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16 16:41: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

  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

  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

  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1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们拍过照片吗?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你们想看吗?(课件显示女孩的背面照片,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从背面不能确定是谁)

  师:从背面看很难确定是谁,我们让她转过来看看。(课件显示女孩的侧面照片,学生发现:从侧面也不能确定是谁)

  师:如果只看一眼立刻就知道她是谁,应该从哪面拍呢?(生:正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正面,你们要立刻告诉我她的名字,好吗?

  2.师(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始让学生在猜测中初步感知背面、侧面、正面等不同的方位词,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中,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合作探究,学会观察

  1.确定自己的位置。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可爱的机器猫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可是机器猫说了,小朋友们的手不能碰、不能摸,要静静地、仔细地观察。(学生按要求四人一组围着机器猫坐正)

  (2)师:请坐在机器猫前面的同学举起手,请坐在机器猫后面的同学点点头,请坐在机器猫左面的同学挥挥手,请坐在机器猫右面的同学鼓鼓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互动,意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注意力。

  2.明确要求,观察一个面。

  师:机器猫可爱吗?请小朋友面向机器猫坐好,头不要偏、不要动,仔细观察:在你这个位置,看到了机器猫的哪些部位?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师指名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的同时,有的学生忍不住扭过头去看其他学生观察的那几个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机器猫的一个面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到从不同的面观察机器猫是不一样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忍不住想看看其他人观察的那几个面,自然过渡到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3.小组合作,观察四个面。(观察机器猫的前、后、左、右四个面)

  师: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机器猫的一个面,如果不影响他人观察,自己又能从不同的几个面观察,该怎么办呢?(学生建议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换位置观察)

  师:下面就请组内的同学互相商量换位置进行观察,可以多换几次,争取把4个面都看到,并把它每个面的样子记在心里。

  (1)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时指导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换座位)

  (2)全班交流。

  师:每个小朋友都在前、后、左、右四个位置仔细观察了机器猫,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课件依次显示机器猫的四个面,最后四个面同时固定在一个画面上)

  师:这几照片分别是从机器猫的哪面拍到的呢?(先给学生时间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互相说一说,接着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机器猫的样子也是不同的)

  师(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样子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样子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这个物体的全面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部位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样子。此时的课堂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有条不紊的学习场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而且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商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合作的意识。

  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

  1.试一试。

  (1)观察玩具恐龙(课本第67页例1)。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三位小朋友分别在恐龙的什么位置,再交流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观察数学书(课本第67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2.想一想。

  (1)课件出示三名学生观察茶壶的场景,接着逐一出示茶壶图片,让学生思考分别是谁看到的。(先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2)课件逐一出示茶壶的底面和上面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是从哪面观察到的。

  (先让学生猜想,再拿出茶壶让学生观察,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3.用一用。

  (1)课件依次出示从生活中拍到的具有代表性物体不同的几个面,让学生判断拍的是哪个面,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如通过观察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奋勇拼搏的侧面照片和高举五星红旗的正面照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2)拓展延伸。(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些物体,仔细观察并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在层层深入的练习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最后的拓展延伸,意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延伸到课后,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统一。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内容,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即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包括从给出的一个或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洋葱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生观看洋葱微课视频《看图猜物》

  师:看完视频我们发现,只凭一张图片是无法判断这个物体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观看洋葱微课视频《根据正面摆小方块》

  1、学生探究

  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小正方体,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1)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2)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3)还可以这样摆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2、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

  3、汇报自己拼搭的图形

  (1)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

  (2)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

  (3)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

  (4)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

  (5)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

  教师分别对各个学生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4、播放洋葱微课视频《摆小方块时的特殊情况》

  师:大家现在想到的是不是一个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下:

  师:像这样拿掉一个和两个小正方体,再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一下也是四个小正方形的样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练习一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交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2.教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3.教材练习一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4.教材练习一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3页练习一的第3题:自己动手摆一摆

  五、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时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让学生观看洋葱微课视频,直观感受物体从各个面观察的效果。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这几个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要求学生把从正面,侧面,上面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时有的学生感到很难。细思原因,原来学生是站在正面去看侧面的,我想如果在课前复习时,先让学生体验前后左右方向,我想学生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已经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但在数学课堂中还需进一步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实践的能力,让孩子们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从课件动画中学习公路交通安全和做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玩具象,学具:烂苹果、文具盒、牛奶盒、茶杯、笔座、存钱罐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谈话:小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大家!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都穿的`好漂亮啊,你觉得我们今天这节课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吗?(教室里有很多听课的老师;今天是倪老师给我们上课......)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好吗?

  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清晨唱一曲,红日东方起。(猜一动物)

  一根枯枝开满花,黄黄的脸儿笑哈哈,告诉人们春来了。(猜一植物)

  根据这两个谜语,你有什么想法呢?

  师: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特征,这样以后这类谜语就再也难不到你了!这节课就让老师成为大家的伙伴,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告诉老师,如果我们班的小朋友肯动脑筋、积极发言的话,她会来到我们的课堂表扬我们的,大家想不想得到她的表扬啊?(想!)那就让我们认真听讲,用行动来欢迎她好吗?(好!)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快速地将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从一个愉快地氛围中开始。两个谜语,启示学生观察物体时要抓主要特征。介绍神秘客人,提出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体验成功打下基础。]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究。

  1、出示烂苹果让学生观察。

  (1)将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大家观察,指名回答所看所想。

  (2)一部分孩子会想吃,抽想吃的孩子代表到讲台上,从老师的角度观察苹果的底面。

  (3)将烂苹果的底面展现给全体学生观察。

  2、教师相机导入课题,:对,看东西要从不同的位置上观察才清楚。像这样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者站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烂苹果入手,从而引出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物体,很自然地导入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出示实物玩具小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1)请不同方位的小朋友谈谈你看到的小象是什么样子的?

  (2)引入“前面”、“侧面”、“后面”的概念。

  (3)小朋友都是观察同一个小象,为什么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为了表扬大家,小象决定给大伙跳支舞。(拨动开关,玩具小象开始唱歌跳舞。)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教具,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一样。小象跳舞激发了孩子们继续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

  2、出示课件一动画教学,了解新知。

  (1)小丽站在公路边和人行横道中间看到的汽车一样吗?各是什么面?

  (指名回答,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注意公路交通安全,过公路走人行横道。)

  (2)同一个垃圾筒为什么小明不知道?小丽知道吗?为什么?

  (同桌交流、讨论)

  (3)汽车在行驶途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面?

  (指名回答)

  (4)站在正方体募捐箱前,三个小伙伴分别看到的是什么面?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会不一样呢?(板书: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反馈汇报)

  (5)拓展:三个小伙伴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幅画,各自看到了什么图形?

  (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6)渗透德育教育:我们应该象三个小伙伴学习做个有爱心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神秘客人(笑脸娃娃),及时对孩子们课堂表现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故事进行教学,抓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卡通动漫的特点,让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轻松地掌握学习目标。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体现愉快教学。]

  三、合作交流,观察物体。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动画片学习了观察物体,小朋友你知道该怎么样观察了吗?

  师:观察物体除了从前后观察,还可以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进行观察。

  2、运用所学,分组观察实物,各组分发学具。

  3、请各组同学从不同方向观察学具,组内交流。

  4、教师各组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结:同样的物体,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形状。(板书: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7、师激励孩子们:小朋友们表现真棒,神秘客人脸都笑红了,它在表扬大家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践,放手让学生全面观察,进一步验证上一个环节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四、实践运用,发展思维。

  1、出示课本67页两幅主题图,讨论完成。

  2、出示课件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1)笑笑和淘气观察汽车,他们各自看到汽车的哪一面?

  (教师指名回答,出示正确答案。)

  (2)淘气和笑笑与熊猫贝贝说话呢,哪一幅是淘气看到的?

  (指名回答,出示答案)

  (3)小动物也学习!小猫和小猴在观察大象时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答案)

  (4)三个小朋友一起观察茶壶,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样子?

  (指名回答,若有困难,请其他小朋友帮助)

  (5)淘气和笑笑各自观察一个茶壶,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样子呢?

  (请班长指名一个小朋友回答)

  3、教师再次表扬小朋友:神秘客人出现跳舞,再次表扬大家。

  [设计意图:根据课件提供的幻灯图片,让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空间观念。再此练习过程中让学生们体验成功,体验收获,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以后学习的动力。]

  五、课堂小结,师生互评。

  1、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你肯定有话对同学们或者老师说吧,你最想说什么呢?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在总结的环节先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更多地了解到学生对本堂课的反馈信息,利于课后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既点出本节课的精髓又对孩子们提出希望。]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请小朋友们回家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把你的想法跟爸爸妈妈说说。

  2、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布置这两项课外作业不仅可以巩固本堂课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处处都有学问。]

  七、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例1与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第2、第3题。(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过程,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写上不同文明用语的大正方体,实物数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教师拿出写了文明词语的正方体。

  谈话: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写着不同的文明词,请你坐在你的位置上,头不摇动,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不同方向的学生说。(学生有的说“您好”,有的说“谢谢”,有的说“对不起”。

  2、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向我们介绍得不一样呢?谁说的正确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吗?(板书:前面 后面 侧面)

  教师指出:侧面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左面看到我们称为左侧面,右面看到的我们称为右侧面。

  3、揭示课题:虽然是看到同一个正方体但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每个面的文明词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引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

  老师为每一组同学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黑板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从正面看,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从右侧面看,和第三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它的圆圆的尾巴,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4:我从左侧面看,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生1:我现在看到的是侧面,刚才看到是前面。

  生2:我现在看到的是背面,刚才看到是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座位,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熊猫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三、巩固新知。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

  小动物们用照相机帮大象拍照,(出示动物拍照图)这四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侧面 正面 后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6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搭一搭(8)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拓展应用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

  ()()()

  ()()()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①②③④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3、搭一搭,填一填。

  A①②

  B③④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⑶、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

  2、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三(9)

  教学目标: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7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的从物体(玩具、茶壶、汽车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并选择适宜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与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增强对空间与图形领域数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有三次实践观察的活动:①集体观察微波炉实物②分小组观察长方体模型③分小组观察由两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上、下、左、右、前、后,掌握了从四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方法,并能据此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形状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所观察到的简单图形,体会从同一位置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一定的相关感性经验,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描述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立体图形的转动后形成的不同平面图形,以及从不同角度展现长方体的透视图等。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能达到比普通教学手段更好的教学效果,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3.使学生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教学难点: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践操作,探索新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辨析提升→反思交流,归纳小结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二上数学书《观察物体》内容

  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知道了从不同的方向可以看到不同

  的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三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三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2)课件依次出示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的效果图: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正方体)看到了这个正方体的几个面?(3个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黄绿)

  2.认识近似长方体形状物品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具有约定俗成的正面的物体)

  (1)课前老师拍摄了一种常见物品的一组照片,你能判断它是什么吗?

  其实观察物体的学问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组照片,拍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请你猜猜看它是什么?

  三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三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三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课件依次出示微波炉的一组图片(侧面图上面图正面图三视图)。

  第一张,第二张……

  你从第几张照片确信你看到的就是微波炉?你看到了什么?(开关、门等)

  (2)出示微波炉的实物,结合实物和图片介绍微波炉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有没有小朋友愿意上来指一指微波炉的正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有门等)

  指出:像微波炉这样有门的物体,我们习惯上把有门的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板书:正面)

  谁来指一指微波炉的侧面?

  指出:像小朋友一样,在面对微波炉的正面的时候,它的.左右两面都是它的侧面。(板书:侧面)

  还有谁想上来指一指微波炉的上面呢?(板书:上面)

  如果站在老师的这个位置来观察,你说说哪个面是微波炉的正面?你是怎么看的?

  指出:像微波炉这样一类有门的物体,我们习惯上都是把有门的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比如电视机的正面指的就是…?)

  (3)请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保持身体姿势不变,看一看,说一说你能看到这个微波炉的哪些面?(选择教室几个不同角度的学生回答,提示坐着回答。)

  契机指出左侧面和右侧面。

  例:中间的同学说只能看见一个面,分析:我们先往左边移动一下,再往右边移动一下,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见这个物体的一个面?(眼睛正对着这个面的中间)

  请刚才回答问题的几个同学起立。问:现在你看到了微波炉的哪些面?

  问:这些同学还是在原来的座位上,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面会多出“上面”呢?(引发学生争论,得出原来坐着,现在站起来了)

  指出:原来微波炉不动,我们的位置动了,左右移动了,上下移动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面,两个面,或者三个面。

  (4)完成“想想做做”1

  出示一组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冰箱的照片,请指出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第几幅图?

  洗衣机的这3个面你也能找得出来吗?

  (注意由实物图片向抽象图片的过渡。)

  让学生根据图片依次指出正面、侧面和上面。

  3.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1)同桌两人变换角度自由观察长方体模型。

  同桌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体模型,放在桌面上,固定好长方体的位置,同学们可以任意改变观察的角度,相互说一说能同时看到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

  (2)课件出示一组长方体图片,让学生判断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得的。

  提示:老师是将长方体固定不动后,通过移动相机拍得的这6张照片。

  先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眼睛比作照相机的镜头,模拟拍一拍。同时讨论:它们分别是在哪个角度拍摄的。(对于学生活动要有适当指导。)

  再请同学上台模拟每张照片拍摄的位置。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取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拍得一个面、两个面和三个面的共识。

  (3)一张照片最多能拍得长方体的几个面?

  其实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我们的眼睛,当我们固定在某一个位置拍照的时候,一次最多能拍到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

  老师分别记下学生的答案,请说得不对的小朋友上台拍照,看一看他最多拍到了几个面。得到共识:最多只能拍到3个面。

  请说3个面的小朋友上台来指一指,一张照片你最多能拍到的3个面是哪3个面?

  指出:看到左侧面就能想到哪个面?(右侧面)看到上面,正面就能想到哪个面?所以我们只要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就能想到那另外的3个面。看来,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

  (板书:长方体,最多只能同时看见3个面。)

  4.认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不具有约定俗成的正面的物体)

  (1)这个长方体像这样摆放,谁能指出你所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

  教师变换摆放的方法,请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这个正方体的正面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又是蓝色呢?

  点出:像这样没有固定正面的物体,就把正对着我们的这个面叫做正面。

  并指出此时它的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同桌间自由选择长方体摆放的方法,相互指一指,说一说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在哪儿。

  5.认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进一步体会正面的相对性。

  (1)出示之前出现过的正方体立体视图,问:现在你知道红色、黄色、绿色分别表示它的什么面了吗?这3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2)出示一个骰子,请学生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几点?

  玩过跳棋或飞行棋的同学请举手。如果看到现在这个骰子该向前走几步呢?

  我们是根据骰子哪一面的点数来决定的?(上面)

  6.判断组合物体(2个)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学生读题: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摆成一个长方体,再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老师演示一种拼法,要求仔细观察,想一想它的3个面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再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回想一下正面是什么形状?侧面是什么形状?上面呢?

  睁开眼,画下来。

  自己再拼一拼,验证想法对不对。

  学生汇报,请想对的小朋友举手,老师对其适时表扬!并契机鼓励多种拼法,学生动手拼一拼,看一看。(选取2种有代表性的拼摆方法进行研究汇报。)

  激趣:2个正方体拼得真好,小朋友们还想不想用3个正方体来拼一拼呢?试一试。

  现在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请课后把它们画下来,我们下节课再来接着研究。

  7.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看见了有门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我们知道了他们的……,还知道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观察3个,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图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8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愿意吗?老师说方向,你们用小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做好准备,开始。

  指指你的前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后面在哪里?

  指指你的左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右面在哪里?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老师观察到同学们指的非常正确,那么你的前面又称为“正面”,左面和右面又称为“侧面”。板书:“正面后面侧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这些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创设情境

  1、观察照片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给一位好朋友拍了两张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老师还给笑笑和淘气拍了一些照片,笑笑和淘气是谁,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照片)

  再让学生判断哪张图片是笑笑看到的,哪张图片是淘气看到的,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2、实物观察

  用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请4个同学上台观察,说出观察到了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二)合作探究

  1、用小组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观察,然后交流、汇报,你观察到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2、换位观察

  小组内换位观察,说说现在你观察到的跟刚才观察到的物体一样吗?为什么?

  换个小组,老师指着玩具的不同的面让学生判断这几个面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全面观察

  让学生自由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集体汇报)

  4、打开书p67,看看书上例1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谁来说一说图中的同学在干什么?(观察恐龙)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小亮观察的是恐龙的正面;

  小明观察的是恐龙的侧面;

  小红观察的是恐龙的后面。

  小天使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同桌讨论后再让学生说说判断过程。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p67做一做(小组汇报)

  2、想想做做练习十五第1题。

  3、猜猜游戏

  课件出示熊猫图、茶壶图、大象图,让学生猜一猜这几个面是谁看到的。

  4、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9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观察物体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1、个性差别大: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二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二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3.教学内容分析

  《观察物体》是本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观察物体》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 。教材以学生观察恐龙玩具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5.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6.教学课时

  1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谁吗?(课件依次出示男孩背面图,继而出示侧面-正面图)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面 背面 侧面

  从背面观察很难确定是谁,从侧面看到正面 就知道是谁了。

  2、你知道老师是站在小朋友的那边拍出这些照片的吗?

  3、揭题: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实物探究,从四个方位观察小狗

  1、确定方位:

  (1)师:今天老师请了小狗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喜欢它吗?

  (2)课前准备好的玩具小狗,放在桌子中间,脸朝黑板。请你想一想,你坐在小狗的哪一边?

  (3)反馈:告诉大家你在小狗的'哪一边?是几号位置?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2、本位观察。

  (1)请小朋友脸朝小狗坐好,头不要偏,仔细观察:在你这个位置,看到了它的什么?小组内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吗?

  学生活动。

  (2)反馈:刚才我们对小狗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在你这个位置,能看到小狗的哪个面?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形状吗?

  3、换位观察,观察小狗的前、后、左、右(侧)四个面。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小狗的一个面,想不想看到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呢?我们来换个位置观察。

  (1)换位置观察: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准备好,轻轻的换。现在这个位置看到的和前一次看到的一样吗?你现在看到了小狗的什么,请把它记在心里。继续换位置观察。

  (2)每个小朋友都在前后左右四个位置仔细观察了小狗,现在老师要靠考考小朋友了。拿出作业纸,请你把在几号位置看到哪幅图的小狗连线。如果忘记了,可以离开座位走动观察;做好了,也可以再走出座位按四个位置再对一遍。

  学生连线并反馈。

  4、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狗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8.课堂练习

  只要大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本、铅笔盒、书桌……都可以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

  1、试一试:观察恐龙、观察书本、观察汽车图。

  2、想一想。淘气和笑笑又在观察茶壶了。请你仔细观察,他们看到的茶壶会是怎样的?

  说一说:这幅图是谁看到的?(依次出现不同方位的茶壶图片,逐个回答。)这两幅图又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出示水壶底面、上面图)

  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

  3、猜一猜。4张学校的综合楼的照片,你知道老师是在哪里拍摄的吗?

  提供拍摄地点:操场、大门进来的花坛、春秋公园、商贸中心

  9.作业安排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0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能够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能够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观察物体

  (2)我学会了吗

  2、开发性学习包

  (1)自己制作正方体,通过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相同正方体的拼图。

  (2)丰收园

  3、拓展性学习包

  (1)物体形状的特性(设计此形状的意图)

  (2)语文上课22课《纸船和风筝》,学生学做纸船,观察图形。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为1个信息窗。主要是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物体。先认识一个物体的三个面,然后再做练习。把88页第5题整合到“我学会了吗”后边,然后再延伸出从不同的“侧面”观察物体。

  2、学科间整合:语文上册22课《纸船和风筝》,学生可观察其图像。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科技课上说出某些物体形状的特性,老师可进行必要的延伸(如三脚架的稳定性)。

  4、体验式活动:走进生活观察物体,并画出你观察的物体的三面图形。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2课时。

  (四)教学案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三、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游戏,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用布盖着)你们看一看它上面是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把看见的记在心里,不要说出来,一会老师说开始再抢答,分成三个小组来看,其他两组不能看。

  说明:正方体每个面贴了不同动物的图片,在分组看的时候让每组看不同的图片。

  老师说抢答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会出现大家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

  揭开盖着的布,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面不同结果就可能不同。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给小熊“拍照”。

  (1) 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3.动画:观察照片

  4.观察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5.观察茶壶和茶杯

  动画:观察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动画:观察暖壶

  6.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四)作业

  1.动画:观察恐龙

  2.动画:观察电脑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注: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多次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后期学习中应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来回答问题。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小药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小药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

  (课件2-5出示教学楼的四张图片。)这是哪里?(4人回答)为什么不一样?(1-2人回答)

  同学们说对了,因为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一):观察小药箱(教师及学生拿出教具和学具。)

  1、请大家拿出小药箱,和老师一样摆放。请你说一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分别都是哪些面?(指名回答)(1人回答)

  前面又叫做什么面?其他的面怎么称呼呢?(3人回答)

  (教师相机板书:正面、左面、上面)

  2、现在请大家任意选一个角度观察小药箱,说说你能看到哪几个面?(3-5人回答)

  学生自由观察,汇报交流。(三种可能性,3-5人回答。能不能看到4个面,5个面呢?大约2人回答。)

  3、我这里有一则案例,请你当一次福尔摩斯,判断一下谁说了谎?(出示课件6,1-2人回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说出结论,再出示课件中的内容)

  小结:(课件7展示)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4、大家从各个面观察小药箱,看一看能观察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并且把自己观察到的图形画在草稿纸上。注意:视线要垂直于观察的`那一面。(课前要求小组内学生分工,一个同学画一个面,以节省时间。看星期二的试上结果。)

  学生自由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5、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换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一下画得对不对?

  学生汇报、交流。(大约5-6人回答)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正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左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上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右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后面?

  6、(课件8出示第38页下图)请你判断这三幅图分别是小女孩从小药箱的哪面看到的。(板书“例1”)

  7、我这里有小药箱的三个面,哪位同学帮我贴在黑板对应的位置上?(2人上黑板,先差后优)。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展示课件9的前半部分。)请大家把第38页例1下面的两个括号填好。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所站的位置,那么我们观察到的各个面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2人回答)

  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如果观察者的位置发生变化,各个面也会发生变化。(展示课件9的后半部分。)

  8、请同学们翻到第40页,我们来看一看练习八的第1题,这也是个长方体请大家连一连。(教师巡视指导)(2人回答,先差后优。再课件展示)

  谁来连一连?

  谁再来连一连?

  我们一起来连一连。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以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剪纸图案入手,从而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轴对称现象。然后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概念。再让学生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图案以及举例,进一步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雪上活泼,富有好奇心,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的活动,大胆的防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啊横的主题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难点:准确找对称轴。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3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图游戏,激发热情。(师:你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半,猜一猜它是什么?)

  (2)提出质疑,学生解答。(师:猜得好快呀!谁来说说自己在猜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3)揭示答案。

  二、自主探究

  1、探索发现(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观察图形,探索特征。

  看看这些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了解轴对称图形的一般特点,对称轴的两边完全一样)

  (对于学生的回答都给与肯定,尤其是当学生冒出“对称”“完全重合”这样高度凝练的词语时应该用赞赏的语言给予鼓励。)

  (2)折图演示,得出结论。(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对折以后,发现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3)板书课题,提出质疑。(师: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请问轴在哪?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轴)

  (4)图形演示,明确画法。(师: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课件演示,明确指出对称轴要画成一条直的虚线,而且要画的长一些。)

  (5)再次质疑,严格区别。

  师:对称轴指的是什么?生:一条直的虚线。

  师:轴对称指的是什么?生:图形的特征。(这两个问题有点难度,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点拨。)

  2、操作实践

  (1)欣赏激趣,尝试制作。(老师撕一个图案,问学生想不想撕一个,演示并讲清怎么撕的---把一张纸对折以后,在折痕的这边撕出要的图形的一半,就可以得到一个你喜欢的轴称图形。)

  (2)欣赏作品,牢记特征。(大家的小手可真巧,撕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图形,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生答)

  师在课题下板书特征:对折后两侧能够完全重合,有对称轴。

  三、加深认识

  (一)基础练习,巩固所学

  (1)图片欣赏,加深感知。(PPT出示具有中国特色的脸谱以及民间剪纸,感受美的同时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重温特征,辨图解惑。(出示一张带烟囱的小房子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认为不可,只有一门一窗。师换图片出现一门两窗,生判断出是)

  得出结论:标准的轴对称图形不但图形两侧要完全重合,而且图形上的图案也要完全重合。

  (3)独立做题,验证所学。(P13练习,先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再选出两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做完后集体订正。电脑出示画对称轴的过程,让学生看看自己画的对称轴标准不标准,并作出适当修改)

  (二)综合练习,拓展思维

  1、游戏—全体起立,跟着音乐做动作,音乐停时摆出一个对称姿势。再请三人上台表演。

  2、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找出同一物体上的不同对称轴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了对称轴。那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圆,每人拿一种图形,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它们的对称轴,再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学生动手折、画、讨论)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长方形的对称轴

  (看来长方形的对称轴还不止一条呢!那正方形的对称轴又有几条呢?那圆的`对称轴又有多少条呢?你们找到了吗?)

  请找到最多条对称轴的同学上来折。

  师:看来圆的对称轴有许多许多,也就是无数条”。(师边说,边动手演示,最后课件展示)。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能够找出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的对称轴,那请同学们再仔细找一找刚才这道题里星星的这个轴对称图形,它还有别的对称轴吗?学生找出星星的另外几条对称轴。)

  小结:看来我们认识的图形,有的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好几条对称轴,有的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我们在找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

  4、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老师这节课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见见他们吗?

  师:它们还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另一半给藏起来了,你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它们的另一半吗? (完成70页练习,组内展示学生的结果)

  5、提高练习,加深所学(PPT出示)

  (1)下面的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0123456789

  (2)下面的英文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ABCDEFGHMQ

  (3)下面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喜工中由日口甲……

  (4)其实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很多,老师搜集了一些对称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

  你们觉得这些图形和建筑美不美?(美)

  看来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很美,很美,它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五彩缤纷。

  四、动手操作,升华知识

  展示剪纸拼贴画,问: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幅美丽又有意义的画。小组合作: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并拼贴成一幅漂亮的画。(配乐剪轴对称图形比赛。)

  把剪得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竞赛,目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节;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轴对称图形的美。)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束语: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把我们生活装扮得更美丽、更精彩!

  附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 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2、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

  1、 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2、 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3、 标出观察顺序。

  4、 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

  1、 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2、 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3、 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 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辩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体会到站在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辩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面的个数不同。

  一、观察照片,谈话引入。

  1、谈话引入

  屏幕出示两张分别从教室前后拍的照片,学生辩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

  3、根据学生回答,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仔细观察两张照片。

  回答问题。

  二、观察实物,指出实物的正面、侧面、上面。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观察图书柜:

  (1)把图书柜放在讲台中间。

  (2)提出观察要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观察时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把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2、小组内交流:坐在自己位置上能看到图书柜上几个面?哪几个面?

  3、班内交流,全班评议。

  4、观察洗衣机和冰箱的图片。

  (1)仔细观察图片,判断它们分别是洗衣机、冰箱的哪几个面?

  (2)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观察到的哪几个面?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1、出示P86下面的两幅图。

  2、猜一猜,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几个面?为什么这么说?

  3、学生轮流在离开座位,观察图书柜,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图书柜。

  把自己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

  班内交流。

  学生观察洗衣机和冰箱图片。

  小组交流,再班级交流。

  学生猜一猜是谁看到的?,轮流看一看,验证猜想。

  四、组织练习,深化理解。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1、把文具盒放在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1)以小组为单位,先各自观察,再组内交流。

  (2)指名回答。

  2、小组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的模型,讨论交流: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两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说说正面、侧面、上面各有什么颜色?

  3、(1)摆一摆,再观察,回答问题,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再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

  (2)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下面的图片,判断看到的是哪一个图形?

  六、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或学会了什么?

  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更多的美,在数学学习上,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11-22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0-30

《纸的观察》教学设计01-06

一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06-03

小学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1-07

《给物体分类》教案03-09

教学设计01-14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12-15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