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2 13:19:4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二、教学重点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

  三、教学难点

  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四、教学准备

  白醋、小苏打、药勺、注射器、记录表、烧杯、集气瓶、打火机、玻璃片、带橡皮管的反应瓶、湿抹布、蜡烛、小木棒、水火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喜欢看火箭发射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发射个微型火箭。(老师演示火箭发射)

  2.观察白醋、小苏打观察。

  师:刚才老师发射的火箭里用了两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苏打和白醋。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对实验盘中的小苏打和白醋进行观察,你们打算怎样进行观察?并把它们的特点分别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

  3.小组观察后汇报交流。

  小苏打(白色、粉末状、香)

  白醋(无色、透明、液体、酸)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猜测混合后的变化。(板书课题)

  师:如果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猜测后PPT出示实验步骤并指导实验方法。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交流实验现象。

  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你们观察到哪些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无色液体、玻璃杯变凉了、有扑哧声……)

  (三)探究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1.得出产生无色、透明的气体。

  师:我们来看一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你看到这种气体了吗?说明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啊?(无色、透明)

  2.实验验证气体性质。

  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这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呢?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1)阻燃:燃烧的火焰伸入。

  A、PPT出示方法B、学生实验C、汇报

  师:火柴熄灭了,能说明这种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啊?(阻燃)

  拓展:氧气的助燃(视频播放)

  (2)比空气重、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PPT出示方法B、学生实验C、汇报

  师:观察到蜡烛熄灭了,能说明什么?(说明气体比空气重)

  师:你们还观察到了试管里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变浑浊了。)

  3.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有哪几个特点啊?(PPT出示资料“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对照资料我们认为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科学家又经过大量实验,获得了更多的证据,证明了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4.揭题总结。

  (1)师:今天我们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它是一种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3)瓶子外壁有点凉是因为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带走热量(举例:夏天喝碳酸饮料)

  (4)能不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老师发射火箭的原理?

  5.化学水火箭发射活动。

  (1)PPT出示活动步骤

  (2)室外水火箭发射活动

  (四)巩固延伸:

  二氧化碳生活中的应用。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二氧化碳呢?(人们还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性质制造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呢。碳酸饮料、汽车尾气、干冰、人呼出的气体等。)PPT展示

  2、板书: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新物质)→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记录表

  3、第(1)实验组

  (1)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颜色

  形状形态

  气味

  小苏打的特点

  (2)活动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后的变化

  反应产生,集气瓶外壁下部比较(热、凉)

  (3)活动三:

  验证气体性质

  将燃烧的火焰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物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

  现象:()

  1.继续燃烧

  2.火焰熄灭了

  说明这种气体。

  (阻燃、助燃)

  点燃烧杯中的蜡烛,将橡皮管口放入烧杯内;瓶中加3勺小苏打,再加入半瓶白醋后迅速盖紧瓶口,观察现象。

  现象:()

  1.火焰继续燃烧

  2.火焰熄灭了

  说明这种气体。

  (比空气轻、比空气重)

  等火焰发生变化后迅速将橡皮管口放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内,并摇晃瓶子,观察现象。

  现象:()

  1.没有变化

  2.变浑浊了

  说明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研究结果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反应,产生一种新的物质()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孩子们参与一个有趣的游戏,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田野中常见的动物。这个游戏叫做“猜猜我是谁”,通过观察动物的局部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拼凑在一起,最终猜出是哪种动物。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学会用特定的句式来描述动物,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培养不仅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所助益,也为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尝试用“这是谁呀?原来是……”的句式描述画面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图片。

  3、在猜想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动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

  1、会玩语言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2、已经认识瓢虫、蜜蜂、蚯蚓、蚂蚁、蜗牛、毛毛虫等动物。

  物质准备:

  1、小鸟手偶一个,绘本《猜猜我是谁》。

  2、图卡:柳树、草地、白云、太阳等。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躲藏着一只小熊手偶:今天有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到我们教室,大家来猜猜它是谁吧!老师用小熊的声音说:“嗨嗨,大家好!猜猜我是谁?”

  师出示小鸟:“今天,小猴子带着一位特别的朋友来到了这本书中。”(出示绘本封面)“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幼儿兴奋地进行自由想象。

  二、阅读绘本,引导幼儿猜想并体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师:“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书。”翻开绘本第一页。师:“骨碌碌,骨碌碌,这是谁呀?”

  请幼儿想象、讨论想车轮一样的三个黑黑的圆是谁?

  师:“问问小鸟,大家猜对了吗?小鸟摇头了,都没猜对。我们来问图书吧。”

  翻开第二页,“这是谁呀?原来是瓢虫呀!”引导幼儿一起说句式。

  师:为什么大家刚才都没有猜到呢?因为那三个圆形的黑点是小瓢虫身上的什么啊?”(点)“这三个黑点只是小瓢虫身上的一小部分,小瓢虫的身体可比黑点要大得多。”

  2、师:“小瓢虫是小鸟的好朋友呢。看看还有谁?”

  翻开第三页:“哎呀!是大老虎来了吗?大老虎会是小鸟的好朋友吗?”幼儿自由猜测。

  翻开第四页:“这是谁呀?原来是……小蜜蜂呀!”我迅速翻回前一页,“这黄色和黑色相间的花纹是蜜蜂的身体特征。”(身上的花纹)“这些花纹也是构成小蜜蜂身体的一部分。”。

  3、翻开第五页。

  师:“黑咕隆咚的,这是谁呀?猜猜看。”幼儿猜想。

  师:“这是谁呀?原来是小蚂蚁呀!小蚂蚁的身体黑黑的。”

  4、请继续翻看下面的页面,让幼儿在观察中猜想,运用句式“这是谁呀?原来是……”来发现蚯蚓、蜗牛、毛毛虫等动物。

  三、完整阅读图书,并一起讲述。

  师:"这些动物都是小鸟的.亲密伙伴。让我们再次观察它们,只需要看到它们身上的一部分,我们就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四、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鸟带来了这么多好朋友,我们和它们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阅读区中,供幼儿观看。

  活动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图画不仅是文字的解释,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通过理解并喜爱绘本,幼儿们可以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眼睛无法触及到的故事情节,真正实现了阅读的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绘本画面,孩子们看完后总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每个画面只展示了动物身体的部分,以引导幼儿推测和想象,逐步让他们明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学会由部分推及整体。同时,每幅图之间都存在独特的联系,以传达绘本的整体内涵,给予孩子们最大的想象空间,带给他们阅读的快乐。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3

  知识目标:

  1.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能力目标:

  注重学生参与模拟地震实验过程的感知,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难点:

  地震成因

  重点:

  地震危害及怎样避震。

  主要内容:

  《地震》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教材包括三方面内容:

  1.了解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活动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更清晰的认识。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理解地震的成因。

  3.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如何从容面对地震,知道自救的方法,进行地震模拟演习,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生命。

  教学过程:

  一、 录像激趣,引入课题。

  教师以谈话方式导入,看到“5.12这个日子,大家想起了什么?”“关于地震,大家对他了解有多少呢?”

  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

  大家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共同探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有什么前兆?地震怎样来预测?地震发生后人们怎样来自救?……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根据地震的现象,研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①观察地震现象

  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

  让学生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对生活中的了解,来说一说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反常表现、山体滑坡、井水异常、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使它造成倒塌呢?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着。

  二、研究地震成因

  1.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猜测地震成因。

  2.根据学生猜测做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棒、盒子、木块放好。

  出示实验要求: (课件展示)

  请每位同学反复实验,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认真体会木棍断裂时手的感觉。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象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形成的原因。 课件资料补充:PPT

  (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

  师小结:大家想,一个筷子在断裂的瞬间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那么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会引起的怎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呀?

  三、 拓展活动:

  1.地震的危害。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震引起房屋、桥梁等在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地震的危害。

  2.预防地震

  介绍地震前兆以及正确避震常识

  让学生知道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地震该怎样预测,尽量避免灾难的发生。用课件展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 (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教育学生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四、科学应用,避震自救

  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水等。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

  3、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二、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酒精灯、火柴、碘酒、瘦肉、熟蛋白、花生、黄瓜。

  2、投影片:食物中的营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都长有一张嘴。嘴有什么用?(说话、吃饭)

  2、人每天都吃东西,一天要三次,这是为什么?(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很多营养)

  (二)学习新课

  1、介绍食物的营养成分

  (1)你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吗?

  (学生知道几个说几个,老师适时加以补充,板书。)

  (2)出示幻灯,小结: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水、盐、脂肪、淀粉和维生素。

  讲解它们的作用。(同书)

  2、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的营养

  (1)谈话:人们为了营养配餐,营养均衡,往往要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你有办法吗?

  (2)汇报:食物中有水可以看出来,通过尝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盐。

  (3)检验蛋白质。

  像水、盐可以直接知道而有些必须要用实验方法,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检验蛋白质。

  ①讲要求:检验前要用碘酒消毒。用铁丝插住,直接烧。闻气味。

  ②提问:闻到什么了?

  ③小结:告诉你们,你们闻到的气味就是蛋白质烧焦的气味。用火烧可以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你在什么地方也闻到过?这告诉我们什么?

  羊肉内也有蛋白质,烤羊肉串时能闻到这样的气味。

  (补充)留下的碳状物是盐类,食物中的盐是多种的。

  (4)检验脂肪。

  ①像刚才那样消毒。

  ②放在白纸上压,留下什么?

  ③比较油迹像水迹一样吗?

  ④小结:用手压,油会留花白纸上,这和水不同,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脂肪的'存在。

  (5)检验淀粉。

  ①淀粉实验,试管内放的是淀粉,滴入碘酒,观察。

  ②汇报

  (6)小结: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分别检验蛋白质、脂肪和淀粉,你能再说说方法吗?

  (7)综合应用。

  谈话:老师在盘子中准备了很多食物,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步骤方法去检验它们的营养成分。

  学生检验。

  3、营养卫生教育

  (1)(出示幻灯)根据幻灯,根据你刚才的实验,告诉老师有没有一种食物包含所有的营养成分?

  (2)你能谈谈你平时吃饭的情况?

  (3)另外还要注意吃饭要适量。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展示了一幅小学生大美丽的大自然中采集土壤的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了解当地土壤的基本特征,并做好观察记录,为课堂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课只有两个活动,活动一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前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了解到的,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土壤里的情况进行交流,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土壤的成分有个大致的了解。活动二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土壤的主要成分。土壤是学生常见、熟悉的物质,不少学生玩过土壤,具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很强的研究兴趣。本课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为主要的目的。通过准备的实验器材进行引导、“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自由活动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观察土壤。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根据情况拿到课堂上来进行。

  拓展活动是让学生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做成资料卡。让学生把课上的对土壤成分的研究转为课下对土壤形成的研究,让学生对土壤继续研究下去。

  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周边的环境中去采集土壤,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描述:

  一、播放视频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1、提出问题。

  (播放充满生机的自然风光的视频,并配以相应的语言)

  土壤妈妈养育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那它是用什么来养育它们的呢?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土壤里会有些什么呢?(板书课题)

  2、学生猜测。

  (生猜测,教师随机板书)

  【课前,学生已经历过自己去采集土壤的过程。因此学生的猜测有些就是自己的观察所得。有的是学生的推测。如果有的学生提到有动物尸体,可能有的学生会质疑早都烂没了,这时教师适当解释:动植物在土壤中腐烂以后形成的物质叫腐殖质,它在燃烧时会有一种烧糊肉的气味】

  二、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1、设计研究方案。

  这是大家的想法,土壤的有些成分,我们通过观察的方法就知道了,可对于有些成分,有的同学还持有不同的意见,土壤里是不是真的这些东西呢?你能利用你面前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想法吗?

  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共同设计出你们最想知道的内容的研究方案。

  (学生合作设计方案)

  【老师已经给学生准备了教师准备的土壤、铁盒、烧杯、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滴管、玻璃片、及学生自己挖的土壤等实验材料。根据材料的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想到通过烧土壤的办法试试是不是有腐殖质;通过把土壤放到水里的方法看是不是有空气的存在。对于砂、黏土和无机盐等成分的研究方案学生可能会根据书中插图的提示也设计出来。也可能设计不出来。如果学生想不到也不要强教给学生。在实验探究时,指导学生去进一步的进行实验研究。学生设计的方法也可能多种多样,必须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水分种成分的探究,有些可能直接摸,有的可能加热,有的可以放在纸上挤压等。】

  2、交流设计的方案。

  谁愿意把你们设计的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交流)

  【对于学生说的不恰当的、不严密的地方,可让学生加以补充说明,如果学生说不到的,教师可适当补充,在这儿师生要一起把实验方案设计的明明白白。】

  同学们真棒,想到这么多方案。如果现在就开始研究,你认为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己提出注意事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或强调)

  【在提醒学生安全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3、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实施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此实验活动大约需要10—15分钟。要保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直到每组同学能扎扎实实地进行完自己的实验并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相信同学们在得到自己想要的实验现象的同时,也会有其他的发现。这些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如,学生在对土壤加热时还可能会看到有“热气”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的存在。对于没有设计出洗沙这个方案的小组可引导学生观察静止后的泥水,沉淀下的泥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用手捏一下上层的泥和底层的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土壤中有沙和黏土的成分。对于没有设计出研究无机盐方案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去研究,得出土壤中有溶于水的物质这样的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以便及时解决学生随机发现的问题。】

  4、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

  都研究好了吧,现在就请各小组来展示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其他组的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如果有不同意见,等他汇报完了你可以再来补充。

  (学生汇报,对于汇报中精彩的、值得肯定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及实验结论,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在简单汇报自己的做法后重点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自己得出的实验结论。时间允许尽可能让每组都到台上进行汇报。最后全体师生汇总交流的结果。】

  5、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土壤里有空气、砂、黏土、水、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土壤的成分可真丰富,它就像一位母亲,为动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的空间,也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它无私地奉献着,那我们应该为土壤妈妈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那我们面前这些土壤怎么处理呢?

  (学生自由回答)

  三、引导学生拓展活动,把课堂研究拓展到课下

  说得真好,有了我们这些小卫士,相信土壤妈妈一定会越来越美丽。这么富饶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家想不想知道。(想)你可以搜集、查阅相关的.资料,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记录下来,做成资料卡。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老师帮忙。

  【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把课堂的研究拓展到课下,激发学生自己进一步去研究探索,同时也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帮助,并不是简单地把问题甩给学生便什么也不管了。】

  体会与反思

  本课是《土壤和生命》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探究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自由活动作为了一个课前的准备,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土壤,学生通过采集活动的亲力亲为,先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对土壤的感性认识。比如说从哪里采集的?土壤上面有什么?土壤里面有什么等。虽然教师还没有提出探究问题,但学生却通过采集活动,为探究做了心理、材料、经验、感性等多方面的准备。

  2、教学时,教师再提出“土壤里有什么”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不再是简单的观察到的东西了,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推测和想象。这样就达到了启发学生深层感知土壤目的,与上一环节不同的是探究目的更加明确。探究的方法也不再是单一的观察,而是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是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到的现象和研究的收获是探究教学重要的内容,也是探究教学的重点所在。探究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发现,可以说,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实验越成功,交流时收获就越大。如有的学生把土壤放到了水中,就看到有很多的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大量的空气存在。也有的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对比实验,把松散的土壤和结实的土壤分别放入水中,发现松散的土壤比结实的土壤冒出的气泡要多很多。这位同学在交流时就说到了我终于明白农民伯伯为什么每年都要松土了。就是一些无意间的发现也要给予肯定。只要激起孩子们那颗发现之心就是成功的。这样大家一起交流的时候,本组的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喜和收获,别的小组的学生也能从中了解到同伴的想法,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回答和叙述及时的表示肯定,这使学生更加放心大胆,敢于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呈现在课堂上,这才是学生在课堂上最精彩的发言,这才是真正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课!

  本课教学,还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作为探究伙伴,教师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

  2、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现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3、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借助学生在认识上的不同,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达成共识。

  本节课在实施中也有几点令人遗憾的地方:

  1、实验小组活动过程中,所谓“好”的学生掌握着设计、操作实验的权力。看起来小组活动既能设计、操作实验,又能通过实验总结交流自己的发现。实际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这部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2、组中的交流、合作不够。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没有很好达成共识,出现了你研究这个内容,我研究那个内容的现象。

  3、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实验需所需器材了解不够,进一步说明学生在设计实验方面的不足。

  4、需要提示的是在没有泥土的城市里或土壤种类不全的地区,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准备好土壤的样品,供学生观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五课,旨在通过做摆,探究摆得快慢与什么有关,带领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十足,已基本具备了观察、思考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也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类,但探究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观察图片中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想办法将观察到的形状和结构形象的记录下来。

  学生:将教师所示图片尽快的记录在一张白纸上。

  老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比一比谁的观察仔细,谁的描述形象。老师:这些建筑物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你们能不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分类?

  学生:分类,填写“建筑物结构分类卡”。

  汇报:我们是按照xx标准进行分类的,属于这一类的建筑物有……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老师:关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

  老师:板书问题,提出要求。

  你们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书上P10的实验项目中选择项目进行研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再实验。

  学生:实验

  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和实验结果。

  老师:怎样使自己实验的物体既稳固而且承受力大?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老师:出示各种物体的结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学生:小组讨论:这些结构有哪些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老师: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结构?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2、百叶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

  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学习

  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

  (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A、先测测教室的温度。

  B、再到室外去测测。(测阳光下,背阴处)

  C、观察百叶箱。

  (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

  (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

  (4)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1、分组讨论后汇报。

  2、教师小结。

  (一)课后作业

  判断题

  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 )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猜猜我是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美术课。生活即美,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力。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环境和事物,丰富学生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发现和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线描写生和造型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并提升画面的组织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并引导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入知识之门,并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以便让他们终身受益。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致力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通过参与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利用游戏设计学习情境,自然的将学生由生活引入课堂。

  2、强化主体: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陶冶欣赏:欣赏图片和资料,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4、发扬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兴趣和老师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呢?(课件展示)在这里我有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猜猜看他们是谁,请大声告诉老师。你们是如何猜出来的呢?(课件展示)大家都猜对了吗?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上的答案!(视频展示)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人物的特点,比如发型、发饰和服装等特征。

  (二)、新课讲授

  刚刚的游戏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猜出了同学的背影。今天我们就从人物的背面着手来学习猜猜我是谁。(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大家会发现人物画很多都是从正面描绘的,但也有一些画,跟老师刚才拍的背影一样是从背面来描绘。

  人物背面头像的绘画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已经有很多精彩的描绘。其中,唐寅的《孟蜀宫伎图》是一幅著名的作品,他以极其细致的手法描绘了人物的头饰,让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当时妇女们的头部装饰。

  背影中也蕴含着不同的美。《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我看到了一位自信的克里斯蒂娜,尽管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但她依然坚定地迎向远方,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力。

  “同学们,在我们的美术书中还有一幅描绘儿童的背面的作品,请翻到美术书的第12页。”《未来世界》是由王晓明创作的,作品中的小孩们正沉浸在墙上的画作中,他们专注的样子通过背面也能感受得到,即使画家没有从正面描绘。

  大家看完画家的作品后,是否有兴趣看一下我们同学的背影作品呢?(课件展示)请大家分享一下,哪个背影最吸引你?我听到有些同学喜欢第二个女孩的发型,她的头发线条画得很精致;还有些同学喜欢第三个男孩子的`服装,画得很细致。他们确实画得很出色,但是老师相信你们也能画得更好!让我们继续观察一下,图中的男生和女生的发型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你们有答案了吗?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男生的发型线条比较简洁,而女生的头发线条则比较曲线优美。女生们还喜欢扎漂亮的辫子,搭配美丽的发饰。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三)、教师范画

  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合作绘制一幅画呢?让我们一起来创作吧!(课件展示)在我们开始画之前,我们需要认真观察一些方面的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发饰、发型和服装。接下来,我们要勾画出人物头部和身体的轮廓线,尽量将人物画得大一些,并合理利用手中的纸张。然后,我们需要添加一些小的细节,对整幅图进行精细描绘。对于头上的发饰,我们可以简单地勾勒出轮廓。那么,如何画好头发呢?我们会发现头发的线条是朝着一个方向汇聚在一起的,所以在画的时候要注意头发线条的走向,需要耐心观察。同时,还要注意头发线条的密度关系。当我们画辫子时,同样要注意这几点,可以使用弯曲的线条来描绘。这样,我们的头发部分就完成了。接下来,通过线条勾勒出耳朵的轮廓,并在衣服上进行简单点缀,一幅美丽的背影作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你对我们的作品满意吗?请大家畅所欲言,谢谢!

  (四)、艺术实践

  让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吧!今天的任务是观察一位前排同学的头部背影特征,并用线条描绘出来。同学们,随着动听的音乐声,我们一起创作吧!如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举手向老师寻求帮助。(学生们开始专心地进行绘画练习)。

  作业要求:

  1、紧盯着一位同学的头部外形,仔细观察他的发型特征,研究其头发的走向,并用精细的线条将其描绘出来。接下来,我们来猜测一下你所画的是谁。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个情景:在一个闪耀着夕阳余晖的海滩上,五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正在共同创作一幅壮美的沙画。他们来自不同的艺术背景,互相借鉴、协作,展现出多元的创造力。

  第一个人擅长绘画,他运用精湛的色彩技巧,在沙滩上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夕阳图景。

  第二个人是摄影师,他利用镜头捕捉下了壮美的海滩风景,并将其投影到画布上。

  第三个人是诗人,他以流畅的文字和抒情的笔触,写下了一首关于大海和夕阳的诗歌。

  第四个人是音乐家,他与其他人合奏出一曲动听的音乐,为这个创作过程增添了神秘而悠扬的氛围。

  第五个人是舞蹈演员,他在沙滩上翩翩起舞,将自己通过优美的舞姿融入到整个场景中去。他们相互激发灵感,相互借力,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个壮美的海滩情景描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最终,在彼此的合作下,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一幅令人惊叹的沙画作品。同时,大家也可以试着画一张全身的人物背影线描。让其他人猜猜这是谁的背影,从线条的走势、姿态和特征中推测出画作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彼此的艺术风格,并促进交流和合作的关系。

  教师辅导要点:

  1、画面中人物的大小,头部与肩部的比例。

  2、各种发型特征描绘及线条的组织。

  (五)、绘画展评

  哪个小组的同学画得最好?快点把你们小组认为最像的背影贴在我们的展示墙上吧。展示墙上有许多出色的作品,你能猜出它们是由谁所绘制吗?在这些作品中,有些同学的构图非常出色,有些同学精细地描绘了头发线条,还有些同学绘制了独特的服装。

  (六)、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展现出用线条勾勒出的美丽。除了今天我们学习到的背影线描之外,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美的敏感,老师特地给大家展示了一些社团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希望大家能一起欣赏。(课件展示)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与美一同前行!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9

  一、导入

  1.牛顿的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都掉下来,种子发芽后能否成长得好?

  2.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

  3.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讨论。

  回忆。

  以熟悉的故事引发思考。

  二、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小结:

  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质量轻。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干裂。

  分组观察

  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外壳有什么特点?

  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与凤仙花比较,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三、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指导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a.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b.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c.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d.分组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

  e.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f.还有哪些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

  2.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图片(回忆):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观察番茄种子的传播。

  a.发放番茄观察。

  b.推测传播方法。

  c.讨论交流。

  d.类似的植物。

  3.阅读教材

  四、总结。

  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

  2、学生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

  3、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验证”的实验,了解岩石在变化。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描述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野外搜集岩石。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石灰岩、记录表、铁罐头、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湿毛巾等。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过程

  1、教师出示一块岩石,问:课前大家都去搜集了岩石,那么你了解它多少呢?

  2、出示另一岩石,它和刚才的岩石一样吗?

  3、自然界中的岩石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看过之后又有什么新发现?

  二、假设过程

  4、岩石以前就是这个样子吗?你觉得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出示课题。

  5、你能体验到是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了变化了呢?

  6、交流汇报,综合整理并板书。

  7、根据大家的猜测,你能设计几个实验来验证吗?

  三、设计选择过程

  1、选择一个假设,讨论讨论如何验证,需要什么材料。

  2、汇报实验设计过程。一起确定本堂课可以进行实验的假设。

  3、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实验,请材料员来拿需要的材料,并作好实验记录表。

  4、教师记下每组实验的方向。

  5、在实验中,我们始终要关注的是:岩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6、实验前,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老师的建议是:使用酒精灯,镊子拿和放都要小心点,眼睛和酒精灯保持点距离。

  四、自主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

  A、交流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你们是如何做的?

  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比较以后岩石有没有变化?

  如何变化?

  如果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达到一千年,一万年,你估计它会变得怎么样?

  B、交流水对岩石的影响。

  C、交流碰撞对岩石的.影响。

  3、小结:从各小组的实验情况来看,冷热、水、风沙(碰撞)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吗?我们的实验真的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我们高兴吗?

  4、教师课件出示科学概念: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五、拓展过程

  1、你认为还有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变化呢?

  2、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自然的力量吧!(植物对岩石的侵蚀图片或录像)

  3、其实岩石风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大自然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滴管,水(有颜色红钢笔水)、水槽,小夹子,纸(广告纸、复印纸、滤纸、报纸),烧杯,格尺,培养皿、镊子、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不同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东西,想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把袋子打开看看吧。

  2。谁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

  二、认识“材料能吸水”

  1。创设情境:前两天发生这么一件事,我和几名同学收拾实验用具的时候,突然桌面上的烧杯倒了,里面水洒了出来,如果桌面正好就有同学们手中的这几种材料,那么你会选择用哪种材料去擦呢?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2。学生预测。(板书:师根据学生的预测为材料的吸水性进行排序)

  3。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不统一,我们该怎么办啊?(激发学生实验的欲望)

  三、研究这些材料的吸水性

  1。下面同学们就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认真填写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汇报研究方案,小组间相互质疑、补充,使其方案更科学化。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汇报进行预想,▲代表的问题尽量由学生相互补充时完善。)

  ①学生如果采用滴水的办法。

  ▲在这些材料上滴多少水呢?为什么要在每种材料上滴一滴水呢?

  ▲需要用什么来滴?引出滴管的使用,要轻轻地捏滴管头,滴出一滴。

  ▲先后在材料上分别滴水行吗?为什么?要同时滴水,避免影响实验效果。

  ▲滴完以后等待多长时间呢?

  ▲确定方案的名称为“滴”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1).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2).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1).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2).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3)。如果学生再想出其他的办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统一其他的一切条件,以便更准确的测量出哪种纸的吸水性更好一些。

  5。比较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

  ▲为这些材料进行排序如果意见统一,就直接让学生比较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意识到什么事只凭主观判断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实验验证。

  ▲为这些材料进行排序如果意见不统一,就让学生自己找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再引导预测的意义。

  二、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三、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为什么有的材料吸水性较强,有的材料吸水性较弱呢?

  2。看来啊,材料的吸水性还和材料的其他特点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这些植被的秘密还有很多,比如材料的拉伸能力、承受重量的能力等等,课后请同学们按照今天所学的方法去研究一下吧。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2

  活动目的:

  1、通过在游戏中对人和物的猜想,让幼儿学会认识人物要从他的特征开始。

  2、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过程:

  一、规则:

  1、由游戏主持者确定一个物件或一个人,告诉参与者它所属的范围,由参与者提问。

  2、参与者可以对这件物品或个人的特征提出问题,但只能使用“……是不是……”的句式提问。主持人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3、每一轮参与者只能对物体或人提出五个直接问题,超过这个限制的话,游戏将立即结束,并进入下一轮。

  4、猜对者可作为下一轮游戏的主持者。

  二、老师示范当主持者:"我想到了一种动物。"(幼儿问特征)"你问的是它的毛色还是体型?"……"是的/不是"……(幼儿直接对人或物发问时)不是,已经直接问过一次了(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还有几次可以直接提问的次数,以此培养幼儿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猜对了。(以此类推。)

  三、两人或多人一组,分批开展游戏,老师观察指导。

  注意:

  1、游戏规则阐述时,教师可举例说明。

  2、当幼儿遇到提不出问题的困惑时,教师可以给予指导。例如,对于物品,可以从形状、用途等方面引导幼儿提问;对于人,可以从职业、爱好等角度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如果幼儿仍然无法继续提问,教师可以直接给出一个例子,并自问自答这个问题,以启发幼儿的思维。

  3、主持者想到的人货物要贴近生活的,参与者熟知的。

  4、当幼儿遇到阻碍时,教师要对前面发问过的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幼儿简单的推理思维。

  活动反思:

  《猜猜我是谁》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一部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人物背面头部写生和线描写生方法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不同发型所展现出的头发美感,并学习如何写生背面人物头部。

  通过“猜猜我是谁的”娱乐游戏活动,本课将利用观察、综合欣赏和教师演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细致观察习惯,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培养他们的探究合作意识以及线条造型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游戏导入、引入课题;探究学习、引导激趣;了解基本步骤、大胆作画;交流感受、欣赏评析。

  这样的设计有以下优点:

  1、成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线条表现人物上半身背面形象。尽管学生之前接触过线描画,但他们画得不多,对于线条的变化、粗细、疏密、曲直等特点掌握有限。因此,在本课中,我注重线描画的人物画步骤和线条的运用,通过分析教师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线条的表现规律。在学生自己的作品中,他们可以看到丰富的线条变化,这也是我非常乐意看到的线描画中难以实现的效果。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和学生一起玩猜同学的游戏,然后一起看背面照片猜同学。学生们通过猜测同学的服饰、头型、发型来推断他们的身份。接着,我引导学生猜猜教师背面的线描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整个流程的节奏明快,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作品展评时,我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剪下来,并粘贴到课前准备好的大图片上,形成了新的作品形式。这些新的作品看起来就好像许多人在参观画展,学生们同时感受到了两种不同形式作品的诞生,他们都感到非常开心。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的点评、互评、自评,我使课堂保持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尽管学生的作品有差异,但都能体现出学生的用心之处。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人"的角色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主设计、尝试、总结和调整。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并帮助他们提炼、升华认识,培养良好的美术自主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增加悟性和独特精神。然而,在上这节课时,学生的"主人"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说了算,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其次,教学细节方面有待改进。例如,在示范时,我之前准备好了投影仪,但在示范的过程中却忘记了看投影,导致我的作品有点偏台,并且挡住了一些画面。如果我在示范时抬头看看投影,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再次,前面的内容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变得有限。有些学生画得非常好,可惜因为时间不够,无法展现出来,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请将以上内容修改成原创的,并

  为了弥补这些缺点,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理论水平,并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我还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便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和发展。在未来,我将不断努力,争取成为一位更好的艺术教育者。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3、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准备: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表面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象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

  一、 会喷射的水。

  实验:

  用钉子在瓶上从上向下把3个一样大小的孔,观察水流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清洁工人用巨大的'水龙头来冲洗海岸。

  通过实验和图片观察,你发现了水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加压后,水可以从孔隙中喷射出来。

  二、会“托举”的水。

  实验:

  拿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然后不断往里面丢东西,看看水可以托举起哪些东西,而又有什么东西水托不动,沉下去了?

  出示图片:万吨巨轮在水面上。为什么轮船和装载的货物那么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托得动它?

  小结:水有浮力。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则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就会沉下去。

  你知道水还有其他什么本领吗?

  三、水溶解物质的性质探究

  动动手: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试验: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讨论: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

  四、作业:

  把你的研究并总结出的水的特点写在活动记录上。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4

  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我都要向大家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

  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探究: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

  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

  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

  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 时: 2课时

  课时1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

  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问题: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

  三、作出预测

  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

  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

  五、室内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

  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

  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课时2教学过程:

  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捏土壤 手是湿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空气)

  搅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

  烧土壤 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

  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行评价。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

  目的:

(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

  (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

  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

  三、课后练习

  1、土壤的成分有 等。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气的?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06-07

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08-03

小学教学设计12-20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02-2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5-3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9

小学教学设计教案06-23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