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4 15:39: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江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望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

  积累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 感悟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

  2、读出重音。

  3、 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 ”“肠断”。

  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 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 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 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 没有粉饰、刻板之语 ,多 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 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 、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 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屏幕显示关于词的来源及特点。

  根据学生积累介绍作者

  指导朗读

  再读全诗

  深入理解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 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教学回顾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8个生字,记住字形,理解新词。

  2、 初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指导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难点: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南、鱼”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

  4、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可 采莲 莲叶 田田 鱼戏 间 西 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别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

  采莲:采摘莲子

  戏:游戏、嬉戏

  二、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口头组词:长江、江水、江南

  南:下面的里面不是羊,口头组词。

  可:注意笔顺,最后写竖钩。口头组词。

  鱼:上面像鱼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北:右面先写撇,左不出头。

  实施修改意见

  了解江南

  重点指导“鱼、西”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录像出示有关江南一带风光、山水的.内容,使学生对江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选做:

  课外阅读:描写江南的景色。

  实施修改意见

  生字加拼音写2遍

  教学札记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 理解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新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小学时候,同学们学过杜甫的哪些诗作,能回忆起来吗?(学生回忆,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杜甫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

  二、人物小传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市)人。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艺术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2、岐王与崔九

  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为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岐王,岐王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被封为岐王。

  崔九,崔涤,唐朝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已经从“开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昌盛迅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触,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

  四、指导诵读

  1、播放视频朗读。I:教学资源\视频朗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_标清.mp4

  2、朗读指导。(注意朗读节奏、韵脚、重音)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学生自由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重音和韵脚。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5、学生齐读。

  五、疏通诗句

  1、重点字词解释。

  逢:遇见、碰见; 寻常:经常、常常; 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2、翻译全诗。

  当年,在岐王府邸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的厅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六、情感探究

  1、引入思考

  此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清代黄生《杜诗说》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

  2、思考:

  (1)诗人和李龟年相逢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你从诗中哪里读出的?

  (2)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4) “落花时节”有哪些深层意蕴?

  3、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分组展示讨论成果。

  5、师生小结

  (1)诗人和李龟年相逢的暮春时节(或春末夏初)的江南;诗中“落花时

  节”点明了时间是暮春(或春末夏初),“正是江南好风景”,交代了相逢在江南。

  (2)诗人前两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交往;后两句写诗人在江南与李龟年的重逢;全诗抚今追昔,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盛世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的欣慰以及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叹。

  (3)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他对大唐盛世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的欣慰以及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叹的。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这里蕴含的`天上人间之感,需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

  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显得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这“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自不难领会;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调。全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

  (4)“落花时节”四字的深层意蕴:

  第一、是指自然界百花凋零的季节;

  第二、暗指诗人和李龟年青春已逝,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都随时光流逝;

  第三、暗示李唐王朝国事凋零,盛世繁华不再。

  七、总结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结合课堂内容和课前资料,给这首诗写一段三百左右的欣赏短文。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2.品味作者诗化的语言

  3.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作者诗化的语言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以白居易的《忆江南》激趣导入。

  走近江南,初窥其貌

  1.学生自由朗读文本,思考作者所写的的江南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并用一两个词概括。

  美的或充满诗意的

  2.作者对这样一个江南持有一种什么情感?

  课文第一段第一句:太喜欢我的江南。

  3.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叫做什么?

  直抒胸臆。

  4.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先声夺人,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

  齐声朗读第一段感受喜爱之情

  走进江南,寻美访美

  走进江南,我们会发现江南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充满诗意,请在文本中找出能表现江南美的具体形象。并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江南的雨 淙淙 颤颤 绵长

  江南的女子 水灵灵弱弱的却充满力量

  江南的水 活泼而清丽

  江南的村庄 炊烟袅袅

  江南的荷塘 色彩斑斓

  江南的秋月 含情的写满了相思

  ……

  徜徉江南,欣赏佳句

  作者笔下的江南是温柔的,是活泼的,是色彩斑斓的,是含情脉脉的,让我们徜徉其中,不忍离去。这一切要归功于作者优美的语言描写。请再次阅读文本划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对它进行赏析。句子有:

  1.我的江南在我的心里太重太重,怕说出来写出来反而轻了它。

  2.只是,我的江南不去唱它,亦是在年轻里如梦如诗地睡着,像个女孩子,永远有散不开的17岁的情怀,17岁的温柔。

  3.淅淅沥沥的像一千多年前唐朝女子拨弄的丝弦,有淙淙的音还有颤颤的形。

  ……

  再见江南,访古思今

  关于江南,正如作者所言,它在唐诗宋词里被吟唱了好多章,被文人墨客描绘了太多次。江南应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句,一曲曲动听的歌谣。再见江南,让我们在古人的诗作中和它道别。

  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南——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再见江南,你是那么柔美动人,你又是那样清瘦冷峻。如今,我们回到了家乡,相比邓皓笔下的江南,我想我们的家乡也是一样美丽动人。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抓住家乡特有的一两处景致描绘出自己对家乡所思所感。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的欢悦的心情。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彩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的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认识笔画“竖弯”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评价任务

  通过指导练习,书空练习,教师的讲解,认识生字“西”。

  通过动画和示范朗读,以及男女生朗读正确朗读文章,背诵文章。

  通过观看插图,教师的介绍以及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想象情境,读懂诗句

  活动一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孩子说:“我看到()的荷叶。”

  2、教师启发想象,散发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

  3、“除了采莲姑娘,谁也很开心?”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1、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

  2、参照坐标方位配上动作朗读诗句。

  3、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完成目标二)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以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导规范表达,并且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评价目标二)环节二

  拓展阅读,积累知识活动一

  1、观赏江南图片。

  2、小结

  3、阅读白居易的《池上》

  (完成目标三)

  引导孩子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受情趣。

  (评价目标三)环节三

  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活动一

  1、指导书写“西”

  2、描红练习

  3、反馈评价

  (完成目标一)

  通过开火车、男女分读等多种方式人资,组词,熟练掌握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环节四

  复习回顾

  活动一

  1、总结回顾,感受江南采莲的美景。

  (完成目标三)课外拓展,通过教师出示图片,感受江南的美丽风光。

  (评价目标三)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6

  一、课程题目:《江南》

  二、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情景的古诗,选自《汉乐府》。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章大量运用了反复的句式,体现出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描绘了江南采莲热闹欢乐的场面,从鱼儿嬉戏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采莲人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学生已经学完拼音,掌握了用拼音认识生字的方法。他们有阅读的兴趣,喜欢读书,只是没有朗读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江、南”等九个生字,三点水和草字头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正确书写“可、东”两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按照小组读、情景代入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增加古诗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可、东”俩字。

  教学难点: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东南西北”方位卡片、小鱼卡片、莲花卡片

  七、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师: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河流一条连着一条,池塘一片连着一片,每年夏天荷花都你拥我挤地争着开放,是不是非常美呀,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这个美丽的地方,那么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呀要做(课件出示题目——“江南”)

  (二)板书课题

  1、指名读,齐读课题。

  2、学习“江”、“南”这两个字。想想“江”字的偏旁是什么?想一想江南与什么有关?

  二、初读课文

  (一)巧设情景,通过“吟诵门”的形式,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二)前后两个同学自读课文,考察解决生字的方法

  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举手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

  三、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学生指明读引入“莲”“南”两个字

  “莲”是一种水生植物,所以是草字头。

  “南”前鼻音

  2.学生指明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3.以小组为单位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4、教师领读,注意情感、语调与停顿。

  5、再次指明读,教师评价。

  6、着重读“莲叶何田田”,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7、班级齐读,教师评价。

  8、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小鱼及莲花的角色,边读边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真实的景象,再现“鱼戏莲叶间”的场景,教师评价。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展示)

  以“采莲”的方式检查生字认读,班级齐读——指明读——教师复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

  指导写字:可东

  (一)以采莲结束,乘船回家创设情景,只有正确写好这两个生字才能上船,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

  (二)讲师讲解生字,学生举起右手在空中跟写

  1、“可”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五笔竖钩

  竖钩第一次学习,强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右边,学生复写。

  “东”一笔横,二笔撇折,三笔竖钩

  区别和“可”字竖钩的不同,强电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上,学生复写。

  2、教师再次板书,学生空中复写。

  3、学生单独复写,教师评价。

  (三)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课本描红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四)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学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五、升华主题,表达感情

  下面渔夫说那现在我要带你们回家啦,游玩了那么美丽的江南,你们相对江南说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以下体会表达以下几种感情:1、江南真美丽,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2、江南这么美,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江南看一看。)

  六、布置作业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可”“东”两个字。

  3、搜集其他与莲花有关的古诗,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7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理解诗句,背诵诗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助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字。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同样的方法学习“南”字。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自由介绍。

  2、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3、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组织游戏。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3、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

  ③(教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

  ④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②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③学生大胆想象。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④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⑤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江南春》教学设计10-01

语文教学设计12-14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08-24

语文教学设计06-26

语文《元日》教学设计12-05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07-21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2-17

二语文下教学设计01-12

《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11-26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