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31 16:46: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 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师展示蝴蝶标本),好看吗?这是二年级的小同学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

  二、讲授新课

  1. 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 (请学生将各收集的昆虫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

  2.概括(教师结合标本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3.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播放配乐朗诵昆虫课件。)

  4.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 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蜓、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下来。

  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

  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

  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

  1.古典油画的特点

  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台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学生讨论)

  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

  二、学生作业

  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三、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

  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五、教学反思

  民间面塑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

  二、形象回忆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扎眼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背景分析: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鼓励学生求异、求新、注重知识积累等,却忽视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或者是片面的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看作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展示学生个性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表现自我的(即表现学生个人独特性)氛围,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外现。只有每个学生都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一面,才能使他们的独特性在班集体中得到共享,使每一个问题都能生发出许多答案,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课堂与学生主体的社会生活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展现出每个同学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主体独特的审美感受,让学生的造型和表现更趋于个性化,让学生表现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尽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愫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谜导入:

  师:早知道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老师想检验一下。下面请你们猜测一则谜语:脑袋圆圆,嘴巴尖尖,和云儿比高,和树儿交友(谜底:小鸟)。

  (用一则简单的谜语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向课堂)

  二、学生看图后讲述“小鸟谜路”的故事,提出问题:怎样帮小鸟找家?

  师:我们今天学习《小鸟找家》这一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页,仔细观察书中的`连环画,并用流畅的语言大声地把故事讲出来!

  生1:一只小鸟长大了,想独自出去玩,于是和妈妈再见后出了门,小鸟玩得高兴极了,一会儿看见了美丽的花呀、草呀、漂亮的蝴蝶呀,还摘了一朵花插在自己的头上,它玩得好高兴啊,这时天慢慢地暗下来了,哎呀,该回家了啊,可是小鸟看不见路啊!怎么办呢,它哭得好伤心哪!

  生2:一只小鸟长大了,想独自出去玩,于是对妈妈说:“妈妈,再见!”便出发了。小鸟玩得高兴极了,一会儿看见了美丽的花呀、草呀、漂亮的蝴蝶呀,还摘了一朵花插在自己的头上,它玩得好高兴啊,这时天慢慢地暗下来了,哎呀,该回家了啊,可是小鸟看不见路啊!怎么办呢,它一边掉泪一边想:我一定要回家!

  师:这个同学遇到困难不屈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它的同学看了这些连环画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3:我有,第四幅图中小鸟张大了嘴巴我好象听见它在喊:“妈妈,妈妈!”

  师:刚才这个同学不仅从画面中看到了小鸟的心情,而且还听到了小鸟的声音。

  (赞许学生对相同的画面的个性化理解,鼓励他们交流由于不同的想象力和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而导致的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小鸟的心情的?

  生答:看小鸟脸上的表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小鸟的表情和它的画法连起来。

  连线题:

  忧愁 伤心 高兴 害怕

  (用有趣的练习及时地将学生总结得出的答案提炼出来)

  师:你认为画面上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有趣、高兴?

  (引导学生感受书中“拟人”表现手法的运用:鸟妈妈系着围裙;小鸟头上戴着花儿等。对学生个体的特殊兴趣观,只要是健康的,老师要肯定他的独特性,。)

  【本教材摒弃了以前那种“枯燥的技能技巧练习”,加强了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它以一个故事情节为主线,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载体,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活了他们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情景的意识。只有将美术创作与学生的个人经历结合起来,作品才更具有个性和创意。】

  三、生讨论并交流:怎样帮小鸟找家?

  师:天黑了,小鸟类找不到家了!怎样才能回家啊!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想出办法吗?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不回家啦,另外做个家。

  师:他想的办法好吗?

  生(齐声答):不好!

  师:为什么啊?

  师(小结):是啊,不回家怎么行啊?妈妈会想它的啊!再说,妈妈给了它好多爱,它还没回报呢!

  (在肯定学生思维独特性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的教育。)

  师:下面请你们以两排四人为一个小组谈谈自己所想的办法。然后把好办法告诉我们大家?看哪些同学能想到其它同学想不到的办法。

  (分小组让同学们交流,给每个同学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小组代表交流小鸟找家的办法:要鸟警察叔叔帮忙。

  四、生交流并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小鸟找家”的情景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怎样画小鸟啊

  (生谈)

  师:请几个同学到台前演板画小鸟。

  (生画完后,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演板作品。)

  问1、哪只小鸟最胖啊?

  2、哪只小鸟最瘦呢?

  3、哪只翅膀最大,哪只翅膀最小,你喜欢什么样的小鸟呢?说说原因!

  生1:我喜欢胖的,因为它可爱!

  生2:我喜欢瘦的,因为它看起来很有精神,好像很会飞的样子!

  生3:我喜欢那只小的,因为它像一个可爱的鸟孩子!

  ……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都不愧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有人会问,老师怎么说每个人都答得好呢?因为人对美的感受不一样,这种感觉并不是唯一的!

  (分析每只小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到不同的个体便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他们在心里认可了这种不同的感受,便认可了建立在感受基础上的个性化的美术表现。)

  五、分析讨论树(鸟的生活环境)的画法

  师(出示各种不同的表现风格的树):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树。想想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那种象刚发芽的那种树!

  生2、我喜欢那种叶子长得好茂盛的树,因为它像夏天!

  师:是啊,不同名称的树,不同季节的树都是不同的,在你们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树是什么样儿的呢?谁能画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演板画各类不同的树。)

  六、尝试表现小鸟找家的情景

  师:请同学们想想,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小鸟找到家?在你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不能的话可以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想办法!

  七、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属“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学习的重难点是学生能够表现出以小鸟和大树为主要内容的有个性的作品,为了突破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以下几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切实做到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学生课堂练习由“引导学生表现出好的作品”转变为“引导学生表现出我的作品”。有好多老师感到疑惑:“学生越大越没了创造性”。这一点正是我们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的。过去的美术教学一味地追求将被表现对象画得像,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生活经历和对客体的情感因素的表现,导致学生作品千人一面。为了彰显学生作品的独特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表现自我的意识。

  2、让学生的嘴巴从“约束式”转变为“开放式”。语言是学生创造思维得以外现的重要渠道。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的主体地位太过,学生很难畅所欲言地表达并交流自己的思想,他们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能量被教师的知识、权威和规范所掩盖,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大胆地交流自己赏析作品时不同的审美体验,畅谈自己为小鸟找家的好主意,交流自己表现小鸟和树林的构思等,让学生的智慧在交流中提升。

  3、让教师的范作从“典范式”转变为“批判式”。从“单一示范”转变为“多项展示”。在教学中,教师是否示范是一件很矛盾的事,示范了,便担心学生的作品会千篇一律,学生主体的独特性不能得以显现,如果不示范而让学生自由表现,学生有时候会无所适从。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教师的多种小鸟和树的画法进行赏析、批判,根据学生个体认识将老师范作中的“不足”进行再创作,变为有学生自我的作品。

  4、将作品的评价从“审美型”转变为“独特、审美、趣味综合型”。以前的作品评价方式认为:看起来很像表现对象、好看的作品才是美。我们现在应该更新这种评价方式,作品的趣味性、独特性、创新性更是一种愉悦身心、启迪智慧、有利于人类发展的高层次的美,在评价作品时应该从“独特、审美、趣味”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作品,强化学生的主体特征。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学画农民画》是人美版第八册第十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是通过欣赏、临摹农民画,了解农民画的起源、艺术特色和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感受其夸张、强烈的表现手法。农民画与儿童画从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它利于儿童理解和模仿,从而学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难点:装饰色、装饰线的大胆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

  《小鱼的故事》,有一条小鱼,她很爱美,身边的小动物们经过造型师的修整之后,变得特别的美丽,她非常羡慕。于是,小鱼也走进了造型师的屋子。她会变成什么样呢?你们想看看吗?(生)

  (欣赏农民画《鱼》)

  你们觉得小鱼漂亮吗?(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作品吗?(农民画)

  你们想不想向这位造型师学习,也设计出这么美的作品?

  今天就一起学习农民画。

  二、讲授新知:

  1、问题:什么是农民画?你认为他有什么特点呢?

  师: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内容多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表现手法真挚泼辣,造型夸张,色彩绚丽浓厚,一派乡土气息。

  2、小鱼对自己的新形象也很满意,瞧,她正拿出以前照片在比较呢,同学们也一起看看吧:

  问题:比较一下,农民画中的小鱼和现实中的小鱼有什么不同?

  (农民画中的小鱼身上多了很多的花纹,有小花,还有条小鱼呢;它的颜色很丰富,尾巴像彩虹一样,这些都是现实中的小鱼没有的,说明他的想象力很丰富。)

  3、你们说的太好了,小鱼现在已经拜师了,她不光想自己美,也想让周围的朋友们一起

  美丽起来,她现在已经到了农民画的王国了,同学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欣赏吧!(欣赏农民画图片)

  4、又看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她们的花纹与色彩以及外形特征又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花纹:1:农民画的花纹是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形象,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形象来打扮作品。色彩:2:色彩艳丽,对比鲜艳,具有喜庆的意味,体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外形特征:外形夸张、变形、突出特点,具有平面装饰性)

  三、合作探究:

  老师真高兴,同学们已经了解农民画的基本特点,那又该怎么画农民画呢?

  1、根据自己兴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讨论一下,1、磨谷谷2、猴吸烟3、舞龙这三幅学生作品是怎样改画和添画农民画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这几幅图是怎样从形象、色彩、环境几方面进行改画的?

  (磨谷谷:进行了改画,将画面的颜色,改成了蓝色调,虽不丰富,但是也很协调,花纹变得丰富有趣了。

  猴吸烟:这幅画不但从颜色、花纹以及小配饰上进行了改画,而且还对背景上进行了添画,使画面更加的饱满有趣!舞龙:和猴吸烟相同,使用了改画和添画。)

  你们觉得这么画有趣吗?(生)你们想画吗?(生)那我们一起来画一张农民画吧

  四、作业:

  1、提出要求:从课本上或自己找的图片资料中选一幅农民画,根据你的想法进行改画、添画,注意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2、辅导要点:

  添画或改画注意构图饱满、色彩鲜艳、注意色彩搭配。

  五、作业展评:(构图、色彩、画面内容)

  互评:小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

  自评:你选用的是哪一幅农民画,你进行了改画还是添画?你最喜欢你画中的什么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还需修改。

  六、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农民画,也学会了画农民画。但农民画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类,包括年画、版画、剪纸、壁画等等民间艺术。它来源于生活,也充实了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如今,农民画的天地更为广阔,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观察 、回忆、交流,感受生命带来的独特的美丽,简单了解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

  2、 展开回忆、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想象、探索、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画面。

  教学难点:

  在画面中表现不同种动物出壳的特点和画面的生动性。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几位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呀?(大屏幕显示几只不同颜色的蛋)请同学们猜一猜谁藏在蛋宝宝里呢?(生答后可补充提问:剩下的蛋里还会钻出什么来呢?)

  2、小结:同学们答得非常好。小鸡、小鸭这些禽类动物都是下蛋生宝宝的,蛇、乌龟这些爬行动物同样也是下蛋生宝宝,我们把下蛋生宝宝的动物叫“卵生动物”。那这些小动物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呢?同学们知道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出示课题:“出壳了”。

  二、探究(—)

  1、出示小鸡孵化过程视频。

  2、它怎样冲出这个房间的呢?(它的身体是一下子就全露出来了吗?) 通过刚才视频的观看学生回忆宝宝出壳的情景,并组织学生进行破壳的表演。(大家一起来表演:鸡蛋鸡蛋圆溜溜,小鸡宝宝要出壳,小嘴啄一啄,啄一啄;翅膀顶一顶,顶一顶;小腿蹬一蹬,蹬一蹬。)

  3、小鸡出壳了,蛋壳还是圆溜溜的吗?破了的蛋壳怎么画呢?(请学生完成)

  4、小鸡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看看周围,它会想些什么呢?

  5、陆续的蛋壳破了,看到这么多与自己长相不同的伙伴,它又会想些什么呢?

  6、鸡妈妈看到刚出生的宝宝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鸡宝宝出壳了,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想出壳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瞧!它们已经迫不及待了。(课件出示)欣赏图片:

  1、小鳄鱼用自己的力量顶开了蛋壳,他好奇地东张西望,妈妈看到它的出世非常的高兴,爬到了小鳄鱼的身边,开始了它们幸福的生活。

  2、刚刚出世的小鹤同样用自己的努力打开了蛋壳,并坚强地站立起来,它蹒跚地走着,好像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3、小海龟刚刚出世便游回到大海的怀抱。

  4、小企鹅、小鹅出生后都与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5、有些稀有动物没有没那么幸运,它们没有妈妈温暖的怀抱,只能在人工的孵化箱里出世。

  四、绘画指导:

  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想用你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吗?你想表现小动物破壳的情景呢还是见妈妈的情景?

  注意一定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来画(范画)

  1、画妈妈孵蛋的情景:(可通过以出示的鸡妈妈与蛋宝宝的教具摆一摆)注意画面的分布,主体大,并放在突出的位置。

  2、画小动物出壳的情景:注意小动物出壳是主体,小动物、蛋壳、背景色要区分。

  3、画小动物出课后与妈妈在一起:注意妈妈与小动物的大小比例关系的协调。

  五、布置作业

  大胆、自由地表现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

  六、展评总结

  《出壳了》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目标是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的表现出一种自己喜爱生物出壳时候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美丽生命的不屈和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得很多。小是我设计了小鸡出壳过程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亲眼去看、去感受,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就是那只鸡宝宝,破壳而出的那一刻有什么感受,会看到些什么?让学生角色扮演,设计这些环节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喜悦。教学中,我时而让学生画,时而让学生模仿动作,时而动脑思考,时而进行情境表演。学生由听者变成了实际参与者,在自己说的同时又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和积极探索的状态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学习的要求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的,因此,每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均能达到要求。教师的组内点拨、激励评价也使同学们尝试了成功,激发再学习的欲望。

  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没有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表现,如剪贴、用橡皮泥等;二没有在黑板上演示,虽然我准备了范画,但没有演示的直观性强;四我的语言有亲和力,但是还要进一步提炼自己的语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各种纸盒、剪刀、双面胶

  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个立体的房间模型,要求有简单家具。

  2、能够注意到空间物品形色的合理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观看光盘,了解设计六要素,欣赏不同居室风格、色彩与居室的关系、重点看儿童居室,家具的.各种造型、欣赏学生作品

  2、分组讨论交流,吧带来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同时要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特质,色彩等方面进行讨论,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做什么。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鼓励学生本着家居设计的原则:简单、统一、匹配、调和、变化。把讨论的结果用草图勾画出来,进行交流,互相提建议,进一步完善设计思路。对于制作中出现家具的比例和房间的比例不当,老师要及时提醒纠正。对于有创意的设计要及时展示给大家。

  三、课后小结

  分组合作的同学,选一名代表对本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体会作品中的意境,根据古诗词画一幅水墨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画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并创作一幅诗画相映成辉的水墨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古诗词,画一幅水墨画。

  难点:作品表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活情境导入,教师描述学校池塘的初夏景色,荷塘中的荷花刚刚冒尖,许多的蜻蜓在荷塘里飞舞,引导学生回忆画面,并思考:这样美丽的场景我们可以配上一首什么诗词?

  学生感受、观察,畅所欲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诗意,今天我们就要用手中的笔墨来表现诗词中的意境。引出课题《水墨诗心》。

  (二)描述分析

  1.小活动“连一连”,展示书中的四句古诗进行感悟,从课件的图片中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配对。

  学生对比观察并分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第三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一幅;孤舟蓑笠翁,孤钓寒江雪——第四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二幅。

  2.说一说,这样的连线是通过哪些内容判断的.?除了内容之外,画面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表现诗意?

  根据松树、柳树、小舟、枫林这样的内容进行选择;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通过色彩进行表现。

  教师总结:除了内容可以表达诗的诗意之外,还可以通过色彩、画面的构图来表达。如独钓寒江雪中的“独”,画面大片的留白来表现意境。

  3.课件展示潘鸿海《鱼戏莲图》,并提问:作品是如何突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内容、构图)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画面表现了繁密的荷叶中,许多鱼儿穿插其中,游水嬉戏的画面;构图中抓住诗中的“戏”字突破,在幽静的莲叶间跳跃着活泼、生动的鱼,通过鱼尾不同方向的摆动,生动的突出“戏”字。

  教师总结: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独具特色,一幅好画配上相应的诗,诗与画的结合能取长补短,可以使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并使画面得到充实;同时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想象的依托。

  (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水墨画的步骤,着重展现诗画相映成辉的表现方法。

  学生观察绘画方法,并构思如何表现一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水墨画。

  (四)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练习:选择一首自己熟悉的古诗词,根据诗意,画一幅水墨画,表现出诗中的意境。(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描绘内容体现诗意,注重笔墨技法)

  2.举办“诗画交友会”的展示活动,组织学生以画会友,并提出意见,进行修改。(学生从作品的主题、笔墨、构图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五)小结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培养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激发传承意识。

  2.课下为语文课本中的诗词配画。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一)编缉指导思想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材版面分析

  图例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鸡出壳开始引入,“许多动物都是自己破壳出生的。当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妈妈见到自己的小宝宝,又会说些什么?”这些话语激发学生从一个有趣的角度,去关怀、去聆听、去感悟生命带给我们的惊喜。

  生命形式无奇不有,除了小鸡、小鸭,当然还有小海龟、小鳄鱼等等,就连小鱼、小虾、小蜘蛛,都是从密密麻麻的卵里爬出来的。本课的教学思路,除了从自然生命的规律发展出发,从容易理解接受的角度出发以外,也以孵化作为引子,根据生命形成的过程,延伸到创作的发生、发展、生成的过程,希望学生能大胆联想,创造出新颖的、表现独特的作品来。

  (三)教学内容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五)学习材料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1.导入

  蛋宝宝带着妈妈的体温,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妈妈的身体像棉被一样地盖在身上,温暖无比,慢慢地蛋宝宝的身体发生变化了。

  2.观察

  破壳前准备——破壳——啄开一圈——完全破壳——挣脱卵壳——伸展——步入壳外世界

  提示:

  雏鸡用什么部位破开蛋壳?

  雏鸡用什么部位蹬开扩大蛋壳的裂痕?

  蛋壳脱落时的状态和碎片是怎么剥离的?

  雏鸡的'绒毛有什么特点?

  3.联想捕捉

  雏鸡来到世上是怎样的心情和动态?

  鸡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做些什么?

  4.形形色色的蛋

  看一看,都有什么形状和斑纹的蛋卵?

  (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引发联想)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小鸡的出生地在哪里?

  鸟类出生在哪里?

  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是从蛋壳里出生的?

  7.评价

  谁画的宝宝最淘气?

  谁画的宝宝最令人意想不到?

  谁画的宝宝爱睡懒觉?

  谁画的背景最有趣?

  请同学们观察孵化过程。(看孵化过程图片、录像等资料)

  学生观察描述:尖嘴、爪子。

  碎片由长短不齐的直线组成,形成折线状。碎片有的粘在蛋壳上,有的掉在地面上。

  是湿润的,绒毛粘在一起的。

  很辛苦,会趴在那里稍微休息一下,睁开眼睛找妈妈,张开小嘴叫一叫。

  身上的毛是湿漉漉的,所以要抖一抖身体,拍一拍翅膀,好像是跳舞。

  外边的世界真亮呀,太晃眼睛了。

  脚还没有力气,所以走路摇摇摆摆。

  使劲翻身,想站起来。

  双黄蛋会孵出双胞胎的小鸡吗?

  先伸出头来,使劲啄掉碎片。

  再伸出脚来,使劲蹬掉碎片。

  把碎片踩脚下,东张西望。

  用翅膀保护孩子,喂食。

  草丛里、鸡房里、砖地上、水边沙地上……

  它的情景在我的眼中。

  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讨论:

  (1)谁出壳了?

  (2)它们长得各有什么特点?

  (3)你认为小朋友画得怎样?

  学生作画。

  可以用事先做好的图形标志做选票,组织学生贴在画上。

  从感受和观察导入,激情引趣,引起注意。

  引导细致的观察动态。

  如果有可能,可以事先请同学观察。

  加入人的情感和联想。

  适当引出妈妈对自己的爱,体会母爱的伟大。

  了解不同种动物的形象特点。

  在最短的时间内,辐射最大的群体,完成评价的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彩色、纸剪、刀胶棒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

  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3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随笔

  剪纸因其材料(纸)和所用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它自己的艺术特色,它的造型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基础,因此形成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表现出人们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然而,多数的教师、家长鼓励学生追求现代、时尚、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儿童油彩、漫画、卡通画、电脑绘画等,对于民间艺术的热爱,笔者利用美术教学的契机,对剪纸艺术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建议及做法:

  1、走进生活大课堂,我先学后教

  2、课堂上我怎样教,使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剪纸艺术的要领

  六、教学反思:

  教学相长,剪纸《十二生肖》这节课收获大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这个老师,我深深的体会到:

  首先,作为教师自己应该学而不厌,利用各种机会、途径深入生活,走进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要以高度的热忱担负起传承我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使命,用自身的热情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并在学习中感受她的魅力,逐渐提升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其次,教学中教师要将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深入浅出的呈现给学生,就要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就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当然挖掘古老的民间艺术时,还要结合当今孩子们的特点,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她的清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我们的下一代也能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愿剪纸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恐龙,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观察、触摸、分析、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结合图片、利用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恐龙,用手抄报的形式介绍恐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美术的趣味性和表现方法的丰富性,养成善于收集资料和使用资料的习惯。培养探究恐龙世界奥秘的兴趣,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同时树立正确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绘画、制作等多种方法表现恐龙。

  2.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地组织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恐龙模型、水彩笔、勾线笔、绘画纸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我来画,你们来猜。

  (板书雷龙简笔画形象)

  师:对,就是一只可爱的小雷龙,今天他想带领大家去他的家乡看一看,你们想去吗?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讲授新课:

  1.探究恐龙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过让你们搜集一下关于恐龙的资料,现在你们能不能交流一下关于恐龙的小知识呢?

  肉食恐龙:头大、脖子短、尾巴粗而短、直立行走……

  4.恐龙的生活环境。

  师:恐龙生活的时代,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为恐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恐龙们生活的自由自在。所以引出我们现在要注重环境保护,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师:我们已经了解恐龙的一些知识,通过想象你想创作一幅关于恐龙的画吗?你创作的恐龙会生活在哪里?恐龙和他的小伙伴在干什么?

  播放同龄小朋友作品欣赏,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三、教师示范:

  教师手绘关于恐龙的作品,并讲解步骤. 1.构图恐龙外形。

  2.刻画细节。

  3.画出大环境。

  4.调整画面关系。

  四、艺术实践:

  发挥想象力,捉住恐龙的特征,运用多种创作方法、创作意见表现恐龙的生活。

  五、作业展评:

  谁的恐龙最生动?

  1.谁的画面构图饱满?

  2.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3.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

  六、总结拓展: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恐龙都是在博物馆里的化石,或者是一些图片、视频等材料,这种生物早已灭绝,但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一个物种正在消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等等,因此倡议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倡导环保理念,爱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元曲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三、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

  课题:六年级美术知识梳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加强对本册教材的系统掌握。

  技能目标:通过系列整理的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情意目标:在回顾全册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全册知识能力目标。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全册知识要点。

  作业要求:根据本学期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重点及能力目标,较为系统地进行归纳整理,以手绘报的形式呈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课件。

  学生:教材、铅笔、彩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一、导入:直接入课

  0.5分钟

  做好上课准备

  稳定情绪、集中精神

  二、梳理知识:20分钟

  1.十一册教材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按照“线条、色彩、设计、国画、泥塑、版画、欣赏、综合探索”等几大知识体系将本册教材各课分类。

  2.系列知识要点:

  利用幻灯片依次对各系列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总结。

  3.六年级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能力:

  幻灯片呈现

  结合教材内容按照各知识体系将所学各课分类整理。

  学生根据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以线条、色彩、设计、国画系列为重点)

  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并欣赏年级优秀作业。

  进一步明确本学期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及能力目标。

  通过按各知识体系将所学各课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梳理与总结;在集体交流中进一步明确知识点及能力目标。

  三、归纳整理:18分钟

  1.实践内容:

  根据本学期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重点及能力目标,较为系统地进行归纳整理,以手绘报的形式呈现出来。

  2.提出要求:

  (1)内容精练、准确;

  (2)图文并茂、构图合理;

  (3)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观赏性。

  3.指导学生进行手绘报的设计与制作。

  观看、聆听,明确实践活动要求。

  通过绘制小报的形式,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总结与归纳,加强理解与掌握。

  四、课堂小结1.5分钟

  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2.回家继续完成完善作业

  欣赏作品,重点为内容精练、准确;图文并茂、构图合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观赏性。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互欣赏作品,促进思维扩展,并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三、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1、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2、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3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龙的原型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

  2、看光盘,欣赏绘画中的龙凤、建筑中的龙凤、器皿中的.龙凤、服饰中的龙凤、龙凤纹等。

  让学生知道自古以来,龙凤形象在记载历史、美化生活、激励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体悟背后的意蕴,在评述中发表自己探究的成果。

  3、在第一、二课时分别让学生画一画龙凤纹样,在此前可看光盘上小朋友的作品启发思路。

  三、课后小结

  表扬造型生动的作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观察、感受、发现各种各样的线条,记住不同线条的特点,体会其美感。

  2、初步尝试线造型的方法,用不同的美丽线条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画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发现、认识线的不同种类。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质疑激趣。师生问好!

  师: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老师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上这节课也感到了幸福,让我们一起唱首《幸福拍手歌》怎么样?

  生:好

  师生同唱《幸福拍手歌》。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歌唱的好听,手也拍的整齐,有节奏,真是太美观了!打开你们的小手看一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手纹、线条。

  师:手掌上的线条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我们的掌纹是由许多长短、曲直、粗细、疏密不同的线,通过特定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线是有生命的,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语言,你们相信吗?

  师:线的世界是变幻无穷的,线还有许多秘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了解线的表现力。(板书:线的表现力)

  二、欣赏感知,发现线条,认识线条。

  1、出示课件,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线。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找到排列组合的线。

  2、学生欣赏感知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线条,在线的世界里有两大家族,它们是直线和曲线。

  (板书:直线、曲线)

  3、认识线条

  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三、范画欣赏,尝试绘画。

  线是我们绘画的源泉,通过线能传情达意。

  1、师现场绘画,边画边讲解如何利用各种线条、有序的排列组合。(让学生了解构图及线的运用)

  2、欣赏优秀的学生绘画作品。

  3、尝试创作,师巡视指导。(注意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粗细、浓淡变化)

  4、作品展评。

  四、课后延伸,了解线条的运用。

  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发挥着很多的作用,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索线条在一些陶陶罐罐中的运用,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的资料。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难点: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三、教重、难点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2.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二)、新授

  1、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2、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3、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结

  (1)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2)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3)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7-03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篇08-12

美术教学设计11-09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 08-10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12-14

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2-02

美术教学设计(15篇)05-18

美术教学设计15篇02-16

美术教学设计集锦15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