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6:42: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本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

  1.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到被除数的十位发现不够商1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恰当地引导,从分物的角度和除法本身的计算规则分别进行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节 约(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师: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勤俭节约,谁能说说哪些做法是节约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闻进行列举。

  2.导入:有3个班的同学用实际行动来倡导节约,他们积攒了许多旧报纸和矿泉水瓶,送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我们来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能帮助他们解决。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与学生进行谈话,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图。

  课件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

  (3个班积攒的报纸和矿泉水瓶一共卖了912元)

  2.尝试计算。

  (1)请学生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算式:912÷3)

  (2)请学生口算出结果并写出口算过程。

  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写出算式:900÷3=300,12÷3=4,300+4=304。

  (3)请学生尝试进行竖式计算。

  3.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师:你们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同时出示不完整的竖式如下)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口算过程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不够商1时商0”的道理,并板书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

  ①从分物的角度理解:先分走900元,912─900=12,余下的不够30元,每个班分不到10元,所以在十位商0占位。

  ②从除法本身计算的规则去理解:用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时,不够商1,需要将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用12再除以3,结果等于4,在个位上商4。

  (2)结合口算,说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写出了912÷3的`竖式计算过程,请大家结合口算的过程,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环节,学生能够透彻地了解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商0,并牢固地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很大的帮助。

  4.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教材10页的第三个例题,提问: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22÷4。

  (2)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

  (3)组织交流。

  师:这个算式是在哪一位上不够商1?应该怎样处理,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计算中,当除到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余数是2。

  5.总结算法。

  师:在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的一般步骤: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遇到不够商1的情况要商0占位。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页1题。

  理解题意,在图中圈出答案后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教材12页4题。

  先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步骤,再观察题目中的计算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计算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布置作业

  教材11页2、3题

  板书设计

  节 约(一)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活动内容:秘境佤山游。

  适合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析: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活动结合人教版教材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分数除法”及第三单元应用题的“行程问题”,将所学知识融于“秘境佤山游”之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旅游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及其魅力。

  设计思路:

  以到临沧市沧源县的景点旅游为线索,将这些景点串联成线,形成旅游线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油耗、油钱和旅游线路的选择等问题,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与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的:

  1.通过挖掘身边的数学素材,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巩固已学知识。

  2.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旅游四个景点至少要用多少油及所需油钱。

  2.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活动过程:

  一、简要导入

  1.今天见到佤山小朋友,心里很高兴!老师从电视里了解到秘境佤山不仅有神奇的文化,而且有优美动听的民歌,还知道佤山有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景点。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你知道的景点。(学生介绍)

  2.同学们介绍的景点令人心驰神往,老师现在最想到四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去看一看、游一游。(屏幕出示)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四个景点的名字喊出来。(翁丁原始部落、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崖画、司岗里溶洞)。

  3.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旅游途中遇到的问题。

  二、根据信息探究问题

  1.(屏幕出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旅游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如果先到翁丁原始部落,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学生提问题,口头列式)

  2.如果再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从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12千米”,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①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共有多少千米?36+12=48(千米)。②从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需几小时?12÷40=0.3(小时)。③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共用几小时?0.3+0.9=1.2(小时)或(12+36)÷40=1.2(小时),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各有哪些优点。

  3.同学们这么快就解决了在第一条旅游线路中遇到的问题,很好!接下来,老师还要到崖画和司岗里溶洞去游一游。请看大屏幕,根据提供的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①从县城到崖画有多少千米?0.6×40=24(千米)。②从崖画到司岗里溶洞有多少千米?0.4×40=16(千米)。③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共有多少千米?24+16=40(千米)。④从县城出发到司岗里溶洞共需几小时?0.6+0.4=1(小时)或(24+16)÷40=1(小时),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样算的理由。

  小结并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三、进一步探究“油耗”和“油钱”问题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知道了从县城到每个景点的路程和时间。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两个信息,看看从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信息:①旅游车每千米用油0.15升;②每升油价5.60元。

  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教师再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

  问题(1):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需多少升油?0.15×48=7.2(升)。

  问题(2):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需要多少油钱?

  ①24×0.15×5.60+16×0.15×5.60=33.60(元);②(24+16)×0.15×5.6=33.60(元);③40×0.15×5.60=33.60

  (元)。最后比较这三种解法,说说每种解法的理由。

  问题(3):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往返需多少升油?48×0. 15×2=14.4(升),并说说“往返”是什么意思。

  问题(4):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加70元的油能返回到县城吗?33.60×2=67.20(元),并说说为什么要“×2”。

  3.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油的总钱数=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

  4.让学生先说说“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和“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四、给这次旅游提合理化建议

  1.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旅游中遇到的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看旅游线路图,给老师的这次旅游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并说明你的理由。

  2.学生提建议,教师对能省时、省钱、省油等经济实惠方面的建议予以肯定,倡导绿色旅游。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懂得的旅游知识还真不少,谢谢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多的建议,这次秘境佤山游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板书课题:秘境佤山游)

  附板书设计:

  秘境佤山游

  路程=速度×时间

  油的总钱数=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许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 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正如:我校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0以内数的组成”,她的教学是这样设计是“7的组成”,她的设计如下:

  师:你们到过市场买过菜吗?

  生:有着不同的回答。

  师:你们都有爱吃鱼吗?(爱)。

  师:很好。因为鱼含有丰富的钙、铁、蛋白质等,对我们身体有用的物质。

  师:请同学们看上黑板,下面老师让大家来数一数黑板上的鱼(出示7条鱼的教具),谁来数一数黑板上老师挂了多少条鱼?

  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7条)。

  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是怎样数的吗?请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写出你们的算式,看谁写得最多、最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然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算法

  生:我把它看成3条鱼加上4 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3+4=7 。

  生:我把它看成2条鱼加上5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2+5=7

  生:我把它看成1条鱼加上6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1+6=7

  ……

  师:你们说的都对。

  师:最后反馈小结 。

  教师做到了:1、 在教学中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先教学的效果。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3、在教学中也提出了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4、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5、整个课堂教师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这样的教学,如果能上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参与到菜市场购买鱼的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会更生动些。

  二、 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正方形、三角形、矩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取决于什么?它们的公式各是怎样的?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取决于正方形的边长,即:C=4a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因为四条边长相等。

  师:矩形的周长又取决于什么?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矩形的长和宽的和:即:C=2(a+b)

  师:矩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的和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等于宽与长的和的2倍;因为矩形两条对应边相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呢?为什么?

  生:(通过思考后,发现圆的直径不同,圆的大小也不同)圆的周长取决于的直径,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有没有象正方形、矩形那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呢?如果有我们就能够根据这个倍数关系来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不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自我质疑、最后发现公式)

  在这个教学笔者做到了: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倍多一点。笔者趁机引入π,顺利地完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2、笔者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

  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 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校四年级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分数的加法时”的设计。

  师:出示苹果的教具问学生你们都有吃过苹果吗?

  生:吃过。

  师:如果你妈妈买回的苹果只有一个,而你又要把苹果分给你的爸爸和你的妈妈,你会怎样分呢?

  生:思考后汇报,有的平均分三等份,有的分成四等份。

  师:提出分成四等份的情况,如果你爸吃了一份,吃了几分之?(四分之一),如果你妈妈也只吃了一份,剩下的由你自己吃,你应该吃了几分之几?

  师:出示条件:有一个苹果,小明吃了这个苹果的2/4,爸爸吃了这个苹果的1/4,

  师:看了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爸爸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爸爸比小明少吃了几分之几?

  生:小明与爸爸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剩下几分之几还没有吃?

  ……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然后按照学生所提的问题一一解决。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得到分数的加法规律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其教学特点是

  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例题和练习广泛选取与学生生活作息时间相关的内容作为素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知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备内容

  认识分(1课时)→认识分;分与时的关系

  认识时间

  认识几时几分(1课时)→时间的读、写方法

  解决问题(1课时)→时间的应用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与几时半。

  3.会运用时间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建模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2.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能正确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

  1.感知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2.认识几时几分,会简单的时间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的内容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2.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突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在学生交流中根据题意来理解和明确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

  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一分(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从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半个苹果”入手,再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操作和描述活动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分析:

  平均分的意义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的,通过一年的进一步认识,三年级学生已经很容易理解把一个具体的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含义,并且能够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4份,也能把一些实物图片或者图形平均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但是他们基本上不能正确表达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的:

  1、 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

  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 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几的表象。

  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片、水彩笔。 教学准备:

  正方形卡纸、圆形卡纸、长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 结合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提问:把2

  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

  二、 探索新知。

  1(1)、探索用表示一半。 2

  师:请你先想一想,怎样来表示“一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一写,画一画,表示出“一半”。

  1(2)如果学生没有用表示出一半的,教师可以介绍,(例如:2

  书中智慧老爷爷的话,可以代领学生读一读。)如果有学生说出

  1来,可以让学生来讲一讲表示的具体意思。 2

  1(3)引出是分数,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分一分(一) 2

  1(4)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 2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有哪些图形,然后明确活动要求:涂

  1出这些图形的。鼓励学生尝试动手画一画,并与同桌互相看一2

  看,说一说。

  (5)组织交流反馈

  1师:你是怎样得到每一个图形的 ,谁来说一说,例如:把正方2

  1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其中的一份涂色,就是它。2

  (鼓励学生都这样说一说,进行交流。)

  板书: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涂色的部分,就是它1的。 2

  三、 动手操作,得到其他分数。

  (1)利用学具动手折一折,涂一涂,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2)学生操作之后,组织集体展示与交流。调板:并引导学生都说一说自己得到分数的过程。

  例如:把这张()形的纸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几份,得到了什么分数?

  四、 认一认。

  (1)、认识更一般的分数,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和读法。(可以尝试让学生打开书自学一下,再集体交流。(板书:)

  (2)结合上一个操作活动,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例如:分母4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子1表示其中涂色的1份。(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先示范说一说。)

  (3)学生任意写出一个分数,读一读,并举例说一说这个分数

  1表示什么意思。如:学生写出 ,表示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4

  1每个人分到这个苹果的 ??在交流时,学生有时可能会忘了说4

  “平均分”,教师一定要强调。

  五、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反馈。

  六、总结全课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 认识分数

  分一分(一)

  把一个平均分成 份,其中 份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

  教学反思:

  1、我这节课的的教学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并初步体会分数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整个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相信学生也一定会兴趣高涨。

  2、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中,我尽量为学生的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分数的概念的得出并理解的过程,是通过操作等活动让孩子在具体形象中理解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面积模型,让学生自己折一折、剪一剪、涂一涂等动手操作活动,实实在在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提升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作者及工作单位何小婷

  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冯村小学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它又是学生以后学习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基础是: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知识的增长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是后面学生学习梯形面积计算以及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是在《比较图形的面积》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两个专题中蕴含的割补法、增补法(分割、平移、旋转),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中蕴含的“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力的增长点在于利用旋转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及根据一定的条件(平分高或边)利用分割与旋转的.方法将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着重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合来自生活常识的实例做为重要的课堂生成资源,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数学广角”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里的先“平均分”,再得出至少数的过程。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个纸杯(每小组3个)、笔(每小组4根)、扑克牌1副

  教学过程

  一、扑克魔术导入。

  请同学们看我表演一个“魔术”。拿出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52张中有四种花色,请一个同学帮我从中随意抽5张牌,无论怎么抽,总有一种花色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你相信吗?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对不对?假如请这位同学再抽取,不管怎么抽,总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同意么?

  其实这里蕴含了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个数学原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二、学习例1,列举探究

  1、用枚举法深入研究4支笔放进3个纸杯里。

  (1)要把4支笔放进3个纸杯里(纸杯代替),有几种放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组摆一摆,记一记;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提醒学生左3右1与左1右3是同一种方法——不管杯子的顺序)

  (2)反馈:四种放法:(4,0,0)、(3,1,0)、(2,2,0)、(2,1,1)

  (3)观察这四种放法,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放有2枝铅笔)让孩子们充分地说。

  板书:枚举法

  (4)“总有”什么意思?(一定有)

  (5)“至少”有2本是什么意思?(最少是2本,2本或者2本以上)。

  2、假设法

  ①还可以这样想:先放3支,在每个笔筒中平均放1支,剩下的1支再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所以至少有一个笔筒中有2支铅笔

  ②思考: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里平均放一支呢?

  ③继续思考:

  6只铅笔放进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铅笔。

  10只铅笔放进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铅笔。

  100只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铅笔。

  ④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谁能试着说一说?

  只要铅笔数比笔筒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3、介绍鸽巢问题的`由来。

  (1)抽屉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最早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Dirichlet)提出并运用于解决数论中的问题,所以该原理又称“狄利克雷原理”。

  (2)总结: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中,(m>n,m和n是非0自然数),若m÷ n= 1……a,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三、巩固练习:

  1、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2、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上面点学生说一说,不全的老师补充)

  五、设疑留悬念。

  如果是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那么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本书。

  如果有8本书呢?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p71第5、6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p29 例3,p30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4、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并理解应用两种平均分类型的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同时说说是怎么分组的?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课间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当学生涉及到有关“平均分”时,老师要注意强调,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师:昨天老师在操场上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在做游戏,(出示图片:3组跳圆圈舞的同学,每组有5人。)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仔细观察,互相交流信息,汇报结果。

  (教师板书:共有15人在做游戏。)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把15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一共有15人,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2.比较沟通。

  (1)师: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与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发现这两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条件、问题调换了一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3.解决问题

  师: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5÷3=5(人) 15÷5=3(组)

  师: 15÷3这个算式是在求哪个问题?你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学生讲述理由)

  师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如没写出单位名称,教师要引导写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2)。

  3.补充条件,解决问题

  师:如果又来了3个小朋友,(板书:又来了3个小朋友。)每组应有几人?

  学生汇报。

  [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探究,同时使学生熟悉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四、质疑问难:

  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教师也可补充提问:15人做游戏,可以平均分成4组吗?为什么?如果又来了2人,怎么办?让学生思考。]

  五、课堂练习:

  第29页“做一做”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1)题:出示做风车图,请学生说一说图意。个风车,5个同学,平均每人做几个?

  列式计算:30÷5=6(个)

  (2)题:有18棵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

  请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3)题:出示画片图

  请学生说一说图意,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解答。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15÷3=5(人) 15÷5=3(组) 18÷3=6(人) 18÷6=3(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有关0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0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为0的特殊性,所以在学习计算时教材把0的加减法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0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加减计算。

  教材安排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是0的加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兔博士提出的“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这个问题的解决,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 。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第二个环节是0的减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小猫吃鱼的情境,通过兔博士提出: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问题,继续展开故事。让学生观察到鱼吃光了,就是没有了,就是0条,用算式3-3=0表示。让学生对0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加深。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习。教材安排了3道练习题和一个数学游戏,第1题是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第2题是对号入座,这样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第3题是6道5以内的加减计算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游戏是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目的是加强口算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3.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通难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其实,很多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还蕴含着数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片,你们有没有兴趣听?

  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二、自主探究

  (一)0的加法计算

  1、课件播放《小猫钓鱼》的前半部分。

  2、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来比比看刚才谁听得最认真。

  (1)妈妈钓了几条鱼?(板书:3)

  (2)小猫钓了几条鱼?一条鱼也没有钓着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板书:0)

  (3)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

  师小结:因为小猫钓鱼时不专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所以一条鱼也没钓着。我们做事能不能像小猫那样?应该怎样?

  (4)兔博士也有问题想问我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兔博士的问题: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①谁知道?怎样列式?

  板书:3+0=3

  ②算式中的3、0、3分别表示什么?

  ③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0+3=3

  (设计意图: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 。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二)0的减法计算

  1、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继续看故事。(课件播放后半部分)

  2、谁能说一说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指名说

  (2)师小结:小猫和妈妈回到家以后,妈妈有事出去了,小猫在家里看着3条鲜美的'鱼,在等妈妈回来,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是没有来,小猫实在太想吃了,就把3条鱼都吃光了。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

  3、通过讨论,大家都知道怎么办了。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一共有3条鱼,小猫把3条鱼都吃了,还剩几条鱼?

  (1)你会列算式吗?试一试!

  板书:3-0=3

  (2)说一说算式中的3、3、0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0,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4、揭示课题

  观察黑板上的3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说出3个式子中都有0。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深化对0的加减法的认识

  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

  出示算一算,想一想。

  1、指名口算。

  2、观察讨论:

  (1)观察第一组题

  ①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加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②观察第二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减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③你能不能把两行的发现用一句话说一说?(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④你能迅速说出得数吗?听老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如:6-0= 8-0= 10-0= 20-0= 100-0呢?

  (2)观察第二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①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②你能说出一个等于0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建构数学模型。)

  三、练一练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一些特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力片吗?知道猪八戒吗?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我们看看它在做什么好吗? 1、 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

  (1)把你的算式写在53页书上。

  (2)交流。重点让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

  2、练一练第1题。

  今天来到我们课堂的还有几个小动物,我们快请它们坐下吧。

  (1)学生在书上连线。

  (2)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线。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口算能力。)

  四、数学游戏

  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说出算式和得数。如果你能说加法的就说加法的,如果能说减法的就说减法的。如果能说加法的也能说减法的,就说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游戏——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加强口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今天在多媒体教室上了这节0的加减法。与课前预想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所问非所答。

  如在老师提出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后,有学生列出了3+0=3、0+0=0这样的算式。从中显而易见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胡乱说出了算式。再如在提出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后,有学生说是“交叉的”有的学生说是“两边的是挨着的,中间的是挨着。”还有的说“上面的是加号,下面的是减号”……诸如此类,种种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儿。但学生说了,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从而出现了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口算能力太差。

  教学中,有的学生口算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不能迅速地说出口算结果。有的学生甚至还要借助手去算出得数。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上课有效时间短是一直以来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特点也有所考虑,所以教学时尽量把有效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我注意到学生在看动画时精神都很集中,看得津津有味,但到了讨论0的加减规律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去想,甚至还有的学生开始说话。

  四、对学生估计不足。主要体现在发现并总结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的计算规律以及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的规律上。学生还不具有自己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所以很难总结出0的加减规律。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等。

  2、加强口算训练。采取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多样的练习渠道,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中一定要降低难度。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储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数学书第90页例1、91页例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男生3人,女生4人,每人10秒拍球,那一组拍的总数多哪组就获胜。女生队拍的多。老师宣布女生队获胜。男生感到不公平,该怎么比公平?那么平均数是

  一个什么样的数,怎么求平均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 学习例1

  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出示课件)

  自探提示:

  (1)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小红比小兰多1个,小明比小亮多2个)

  (2)从图中你能看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吗?是怎样看出来的?(移多补少)

  (3)你会列式计算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吗?必须先求出什么?请试着解答。(总个数)

  (5)你觉得怎样求平均数?(列式计算)

  思考:在例1中,我们求出平均每个人收集13个瓶子,是表示他们4人中某一个人实际收集13个瓶子吗?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和平均数13有什么关系?

  2、 练习:

  小明身高135厘米,河中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3、 学习例2:观看两队的身高记录

  (1)先看欢乐队的身高记录

  列式计算,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

  (2)观看开心队的身高记录

  列式计算,求开心队的`平均身高;

  (3)比较两队的平均身高;

  (4)总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 练习:(选择)

  (1)三(1)班学生植树,第一组种18棵,第二组种20棵,第三组种25棵。平均每组种几棵?

  A、20棵 B、21棵 C、19棵

  (2)玩具店卖玩具车,第一天卖54辆,第二天上午卖23辆,下午卖25辆。平均每天卖多少辆?正确列式是:

  A、(54+23+25)÷3 B、(54+23+25)÷2

  三、实践应用

  下图是一个平均水深是100厘米的水池,小明的身高120厘米,小明在里面游泳有危险吗? 天气越来越热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池塘里去游泳。

  四、小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完成数学书练习十一的内容。

  板 书:

  平 均 数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移多补少

  ( 14 + 12 + 11 + 15 )÷4 = 13(个)

  ↓ ↓ ↓

  总 数 总人数 平均数

  好处: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一第1—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通过练习促进数感的发展,能说明解决相应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逐步发展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89=53+7=64+9=73+8=

  57+4=6+29=29+7=92+8=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练习十一第1题。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时提问。

  每一组的第1题与第2、第3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一题是不进位加法,第2题是进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1。)

  2、练习十一第2题。

  老师可以将第2题做成道具,改动要加上的.一位数,让学生多练几次,掌握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

  (1)出示第4题,老师说明题意:在括号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得数,并把它圈起来。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圈的是哪个数?另一个得数错在哪里?今后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4、练习十一第5题。

  12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交流,统计全对人数,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表扬,并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指导学生改正错题。

  5、练习十一第6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6、练习十一第7题

  请多个学生提问题并解决

  三、作业布置

  1、《练习册》练习十一(1)。

  2、比一比,算一算。

  (1)45+3=3+52=6+40=

  45+5=8+52=6+44=

  45+8=9+52=6+49=

  49+3=52+6=4+68=

  49+30=52+9=4+66=

  (2)在正确的得数上打“√”。

  54+9(635373)8+63(716172)

  95+5(9990100)75+9(847485)

  (3)直接写出得数。

  2+89=55+5=92+8=

  57+40=6+29=64+9=

  29+7=30+70=75+2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2、突出对比的.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计算方法及结果,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理解当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时比快慢就是比速度,理解速度单位与以往学过的单位不同,同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提示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

  (见过)

  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谈话,激活学生的记忆。在实现本节课探究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美对接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做好了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学生观察比较成绩表中的数据,得出松鼠比猴子走得快,小兔也比猴子走得快)

  2、探究比较方法。

  (1)提出问题:小兔和松鼠谁更快?

  (2)小组讨论:要想知道谁更快,要比较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比较小兔和松鼠每分各走多少米。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结合学生汇报,用课件展示相关算式)

  小兔每分走:240÷3=80(米)

  松鼠每分走:280÷4=70(米)

  得出:小兔走得快。

  3、认识速度。

  (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

  ②想一想,“路程÷时间”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速度=路程÷时间”)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

  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图形的教学要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具体的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建立角的表象。本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观察和实践操作,突出角的结构特点。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观察主题图,经历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角。然后通过折角、制作角等操作活动,明确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合作学习。

  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突出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操作,在合作中观察猜想,自主探究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以及角的画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形纸

  学生准备 小棒 三角尺 圆形纸 剪刀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

  2.你们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3.现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摆,交流是三角形)

  4.你们真聪明!接着再拿走一根,这又是什么图形呢?(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摆熟悉的图形,依次分别拿走一根小棒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和四边形、三角形的内在联系以及角的结构特点。

  ⊙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在主题图中找角。

  课件出示教材38页主题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来找找吧!(学生说出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观察的主题图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课件出示剪刀、钟面和三角尺)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把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学生动手比划角,同桌互评)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看:这个尖尖的两条线的交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线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

  ②师指着课件中的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一个顶点,两条边)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从生活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明确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同学们想看看吗?这些图形中有我们刚刚认识的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课件出示教材43页2题)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好多的角。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老师的要求,两个同学一组,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推理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一数学内容包括“答案是两种情况的推理”和“答案是三种情况”,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本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分析条件,猜测推理,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渗透推理思想,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电子录播室、智慧课堂软件、学习卡、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一、激趣引入

  1、课件出示一对双胞胎的动态图片。

  2、填空小华不是男生,就是甲乙两个人下棋,甲不是赢了,就是课件出示一对双胞胎的动态图片。

  (1)在不给出任何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猜一猜“谁是哥哥?”

  (2)给出一个条件再让学生“猜谁是哥哥?”

  (3)填空,让学生解

  (1)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回答问题,并且能说明理由。能够通过给出条件前后两次判断,知道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并且能够总结出进行“两种情况”推ppt动态的在日常生活中,学情景画面,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智慧课堂挑人功能。进行简单推理的生活经验,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推理的内容。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活动,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两种情况”推理的问题。理的一般方法。出“两种情况”的推理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三种情况”的推理做好准备。二探究新知例题、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启发学生理解题目,找出所给出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方法找出答案,并且和同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三种情况”推理的方法。设计四关的练习:第一关“选一选”,第一关“选一选”课件出示两道生活1、3个人拍球,分中的问题,让学生别拍了32下、31根据条件进行推下、30下。理。选择正确答案。

  (2)小雨、小东、小第二关“火眼金松进行跳绳比赛。睛”,课件出示三道小松说“我不是最判断题,让学生思后一名”小东说“我考并以抢答的形式也不是最后一名,回答问题。但是小松的成绩比第三关“贴名字”,我好。”他们各得了教师交代游戏规第几名?则,学生四人一组第二关“火眼金玩“贴名字”游戏。睛”,课件出示三道第四关“难不倒判断题我”,出示生活中较第三关“贴名字”,复杂的推理问题,学生四人一组玩让学生通过小组合“贴名字”游戏。作,推理结果。第四关、拓展。学生认知阅读题目,找出条件和问题。独立思考,在本子上写一写,画一画,通过自己的方法找出答案,并且能够用语言描述推理的过程。总结出“三种情况”推理的方法。智慧课堂课件批注功能和学生平板拍照上传功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辅助推理。学生根据要求认真阅读题目,独立完成选择、判断,小组进行游戏等练习,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说明自己推理的过程。第一关练习运用智慧课堂即时问答。第二关运用智慧课堂抢答。第四关练习运用页面推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夹练夹趣的应用环节,思维训练层层深入。由此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篇06-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10-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1-27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1-08

数学教学设计05-2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06-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5篇]05-30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