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三、教学用具
一张展示大象骨骼斜插在河土中脚踏踩石的投影片,一张呈现大象骨架高大完整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黄河象。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部分内容。师:首先讲了什么?
生:课文讲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陈设着一具黄河象的'骨骼,它高大完整(这具骨骼有什么特征?)-高大完整
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
生:说或读第一自然段。
师: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你知道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吗?
生: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师:课文还讲了些什么?
生: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师: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第看到一头大象情景
师:看看投影片听老师把这段话读一遍,体会老师重读的词语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斜斜踩着想象推想)
生: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师:科学家根据发现发掘的样子,假想它成为化石的情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万年前的一天,读读这个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动的一幕是什么?你认为描写生动的是哪一节,读给大家听。
注:以上是熟读,第五节描写具体,写出了大家失足落水的一举一动,抓住这些词语再读读。
师:我们刚才通过有语气的读,体会了科学家的假想是多么生动,那你认为这种想象合理吗?哪些地方合情合理?为什么合理?举例说说。分小组交流,选择汇报形式。
以上是体会语气、思维和语言训练。
师:科学家的假想是合理、严谨、完整,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象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吗?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自己试着说说,自己练习。
师:我给你开个头,请几位同学讲:
(1)天气环境;
(2)老象失足;
(3)成为化石。
以上是指导复述。
师:除以上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大地变化-黄河-黄河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在课下王俊就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现在请他把书推荐给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2
一、概述: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4页第15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它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和比较,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设计理念
1、 《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3、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技能
1、能自主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利用掌握的观察方法,观察比较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抓住特点进行手写练习。
四、过程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课文。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不能让学生按着老师的预先设计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2、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朗读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给学生留有较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理解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阅读拓展资源,实现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阅读拓展资源、特别是“加星”资料的阅读,实现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学校留言板的写作、展示、评价工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3、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学以致用,根据学生掌握的观察方法,指导写字练习,并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再发展的需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汇发展。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媒体,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从品读大量有关“仔细观察”的故事中,培养“只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的思维品质,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喜欢写话、喜欢创作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学习记忆了生字词、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拓展阅读了“跨越式”阅读资源中“识字通”的内容,能初步感受了冬瓜与茄子的不同,初步了解课文共描写了燕子妈妈和燕子有三次对话。为第二课时归纳主要内容,实现情感目标的跨越做好了准备。
2、学生是河北省丰宁三小一年一班的"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从一开学就进行“跨越式”的实验研究,每位同学都有良好的识字基础,朗读基础,乐于进行手写表达。
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
七、教学策略
1、读,理解内容。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朗读时读音要正确。不错读,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重点读准生字字音。对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自然停顿,训练领悟自然停顿的一般规律,为理解词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细读,理解意思。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细致的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以更好地理解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达到顺利通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目的。课文的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体会重要词句的有效工具。教学时,可先指导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与谁,它们在干什么?然后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理解词语,提出来讨论解决。
第三步:品读,体验情感,可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缓急的语速,轻重的语音。边读边想象。他们在说话时,小燕子既懂礼貌,又兴奋惊讶神态,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不同喜悦之情。
2、演,明白事理。
在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即让学生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妈
妈,进行艺术再创造,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事理。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学习,一定会不断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辅助作用。
八、资源准备
1、自制ppt课件
2、本节课中教师使用的资源是:“情境导入”、“生字复习” 、“课文学习”、“资料城”、 “写话练习”等模块。
3、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生字复习”、“课文学习”、“资料城”、“写话练习”等模块。
九、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看图说话:(3分钟)
1、资源准备:课件中“创设情境”按钮(配乐描述)
师: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老师想让同学们和小燕子比一比看谁表现得更出色,敢不敢?
生:敢!
师:好样的!我们先来读一段文字,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
生读:小燕子听说西瓜好吃,就问妈妈:“妈妈,西瓜长得什么样?”妈妈说:“你现在会飞翔了,自己去看吧!”小燕子说了声“妈妈再见”,就飞出家门。小燕子可高兴啦!它想:这次,我一定要仔细观察(chá)。
2、过渡:
燕子妈妈刚才悄悄告诉我,说你们生字读的真准,该轮它给小燕子出题了。燕子妈妈是怎样考小燕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作为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以上导入情景。在激起学生表现欲望之后,进入复习环节。生字的复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课中,我把生字编成了简短的`童话,既体现了本单元主题中的自立思想,又为本节课“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主题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品读感悟:(17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课文学习”模块
1、从问题入手,体现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文,然后思考:(大屏幕出示思考题)
(1)燕子妈妈出了哪些问题?(用直线画出妈妈的话)
(2)小燕子每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告诉妈妈的?(用波浪线画出小燕子的话)
学生自学课文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的主题是细心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特点,“进步”是文眼。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的鼓励。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小燕子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而且一次比一次观察得更仔细。
2、解读课本,深层感悟。(14分钟)
(1)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把燕子妈妈出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你说得对。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细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3)指导朗读。(重点朗读“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细看看”)
生自由读。
师示范读。(生体会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启发鼓励小燕子去观察)
同桌同学每人当一次燕子妈妈,对身边的小燕子亲切地说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打破传统的串讲方式,先精读妈妈的话,采用自由读,同桌互听互读的方式,教师示范读的方式,凸现难点。
(4)过渡:小燕子完成任务后每次回来都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学生汇报交流:
a、小燕子第一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
师:小燕子有所发现了,它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
师:那我们就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生大声朗读。
b、小燕子第二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
师:小燕子又有新的发现了,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非常高兴!
师:你能不能用朗读的方式把小燕子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试试看吧。
学生齐读。
c、小燕子第三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白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师:小燕子可真了不起,每一次的发现都不一样。它的心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了呢?生:小燕子更高兴啦!
师:是呀!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高兴,声音越来越上扬,对妈妈的呼唤也越来越亲切。师范读句子。
学生模仿读。
(5)学生把三句连起来对比着读读。
(6)师生共同进行分角色表演。师演妈妈,生演小燕子。
(7)师:小燕子妈妈太高兴了,所以,当着大家的面,它就夸奖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妈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学生讨论交流:燕子的观察角度在变化,一次比一次有难度,一次比一次观察得仔细。
(8)师:燕子妈妈感觉到小朋友跟小燕子一样聪明能干:同学们说话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真了不起!我觉得,我们比小燕子更棒!不信,你就仔细观察图或看看书中的第一自然段,也许你还能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呢,赶紧找找看!
引导发现: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冬瓜硬,茄子软等特点。
设计意图:品读小燕子的话,采用分句品读的形式,充分体会小燕子内心情感的变化,从而明白小燕子的观察角度在发生变化,一次比一次详细、认真。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就应该点题了。于是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讨论,为什么燕子妈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步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中回顾了全文。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达到移情的目的。为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意识,同时也为深化主题,我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或看书第一段,去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为总结升华推波助澜。
教师小结过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事物的特点;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资料城看看吧!
(三)内化情感,拓展阅读:(10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资料城”模块,学生的《拓展阅读材料》。
1、请你读资料城中《大自然的语言1》、《大自然的语言2》、《谁说得对》、《苹果落地》读完的同学接着读71页的《科学的种子》和76页的《壶盖为什么会动》。一边读一边想,哪篇小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1分钟)
2、学生进行阅读。(8分钟)
3、个别汇报读后感。(1分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激活想象,开阔视野。在阅读中,我为孩子们选择了2首通俗易懂、富于童趣的小诗、2篇科普故事,2篇有关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去阅读,并且用“必读”和“选读”两种方式对阅读内容加以引导,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题材来体会认真仔细观察的重要,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为后面的写话练习做铺垫。
(四)写话练习,评价交流。(10分钟)
1、资源准备:课件中“写话练习”模块。
学生进行写话练习。(8分钟)
师:是呀,只要认真仔细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眼中的事。(出示写话内容)
(1)想一想你熟悉的一个人或一种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2)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水果,写几句话。(提示:可以选择一种水果写一写。也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写一写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作品交流。(1分钟)
2、教师总结,学生谈收获。(1分钟)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展示同学们的习作了,课后大家还可以互相欣赏,相互点评。孩子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用“精神胜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中国并不为零,他们的智慧口袋里装满了东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学习难点分析】
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写字卡。
【学习过程】
一、看图识字,激趣导入
1、看图识字:(课件出示葡萄图,认读“葡萄”)你觉得葡萄成熟了吗?成熟的葡萄把小狐狸吸引过来了。(出示狐狸图,认读“狐狸。”)
2、激趣导课: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3、板书课题:17酸的和甜的
指名读题,认识“酸”,强调平舌音。
(通过看图,既激发兴趣,又进行分散识字,由此质疑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
1、激趣引读,感知课文:大家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呢?请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自己读书吧!
2、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练带拼音的生字: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葡萄园里。葡萄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字宝宝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们出来了,你会读吗?(学生先自己练,然后读给你的同位听。)
4、合作识字,交流方法:你认为哪个字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共同练读不带拼音的字:生字宝宝把帽子摘下来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与齐读相结合。)
6、游戏识词:还有调皮的词娃娃躲在了葡萄里面,和大家捉迷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吧!
7、指读课文,了解学情,集体正音。
(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这种愉悦的识字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1、播放录音,边读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图读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导看图:狐狸在干什么呢?
(2)指导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狐狸非常想吃狐狸的感情来。(指名读,挑战读。)
3、学习第2 、3自然段:
(1)引语: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
(2)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3)总结引读:他们都相信了狐狸的话。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它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对小松鼠和小兔子说的呢?请自由读4~7自然段。
4、在自读、合作读中学习4~7自然段:
(1)生自由练读。
(2)四人小组合作练读。
(3)请两个小组汇报表演读。在评价中指导读出感情。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
5、齐读感悟,学习第八自然段:
(1)引语:小松鼠和小兔子有些不明白,它们不明白什么呀?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小朋友你们明白吗?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6、总结全文,揭示文意:通过这个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读、表演读、评价读、挑战读、合作读的过程中明白道理,积累语言。教师的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再上新高。)
四、情趣引入,指导书写
1、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狐狸说些什么,让我们给狐狸写几句话吧。首先,让我们先学写狐狸的名字。
2、投影出示,指导观察。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注意评价。
五、课外扩展
课后,你除了给小狐狸写几句话外,你还想干些什么呢?(这种开放型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将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训练场。)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8-03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6-12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3-1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10-09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6-13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6-14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6-14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5篇01-03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