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写作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写作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小小说的艺术魅力
2、学习小小说的创作技巧,尝试小小说的创意写作
3、把握小小说的主题思想,丰富广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
本着认知规律,本课拟从“主题思想探究——创作技巧欣赏——片断写作导引——完篇写作实践”等环节逐层深入,教学需二课时,第一课时是课文的探究鉴赏,第二课时是学生习作的讲评与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1)(马克吐温的一篇小小说)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皮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1.师生探究: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这两个名称哪个更恰当一些?
明确:小小说——短小(仅就篇幅长短而言)
小小说——精短(不仅篇幅短,而且要素全——教师可联系“具体而微”作一阐释)
2.师生探究:本篇小说如何?
明确(1)人物:丈夫——好色之徒(形象鲜明)
妻子——性格泼辣
明确(2)情节:聘小秘——起色心——老婆吃蜡——岳母翻脸——老婆为永绝后患,小秘滚蛋,老秘上岗(情节曲折)
明确(3)主题:见异思迁(既是家庭纠纷,又有社会背景)
明确(4)手法:借账单来表现情节、刻画人物
教师总结:小小说虽短小却精悍,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主旨深刻,反映了深广的社会问题。
(以上问题学生较易明确,为引入下文,教师引导应重点围绕主题展开,以突出其意蕴深刻的特点,1、2、4三个环节可打乱先后次序,一语带过即可)
(幻灯片2)小小说的最大特点
一粒沙上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过渡:下面我们就看看课文的两篇小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主题思想探究(《差别》一文学生较易把握,因此重点应放在《等待散场》):
(1)学生讨论交流(课前已作预习)
《等待散场》——爱情故事
《差别》——职场困惑
(2)教师提示引导:
《差别》中布鲁诺与阿诺德的“差别”到底是什么?是布鲁诺懒惰,还是口拙?是勤奋,还是嘴巧?还是另有差距?
《等待散场》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否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一番风顺?为什么一定要看《天鹅湖》?换成别的剧本,甚至是周星弛的电影不可以吗?
(幻灯片3、4)《天鹅湖》剧情展示(略)
(3)师生共同明确:
《天鹅湖》暗示了男女青年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阻力,小伙子一片痴情,而妙龄女郎却有些徘徊观望,而正由于小伙子的执着守候,以及《天鹅湖》剧情的启示,姑娘终于下定决心,并对爱情充满憧憬与向往。与《天鹅湖》一样,男女主人公“冲破阻挠而终于圆满”。
(4)教师总结:无庸讳言,爱情与工作都是我们生活中所不能回避的两个问题,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谁不对美好的爱情充满憧憬与梦想?而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谁不希望能“芝麻开化节节高”?我想通过这两篇小说的研讨,大家收获的.一定不仅仅是语文层面的知识,还有众多的人生哲理,人生的宝贵经验。
(新教材立足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本课的两篇小小说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宗旨,《等待散场》中的爱情故事,《差别》中的职场困惑,都极易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注,在这方面,教师如果相机引导,其作用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2.创作手法欣赏:
学生讨论交流:两篇小说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教师启发引导:《等待散场》——叙述了青年男女由相识相知到相依相恋再到爱情受阻的详细经过?
《差别》——写了两个人何时进厂,工作中又如何展开竞争,布鲁诺又如何产生不满,以致最后向老板宣泄?
师生共同明确:
(1)截取片断——
《等待散场》并没有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正面描写小伙子与妙龄女郎的爱情故事,更没有谈及他们在现实生中所遇到的阻力,而只是选取了小伙子与姑娘在剧场内外互相守候的一个场面,但却表明了双方心的归属。《差别》也是这样,布鲁诺的满腹牢骚一带而过,老板的生硬说教只字未提,而只是表现了二人在相同事情上的不同表现,从而鲜明地表达出了二者的“差别”——能力、办事效率上的差异。
由此可见,小小说往往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大胆采用截取片断的方法,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再创作的空间。
(2)环境烘托——
主要是《天鹅湖》优美的旋律和淅淅沥沥的如酥小雨。《天鹅湖》不仅引发了故事情节,而且为青年男女营造了一个极尽优美的、富有诗意的典型环境,“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不只是陶醉于剧中的音乐,更是陶醉于生活的美好,“但原人长入久,千里共婵娟”,简单的一句话,包蕴了作者多少丰富的思想情感啊。小雨也是这样,既不狂野如暴雨,也不缠绵如梅雨,而是温润如酥的天街小雨,既浪漫而又温馨,给恋爱的男女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3)细节点染——
细节不是琐屑的毫无意义的细枝末节,而是于细微之处深刻点化出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等待散场》一文中的“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一句,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实则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去揣摩,去理解人物内心当时的激烈思想斗争,而正是这有如人物速写一样的细节描写,避免了人物的简单化与概念化,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获得了一种难得的审美效果。
(4)详略适宜,对比见义——
《差别》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二人的“差别”,而在具体的行文上,作者也因人而异。叙述布鲁诺做事,作者不厌其烦,极尽详细,连用了多个小自然节铺叙;叙述做事,则惜墨如金,要言不烦,仅仅用了一个自然节,在鲜明的对比中,二者的“差别”昭然若揭。可以说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教师总结:小小说虽篇幅短小,但却是“字无可删,句无可削”,有如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对此,不能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而要细加体会,慢慢咀嚼,以感悟作者的良苦用心。
(幻灯片5)《永远的蝴蝶》FLASH,进一步欣赏小小说的创作艺术,尤其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内容:(略)
学生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推动情节,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②营造笼罩全文的阴冷气氛。③“雨”是泪水和内心痛苦的象征。
教师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雨,《等待散场》是温馨的,《永远的蝴蝶》则要凄冷很多。小小说正是借助这些典型的环境烘托渲染,达到了言简意丰、曲尽音存的艺术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当然,《永远的蝴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语言的平静,情节的反差,都给读者心灵以最大程度上的震撼。
(幻灯片6)小小说的特点的总结与归纳
短小精悍,寓意深远
截取片断,以小见大
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人物速写,传神写照
(小小说有如微雕艺术,方寸之间却展现着大千世界,无论从艺术手法还是反映生活方面都丝毫不逊色于中长篇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传神的人物,拍案叫绝的构思,都彰显着小小说的魅力,对小小说特点的归纳,既有益于学生的认识,又有助于学生的写作,可谓一箭双雕,一举多得)
写作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意识,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意识,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学会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它的有趣。下面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课件出示:
1.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3.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4.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
5.你的同学进教室时,开门、关门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6.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
(师指名作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简要点评)
师:由此看来,有不少同学对生活观察得还不够细致。进入中学阶段,老师希望大家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
刚才给大家的几个小测试来自教材P17的知识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大家可以打开教材阅读这页的知识短文,总结这个知识短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预设
(1)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
(2)写作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话说好了,写作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3)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积累,勤于思考。
(4)应该写有趣的、有意义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人、物。
(5)写作还能训练人的思维。
师小结:这也就是说,我们要热爱生活,因为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我们还要热爱写作,因为写作是很重要的语文素养。
【设计意图】用几个小问题测试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是为了警示学生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二、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师:有的同学,提到作文就头痛,望着题目就发蒙,主要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有的同学,总有写不完的新鲜事,生动有趣的文章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我想,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一双慧眼,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是否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素材,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的作文素材是通过什么方式积累来的?
(生发言后,师归纳)
预设
留心观察生活,多读多记,摘抄,有灵感时随身记……
课件出示:
(1)留心细心,观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广泛阅读,丰富生活。
(4)多记多写,美化生活。
……
师:大家的发言,让老师想起了李贺“锦囊”的故事、梅尧臣“诗袋”的故事及陶宗仪“瓦罐”的故事,让我们看看这些名人大家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
课件出示:
锦
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带上仆人、锦囊,骑上一匹瘦马,到处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诵。
诗
袋
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时成句,有时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瓦
罐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袋”,也不是现代的“卡片箱”,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隐居过,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荫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辍耕录》。
师小结:同学们,中学时代是人生路途中一个新的时期,我们的情感在丰富,心智在成熟,认知能力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丰富多彩的生活,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凡又伟大!家庭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馨与美好,校园让我们体验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而社会生活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磨砺自己的舞台。让我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让我们热爱写作,在写作中提升能力,进一步完善自我吧。
【设计意图】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涓涓不息。此环节的交流与讨论,旨在帮助学生打通生活与作文素材的通道,认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三、写作指导
1.技巧归纳
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最近,你留心观察生活了吗?你发现你周围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了吗?
(生讨论后回答)
预设
(1)植物大多都出现了落叶现象,一些植物的叶子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2)桂花飘香,菊花争艳,一串红、鸡冠花等花儿也开放了;
(3)果园和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4)天气转凉,空气变干燥,气温冷热交替频繁;
(5)白天逐渐变短;
……
师:现在已经步入秋天了,这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秋高气爽,黄叶翻飞,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致。你能把这些变化写下来吗?写作之前,我们先回顾本单元课文里的写景精彩片段,总结概括写景的技巧。
课件出示:
写景的技巧
1.抓住景物特点。如《济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观察家乡九月份的气候和景物特点,可以从景物本身的色、状、形、味等方面来描写,也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来描写。
2.合理选择写作手法。在具体描写中,还应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并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词语,贴切地采用修辞手法及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描绘出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按一定次序写景状物,可以让文章更有条理。如《春》中“春花图”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写花,《济南的冬天》中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山,《雨的四季》按照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写不同季节雨的不同特点。
1.范文展示
课件出示: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节。你瞧,尽管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脸,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富贵高雅,也没有玫瑰那么芬芳,但是它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开着,有的像扁盘,有的像无数条龙在空中飞舞,还有的一下子开放出千千万万朵小菊花,好似满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它总是以自己纯洁、朴实的高尚品质装点着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来了
秋天来啦,枫树戴上红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银杏扇着风,正等着迎接丰收的到来。秋天来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飞,它扇动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别。秋天来啦,大树写了秋天的信找秋风姐姐帮忙寄信,寄给松鼠,松鼠看了,赶快准备好松果过冬;寄给小燕子,燕子看了,赶快把窝用草盖得严严实实的,准备过冬;寄给小蛇,小蛇看了,赶快回洞冬眠;寄给小鱼,小鱼看了,马上游向热带取暖;寄给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园里面玩耍。秋天来啦,葡萄挂满了枝藤,红的、紫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苹果一个个咧开嘴笑,正等着让人去采摘呢;玉米戴上金灿灿的帽子,告诉大家收获的季节到了。
初
秋
俗话说:一叶知秋。
早晨,门前的老槐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空中旋转飘舞,打了几个滚儿,缓缓落地。
奶奶说:“天气转凉,快立秋了吧!”我翻开了日历,发现今天正是立秋。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是那么的干净,我想这就是秋天的样子吧。
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风,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原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样娇嫩,夏天那么翠绿,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黄;牧童悠闲地赶着牛群在放牧。田野里秋实累累,生机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压弯了枝头,好像一个个铜铃铛;火红的高粱低下了头,好像在向我敬礼;成熟了的水稻也怀揣着丰收的喜悦;就连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也着实垂下了脑袋;芝麻却追着花儿直往上蹿。我不禁感叹,秋天真美!
3.写作实践
学生现场完成写作实践一的片段写作。
4.教师点评
师检查并点评学生的习作。
点评标准:(1)特征突出;(2)层次清晰;(3)描写细致;(4)语言优美。
师小结:生活就像五彩的万花筒,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把生活中自己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记载下来,有了“源头活水”,我们的写作必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享受。
【设计意图】在谈话交流中搜集整理素材,从课文、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在具体点评要求里明确写作方向,只为一层层搭设台阶,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观察生活,热爱写作。
四、学以致用
师:这个秋天对大家来说是新鲜的,认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融入了新的集体。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见闻、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生自由交流)同学们的`见闻、感受和想法的确很丰富,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来说。例如,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话题:
课件出示:
参考话题
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生选择一个话题互相讨论并讲述,教师点评)
提示:可从人、事、景、情、理五个方面简要评议。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那么,让我们根据刚才在写作实践一中学到的方法、经验,课下完成写作实践二,把你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这是教材中三道写作实践里最容易写的一道题,因为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所以安排为课后写作训练。为预防选择素材的面撒得太广,造成重点不突出,此环节设计了必要的限定与帮助,用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参与作文实践。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教材P18写作实践二。
要求:(1)明确写作中心;(2)写出真情实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析读例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2.学习写记人叙事的文章,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
师:上节课课后,我让大家写写进入初中后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诊断,方法如下:
课件出示:
诊断方法
1.是否有错别字、语病或标点符号误用?
2.作文是否扣住了“新”字?中心是否明确?
3.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有真情实感?
4.条理是否清晰?
5.语言是否流畅?表述是否精确?
1.师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诊断结果和写作体会。
2.小组推荐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由同学互评或教师点评。
二、例文析读
1.回顾经历,积累素材
师:从第一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第二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深情凝望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敏锐地捕捉生活中动情的瞬间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身上还自带着一个个素材大宝库,你们发现了吗?(明确:我们丰富多彩的记忆)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书的“小引”中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鲁迅先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中撷取了十个篇章联珠缀玉,写成了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请大家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里寻找一件让你最难忘的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自由发言,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自身,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悟被自己忽视的真情,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赏析例文
师: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有位小作者以“手”为线索,为我们串起了两代人的幸福回忆。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作文《奶奶的手》。
课件出示:
奶奶的手
记得小时候,曾经偎在奶奶的怀里,听她讲故事。忽然,我发现,自己的手是又红又圆,奶奶的手却是又瘦又皱。天真的我,禁不住问出声来。
奶奶笑了,没有回答。晚上,爸爸对我说——
以前家里很穷,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个人打理,但奶奶凭着那双热爱劳动的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奶奶在园子里种了许多的菜。松土、施肥、浇水都要奶奶一人操办。肥料需要到几里外的县城去买,水也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打,但奶奶从没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来,那双手都沾着厚厚一层泥。
每逢秋天,园子里的果实都成熟了,这也是爸爸和叔叔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好的饭菜了。放学归来的他们,还没到家,就闻到一阵饭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饭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吃,她那双勤劳的手总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日月如梭,在那个贫穷却又最真最切的年代,在奶奶的劳作中,爸爸和弟兄们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又快乐的童年,他们长大了,一个个相继离开了家。
离家的时候,奶奶每次都会用那双已不再细腻的手,连夜缝制一床又松软又舒适的棉被。可以想象,那床一针一线,用一个母亲的爱缝制出的棉被,一定很舒适,一定有种“家”的味道。那时,也许奶奶在抱着棉被泣不成声,也许奶奶会笑着抚摩棉被,但她一定是幸福的。
奶奶老了,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可一个个孙子孙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来。我是奶奶看大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身上穿的是奶奶为我缝制的小花袄,脚上穿的是奶奶缝的老虎鞋,顶着奶奶扎的羊角辫,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园子里。
奶奶就是用那双劳动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们托出这穷乡僻壤,托向美好的未来。
那晚之后,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就是那双劳动的手,带给我们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割舍的情。每当回想起奶奶那双劳动了一生的手,我就感到,这一双手一直在身后托着我,很轻很柔……
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习作撷取的是谁的回忆?
预设爸爸和“我”,两代人的回忆。
(2)本文有哪些优秀之处可供借鉴?
预设
①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视奶奶的“手”,并以此为线索,串起两代人的幸福回忆,让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②小作者选材视野开阔,既有爸爸的回忆,又有自己的感受,文章内容丰富。③文章素材丰富,如奶奶做让人回味无穷的饭菜,奶奶连夜缝制松软舒适的棉被,奶奶用双手为孙辈创造幸福童年。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文章通过两代人的回忆,写出了小作者珍贵的人生感悟,表达出了一种时代变迁、亲情不变的厚重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一来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进一步明确写作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二来用例文引路,唤醒学生潜意识里的写作欲望和灵感。
三、实战演练
1.明确题干要求
师:阅读教材P18的写作实践三,读读题干和“提示”,然后集中讨论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写作实践暗含的要求的。
预设
(1)这个题目可以简单概括为成长中的事件,范围比较宽广,类似于经常碰到的《难忘的一件事》一类的作文题。
(2)一定要注意“成长”这个关键词,在描述这个事件时,一定要写出自己人生体悟的变化。
(3)要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使“我”成长的事来写,在文末还应升华主题,写出自己在经历这件事后得到的人生启示。
2.补充写作提示
师:为了帮助大家完成好这次习作,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还另外补充了三条“提示”。
课件出示:
提示:
1.选材要小。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个片段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从小事入手,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突出“难忘”“印象深刻”。
2.叙事要详略得当。叙事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把最能体现事件意义、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写得真实而详细。同时,要讲究剪裁,选取典型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有说服力的材料表达中心思想,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3.写好感人的细节。选择展示的细节必须真实,要有生活实感,这就要靠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3.课后完成写作实践三
结束语: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工夫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生活素材,不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学们,希望你们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拿起手中的笔,搜寻过往的时光,记录令人感动的瞬间,写下喜怒哀乐,道出所思所想,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写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看似容易,实则有难度的习作训练。在上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在此要让学生搜寻一些特殊的记忆印象。设计里的分析题目暗含的要求及补充的写作提示,可以带领学生有效地突破写作障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此次的写作实践是初中语文学习的第一次写作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勤于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在初中写作之旅的初始阶段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本设计基于教材上的三道写作实践题目,从观察感受自然、摄取生活瞬间和选取提炼素材三个角度设计写作训练。第一次片段训练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习得方法,热爱写作;第二次自由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凝视生活瞬间,思考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第三次全文写作旨在帮助学生提升理解、筛选和提炼有意义、有启发性的生活素材的能力,抒写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三次训练,循序渐进。由于设置了一系列学生活动,课堂整体推进较为轻松;在一个个写作训练环节中,采用不同形式,为学生搭建了能力攀升的台阶,指导性强。
【范文赏析】
妈妈,您听我说
亲爱的妈妈:
住校的我和在家的您又一周没见了。您说过,要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不要念家。可每天晚上,寝室一熄灯,我就会想起您,眼泪便悄然无声地淌下……
您每天晚上都会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抱着我和我说笑;我一困,您就让我躺进香香的被窝,哄着让我快快睡觉,那时的我是多么幸福呀!……不过您放心吧,我不会影响学习,相反,每次想您,只会让我的学习更有劲头。真的。
妈妈,我很爱您。您说我就是您在黑暗中时突闪出的明星,闪动了您的动力和能量,让您更有力量生活。这样说的话,您就像那春天中细密的春雨,滋养了我的心灵,润湿了我的眼睛,使我用更明亮的眼睛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用更美好的心灵去感受自然世界。您是我学习和向上的动力,是我奋发前进的源泉啊!
都是您的精心呵护和培养,才使得我成为一个富有情趣、敏锐开朗的孩子。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候您在月下给我讲故事的情景。您坐在阳台上,我侧躺在您的怀中。星空下,我吮着拇指,静静地听您讲故事。月亮,弯弯的,夜,那么的恬静。您讲的故事总是那么的精彩有趣,我听得如痴如醉:荷花精灵牵着我的手和我跳舞,萤火虫串成的项链戴在我的胸前,闪着蓝莹莹的光;滚着南瓜的小兔子正唱着歌;小猪看见狼,仓皇地躲到砖垒的房屋里;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狐狸在狮子面前假威风……
如今,您的手上裂口横纵,皱纹错杂在您的头鬓两端。您的头发因为爸爸的几次生病而迅速花白,白丝中镶了多少您所付出的心血。您苦涩的酸痛,也同样深刻在我的心中,无法磨灭。时间悠悠而过,它洗刷不走您对我的恩、我的情。您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操劳了多少呀!您平时的待人接物,也教会了我多少做人的道理啊!
秋尽冬来,天转凉了。您要记得添衣服,注意保暖啊!您的贴心小棉袄不在您身边提醒您,您也要注意休息啊!
千丝万缕表不完我心中的爱——我的母亲!
【赏析】这篇文章写得自然、大方。小作者十分注意观察生活,带着真实的情感回忆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欢乐时光,进而用抒情的语调、优美的语句抒写对妈妈的想念和感激之情,处处彰显一个小姑娘的细腻和动情。平淡的语句直接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写作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运用联想,广泛选用材料,丰富文章内容。
2.学习联想的常用方法,注意运用联想的基本原则。
3.开拓联想和想象力,养成在事物之间寻找联系的思维习惯。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训练题目】
1.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标题中必须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小议泥土精神”、“泥土的启示”、“珍视泥土”、“泥土在呻吟”、“泥土的芬芳”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道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在写作中我们该如何运用联想呢?
二、知识讲解
联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
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1.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2.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它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3.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凸现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它的果实深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在这里,作者由埋到地下的花生联想到同它相对的事物——挂在枝头上的桃子、石榴、苹果。这些都是由相对或相反的事物,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联想。
联想依赖知识。培养联想能力,一要注意扩大自己的表象积累,使联想具有大量的素材;二要学习联想的知识,提高自己展开联想的自觉性;三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限定运用某种联想的定向训练,以期熟能生巧。
课堂训练:
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请你展开“绿的联想”,说说你从“绿”,想到与“绿”有联系的别的什么事物? 提示:会想到水、植物、春天,也许会想到军人、生命、和平。也许还会想到希望、朝气、青春、活力。也许你从“绿”又想到了“金黄”,想到了收获。 也可能你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许许多多的唐诗,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等等。 我们的联想,往往是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也就是说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要有目的地把联想与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为社会现实服务。 如:“绿的联想”,我们可以想到“祖国永远是春天”“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开辟生命的绿洲”等等。
三、思路点拨
【点拨1】(针对题目1)
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同学们不要受所提供的事物的拘泥,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怀”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同学们由跟前“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的感情。
思路一:“小草”——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戚戚于个人得失;可以从“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思路二:“海潮”——可以从“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观天下无”,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联想到海潮的坚守信义;从海潮奔腾,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联想到宏伟抱负,博大胸怀。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加强沟通的能耐;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点拨2】(针对题目2)
这段文字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挖掘了泥土的“本义”,是说泥土的作用,或者说是万物与泥土的关系。第二句话由泥土的“本义”展开联想,揭示了泥土的精神品质。而第三句话笔锋一转,对人应该怎样对待泥土进行了理性思索。而文字中的两处省略号,又提供了更多的联想和思索的空间。由此看来,完全切题的上乘之作,应该是紧扣上段文字材料,包容该段文字三句话中丰厚内涵的作文。
思路一:用童话的形式,拟题《玫瑰与泥土》,记叙泥土怎样辛勤地孕育出玫瑰那美丽的花朵,而面对骄傲的玫瑰的指责,他默默承受,无怨无悔。当嫌弃泥土的玫瑰最终抛弃了泥土,如愿地走进了贵妇人漂亮的花瓶中时,它也就枯萎死亡了。
思路二:记叙文,拟题《泥土父亲》,把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与在阳台上一盆泥土中种花比照着写,当观察到阳台上那盆不事张扬的泥土终于孕育出了盛开的鲜艳花朵时,“我”也读懂了父亲,感受到了那厚重如土的父爱的弥足珍贵。
四、例文评说
小草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当我念起这首诗时,我便会联想起小草。是呀,它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只是一棵无人理睬的小草。它是那样的渺小,令人瞧不上眼,可每当我看见它从墙缝、瓦砾、屋脊、甚至坚硬的石缝里钻出来的时候,就不能不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发出由衷的赞叹!
小草是绿色植物中顽强生命力的代表,在大自然的考验面前,它始终保持着强者的不屈姿态。不论火烧、水淹、霜冻、干旱,都无法使它有丝毫的屈服。
特别使我敬佩的是:小草不择环境的优劣,始终如一,百折不挠,顽强生长。在那酷热的沙漠中,时时可见小草不屈的身影,或是一株,或是一丛,即使那里水贵如油,小草却始终坚强地向下发展,纤细的根使劲地扎入地下5米、10米、15米,直到找到珍贵的水源。朋友,难道你不觉得这坚强的意志十分可贵吗?
小草的生命力很强!小草的意志更强!在春的来临,是它最先发芽,最早变绿,成为人们的第一个报春使者。当每一朵姹紫嫣红的花儿都张开了灿烂的笑脸,在争奇斗妍,叽叽喳喳吵个不停的时候。小草却在一旁低头不语,悄然向上生长。盛夏之际,当每一朵娇艳的花儿为躲避骄阳而垂下脑袋,自私地将自己柔嫩的花瓣轻轻地合上。小草却将腰挺得笔直,对面前的困难毫不畏惧、毫不屈服。只有它经受住了骄阳下的暴晒,雷雨中的咆哮,也只有它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老人们可以坐在草地上练拳、舞剑,下棋…孩子们可在草地上捉迷藏、晒太阳…在白雪皑皑的雪山上,小草同样顽强。地生长着,迎着凛冽的寒风,抵抗着极度的严寒,孕育着新的生命。当春风把雪水淙淙地拂下山去的时候,当春风把大地万物叫醒的时候,小草又萌发出了几株嫩绿的新芽……
小草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不屈不挠地生长着。说小草渺小吗?不,茫茫草原足以使人感到天地之广阔;说小草瞧不上眼吗?不,小草那坚强的意志可以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虽然小草没有青松的英姿,没有垂柳的婀娜,没有桃李的绚烂,没有芝兰的芳香,但小草浑身却充满大自然的活力,小草在我心里已深扎了根!这,不仅仅是因为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更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无数具有小草精神的人!它——小草,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大地和人类,却从来都无所苛求,毫无怨言。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默默无闻地培育着祖国未来的花朵;它多么像平凡的、战斗在祖国建设第一线的科学家、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为了伟大国家的强大而兢兢业业的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为国家的事业添砖瓦……
我赞美小草,我更要高声赞美那些具有坚强革命意志的人。
泥土赞
走在幽美的山间小道上,欣赏着路边挺拔的树木,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庄稼,小野花伸开五彩的花瓣尽情的舒展,忘情而又羞涩。这时,也许你被这一切深深地迷住了,但是,你可曾记起你脚下丑陋的不起眼的泥土?如果你爱自然中的一切,那你更有理由去爱泥土。
泥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总是无私地孕育着万物,万物的根都在泥土中。春日里的泥土,显得更加不起眼,在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花丛中,人们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脚下这泥土?可是,人们忘了,忘了这春天虽然需要花朵来装扮,但是,没有了泥土,花儿将在何处开?树儿将在何处栽?我们美丽的春天,哪里才能寻找到她?
我们无从知道。
泥土这丑陋的身躯下,隐藏的是善良圣洁的灵魂。
泥土从不抱怨花儿使它显得不起眼,不报怨树儿将它衬托的更加低俗,更不会报怨小草遮住了人们看到泥土的视野,它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世界上最芬香的便是雨后那阵阵湿润的泥土的芬香,那香气,没有桂花的浓郁,没有腊梅花的醉人,没有百合的清新,有的只是朴实的香,纯洁的香,淡淡的香,令人无限回味的香,这香泌透心脾,使你感到踏实、沉稳,更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心情感到愉悦,精神感到振奋。
这使我想到了具有泥土精神的老师。
他们是园丁,哺育着祖国的花朵,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留在讲台上、黑板上,但他们从不索取什么;深夜里,他们批改着作业,那么认真,那么专心,就这样,一年一年又一年,他们送走了无数的国家栋梁;他们还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一年一年又一年。当学生们记起老师那已模糊的脸庞时,心头不禁一振,立刻有了一种冲动——再去看看自己的老师。当他们发现老师老了,才体会到老师的爱……
我爱泥土,爱泥土的灵魂,泥土的精神,泥土的香气,更爱像泥土般的老师。
泥土,奉献中包蕴着平凡,平凡中诠释着伟大。
写作教学设计4
第一,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还有段落顺序,表达方法也都要维持原样
第二,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缩到多短为止,这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而定。
第三,要衔接自然,首尾贯通,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缩写的具体做法是:
1、要先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各段落大意;
2、围绕中心弄清主要事件和材料,删掉次要情节和材料;
3、缩写语言,把具体描写的句子变成简洁叙述的句子;
4、最后要看衔接是否自然,首尾是否贯通。
写作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和写字板以及在写字板中的简单文字排版。我觉得课本内容跟课题名称并不算十分的吻合,且写字板学生基本不曾使用,另一方面,学生对字处理工具WORD本身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对教材内容大胆处理,用WORD作为计算机写作的基本工具,将用计算机来写作的优点尽量展现出来,让学生学会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认识到为什么要用计算机来写作,习惯用计算机来写作,达到教学内容与课题名称的高度吻合。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对象本为七年级(初一)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对WORD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应用。但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市、县,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各不相同,所以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学习任务中增设拓展任务。对于这样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来学习,让他们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而不教会他们怎样来操作,所以在操作环节以先练后讲为基本思路,练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自己寻求解决办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中常见的写作工具;
(2)输入法与键盘基本常识;
(3)WORD中文字、段落和页面的基本操作,满足一般情况下的写作需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完成任务,体验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实践探索都是快速熟悉一门工具软件最直接的办法;
(2)通过一系列小任务来体验我们为何用计算机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有助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遇到困难时,学会主动寻求帮助,也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人,形成团结、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WORD中相关输入和修改、段落的编排
教学难点:WORD中相关输入和修改、段落的编排
五、教学策略
以请假条、日记和入团申请书手写版与计算机电子版的对比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用计算机写作的优越,引出“用计算机写作”这个课题。用计算机写作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首先是工具的选择,提出用WORD来写作,然后是输入法的选择和文字的输入,最后提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及是文字和段落的编排。在文字和段落的.编排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来发现当前文档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关任务,提出的任务都是用计算机来写作所必须的基本操作,并且能够充分体现用计算机来写作的优越性。这部分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给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网络学习,自行实践探索等学习应用型工具的有效方法,这样帮助他们快速达成任务。在学生先行探索实践后再进行讲解,以学生示范和教师点评讲解相结合为主要的讲解方式,接下来学生再次完成刚才未达成的任务,并给层次较高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拓展任务,鼓励他们创新的设计。最后是作品展示和提交作业,并做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才是本课的最关键点,需要梳理出用计算机来写作的优点。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电子教室;
资源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入团申请书原稿及任务。
七、教学过程设计:
1.两相对比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展示传统手写请假条、日记和入团申请书和电脑版的图片,观察他们的不同点。
并在对比后,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来做这些事情,你选择用什么方式呢?若学生有不同选择,适时提问。
学生活动:
观看展示,并感受它们的不同点,能够初步感受用计算机来写作的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设计意图:
对比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用计算机写作与传统手写方式的不同,并作出选择意向。
2.写作准备工具选择
教师活动:
展示课本和大家习惯的写作工具记事本、写字板和WORD,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名字,并做出选择。
学生活动:
说出三钟工具的名字,并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工具,基本上所有学生选择用WORD,选择WPRD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功能最强大。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学生会选择他们平常用的最多的WORD,以此引出后面的学习都在WORD中开展。
3.写作准备键盘和输入法常识
教师活动:
提出四条有关输入和输入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完成天空,了解常识。
四个问题如下:
①中英文之间快速切换的快捷键是();
②多种输入法之间依次切换的快捷键是();
③输入时不管怎么切换打出来的全是大写字母,可能是按下了()键的缘故;
④输入汉字时若第一页没有你需要的汉字,可以通过按()键往后翻页。
学生活动:
查看问题,思考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
在用计算机来编辑各种文档的时候,学生普遍会遇到上述的部分问题,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对他们用计算机来写作会有帮助。
4.开始写作有问题的入团申请书
教师活动:
展示一份有很多问题、错误的入团申请书,让学生找找文档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预设了很多问题,以对应后面的打造计划。)
学生活动:
观看教师展示的入团申请书,思考讨论一起挑毛病。
设计意图:
相对于教师直接给出文档中的问题,让学生先自己发现问题,让他们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更有利于他们持久的学习。
5.开始写作探究练习修改完善入团申请书
教师活动:
打造更完美的入团申请书:结合学生自己前面发现的问题,教师提出7大打造任务作为基本任务,要求学生按照7大任务一一完成。(7大任务的选择来源于入团申请书的打造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表现出用计算机来写作的优越性。)
由于是未讲先练,以练带学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学习方法:学生互助学习、网络搜索、实验探索都是快速学习操作的好办法。
7大问题如下:
①将标题“入团申请书”居中、文字颜色红色、字体设置为黑体,字号设置成“二号”,正文字号设置成四号;
②敬爱的团组织后面应该有“冒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面应该有“感叹号”,阅读了马永春老师编写的共青团基础知识读本,这本书的名字前后应加上书名号,请补充上去;
③因为打字时的失误,将申请书中所有的“主义”误打成“主意”了,请将它们全部修改过来;
④将正文首行缩进两字符,行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
⑤将最后面的申请人姓名改成你自己的名字,年月日修改为今天的日期;
⑥给文章加上页码,页码位于底端居中;
⑦以“XXX的入团申请书”为名保存文档于D盘,XXX即为你自己的名字。
学生活动:
接收教师提供的入团申请书;
按照打造任务操作练习;
操作中可与其他同学交流或网络查找。
设计意图:
用计算机写作的重点是打字和打字后的编排,因此要求学生完成7个打造任务,修改入团申请书中的错误并让其更加规范。
6.示范学习解疑释难
教师活动:
邀请学生上台为其他学生示范操作办法,学生和教师适时点评;
教师针对问题补充讲解并答疑。
学生活动:
学生上台示范操作;
倾听教师讲解答疑。
设计意图:
学生示范和教师的讲解相结合,解决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7.继续任务提高创新
教师活动:
让学生继续完成刚才未完成的任务;
全部完成任务的学生继续拓展任务:个性定制(打造更具特色的入团申请书)。
学生活动:
继续练习完成任务;
发挥创意,制作更具特色的入团申请书。
设计意图:
讲解后继续完成任务,并一定程度上体现分层,给学生提供发挥和思考的空间。
8.展示作品提交作业
教师活动:
展示个别学生“个性定制”后的入团申请书。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展示,并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
激发创作热情,互相学习。
9.课堂小结升华提炼
教师活动:
以问题式的形式展示课堂小结知识性要点;
将知识性要点提炼出来,形成总结性文字,归纳出用计算机来写作的优点。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知识性小结;
倾听教师的提炼性小结。
设计意图:
将小结分成两个层次,并具备一定的交互性。
写作教学设计6
[习作要求与提示] :
(1)缩写就是将原来的文章保留主要内容进行压缩
(2)缩写前应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3)保留的内容不应照抄全文,要适当的改写。
(4)缩写后要读读,看是否保持原文的基本内容和面貌。
(5)照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写其他文章。字数在400字以内。
[习作要点]:
学习课文,明确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初步懂得缩写方法;
[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以往写作文,都是要求把作文语句写具体、生动。这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把作文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次作文就是学习训练把文章压缩成短文章,使人看了以后一目了然。板书题目《缩写》。
二、内容研讨
1、什么是缩写呢?(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一般的课文内容都有3、4页长,使人看了半天也不明白主要写了一件什么 事。怎么办呢?这就我们把篇幅较长的'课文缩成几百字的短文,并且还得把主要的内容不能丢了,这就是缩写。
过渡:要想缩写课文,首先要了解缩写的方法和内容。别着急老师帮你构思一下。
2、帮你快构思
(1)选择原文,读懂内容。对选择的原文要多读几遍,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对原文的内容要排排队,要知道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抓住重点,适当改写。缩写要对原文作大量的删减和压缩。或去掉一些描写内容。或把一些事例、过程概括起来,综合叙述一下,或删去次要内容等。缩写时。一定要抓住要点,对保留的主要内容也不要照抄原文,而应适当的改写。改写时,以叙述为主,不要加入主观的评价和抒情。
(3)保持原貌,基本完整。缩写要保持原文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既要体现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还要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另外原文的层次结构、表现手法等也应该尽量保持原样。(4)对照原文、细心修改。缩写后,再多读几遍。再和原文对照一下,看是否保留了原文的主要内容。删去句子后,留下来的部分前后衔接是否自然,概括的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连缀成文时,是否通顺连贯,看是否给人突兀生硬的感觉。
最后还得注意一点:缩写往往在字数上的要求比如:不许超过400字。如果缩写超过了要求的字数,那你就要检查一下。看哪里写得不够简练,再进行修改。(板书: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三、共同学范文
出示语文书112页《景阳冈》缩写范文。景阳冈的课文已经学过了,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了,你可以快速的浏览课文内容,然后重点读范文。对比着读更能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四、课堂练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缩写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再接再厉,缩写出更加精彩的作文。下面的时间,同学们根 据作文的要求试着动笔写一写吧!
五、讲评缩写草稿。
六、修改。
写作教学设计7
[写作要求]
1.要求明确: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中心明确:动笔前先确定中心,在写作中注意始终不偏离这个中心。
3.详略恰当:详写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
4.语言通顺:尽量减少病句。
[例文]
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
期中开始结束了,按常规,要开家长会了,好多同学都捏着一把汗,在小学,好多同学最怕开家长会了,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是怎样的呢?
星期五下午两点,家长会开始了,我们班的家长会在多媒体教室开,那儿地方大,足能装下百十人,你问我们班有那么多人吗?告诉你,我们班的家长会,家长和孩子一块儿开!
家长早早就来到学校,按班主任老师的要求,每个家长要和自己的孩子坐在一块儿,在一片热闹之后,家长会开始了。
班主任张老师今天特意换上了崭新的西服,系着一条鲜艳的领带,显得那么神气、魁梧。他笑容满面地说:“各位家长、同学们,朋友相聚分外开心,下面我就开始侃啦!”简短的话语使大家都笑起来。我想:我们师生、家长的关系多么平等,这正是我们班与众不同的地方。
笑声过后,张老师神秘地说:“下面一项是给同学们发奖,请家长们猜一猜是哪些同学……架子们不要猜了,获奖的就是您的孩子,对!所有的学生!”接着,他表扬了每一位同学的.优点,就连最差的学生也被老师找出了许多长处,这时,家长们的脸上显出自豪的神情,协商的脸上放着红光。老师说完,请家长上台领奖品,然后走到自己孩子面前,在一片掌声中,家长亲自把奖品送到孩子的手上,就像给世界冠军发奖一样。看到这情景,我激动地想:这样的家长会,怎能不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呢?
发奖后,张老师又诚恳地指出每位同学的不足,接着又天南海北地侃起来,他讲自己、讲学校,讲我们班集体,讲我们同学的将来……他的话把家长和我们带进了一个温馨、美好的世界,使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张老师停住了话语,教室里先是片刻安静,接着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家长会结束了,大家还围着老师不愿离去。我喜欢这样的夹子会,我盼望着下一次家长会早一天到来。
[简评]
这个家长会确实别开生面。作者选材新,立意高,顺序清晰,详略得当,语言流畅,所写之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次作文
在你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曾经掀起你情感的波澜?这些事让你激动不已,让你羞愧难当,让你愤怒无比,还是让你感到庄严神圣,感到妙趣横生?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第一次作文
第二次作文指导
[知识点拨]
写记叙文要写事件,而事件是由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做出来的,事件本身又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所以,写记叙文要把以上这六个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
交代要素,不必像答题那样呆板,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比如交代时间,总是某年某月某日,早晨、中午、傍晚,就显得过余死板、单调。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对时令景物的描述来表示时间的变化,如“桃花烂漫的时节”。“布谷鸟飞来了”。“天空中飘着雪花”等。
在记叙的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因此,这些要着重写,写具体,写充实,以突出中心思想。当然,这三项内容,也不一定每篇文章都写全,或者都作详细的交代。例如,一篇作文的开头写道:“星期六下午,我们学雷锋小组的同学一起在教室里修理桌椅。”这个开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出来了,原因不说也明白,是为集体为学校做好事,就不一定要说出来,接下来直接写事情的经过就可以了。
[训练一]
1、20xx年9月10日,是我们难以忘怀的一天。那天,我们育才学校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同学,来到赤天化俱乐部,参加了庆祝第20个教师节大会,我们感到喜悦和兴奋。
分析思考:这段文字清楚明白地交代了记叙的“六要素”:时间——20xx年9月10日;地点——赤天化俱乐部;人物——育才学校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同学;事件——参加了庆祝第20个教师节大会;原因——庆祝教师节;结果——感到喜悦和兴奋。
[训练二]
阅读下文,指出文中交代的“六要素”。
捉蝉
小时候,我很喜欢捉蝉。有一次午觉醒来,院子里浓荫的树丛中传来阵阵蝉鸣声。我越听越上瘾,就跑到院子里,向树丛张望。蝉还在不听地叫着,我决心捉一只玩玩。
我朝蝉鸣的地方搜索,见墙边一株柳树上就有好几只。我轻轻地爬上去,屏住呼吸,设法接近它。突然,蝉不叫了,我以为它飞走了,扭头一看,却见它还在原处伏着,一动不动,我悄悄地把手伸过去,猛地一扑,就把蝉捉住了。我找来一截线,正准备把它栓住。弟弟要看,我把蝉给他,刚一转手,不料,他没有捉好,蝉飞走了。
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原因结果
写作教学设计8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读一个片段
宁静的夜晚,凉风习习,漆黑的夜空中飘渺着一点星星的痕迹,细细的月牙伸在空中,像死神的钩镰,冰冷的、阴森的。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两旁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夜,更凉了……
文中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自然环境。
再读一段
夕阳西下,城市中心却像一颗粲灿的星星,犹如白天一般光亮。在城市中心的西北方向很远的地方,一条刚修好不久的小路一直延伸到黑暗的角落,在这条小路的尽头座落一所历史研究所。
描写的对象是什么?社会环境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环境描写。
二.概念及作用:
所谓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
自然环境就是天然的,社会环境就是人为的。
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比如《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这一段贾府环境描写交代了以后一段纷繁复杂的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揭示了贾府的社会背景深远和政治地位显赫,一个根深蒂固的封建大家族的外部景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预示了主人公不平凡的命运。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如《边城》中写道: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情窦初开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翠翠渴望爱情而还没有着落,有孤单失落之感。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顾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里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鲁迅《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表达鲁迅对碌碌无为胸无大志的同学们的厌恶之情,揭示了鲁迅深深的爱国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例如《水浒传》第二十二回,“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麽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这段沉重阴森惨烈的景物,不用遇上老虎,一般人早经怕了不敢上冈,武松也有心惊,但是依然决定向前。景物反映了武松的神威。
5、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再如《水浒传》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因为大雪压塌了草棚,林冲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风雪,才没有被陆虞侯放的火烧死。引出了林冲怒杀三人,雪夜上梁山的情节。
6、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例如:“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⑦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
天上的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几阵凉风过去,阳光不那么强了,一阵亮,一阵稍暗,仿佛有片飞沙在上面浮动似的。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一阵风过去,天暗起来,灰尘全飞到半空。尘土落下一些,北面的天边出现了墨似的乌云。……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小结:
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不仅在写作时要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在阅读时,也要从以上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三.环境描写的方法:
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再如前面《水浒传》的例子。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2.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在写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会情景合一、水融,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学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不直接写内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说:
“一场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子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这样的句子含蓄有情,与一般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不同。
钟铭康《但愿人长久》和詹恒曌的修改稿。
“……天空下起了雨,……久别的阳光如此刺眼。……就在一个满天叶片飞舞的秋天,我成功了,可以持续迈出好几步,……”
3.对比式描写,衬出深刻的主题
环境描写,还可以将将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同上例。
4.梦幻式描写,反映人物的期待
比如渴望去拉萨旅游,想象拉萨的美好景色。
好的景物描写能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小结:四种方法。
注意事项: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四.课内练笔
描写军训基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课外写作:
题目:那些日子
要求:军训生活。 600字以上。 运用环境描写。
六. 词汇超市:
万物复苏 百花争艳 清风徐徐 姹紫嫣红 白雪纷飞 绿意盎然 山清水秀 霞蔚云蒸 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
春晖寸草 春光明媚 桃红柳绿 蜂飞蝶舞 含苞欲放 春雨绵绵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 玉树琼枝
冰封雪盖 傲雪凌霜 电闪雷鸣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万木葱茏 鸟语蝉鸣 鸟语花香 莲叶满池 叠翠流金
层林尽染 景色宜人 秋高气爽 春华秋实 林寒涧肃 分外妖娆 傍花随柳 桃红李白 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郁郁葱葱 烟波钓徒 千岩竞秀 虚无漂缈 银河倒泻 斑驳陆离 琪花玉树 水流花谢
写作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写作—抓住细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学生作文中。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悟细节,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教法学法:
情境法、范例法、比较归纳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赏析例文并归纳,更深一步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的应用。
课时流程:
导入
通过上节课我们对细节描写的讲解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赏析例文学以致用。
例文赏析和归纳:
1、出示习作片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片断一: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归纳: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可以去写作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
片断二: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归纳: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设计意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从训练层次的把握和驾驭语境的能力、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入手,使“修辞手法”自然而然地服务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使学生的`作文语言逐渐变得简练、得体、连贯,形象、生动、具体,言近而旨远,词简而意蕴深厚。]
片断三: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象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归纳:方法三: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把他们的这种个体差异转变为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为己所用,填补老师可能预设不到的问题。所以,发展思维的最佳就是变换角度]
片断四: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归纳: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设计意图:有了上几个环节对母亲形象的具体认识,再这一环节中教者做适当点拨,让学生透过母亲具体形象挖掘其背后蕴涵的母亲性格代给作者的“生命的教育”,体验这种情感,突破重点可谓是水到渠成。我认为这样设计既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体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以”回读”这一特定形式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灵活性。]
自主训练,巩固应用。
下面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在恰当位置增加或修改一处细节描写,使你的人物更鲜明,故事更生动,更能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这天雷雨交加,我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妈妈,一辆辆车过去了,一个个人走过了,可是还不见妈妈的身影。眼看着人越来越少,天越来越黑,我还是坚定地站在那里,焦急地等啊,等啊……”
[设计意图:设置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由前面自此而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情感有一个自然宣泄的突破口,这个环节不直接从上面片段写作入手,而是要学生先写写人物的特点,要写的这个具体事例,让学生在作文前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再从片段着手写,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完整性。]
写作训练:
写作亲情片断
要求:
1.描写一个亲情场景片断,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细节选材和细节描写)。
2.感动自己,更要感动别人。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交流互评
小结:
于微处见妙,于细处见情,细节的力量就是“润物细无声”。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成就美丽。文章因为描写细节,才创造精彩。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吧!让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写作第二篇写作要求;
板书设计:
细: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节: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描: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写: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课后回忆
写作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写信的实用意义和一般知识。
2、学会给同辈(亲友)写信,格式正确,叙事清楚。
3、懂得信和信封的格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的格式、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比较具体、清楚。教学难点:信封的格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l)复习留言条的格式。
(2)出示课题。母亲节快到了,请给你的母亲写一封信(习作训练)
2.初学范文。
(l)自由读书上的例文。思考:书信的格式
(2)交流。
(3)写信有什么作用?(交流学习,互相鼓劲,互相帮助等)
3.学习书信的格式。
(l)出示课文上的这封信,学生对照实例自学课文关于信的'格式的内容,划出重要的句子。
(2)交流,学生每交流一部分。
(3)练一练。
①写信的内容在书写练习格式。
②评议、改正。(重点指导祝愿语的两种格式不要混淆。)
4.学习信封的格式
(l)出示信封格式,解说信封的格式。
(2)对照学习课文关于信封格式部分,分别弄懂收信人、寄信人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的书写位置,特别强调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不要写错。
(3)练习。提供内容,当堂练习,评议。书信比留言条的内容更加具体,比一般的文章内容更广,可以写多件事,想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
(3)学习关于正文部分的课文、强调:要紧的事情写在前面,不必围绕中心,叙述要清楚,句子要通顺,一件一件分段写。
5.作业。
(l)在作业本上按书信格式给自己的母亲写信。
(2)写好信封。
(3)交流归纳。
(4)把信誊抄在信纸上并寄出去。
写作教学设计11
【目标导航】
1.收集、诵读课内外经典作品,培养阅读经典作品的爱好,提高欣赏经典作品的能力;
2.领悟课内外经典作品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句式、结构和写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进行表达;
3.能在对范文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激发习作者的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二、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三、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一篇好文章,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课文是不是这样的。
【写作要求】
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重读《社戏》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3、重读《背影》《秋天的怀念》,借鉴其具体写法。安排好文章结构与线索,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技法点拨】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范例作文,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仿写好像写字临帖一样,就是作文起步阶段的“临帖”。
1、放低要求,循序渐进
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一见作文题就咬笔杆,感到无话可写?问题主要出在要求不当上。学习总有一个过程,由易入难,由简入繁。习作亦是如此。学习写作,我们最应先了解“我可以写些什么”,然后是“我可以怎样去写”,而不是“怎样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学习写作,从学习范文开始。因为范文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现内心感受。从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许多实用的写作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为我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从而打下比较扎实的写作基础。
习作起步阶段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可以放低些要求,重点放在段落的练习上。熟练以后,再逐步丰富文章的内容及表达的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2、立足模仿,鼓励创新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茅盾语)因此,在习作练习中,以范文引路,与阅读紧密结合,从仿写起步学习作文,无疑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范文引路】
枣核/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点点绵绵无尽意,阵阵悠悠思乡情。《枣核》是著名作家萧乾的作品,写于1980年4月,讲的是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老人托作者带几颗生枣核试种的故事,表现了海外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文章不长,但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1)设置悬念。全文用的是半遮半掩法——交待了枣核,却不提枣核的用途,勾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一直读下去。(2)巧妙衬托。揭开谜底前,作者先交待家境:住枫树丛,三层小楼,临湖,花园……工作体面,地位优越,家境富有,他们对大洋彼岸贫穷故乡的思念却是那么强烈!(3)详略得当。老同学思乡,布置了一个“北海”,“北海”里有假山石、小凉亭、红庙、白塔。作者对后三者一笔带过,地摊上买的,得来并不费工夫,略写;唯独假山石来之不易,最能体现思乡之情,详写。(4)适度渲染。且看作者如何渲染假山石的来之不易:开车;几十公里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用汽车拉回——购置成本很高,写作成本也不低,但为了表现思乡之情,豁出去了!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仿写,同学们并不陌生,也觉得不是很难,但如何将仿写写好是一直困扰同学们的问题。这次写作教学,同学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在课堂上互动也很活跃,从同学们当堂写出的作文来看,确实有所收获。
写作教学设计12
习作内容:
写家乡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交流后,能丰实、调整自己的认识,进而有效选取内容;
2、能够抓住变化,确立合理的行文顺序;
3、指导学生将变化写具体
作前准备:
结合第七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去观察、寻访家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开展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将自己所得所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中感受到的家乡变化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激发学生情感:畅谈感受到家乡有如此大的变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
3、创设情境:老师和大家一样,十分喜欢家乡的变化,也更加深爱自己的家乡了。不过前两天,我一个刚去洛阳军事外语学院读书的妹妹说,她的同学们都评价咱们张家口是一个“天上黄沙飞,地上污水流”的很令人讨厌的地方……
4、激发写作欲望:多少年前,确实是这样啊,咱们想办法把家乡的变化也告诉这些外地的哥哥姐姐吧,怎么样?(引出写作文)
二、指导选材
1、引导选材思维:这么多的材料我们该选什么样的来写呢?(A亲身经历,熟悉的;B家乡变化中的典型事例;C令自己感触最深的……)
2、总结指导选法:写变化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我们可以从家乡的变化中选取微小的一两个方面来表现出家乡的巨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
3、进行有效选材:静心思考,想想你准备从哪一方面进行描写,原因是什么,想突出它的什么?
4、交流。
三、指导行文顺序
1、引导学生思考:有了自己想写的.内容,那你打算以怎样的顺序来写呢?(从古到今;抚今追昔;今忆古惜今……)
2、确定行文顺序:根据自己选材的需要看看哪一种顺序更适合你,可以有助于你展示变化。
3、交流: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大概表述一下自己的习作思路。其它人可以帮忙补充和修正。
四、指导学生写具体
1、过渡:内容、顺序都确定了,那怎么就能让他们从咱们的语言文字中感到咱张家口的变化,让他们重新认识我们张家口呢?(A真实B带着情感C具体)
2、回忆写具体的方法:想想我们以前所学,一篇文章怎样可以写具体?(A人物的言行心神;B事件的前因后果,中心重点的突出;C事物的形感功用……)
3、思考交流本次习作:那么这篇写变化的习作我们可以怎样把它写具体呢?
4、整理归纳: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可以适量插入自己寻访了解的历史小故事,别人对此变化的议论,此变化带来的连锁变化……
5、构思自己习作:根据自己习作的内容,想想自己的习作该重点从哪些方面怎样来写具体?
6、小组交流、补充、修改,全班汇报、完善。
五、独立行文,教师巡视
写作教学设计13
训练内容:侧面描写
训练目标:通过训练,学生能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掌握侧面描写的基本方法,学习合理运用侧面描写。
训练重点:培养侧面描写的基本能力。
导写过程:
一、赏析导入:
古人很善于侧面写人物的美,但很少直接写其美,例如:《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诗中运用了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敷的美:过路人看到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她,脱下帽子戴上帩头,想引起她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也忘记了手中的锄……。各种人都因罗敷而神魂颠倒,你想罗敷有多美!这里不直接写罗敷美的形象,而从侧面去写美的效果,引导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再创造”一个罗敷。这样比正面刻画更含蓄,更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揭示训练内容,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了解概念:
什么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侧面描写有哪些魅力呢?
①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②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③侧面描写有利于烘托人物形象,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 方法揭秘。
1、温故知新
篇名: 《口技》
语句:“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简单道具的介绍。
作用:体现出表演者完全靠“口”在表演,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方法揭秘:以物衬人
2、温故知新
篇名:《明湖居听书》
语句: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作用:通过听众的感觉,侧面烘托出白妞高超的说唱艺术。
方法揭秘:以人衬人
3、温故知新
篇名:《社戏》
语句:“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作用: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清新优美的图景,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而迫切的心情。
方法揭秘:以景衬人
4. 温故知新
篇名:《小石潭记》:
语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
作用:在这里,以鱼来衬出水的清澈,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方法揭秘:以物衬物:
三、侧面描写的性质分类
1正衬: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 。如写风,常常通过写树的情态变化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往往以描写水光荡漾的生动景象来反映月色的皎洁;表欢乐喜悦的思想感情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表现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用萧杀凄迷的景物来衬托(注:后两者可反用)等。《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前两句写花多、花色、花味。最后一句是侧面描写,蜂之所以闹,蝶之所以舞,不言而喻是艳丽的花吸引了它们。)
2、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小结: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时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四、巩固练习:
1.请你欣赏《红楼梦》第四十回中一幅因鸳鸯和凤姐捉弄刘姥姥而引起的群笑图,找出文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2、找出文中的侧面描写:
《在烈日和暴雨下》: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老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透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烘托和渲染文中特定人物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
3、锦上添花:
1、在下面对人物描写的描写中,加进对外面的大雨和车上的肥胖乘客的侧面描写, 来表现人力车夫劳作的艰辛和和内心的酸楚。可选“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以人衬人、以物衬物”中的两种。
三轮车夫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
补充:侧面描写原则
①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运用侧面描写。
②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
③介入其他写作技巧,如修辞、各 种人物描写方法等。
五、实战演练
1、请同学们在这段文字A、B两处补充适当的侧面描写。
魔术使人眼花缭乱,“双枪刺咽喉”则令人胆颤心惊。你看,两位少年阔步上场,向观众行了个礼,然后同时抓起一杆两头带枪尖的铁枪,将枪尖分别对准自己的咽喉,一起用力顶,枪杆成了弧形。A()
两位少年并不在乎,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忽然,俩人同时“嗨”了一声,枪杆竟然被折成了“U”字形。B()
2、描写要求:“一个雨夜,母亲去参加我校举办的家长会了,墙上的时钟已走过八点,母亲快回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塑造在这一特定情境下的“我”的形象,要求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并划出侧面描写的语句,字数150字左右。写
附示例1:
夏日,一场滂沱大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雨雾模糊了三轮车夫的视线。只见他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脚下生锈的踏板,发出刺耳的嘎吱声。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车上的女乘客紧紧缩在一旁,肥胖的身体竟让那车微微向右倾斜,车夫用尽全力保持车身的平衡,奋力前行。
附示例2:
A一秒、两秒……场内静极了,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
B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渲染出惊险的气氛。)
附示例3: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般,暗得令人窒息。一阵骤雨鞭打着玻璃窗,时而间隔着一段死寂的宁静。我蜷缩在沙发上,双手抱膝,轻轻合上眼,朦胧间仿佛看到了妈妈那责备的眼神,听到了妈妈那声声的叹息。伴随着墙上的老式钟摆发出沉重的“嘀嗒声”,我的手心渐渐沁出冷汗。我不安得打开窗户,深吸一口略带雨水湿香的微凉空气,不由打了一个寒噤。
写作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是如何突出主旨的;
2、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中心的定义、中心的作用及突出中心的方法;
3、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抑扬对比、铺垫渲染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方法突出中心。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抑扬对比、铺垫渲染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方法突出中心。
教学难点:写作实践,让学生在作文中注意突出中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怎样才能做到在写作中突出中心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突出中心的方法。
(板书——习作:如何突出中心)
二、课文回顾,方法指导
1.课文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想一想,这些文章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在表格中。《猫》《动物笑谈》《狼》
2.方法指导:如何突出中心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者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安排好先后次序。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郑振铎写《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
(2)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如《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写。
(3)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可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雨的四季》一文,也可以卒章显志,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出人的智慧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
三、合作探究,写作实践
1.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
(1)生交流探讨
(2)师提示:
将“我的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
1.如果“我是书包”,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我和书包”着眼于书包和主人的.关系。你第一个书包是谁送给你的?你和书包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都可以作为确立中心的角度。想一想,在列提纲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2.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提示:
①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
②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
(2)佳作欣赏餐桌前的谈话“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呼唤,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在了餐桌前。
①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西红柿炒蛋……我却一点儿也吃不进去,举着筷子望着饭菜发呆。
②奶奶看到我的样子,不禁又唠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好喂啊,搞不清到底喜欢吃什么,这要放在你爸爸小的时候,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光是看见这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着去吃了……”这时妈妈端着盘子进来对大家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思睿一起挖的野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好多人都在地里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些呢!”
③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抢着说:“给我!给我!我要吃野菜!”
④爸爸也夹了大大的一筷子,一边往嘴里放一边说:“一个野菜还用抢啊,我小时候遍地都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嗯!不过今天这个吃起来味道确实不错,我再来点儿……”奶奶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说:“怎么不用抢啊,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粮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榆树叶、柳树芽都吃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哪像现在啊!放这么多油、调料、芝麻和碎花生,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一辈子不吃我也不想!”说完又吃了一大口。
⑤爷爷看着大家吃得起劲,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对我说:“通过这小小的野菜,就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我们小的时候,吃野菜是因为没有粮食可吃。后来实行了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能吃饱了,就变着法子吃些好的,隔三岔五弄些鱼啊肉啊解解馋,把野菜给忘了。看看现在,这一桌子的菜,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又把野菜端出来,是因为野菜更有营养,更加健康啊!你看,这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⑥“哈哈!真有意思!爷爷奶奶小时候是为了吃饱,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为了吃好,我现在是为了吃出健康!
⑦奶奶你不能整天逼着我吃大鱼大肉了,为了健康我提议,星期天全家一起去挖野菜,我们来一个‘野菜宴’好不好?”我高兴地说。
⑧“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饭也吃得更加起劲了!
用奶奶的一声声呼唤开头,既先声夺人,又交代了谈话的地点。“我”为什么面对这样丰盛的饭菜发呆,设置了悬念。“抢着挖”“好不容易”写出了野菜的来之不易。“听说是野菜”,“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和前面看到大鱼大肉时的情态形成对比,可见“我”对野菜的喜爱。奶奶回忆了以前生活的艰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感。爷爷赞扬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三代人在吃饭上的不同要求,点出了社会的进步。以异口同声回答“好”结束全文,这样的结尾给人以力量。
3.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就好,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
②“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
③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得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相信同学们通过设置线索、安排详略、运用技巧这样的方法,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习作。
2.作业:任选写作实践中的一题,完成本次写作。
写作教学设计15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
1.展开联想,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颖、深刻,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看见这漫天飘飞的雪花,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
师: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个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
(板书课题:发挥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熟悉的事物,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温故知新
1.辨一辨: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天上的街市》,看看哪里用的是想象,哪里用的是联想,二者有什么区别。
课件出示:
天上的街市(节选)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预设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的新形象。联想是“客观实际,由此到彼的过程,特点是实的”,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的,特点是虚的”。
2.理一理:联想的方法有哪些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文,看能不能从中理出几条联想的方法。
课件出示: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生交流明确)
预设
联想的方法:横向的有相似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和相关联想等;纵向的有“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的联想。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择取的典例阅读,通过典型示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的特点、联想的方法。
3.想一想: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注意事项
师: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春》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
(3)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女娲造人》
仔细品读,思考:这三组句子哪些是实写的景或内容,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情景?每一个句子是怎么由眼前景物过渡到联想或想象的景物的?
预设
前两句是由带甜味儿的花联想到了树上结果的样子;由山好像穿上了花衣联想到了一个有着美好肌肤的女子。最后一句在如实叙述的过程中,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力,展现了女娲造人的情景和画面。“闭了眼”“看着看着”“说也奇怪”这几个词语相当于一个桥梁,将眼前实景与脑海中的想象之景自然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和谐感。
师:想象和联想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推导,内容应该有逻辑性,符合情理。联想要自然贴切,想象要合情合理,二者都要力求有新意。
课件出示:
①联想要自然恰切。②想象要合情合理。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意在让学生了解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项,进一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为写作实践做准备。
三、实战演练
师:联想和想象被人们称为写作的翅膀。现在,让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翅,放飞思想,准备抒写华丽篇章。
1.口头训练
(1)教师举例。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木头”“足球”,这两个词语不属于同一范畴,我们如何能从木头想到足球呢?
预设
我们可以这样去想:由木头可以想到其来源树木,由树木可以想到树林,由树林可以想到草地,由草地可以想到绿草如茵的足球场,由足球场想到足球。
(2)学生练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试一试联想下面一组词。
课件出示:
钢笔——月亮
预设
【示例一】由钢笔可以想到墨汁,墨汁可以想到黑色,黑色可以想到夜空,夜空就能想到月亮。
【示例二】由钢笔想到了诗人,由诗人想到了诗歌,由诗歌想到月亮。
2.片段训练
(1)听音乐,想象写话。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描绘泉水的乐曲《泉水叮咚》,把你想象的画面用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预设
【示例】泉水一冲出深山,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竹林间的草地上,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
(2)学生片段写作。
(3)学生习作交流、共评。
3.续写训练
(1)出示文题。
课件出示:
发挥联想和想象,为本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故事。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认真阅读课文的结尾,想象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然后抓住一点落笔。
②要使人物的言行和性格与之前的表现相符,故事发展和情节设计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2)出示例文。
师:下面分别是叶圣陶和鲁兵写的《皇帝的新装》的续篇。看完之后,说说续篇有什么新的含义。
课件出示:
①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去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把他关进了监狱。终于有一天,皇帝要杀老百姓时,大家一起扑上去打皇帝,兵士和大臣也倾向了人民那一边,皇帝身体一软就瘫倒在地上。
②一次,“我”在睡梦中接到安徒生发来的电报,电文是《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节——游行结束了,皇帝气得要发疯,捉拿了骗子进行绝密审讯。骗子说不该治他们的罪,因为“没有相信谎话的皇帝,也就没有骗人的我们”。还说:“坏就坏在说皇上实在没穿衣服的人,该把他们抓来治罪才是。”于是皇上下令追查,因为所有的老百姓都说了,不好办,又下令追查第一个说这话的人,这样就抓到了那个小孩。小孩承认了自己所说的话。可是,怎么判罪呀?皇帝翻遍了所有的法典,找不出一个恰当的罪名。他一恼,冲口而出:“那么多人说假话,谁叫你说真话呢?你犯的就是说真话罪!”
(3)师生共评。
(4)学生写作。
例文:
课件出示:
续写《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上篇写道:那皇帝穿着根本就不存在、当然谁也看不见的新装在游行大典中赤身裸体出尽了丑,那小孩的话像烙铁一样烫灼他的耳朵、烫灼他的心。他又羞又气又恼又恨,没待庆典结束,就派大臣赶紧把两个骗子抓起来。
回到皇宫,皇帝急忙穿上自己原来的衣服,然后对着镜子出神,想想刚发生的事,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真是无地自容。自己是一国之君,至尊至贵,今天竟让贱民百姓看了笑话,真是威风扫地,颜面尽失。今后还怎么有颜面统领臣民?事情起于两个骗子,不杀他们难解心头之恨!……但是杀了他们,恨是解了,光着身子上街的影响还是不能挽回……皇帝毕竟是皇帝,思来想去,终于有了绝妙的主意。
皇帝命人把两个骗子押来。两个骗子面如土色,见了皇帝浑身发颤,认为必死无疑。皇帝开口说道:“你们两个手艺绝伦,新装做得世所罕见。如此华美无比的衣服,朕不愿独自享用,朕要让全城男女老少与朕一同分享。朕命你们二人在十天之内为全城每人赶制一套新装。十天之后,再举行一次全城共试新装大典!你们二人必须在十天之内把新装赶做出来!”
两个骗子如遇大赦,暗自庆幸,万万想不到皇帝会有如此异想天开的想法。骗子终归是骗子,任何时候都不忘一贯伎俩。
他们启奏皇帝:“制作全城臣民的衣服,十天时间有些困难——”皇帝“嗯?”了一声,目光中露出了逼视的威严。
骗子们急忙改口:“小人昼夜不停,尽力效命,保证如期完成,如期完成。只是请皇上派百名青年男女,协助小人。”
皇帝恩准了骗子的请求。
十天之后,全城臣民按皇帝诏谕穿上骗子做的新装举行游行大典。皇帝巡视四方,只见一片赤裸裸的身子,两个骗子也赤身站在一边。皇帝想笑,但忍住没笑出来。
皇帝对自己这一妙不可言的决策得意非常:这下可堵住他们的嘴了,看谁还敢笑寡人!
师点评:原著中的皇帝显耀新装,愚蠢之极,想借骗子的新装来识别大臣称职、愚蠢与否,结果不肯承认自己的愚蠢,而且赤身裸体地参加了游行大典。而续写的内容正是围绕皇帝的愚蠢被揭穿了之后,恼羞成怒,使出的更为愚蠢的对策,这正是皇帝虚荣、愚蠢性格的升级。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告诉我们愚蠢固执的人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幡然醒悟,反而更可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由三个板块顺次推进,先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再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训练,多角度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最后进行续写训练,用名家名作示例,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顺畅地开展自己的写作。
四、总结升华
师: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本节课我们区分了联想与想象的概念,明确了联想与想象要注意的要点(抽查学生回顾),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它们可以为你的文章插上翅膀,到达更高的境界;它们也可以让你的思维更加开阔,让你享受思想漫游的无限乐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书画家告诉大家,借着色彩的翅膀,我们可以飞到最美的地方;歌唱家告诉大家,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可以飞向音乐的殿堂;老师想通过今天的写作指导课告诉大家,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让思绪尽情飞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在作文中发挥联想和想象。
二、范文引路
师:“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历久而弥新,靠的是作家、艺术家奇崛而丰富的想象力。
读一读下面这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课件出示:
假如我梦回乌江……
梦得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求醉生梦死。
——题记
我一身素装立于帐前,见你矗立在乌江畔,战袍遮不住的是你魁梧、尽显男儿本色的身躯。乌江水滚滚,宛如短短白绫翻转,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我知道,外表平静的你,此刻必定心如刀割。
于是,孤独的影子又多了一个。沉默良久,我的双手不自觉地触到了琴弦。你回转身,微怔片刻,又点点头。于是,乌江边,响起了凄婉的琴声,你的双唇微微颤动,我听到了你的歌声,听到了你慷慨激昂却又不失清雅的歌声,竟是那首《垓下歌》。这,是生平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即便这样,我也很满足。够了,一切都够了。
歌声中,我听出了你对生与死的无奈,感受到了你的困惑与无助,体会到了你的悲哀与绝望!你不明白,是你杀掉了十万秦兵使得民心涣散,还是鸿门宴上的优柔寡断致使霸业拱手让人?你困惑,为何当初万人之上,此刻却连最爱的人也保护不了?你无奈,有勇有谋,今日却为何面临绝境……一曲终了,你默叹:“对不住你了,明日,即便血流成河,也要护你周全。”你起身,走进帐去,我的泪,决堤而下。
闪着银光的剑,在夜里更冰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爱过了,便不遗憾。涅槃一次,心如止水,从此便可笑看红尘散场。纵使一切结束,项王,你也一定要在心里疼惜那个你爱过的人,不要让这个因风而瘦的名字,打湿千年风月无力拯救的凄美,如此便好。虞姬定将不会拖累你,去战斗吧,我庇佑你。只愿在多年后一个无法言说的意境中彼此隔空隔水地望着,任由你憔悴……
剑起,人亡,寂寞的乌江边,盛开一朵洁白的梨花。恍惚中,我听到项王那响彻天穹的怒喊,同时听到的,还有那首歌,那首寄托无限情思的歌,那首项王唱给虞姬的歌,来自心灵深处的歌——《垓下歌》。
师:时光倒转流逝,作者化身虞姬,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虞姬与霸王项羽在乌江河畔生离死别的悲壮场面,给人以独特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还是神态描写,都想象合理,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性格特点,生动形象,凄美动人。学生课上在创设的环境中想象,当堂写作,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对想象这一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突破难点而设计,以名篇佳作为范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作合理而大胆的想象,示范作用明显。另外,本环节也是为下一环节——学生自由想象自己十年后的生活做铺垫。
三、写作实践
师: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笔,徜徉于联想和想象的世界。
1.学生写作
课件出示:
题目: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你觉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发挥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可从十年后的生活变化、社会发展变化等方面着手,塑造人物的变化,如人物的相貌、心态及性格等,但性格的发展一定要符合逻辑。
写法指导:选择一件事或几件事,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写作中也可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如现在的“我”性格暴躁,十年后的“我”性格温顺等,通过人物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的变化。
(学生自主写作)
2.综合评改
(1)出示评改要求。
课件出示:
总体要求: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基本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字数达标,无字、词、句、标点错误。
具体要求:
(1)可以大胆想象,但要符合你性格发展的逻辑。不仅要想象你自己的生活,还要想象十年后社会的发展,因为这是十年后的你所生活的环境。
(2)不要只是概括地叙述,要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故事,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结合语言、动作等描写,具体地展现你的性格、心态,以增加真实感。
(2)小组内评改。
提示:先在组内两两交换相互批阅,指出优点,提出改进建议。然后每组推选一篇优秀作品,并谈一谈推荐的理由。
(3)优秀习作展示。
提示:师生共同挑选组内优秀作品1~2篇,在全班展示,全体学生参与点评。教师针对训练目标提出改进建议,或指出优点让大家学习借鉴。
(4)自己修改作文。
提示:根据其他人的提议和自己对本次写作的新体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升格修改。
结束语:生活因为有了想象而丰富多彩,文学因为有了想象而神采飞扬,相信同学们有了想象的翅膀定能在作文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设计意图】学生课上在创设的环境中想象,当堂写作,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对想象这一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次写作课的教学设计,围绕“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这个核心目标,着力开展了三个实践活动:典例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明确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项;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范文导航,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作文内容,完成写作。整个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充分,训练点明确,有口头表达训练,有片段写作训练,有续写训练,有全文写作训练,层层训练,让学生拾级而上,能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佳作赏析】
十年后的我
“哗……”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我大步流星地走上领奖台,双手接过主持人颁给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的微笑,啊!我实现了十年来的梦想了!(设置悬念,倒叙手法。)
在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宇宙生命之谜》。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年仅11岁的小女孩,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坚信在茫茫的宇宙中,肯定还有很多存在着有生命的物体的星球。于是,我立志要当上一名物理学家,揭开宇宙是否还有别的生命物体的奥秘。从此,我刻苦学习,结果在18岁时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研究生的学位。我在这著名的学府里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学习……在我25岁时终于成为一名闻名遐迩的物理学家,成为物理学科坛中一颗璀璨的新星。于是,我便踏上探索宇宙中别的星球奥秘的征途……(简要叙述自己的学习经历,让读者逐步接受跨越式的作文进程。)
我到过月球、火星、智慧星等,有一天,我吃过21世纪新营养早餐后,乘坐“蓝天一号”飞碟在太空遨游。突然,一颗银色的星球从飞碟旁擦身而过,我惊呆了,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个星球?(故事由这一未知星球引发开来。)难道它就是我梦寐以求要寻找的有生命体的星球吗?我立刻命令X2E机器人让飞碟降落在那个星球上。飞碟停下来了,我走出碟舱,眼前的景象又让我惊叹不已:无数奇形怪状的房子在空中飘来飘去,地上全部都是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啊!这个星球的确是有生命物体存在的。这时,一群体形奇特的外星人向我们走来,(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我连忙拿出外星翻译器,其中一个外星人热情地对我“叽叽咕咕”了一会儿,翻译器也马上响起了“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欢乐星’做客”的汉语译音。哦,原来这是一颗还未被发现的星球——“欢乐星”!友好的外星人请我和我的助手吃了一顿美味的午餐;在外星人的陪同下,还参观了星球的美丽环境;了解了外星人的生活方式等。当我们要告辞的时候,有两个外星人还跟随我们一起来到地球……
从此,我成了“欢乐星”与地球上的友谊大使,两名外星人也和很多地球人交了朋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少人类已经开始到美丽的“欢乐星”观光旅游,甚至生活;人类所需要的一些资源还可以到“欢乐星”去开发……由于我在探索宇宙奥秘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因此,诺贝尔颁奖协会便把最高的荣誉奖——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我……(照应开头,揭示悬念。)
【点评】
小作者在合适的范围内大胆发挥想象,将未来的太空探索描绘得真实可观,尤其在开头采用了倒叙的写法,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故事的设计符合道理,符合大多数人的正常思维,再加上合理的结构安排,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作文的可读性。
【写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写作教学设计02-25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4-02
教学设计01-14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06-16
教学设计与反思12-30
太阳教学设计12-31
《过秦论》教学设计12-31
《旋转》教学设计01-07
《刘胡兰》教学设计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