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14 16:39: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计算时避免易出错的.地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五、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自主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联系已有经验经历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算理,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感受三峡工程伟大成就及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大家去过长江三峡吗?

  生:没有。

  师:那可是个好地方。不仅风景迷人,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有防洪、发电、蓄水三大功能。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请看屏幕。播放三峡美景视频。

  师:看着大家陶醉的神态,就知道很美。不仅美,这里还有不少的数学问题呢!

  出示课件:我们乘着油轮从南津关出发以每小时48.3千米的速度行驶了4个小时来到了三峡的最后一站——白帝城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48.3千米的速度。

  生:4个小时。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从南津关到白帝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生:48.3×4。

  师:同学们看,这样的算式原来在课堂上研究过吗?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一个数是小数。

  师:那今天咱就一起研究“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师:看这个算式,谁来说一下它表示的意思?

  生:一共行的千米数。

  生:从南津关到白帝城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师;刚才大家结合具体情境说了它的意义,如果单看算式,48.3×4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4个48.3相加。

  生;4个48。3的和是多少。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师:谁来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多少?

  生:200。

  生:192。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估计,我们可以知道48.3×4的积在哪个范围内?

  生:192—200。

  师:你们的估算能力真高。现在我想知道到底是多少,该怎么办?

  生:算一算。

  师:会算吗?

  生:会。

  师:真的?

  生;真的!

  师;大家不仅要会做,而且要把道理说清楚,行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方法写在一号作业纸上。写完成后将你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2.尝试计算,组内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计算,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当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快做好时,适时指出:“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快就做好了,你能把你的方法给组内的同学介绍一下吗?还可以尝试用别的方法”。此时已经做完的学生开始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3.全班讨论,汇报交流。

  师:刚才大家好投入,都拥有了自己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师:看这个同学的方法,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没有学过小数加法,但是我学了小数乘法,我把48.3×4转变成48.3+48.3+48.3+48.3,就这样解决了问题。

  师:“转变”多好的一个词。小数乘整数没学,人家运用已有的加法经验解决了新问题。谁的方法和他一样?

  生:老师,我是用加法验算的乘法。我先用乘法计算,小数乘整数还没学,我不知道对不对,就用学过的加法来验算。

  师:那你为什么没有直接用加法来计算?

  生:那太麻烦了。要是18个小时的话我就累坏了。其他同学都笑了。)

  师:那咱看这个同学的计算过程。

  (展示48.3×4=48×4+0.3×4=192+1.2=193.2)

  师:谁愿意猜猜他怎么想的?

  生:老师,我觉得他把48.3拆成48和0.3,这样就能算了。

  师:人家等你揭晓谜底了。他猜对了吗?

  生点了点头。

  师:谁有问题要问他?

  生:那你能告诉大家0.3×4为什么等于1.2吗?

  生:0.3是3个0.1,乘4后就有12个0.1,所以是1.2。

  那个学生点了点头。

  师:我怎么没听明白。谁听明白了?谁给我说说?

  生:就是把0.3看成3个0.1,不管0.1,只看3个,如果再乘4的话就是12个,这样就是12个0.1,那么就是1.2了。

  老师仍旧在蹙着眉。

  生:“老师,每人三块糖,四个人共几块?”

  师:“12块呗。”

  生:“这就对了。一份是3个0.1,4份就是12个0.1,不就是1.2吗?”

  师:这次我算是听明白了。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一起大声地回答:“明白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它看成3个0.1呢?”

  生:0.3×4没学,所以就看成3个0.1乘4。

  师:同学们真得不简单。能够把小数拆成整数和小数,同样解决了问题。

  师:刚才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竖式计算。谁能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老师,小数乘整数没学,我可以先不用看小数点,算完以后再点上小数点。

  生:我先算48×3=192,然后再算0.3×4=1.2,合起来就是193.2。

  生:你还是把小数拆成整数和小数,这不算一种方法。

  师: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评价有道理吗?

  生点了点头。

  师:用竖式计算,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路。谁再来说一遍?

  生:不管小数点,先用483乘4,算完后点上小数点。

  师:哪位同学有问题要问?

  生:你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师:这同学问了一个特别有水平的问题。

  生:我刚才算的时候把48.3看成483,扩大了10倍,所以算完后再缩小10倍。

  师:满意了吗?

  生点点头坐下。

  师:谁还有建议?

  师:把48.3看成483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是扩大到原来的'10倍,然后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师带头鼓掌。

  师:这么重要的过程,哪位同学说着让我把它整理到黑板上?

  生:先把48.3看成483。

  师追问: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板书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生:算483×4等于1932,再在左边写上答案并且要点上小数点。

  师再次追问:算完以后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生:根据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应该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师:好清晰简洁的思路!可是同学们只写了一个竖式,一个竖式就行吗?那咱擦掉得数再试一试?

  同学说着再一次回顾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运用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转化。教师板书。

  师:看这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都是193.2,和大家刚才的估计怎么样?

  师:现在大家再问问自己,我会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了吗?

  生:会!

  师:那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生: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完以后再点上小数点。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

  生再说。

  师:看屏幕。

  (屏幕出示: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转化成(),然后按照()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

  师:你会了一位小数乘整数,那么两位小数乘整数、三位小数乘整数你还会解决吗?

  生:肯定会!

  师:那就请大家试一试。

  屏幕出示三峡信息。(1)20xx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蓄水3天,每天水位上升3.28米。水位一共上升多少米?

  (2)三峡电厂每天发电0.996亿千瓦时,一周能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师:请大家从中任意选择一个解决。(指两名学生板演。)

  师:对吗?

  生:对!

  师:那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把3.28看成328,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328乘3等于984,然后再把984缩小到眼来的百分之一。

  师:怎么样?来点掌声。

  师:再请这位同学说一下它的思路。

  生:我是先把0.996看成996,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因为一周就是7天,所以用996乘7等于6972,最后再把积缩小到原来积的千分之一。

  同学们自觉地鼓起掌。

  师:我发现所有的同学都是用竖式计算的,为什么?

  生:简单!

  师:一起看这三个算式的积与因数,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再问问自己,我能熟练地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了吗?

  生:能!

  三、巩固练习

  1、4.8×9=0.165×4=7.96×7=

  2、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一下,我们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3

  教材解读:

  本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新授做铺垫

  课前,我引导学生回想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过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整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笔算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等知识点,为探究小数乘整数扫清知识障碍。

  (二)知识迁移,探究计算方法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阅读其信息,理解题意后,提出用小数乘法解答的问题,独立列出算式,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58.6×6=,鼓励学生尝试计算,组织学生交流算法。通过汇报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以下三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是小数点对齐,而小数乘整数的笔算要末位对齐。

  (2)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即586×6=3516,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算出的积是正确积的10倍,要想得到正确的积,应该把3516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即58.6×6=351.6

  (3)积的末尾如果有0应该把0去掉,从而把数进行化简。此时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我又鼓励学生运用上述方法独立解决0.62×45=?(指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交流计算方法,同桌检查订。此题完成之后,使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理解。

  然后我引导学生把这两道题目结合起来观察、分析、探讨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中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经过这一启发,学生恍然大悟,马上意识到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应该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一发现很有价值,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 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末尾有0应把0去掉.

  教学反思:

  从课堂练习中可知,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较好,也有几个别学生出现以下问题,以后在讲解本节课时,供大家参考。

  1、有些学生在列竖式,仍然把小数点对齐,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相混淆。

  2、积末尾的0没有去掉。

  3、需要特别注意,有的学生可能是受第一道题的影响,58.6×6的积是一次计算的,所以算出积后,就直接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点上小数点,但一个小数乘两位整数时,有些学生就在两次的部分积中也点上小数点。

  ×45

  ————

  3.10

  2.48

  ————

  2.790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1

  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

  “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教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13.5

  ×5

  教师:“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变成了什么?”(13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13.5135

  ×5×5

  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教师在整数乘法下面写出积(675)。13.5135

  ×5×5

  675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3.5变成1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了10倍。)教师依照教科书例题的形式,用彩色粉笔画出从13.5到135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10倍”。

  “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

  “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比原来扩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10倍。)教师用彩色粉笔画出从675到小数乘法竖式积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缩小10倍”。

  “要把675缩小10倍,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13.5×5的积应该是多少?”(67.5)

  教师在小数乘法竖式下面积的位置上板书:67.5

  教师:“买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67.5元)教师在横式上写出得数,注明单位名称,板书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小数看作整数,小数扩大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也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3.基本练习。

  做教科书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教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9.76×14)

  “同学们能根据例题的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让学生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例题的异同。(这道题因数有两位小数,都是小数乘整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并按照下面的问题顺序回答:读算式;说出是什么数乘什么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再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与练习中因数的小数位数的不同情况,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内容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的应用及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单位转化来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在第2页,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为铺垫,也有了较好的数感,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正在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学生要抽象的用两次转化的思想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所以不要求他们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描述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简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获得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预计1-2分钟)

  1.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呢?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买3个3.5元的风筝多少元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预计23-25分钟)

  (一)探究算理1.估算范围

  (1)估一估:3.5×3大约是多少?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板演展评

  (2)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引导:第三种方法中把小数转化成整数,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3.5转化成35,也就是小数点向又移动了一位,即扩大到原来的10倍,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到原来的。所以结果就是10.5 10

  3.明确算理

  (1)想一想:现在老师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长的线,老师放风筝需要5段这样长的线,你知道老师需要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吗?先自己独立思考,如果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要准备题,,如果还是有困难,可以自学课本,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

  (2)算一算: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板演展评

  引导:你是怎么想的呢?

  (3)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预设:

  引导:横式上的积为什么是23呢?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积的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观察:观察上面竖式,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2)想一想:小数乘整数应怎么计算?

  (3)说一说: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和计算方法。

  小结:1.看:把小数乘整数看做整数乘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数:数因数有几位小数

  3.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若积的末尾有“0”,最后的“0”可去掉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预计13-15分钟)

  (一)基本技能练习1.计算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用竖式计算

  3.森林医生

  1.7× 51.6 ×5 8.08.5

  (二)计算方法应用

  (1)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扩大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12米

  2米

  (2)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的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三)思维发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深化新知(预计3-4分钟)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转化的思想

  板书:

  小数乘整数

  1看,2数,3点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探索新知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根据图意,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2、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 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4 0.7×4 12 ×5 1.2×5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4 1.35×4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

  1、例2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2.能理解和表述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能联系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发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理解、表述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小数乘整数》多媒体课件、其他必备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先来看几道复习题(课件出示):填空:

  (1)3.5元=()角 426角=()元

  (2)因数扩大100倍,为使积不变,积要缩小()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掌握的非常好!我们再来看一道整数乘法题(课件出示):

  师:请你用竖式计算!(生算,一生板演)

  2

  ×2 3

  2 4 2 7 6

  师:这位同学算的对吗?

  师:我们计算整数乘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整数乘法的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末位对齐。非常好!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秋天来了几位小朋友来到公园,看到这里有许多人在放风筝,还看到了一位阿姨在卖风筝,请看大屏幕,看这张图。师:有哪些数学信息?

  师:小红说:“我要买3个单价是3.5元的风筝”。你能不能帮她列出算式,怎样列式?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师:仔细观察这个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小数乘整数)

  三、自主探究,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探究: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3.5×3”的得数吗?拿出笔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①

  3.5 元

  ②。5 元=3 元5角

  ③

  3.5元=35角。5 元元×3=9元

  35角

  + 3.5元

  5角×3=15角=1元5角

  × 3 ————

  9元+1元5角=10.5元

  ———— 0.5 元

  0 5角=10.5元

  2、交流汇报

  师: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看来每个同学都独立思考了,有自己思考的结晶。

  师:我们先来看方法一,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利用了加法计算好办法!再看方法二。说说你的计算思路?

  师:结合数量的转换,把3.5元转换成3元5角,也就是把小数转换为——整数,然后在算。这种方法也不错。

  师:继续看最后一种方法。先说说解题思路。

  师:为什么要把3.5元转化成35角?

  师:所以,也是先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的。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3、竖式计算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买3个单价是3.5元的风筝的总价是10.5元,同学们,如果每一次计算小数乘整数都这样算的话,你们感觉?

  师:那怎么办呢?

  师:可以啊!那就试一试吧!

  师:你们会列竖式计算吗?我们一起算一算,你们说我来写。3.5×3,把3和什么对齐?

  师:乘法竖式计算中,注意末位对齐。

  师:3.5元可以把它看成35角,扩大它的10倍,为什么要扩大10倍?

  师:也就是先按整数乘法计算。35角乘3得105角,缩小它的1/10,就是10.5元,所以,小数点应该点在哪?

  师:谁能再来说说用竖式计算3.5×3的过程?

  师:小数点为什么点在0的右下角?因数3.5扩大了10倍,积105要缩小它的1/10变成10.5。

  4、小组合作

  师:你喜欢哪一种风筝?想买几个?算算需要多少钱?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组之间汇报一下答案,看看自己做对了没有。

  师:做对的同学都举手,看来一位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已经掌握了,那两位小数乘整数该怎么算呢?我们来看下一到题目。请你来来读一读。

  5、拓展延伸

  做一件儿童服装用布0.72米,做这样的5套衣服需要布料多少米?(课件出示)

  师:该怎么列式,你来说。

  师:这里的0.72不是钱数,怎么用竖式计算?给你2分钟,赶紧来算一算。

  师:这位同学做的对吗?你能说说用竖式算的过程吗?

  师:先算的72×5,(用手盖住小数点)是按什么方法计算的?(按整数乘

  法计算的)

  师:为什么在3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呢?

  师:3.60和哪个小数相等?(3.6)

  师:所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四、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师:本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计算小数乘以整数的 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师:同学们收获课真不少,这都归功于你们的认真听讲。

  四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一组习题,学生练习巩固。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

  学生学习目标

  1.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任务

  任务一: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任务二:教会学生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检测工具

  一、填空。

  1,26.4×4=( )+( )+( )+( )

  2、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

  3、把560缩小10倍是( ),缩小100倍是( ),缩小1000倍是( )。

  二、直接写出得数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

  教学具:口算卡,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

  二、民主导入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如果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3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强调“估计”这个词。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找不同做法的学生板书: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探索新知

  (出示0.72 × 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 学生独立思考。

  ②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 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3、小结:仔细观察乘法算式,你能用你的话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4、练习:结合主题图,提出问题: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风筝呢?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三、检测导结

  1、课本第3页做一做1、2题

  2、课本第7页练习一1、2、3题。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我们大家说点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花布每米13.5元,求买5米用多少元?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是几位小数乘整数,就是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3.5×5=67.5(元)

  扩大10倍

  1 3 . 5 ────→ 1 3 5

  × 5 ←──── × 5 ←───────

  6 7 . 5 缩小10倍 6 7 5 积也要扩大10倍

  新知识 原有知识

  答:买5米需要67.5元.

  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设计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做学习准备,通过学生填写、观察“复习”题中每栏表格中得数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掌握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并且通过“去掉小数点后这个数扩大了多少倍”的练习,唤起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回忆.这两个规律是本节课教学的.基础,夯实这个基础,对新课的教学十分有利;第二个内容安排了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认识,通过5个3.5连加和3.5×5都能计算出5米布用多少钱这个事例,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也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第三个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首先针对学生会计算35×5而不会算3.5×5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提出对3.5×5作适当改造,把3.5×5转化成35×5来计算的设想,这种设想的提出,不仅解决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还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策略,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学中还让学生猜想把3.5扩大10倍后,3.5×5的积会起什么变化?沟通了准备知识与新知识学习的内在联系,当学生凭借准备知识完成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的理解以后,及时对计算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特别是本课对学习方法的归纳,把重视学法、培养能力的任务落到了实处,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数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2×3= 5000×17=

  20×3= 500×17=

  200×3= 50×17=

  20xx×3= 5×17=

  口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一、情境导入

  1、天里,几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来到商店买风筝。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自由说(鸟风筝3.5元/只……)(教师顺势板书)

  3、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教师顺势板书)

  类型单价数量

  鸟风筝3.5

  鱼风筝6.4

  三角风筝4.6

  半圆风筝7.8

  4、如果他们三位小朋友想买3个鸟风筝需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5、学生独立列式。

  6、交流想法3.5×3或3.5+3.5+3.5。

  7、教师适当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计算

  1、3.5×3等于多少呢?请你自己尝试计算出得数。(教师巡视,并要求部分学生在黑板上罗列不同的计算过程)

  2、全班交流各种方法

  3、教师指出重点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学生的自主解释过程中教师顺势板书,并重点指出这样做的关键步骤是将3.5元转化成35角,实际上就是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5、用这种方法尝试计算你自己的数学问题,买怎样的风筝,买几个,需付多少元?

  6、同桌检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自主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说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顺势板书)

  3、同桌互说算理

  4、请学生观察积3.60,提问:“与3.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5、计算3.15×8

  6、小数乘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四人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 第2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教学准备:计算器 课件 学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喜欢)

  其实超市不光是我们购物的一个大买场,同时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大园地。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超市的文具区,看看能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师问;你想买什么?买多少? 老师把大家的问题从难到易整理一下。如果要买2个文具盒要付多少钱呢?怎么列式?

  (板书:6×2=12(元))6×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个6相加是多少?)

  如果要买3支铅笔要多少元呢?可以怎样列式?(板书:0.8×3)

  0.8×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个0.8是多少?)

  由此可见: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一)学习“0.8×3”。

  1.启发:买3支铅笔到底要花多少元呢?板书:2.4(元)2.交流想法:你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学生有以下几种想法:

  想法一:连加法:0.8+0.8+0.8=2.4元

  想法二:把元转化成角。0.8元=8角,8×3=24角,24角=2.4元

  想法三:因为8×3=24,所以0.8×3=2.4 提问:为什么要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如果不加,2.4元就变成了24元)

  想法四:用乘法竖式计算。

  你会列竖式吗? 谁来试一试?(指名上黑板板演)

  出现了如下的任何一种后,追问:有不一样的列法吗?板书出第二种竖式形式。比较:

  0.8 0.8

  × 3 × 3 2.4 2.4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数位对齐,未位对齐)那哪一种更合理呢?

  谈话: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把0.8元看成了8角,得到3个8角是24角,再转化为2.4元。也就是要按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所以要末位对齐。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三八二十四”。

  教师在积的位置上写上“24”后提问:小数点能不点吗?为什么? 4.讨论:你觉得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二)学习“2.35×5” 如果要买3支钢笔要多少元呢? 板书:2.35×5= 那你会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有意识地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自备本上。2.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1175,再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师追问:小数点点在哪里?

  3.验证:那2.35×=7.05,对不对呢?

  小数点真点这里吗?我们用计算器帮忙验证一下。

  用计算器验证后,教师提问:哎,刚才计算时你是怎么知道积就是两位小数的呢?(因为因数里有两位小数)

  4、得出:

  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那积的小数点位置如何确定呢?

  三、探索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联系

  1.观察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呢?

  (一位小数乘整数,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2.那么一个三位小数乘整数积是几位小数? 一个四位小数乘整数,积是几位小数?------

  用一句话说就是——几位小数乘整数,积就是几位小数(板书)3.不过仅凭这两个式子就得出这样结论,似乎有点欠妥,(板书 ?)那么我们就用计算器对下一道题验证一下。练习:1.125×35 0.8752×16 1.32167×9 1.25×()1.25×(2)师:怎么回事?对我们的结论提出了挑战。让我们借助竖式来进一步看看吧。

  (原来计算器很聪明,已经灵活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把积的小数末尾的0化简。)

  补充: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积的小数末尾有(0),一定要(化简)。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根据情景图,你想买什么,买多少?应付多少元? 独立完成,小组内共同验证,集体点评。

  2、假如文具区的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帮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 已知:148×23=3404 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交流:怎你是怎么得出各题的积的?

  3、()里可以填哪些数? 看谁填得最多?()×()=4.8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学到什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1

  一、创设场景,做好铺垫。

  1、创设场景:我们常熟王庄的西瓜远近闻名,相信大家都品尝过吧?。初夏,王庄西瓜就已经上市了。(课件出示图)。

  2、看图,交流:看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西瓜每千克6元)

  如果你去买西瓜,你想买几千克,花多少钱?(学生交流,多让几人说说)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有选择的教学。

  如生1:我买2千克。(追问:你要用去多少元呢?怎样列式:如果学生交流6+6=12。追问:还可以这样列式:6×2=12;如果学生交流乘法,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多指名几人说说,教学都按上,并有选择板书)

  如果学生没有交流较大数,师说:现在老师想买12千克,你能帮我算算要多少钱吗?

  生1:我用加法:6+6+6+&+6=72元。(估计这种情况不多)

  生2:我用乘法:6×12=72元。

  引导学生有竖式算一算。(教师板书)

  3、设问:刚才的问题,我们都能用加法和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看来加法和乘法是有联系的,并且老师发现大家都喜欢用乘法来进行计算,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小结:乘法是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二、自主探索,建立猜想。

  1、继续场景:进入盛夏,随着西瓜产量增多,价格大幅下降。(课件出示图)

  2、看图:你又得到什么信息?(西瓜每千克0.8元)

  3、设问:如果老师要买3千克西瓜,需要多少元呢?怎样列式?

  生1:0.8×3(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乘法做)。

  生2:0.8+0.8+0.8(估计学生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多数学生用乘法做,教师追问:0.8×3表示什么意思呢?(3个0.8相加得多少)

  4、你能计算出0.8×3的结果吗?先2人小组里互相说说,然后我们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是:

  ①0.8+0.8+0.8=2.4元,②0.8元=8角,8×3=24角=2.4元,③0.8×3=2.4

  ④竖式,但对位不准确。

  交流时,可让学生板演或指名说,教师板书。①②教师让学生简单说说理由,③④先让学生说说做法,教师进行正确指导并板书正确做法。如果学生没有出现列竖式进行计算的情况,教师引导:如果用竖式来计算,怎样列式进行呢?(学生试着在自己本子上列式进行计算)。

  提问:这个竖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竖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和积中都有小数。)

  5、继续场景:老师小时候要想在冬天吃到西瓜,那可是件不太可能的'事,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瓜农也用了新科技,人们在冬天也能买到西瓜。(课件出示图)

  6、读图,说说得到的信息。(冬天每千克西瓜2.35元)

  7、接着出示(2)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要求先列竖式用加法算,再列竖式用乘法做。你们能自己完成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做在书上。)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交流时,让学生用加法计算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进行乘法计算时,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的乘法计算过程,说说发现了什么?(初步让学生感知积的小数数位和因数的小数数位相同。)如果学生说不到位,先不做回答,继续教学。

  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去乘呢?(教书板书:三位小数×3=三位小数,四位小数×3=四位小数,教书分别在=号上加?号)

  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来进行猜想的?

  三、验证猜想,归纳算法。

  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请你任写一个三位小数和一个四位小数分别乘3,用计算器算一算,再汇报。

  小结:看来,积的小数数位是和因数的小数数位有关。我们再来验证一下。

  1、出示试一试中题目。

  4.76×12、2.8×53、25×0.103

  2、你能先说说每题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

  3、组织讨论:通过刚才我们的计算,你认为小数乘整数时,怎样进行计算?关键是什么?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数位?

  学生进行2人小组讨论后交流(学生能说出主要意思就可以)

  四、巩固算法,应用算法。

  1、练一练第1题。

  要求先说一说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如果有学生提出0.90末尾的0可以省略,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直接引导。)

  指出:在进行小数乘整数时,先确定积的小数数位,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零,应及时进行化简。并不影响积的小数数位确定的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填一填。

  全班交流并讨论:各题的积是多少?各有几位小数?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应用练习。

  练习十二第2题: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练习十二第3题: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问:要知道他中途是否要加油,要先求出什么?(25千克汽油能行驶多少千米?)

  4、拓展练习:

  四人小组活动:买西瓜。

  活动方法:组长为店主,拿出信封中每千克西瓜的价格。其他三人分别拿着课前分到的纸币到组长那买西瓜。买的千克数自选,看谁用的钱最接近自己手中的纸币金额。请组长做好记录。

  五、回顾总结,引导比较。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小数乘整数中怎样确定积的小数数位呢?

  你对自己今天的课堂表现满意吗?在小组讨论中,你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吗?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2角×4=8角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

  小结:说一说9.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口答:2.5×151.14×50.013×20把它转化成()×(),在从积的()边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再用竖式计算。

  三、活学活用、拓展延伸

  1、针对性练习:

  2、对比练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并加以比较:

  16.11×816.11+8

  3、走进生活:

  两种包装的薯片价格如下:

  100克售价5.4元50克售价2.75元

  那种包装的薯片便宜?(请计算说明)

  4、开放性练习:

  假如每组有100元钱,大家对照好又多购物单,确定想买的商品的名称、单价、和数量,并计算出相应的价格,填写下表: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应付的钱数:

  找回的钱数: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3

  一、研读教材,理清脉络找准生长点

  小学数学教材关于计算教学中运用转化思想方法的实例很多,像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等等,都需要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将新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来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将计算的方法交给学生,然后进行操练,达到计算熟练的程度。这样,表面上看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算理,获得新知的权利,使学生变成了一个不会思考,不会探究,只会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作为数学老师必须更新观念,认真研读教材。研读数学教材,就是要分析新知往前向后的知识系统,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把握住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地找到新知产生的相关旧知,有效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获取新知的跨越。

  比如,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在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研读分析教材时应该关注这一点,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反过来就是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加减法转化成整数加减法,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只是多了一个小数点处理的问题。这里的转化思想方法的渗透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因此,准确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由旧知向新知的转化,这应该成为教师课前钻研教材的重点之一。

  二、创设情境,提供由旧到新的支撑点

  教学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已经具备新知学习的知识基础,但他们自身却不能充分利用。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新知前设法唤起旧知的重现,简单复习旧知,还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善于变化旧知的呈现方式,使之更加贴近新知,为新知学习提供巧妙的支撑。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需要唤醒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整数乘法等相关旧知时,没有简单直接呈现这些旧知让学生复习,而是创设了一个购物的情境,将整数乘法的几种情况包含其中。购物情境是比较简单的:出示超市情境中的四幅图(面包:4元/个 5个,火腿肠:0.8元/根 3根,进口蛇果:16元/个 12个,西瓜:2.35元/千克 3千克),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食品,并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得到4道乘法算式。继而组织学生观察四道乘法算式,将它们分分类。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将整数乘法分为一类,小数乘法分为另一类。整数乘法是过去学过的旧知,自然地对与新知有关的旧知进行了复习,这些旧知与新知学习中出现的小数转化成整数、用加法计算和把小数乘整数先看成整数乘整数计算等更为接近。实践证明,学生的旧知被充分利用后,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才能水到渠成。

  三、依托旧知,实现由旧到新的转化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几乎不存在不受原有知识影响的学习。转化的思想方法很多情况下渗透在学生对旧知的正迁移过程中,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关系是垂直方向的纵向联系,依托旧知的复习,把新知顺应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实现对新知的学习活动。这个获取新知的学习过程,即新知的形成过程,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

  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依托的旧知基础是分数的意义、通分、约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在转化的过程中,细节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依托旧知,经历这个由旧知到新知的转化过程,而不要直接告诉他们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然后就进行操练,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样的学习过程记得快忘得也快,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

  在实际教学时,通过班级黑板报版面设计的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复习相关的旧知后,小组讨论“1/2+1/4”该怎样计算呢?出示研究提示:先独立思考,可以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把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让学生汇报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出现的三种方法逐一展示:(1)画一画。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2)化成小数。转化成小数,变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通分。老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这一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明确将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2/4+1/4=3/4”。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通分后怎么计算?引导学生理解“2/4+1/4”的算理: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后,就是“1个1/4加2个1/4等于3个1/4,也就是3/4”。这时候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刚才同学们用画图、化成小数、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这几种方法算出了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的结果,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过探究发现这几种方法都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对学生渗透了转化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它帮助我们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四、加强对比,形成新的算理算法

  寻找新知和旧知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形成计算方法的关键之处,一个新知识学习需要利用相关旧知识时,最好要通过对比的方法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有效地把握住新知的实质,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新知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之间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的学习不清晰时,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结论。比如,苏教版教材中先学习小数和整数相乘,如果学习时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方法不准确时就会影响后继学习,所以在教学小数乘小数,学生在理解算理,知道为什么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后,出示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以及末位有0的小数乘法算式组织学生对比,发现小数乘小数和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区别,进而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九册P68-69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1-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多种计算方法,并感知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通过和整数乘法的比较,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列竖式进行计算。

  3、渗透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教学理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意图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最终达到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等多元化目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发认知冲突

  同学们,秋天到了,好多水果都成熟了,你们肯定都很喜欢吃水果吧!让我们一起去大统华的水果超市逛逛吧!(课件出示带标价的水果图)

  苹果每千克3元甘蔗每千克0.9元

  现在就请你来买一种你喜欢的水果吧!

  学生选择,然后全班交流。

  老师先买了2千克苹果,算算老师花了多少钱?

  后来又买了3千克甘蔗,你知道老师花了多少钱吗?

  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先自己计算,然后和同伴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发言:(1)0.9×3是3个0.9相加,我可以用小数0.9+0.9+0.9,打竖式计算出来就是2.7元

  (2)0.9元就是9角,3个9角是27角,就是2元7角,也就是2.7元。

  (3)也可以向整数一样列竖式计算

  比较:加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更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吃水果引入生活情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连接起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2千克苹果的价钱,学生很容易计算,紧接着抛出3千克甘蔗,也就是0.9×3,是学生没有遇见过的,这时就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而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因为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与交流,了解可以有多种办法来算出0.9×3的结果。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二、主动参与,体验过程。

  1、同学们,今天超市西瓜特价,每千克只要2.35元,小明的妈妈要买3千克西瓜,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列式,师板书:2.35×3

  你能自己计算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方法简化成加法和乘法,并通过小数加法的计算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感知小数乘整数它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那如果我们要购买的不是3千克西瓜,而是32千克西瓜,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2.35×32

  该怎样计算呢?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你的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认知再次产生了冲突,用加法来计算,显然不够简便,用乘法竖式显然是最优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从多种计算方法中体验到乘法的最优化。

  2、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2×122.8×53 103×0.25

  告诉同伴,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揭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学生能很快发现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新课程中提倡的利用计算工具帮助学生寻找规律的很好体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快拳出击

  (1)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 148×2.3=

  148×0.23=1.48×23=

  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针对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联系而设计的基本练习,通过这组练习,学生能进一步感知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通之处,还能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明确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它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为以后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2)练一练

  3. 70.1 8 4.6 3 5

  × 5 × 5×1.3 ×0.2 4

  同学们,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计算本领强。请同学们在书上完成。校对时,说说是怎样对位的,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

  设计意图:在这组练习中,学生除了要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的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还要能了解小数乘整数的竖式的对位及写法,即按整数乘法的方法对位并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这对以后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3)同学们,你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出下面的结果吗?

  0.68×93.24×6532×1.9

  54×0.41 1.05×24 0.217×1

  请一、二组的同学做第一行,三、四组的同学做第二行,6人板演。做完以后,同桌的同学交换检查,并检查板演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此项练习是在学生已经明确列竖式计算的要求、书写格式以后进行的,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而且相互检查,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评价的能力。

  2、大挑战

  你能算出0.12+0.12+0.12+????+0.12的结果是多少吗?555个交流,说说自己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设计意图:学生能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确计算出它的结果。在这里加法变的非常困难,而乘法却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学生从中体验到虽然算法多样化,但我们还要选择最优的、最适合的方法,这就是多样化基础上的`最优化。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什么物体的速度最快吗?

  对,是光。它的速度有多快呢?

  是每秒3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只有每秒0.33千米,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的原因了。那闪电离我们有多远呢?

  出示:小华看见远处打闪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电的时间略去不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

  设计意图:打雷是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此是非常熟悉的,运用今天所学的小数乘法能计算出闪电离我们有多远,这让学生

  感到非常的新奇,在不知不觉中又再次巩固了计算方法,并很好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增进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上个星期天,高老师开车去苏州乐园玩,苏州乐园里我们家大约有200千米,高老师在出发之前,检查了一下油箱,发现里面还有25千克汽油,而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猜猜看,高老师在去苏州乐园的路上有没有加油?

  学生发表意见。

  那怎么才能知道高老师到底有没有在路上加油呢?

  通过计算就能知道,如果25×6.8大于200说明不用加油,如果小于200就要加油!

  学生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这同样是一个生活中经常碰见的问题,通过先猜测,再计算,最后验证,学生经历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是我本节课所要体现的理念之一。

  (3)我当小管家

  同学们,平时都是爸爸妈妈买菜作饭,今天想不想自己来当回小管家?下面是今日菜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猪肉青菜鲫鱼虾子萝卜鸡肉卷心菜

  7.5 2.5. 8.15.52.8 6.4 1.5

  请你和同伴设计一份既经济又营养的菜单,并计算出你们所需要的金额。比一比谁的菜单最合理。然后星期天自己去动手实践,做一个能干的小当家。(如时间来不及,可课后完成)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是问题,学生通过选择,计算,既巩固了所学新知,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四、总结全课,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可别忘了回家当一次小管家哦!下次,去买东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 1。2

  ×4 ×4 ×5×5

  _____ _____ __________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 1。35

  × 4× 3

  __________

  300 40。5

  (2)解决问题:

  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04-16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02-18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06-27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8-16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4-02

数学小数乘整数说课稿05-27

分数乘整数的说课稿06-14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12-11

整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