说)。
师:他说的对吗?怎么知道?
(根据上面的图,数一数,和你填的数是不是一样的。)
三、应用拓展
1.师:这是我的道具——图形百宝盒,猜猜里面装着哪些形状的图形纸片呢?马上,我让它们一个一个跳出来和你们见面,在它们跳出来的时候,你们要一边看,一边数,最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图形?每一种形状的图形分别有几个?准备好了吗?(活动中)
2.师:说说看,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图形?分别有多少个?(疑惑中)找两位同学汇报一下,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是因为我拿的太快了?可是生活中有些事物的变化就是这么快,你没有办法让它静止或放慢,比如:(视频播放车来车往的画面)
3.总结:每种方法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几种方法,哪一种更先进呢?第一种:拍照片法。发生什么就记下什么。第二种:分类排队法。第三种:用画“√”的方法记录。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先进一些呢?为什么?
4.用画“√”的方法能够又好又快的记录事物发生的`过程,值得我们去运用(板书)。记录是统计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是整理数据,大家数一数,你刚才记录下来的每一种图形各是多少个呢?汇报填入表中,说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
5.谈话: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下面的任务是统计这个百宝盒中各种颜色的图形分别有多少?我们先看一下有几种颜色。板书:红、黄、蓝。下面我们用画“√”的方法来记录红色的有多少?黄色有多少?蓝色有多少个?大家要在白纸上先画下这三种颜色的记录表。(活动中)
6.汇报填表。
7.总结:同学们已经用会用画符号的方法来统计变化中的事物有多少,真是了不起。下面我们继续趁热打铁,在抛花片的游戏中强化我们的本领,好吗?看游戏要求。(练习第一题)
四、应用实践。
1.刚才我们看了一段校门口车来车往的视频,你觉得自己有本领统计出每种车的数量吗?那我们就去看一看。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记录表请打开,你们明白要统计的是哪些车了吗?谁来说一说。第一行是轿车,第二行是客车,第三行是电动车,这三种车比较常见。视频中还可能出现三轮车、自行车等其它车辆,我们都将它们放入第四行,明白了吗?这次,我想请一个有火眼金晴的小朋友上来报车的名字,比如看到客车,要大声的喊出来——客车,不能反应慢。谁行?有时候,还可能一下子窜出几辆相同的车,你就需要连续地喊:客车、客车、或者直接叫2辆客车,同学们听到喊2辆客车,要怎么记录?好的,可以开始了!(活动中)
2.整理数据填表。
3.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看到了你们离魔术师的梦想已经走近了一步,继续加油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给自己打星星,一颗表示没学好,两颗表示学会了,三颗表示学得棒,你给自己打几颗星呢?
4.全班统计得星情况,制成统计表。
五、拓展延伸。
星期天,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你熟悉的路口,统计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是分别是多少,再跟我们今天视频中统计的一分钟校门口过往车辆的数据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请注意安全哟!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境与教学效果认真整理而成。教学时,我重新整合了教材,例如,在例题教学完毕后,学生已初步明白各种记录方法的优劣之处,及时让学生统计不同颜色的图形各有多少个,亲历用画符号的方法记录数据,体会方法优化的妙处,效果显著。练习题只用了第一题,然后通过播放一则校门口车辆通行的视频,使其统计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分别有多少,使课堂“动”起来,体会统计的作用,懂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1页3、4
课后反思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12
设计说明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利用现实的情境或材料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随机思想,树立随机意识。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2.做探究交流的小主人。
本节课在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组合作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并且自己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其间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条形统计图?
生:纵向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条形统计图能对事物进行比较,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这节课我们将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复习。
(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简要回顾,再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复习做好准备。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111页4题。
(1)明确育民小学各年级男、女生戴近视镜的同学人数统计表。
(2)学生分组完成条形统计图。
(3)各组汇报成果,投影展示条形统计图。
(4)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多少人?
②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较多?
③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比女生多?
(5)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让学生分别说出横轴、纵轴、每格代表几人;各种直条代表什么。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13
【教案背景】
1、2、3、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 学科:数学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具体的统计活动的过程,学习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从而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2.学生能针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探索意识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获得提高。
2、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3、教学准备:
课件、三种小动物的头像、课本附页中的花、水果、胶棒。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小朋友们,刚才短片中那位著名的魔术大师是谁呢?(刘谦)你想不想学刘谦叔叔的本领啊?能看懂魔术的人,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要想学会魔术,那更得要“眼疾手快”。今天,我们就用一节数学课,训练这两项本领,乐意跟我学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魔力的“统计”游戏中吧。
(刘谦魔术视频: 师生共同评价作业情况:
有没有发现多了一列(行)怎么办?(空着也没有关系呀!)
(4)师:说一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5)师:这是一张统计表,请你根据这幅图把你统计的结果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同学汇报说)。
师:他说的对吗?怎么知道?
(根据上面的图,数一数,和你填的数是不是一样的。)
四、应用拓展
1、师:这是我的道具——图形百宝盒,猜猜里面装着哪些形状的图形纸片呢?马上,我让它们一个一个跳出来和你们见面,在它们跳出来的时候,你们要一边看,一边数,最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图形?每一种形状的图形分别有几个?准备好了吗?(活动中)
2、师:说说看,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图形?分别有多少个?(疑惑中)找两位同学汇报一下,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是因为我拿的太快了?可是生活中有些事物的变化就是这么快,你没有办法让它静止或放慢,比如:(视频播放车来车往的画面)(视频: 5、总结:每种方法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几种方法,哪一种更先进呢?第一种:拍照片法。发生什么就记下什么。第二种:分类排队法。第三种:用画“√”的方法记录。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先进一些呢?为什么? 6、用画“√”的方法能够又好又快的记录事物发生的过程,值得我们去运用(板书)。记录是统计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是整理数据,大家数一数,你刚才记录下来的每一种图形各是多少个呢?汇报填入表中,说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7、谈话: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下面的任务是统计这个百宝盒中各种颜色的图形分别有多少?我们先看一下有几种颜色。板书:红、黄、蓝。下面我们用画“√”的方法来记录红色的有多少?黄色有多少?蓝色有多少个?大家要在白纸上先画下这三种颜色的记录表。(活动中)8、汇报填表。
9、总结:同学们已经用会用画符号的方法来统计变化中的事物有多少,真是了不起。下面我们继续趁热打铁,在抛花片的游戏中强化我们的本领,好吗?看游戏要求。(练习第一题)
五、应用实践。
1、刚才我们看了一段校门口车来车往的视频,你觉得自己有本领统计出每种车的数量吗?那我们就去看一看。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记录表请打开,你们明白要统计的是哪些车了吗?谁来说一说。第一行是轿车,第二行是客车,第三行是电动车,这三种车比较常见。视频中还可能出现三轮车、自行车等其它车辆,我们都将它们放入第四行,明白了吗?这次,我想请一个有火眼金晴的小朋友上来报车的名字,比如看到客车,要大声的喊出来——客车,不能反应慢。谁行?有时候,还可能一下子窜出几辆相同的车,你就需要连续地喊:客车、客车、或者直接叫2辆客车,同学们听到喊2辆客车,要怎么记录?好的,可以开始了!(活动中)2、整理数据填表。
3、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看到了你们离魔术师的梦想已经走近了一步,继续加油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给自己打星星,一颗表示没学好,两颗表示学会了,三颗表示学得棒,你给自己打几颗星呢? 4、全班统计得星情况,制成统计表。
六、拓展延伸。
星期天,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你熟悉的路口,统计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是分别是多少,再跟我们今天视频中统计的一分钟校门口过往车辆的数据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请注意安全哟!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境与教学效果认真整理而成。教学时,我重新整合了教材,例如,在例题教学完毕后,学生已初步明白各种记录方法的优劣之处,及时让学生统计不同颜色的图形各有多少个,亲历用画符号的方法记录数据,体会方法优化的妙处,效果显著。练习题只用了第一题,然后通过播放一则校门口车辆通行的视频,使其统计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分别有多少,使课堂“动”起来,体会统计的作用,懂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14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2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3、4题。
“一格表示2”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完“一格表示1”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提供了“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这一素材,贴近学生生活;
然后呈现了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是“以一当一”和“以一当二”,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直观地体验统计图中“以一当二”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以一当五(多)”的统计图打下基础;
最后,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发现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核心能力
通过独立探索和交流展示,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解决问题并发现更多的信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用“一格表示1”的条形统计图统计数据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知道当数据比较大时,要用“一格表示2”,感受用“一格表示2”的必要性,知道单数可以用半格来表示。
2、通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四)学习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理解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的必要性,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学习难点
1、体验“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能根据数据的特点确定一格表示几更合适。
2、一格表示2个单位,而要表示的数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时,会用半格表示。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名师教学课件、坐标纸,直尺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与练习任务
1、说一说绘制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预习课本96页例2的有关内容,并完成左边的表格。找一找左边的表格和右边的表格有什么不同?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师:同学们早餐喜欢喝什么?
师:种类还不少呢!我想知道咱们班喜欢喝牛奶、豆浆、粥的人各有多少?该怎么办呢,你们帮我出出注意吧。
师:哦,可以举手表决,然后数出人数并统计在统计表中。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的统计表。
最喜欢的早餐 牛奶 豆浆 粥
人数 6 12 24
师:如果把这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出来,你想到了哪种统计方式?
师:请你在我们准备的坐标纸中画一画吧。
展示学生作品(一格表示1),完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经历统计全班喜欢喝粥等早餐的人数,感受统计的价值。通过自主完成统计图,复习“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为学习“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做铺垫。】
2、问题探究
(1)自主探索“一格表示2”
师: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1:这个条形统计图画得很长,比较浪费纸。
预设2:假如喝粥的人数是34,那我们就要画34格,没有那么多格怎么办?
师:你们真善于思考!这个条形统计图纵轴太长了,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是的,如果一格表示2,纵轴只需要12格就够了。那为什么是12格呢?
师:对,喝粥的人数最多,是24人,一格表示2人,那么24人就需要24÷2=12格。
课件出示一格表示2的条形统计图(不完整)。
师:现在请你在坐标纸中再次画画吧。
(2)对比观察:“一格表示1”和“一格表示2”课件出示“一格表示1”和“一格表示2”的条形统计图。
对比:你觉得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思考:到底什么时候“一格表示1”,什么时候“一格表示2”呢?
师(总结):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们要结合统计表中最大的那个数据来决定。比如:最大的数据是8,一格表示——1就行,最大的数据是26,一格表示——2更合适。
(3)体会“半格”
课件出示:如果喜欢牛奶的人数是5人,该怎么表示呢?
师:是的,一整格是2人,那么半格就是1人。5格就是2格+半格,正好画在4和6的正中间。那如果是9人呢?怎么表示,请大家在自己的统计图中画一画。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有了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看出了这么多的信息。
师:其实统计图就是一个载体,一个承载着很多信息的载体,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双眼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感受它的局限性;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提出“以一当二”的.解决办法。之后设置对比观察,再次感受“以一当二”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解决半格的问题,并通过自己动手画一画9人,有效地解决学生认知上的难点。最后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巩固练习
1)下面是丽丽班同学喜欢看课外书的人数统计表。
种类 科技书 连环画 故事书 漫画 童话
人数 10 8 16 6 12
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每格代表()人。
②喜欢看()的人最多,喜欢看()人的最少。
③喜欢看连环画的比喜欢看童话的少()人。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课本97页做一做。
3、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总结:我们知道了“一格表示2”的条形统计图,并通过观察获取了信息,还知道了怎样结合数据去选择“一格表示1”或者“一格表示2”。
(三)课时作业
1、昨天上体育课时,大家进行了拍球比赛,还记得自己组的成绩吗?
(1)指名体育小组组长汇报数据,学生填写。
(2)下面,请你们自己根据这张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3)完成后,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4)你能根据这张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5)了解了咱们班同学拍球的情况,你有什么建议吗?
答案:略
解析:【考察目标1,2】简单的重复不是好的学习方式,形式上的模仿就会导致学生的机械,而统计中重要的要义就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并形成统计观念,因此此题的设计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
2、答案:略
解析:【考察目标1,2】能结合数据的特点,选择“一个表示1”或者“一格表示2”,能结合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去观察,获取信息。
【四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统计表教学设计01-15
《统计》教学设计15篇03-30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4-02
教学设计01-14
四年级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1-09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31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06-23
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06-23
四年级语文《猫》教学设计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