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策略:
从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区别百分数和分数在读写和意义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写有百分数的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谁见过百分数?百分数和一般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教材中的“比一比”的第(1)小题,要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你认为选派那名队员比较合适?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出示:“比一比”的第(2)小题,要求学生分析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交流:你认为那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学生交流写出分数后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容易比较了。
3、教师讲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树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4、百分数的读写。
22/100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三、练习:
1、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写出下列百分数:1℅、100℅、103℅。
3、写出下列百分数: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十八点八、百分之零点三。
四、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新的内容?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的读写
第二课时百分数的认识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初步联系使用百分数。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用百分数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对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图表来表示数量,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使用图表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百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它和分数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课
1、说一说百分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读教材中的资料,说说里面的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一练:
1、读65页“练一练”中的(1)、(2)中的百分数,并说出这些百分数所标示的意思。再引导学生分析下面表格中百分数的意思。
2、设计图案:
(1)观察教材中的图案,说出蓝色部分分别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百色部分分别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
(2)自己设计一幅图案,分别说出各种颜色的方格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是什么。
3、写出教材66页中第3题中的百分数。
4、收集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中见过的百分数,说说他所表示的意思。
四、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读写百分数
设计有关百分数的图案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读数、写数的知识。
2、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你按要求数数:
(1)从31数到42。
(2)从89数到100。
(3)从99数到90。
(4)数出50后面的7个数。
(5)数出66前面的8个数。
2、听老师读数写数:
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九一百
七十七五十四三十二二十一
六十八五十一三十三九十六
二、练习七:
1、第1题:这是一道数数题。
指名让学生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
2、第2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再让学生数一数,看看自己估计的差多少,并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
3、第3题:这是一道数数题,数出指定数的后面的五个数。
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教师抽查。
4、第4题:这是一道以游戏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独立连线,指名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家的
2、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页有多厚,以增强学生的数感。
3、第6题:这是一道写数的题。
教师读数,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数序列化,再填数。口答订正。
5、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
三、生活中的数:
1、2000年奥运会我国取得28枚金牌。
2、今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
3、公共汽车准乘56人。
4、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读数写数
10个十是100
10个一是10
2个十是20
课后小记:
课题四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4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学生:学具中的百果图、各种100以内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写数:三十十八五十二七十五
二、自主探索:
1、数的顺序。
(1)观察100以内百数图(课本上),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
(2)学生独立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
(3)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其它百数图进行。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比较大小。
(1)出示39页主题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3)学生四人一组,用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8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右图中32和30的大小。
(4)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练习:
1、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或“=”。订正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39页的思考题。
讨论一下,小兔手里的卡片应该怎样放?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答案:38<58<60<79<98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作业布置: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教学难点:
数“拐弯数”,即: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初步感知
(一)情境创设:在绿绿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课件呈现)
1、数羊:课件一只只的呈现,让学生数出1—20只之后,一起将百羊图呈现出来。
2、估羊:估计一下,这里来了多少只羊?
(1)先让学生估计,大概多少只,并说出自己的估的结果;
(2)老师在课件上圈出10只,再让学生估,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估的。
3、验证:老师在课件上10只10只地圈,学生10个10个的数。一直数到100。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认识100,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来学习数数与数的组成。(板书)
(三)认识比较:
谁来说一说:我们把100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后,进一步体会100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在操作中体会:
1、数一数,摆一摆:要求学生一边数数,一边一根一根地拿出小棒。
(1)数到21根时停下来。当学生手里拿着一大把小棒时,老师提出要求:谁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手里有多少根小棒呢?引导学生用10(也就是成捆的小棒)来帮忙,因为我们以前学过10个一是十;将20摆成两捆加一根。
(2)提问:21是由几捆加几根?也就是说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数一数,捆一捆:
(1)接着21继续往下数,一根一根的边拿边数,当数到29时,让学生停下来,问:下一个数是多少?现在桌上一共有两捆小棒加几根了?如果我们再加一根小棒,是不能又能捆成一捆了?
(2)动手将十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看看:一共有三捆,也是就三个十,即30。
(3)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39、49、59、69、79、89后面分别是多少。每满十根,就让学生捆成一捆,并让学生说一说:那个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4)数到99时,再次停下来。问:99添上一是多少?那100根小棒一共有几捆呢?
(5)十个十个地数,也就是一捆一捆地数,10个十是一百。再将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反过来强调: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借助小棒,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的大小。】
(二)在活动中内化:
1、数小棒:师生一起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2、数泡泡:数一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
(1)讨论: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数清所有的泡泡呢?小组讨论后,再请各组代表发言,说说每组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独立数。
(3)学生汇报数的方法: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4)师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数泡泡时,我们最好都应将数过的泡泡做上记号。如果是10个10个地数,我们就将泡泡10个10个的圈起来。这样就不会有遗漏,也不会有重复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活动,再次将难点突破,感受“十”的作用,同时丰富学生数数的方法与经验。】
(三)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1、猜一猜:课件呈现70根杂乱摆放的小棒,让学生猜:哪位同学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小棒?
2、想一想:如果想一眼就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我们得请谁来帮忙?引导学生请出“十”来帮忙。课件演示:将杂乱摆放的70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刚好可以捆成7捆。
3、说一说:这样,我们就可以说:70是由7个十组成的。那30呢?40呢?90呢?
4、小结:如果我们将70一个一个地数,我们要数多少次?也就是70里面有多少个一?但如果我们将70十个十个地数,我们只要数7次,也就是70里面有多少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的组成,突出计数单位“十”。】
(四)理解非整十数的组成:
1、猜一猜:课件先出现4捆小棒,再出现6根。让学生说出这是多少?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4捆表示4个十,6根表示6个一,合在一起组成了46。
2、说一说:4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引导学生说出:46是由4个十与6个一组成的。
3、摆一摆:
(1)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64根呢?它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提醒学生不要与46弄混淆了。
(2)请你摆一摆: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35根。那35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与动态的演示,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数,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与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三、实际应用,强化新知
1、数数接力:按座位顺序,从1数到100。
2、比一比:数一数黄夹子、蓝夹子各有多少个?(练习八的第1题)让男生数黄夹子,女生数蓝夹子,赛后让学生说说感受。
3、估一估:练习八的第2题,先让学生圈出10颗,再估一估有多少颗。
4、数一数:练习八的第3题。让学生脱离小棒数出来。
5、填一填:练习八的第4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将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巩固,也是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基本反馈。】
四、全课小结,归纳延伸
(一)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
(二)归纳延伸:
1、师将本课内容简单小结。
2、课件呈现:数量为100的物品图片。
3、最后课件演示:
(1)用10小正方体排成一排,组成1个十。得出:10个一是1个十。
(2)再将一排一排的小正方体排成一层,组成一百。得出:10个十是一百。
(3)再将小正方体一层一层叠加,组成一千。让学生说一说:10个一百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并且通过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的学习作一个简单的铺垫。】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理解数位顺序表,初步建立亿以内数的概念。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4.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万以内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及进率)。
2、比千位大的数位还有吗?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来创造出千位左边的数位呢?
3.学生创造数位表中千位左侧的数位。
二、新授
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过渡:刚才同学们创造出了许多数位,真有创造力。请你动脑筋想一想万位
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
1.万是比"千"更大的计数单位,一万里有几个千?(拨珠)
2.借助纸的厚度感受1万。
你们觉得1万这个数怎样?
3.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继续拨2万,3万……9万,10万怎样表示?
(2)十万是个多大的数呢?十万张纸有多厚。(10米,比三层楼
房还要高)
(3)十万十万地数倒100万。
说出"百万位"的'计数单位。
通过百万张纸的高度理解赶至100万。
(4)千万位的计数单位是千万,推算一下一千万里有几个一百万?
结合纸的厚度理解一千万
(5)理解1亿
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10千万--1亿
1亿究竟有多大呢?打个比方说:(课件)
①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高10000米,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②每秒画一个点,一刻不停的画,要画三年零两个多月。全世界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赤道够长吧,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4.揭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认识了计数单位,(师指生读:个、十、百、千、万、……亿):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5.认识数级。
(1)刚才咱们认识了许多数位,先来读一读。
(2)按一定标准给数位分成三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三级)。
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再往左是亿级。
6.学习读数。
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亿以内的数?
(1)出示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中两件藏品的价格让学生试读。
三件藏品的价格分别是:8000元2000000元
(2)大屏幕上出现北京、西藏、四川、新疆的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A师生一起读北京的人口数。
B学生读其它省市的人口数据,边读边想一想下面问题。
含两级的数怎样读?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读信息。
据科学测定,倘若节约水龙头滴下的小水滴,1小时就可积攒约4千克水,1个月就能节水2880千克,足以供应一个人30天的日常生活用水;倘若节约水龙头连续流下的小水线,1年就能节水144000千克;那么就可以供应四口之家1年的日常生活用水。
谈谈你的想法。
2.摆一摆:
用四个"6",四个"0"按下列要求摆出八位数。
⑴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⑵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⑶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⑷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 )
(2)一万里面有()个千。
(3) 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2)二百八十三(3)九千(4)五百(5)一千零一十(6)一万
3、数学书92页4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数学书92页第5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5、数学书93页第6、7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6、数学书93页第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 204② 20xx③ 2400④ 20xx
(2)550比150多()
① 600②700③400④500
(3)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 1009 1100 1909
(2)9999 8900 9990 8909 10000
(五)拓展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最小能填几?)
7□23 〉7667
2.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四位数是()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P68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构建数的模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课前调查反馈:我们全校师生共有多少人?(1350人)
(2) 出示剧院画面,猜一猜我们全校师生如果六一节去这个小星星剧院看演出,能坐下吗?(一般有两种可能)
2.提供信息,再次猜测。
这个剧院的大小是我们这个教室的9倍。再猜一猜能坐下吗?
3.亲身经历,验证结果。
(1)考察教室大约能坐的人数。
A.我们来坐一坐,看看教室到底能坐几人?(请学生一个个上来坐一行,一行大概能坐十人。)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一十。(配以演示)
B.需要这样一行一行坐下去吗?学生说只需坐一列,就可以知道能坐几行?(个别学生一个个坐,配以演示一行一行出现,其余学生十个十个数。)
一十一十数,10个十是一百。
C.教室能坐几人?(大约12列)1个百和2个十合起来是120人。
(3) 考察剧院大约能坐的人数。
A.演示有9个教室的人数。
B.算一算能坐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回答,演示。(9个120中9个百和5个20是一千再加图里所剩的'4个20得到1080。)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揭示课题)
C.说说最后问题的结果,你有什么建议?
二、创设游戏情境,在数数中理解。
1.这里的“在线游戏”中,各有多少人。(有5个宫,位置如下)
2.如果你想“上线”玩,你会选择哪个宫。按照图上游戏宫在教室里相对应的位置,选择站好位。
3.想一想,数一数。现在你们这个游戏宫有多少人?
4.各组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或者请别组人员验证结果。(人少可加,人多可数。方法多样。)
5.小结。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三、提供各种材料,建立大数感。
1.感知数的组成。
说说下图表示几?并说说为什么?
2.提供小份数,猜测大份数。
估计有多少本子?
估计有多少张纸?大瓶油多少毫升?
3.自找对策,猜测所给材料的数量。
提供一段文字,估计有几个字?
画上有多少朵鲜花?
四、上网给妈妈买礼物。
1.三八节到了,我们去给妈妈买礼物。
方案一:有条件人手一台电脑上网,就直接去购。
方案二:根据教师提供的若干礼品材料,选择。
2.说说你选了什么礼物?要多少钱?你买它的理由是什么?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7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学生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4、学生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5以内数的加减法
(2)关于0的加减法
(3)6至10的加减法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思维导图
2、开发性学习包
精彩故事会
猴 王 出 世
小猴下山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认真,要有始有终。
猴子捞月:
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它们很是高兴。
小猴子将手伸到井水中,对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几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小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老半天,依然捞不着月亮。
倒挂了半天的猴们觉得很累,都有点支持不住了。有的开始埋怨说:“快些捞呀,怎么还没捞起来呢?”有的叫着:“妈呀,我挂不住啦!挂不住啦!”
老猴子也渐渐腰酸腿疼,它猛一抬头,忽然发现月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大声说:“不用捞了,不用捞了,月亮还在天上呢!”
众猴都抬头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于众猴不了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当真,所以空忙一气,又愚蠢又可笑。
3、拓展性学习包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小学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成绩不好,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华罗庚原来也是个很调皮和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 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完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将本单元5以内数的加减法与6—10的加减法进行整合,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接着学习10以内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2、学科间整合:把语文课本中的《美猴王》在本单元中加入,让学生对花果山和水帘洞简单的了解,满足好奇心,同时通过小猴下山的故事学习关于0的加减法,教育学生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
3、把传统文化中的名人故事《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在本节课中整合。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20课时。
(四)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信息窗一 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谁来讲一个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讲故事)
师: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 初步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2只,我再拿出2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3和2合起来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3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
(4)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3+2”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到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注:
5以内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加法知识,创设学生熟悉的故事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加法学习中。
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8
一、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展板上是什么?
生:玉米粒
师:那你们可以估一下大概有多少吗?你是怎么估的
生:......
现在大家看大屏幕上的玉米粒比刚才的玉米粒怎么样?(多得多),那比100粒怎么样?(多得多)那用我们以前学的100以内的数还能表示有多少吗?所以今天我们就学习比100更大的数。(锻炼学生的估数意识)
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新授知识
(一)、同学们刚才做的那么棒,小方块也来了,我们一起数数吧!
看课件一起数: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一个百是一百,二个百是二百,.....九个一百是九百,再加一个百是十个百,十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数小正方体,感悟到数数方式的多样性: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建立“千”的直观模型。)
(二)拿出计数器,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身体验在计数器上拨出数,更深刻地感受10个一,要向十位进一,10个十,向百位进一,10个一百,向千位进一。
师:小组长拿出计数器
现在小组之间先探讨一个,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什么数位。
师板书:百 十 个
找同学来前面演示,一个一个地拨,拨到10,为什么个位上的珠全部退去,十位上拨一个珠呢?
生:因为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同样的道理,如果十位满十了,怎么办?
生: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那百位满十了呢,要怎么办?我们刚才数了,10个一百是? (一千),那计数器上,从右数第四为是什么数位呢? 生:千位
那拨完计数器,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让学生自主发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知识应用
(一)、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一个同学数数,另一同学在计数器上拨数)
1、一个一个地拨,从一百起到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拨,数到二百零三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计数器,更深刻地理解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突破拐弯数的难点.
四、巩固练习
以上是学生运用计数器数数,接着让学生抽象地数,锻炼空间思考能力。
(一)、同学们,刚才我们正着数了数,现在我们来倒着数,看同学们表现怎么样? 1、从十,一个一个地倒着数,数到一 2、从三百零二,一个一个地倒着数到二百九十七 3、从一千,一个一个地倒着数到九百九十六 4、从四百二十,一十一十地倒着数,数到三百六十 (二)、我们玩报数游戏,老师指定一位同学从,开始,一排的同学接着数。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一个数字,让后边的同学接着数。
(三)、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之差是() 总结: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作业:第7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
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76、77页的内容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依据:学生在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通过整理复习,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基于教材方面的分析:教材先复习了各类数的含义及其实际应用,又练习了它们的读法和写法。接着,教材对整数概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并指出了自然数与整数的关系,以及自然数的单位。
3、基于学情的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清楚地读出教材上五个例子中的数,并能说出每个数的名称与具体含义,学生还能自己举出实际例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堂的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2的达成。
2、利用课堂上的练习,检测目标2、3的达成。
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整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内容吗?为什么要在现在复习数的认识?(板书:梳理、巩固、知新、准备…)那我们就带着这几个目标,进入今天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数的认识总复习)二、知识回顾、梳理:
1、回顾知识:
提问:六年中,你学过哪些数呢?你理解这些数吗?这些数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前面我们布置同学们回家自己进行复习,并将一些知识点作一些摘录,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交流。(明确交流方法)
2、整数、自然数、负数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指名汇报:谁来先说说你对负数的了解?
负数:你能举几个学过的负数的例子吗?这些负数有什么特点啊?什么地方使用负数?(板书:负数<0)自然数:能说完吗?
整数:能举几个学过的负数的例子吗?还有不同形式的'整数吗?
(指正:我们在五年级学的负数严格地说是负整数。板书关系)
3、分数、小数、百分数知识回顾、梳理:
接下来你想说说什么数?(学生自由回答)
分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了解?你能举几个分数的例子吗?这些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呢?
小数:对于小数,你有那些了解?你能举几个小数的例子吗?这些小数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百分数:谁来说说百分数?
谈话:这些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出)
4、练习“练习与实践”1:
提问: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这条直线上的一些点,你能用数表示出来吗?根据作业纸上的要求,在作业纸上写一写。(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
提问:这里哪些数是整数?直线两端无限延长,我们所学过的整数都能找到它对应的点吗?这些分数你是怎么填的?分母为什么都是4呢?虽然它们分母都是4,但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我们所学过的分数都能找到它对应的点吗?(所以可以看出,分数和整数也是有联系的)这些小数你又是这样填的?三、深化联系:
合作交流:刚才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了我们所学的各种数,整理了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关数的知识学到这儿就结束了吗?关于这些数,还有很多的知识,它们之间还有不少联系。一起看到作业纸,同桌商量,共同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
1、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将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并思考:整数、小数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举个例子说一说。
2、你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分数、百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3、你还记得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呢?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举个例子试试看!
小结:同学们真棒,能有条理地回忆出这么多有关数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四、基础练习:
1、填空:
1、一天,沈阳市的最低气温市零下7摄氏度,记作()℃;上海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
2、自然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3、0.8的计数单位是(),它是由()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的。将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4、25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成了假分数。
5、十个()是一万,()个0.001是0.1,1000个十分之一是()。
6、如果把35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2、判断:
1自然数中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
2比45大,比49小的整数只有三个;比0.5大,比0.9小的小数也只有三个。()
34和0.25互为倒数。()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了15千克,还剩0.3千克。()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校对,并对习题作适当延伸。
拓展练习:
1、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你能用不同类型的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吗?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表示方法。
提问:如果将题目要求改成: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平方米,你能用不同类型的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吗?
指名回答,交流:改后百分数真的不能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分数呢?通过这道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深化各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31~45页。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引导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引导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难点:
1、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1)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
(2)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
(3)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响应的数学概念。
(4)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六、教材编写特点:
1、创设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认数情境。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3、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
4、内容呈现的方式既符合逻辑又生动活泼。
七、课时安排:(8课时)
1、数数数的组成…………………………………1课时
2、读数写数…………………………………………2课时
3、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1课时
4、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课时
5、比多少…………………………………………1课时
6、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31~33页,练习七2、4题。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
教具准备:教师:蛋糕模型,蜡烛;学生: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利用旧知引入,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今天是我妹妹的生日,这儿有一块插了蜡烛的蛋糕(20根),猜猜看有多少根?
2、谈话:老师把蜡烛变成了小棒,在你的桌子上,请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棒怎样表示能引导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
4、小结:10个一是一十,2个十就是二十。
5、以这二十根小棒为标准,估计桌上的小棒总共多少根,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提出问题:你们想学些什么呢?
二、重视学法探究,解决问题
1、在尝试和思考中学会数数:你们会数20到100之间的数吗?(学生试数)
(1)同位配合,一人拿小棒,两人一起数:从21数到30。
(2)一根一根地试数小棒,从31数到100。
(3)10根10根地数100根小棒,归纳: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是100。
2、在观察和游戏中掌握数的组成:
(1)观察三张卡片:
用小棒表示64、22、42的组成、用汉字表示三个数的组成。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出示6捆小棒(每捆10根)和4根小棒,它是怎样组成的?一共是多少?
②出示2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样组成的?
③出示数(四十二),用小棒表示,说说它的组成。
④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总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师生“对口令”:
师生
292个十9个一
4个十8个一48
6个十60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数单位、数位的产生,进一步认识万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含个级和万级的数位顺序表;理解整万数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 联系实际,初步感知整万数的大小,感受整万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 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
由时间单位和面积单位的选择引入,说明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师:计数时要用到计数单位。你知道什么是计数吗?(不知道)
师:简单的说,计数就是数数。(出示石子计数的图片)人类祖先曾经用过石子计数,例如抓到1只羊,用1个小石子表示;(出示很多石子)这位祖先抓到的羊很多(学生笑),怎么办呢?(出示大石子)
师:猜一猜,这个大的石子表示什么?(1个十)像个、十就是计数单位。如果十不够怎么办?(用百表示)百不够呢?(用千)
师:个、十、百、千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出示:4个小石子和2个大石子。小石子在前,大石子在后。
师:这些石子表示的数是多少?(24)为什么不是42呢,4个小石子在2个大石子前面啊?
生:1个大石子表示1个十,2个就是2个十,4个小石子就是4个一,合起来就是24。
师:对!计数时,计数单位的位置是有规定的。像计数单位十的位置就必须在计数单位个的前面。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像计数单位一所在的数位就是个位,十所在的数位呢?百、千呢?(对应计数单位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二、 认识万级的计数单位
师:我们知道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它们所在的数位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出示:20xx年我国甘蔗产量是90 240 000吨;20xx年我国油菜籽产量是11 420 000吨。谁能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举手的同学很少,第一个学生读不出,第二个学生准确读出,第三个学生大声地准确读出)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大数怎么读吗?想和这两个同学读的一样好吗?(学生频频点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数。(揭示课题:认数)
师:比千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几个千是一万?(十个千是一万)
师:感觉一万怎么样?(很大)比万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万)
出示:100 000个小正方体排成的100×10×100的长方体。(学生不由得发出惊叹声)
师:比十万大的是什么?(百万)比百万大的呢?(千万)咱们这个屏幕已经放不下了,你能想象一下吗?(学生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想象,并不断发出惊叹声)
师:比千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它们所在的数位是什么?
生: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相机板书)
师:还有更大的计数单位吗?(有。个别学生还说出了“亿”)是的,还有很多。(在千万、千万位前面板书省略号)
三、 教学整万数的写法
1. 了解计数器上的数位。
师:刚才我们用小正方体表示计数单位,太麻烦了,好在我们有计数器。(出示一个四位的计数器)一个计数器够吗?(不够)那我们可以用两个(将两个计数器合并成一个计数器)。
师:千位左边是什么?(学生逐一读出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 写五位的整万数。
师:(在计数器的万位上拨1颗珠)这表示多少?(一万)
继续在计数器的万位上依次拨出2颗、3颗、4颗珠,学生依次读出两万、三万、四万。
师:会写吗?把四万这个数写出来。
师:你是怎么写的?
生:先写一个4,再写四个0。(板书:40 000)
分别在万位接着拨出5颗、6颗、7颗、8颗、9颗珠,学生依次读数,并写出七万、九万,交流写法。
3. 初步感受万级数的意义。
师:我们在写四万时,先写4,再写四个0。(指40 000中的“4”)“4”表示什么?(4个一万)
师:(指70 000中的“7”、90 000中的“9”)“7”表示什么?“9”呢?(7个一万、9个一万)
师:这几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末四位都是0)为什么?
生:都是在万位上拨珠,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没有珠,所以用0表示。
师:是呀,当某个数位上一颗珠也没有时,就写0占位!写几万的时候,先写什么?
生:写几万都先写那个几。
师:哦,几万就先写几。再写——(四个0)
4. 写六位的整万数。
师:(在9万上再拨1颗珠)再拨1颗珠是——
生:满十进一,10个一万是十万。
将万位上的10颗珠退去,在十万位上拨1颗珠,再在万位上拨1颗珠,学生答十一万。
师:会写这个数吗?(学生写数)怎么写?
生:先写11,再写四个0。(板书: 110 000)
帮助写错的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
在万位上继续拨珠,学生依次读出十二万、十三万、十四万、十五万,写出十五万。
师:(边说边拨珠)在万位上拨9颗珠,十万位上拨9颗珠,会写吗?
生:先写99,再写四个0。
师:这些数中的“11”“15”“99”表示什么?(11个万,15个万,99个万)怎样写出这些数?
生:是多少万就先写多少,再写四个0。
师:这些数都表示多少万,这样的数都是整万数。整万数都有什么特点?
生:末尾都有四个0。
5. 写七、八位的整万数。
师:在99万的基础上再拨一颗珠,是多少万?(一百万)
师生合作拨出一百万、一百零一万,并写数。
师:看来,要想既对又快地写出整万数,还要有一个检查的方法,怎么检查?
生:末尾都是四个0。
师:我们可以把这四个0和前面的数分开,(在1 010 000上画分级线)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检查是不是把数写对了。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99万,学生读数、写数,接着从一百九十六万拨到一百九十九万,要求学生读数。
师:现在计数器上是199万,再拨一个珠是多少?(二百万)对,满十进一。
师继续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依次读出二百零一万……二百零六万,并写出二百零六万,指导学生用画线的方法检查。
出示:十万十万地数,从九百六十万数到一千零二十万。
师生共同拨珠、读数、写数、校对。
四、 介绍数级
师:刚才我们把这些整万数分成了两个部分,后面是四个0,前面这些数表示什么?
生:多少个万。
师:这些数(指万级上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按照中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刚才将个级数与万级数分开实际上就是将整万数分级,所画的虚线叫做分级线。
师:万级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1 010 000中的“101”表示——(101个万)
五、 教学整万数的读法
师:大数容易读错,用分级的方法把万级和个级分开,就不容易读错了。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把整万数先分级,再读一读、比一比。(学生正确读数)
师:既然让我们读一读,比一比,你在读的过程中比了什么?
生:先读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
师:(指85万)读万级中的数和我们以前读数的方法有什么联系?(一样)为什么还要加上“万”?
生:不加上“万”就变成85了。
师:对,那就变成哪一级的数了?(个级)万级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所以读的时候要加上一个“万”字。
六、 感受整万数的大小
师:生活中的大数有很多。(出示图片: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有座位60 000个)
学生读数。
师:60 000有多大呢?我们一个班有多少人?(46人)就算50人吧,你知道要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能坐满体育馆?(学生算出结果,都很惊讶)
出示:100 000张纸摞在一起有多高?
师:猜猜这一摞纸大约有多高?(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出示:(1)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有400 000平方米。
(2) 北京著名的园林——颐和园面积约是2 900 000平方米。
学生读数,并通过交流感受数的实际大小。
出示课始两个数据,师:现在你会读了吗?(让开始不会读的学生读数)
七、 综合练习
师生合作,按要求拨珠、写数。(教师说要求,指名按要求拨珠,其他同学写数)
师:学习整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出示:(1) 大约在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就灭绝了,原因到现在还是个谜。(2) 全世界可确认的昆虫大约有七十万种。(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0 000个物种灭绝。(4) 大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300 000~700 000人因烟尘污染而提前死亡,25000000儿童患上慢性咽炎。
学生读数、写数,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八、 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整万数)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回去了解一下。
1.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要分级计数,西方国家是按什么习惯计数的呢?请课后通过走访或查阅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和同学交流。
2. 如果数目很大,计数单位不够了,怎么办?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6页中的例1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2.经历探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会到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算一算。(口算下面各题。)
300+900= 1000+5000= 800+200= 8000—5000=
700—400= 160—90= 1500—800= 1000—300=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并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估一估。
1.红星小学有学生1203人,约有()人。
2.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358元,约有()元。
3.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5015元,约有()元。
4.一台冰箱的价格是2495元,约有()元。
指生进行估计,并让学生说说估计的方法。
(三)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求近似数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又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答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笔算。
①想法:把358和218加起来,看有没有超过500。
②质疑:358+218会计算吗?(不会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2)估算。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的钱超过了300元,电吹风的钱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元),所以带500元钱肯定不够。
方法二: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方法三:500元买了200多元的电吹风,剩下不到300元,肯定不够买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巩固算法。
问题:带700元够吗?
1.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元),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方法二:700元买了不到400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超过3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吹风。
方法三:700元买了不到300元的电吹风,剩下的钱超过4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的过程,亲身体会到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来进行估算,在算法交流中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数感。】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连一连。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5题。
(1)学生仔细读题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说明:第2问是求几千人?
(三)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估算的方法。
(四)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7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提示学生:“要包装3盒礼物”是多余的条件。
(五)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4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1~3题,口算练习。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做练习,复习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
二、练习:
1、口算练习(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30+8= 40+3= 55-5= 90+9=
45-5= 60+6= 48-8= 70+2=
80+6= 77-7= 24-4= 50+3=
26-6= 48-8= 80+4= 31-1=
2、完成练习八1~3题。
(1)第1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根据要求在括号里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①所填数中,哪个数最接近100?
②67接近60还是更接近70?62呢?
(2)第2题: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数的`题。
把下面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想一想:从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样数放在最前面?什么样的数放在最后面?
学生拿出数字卡片,在小组中完成。指名板演订正。
(3)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比较大小的题。
帮小蜜蜂回家,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①大于60的数有哪些?
②小于60的数有哪些?
三、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40、63、70、19、29、36、38 19、29、36、38、40、63、70
课后小记:
课题八 练习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第63、64页的内容。是第五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第二课时,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理解了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数感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主要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知道1000以内数的组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数小棒,在边数边捆的活动中,重点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活动二:在数位表上,用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三位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并试着读出来。
教学目标
1、在数小棒、在数位表中摆数的过程中,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知道10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在用数字卡片摆数的活动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为学生提供数量为100多的学具实物──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
2、师生共同数小棒,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1)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2)摆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学习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设计3个形象直观的、颜色不同的数位盒。“每个小组都数出了小棒的根数,这儿有3个盒子,怎样放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呢?”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理解。
2、创设数数的情境。“能数出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在数数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产生“要把1000根捆起来……”“因为够10个百了就要捆起来”“10个百是一千”“还要再加上一个盒子”等,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突出一个原则: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数数、摆、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教学环节】
课前两分钟:让我们来当小老师吧!学生出题,指名回答。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看大屏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课件:小棒一根一根地出现,10根被丝带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出现,10捆又捆成一大捆。)
2、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小结:这是我们原来学习的知识,大家掌握得真好!
[意图: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交流和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重温旧知──100以内数的数数方法: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渗透数数方法,掌握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分小组数小棒
1、估计本组小棒的根数。
3、小组合作数数,在数之前提要求:要数得既快又准,数完后要让别人一眼能看出是多少根。
4、 交流汇报,对学生能数出比100大的数给予鼓励评价。
[意图: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和理解比100大的数的意义,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小组为单位数小棒,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摆小棒
1、老师准备三个颜色不同的盒子,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小棒往里一放,就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有多少根?小组商量一下。
2、指定一个组到讲台操作。
3、集体讨论这个组的摆法好不好。
4、小结:满10个十是100,捆成一大捆,放在左边的盒子里,中间的盒子里放整十的,右边的盒子里放单根的。
5、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6、其他组也来捆一捆、摆一摆自己组的小棒,并说说组成(生活动。)
[意图:将抽象的计数单位以形象直观的三个颜色不同的盒子代替,使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问题“怎样摆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小棒”的提出,请学生把小棒摆在盒子里,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理解。]
(三)数全班的小棒
1、师生共同数全班的小棒数:(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单根单根地数……)
(1)先整百整百地数,数到421,再整十整十地数数到491、501时,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并讨论数中的0的作用。
小结:1个十也没有,就要写0来占位。
(2)单根单根地数,当数到509、510时,怎么办?(个位满十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试着写出这个数,并提个问题考考大家。
(3)感知1000。
数完全班的小棒,再继续往里添,添到1000,小棒该怎么办?(再加一个大盒子)。
(4)感知1000根小棒的多少,用胳膊抱一抱,(生动手体验)
(5)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新的数位“千位”,完善数位顺序表。
[意图:千以内的读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本环节设计用多种形式数: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单根单根地数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使学生自主构建起满十打捆、满百再打捆、满千打一大捆的知识体系,体会到10个一百是一千、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并能正确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四)进行摆卡片的比赛。
1、小组合作制作数位表。
2、然后用0、2、3的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三位数并读出来。
3、指定一组到前面演示,并说一说数的组成。
2、再选一组数,学生自由摆,师巡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用数字卡片摆数并读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摆、读,既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联系生活,感知1000以内的数
1、 谈一谈学习收获。
2、 说说生活中看到的1000以内的数。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6-15
《百分数的认识》经典教学设计06-18
教学设计《百分数的认识》06-16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6-22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0-18
数的顺序教学设计10-03
数豆子教学设计11-11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07-05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06-15
《有理数》教学设计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