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
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1.溶质+溶剂 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 水
碘酒 碘(固体) 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体) 水
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 水
5.师生活动4:
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
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
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
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4.教师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师生活动2:对比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媒体)。
溶质 溶剂 溶解情况
碘 水 碘难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难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总结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板书: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四、探究活动
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要求学生在所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
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滴加酒精的过程中不要振荡,滴加结束后振荡;要留心观察振荡前后的现象)。
5.教师总结:如果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动
4(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1.学生实验:观察3号试管中的液体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
2.学生实验:向3号试管中滴加2-3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比较浑浊液体1和浑浊液体2(媒体)。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的概念;
2、知道3种类型缓冲溶液;
3、学会判断构成缓冲溶液的条件;
4、试讲解缓冲原理。
二、学习重点:缓冲溶液及其组成
学习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
三、教法、学法指导:
通过阅读课本再结合学案的导学问题进行知识梳理,小组探究最后完成课内探究部分题目及相关问题。
四、导学过程:
〖激趣导入: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 ~7.45?
〖出示目标:
投影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问题导学1:(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
1、什么是缓冲作用?
2、什么是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有那两部分组成?
3、根据缓冲溶液的组成,常见的缓冲溶液有哪三种类型?
〖深入探究:
1、强酸及其对应的盐(如HCL和NaCL)溶液是否具有缓冲能力?
2、在CH3COOH和CH3COONa构成的缓冲对中抗碱的成分是、抗酸的成分是 ;NH3.H2O和NH4CL构成的缓冲对中抗碱的成分是、抗酸的成分是;NaH2PO3 和 Na2HPO3构成的缓冲对中抗碱的成分是、抗酸的成分是。
〖精讲点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教师精讲点拨,建构知识) 缓冲溶液类型:弱酸及其对应盐中要注意多元弱酸如H2CO3 和NaHCO3可构成缓冲对,但H2CO3 和Na2CO3是不能构成缓冲对的,也就是说要构成缓冲对其抗碱成分在抗碱的过程中必须转化出抗酸的成分,抗酸的成分在抗酸的过程中也必须转化为抗碱的成分。
〖范例剖析:(学生自主完成)
1、对于缓冲作用的叙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对抗外来酸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B 能够对抗外来碱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C 能够对抗外来大量的酸或碱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D能够对抗外来少量的酸、碱或适量的稀释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2、下列化合物中,不可构成缓冲对的一组是()
A.CH3COOH和CH3COONa B.NH3.H2O和NH4CL
C.NaH2PO3 和 Na2HPO3D.HCL和NaCL
〖问题导学2:
1.试说明缓冲原理
〖学习札记:(总结学习过程与收获)
〖板书设计:缓冲溶液
1、缓冲作用。
2、缓冲溶液及其组成。
3.缓冲溶液三种类型。
〖强化练习:
1.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缓冲溶液能能够对抗外来少量的酸或碱。
B.强酸或强碱也具有缓冲作用。
C.人体内的各种缓冲对使体液PH保持不变。
D.人体血液中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对是H2CO3 - NaHCO。
32.能力提升:
1、下列化合物中,不可构成缓冲对的一组是()
A.CH3COOH和CH3COONa B.NH3.H2O和NH4CL。
C.NaH2PO3 和 Na2HPO3 D.HCL和Na OH。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难点:
评价实验方案。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实验准备:
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蜡粘着一小木块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
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100 mL水的烧杯、三份质量相同的固体NaCl、 NH4NO3、NaOH、药匙、温度计。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或自制动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演示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断搅拌。
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
学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
学生: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学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
学生: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与探究
(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我们的活动目标是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学生:实验用品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
学生:我组的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
实验目的和实验用品对学生设计方案有提示作用。
教师:同学们的实验思路是正确的。下面我提供一个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参考。
阅读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
(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谁的方案更佳?说出你的理由。你在以后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
测量的
温度
/℃
温度的
变化(与
水相比)
水
氯化钠
溶液
硝酸铵
溶液
氢氧化
钠溶液
通过比较,意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谁的方案更佳?说出你的理由。你在以后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老师所用的水都是100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相同。因此老师的方案更好。
教师:假若很少很少的溶质加到大量的水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可能是怎样的呢?
学生:这样可能水溶解的物质太少,水形成溶液后的温度变化不明显,测不出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学生: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对实验条件作周密的考虑。
教师: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实验方案设计中,要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分组实验,填写有关表格。(表格见上)
交流各组实验所得的结论。
学生: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
活动与探究(二):尽可能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对下列问题任选一个进行探究。
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
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
设想一种实验方案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
讨论与交流:交流各组的设想。
学生:在玻璃杯底部用石蜡粘上小木块,就可用来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
学生:在小木块上洒一些水,再放上一个玻璃杯,即可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
学生:将用过的小玻璃瓶用合适的橡皮塞密封,在橡皮塞上安上一支用完的透明圆珠笔芯,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
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同学们的设想是否正确,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请同学们课外继续去探讨。我们看哪些组的同学完成得出色,完成得好的组将有一份纪念品。
反思与评价:
比较活动与探究
(一)中的实验方案与活动与探究
(二)中的实验设想,说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学生:
(一)中用到了温度计,适合于测量任一物质溶解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
学生:用生活中的代用品做实验,只有温度有很大的变化,才有明确的实验现象。
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师:你们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善于比较、善于分析,说不定未来的科学家就诞生在你们中间。
恰当的表扬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
教师:刚才我们探究了几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那么为什么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页内容。
师生共同分析:溶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可投影下列图片(也可动画展示)。
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当Q吸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利用图片(或动画)变微观为宏观,帮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反思与小结 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学生对缓冲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基础,缓冲溶液。 【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 【教学内容】: 1、缓冲溶液的定义; 2、缓冲溶液的作用; 3、缓冲溶液的组成; 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教学过程】: 引言: 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 7.45? 知识准备: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盐类水解。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由实验引出)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提问】: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 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制。 1.缓冲溶液的组成 根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 弱酸及其盐。 弱碱及其盐。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 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以HAc — NaAc为例 HAc、NaAc足量。 HAc+H23O+Ac-; +左移3O+ 抗酸成分+抗碱成分 右移-2H2O共轭酸 — 抗碱成分 共轭碱 — 抗酸成分。 三、讨论: NH3—NH4Cl的缓冲原理。 四、练习: 五、小结: 概念: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 缓冲原理; 六、作业: 搜集资料: 缓冲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能简单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介绍和思考,学会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喝过糖水吗?尝过盐水吗?他们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他们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样呢?因为糖水和盐水中溶解了糖和盐。今天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忆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吗? 【总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这些实验。) 活动二: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讨论交流】生活、生产中你见过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化学实验中在溶液中反应可以加快反应;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医疗过程中的注射现象;鱼池中的鱼较多时用喷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浊液的形成 活动三:认识生活中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回忆生活中使用洗涤剂的过程,讨论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交流】共同总结乳浊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活动四: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根据教材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讨论“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浊液”则是一种液体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解”与“乳化”是一种过程,具体区别如上。 3、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五: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教材第30页“活动与探究”内容,设计实验。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中第31页的内容,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扩散”和“水合”过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思考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中的“习题”内容:第1、2、3、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学完本节课,我们知识了哪些内容? 【拓展资料】教材第31页的“资料”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3页“习题”第4题。 2、教材第32页的“家庭小实验”。 一、实验目的 l、掌握配制缓冲溶液的原理和方法,并加深认识缓冲溶液的性质; 2、练习pH试纸的使用,资料《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二、实验原理 弱酸及其盐(例如HAc和NaAc)或者弱碱及其盐(例如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酸或碱起缓冲作用,即当另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时,此混合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三、仪器、试剂及其他 1、仪器 试管,试管架,烧杯(50m1),量筒(10m1),玻璃棒。 2、试剂 酸:HCl(0.1mol·L1, 0.2mol·L1),HAc (0.1mol·L1, 0.2mol·L1, 1.0mol·L1); 碱:NaOH(0.lmol·L1, 0.2mol·L1),NH3·H2O (0.1mol·L1, 0.2mol·L1); 盐:NaAc (0.2mol·L1,l.0mol·L1),NH4Cl (0.1mol·L1, 0.2mol·L1), NaH2PO4 (0.1mol。 L1), Na2HPO4 (0.2mol·L1)。 3、其他。 pH试纸。 四、实验内容 (一)、缓冲溶液的配制 1、分别测定蒸馏水、0.lmol·L1HAc的pH值。 2、在两支各盛5ml蒸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0.1mol·L1 HCl和0.1mol·L1NaOH溶液,测定它们的pH值。 3、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ol·L。 值,并与计算值比较。 4、在一支试管中加10 m1 0.1mol·L1 NaH2PO4溶液和l ml 0.2mol·L1Na2HPO4溶液,1HAc和1.0mol·L1 NaAc溶液各15ml(用量筒尽-可能准确量取),用玻璃棒搅匀,配制成HAc-NaAc缓冲溶液。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混合均匀,测定其pH值,井与计算值比较 (H3PO4的Ka2 = 6.2×108)。 5、用下列给定试剂设计几种配制缓冲溶液的方案,写出每种试剂的用量(缓冲溶液体积不超过5ml)。用pH试纸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给定试剂:NH3·H2O (0.1mol·L1, 0.2mol·L1),NaOH(0.lmol·L1, 0.2mol·L1),NH4Cl (0.1mol·L1,), HCl(0.1mol·L1, 0.2mol·L1)。 (二)、缓冲溶液的性质 1、缓冲溶液的稀释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3ml,然后分别加蒸馏水5滴、3ml、30ml,测定pH值,并与原缓冲溶液的pH值比较。观察pH值有否变化。 2、缓冲溶液的抗酸、抗碱作用 (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0.2mol·L1HCI,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0.2mol·L1NaOH,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值。 (2)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l ml 0.2mol·L1 HCl,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 0.2mol·L1 NaOH,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值,并--与原来缓冲溶液pH值比较。pH值是否发生变化?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缓冲溶液的性质做出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在配制缓冲溶液时,为获得适宜的缓冲容量,要有适当总浓度。总浓度太低,缓冲容量过小;总浓度太高也不必要,一般为0.05~0.5mol·L1。 六、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一)、预习要求 认真预习缓冲溶液的性质,缓冲作用的原理及缓冲溶液的配制。 (二)、思考题 1、用同离子效应分析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2、为什么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pH值无明显变化? 3、怎样配制pH值一定的缓冲溶液? (1)在缓冲溶液中,弱酸的共轭酸盐(基本上是强电解质)会在水中完全电离出对应的酸根离子,大量的酸根离子便会对弱酸产生同离子效应,抑制该弱酸的电离,于是H+便储存在弱酸中,对pH值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2) 缓冲溶液: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极其盐组成混合物溶液。 少量的外来酸碱可以被他们中和,而不会引起H+的显著改变。 (3) 强酸培弱碱!强碱培弱酸!最后用ph试纸看下ph值的范围 一、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化学药品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理解溶解的过程及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学生通过水和油的小实验,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 课题 溶液的形成 授课人 吕芳学校江苏省天一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溶液、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 仪器、药品 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蔗糖、食盐、碘、水、高锰酸钾、汽油、洗涤剂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我们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曾用到许多溶液如 H2O2溶液能分解产生氧气,紫色石蕊溶液遇酸 会变红色。在化学实验室里你还曾用过或见过 哪些溶液? [指导分析] 出示四瓶溶液:H2O2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石蕊溶液、70%的医用酒精 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溶液有哪些共同点? [设问] (1)什么是溶液?溶液就是含水的液体混合物吗? (2)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1)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 (2)你能解释蔗糖、食盐、碘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分析解释]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分子,Na+和Cl-向水里扩散,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间隔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在酒精分子的作用下,碘分子均一地分散到酒精分子间隔中,形成碘的酒精溶液——碘酒。 放多媒体动画:蔗糖溶于水,食盐溶于水。 学生讨论回答: AgNO3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 讨论回答(1)都含有水 (2)都是混合物 (3)都是液体 (4)都是澄清透明的 在试管里加入少量药品,充分振荡,观察解释。 蔗糖 食盐 碘 水 水 酒精 学生阅读理解溶液、溶质、 溶剂的概念。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增强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通过回忆微观粒子的运动理解溶解的过程。 二、教案 [板书设计] 均一性 澄清 第九单元 溶液 特征 溶液 外观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透明 稳定性 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组成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 液 2、乳浊液——洗涤剂乳 化功能——清洗油污 溶质 溶剂 (固、液、气) (液) 一、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任务)分析 溶液渗透压是化学教材中与临床医学联系极为密切的一节,临床护理上输液及电解质紊乱、水盐平衡失调、水肿等患者的护理处置,都涉及到溶液的渗透压知识。该教材着重介绍了溶液渗透的概念、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较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旧教材相比适当降低了难度,知识面加宽了,密切了和医学联系。 2.学情分析 (1)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如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讨论解疑,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提高了,渐渐变成会学的人。 (2)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知识掌握是由厚到薄、由表及里的过程,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溶液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及溶液渗透压之所以产生的关键是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不同造成的,而理解这一点,就能较好掌握了本课的内容。 3.设计理念 联系临床和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和班级学生特点,本课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溶液的渗透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熟悉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了解渗透浓度的计算;熟悉医学上的常用的等渗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现象的能力、综合思维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富有爱心的良好情操。 教学重点:溶液的渗透概念、渗透压与浓度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教学难点:渗透浓度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式、讨论法、讲解、实验分析、对比。 四、教学媒体(教具)的选择和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教材、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组织方法及课时安排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引导启发式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渗透现象、渗透压及在医学上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分小组以抢答形式来回答问题。 教学以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观察实验,逐步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出溶液的渗透概念、渗透产生的条件及溶液的渗透压概念,然后阐述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及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设疑引趣(2min) 创造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设疑 “将海水鱼和淡水鱼交换生活环境后,鱼儿还会自由自在生活吗? ” 学生马上回答说 “不行”。“为什么不行? ” 学生不知,表现出极大兴趣。 “同学们今天学习溶液渗透压后就可以知道答案。 而且还可以知道咸鸭蛋为什么是半空的等生活中的现象。 ” (2)观察实验,诱导提问(10min) 做好溶液扩散和溶液渗透的实验,给学生以直观、鲜明的印象,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引导分析半透膜液面上升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诱导提问导出溶液渗透和溶液渗透压的概念。 (3)课件演示,比较讨论(10min) 课件演示同演示实验相比更节省课堂时间,更细微展示了半透膜内不同葡萄糖溶液时的液面高度,及红细胞在不同NaCl溶液浓度时的形状变化。课件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各液面的高度,不同浓度时红细胞的形状,从而讨论得出渗透压与浓度关系的结论,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难点讲授,练习巩固(8min)渗透浓度和溶液浓度较易混淆,渗透浓度是指溶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各种溶质粒子的总浓度,可明确指出对于非电解质是用溶液浓度mmol/L来表示,对于电解质是用各离子浓度之和mmol/L来表示,举例题供学生练习巩固。例1:计算ρB=50g/L 葡萄糖溶液的渗透浓度是多少? 例2:计算ρNaCl=9g/L氯化钠溶液的渗透浓度是多少? (5)自学解疑,举例讲评(8min) 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指导实践,并能与护理专业相结合, 是护理人员应具备素质之一。 可通过自学解疑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自学“例1中的50g/L葡萄糖溶液和例2中的9g/L氯化钠溶液为什么在护理上被称为等渗液? 如果大量输液不是等渗液会有什么结果? ”带着疑问在学习溶液渗透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学、阅读、讨论及分析得出:大量输入低渗液红细胞会出现 “破裂” ,大量输入高渗液红细胞会出现 “皱缩” 的严重后果。为加深学生理解,可再举例讲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渗透压在临床医学上的重要性, 从中使学生感受到护士的责任重大, 在护理治疗中要多为病人着想 。 (6)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2min) 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归纳总结出本节的学习内容、知识要点,并对本次课教学情况作一评价。 (7)板书设计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1.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渗透现象:溶剂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注:①移动的是溶剂水分子。 ②渗透方向:纯水→溶液。稀溶液→浓溶液。 3.渗透平衡:动态平衡。 4.渗透现象发生条件: ①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5.渗透压 七、课后拓展 1.列举生活中溶液渗透现象两例,并解释原因; 2.教材课后习题。 八、教学反思 学生操作不够熟练,课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训练。情景模拟时,学生经验的不足导致在角色表演过程中不够深入,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思考,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07-30 教学设计12-13 《成数》教学设计05-08 童话教学设计05-21 《倒数》教学设计05-22 匆匆教学设计05-28 《秋天》教学设计05-17 前后教学设计05-18 《早操》教学设计05-24 篮球教学设计05-25《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4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5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6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7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