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小括号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决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提升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合理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1、冰雪天地里,滑冰区的游人比滑雪区多几位?
2、在冰雪天地游玩的一共有多少位游人?
3、上周末冰雕区的门票收入是4000元,你能知道这一天冰雕区游客的人数吗?
(二)、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冰雕区上午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下来,然后汇报)
估计会提出:1、上午和下午一共有几位游客?
2、下午比上午多几位游客?
3、上午需要几名保洁员?
4、下午需要几名保洁员?
5、下午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6、上午和下午一共派了几名保洁员?
(一步计算的问题指名学生口答)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两个问题不能直接一步解答,该怎样解答呢?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问题。
要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你能不能通过算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呢?
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问题5
2、教师巡视,然后让不同解法的孩子板演(请板书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或者请其他的学生来猜猜这位同学的思考过程。)
270÷30=9 270÷30-180÷30 (270-180)÷30 270-180=90
180÷30=6 =9-6 =90÷30 90÷30=3
9-6=3 =3 =3
第三种方法介绍时提问:为什么要加括号?不加括号可以吗?
师小结:对呀,不加括号的话就要先算——,再算——就不符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括号把这一步括起来,这个算式才正确表示了我们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同桌交流:我是怎么解答的?
4、比较两种算法的不同点。
师小结:看来,在解决问题时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些实际问题用三步计算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解决,但是,不管怎样,最后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5、
三、多层训练、拓展创新
1解决问题6及p11 做一做(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①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校对: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②比较两个含有括号的算式的'相同点,得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要不要加括号?怎样加括号?
①72 - 30 + 22 第一步算加法
②36+24 ÷ 6 第一步算加法
③58 - 6 × 7 第一步算乘法
④72 ÷ 2×6 第一步算乘法
⑤35÷ 5+2 ×4 第一步算加法
4、用递等式计算
72 -(30 + 22) (36+24 )÷ 6 35÷(5+2)×4
5、连线
401班同学游玩冰天雪地后,帮助工作人员整理冰雕区、滑雪区的场地,清扫景区内道路上的垃圾。每40平方米场地派1个同学。另外派16个同学分成2组去清扫景区道路。滑冰区占地1000平方米,冰雕区占地800平方民(信息以图文形式出示)
①1000÷40-800÷40 ①清扫道路的比整理滑冰区的少几人?
②16+1000÷40 ②整理冰雕区和滑冰区的一共有几人?
③800÷40 -16 ③整理冰雕区的人数比滑冰区多几人?
④(1000 +800)÷40 ④清扫道路和整理冰雕区的一共有几人?
先让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然后根据所给的算式与相匹配的问题连线,分析数量关系,最后时间有多的话安排: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有括号的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化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被减数“1”往往内隐在数量关系之中这个难点问题。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为下一节课分数加减运算及简便计算的探索留下空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另外,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加减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和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4、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分析求剩余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关键是需要把被减数看作“1”。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1、将本课故事题目、顺口溜、结语等内容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师:唐僧师徒一行到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而艰辛,由于奔波劳累,大家口干舌燥,实在走不动了,师傅叫八戒去找些东西解渴,懒洋洋的八戒不去化斋,便从老农的瓜地里偷了一个西瓜,当师傅问他西瓜从何而来时,八戒吞吞吐吐的答不上来,这时师傅已经猜到八戒的西瓜八成是偷来的,因而十分生气,坚决不吃,并将八戒教训了一顿。悟空赶忙从八戒手里抢过西瓜说:“师傅不吃,我们3人就分了吧,每人吃1/2。”八戒一听急了,马上说:“不行,不行!西瓜是我拿回来的,我不能只吃1/2,没有1/4,也要1/5悟空就切了1/5给八戒。再切1/3给沙和尚,剩下的归自己,八戒一看直拍脑门大喊:“猴哥,我上当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八戒为什么喊上当了?
出示题目:有1块西瓜,沙师弟吃其中的1/3,八戒要吃其中的1/5,剩下的给悟空吃,悟空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学生读题,猜想:悟空吃剩下的西瓜,怎样求剩下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通过讲故事,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导入新课,能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还能把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其余是草坪。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师:花园里除了月季花和杜鹃花剩下的就是草坪了,你能说出如何求草坪的方法吗?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
花园面积-月季花面积=草坪面积
花园面积-(月季花面积+杜鹃花面积)=草坪面积
师:谁能解释“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这两句话的含义?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花园的面积看作“1”。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说算式意义。
师:现在花园的面积用“1”表示,月季花的面积用1/4表示,杜鹃花的面积用1/3表示,那么剩下的草坪面积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1-1/4-1/3 1-(1/4+1/3)
师:你们真是好样的!那么老师前面刚给同学们讲的故事:1块西瓜,沙师弟吃其中的1/3,八戒要吃其中的1/5,剩下的给悟空吃,悟空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可以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可以列出以下算式:
1-1/3-1/5 1-(1/3+1/5)
师:这4个算式与前两节课学习的分数加减计算有什么不同?(前两节课学习的是加法或减法的一步计算,这4个算式有的是连减,有的`是加减混合计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我想大家对加减混合运算应该不会陌生,有信心独立完成吗?
3、两组同学在书上独立完成1-1/4-1/3 和1-(1/4+1/3) 两个算式的计算,另两组在练习本上计算
1-1/3-1/5 1-(1/3+1/5)
指名4位同学上台板演。
再交流计算方法与结果。
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的。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分析例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难在被减数是个隐蔽的已知条件,要看作“1”,我在这个关键之处,以西天取经的有趣数学故事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作铺垫,再引导学生探究例题呈现的条件,抓住题中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这个关键,很自然地找到了隐蔽条件所应取的数值,这样化难为易,如何列式计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巩固
1、练一练
(1)计算下面各题. 5/9+2/3-2/5 1-(1/2+1/6
(2)我国约有7/10的人口在农村,其余的在城市。城市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几分之几?
独立完成,校对交流,明确算式的意义。
2、练习十五第1题
3/4-5/8+5/6 4/5-(1/6+3/10) 3/7-(9/11-1/2)
(1)学生独立计算,三人板演。
(2)校对交流,特别要注意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
(3)教师与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一起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参加运算的几个分数,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计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中间过程中的分数,如果先约分再参加运算比较简便,就及时约分。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练习十五第3题
理解题意后,解答前面两个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不同问题,可以是一步也可以是两步计算的,并让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一些问题。
4、练习十五第2、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校对。
教师课堂巡视,选择典型错误分析原因。
师: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提醒学生用好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四部曲” 。
课件出示: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四部曲”
①认真审题是前提
②仔细思考是基础
③细心计算是关键
④自觉检验是保证
设计意图:将运算顺序编成简单易记的顺口溜,有助于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而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计算过程中,抓住典型错例展示点评,并用分数加减合运算“四部曲”小结,有利于学生避免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把花园的面积看作“1”
1-1/4-1/3 1-(1/4+1/3)
把一个西瓜看作“1”
1-1/3-1/5 1-(1/3+1/5)
把全国人口数看作“1”
1-7/10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较难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在一道式题中有两步的二级运算.
(二)明确在式题计算中,两个小括号要同时进行脱式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算:(卡片)
8+2×7 9×3+2×3 18÷3-4
81÷9×2 16+3×4 56÷8-2
7×6-10 38-5×5 3×9÷3
24÷4×3 100÷4-20 20-20÷5
最后一道口算题“100÷5×3”请说明运算顺序.(先算100÷5等于20,再乘以3)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计算 74+100÷5×3
出示例1:计算 74+100÷5×3审题,根据下面问题进行思考:(投影)
(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
(2)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同学讨论一下,然后在自己作业本上试做.(个别同学写在玻璃片上)
订正时,请讲出计算过程.
74+100÷5×3
=74+20×3
=74+60
=134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这是一道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乘除法连继计算时中,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脱式过程中要按运算顺序划出运算顺序线,还要做到“三核对”,一要核对从书上把题抄到作业本上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二要核对从横式抄到草稿竖式的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三要核对把草稿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是否抄对,有无遗漏.
口算:500-400÷4
(500-400)÷4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不同)为什么?(第2题加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出示例2:
计算(440-280)×(300-260)
师:这道题有两个小括号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有人写在玻璃片上)
让学生自己尝试,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440-280)×(300-260) (2)(440-280)×(300-260)
=160×(300-260) =160×40
=160×40 =6400
=6400
订正时,引导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在脱式计算时,有以上两种脱式计算形式.(1)题是一步一步脱式计算,
(2)题是两个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同时脱式计算.两种形式脱式都是正确的,可以比较一下,哪一种脱式计算的方法简便?为什么?
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两个小括号同时进行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440-280)×(300-260)
=160×40
=6400
做一做:
(1)65-6×4÷2
(2)38+56÷7×3
(3)(59+21)×(96÷8)
(4)(220-100)÷(15×2)
订正时,请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投影)
(1)700-8×5×4
(2)840÷6÷7+630
(3)(15×40-360)÷6
(4)(26+19)×(49÷7)
2.判断.(准备“√”“×”反馈牌)(投影)
(1)45+55÷5-20 (2)130+60-90×2
=100÷5-20 =190-90×2
=20-20 =100×2
=0 =200
( ) ( )
(3)48+20÷4×5 (4)320-15×4+40
=48+20÷20 =320-60+40
=48+1 =200-100
=49 ??=200
( ) ( )
3.在□内填上得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投影)
4.根据下面两组题目列出综合算式.(投影)
(1)96÷8=12 (2)12+24=36
12+18=30 36÷9=4
84-30=54 4×5=20
列式:________ 列式:________
5.在下面的算式中,适当地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12×6+8÷4=20
(2)12×6+8÷4=42
(3)12×6+8÷4=96
师生共同总结
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是三步,而且在三步混合运算中出现了两个小括号.所以,在计算混合运算式题时也和解应用题一样,要先审题,看看题目中含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决定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计算之后,要进行检查.
作业:第92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资料〔四则运算顺序〕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称为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规定的计算先后次序,称为运算顺序.数学上规定的四则运算顺序如下:
(1)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
(3)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 );中括号,记作[];大括号,记作{ }.使用括号的时候,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乘加(减)乘,除加(减)除混合运算及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法则,在运算顺序上不会出现学习障碍.
本节课根据具体内容,重点放在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之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4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13.55-8.3
=5.25
20-(6.45+8.3)
=20-14.75=5.25
递等式:7.45+5.8+4.69
=13.25+4.69
=17.94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环节三
练习
1、P77做一做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观察板演内容,抽生纠错。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中的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目标解析:
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
(1)10-5+3= (2)7+(7-6)=
10-(5+3)= 7+7-6=
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
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7×7-5 77-42÷7
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比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进行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在唤起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学习,亲身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在算式的比较中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76-(12+25) (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独立完成,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书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四)看图列式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第13题)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要求可以买几个笔袋,必须要求出剩下的钱。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直接求第二问。
【设计意图: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即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与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单位“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分数减法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下图:
1、估计一下各部分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出示例题:
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其余是草坪。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二)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选择典型的解法让学生板演
1-1/4-1/31-(1/4+1/3)
(四)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让学生独立计算
(六)问:通过解答这一道题目你有什么体会?
(七)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计算
三、运用知识,加深理解
(一)计算下面各题
5/9+2/3-2/51-(1/2+1/6)
1、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集体评议(注意让学生感悟不同的'算法)
(二)解答下面各题
1、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3米,还剩多少米?
2、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它的2/5,第二次用去它的1/3,还剩几分之几没用?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及计算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出示一组算式、(课件出示、)
观察以上6个算式,讨论、
1、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新课(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学生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依据计算步骤分为:
两步计算的有:
三步计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数的特征可以分为:
属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属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
3、教师重点依据学生的第2种分类,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再具体说出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下方标上运算步骤、(可用课件演示、)
4、出示下面一组算式、
(1)让学生仿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小组试着说出上面4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组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运算顺序时,仿照上面题的方法用红线标出运算步骤、
(3)让学生分小组试做,每人试做两题(一题有括号,一题无括号的)、可协助完成、
(4)请其中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每题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其他组进行核对、
5、让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反馈练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请你用1等数编几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1)小组协助完成。
(2)每个小组成员选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各小组汇报编题及计算情况,对编得合理,计算准确的小组给予奖励。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
2、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5题。
板书设计
例1:+÷ 20-×
=+=20-
=1=20-
=19
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
例2:÷[(+)×][4-(-)]×
=÷[(+×]=[4-(-)]×
=÷[]=[4-]×
= =3×
=3=
=
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教学的、依据两者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新知识、
本课的教学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通过给一组算式进行分类,设置疑问,导入新课、第二层,重点依据学生的第二种分类方法,即把算式依据数的特征分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的迁移类推的`方法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一个算式中有两级运算,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如果算式中有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第三层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分数任意编出二、三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这样,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学习新知识、第四步: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从而深刻地理解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混和运算
例1、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景,使学生初步掌握在两级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做小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和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用两步解答的实际应用题,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8+44×3+24×9+6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从左到右计算)
二、新授:
1.出示过渡:在商场柜台里有许多商品。我们快看看货架商都有哪些食品和饮料它们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出示课件:饼干7元/包,面包4元/个,蛋糕6元/个;牛奶2元/盒,可乐2元/筒。
(1)学生读出各种商品的价钱
(2)问题:你想购买什么食品?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观察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1)学生审题,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①2×3=6(元)6+7=13(元)——分步式
②2×3+7=13(元)
③7+2×3=13(元) ———综合式
(3)观察这三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 (分步式和综合式都是先算乘,再算加。)
(4)观察两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综合式中,不管乘在前还是在后,都是现算乘,再算加。)
三、试一试。
1.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独立完成。
38-6×35×9-40
2.观察两部试题,想一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独立完成。
54÷9-420+48÷6
3.小结:
计算中,加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综合算式中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也就是说当算式里有加减法时,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算式里有乘除法时,我们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观察上面四个加减乘除混合的综合试题,你发现在计算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时该按照什么顺序计算吗? (在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不管谁在算式的前面,都要现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4.同桌互说发现的规律。
四、练一练
说说先算什么,再计算(先算的一级画思维线)。
6×4+872÷8-418-45÷535-3×720+63÷98×3-5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到的这个有关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规律可总结成“先乘除,后加减” 作业:做练习册相关内容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4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培养学生看、听、说、写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数鸭子》的儿歌吧,播放儿歌,好听吗?你们听到了那些数学数字呀?(1、2、3、4、6、7、8)你们真厉害!
你们能用这些数字组成连加连减的算式吗?(能)
生1: 1+2+3=6、 6-3-2=1
生2: 1+2+4=7、 7-1-2=4
生3: 1+3+4=8 、 8-4-3=1
你们知道是怎么算的吗?
生: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题图: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上3人。
提问:
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在班上说一说?指名说,真棒!
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列成算式吗?学生列算式:7-2+3
(板书:7-2+3)
(4)哪位同学试着读读看?(7减2再加3)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互读。
2、揭示课题。
这道题跟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指出:像这样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加减混合)
3、探究算法。
(1)怎么算呢?能摆一摆你们的小木棒吗/?请同学们一边摆一边说。
(2)摆完小木棒,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7-2+3=8
5指名再说说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说说。(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小结。
像“7-2+3”这样有加又有减的加减混合题,计算方法与连加连减一样: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板书: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表演
(1)你们愿意把刚才看到的上下车情境演一演吗?指名表演。
(2)谁愿意把刚才看到的表演说一说?指名说:车上原来有7人,先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还剩8人。
(3)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列出算式。学生列式计算:7-2+3=8,再说出计算过程。
2、老师也来说一道题,你们一边听一边写出算式,看谁听得最认真:树上原来有5只小鸟,飞来了4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学生列式计算:5+4-2=7
3、谁也想来说一道?先后让几位学生说说,其他的边听边列式计算,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4、第1、2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列出算式,再说出计算过程。
5、听算。(8道)
(1)老师说出算式,学生边听边写边算。
(2)集体校对。
6、看算。(10道)
老师出示口算题,学生伸出十指,边看边说边屈手指算。
7、唱儿歌。
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会,唱一首《找朋友》的儿歌,好吗?(好)
8、做游戏。(第4题)
除了喜欢唱歌,你们还喜欢做游戏吗?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游戏也是要通过认真计算才能找到好朋友的哦,准备好了吗?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小卡片,(答案)老师手中有你们的好朋友,(题目)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同学们都找到了好朋友,高兴吗?
9、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端正,算得最认真。
四、作业。
第3题: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对。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的一节课,前两节学了乘除混合,加减乘除混合,两节的铺垫,本课内容偏重于综合应用,计算难度不小。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乘除法的简单混合运算,加上小括号后计算顺序完全不一样,学生计算起来容易把括号丢掉,因此,本课的教学难度较大。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3
教学目标:
1.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 7+7-6=
问题:
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对比,让孩子们认识括号的作用,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 (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7×(7-5) (77-42) ÷7
=7×2 =35÷7
=14 =5
问题:
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交流让孩子们掌握带括号计算的真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乐趣,为孩子将来团队意识的建立提供帮助】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 6×(7+2) (88-56)÷8
76-(12+25) (12-5)×3 48÷(8-2)
问题:1. 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 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带括号计算的顺序,体会括号的作用】
拓展: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 2 2 2 = 2
问题:
1. 你看见什么了?
2. 你能在前三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这个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四个“2”吗?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让孩子们将前面学过的知识练习起来,从而达到孰能生巧的效果,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再是孤立的片面的知识】
四、全课总结:
在混合运算中,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反思:本课教学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极容易把括号丢掉,因此让孩子们理解括号的含义以及用法就特别重要,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熟练应用,所以我设计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括号含义,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爱上计算题。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58、59页。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独立推理,分析的思维过程,体会画图是分析问题的一种策略,培养学生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给学生独立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解答对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演示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
1、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利用分数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画图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生活中的图标:
师:请同学们分别向左右两侧的墙上看,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请勿吸烟的图标)对,这个图标随时提醒人们,吸烟有害健康。
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类似的标志呢?
师:(课件出示)“交通标志、医院标志”等。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些图标作为语言,指示某种事物显得通俗易懂。
2、引出数学图示:
师:在数学上,我们能不能也利用一些图形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圆圈图、线段图、统计图,让学生根据这些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同学们,数学上利用这些图形能够清楚准确的表示一些数量关系,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运动会,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事情。我最近将去年和今年召开运动会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发现:
1、出示例1:去年参加花环表演的同学有80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学校要准备多少个花环?
(1)估算: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可以估计大致范围。
(2)画图分析:线段图,统计图(图略)
(3)列式计算(板书)
先算今年增加多少个?先算今年是去年的几倍。
80+80×1/480+(1+1/4)
检验:100人与我们估算结果一致,说明是正确的,然后写出答案。
(4)对比发现
师:请你们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2、出示例2:
师:我们已经算出了学校要准备100个花环,为了培养大家动手能力,学校让我们自己动手扎花环,现在把这个机会给了五二班和咱们班,出示:
五二班和五三班共扎100个花环,五二班已经扎好了3/5,五三班要扎多少个?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认真思考分析,解决了这两个实际问题,现在我们想一想,解答这样较复杂的分数问题时可以分几个步骤呢?(出示想一想)
出示解题步骤:(1)读懂题意,合理估算;
(2)画图分析;
(3)列式计算、检验;
(4)写答案。
三巩固练习:
(1)抢答
17×5/6+17×1/620×(3-3/4)
5/6×1/7×2/52/3×(3/8×1/9)
(2)应用题:
某商店在运动会这几天第一天收入800元,第二天收入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收入多少元?这两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
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
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深化运算顺序
3/8(3/4-1/6) 5/6-4/92/3 7/123/14+7/8
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
教师总结看想算查
(3)抽象运算顺序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体验应用,内化知识
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运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思考:算式中的运算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运算顺序不同?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不仅做了红花、黄花装饰教室,还做了漂亮的中国结,请看老师带来的信息。
出示:同学们买了60米的彩绳,做大中国结用了彩绳的1/3,做小中国结用了彩绳的'1/2,一共用了多少米的彩绳?
学生独立解决。师巡视。
(2)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601/3+601/2 (2)60(1/3+1/2)
=20+30 =605/6
=50(米) =50(米)
方法(1):先分别算出算大中国结和小中国结各有多少个,再算一共有多少个。
方法(2):先算大中国结和小中国结一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个。
(3)总结运算定律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等式连接起来,(=)仔细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
师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也同样适用。
(4)练习
3/420/17-3/43/17 6-6/13-7/13 (5/6+3/4) 12
师:如果把最后一个算式的字母6换成7,4换成5,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还简便吗?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做此类计算题要注意什么?也要按照怎样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1.火眼金睛辩对错。
师:为什么错,如果错了应怎样改正。
2.拓展提升
我们班准备拿出300元钱买糖果,买水果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 1/3,买奶糖的钱数比水果糖的 1/2 多30元,买酥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 2/5,买奶糖多少元。
3、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运算歌,希望谨记运算中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计算的效率和正确率。
四则混合运算歌
认真计算很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
细心审题是关键,对快两字要牢记;
先算什么要看好,没有算到要照抄;
步步过程要对照;心平气和不烦燥,
【教后反思】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熟悉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开展教学,从而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课堂的活力,通过研读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其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红花朵数的1/3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41/3,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首先放在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再结合思路理解运算顺序,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能不能用简便算法,还让学生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简便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在解决中国结的问题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分析问题思路时,思路不太清晰,放手不够,没有让学生完整的思路。
2. 由于我感觉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为了赶进度,留的时间过于少,使学生的交流留于形式。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加减统一为加法对简化计算所起的作用
2、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讨论、积极思维探索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设问题情况
+(-1)-(-2)+(-3)-(-4)+(-5)-(-6)……(-50)
鼓励学生发言、讨论交流
1、出问题
(1)如何解该?
(2)如何将减号进行转变?
三、新课讲授
根据上题,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是先把它化为有理数的加法,即加减统一成加法
例:(-8)-(-10)+(-6)-(+4)如何统一成加号?
省略加号如何表示?-8+10-6-4
注: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刮号与它前面的加法省略不写
如何读呢?
按和式读做“负8,正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做负8加10减6减4
例1、把(+1)+(-3)-(+2)-(-4)-(+6)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原式=(+1)+(-3)+(-2)+(+4)+(-6)
=1-3-2+4-6
学生板演,练习用两种方法读出
例2、计算
(1)-24+3.2-1.6+3.5+0.3
(2)0-21+3-(-0.5)-(-6)-(+4)
解(1)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
-24+3.2-16-3.5+0.3
=(-24-16)+(3.2+0.3)-3.5
=-40+3.5-3.5
=-40 .
(2)0-21+3-(-0.5)-(-6)-(+4)
=0+(-21)+(+3)+(+6)+(-4)
=-21+3+6-4
=(-21-4)+(3+6)
=-25+9
=-16
提问:如何解?(多种方法)
法一:按正常顺序来解(从左到右)
法二:运用简便方法来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运算律?该如何灵活运用?
如何使得计算简便?
1、正数和正数放在一起,负数和负数放在一起
2、互为相反数的放在一起
3、同分母的放在一起
4、能凑整的放在一起
四、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并说出他们的两种读法
(1)(-12)-(+8)+(-6)-(-5)
(2)(+3.7)-(-2.1)-1.8+(-2.6)
2、计算
(1)-30-11-(-10)+(-12)+18
(2)3 1/2-(-21/4)+(-1/3)-0.25+(+1/6)
五、小结:
1、加减法统一为加法
2、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注意点
(1)互为相反数放在一起
(2)同分母的放在一起
(3)能凑整的放在一起
(4)小数与小数放在一起,整数与正数放在一起(等等)
六、作业:P47习题2.8(2、3)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材(p22~p23),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经历自主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学习20以内的加、减后,安排通过看图列式,看图讲故事,百以内数的加减后,又安排了一次,重点是通过求三个数的和、购物等,学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单元安排的混合运算,主要是结合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用已有经验分步计算的过程中,尝试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进而理解运算顺序,并试着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学习写答语。
学生分析: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流程:
一、 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1、 大家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羊一起来到玩具店,帮小羊解决买玩具的问题,投影出示:
小猴子玩具店的经理也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情景图: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20个皮球。还剩多少个皮球?
2、 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 教师提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我们应该怎样算?”
4、 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5、 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分步计算:18+23=41(个) 综合算式:18+23-20
41-20=21(个) =41-20
=21(个)
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的联系,重点指导综合算式直接列出两步算式,先计算前两个数字并把得数落下来写在第一步,然后把第二个运算符号和第三个数字落下来,最后计算把前两个数的结果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写在脱式的第二步。
6、 写出答语
学生试着写出答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
二、 巩固提高
1、 牛刀小试,投影出示
(1)向阳村原有电视机39台,今年新买的比原有的少11台。向阳村现在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
(2)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综合算式
34+56=90 678-299=379
90-45=45 379+546=925
2、 大显身手
(1)295+326-483 420+191+78
205-176+317 670-218-132
(2)一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到石家庄前车上有乘客856位,在石家庄站上车的乘客有288位。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的乘客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3)学校里原有85盒粉笔,又买来56盒。用去了73盒,还剩多少盒?
小结: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一定很大,都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
数学24——25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景,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 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试题。
3、 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难重点: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师:小化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化还剩多少元钱?
生: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要想知道小化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让学生弄明白问题与条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生自己进行计算后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
100—29—56 用竖式进行计算(要学生说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减起。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位多练习几遍,一定要让学生扎实掌握。)
100—29=71(元) 71—56=15(元)
29+56=85(元) 100—85=15(元)
100—(29+56)
(在这一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进而了解运算的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这一环节中,一部分学生肯定会丢掉小括号,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这一组算式:
152—79—25 252—116+58
152—(79—25) 252—(116+58)
交流计算结果时,重点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数和运算符号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带小括号的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 练一练
第2,3题,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己计算然后再交流。(在交流时,让学生说计算法则。)
另外,2,3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像第三题可以连续减两次,也可以带上小括号。不论是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说清理由。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
教学准备:
PPT课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进而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12 12+7=19
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为什么先算4×3?
4×3+7
7+(4×3)=7+12 =19=12+7=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精讲点拨
(一)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7+12=19
4×3+7=12+7=19
问题:
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二)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7+4=11
问题:
1.谁来说说这道题应该如何计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景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 7×5-3 4+4×6 81÷9+2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三)在○里填上“>”“<”或“=” 54÷9÷2 ○ 3 3×6÷2 ○ 13+56÷7
3×7-16 ○ 27 45-9×3 ○ 5×8-18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2-10
《小数混合运算》说课稿01-05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5-14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07-08
《同级运算》教学设计04-16
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优秀教案09-09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4-02
教学设计01-14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