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4 13:31: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人和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坐井观天》,认识青蛙的错误,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复习旧知,回顾从小白兔种白菜,小松鼠找花生,棉花姑娘的故事里,积累地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懂得植物生长的过程 播种 生根 长叶开花 结果。叶子和根为植物输送养分等。叶子和果有关系。为学习本课最好准备。

  完成填空练习;农民伯伯把谷子种在地里,他们想要的是谷子;果农伯伯把果树种下,他们想要的是果子;农民把棉花种在地里,他们要的是棉花……

  一位读书人,把葫芦种在地里,他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认读葫芦,指导读好课题。

  根据课前查阅资料,各自介绍对葫芦的了解。课前,季涵毅同学很有心,特意带来了三个家里收获的三个小葫芦给老师做教具。

  正好请季涵毅介绍自己种的葫芦,和葫芦的作用。种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啦,师相机给学生介绍有关葫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

  重点学习“芦”加一加,比一比,并扩词 指导读好轻声词 葫芦

  学习 哇 换一换 ,用上“哇”说一句话。

  比一比 挂 结合学过的课文“茄子高高挂灯笼”“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等体会其中“挂”的轻盈和生动。为学文体会小葫芦的可爱做铺垫。

  盯的读音和字音,比较 盯和看的区别,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邻 的读音,组词 邻居,结合文本,预先做铺垫 相机借助学生组词 邻里之间左邻右舍 等让学生谈谈怎样才是好邻居,如能和睦相处的,关心对方的,热心帮助的……

  3、自由读文,画出重点词句识字。

  4、指名读文,指导读好重点词句

  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每天

  一些蚜虫 自言自语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 很奇怪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5、指名根据刚才学习的词语和句子,大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品析词句,感悟文本内涵受到启发

  1、看图,仔细观察葫芦长的怎样?从种葫芦人的表情感受他的内心。

  从细长的葫芦藤 油油的绿叶 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满脸的喜悦,感受葫芦长势喜人。激发学生想象,这棵葫芦在清晨,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下,在夕阳余晖中的茁壮成长的美丽姿态,感受种葫芦人的喜悦自得的心情,想象这个种葫芦人对这些挂在藤上的小葫芦的极度喜爱之情。

  对照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和图对应的词语。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葫芦长势喜人和葫芦的可爱,感受叶子和小葫芦的生长密切相关。

  采用“夸一夸我的葫芦”的形式,让学生扮读演种葫芦,读好词语“细长”“长满”“雪白”“挂”“小葫芦”“多么可爱”来夸赞葫芦长得好,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师生互动,师说我也来夸夸我种的葫芦,巧妙地给生做了示范指导。

  抓住词语“种了一棵葫芦”“每天”“看几次”,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一心想要葫芦的人,最后收获到大大的葫芦了吗?

  2、图文对照学习第四小节

  指导看图,看看这棵葫芦发生了哪些变化?种葫芦的人表情怎样,从他对葫芦极端喜爱中体会他的失望难过遗憾的心情。

  读文,从词语“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体会种葫芦人的奇怪,吃惊,遗憾的心情,角色体验,有感情朗读。

  种葫芦人结果什么也没收获到,他所有的辛劳都白费了,这就叫————徒劳无功。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犯了什么错导致他徒劳无功。

  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从种葫芦人”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不及时消灭蚜虫,却想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还“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畅想葫芦快快长大。角色体验,指名表演读。

  设计采访环节,理解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你的意思是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比较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同怕。

  体会意思相同,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对比读感悟感叹句和陈述句的语气,并能拓展运用。

  结合各自积累的.植物生长的资料,劝告种葫芦人。帮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做事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和那只井底之蛙一样,这个种葫芦人还犯了什么错呢?

  学习第三小节。结合学习词语“邻居”,学会关心的劝告种葫芦的人。

  分角色朗读,师扮演种葫芦的人拿起一只小葫芦盯着葫芦,生扮演邻居,劝告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师故意盯着葫芦,奇怪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继续劝告,慢慢体会邻居着急关心,责备的语气,师一遍遍应对“什么?……”感受种葫芦人的固执,愚蠢。

  比较句子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讨论种葫芦的人又犯了什么错?不听劝告,不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谈话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从这个故事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作业

  1、抄写重点词句

  2、写话 续写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4结合实际懂得道理,明白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结合实际懂得道理,明白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

  教学内容:

  课本第x页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词语卡片第一课时

  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读课文、识字学词。

  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3、生字的巩固。

  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4、巩固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说话: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1、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己听了以后的感受。那个人喜欢他的小

  葫芦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读。他为什么喜欢?

  3、找从哪些词看出葫芦长得很好?(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

  指名读。再评。

  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

  4、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

  5、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6、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说说你觉得他俩谁说得有道理?为什么?

  四、扩展理解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续编故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请小朋友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哇、盯、邻”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过动画片《葫芦兄弟》吗?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关“葫芦娃”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叫: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观察,比较: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两张“葫芦娃”的图片,找一找,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出示两幅图,比较,学生说话。

  三、设疑、朗读感悟: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整个故事读一读,并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哪一段是写第二幅图的。

  学生读书,指名说出自己找到的。

  1、学习第1段。

  (1)请同学们认真地把第一段读两遍,看看谁能把这三个词组补充完整。

  出示:

  细长的

  雪白的

  可爱的

  (2)指导读词组,并结合识字“葫、芦、藤”。

  除了葫芦藤,你还知道哪些藤?(指名说)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段,句中结合学习“哇”。

  2、可爱的小葫芦最后怎样了呢?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四段。

  设疑: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鼓励学生自由提问)

  3、学们问得真好!现在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读读故事的第二、三段。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领悟寓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第二、三段。

  (2)指名说说“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会掉下来呢?”

  提示: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想听听葫芦兄弟是怎么说的吗?(课件出示:葫芦兄弟的话)

  (3)讨论:听了葫芦兄弟的话,谁能把刚才的问题回答得更好呢?

  指名说。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结合学习“盯、邻”)

  师范读,生模仿读。多种形式练读。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们喜欢这个种葫芦的人吗?为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

  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3、范读课文。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名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2、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

  3、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四人小组)

  ⑴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几次说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

  ⑵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看图,认识盯,理解盯(像这样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语的意思;你看这里一下子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找一样东西代替葫芦演一演这个种葫芦的人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4、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看课件咦长得好好的葫芦怎么都落了呢?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心情怎么样?那该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

  五、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又有种葫芦的人天天看,细心呵护,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下节课我们要帮种葫芦的人找找原因了!

  六、巩固生字

  葫芦藤哇盯

  1、齐读

  2、开火车读

  七、学写生字挂哇每注意每的笔顺

  挂和哇的右边是两个土组成

  仔细观察范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它们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哇的口字旁写的比较小)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一、看图

  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二、说话

  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三、读文

  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赶快读课文找答案。

  2、找到了吗,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3、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4、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想象

  1、出示图二。让学生想象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出示图一。让学生补画出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会有所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了解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但反问句的学习,学生有些许陌生,在之前的课文中,已经学习过反问句,但对于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仍有不解,在课堂中应重点学习。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难懂,需要教师慢慢引导,多举例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会读“葫芦藤、花谢”等词语,会写“治、邻”等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教学难点:读出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青蛇满架爬,蛇身缀白花,花落结小瓜,卖药曾用它。

  生答:葫芦。

  二、基础复习

  1、我会认

  出示会认的字,生开火车读,对易读错的生字进行强化,再齐读。

  2、我会读

  出示本节课的词语,分角色朗读,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3、我会写

  出示会写的字:治、邻,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生书空。

  4、我会概括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填空。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思考:葫芦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快速找到课文相关语句。

  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读出那个人对蚜虫的毫不在意。

  2、观察插图,“盯”这个字,你看出了什么?体会那个人很重视小葫芦。

  3、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4、抓住“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的`人迫切期待小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语:邻居看到了叶子上的蚜虫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

  2、重点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体会邻居的急切心情。

  3、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话,读出奇怪与惊讶。

  4、朗读一组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的异同,同桌讨论交流。

  相同之处:上下两组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要比陈述句更强烈。

  三、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1、两幅插图作比较,进行发现学习。

  (1)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

  (2)葫芦叶子的颜色不一样。

  (3)葫芦所在的位置不一样。

  (板书:蚜虫—叶子—葫芦)

  2、总结寓意。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表面,要联系地看问题。

  四、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多了—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互相联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这是一篇寓言性质、趣味地介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懂得葫芦的生长规律,一味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读通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他们具有善于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所以我主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以及主人公前后心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2.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2.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法学法]

  变序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1.收集葫芦的图片和资料。

  2.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图,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教师简介: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

  3.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指导“芦”的读音。(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词语。

  (2)识记生字

  “藤、慢”结合同学名字中的字记忆。

  “挂、哇”归类识字法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和第四段

  1.仔细观察这两副图,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3.学习第一段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2)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很可爱?(细长、长满、雪白的、可爱)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3)指导朗读:哪个同学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读评议,齐读。

  (4)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说出小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5)仿写句子:仿照第一段的结构,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4.学习第四段

  (1)过渡: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种葫芦的人应该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可是事与愿违,最后小葫芦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男生女生比赛读)

  (4)质疑: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5.开始小葫芦长的好好的,可现在都全落了。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学习第二段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出示:)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比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a.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

  b.齐读

  (4)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芦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a.怎样看才是“盯”?请生做个盯的动作。

  b.“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请生自言自语的说说这句话。

  c.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5)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3.学习第三段

  (1)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a.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

  b.再读读这两句。

  (3)齐读二、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4.真可惜,小葫芦都落了!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错在哪里呢?

  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

  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

  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5.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看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生可自由发言。)

  6.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①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②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7.小结: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三、续编故事

  假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样做呢?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xxx,于是,他赶紧xxx。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四、指导生字

  1.生读生字,正确掌握8个字的读音。

  2.观察生字的结构。

  (1)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相同部件的字:挂、哇

  (3)相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字指导。

  言——第一横长,二三横短且一样长。

  每——指导写笔顺。

  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慢——右边中间是四字旁。

  4.学生练写。

  5.展示评议。

  五、作业

  1.写生字和组词。

  2.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8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治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学──发现与探究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蚜虫的认识只是知道他会吃树叶,可这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自学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原来蚜虫不仅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

  (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

  (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随后设计创新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初衷是想在平淡中学文、悟理,同时抓住重点词、重点句来组织教学。但也有以下值得反思之处:

  一、虽然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了蚜虫,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课堂上当展示资料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分散,有查到资料的孩子沾沾自喜,把资料拿在手上炫耀,不知道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这可能是低年级的缘故吧。今后在资料的查找筛选上该怎样指导呢?值得思考。

  二、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花的时间多了,挖的太细,后面的“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和拓展续编时显得时间不够,草草收场。今后教学时在时间上的把握要注意。

  三、学生的朗读有点拖沓,不知是否是因为换了环境的缘故。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关系等课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正确处理识字与学文的关系。

  本课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学习“葫、芦”。

  1、出示葫芦图片:谁能叫出它的名字?(“芦“读轻声)

  2、谁可以介绍葫芦?(外形、颜色、作用等)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葫芦”怎么写?

  (二)学习“藤”字。

  1、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葫芦长在哪里?(葫芦藤图片)

  2、出示“藤”卡片:请仔细观察,想想怎样记住它?

  3、认读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请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范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预习得很好,看来,这几个词难不倒你了吧。

  (出示词语: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几个葫芦)

  2、你能用这三个词描述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3、真了不起!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谁能告诉大家是第几自然段?

  4、请一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5、读好这一段可真不容易,它藏着好几个生字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葫、芦、藤、哇)

  6、学习“哇”:出示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小练习:给“哇”换偏旁再组词。(挂、洼、娃)

  7、写好“哇、挂”(观察——说注意的地方——范写——练写)

  8、生字认识了,我们到文段中再读读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葫芦长得很好)

  10、这一段写得多好啊,你能把它背下来吗?(看词语练习背诵——齐背——点名背)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葫芦长得真好哇,这个人会怎么想呢?

  2、这个人的愿望能实现吗?你是从那一段知道的?(齐读最后一段,提示朗读语气)

  3、真奇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4、你认识“蚜虫”吗?(出示蚜虫图片,了解蚜虫、了解植物的`养料)

  5、这个人见到蚜虫表现怎样呢,课文第几自然段有描述?(齐读第二自然段)

  6、哈哈!这个人认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就是(“有几个虫子不怕”)

  7、他的眼里可是只有葫芦啊。他只是(“盯着”)小葫芦,还(“自言自语”——)地说(齐读说的话)。

  8、“盯”你会换别的词吗?(看、观察……)“盯“的意思是什么?说明这个人怎样?

  小练习:给“盯“换偏旁,再组词。

  9、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10、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个人不知道蚜虫的利害,可也不听别人的劝告。有谁劝他要治一治蚜虫呀?(出示第三段)

  2、出示“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前鼻音、组词)

  3、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语气)

  4、可惜呀可惜!这么可爱的葫芦就这样没了,到底怪蚜虫呢还是怪这个人?

  5、出示“怪”(音、形、观察范写)

  6、还有个竖心旁的字,是“慢”,请仔细观察,怎样写好?

  (竖心旁先写左右两点,再写中间一竖。“怪”的'右上是“又”字。“慢”的右边中间的“四”比较宽。

  三、看看生字表,还有哪几个字没写呀?(播放指导写字、范写“每”)

  四、练习巩固

  1、认读词语

  2、完成“我会读”

  五、作业

  1、把《我要的是葫芦》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置之不理,邻居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密切联系,要联系的看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同学,有一定的识字积累和阅读体验,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但要明白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其中蕴含什么道理有一定困难,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反问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方法:

  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质疑,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评价。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葫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生字词语趣味读。

  2.课题葫芦大声读。

  【设计意图】:趣味读生字,可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1.初读课文,正音指导。

  2.边听边想,概括故事。

  从前,有个人种了,后来叶上长了,他不治,最后。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内容,走进课文。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一)看图比较,找出不同

  1.火眼金睛找不同,引导学生看图比较不同。

  2.请同学回答,可从表情、叶子,葫芦上比较。

  这两幅图为什么会不同呢?让我们赶紧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前后对照,提出问题

  1.一起认识可爱的小葫芦。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课件突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3)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它可爱在哪些地方呢?

  这棵可爱的葫芦最后长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小葫芦的掉落。

  (1)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葫芦都落了?

  (2)齐读课文,体会感情。

  (三)探究问题,朗读感悟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1)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思考意思,练习句式。

  (2)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又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还有谁看见了?(邻居)邻居看见之后,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

  (1)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他们的.想法。

  (2)学习句子,指导学生体会意思。

  ①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想一想邻居为什么这样说。)

  ②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

  ③学习反问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④句式迁移,练说反问句。

  (4)同学们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小结:叶子和葫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没想到叶子对葫芦的重要作用。叶子绿,葫芦就长得好;叶子黄了,葫芦就会落下来。

  (5)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在多种方式的朗读,葫芦实物的呈现,联系生活的讲解,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蚜虫,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四、总结全文交流收获

  1.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会说些什么呢?

  2.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老师引导学生懂得“要多听听别人的劝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的道理。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课文,说一说所学所获,锻炼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想一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大家编一个小故事。可以在我们的看图写话本上画一画,写一写。

  【设计意图】:续写故事,是对课文的一个巩固,更是更高一层次的运用,通过想象用自己的双手绘出写出一个新的故事,学生的兴趣大,乐写会写。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

  设计理念:

  本设计基于故事性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低年段阅读教学的关键,努力实现识字与写字、朗读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与指导朗读的巧妙融合,于情趣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言语表达的生长。

  教学目标: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识记“葫、芦、感、怪”等生字;理解“谢”“赛”“盯”“自言自语”4个词语的意思;指导难写的生字“谢”,巩固左窄右宽字的书写规律,重点指导“谢”字两部分的长短变化。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

  3.在开展“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的讨论中,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葫芦”图片)认识葫芦,指导“芦”在词中读轻声。再借助图片,识记“藤”字。进而扩词积累:黄瓜藤、南瓜藤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跟葫芦有关的课文,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我”字斜钩是主笔,一定要舒展。“要”字最后一笔横要长。“芦”在这儿读轻声。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

  1.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2.排列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有一天,他看见葫芦的叶子上生了蚜虫。

  邻居劝他治一治,可他觉得不用治。

  没过几天,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三)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第1自然段,读懂“葫芦”的可爱及种葫芦人的喜爱。

  ⑴标画出描写这棵葫芦的样子的句子。

  理解“谢”字在本文中的意思——败落,并在本段中找“谢”的反义词——“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指导书写“谢”,巩固左窄右宽字的书写规律。重点指导“谢”字两部分的长短变化。

  ⑵教师范读,了解“的”字短语的妙处,尝试运用“的”字短语。

  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范读。(配乐读)

  (引导学生用文中短语或句子说具体,并指导读)

  谁能把你看到的画面读给我们听。

  这样,谁还会读?(去掉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

  (体会“的”字短语的妙处,进而练习)

  的大海

  的天空中飘着的气球。

  2.读第4自然段,理解小葫芦的`逐步变化。

  指导朗读,体会种葫芦人的伤心难过。

  3.质疑:那么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会都落了呢?

  ⑴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走进种葫芦人的内心。

  ①关注“心理活动”,读懂种葫芦人对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儿也不在乎。

  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进而换种说法——有几个虫子不用怕。对比朗读,体会感叹句表达的强烈情感。

  ②着眼“动作”“语言”,体会种葫芦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

  理解“盯”的意思,体会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对叶子上的蚜虫不屑一顾。

  理解“自言自语”“赛”的意思,并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体会种葫芦人急切盼望小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从而指导读好种葫芦人的话。

  ⑵学习第3自然段,进而读懂种葫芦人的内心。

  ①指名分角色朗读,识记“感”“怪”。了解无论是竖心旁还是心字底,都是内心的一种感受。

  ②指名读。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不治虫?用自己的话说说。进而指导朗读(重读:葫芦)

  ③变换句子,对比朗读,“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发现两个句子意思一样,表达的语气不一样。体会反问句的情感更加强烈,更能表现出种葫芦人的奇怪和对邻居话的不可理解。

  (四)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师:老师就不明白了,既然,种葫芦的人口口声声要的是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生:因为这个人只盯着小葫芦,不管叶子上生了蚜虫。

  师:叶子和小葫芦有什么关系吗?

  师:(板书:相互联系。)叶子可以制造营养输送给小葫芦,叶子被蚜虫吃光了,小葫芦就得不到营养,只好一个一个都落了。你看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五)回归全文,复述故事

  读了故事,若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那可就厉害了。谁能借助这四句话,四幅图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

  谁愿意做故事大王?(学生复述故事)

  (六)布置作业

  续说故事:

  第二年,假如种葫芦的人重新种了一棵葫芦,小葫芦又长了蚜虫,他会怎么做?编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至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观赏葫芦,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这个词谁会念?

  húlu

  葫芦

  葫芦的“芦”单个字读第二声,可以组词“芦苇、芦花”,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

  2.你们认识葫芦吗?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作补充,如葫芦嫩时可以用来做菜;老了之后掏空内部,可以作为容器来装东西,如制作成酒葫芦用来装酒;还可以制作成工艺品、乐器等。

  3.认识“葫芦藤”。

  课件中出示“葫芦藤”的图片。(教师指着葫芦藤)这是葫芦的什么?提醒学生读好“藤”字。

  4.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突出“我要的是——葫芦”。

  5.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要的是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下列生字,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谢/蚜/盯/啊/赛/感/怪/慢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学生汇报识字效果时,教师相机激励,并鼓励他们根据字的偏旁,判断该字的字义与什么有关。

  (1)“蚜”是虫字旁,与昆虫有关。“盯”是目字旁,和眼睛有关,演演这个动作。“怪、慢”是竖心旁。“感”是心字底,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2)“赛”与“寒”进行比较识记。

  (3)“啊、谢”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4.再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5.反馈交流,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抓住首尾,变序研读。

  1.学习第1自然段的第1~3句。

  (1)课件出示课文第1~3句。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结合观察葫芦图(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是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①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动笔画出短语并课件出示:

  ②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教师相机板书: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

  ③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理解“谢”在文中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谢”大多表示“谢谢,感谢”的意思,而在这里指葫芦花开过了、花枯萎的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完全不一样。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②借助以下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尝试有序表达。

  课件出示:

  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2.学习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

  四、抓住尾段,了解结局。

  (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最后一个自然段。)

  1.导语:可是,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

  2.自由读,同桌交流。

  3.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课件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其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包括5个左窄右宽,1个左右等宽。另外1个是上下结构,1个是独体字。

  (2)发现结构规律后,提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其中“邻”左右等宽,左边“令”的捺变点。范写“谢”字,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书示范三部分的高低宽窄。“棵”左窄右宽,撇捺要舒展。“盯”字横画间距均匀,“丁”的横较长。“治”左窄右宽,下部的“口”稍扁。“怪”左边宜窄长,右边“又”横撇、捺盖住下部。

  (3)练习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字。

  2.范写“想”,学写“言”。

  (1)教师范写“想”字,并提示“心字底”要托住上半部分,写时注意“左点卧钩一直线,中点略低右点高”。

  (2)“言”字第一笔的.点在竖中线上,三横中第一笔最长,要写得长而平正,盖住下面的笔画。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辅导。

  3.展示评价,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片,复习导入。

  1.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上节课认识的词语老朋友,你能准确又亲切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你能找来恰当的词语跟它们做朋友吗?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小结:美好的语言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把你对这棵葫芦喜爱的情感填入到句子中,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二、探究原因,朗读感悟。

  这么可爱的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了呢?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吧!请你把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4.“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3.指导朗读第1句话。

  4.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什么叫“盯”?(睁大眼睛,一直看着一个地方,比“看”更进一步。)

  他盯着小葫芦,在想什么?(有蚜虫,关小葫芦什么事啊!小葫芦,快点长吧!)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声音能读高吗?

  练读句子。(自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邻居说的话,指名读。

  课件出示: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心情。

  6.面对邻居的劝告,他是怎么想的?(感到很奇怪)

  (1)“感、怪”都是生字,我们常常说“感觉”,是哪里感受到的?(心)“奇怪”呢,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心)所以“感、怪”都跟心有关,种葫芦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3)课件出示句子:

  7.组织讨论:他想的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1)小组讨论。

  (2)在全班发表观点,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3)播放光合作用的视频。

  8.小结

  9.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归纳。(课件出示)

  (1)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

  10.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发展语言。

  1.假如让你来劝说那个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说服他呢?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样呢?

  3.学生交流评价。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葫 芦 谢 哇 慢

  会写生字:哇 谢 慢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自制道具、葫芦一个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互动::师:孩子们好,咱们又见面了,老师在这里要送给你们一份小礼物(葫芦娃歌曲视频播放,师生互动,在教师带动下边拍手边唱歌)

  二、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师:刚才那首儿童歌曲你们听清楚了哪些词语?(抽生答)

  生:葫芦

  师:瞧!这就是葫芦,你们喜欢吗?(教师拿出葫芦道具)

  生:喜欢

  师:谁来和它打打招呼,亲切地叫叫它的名字。(抽生答“葫芦”)

  师:你们看“芦”字单独的时候念二声,和葫在一起了就念轻声了,要读得又轻又短“葫芦”(教师示范),咱们一起来和它打打招呼(齐说“葫芦”)。咱们现在就把葫芦送到课题里去(手指黑板,学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去学葫芦里发生的故事。先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1)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抽生说目标)。

  师:这个葫芦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三、初读感知

  师:想知道故事的话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出示课件:自主学习环节)。

  师:(1)听老师朗读课文,你们标出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新认识的生字宝宝。(教师读自主学习内容)孩子们开始吧。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师:谁来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抽生答)

  生:4个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新认识的生字宝宝来跟我们打招呼了(出示课件),哇!有好多音节都是(轻声,学生齐回答)。注意带轻声的词语,要读得又

  轻又短。谁来当当小老师?(抽生当小老师,跟着读两遍)

  师:小老师真厉害,掌声送给他。(再开火车读、摘掉拼音再齐读)

  师:看看这幅图片,图上都挂了些什么?小组内快速地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合作探究环节)

  师:哪一组先来,什么样的葫芦藤?(抽组回答所有的填空)

  师:你们喜欢这些长长的词语吗?(喜欢)一起来读一读。

  师:有谁喜欢葫芦藤的?(我喜欢)请你把这个词语美美地读一读,(抽生读)你们觉得他读出葫芦藤又细又长了吗?(没有),那请你再来试一试(这里如果读得不好教师范读,如果读好了进行表扬),还有谁能像刚才他那样读一次?好,请你来。(抽生读)咱们一起来读,“细长的葫芦藤”预备起。

  师:看,葫芦藤不仅又细又长,还弯弯(曲曲,学生回答),这又细又长弯弯曲曲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师:你们喜欢绿叶吗?(喜欢)。我们把这个词语读好了,绿叶就长出来了。谁来读?(抽生读,边读教师边贴绿叶)。

  师:咱们女孩子来试一试“长满了绿叶”起。

  师:哇!女孩子读得真好,看!绿叶真的长出来了,男孩子来PK一下。

  师:绿叶又长出来了,现在绿叶长满了吗?(没有),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雪白的小花真美啊!(教师边说边画花)咱们像刚才那样把这个词一起读一读。

  师:我们把这些长长的词语送到课文里面去(课件展示),你们喜欢这句话吗?(喜欢),谁带着喜爱之情读一下?(抽生读)还有吗?

  (抽生)谁再来PK一下?(抽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示范纠正)。咱们一起来读(教师先示范起个音)

  2、(理解“挂”)师:现在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了(边说边贴葫芦)注意观察(出示课件图片)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上面一样,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挂的动作(学生伸手跟老师一起做),好玩吗?(好玩)。

  3、(学习“哇”)师:我们在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字和挂字很像呢?(抽生答“哇”)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你们看出老师对小葫芦是怎样的?(抽生答“喜欢”)那去掉这个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一起来读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抽生说感受“没那么喜欢了”)师:是啊,去掉“哇”字就没那么喜欢了,我们带上“哇”字一起来夸一夸小葫芦吧。(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除了夸夸小葫芦你还能像这样夸夸这些葫芦藤、小花、绿叶吗?(抽生答)

  师:读什么?(出示“哇”字)(抽生说)。

  师:孩子们想想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呢?(抽生说加一加的方法,一个口两个土加起来的)

  师:还有什么方法呢?(换一换)还有哪些字换偏旁可以变成这个字?(抽生说)

  师:老师把这些长得很像的字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师带着学生读,边拍手边读)

  师:是不是一下子就把这些字给记住了呢?(是)

  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打气球的小游戏,看看你们谁是神枪手。(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起来抢读)

  师:看来孩子们个个都是神枪手,掌声送给自己。

  4、(学习并书写“谢”)师:葫芦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花谢以后)。孩子们看看这个“谢”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课件)会读吗?(学生齐读)

  5、师:这个字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字,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时候能用到这个字呢?(抽生说)老师在这节课也要用上这个字(边说边走向学生)。

  6、师: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听得非常认真。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发言很积极。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很守纪律。我谢谢下面的各位老师,因为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边说边向听课的老师鞠躬),孩子们,把掌声送给下面的老师。(学生鼓掌)师:那你们在生活当中最想感谢谁,因为什么?像刚才老师这样说一说。(抽几个学生说)

  7、师:孩子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都是懂得感恩,有礼貌的好孩子。师:注意观察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谁来提醒下大家。(抽生说)

  8、师:哇,这个字的笔画好多好多哇,要写好这个字可不容易,把你们的金手指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言字旁要写得窄窄的,中间“身”字也要写得窄窄的,第三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寸”字还要写得窄窄的。像这样笔画很多的字都要写得窄而紧凑,上下左右距离要留得合适。好了,孩子们,现在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看看你们谁是小小书法家,把笔轻轻地拿出来,安安静静地写两个在书上。(放背景音乐)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巡视并提醒写字的姿势),(写完后学生互评再教师展评)。孩子们,都会写这个字了吗?(会)

  我们把刚才学的生字宝宝送入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把你对小葫芦的喜爱读出来。(抽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得不好的教师带着读 )

  师:老师也喜欢小葫芦,也来读一读。(教师范读)

  9、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把书轻轻地捧起来。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最后一段)师:孩子们读得真棒,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葫芦挂在藤上十分可爱,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可是没过多久,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一起来读最后一段,咱们再一次轻轻地把书捧起来。(齐读最后一段)(老师课件展示,读课件上的话)。

  2、(学习“慢”字)课件展示,学生齐回答“慢”。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慢慢地做哪些事情呢?看哪个小组说得多。(抽生说)师:是啊,很多事情我们都得慢慢地做、慢慢地来。看,你们在慢慢地长大,老师在慢慢地(学生回答)。

  师:课后,咱们慢慢地把今天学的生字慢慢地写两个好吗。(好)师:小葫芦也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邻居小孩编了一首歌来笑话他呢,把你们双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唱。

  3、孩子们唱得真好,看来这个故事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下节课再来读。

  教学反思(裴兴学校 田娇):

  《我要的是葫芦》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则寓言故事。我今天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设计是比较完整的,但从孩子们课堂的表现看,我的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自己的教后反思: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本课的`特点,从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的不同为切入口,以朗读为主,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教生字的时候,孩子能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记忆字形,教师省了很多的字形分析和讲解。抓住了低 段孩子的心理,在识字过程中设计了打气球游戏和读儿歌的环节。只是在写字过程中还未能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讲解得还不够详细评价得还不够到位。

  在教学中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充分的肯定学生,教学反馈应变能力,教师的组织语言,对一节课的把控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这几点,我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多听课,多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在这次卓越课堂的活动比赛中,我得到了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我深感上好一堂课有多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孩子,虚心向别人请教,多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认读字“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八个生字;区分形近字“治、抬”“哇、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培养学生语感。

  2.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演演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不可怕、不用治是葫芦落的原因,从而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知道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不可怕、不用治是葫芦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的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三、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演演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认识“葫、芦”二字,注意指导“芦”的读音。(轻声)

  范读课文,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二)学习生字

  1.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出示课件:读词语、读生字、读句子。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

  1.自己再轻声读课文。

  2.要注意把句子读通读顺,不好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可在旁标注出问题。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认清难字的字形并指导书写。

  言:两个短横一样长。

  每:上窄下宽,竖折向左斜,折要平。

  怪:右上角上“又”,下面是“土”不是“工”。

  2.“哇、治、慢、挂、邻、”可让学生独立分析字形,看字帖练习写。

  (五)复习词句

  1.导入,齐读课题。

  大家认真看老师画的这是什么?师画葫芦藤。读词语:葫芦藤。

  2.选一选,把生字送回家。

  瞧,细长的葫芦藤上挂满了小葫芦,这还有两对葫芦兄弟呢,你能分辨它们吗?那快来认一认吧!指名领读生字。

  光会读还不够,看谁能把这葫芦兄弟送回家!齐读句子,出示生字。

  3.刚才,我们还学习了八个会写字,从大家的书写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请你当个小医生来诊断一下错误吧!出示课件:小小诊所。(学生作业中写错和写得不美观的字)

  【设计意图】在写词语之前教师创设情境“小小诊所”这一学生喜欢的形式,在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进行二次指导生字,不是盲目复习,而是有针对性的复习。

  (六)前后对比,读好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才,同学们写词语特别认真。我们还知道了小葫芦长得十分可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里,去看看那些小葫芦吧!

  打开语文书,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葫芦的句子。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读了这三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你发现这是写什么?颜色、形状。

  叶子绿绿的,花是雪白雪白的,多美啊!叶子跟葫芦有什么关系?你再读读。

  谁愿意按照书上的内容把这绿绿的叶子、雪白的花朵和小葫芦贴在板书上?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总结:你看葫芦啊是先长满了绿叶,再开出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就挂起了几个小葫芦。

  (3)出示实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快看!你们喜欢吗?

  快来夸夸它吧!看来你真是喜欢小葫芦,谁再夸夸它?

  你们这么喜爱小葫芦,那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我猜呀,这棵葫芦一定能长得赛过大南瓜,是不是呢?

  【设计意图】抓住“细长、长满、绿、雪白、可爱”等词语让学生体会葫芦的可爱;抓住“每天、几次”体会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通过抓住“长、开、谢、挂”这几个字渗透葫芦生长的各个部分都紧密相连,为后面突破重难点作铺垫。

  2.前后对比质疑。

  (1)那结果怎么样呢?谁来说说呀?

  (2)很多同学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呢。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快读读二、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是啊,有一天,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课件出示句子,自己读读这两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你发现什么了?

  大家看,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加上不同的标点,读的语气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2)看来他心里只想着葫芦,眼里只有葫芦。于是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谁想读读这句话?师拿出小葫芦,谁愿意表演一下这个种葫芦的人?

  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

  你为什么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葫芦说呀?

  哦,怪不得“盯”是眼目旁呢!你们可千万别写错呀!

  你在跟谁说呀?(跟自己说)这就是“自言自语”。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使学生理解“盯”“自言自语”,体会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从而读出语气。此教学环节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理念,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

  (3)咱们合作读读第二自然段吧,我来问,你们读。

  他看见什么?想了什么?他又说了什么?

  正在种葫芦的人满怀希望时,他的邻居看见了,他们之间又说了什么?一起看看第三段,指名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通过问读的形式,渗透写作顺序,为后边拓展说话做准备。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什么了?指名读。

  你想告诉他什么?注意指导读好“光”。

  (2)引读:可是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读)

  种葫芦的人你奇怪什么呀?

  课件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两句又是意思一样,什么不同?谁能自己读读这两句话?

  这两句,哪句更能突出种葫芦的人感到奇怪?谁再读读?

  (3)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七)合作探究,总结全文

  1.孩子们,还记得吗,在种葫芦的人种下这棵葫芦后,出示课件: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而现在──(生读)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出示课件: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老师读)现在却──(生读)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设计意图】前后对比读文,再次强调葫芦的生长过程,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

  哎──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么令人惋惜啊!让我们再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谈话总结:太感谢你们让我知道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叶子生蚜虫,葫芦也会长不好。不仅葫芦是这样,其实,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着联系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八)课外延伸

  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下一棵葫芦,他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有一天,种葫芦的人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他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于是,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了?

  请你按照看、想、说、做的顺序说一说吧!

  先自己小声说说,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语言实践与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按照文中第二段的写作方法“看、想、说、做”说一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认识“葫、芦”等生字。会写“言、每”等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及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葫芦,看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2、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齐读课题,指导“芦”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仔细看这棵葫芦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指4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讨论:每幅图画指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5、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讲一个人种了棵葫芦,结了个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读读下面的词语。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3、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4、分类识字。

  (1)相同结构的字有哪些,请你找一找?

  治、棵、挂、哇、怪、慢

  (2)相同偏旁的字有哪些?

  怪、慢

  (3)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

  挂、哇

  5、指导书写

  (1)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描红,仿写。看谁写得好。

  (四)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自言(yán)一棵(kē)自语每(měi)天治(zhì)一治

  挂(guà)哇(wā)奇怪(guài)慢(màn)慢地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盯着”、“自言自语”等词语。

  2、认识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3、理解课文,感悟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核心目标:见目标2.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听写我会写的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和生字词,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好的,现在我们拿出练习纸,边读第一段,边把空缺的生字填上去。

  汇报。点评。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树上结了几个可爱的葫芦。(板书)他非常想要得到葫芦。他是怎么要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自然段。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这一段。

  好的,孩子们,这个人看见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请学生汇报)

  是的,他看到了叶子上有一些蚜虫(板书),但他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他除了这样想,他又是怎样做的呢?他还说了什么?(学生继续汇报)

  师:他盯着葫芦,怎样是盯着?如果我们这里换成看着,你们觉得好不好?

  盯着是一动不动地看着一样东西或事物,说明他的眼里已经没有别的东西了。他还自言自语地说——(全班齐读),什么是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那现在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自言自语地说——,你也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全班同学都想小葫芦快点长大,自言自语地说——

  3、师:是呀,他的心情是那么地迫切,可是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呀,他却不放在心上,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他不在乎,不着急。请同学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那这两句话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前一句用的是叹号,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句号。前一句说怕什么,后一句是不用怕)。

  师:同学们都很会观察。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师:那课本上为什么用前面那个句子,而不用后面那个句子呢?

  我们可以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他们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感叹句的语气更强烈,更能体现那个人对虫子的不在乎。

  4、师:是的,同学们,在这一个自然段中,我们通过理解比较两个句子,知道了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如果碰到这样的句子当我们无法理解的时候,你最好就是把它多读几遍,读多了,就更容易理解了。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叶子上的蚜虫渐渐地越来越多了(板书),这时候他的邻居对他说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三自然,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种葫芦的人所说的话。

  生读书,画句子。

  2、指名读对话。

  3、师:孩子们这个“光”是什么意思,你能给他换一个词语吗?(只要)。为什么他劝那个人不要光盯着葫芦?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因为叶子上张了蚜虫,所以要治一治。)

  4、师:他有接受别人的建议吗?他说——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5、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他是怎样的说:奇怪。他不明白邻居为什么要劝他治虫子。

  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全班齐读句子,想一想,哪一个句子更能体现“奇怪”。

  6、我们在《我选我》那一课也学习过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出示句子。

  但这两个句子只是语序的调换。而我们这一课是换了一些词语,也换了标点符号。

  (三)、分角色读二三段。

  1、师:我们一起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老师读旁边,男孩子读种葫芦的人所说的话,女孩子读邻居说的话。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最后年轻人有没有要到葫芦?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2、同学们知道年轻人错在哪里吗?

  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3、他看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第二年春天,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又发现了一些蚜虫,他会怎样做呢?

  他想起————————,于是,他马上——————————,后来——————————。

  三、迁移。

  孩子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认识了不用的句式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现在来试试看,下面的句子你能理解吗?

  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读一读:1、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2、两个句式有什么不同。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这样的种子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吗?

  这样种子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3)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那杆大秤呢?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那杆大秤。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课件,可翻开)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

  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葫芦:草本植物,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吃,长老后硬壳可以做成器皿)

  我要的是葫芦,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_,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介绍葫芦的样子)葫芦可以食用炒食。葫芦可以药用。大葫芦能制成甕、盎、瓢、尊,小葫芦能制成碗、盘、杯、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自己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先查一查。

  2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最后他要到了吗?

  【词义解释】

  1.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2.挂:本课是结(ji5)的意思。

  3.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

  4.奇怪:纳闷,不理解。

  三、看图

  1.故事中的那个人那么想要葫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

  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说话:

  提问: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两幅图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的。用直线画出相关的问句,自己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四、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7、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了绿叶生了蚜虫虫更多了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葫芦不用治变黄都落了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

  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盯临邻”

  2.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节。领悟小葫芦的可爱,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能正确书写“挂”和“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14课<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要读轻声。跟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要葫芦?葫芦长得怎么样?)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要知道的问题都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看谁读得最认真,能第一个找到问题,并举手告诉大家。

  读课文时要求:

  (1)把树叶姐姐里的生字读正确,想想怎么记并把生字宝宝的朋友一起划下来。

  (2)给课文标号小节序,划出你最喜欢的词和句.。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测自学效果。

  1.认读词语

  葫芦藤葫芦好哇盯着蚜虫自言自语邻居赛过奇怪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带点字的?(识字方式交流)

  现在这些词语宝宝躲到课文里了,你碰到还认得它吗?我们来小组开火车读。老师其他同学做评委,你们可要仔细听了,评一评他们读得怎样?

  指小组读,读后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评委也评得很认真。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葫芦园去看看吧。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葫芦开始长得好吗?你从哪里知道的,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反馈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一朵朵雪白的的小花。花谢后,藤上挂满了一个个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再读读这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葫芦长的很好:葫芦的花是白色的:小葫芦长的很多:葫芦是先长叶,再开花,最后长小葫芦的)

  (3)你是从哪里读懂的呢?(长满绿叶雪白的小花挂满了葫芦)

  (4)挂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说说吗?比较一下,长和挂那个词好呢,为什么?)

  (5)朗读体会.(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哇字怎么记?应怎么读呢?谁来试试?(朗读指导,体会感叹号的语气)

  你们还从哪里知道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每天看几次)理解每天。你能用每天说个句子吗?

  学生说句,师生评议.。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葫芦吗?(喜欢)请你们用喜欢的心情美美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

  五、学写生字”挂和哇”

  同学们读得真好听,我相信我班的小朋友字也写得!你们瞧这两个双胞胎字宝宝真等着我们把他们写漂亮呢!

  (1)出示“挂”和“哇”

  (2)比较这两个字的异同点.

  (3)观察字的笔画位置和注意的笔画。提手旁的横稍短略斜,竖要挺直偏右,偏旁右侧宜齐平,右边是两个土。第一个土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第二个土的第二横跟提手旁的竖位置齐平。

  (4)描写,临写,比较,修改练写.,展示评议。

  六、,小结延伸。

  (1)指名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能把课文读正正确,还知道了葫芦的生长过程.小葫芦长得很可爱。那么这可爱的小葫芦后来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探究好吗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中混入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

  1、出示实物。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预设:葫芦

  2、注意:葫芦的“芦”单独成字读第二声,但和“葫”组词时念轻声,齐读三遍。

  3、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怪不得有个人大喊:_____________。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齐读课题

  4、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复习回顾引入学文

  师:首先,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加拼音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葫芦、瓜藤、蚜虫、盯着、比赛、邻居、奇怪、慢慢地、自言自语、治病、每天。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咱们还要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内容学习表达

  师:这棵葫芦开始时长什么样子?(停顿)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勾出相关的句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一颗葫芦有这么多部分,有(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咱们一起来把这棵葫芦种起来吧。

  我们种好了一棵葫芦,也结出了像老师手中这样的小葫芦。所以那个人赞叹说-----(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生齐读。

  我们再来赞叹赞叹!男生读、女生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你们对于葫芦的喜爱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会做些什么?

  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特别是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这足以说明他喜欢葫芦。所以我们再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读出葫芦的可爱以及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度、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二)

  师:同学们,这个人他眼里只盯着葫芦,一心只盼着葫芦快长大。可是,我们再看看后来,葫芦怎么了?

  生:“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啊,原本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生:有蚜虫

  师:种葫芦的人和邻居都看到了蚜虫,他们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读出他对虫子的满不在乎来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从“盯着”这个词,我们体会到什么?

  生:这个人的眼中只有葫芦。

  师:所以他才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们盯着大屏幕观察“盯”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评价目标一)

  现在你就是那个人,他是怎么自言自语的?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多找几名)

  师:邻居看到蚜虫又是什么反应?

  师: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生: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多找几名说)

  师:同学们看,这两组句子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

  师:对了,第一句的语气更强烈,所以我们要读出这种语气,自己试着读出每组句子不同的语气来。展示

  师: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师:此时,看到小葫芦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是什么心情?

  生:伤心、难过、后悔。

  师:那他会想些什么?

  生:我真应该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我真应该快点治一治。

  师: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

  师:是啊,植物的果实和叶子是有联系的。当叶子被蚜虫吸食了汁液枯死,葫芦得不到营养,就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毕竟一个葫芦只是一颗葫芦上的一部分。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果实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以后再遇到问题应该多听听别人说的话。

  师:是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果实,就应该呵护好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不要等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评价目标三)

  作业:

  “种葫芦的人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一棵葫芦......”根据想象,自己编写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第14课的生字,我现在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一课里的生字,你们是否都会读了。

  cai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小朋友们学习真用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题),指名读课题。老师评价:这位小朋友读得真不错,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葫芦”两个字,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非常希望得到葫芦的心愿读了出来。来,大家一起读一遍。

  二、看图说话

  1、想不想知道葫芦长得怎么样?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cai),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指名说)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cai),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比较一下它与前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1)、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2)、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提出问题。cai,师相机板书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读读这个故事。

  三、朗读感悟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学生评价,正音。

  3、全班学生齐读。一边读一边想,故事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学生齐读。)

  4、反馈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老师相机把学生已经弄懂的内容简要板书在黑板上。重点词预设:葫芦可爱喜欢葫芦葫芦黄了落了不听劝告)

  师:你们能读懂这么多内容,真是了不起!

  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老师相机板书。重点词预设:为什么黄了?为什么不听劝告?蚜虫是什么样子的?)简单的问题当时解决,复杂的问题在阅读时解决,解决一个把一个问号改为“!”。

  5、深层次学习:

  (1)引导学习写葫芦可爱的部分:

  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出了葫芦的可爱啊?(第1自然段)

  师:找得非常准确,老师给你们加一颗星,画星。

  我们来看看这么葫芦的模样(cai示图)。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来描写这些葫芦,(cai示)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老师写得好,还是书上写得好啊?为什么呢?我们比比看就知道了(示书上那一段文字)。指名答:用了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等好词。

  师:大家都很会读书,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们很会学习,老师又给你们加一颗星。谁能根据课文做出这些填空题呢?(cai示填空题)

  这些词语非常重要,它们写出了葫芦藤、葫芦叶和小葫芦的颜色和样子,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可爱。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多用一些这样的好词。

  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啊?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师:你们不但能学习句子中用的好的词语,还能把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老师又给你们加一颗星。)

  (2)学习写喜欢葫芦的句子: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喜欢吗?小葫芦的主人喜不喜欢它们呢?(喜欢)你怎么知道的啊?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并用铅笔画出来。学生找句子。

  是哪些句子啊?生答,cai示句。第一句,谁来读?(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二句,谁来读?指名读。“盯”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眼睛盯着黑板,请同学们眼睛盯着屏幕。“自言自语”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齐读第二句。

  (3)学习葫芦黄了的部分:

  可爱的小葫芦最后却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齐读最后一段。(cai)出示图:多可惜呀!

  6、解决问题: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然后把你找到的答案与学习伙伴说一说。

  全班交流(答案预设及引导):

  答案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不去治。

  答案二:他不听邻居的劝说,不去治蚜虫。

  老师追问:他看见了为什么不治啊?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示改写句子的练习)

  所以他满不在乎。我们一起用满不在乎的语气来读一读。齐读。

  他自己看见蚜虫满不在乎,当邻居好心劝说他时,他又怎么说呢?(示句)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叶子上的蚜虫到底要不要治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葫芦叶子的自述”就知道了。(cai播放)师:你们听了“葫芦叶子的自述”后,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要不要治啊?(要治)是的,叶子为葫芦的成长提供了营养,如果叶子被蚜虫吃光了,葫芦自然长不好。这个道理种葫芦的人明白吗?。(不明白)所以,他听邻居说蚜虫要治,还感到很——?(奇怪)谁能读出这种奇怪的语气?(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大家都想读吗?

  老师和学生合作读,cai示句子,老师读黑色的字,学生读红色的字。

  四、课堂扩展

  师:正是因为种葫芦的人不明白葫芦叶子与葫芦之间的联系,所以:(示句,师读。)

  1、大家想象一下,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心里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

  2、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说,老师板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并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必做题)

  2、把自已今天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选做题)

  3、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其实这个故事还没写完,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回去以《第二年的葫芦》作题目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把自己编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请求爸爸妈妈帮你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读好几个重点句,为理解情感目标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好几个重点句子。

  难点: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葫芦实物、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出示实物,小朋友你们认识在这是什么东西吗?板书“葫芦”

  2、“葫芦”的“芦”读轻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草字头,因为它是植物。)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爷爷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文章“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生初读课文(自由读)

  2、指名分节读。(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

  1、导:那位种葫芦的人非常想要葫芦,最后他的愿望有没有得到实现呢?

  2、找出最有利的证据,用朗读告诉大家结果,(预设生马上就能找到第四自然段)多元朗读(一个个)

  3、导:好可惜啊,是不是这葫芦打小开始就是长的不好长的不茁壮呢?

  4、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读句子,师在黑板上画出葫芦小时侯可爱时的简笔画。

  (2)、是啊,这葫芦多可爱啊,你能通过自己的读告诉大家吗?

  ·自由练读

  ·指名读(注意脸部表情)

  ·小结:对呀,这葫芦长的这么可爱,叶子的功劳少不了,你知道叶子都有哪些功能呢?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导:种葫芦的人他多么希望葫芦长得快些啊,可是为什么他的希望会破灭呢。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划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2、反馈,指名说这两个句子,并在小黑板上划出这两个句子。

  3、自由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己琢磨读懂的地方

  ·小组交流自己懂与不懂的地方。

  4、反馈(两个句子按学生的回答顺序随机教学)

  (1)、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预设学生可能的反馈点:·“盯着”眼里只有葫芦·“赛过大南瓜”为什么会这么想。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理解句子意思,他心里想?(注意拓宽学生思路)

  ◎指导朗读(自言自语):·自由读,等下请读的最认真的小朋友来试。·指名读,评(脸部表情)指名读·小组练读·齐读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怎么想的? ·指导朗读,注意朗读的多元化。

  ◎邻居看到了是怎么劝他的啊。同桌两人跟角色朗读,全班分角色朗读。

  ◎你听了会怎么劝啊(要求跟书上的不一样),并完成板书。

  五、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卡片,考考同桌

  2、游戏:·师举葫芦,生举卡片·师指图片,生举卡片·师举卡片“盯”,生做动作。

  ◎1、小黑板出示四个可以利用前课迁移的生字“言、挂、哇、治”[这四个字较简单,可以根据前课多学的生字“信、哇、抬”迁移过来。所以就不做重点讲解。]

  2、师书写,生说说注意点

  3、生书写。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写“怪”、“慢”2个字,会用“每天”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懂得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初步了解各种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到叶子和果实是密切联系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直接导入

  ⑴课件出示:青青藤儿爬满架,藤儿遍身开白花。8字果儿藤上挂,老君装药用上它。

  ⑵猜谜并讲一讲理由。

  ⑶揭谜底,引出新课《我要的是葫芦》

  ⑷板书课题:14、我要是葫芦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⑴先学文,再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2、重点句子:

  A、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可以知道葫芦藤是又细又长的,绿叶长得很密很多,葫芦花是白色的)

  B、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象小葫芦在干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C、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用每天说一句话)

  3、带着自己的感觉再完整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⑵对比观察图片二,设疑激趣(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观察图二,说一说葫芦有什么变化。找出书中写这张图的段落。

  (讲完后,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慢慢地)你来读读。板书:黄了,落了

  1、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小葫芦却都黄了、落了,猜猜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怎么才几天,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就都掉了呢?

  生:小葫芦怎么都掉了,真奇怪啊!

  ⑶讨论交流没收获葫芦的原因(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

  ⑵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把这句话读一读。

  重点句子:

  A、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①他心里想什么?(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②分析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指导从朗读中知道这两句话的语气不一样,前一句更能体现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

  B、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我们也来读一读。

  ②理解自言自语,指导朗读这句时要小声一点,试一试。

  ③从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指导读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C、第三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①叶子上生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朗读邻居的话

  ②谁也来劝一劝!咱们再来劝一劝。

  ③那个人听了有什么反应?(奇怪,你来读一读)

  ④男生来奇怪地说一说;女生读一读。

  ⑤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⑥分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⑦比较着读,并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强。

  ⑧两个句子总起讲一讲,读一读,增强感受。

  ⑨他要的是葫芦,而什么是不需要的?

  ⑩但事实上行吗?为什么?

  ⑷教师小结:

  是啊,叶子和果实是有密切联系的,叶子给果实送去营养,果实才能长得好。

  三、启发想象,拓展说话

  ⑴师:当种葫芦人看到心爱的小葫芦黄了,落了,他感到怎么样?(伤心、难过)

  ⑵仅仅是伤心、难过吗?

  ⑶当他终于明白了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的原因。

  (课件出示:他可能会地说:要是_______。)

  ⑷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书上的字也是有联系的,让我们一起去写写吧!

  四、快乐写字,交流经验

  ⑴先观察一下第56面最后2个字的字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怪、慢都是竖心旁)

  ⑵说一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⑶教师范写,并着重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⑷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⑸展评学生作品,交流写字经验,给予适当鼓励。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黄了、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质疑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来,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课文中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弄清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培养学生能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采纳良好的意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和图片,弄清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几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内在的联系。

  设计流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

  【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葫芦,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葫芦可以用来食用,还能做成乐器和工艺品。在生活中,这种可爱的植物让很多人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最后种葫芦的人是不是得到葫芦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新生事物产生联想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动脑看图的能力。

  二、初步阅读,解答疑问

  【出示图片】观察两幅插图,并作对比。

  1、学生自己观察第1、2幅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两幅图的不同。

  葫芦长势不同:一是长长的藤上长满绿绿的叶子,一是叶子枯黄,且有好多小孔。

  葫芦不同:一是可爱的,挂在藤上;一是干瘪的,掉在地上。

  人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很满意的样子;一是满脸惊讶,很奇怪的样子。

  设计意图:两幅插图的画面对比鲜明,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故事、理解课文,所以,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细致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三、品析课文,明白事理

  1、学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盼它长大。

  2、让学生想象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导学生理解: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只要葫芦能长大就行了。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几个虫子不在乎的语气,对小葫芦喜爱的语气。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思考得出结论:葫芦叶子与果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不治就会死掉,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不同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先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快治。感知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那人不但错在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还错在不听邻居的劝告,有错不改。

  四、拓展想象,训练口语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六个字,会写“棵、挂、哇”三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葫芦叶(绿、黄)、识字大全(哇娃洼蛙挂桂)、词组卡片

  2、作业纸

  3、日积月累:自以为是,神气十足,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漠不关心,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形容一点也不在乎)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直观导入

  1、小朋友们瞧,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出示一张葫芦图:(葫芦)

  师: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可把葫芦高兴坏了。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芦单个读第二声,在这读轻声(连起来读hú lu)再和它打个招呼。

  生再读词(葫芦)

  2、谁知道葫芦有什么用处?

  葫芦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和乐器,这个是葫芦做得乐器,叫葫芦丝,能吹出清脆的乐曲来。

  3、今天王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本寓言故事书,书的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嘘,小声再来读读题目。

  二、送故事,扫清字词

  1、想听故事吗?那就开始了!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却一点也不着急,毫不在乎地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蚜虫又不会把葫芦吃掉!想着想着,他又捧起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有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头一昂,手一甩,神气十足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好听吗?想自己读吗?那就打开书,第63页,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开始吧。

  2、大家都坐端正了,竖起耳朵仔细听:“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尝一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a谁先摘?你先来?他摘一个,大家跟着摘一个。

  全摘对了,只是葫芦还没熟,掉不下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接下来进入识字大擂台的环节,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识字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令加右耳朵,前鼻音),(哇换偏旁:蛙洼娃挂佳桂)瞧,老师把它集成了一本识字大全,咱们一起念念。(藤,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也读滕。还有哪些植物有藤?南瓜、丝瓜、葡萄)

  (演一演:为什么要长眼睛?它的意思是什么(看),眼睛盯着王老师,看谁上课最认真。或者眼睛盯着大屏幕,咦,拼音帽子不见了。)

  B葫芦已经成熟了,摘掉拼音帽,大家一起摘。

  三、有图文,感知课文

  (一)出示图1

  1、满载而归!!摘完了葫芦,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本书,好像缺点什么哦?第一页竟然没有插图!看来遇上了一个马虎的出书人。如果请你画插图,你觉得应该怎样画那棵葫芦?可以从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A藤的特点是(细长)读:细长的葫芦藤

  b(画藤画两片叶子)

  c叶子够吗?为什么,文中怎么说的?(长满)

  d葫芦花长得什么样?读: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画小葫芦)

  A小白花谢了以后就要挂小葫芦啦。小葫芦怎么样?(很可爱)

  b文中怎么夸小葫芦的?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谁比他更喜欢?

  c女生喜欢吗?

  2、这棵葫芦真的画好了吗?我们边看图画边来填文字。

  准确无误,送入故事书,嗖!

  3、仔细图画和文字,你能感觉到这个人喜欢葫芦吗?

  (动作:小心翼翼地捧着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不是隔几天去看一次的,也不是一天看一次,而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6、让我们和这个种葫芦的人一样,心中带着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葫芦长得这么好,春去秋来,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没有,你从哪一段里找到答案的。

  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板画:小葫芦变黄,落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一个一个地落)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读到这,我想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我们来做做小小侦察员,去查查葫芦落地的原因吧。

  你们先猜测下,是谁的原因?

  蚜虫,对,他可是罪魁祸首。记得咱们的棉花姑娘也是因为他们而生病的。还是谁的错呢?

  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也逃不了干系。

  但咱们口说无凭,得有证据,请大家在课文2、3自然段中找找,哪句话看出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

  1、叶子上的虫怕什么!

  A他在想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表情?对了,很不在乎,我们可以用成语来帮忙,老师先来试试,他(自以为是,漠不关心,毫不在意,神气十足,趾高气扬,满不在乎),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挑个喜欢的词,你也来试试。

  B让我来采访一下,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C对比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请把这两句话对比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请你来对比着读,谁能把标点读出来?

  生:上面句,有感叹号,语气感情更强烈。

  师: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用!语气感情更强烈。

  2、 还有其他证据吗?(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有2个问号,谁能读好?(很自以为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说——

  生: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现在,老师不用教,相信你们也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同桌练一练。

  师:小朋友练得真起劲,那个种葫芦的人趾高气扬,自以为是的模样,你们能把他读好吗?男生读上面的,女生读下面的。

  3、收集完证据,咱们要原音重现。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谁想扮演种葫芦的人?谁当邻居。咱们是旁白。准备好了吗,12开始了!(合作读2、3自然段)

  四、生字歌,巩固记忆

  葫芦落地案终于水落石出,王老师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首小儿歌。谁先来念一念?

  本课生字你都掌握了,真棒,有三个要求会写的字宝宝,瞧,他们出来和你们打招呼了。谁想当小老师提醒大家。

  棵,左窄右宽,注意果的笔画。挂,右边两个土,一大一小。

  师范写,生练写。

  这首儿歌还能唱,听音乐!让我们一起唱起来!

  五、选作业,课外延伸

  种葫芦的人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他决心明年再种葫芦,又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继续编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收集几个寓言故事,和同学分享。下课!

  评课:

  1、读要体现目的,初读感受后,可以问:那句话特难读,哪个字特难记?

  2、编课本剧,问问哪个同学演的好?或者揭示主题。

  全体起立不要多用(多用于情绪激昂的课文)

  3、识字环节,问题要小,否则学生无处落脚。识记时,编故事,不要扯太远,如:居:古人的头上有具尸体。邻:司令的右耳朵被邻居割了。令人毛骨悚然,灰色至极的故事,需要老师引导。

  从字义方面讲,居有安居乐业之义,和屋一样,尸代表房子。

  邻距离很近,可从甲骨文演变讲起。

  4、句式训练需要拓展

  5、小小侦查员,猜测可以最后出示

  6、日积月累,应用可以出示填空:他——,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8-1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23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3-26

《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教学设计02-2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09-08

说课稿:我要的是葫芦12-18

《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报告11-10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24

《我要的是葫芦》语文听课报告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