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3 23:38: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讨论、讲解,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阅读后可以答出:

  (1)第一句: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葫芦。

  (2)第二句:葫芦藤上长叶、开花。

  (3)第三句:花谢了,长出小葫芦。

  (4)第四句:小葫芦很可爱。

  (5)第五句:种葫芦的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

  如:长叶→开花→花谢→结出小葫芦。

  3、看图想一想“长满了绿叶”是什么意思呀?

  学生能够说出“长满了绿叶”的意思是叶子多、长得好。

  4、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生:小葫芦长得绿绿的,油亮油亮的。

  像小灯笼,也像小铃铛。

  师:在第三句中用了一个“挂”就写出了小葫芦的可爱。

  5、让我们有语气地把这段再读一读。

  6、师: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什么关系吗?

  生:因为叶子能制造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可爱的果。

  7、顺序出示图2、图3、图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葫芦藤有什么变化?

  (1)如:从第二幅图上看出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但是叶子还是绿油油的。

  (2)从第二幅图上看出虫子越来越多了,叶子上面都有小窟窿了。花儿也有点蔫了。

  (3)从第三幅图上看出叶子变黄了,小葫芦也不再是绿绿的,油亮油亮的了,也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请你读一读第2自然段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如: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几个虫子没什么了不起。

  师:你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吗?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3、“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什么是“自言自语”呀?

  如:自己跟自己说话就是自言自语。

  4、请你读一读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话,结合图体会一下他的心情。

  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可以体会出种葫芦的人一心想着小葫芦,希望他快快长大,看着可爱的小葫芦,他心里可高兴了。

  5、有语气地读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当邻居让他治虫时,那个种葫芦的人是怎么说的?请你读读第3自然段,把种葫芦的人说的话画下来。

  2、想一想种葫芦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如: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和葫芦没关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他要的是葫芦。

  3、观察第三幅图,说说种葫芦的人说这些话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学生能观察到种葫芦的人的表情是不听劝告,满不在乎,甚至认为邻居的话毫无道理。

  4、有语气地读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5、同桌同学互换角色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那个人种的葫芦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读一读第4自然段。

  如:那个人种的葫芦慢慢变黄都落了。

  2、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思考。

  如:学生可以答出如下内容:

  (1)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那个人不去治,虫子越来越多,葫芦就变黄落下来了。

  (2)因为叶子能制造养料,叶子上生了那么多蚜虫,叶子长不好,果实也会受影响,所以小葫芦都落了。

  (3)因为那个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又不听劝告,没有及时治虫子,才使得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变黄都落了。

  3、观察第四幅图,说一说那个人看到这一切是什么表情?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

  (1)那个人看见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他很失望。

  (2)那个人看着地上的小葫芦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3)那个人看上去有点后悔。

  4、想一想那个种葫芦的人此时会怎么想?答案大致有下列几种:

  (1)他想:真可惜呀!还没赛过大南瓜怎么就落了?

  (2)叶子上生了虫,为什么连葫芦也跟着遭殃呢?

  (3)原来叶子和果是有关系的,叶子长得好,果实才能长得好哇。

  (4)邻居的话还真有道理,当初要听了他的劝告也不会有今天这种结果呀。

  5、有语气地读读这段。

  (五)朗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六)小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其实呀,生活中事与事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我们可千万不要像那个种葫芦的人那样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生字。

  1、教学“每”。

  (1)读一读拼音m7i。

  (2)同学们看老师写这个字,说说“每”的笔顺。

  (3)请同学们用手指在自己的小手心里写写这个字。

  (4)指导书写:

  师:第五笔要写在横虚线上,两点写在竖虚线上。

  中间一笔横最宽。

  生:在练习本上练一练。

  2、教学满、谢、变。

  (1)分析字形。

  如:“变”我用结构方法来记,上边是“六”字加两竖,

  下边是“又”,合起来就是变。

  (2)“满”是什么结构,哪容易写错?

  如:“满”容易写成上下结构。

  (3)写“谢”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如:中间的“身”最后一笔不出头。

  (4)“变”的点撇像什么?

  如:“变”的点撇像八字。

  (5)正确地书写这3个字。

  (二)自学生字。

  1、自己分析“葫、芦、言、治、慢”几个字。

  2、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字形的?

  如:

  (1)“葫”我用形声字方法来记,葫芦是植物,用草字头表示,

  “胡”表音,上形下声合起来就是“葫”。

  (2)“芦”也是形声字,上表形下表声。

  (3)“言”用加四笔方法记,口字上面上一点和三横。

  这三横是一长,两短对整齐。

  (4)“治”用加偏旁方法记,“台”左边加上三点水就是“治”。

  (5)“慢”用结构方法记,左边是竖心旁,右上是“曰”,右中是“四”,右下是“又”,合起来是“慢”。

  3、小结:同学们用了这么多好方法分析记忆字形,真是了不起。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写 “怪”、“慢”2个字,会用“每天”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懂得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初步了解各种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到叶子和果实是密切联系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直接导入

  ⑴课件出示:青青藤儿爬满架,藤儿遍身开白花。8字果儿藤上挂,老君装药用上它。

  ⑵猜谜并讲一讲理由。

  ⑶揭谜底,引出新课《我要的是葫芦》

  ⑷板书课题:14、我要是葫芦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⑴先学文,再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2、 重点句子:

  A、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可以知道葫芦藤是又细又长的,绿叶长得很密很多,葫芦花是白色的)

  B、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象小葫芦在干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C、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用每天说一句话)

  3、带着自己的感觉再完整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⑵对比观察图片二,设疑激趣(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观察图二,说一说葫芦有什么变化。找出书中写这张图的段落。

  (讲完后,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慢慢地)你来读读。板书:黄了,落了

  1、 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小葫芦却都黄了、落了,猜猜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怎么才几天,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就都掉了呢?

  生:小葫芦怎么都掉了,真奇怪啊!

  ⑶讨论交流没收获葫芦的原因(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

  ⑵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把这句话读一读。

  重点句子:

  A、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①他心里想什么?(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②分析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指导从朗读中知道这两句话的语气不一样,前一句更能体现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

  B、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我们也来读一读。

  ②理解自言自语,指导朗读这句时要小声一点,试一试。

  ③从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指导读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C、 第三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①叶子上生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朗读邻居的话

  ②谁也来劝一劝!咱们再来劝一劝。

  ③那个人听了有什么反应?(奇怪,你来读一读)

  ④男生来奇怪地说一说;女生读一读。

  ⑤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⑥分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⑦比较着读,并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强。

  ⑧两个句子总起讲一讲,读一读,增强感受。

  ⑨他要的是葫芦,而什么是不需要的?

  ⑩但事实上行吗?为什么?

  ⑷教师小结:

  是啊,叶子和果实是有密切联系的,叶子给果实送去营养,果实才能长得好。

  三、启发想象,拓展说话

  ⑴师:当种葫芦人看到心爱的小葫芦黄了,落了,他感到怎么样?(伤心、难过)

  ⑵仅仅是伤心、难过吗?

  ⑶当他终于明白了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的原因。

  (课件出示:他可能会地说:要是_______。)

  ⑷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书上的字也是有联系的,让我们一起去写写吧!

  四、快乐写字,交流经验

  ⑴先观察一下第56面最后2个字的字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怪、慢都是竖心旁)

  ⑵说一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⑶教师范写,并着重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⑷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⑸展评学生作品,交流写字经验,给予适当鼓励。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 黄了、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正确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会写“哇、挂”两个汉字。

  2、 学习课文的第一,第四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葫芦的可爱及葫芦枯萎的样子。

  3、 初步了解葫芦枯萎的原因。

  教学重点:生字词、感情朗读葫芦可爱的样子和枯萎的样子;

  教学难点:葫芦枯萎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板书:葫芦(hu lu),指名读,注意轻声

  2、 你认识葫芦吗?(出示图片,认识)

  3、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棵葫芦长得如何呢?咱们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朋友。

  2、 检查反馈

  分组出示:

  (1)葫芦藤(teng) 盯(ding) 邻(lin)居 哇(wa)

  ①自读,指名读,②理解意思

  (2)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长满了绿叶 ,慢慢地变黄

  ①自读,展示读;②感情读

  3、 过渡:这个人种的葫芦到底长得如何呢?文中的那一段写到了?找出来读一读。

  三、学习课文一、四段

  (1)1、 指名读第一段,(正确、流利)

  2、从哪看出长得很好?(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学生说到了就请她上台板画,教师帮助)

  3、出示这段文字,长得多么好的一棵葫芦啊!能用你的朗读体现吗?

  学生练读,展示读,齐读

  4、 过渡:我们大家这么喜欢小葫芦,那种葫芦的人,他喜欢吗?从哪看出?

  5、 出示句子: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①理解“每天”,即天天

  ②天天都去看,而且一天还看好几次呢!

  太喜欢这可爱的小葫芦了!(出示插图)

  ③他每天看着这可爱的小葫芦,你们说,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6、 过渡:可是有一天,他再去看小葫芦时,哎呀!你们看————

  (2)1、(出示枯萎的葫芦)怎么了?

  2、学生说:叶子上有蚜虫,叶子变黄,葫芦也变黄落地

  3、文中的那一段写到了?指名读

  4、出示这段文字,看到这发黄的叶子,落在地上的小葫芦,这种葫芦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感情朗读

  5、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又会在想些什么呢?(引导观察表情)

  过渡:是啊,为什么那可爱的小葫芦会变黄落地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五、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的小葫芦 ——————?——————变黄、落

  这篇课文是二上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则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两幅插图的不同为切入口,然后分别学习一、四两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准备第二课时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上下来了,我的收获很多。作为一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

  1、要努力在语境中落实字词的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于本课的几个生字,我做到了词不离句,但是却一味地由老师自己在运用着这些字词,学生呢,会运用了吗?没有。可以说,在字词教学中,我剥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积累的权利。

  2、要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教学中,我以前后两段为切入口,并以两幅插图为辅助,形成鲜明的对比。应该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兴趣的,可是课堂中,学生对这么美的葫芦藤,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却是难以入情,追其原因,是我对第一段的教学浮在了表面,那么美的描述,我没有引导学生好好的结合画面感受,因此,朗读起来的情感也是那样苍白无力,学生根本就没有体会到葫芦的可爱。以致到后面的葫芦变黄、落地也没那么大的惊奇与不解,因此也就难以体会种葫芦人那惊讶的表情,朗读自然也提不起来了。

  3、细节之处要时刻注意。本节课的教学中,有部分细节自己非常疏忽,不该犯的错误还是又出现了,比如说词语的出示,比如说对“邻居”这个词的理解,比如说对课题的引出等,小小的一个环节,却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小小的一个细节,折射着一个老师对一节课的把握与解读,折射着一个老师对每一个环节的驾驭与周密的考虑。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 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

  1、朗读理解第一段:

  ⑴ 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⑴ 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⑵ 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 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⑵ 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

  ⑶ 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⑷ 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4、整体欣赏感悟:

  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⑵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六个字,会写“棵、挂、哇”三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葫芦叶(绿、黄)、识字大全(哇娃洼蛙挂桂)、词组卡片

  2、作业纸

  3、日积月累:自以为是,神气十足,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漠不关心,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形容一点也不在乎)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直观导入

  1、小朋友们瞧,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出示一张葫芦图:(葫芦)

  师: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可把葫芦高兴坏了。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芦单个读第二声,在这读轻声(连起来读hú lu)再和它打个招呼。

  生再读词(葫芦)

  2、谁知道葫芦有什么用处?

  葫芦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和乐器,这个是葫芦做得乐器,叫葫芦丝,能吹出清脆的乐曲来。

  3、今天王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本寓言故事书,书的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嘘,小声再来读读题目。

  二、送故事,扫清字词

  1、想听故事吗?那就开始了!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却一点也不着急,毫不在乎地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蚜虫又不会把葫芦吃掉!想着想着,他又捧起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有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头一昂,手一甩,神气十足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好听吗?想自己读吗?那就打开书,第63页,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开始吧。

  2、大家都坐端正了,竖起耳朵仔细听:“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尝一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a谁先摘?你先来?他摘一个,大家跟着摘一个。

  全摘对了,只是葫芦还没熟,掉不下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接下来进入识字大擂台的环节,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识字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令加右耳朵,前鼻音),(哇换偏旁:蛙洼娃挂佳桂)瞧,老师把它集成了一本识字大全,咱们一起念念。(藤,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也读滕。还有哪些植物有藤?南瓜、丝瓜、葡萄)

  (演一演:为什么要长眼睛?它的意思是什么(看),眼睛盯着王老师,看谁上课最认真。或者眼睛盯着大屏幕,咦,拼音帽子不见了。)

  B葫芦已经成熟了,摘掉拼音帽,大家一起摘。

  三、有图文,感知课文

  (一)出示图1

  1、满载而归!!摘完了葫芦,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本书,好像缺点什么哦?第一页竟然没有插图!看来遇上了一个马虎的出书人。如果请你画插图,你觉得应该怎样画那棵葫芦?可以从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A藤的特点是(细长)读:细长的葫芦藤

  b(画藤画两片叶子)

  c叶子够吗?为什么,文中怎么说的.?(长满)

  d葫芦花长得什么样?读: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画小葫芦)

  A小白花谢了以后就要挂小葫芦啦。小葫芦怎么样?(很可爱)

  b文中怎么夸小葫芦的?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谁比他更喜欢?

  c女生喜欢吗?

  2、这棵葫芦真的画好了吗?我们边看图画边来填文字。

  准确无误,送入故事书,嗖!

  3、仔细图画和文字,你能感觉到这个人喜欢葫芦吗?

  (动作:小心翼翼地捧着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不是隔几天去看一次的,也不是一天看一次,而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6、让我们和这个种葫芦的人一样,心中带着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葫芦长得这么好,春去秋来,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没有,你从哪一段里找到答案的。

  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板画:小葫芦变黄,落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一个一个地落)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读到这,我想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我们来做做小小侦察员,去查查葫芦落地的原因吧。

  你们先猜测下,是谁的原因?

  蚜虫,对,他可是罪魁祸首。记得咱们的棉花姑娘也是因为他们而生病的。还是谁的错呢?

  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也逃不了干系。

  但咱们口说无凭,得有证据,请大家在课文2、3自然段中找找,哪句话看出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

  1、叶子上的虫怕什么!

  A他在想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表情?对了,很不在乎,我们可以用成语来帮忙,老师先来试试,他(自以为是,漠不关心,毫不在意,神气十足,趾高气扬,满不在乎),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挑个喜欢的词,你也来试试。

  B让我来采访一下,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C对比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请把这两句话对比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请你来对比着读,谁能把标点读出来?

  生:上面句,有感叹号,语气感情更强烈。

  师: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用!语气感情更强烈。

  2、 还有其他证据吗?(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有2个问号,谁能读好?(很自以为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说——

  生: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现在,老师不用教,相信你们也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同桌练一练。

  师:小朋友练得真起劲,那个种葫芦的人趾高气扬,自以为是的模样,你们能把他读好吗?男生读上面的,女生读下面的。

  3、收集完证据,咱们要原音重现。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谁想扮演种葫芦的人?谁当邻居。咱们是旁白。准备好了吗,12开始了!(合作读2、3自然段)

  四、生字歌,巩固记忆

  葫芦落地案终于水落石出,王老师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首小儿歌。谁先来念一念?

  本课生字你都掌握了,真棒,有三个要求会写的字宝宝,瞧,他们出来和你们打招呼了。谁想当小老师提醒大家。

  棵,左窄右宽,注意果的笔画。挂,右边两个土,一大一小。

  师范写,生练写。

  这首儿歌还能唱,听音乐!让我们一起唱起来!

  五、选作业,课外延伸

  种葫芦的人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他决心明年再种葫芦,又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继续编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收集几个寓言故事,和同学分享。下课!

  评课:

  1、读要体现目的,初读感受后,可以问:那句话特难读,哪个字特难记?

  2、编课本剧,问问哪个同学演的好?或者揭示主题。

  全体起立不要多用(多用于情绪激昂的课文)

  3、识字环节,问题要小,否则学生无处落脚。识记时,编故事,不要扯太远,如:居:古人的头上有具尸体。邻:司令的右耳朵被邻居割了。令人毛骨悚然,灰色至极的故事,需要老师引导。

  从字义方面讲,居有安居乐业之义,和屋一样,尸代表房子。

  邻距离很近,可从甲骨文演变讲起。

  4、句式训练需要拓展

  5、小小侦查员,猜测可以最后出示

  6、日积月累,应用可以出示填空:他——,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第14课的生字,我现在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一课里的生字,你们是否都会读了。

  cai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小朋友们学习真用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题),指名读课题。老师评价:这位小朋友读得真不错,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葫芦”两个字,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非常希望得到葫芦的心愿读了出来。来,大家一起读一遍。

  二、看图说话

  1、想不想知道葫芦长得怎么样?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cai),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指名说)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cai),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比较一下它与前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1)、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2)、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提出问题。cai,师相机板书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读读这个故事。

  三、朗读感悟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学生评价,正音。

  3、全班学生齐读。一边读一边想,故事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学生齐读。)

  4、反馈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老师相机把学生已经弄懂的内容简要板书在黑板上。重点词预设:葫芦可爱 喜欢葫芦 葫芦黄了落了 不听劝告)

  师:你们能读懂这么多内容,真是了不起!

  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老师相机板书。重点词预设:为什么黄了?为什么不听劝告?蚜虫是什么样子的?)简单的问题当时解决,复杂的问题在阅读时解决,解决一个把一个问号改为“!”。

  5、深层次学习:

  (1)引导学习写葫芦可爱的部分:

  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出了葫芦的可爱啊?(第1自然段)

  师:找得非常准确,老师给你们加一颗星,画星。

  我们来看看这么葫芦的模样(cai示图)。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来描写这些葫芦,(cai示)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老师写得好,还是书上写得好啊?为什么呢?我们比比看就知道了(示书上那一段文字)。指名答:用了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等好词。

  师:大家都很会读书,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们很会学习,老师又给你们加一颗星。谁能根据课文做出这些填空题呢?(cai示填空题)

  这些词语非常重要,它们写出了葫芦藤、葫芦叶和小葫芦的颜色和样子,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可爱。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多用一些这样的好词。

  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啊?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师:你们不但能学习句子中用的好的词语,还能把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老师又给你们加一颗星。)

  (2)学习写喜欢葫芦的句子: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喜欢吗?小葫芦的主人喜不喜欢它们呢?(喜欢)你怎么知道的啊?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并用铅笔画出来。学生找句子。

  是哪些句子啊?生答,cai示句。第一句,谁来读?(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二句,谁来读?指名读。“盯”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眼睛盯着黑板,请同学们眼睛盯着屏幕。“自言自语”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齐读第二句。

  (3)学习葫芦黄了的部分:

  可爱的小葫芦最后却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齐读最后一段。(cai)出示图:多可惜呀!

  6、解决问题: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然后把你找到的答案与学习伙伴说一说。

  全班交流(答案预设及引导):

  答案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不去治。

  答案二:他不听邻居的劝说,不去治蚜虫。

  老师追问:他看见了为什么不治啊?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示改写句子的练习)

  所以他满不在乎。我们一起用满不在乎的语气来读一读。齐读。

  他自己看见蚜虫满不在乎,当邻居好心劝说他时,他又怎么说呢?(示句)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叶子上的蚜虫到底要不要治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葫芦叶子的自述”就知道了。(cai播放)师:你们听了“葫芦叶子的自述”后,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要不要治啊?(要治)是的,叶子为葫芦的成长提供了营养,如果叶子被蚜虫吃光了,葫芦自然长不好。这个道理种葫芦的人明白吗?。(不明白)所以,他听邻居说蚜虫要治,还感到很——?(奇怪)谁能读出这种奇怪的语气?(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大家都想读吗?

  老师和学生合作读,cai示句子,老师读黑色的字,学生读红色的字。

  四、课堂扩展

  师:正是因为种葫芦的人不明白葫芦叶子与葫芦之间的联系,所以:(示句,师读。)

  1、大家想象一下,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心里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

  2、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说,老师板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并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必做题)

  2、把自已今天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选做题)

  3、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其实这个故事还没写完,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回去以《第二年的葫芦》作题目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把自己编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请求爸爸妈妈帮你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要求: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思路: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四段文组成,课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别与第一、二、三幅图相对应。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观察图画要对照相应的课文。

  2.图文对照,分段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

  3.通过讨论总结,突破课文难点。

  教学准备:

  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

  1.看书上四幅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出)怎么知道?(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我)

  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

  2.指名轮读,评议。

  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知道?(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

  (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

  (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板书:绿叶、开花、葫芦)

  (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现在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心情怎样?从哪两句知道?(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

  3.小结:这自然段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葫芦开始长得好,后来有什么变化?

  1.(答上问)(老师在投影片的叶片上点上黄点)蚜虫是怎样的虫?哪课学过?(在《庄稼的好朋友》学过)

  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虫子不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要紧!)

  (2)观察书上图2,那个人的表情怎样?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读出这样语气。

  3.这自然段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呢?

  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邻居让他治虫,他是怎么说的?

  1.指名两人分角色读,评议(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语气是否读出来)。

  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用换说法的方法说说你的理解。(叶子上的虫是不用治的)这句与上面哪句有联系?

  3.看图,那个人表情怎样(满不在乎)读出语气。

  4.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四、结果怎样?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回答(演示:抽拉投影:小葫芦落了)(板书:黄、落)

  2.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婉惜的语气。

  五、总结课文

  1.老师不明白,葫芦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吸了叶子上的汁,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它怎么会掉呢?请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提示自然课所学关于植物的知识)

  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画出表示事物联系的线段)。(板书:造养料、不能造养料)

  六、作业:自学“葫、每、言”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在口答的基础上写下来。

  2.指名读所写的,评议、修改。

  二、学习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检查所写自学的三个生字,订正时从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两方面看。

  3.重点指导字教学:

  线上,第一丿在竖中线上起笔。书空,学生写字。

  (2)教“谢”,同上。

  4.课堂自学“芦、治、慢、变”

  (1)学生自读、说记字方法,按田字格写字。

  (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

  5.利用生字,进行语言训练。

  三、完成课后二、三题,做完读一读,自改。

  四、总结:

  学完这课,我们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这课,我们用了换一种说法和联系上文的办法来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大家还可以用这个方法。

  五、作业:

  读《自读课本》第15课《长不大的红杉树》,把课后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画出来。

  附:板书设计

  (陈明锦)

  第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

  一、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说话写话要求。

  要求中共有四句话,边读边理解:第一、二句话指明了这次说话写话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范围:《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哪个地方能说明种葫芦的人有错误。第三句要求先说一说,然后用笔写在纸上。

  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段的内容和讲读课中的理解,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复习课文二、三段,明确要点。

  (1)他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2)葫芦叶子已经长虫了,邻居劝他治虫,他不听,因为他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

  2.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先一句句说,然后连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

  (1)通过提问,揭示要点,指名回答。

  (2)归纳要点,连起来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注意说的语气。(同桌说,分组说,指名说)

  (3)教师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病。

  三、指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

  1.提出书写要求:格式正确,语句连贯,字迹工整。

  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所写的内容,师生评议。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读、会写要读、要写的生字。

  2、能用正确的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联系学习和和不知 实际切实体会。

  第一课时

  一、读题激趣,自由发表感慨。

  学生自由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和喜欢的方式读课题,读后自由发表意见,读中你有何发现?

  (我要的只是葫芦,不要别的。我只要葫芦,别的我不管。我只要葫芦,你明白吗?……)

  1、随机学习生字“葫芦”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

  3、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3、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一读,要求读通顺。

  三、读文、巩固生字

  1、看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找出有联系的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如: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

  哇——哇——娃——洼

  盯——丁——叮

  谁会读: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谁会看:观察老师的范写,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 挂 棵 哇 慢 怪

  从上到下的字:言 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每”的笔顺。

  挂和哇的右边,言字的字形书写注意重心要稳。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看图读文理解,两幅图有什么不同,找出书上的句子来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你能帮种葫芦的人想想这其中的原因吗?请你再认真读读课文,找出书上有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1、他第一次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时,心理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只想自己的葫芦快点长,长得赛过大南瓜。

  2、当邻居劝他快给葫芦治一治虫时,他感到很奇怪,说什么,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我治吗?

  3、他只想要果子,不管叶子,不知道叶子和果子是有联系的,叶子上长了虫,果子就不可能有好结果。是不对的。

  二、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1、朗讯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3、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4、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5、整体欣赏感悟。多媒体配乐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子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三、实践活动: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四、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藤 绿叶 叶黄了

  雪白的花

  多 可爱的小葫芦 落到地上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提出好多问题,有的很值得探究。比如:“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我就以此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重点朗读中间两段,让学生感悟问题的原因。本节课学生读得很有感情,讨论得也很激烈,并在有序的争论中得出了结论:种葫芦的人,只人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薄 『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

  1、朗读理解第一段:

  ⑴ 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⑴ 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⑵ 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 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⑵ 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⑶ 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⑷ 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4、整体欣赏感悟:

  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⑵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 (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会认“葫﹑芦﹑藤”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事件的前因后果,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

  理解课文,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教学挂图。

  3、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学习了生字新词。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是否记住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 咱们开火车读,好吗?(出示生字词卡片)

  葫芦 自言自语 挂在 慢慢地 奇怪 好哇 盯着 瓜藤

  3、真棒!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我们先来看看两幅图,仔细观察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

  5、小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把书打开,快速地读一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着第一幅图,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2、哪两句话是描写葫芦的生长过程的?请同学们边读边用铅笔画出来。

  3、谁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这么讨人喜欢的小葫芦多好哇!谁再来读一读?板书:长满了绿叶

  5、可爱的小葫芦

  6、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可以看着板书,用上“先……然后”。

  7、说得真好!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谁会用“可爱”说一句话?

  8、看着这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真是太喜欢了,所以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什么意思?谁能用“每天”说一句话。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

  过渡:那么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这些可爱的小葫芦了吗?你从哪一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谁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咱们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好吗?(板书:变黄都落了)

  过渡: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当叶子上岗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找找书上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2、谁来读读你找到的语句?

  3、大家来看黑板上的这两句话:(出示小黑板)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意思一样吗?

  小结: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意思是一样的。老师认为带“!”的感叹句更能表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满不在乎的态度。

  跟老师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这个教学环节不强调学生表达的跟老师总结的一个样,只要能体会出两句话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就可以了。)

  4、种葫芦的人不在乎叶子上有虫,只在乎葫芦,他怎么说的?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

  读得真不错!咱们一起读这句话好吗?

  5、当叶子上爬满了蚜虫,邻居让他治虫时,那个种葫芦的人是怎么说的?谁来说一说?

  6、大家看黑板,(出示小黑板):{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意思一样吗?

  小结:这两句话意思一样,老师认为带“?”的反问句表达的情感要强烈些,更好一些。

  7、让我们在一起来读读这四句话,注意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8、种葫芦的人真是太糊涂了!这时他的邻居看见了很替他着急,就来劝他。咱们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好吗?

  9、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10、从邻居劝告那个人的过程中,想一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同位互相讨论一下。

  11、谁来说给大家听?(边总结边板书:生了蚜虫——不用治 不听劝——虫更多了)

  三.再读课文。

  1、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边听录音边小声跟着读一遍课文,好吗?

  2、 齐读课文。

  3、 学到这儿,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呢?

  4、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四.拓展活动:

  1、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做呢?

  2、 出示小黑板:(笔头练习)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过了些日子,(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 )的叶子,开出了很多( )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好多( )的小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这时,他想起( ),赶快( )。后来,小葫芦慢慢( ),一个个都长得( )。

  3、 小结: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别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及时改正,否则也会像种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及。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挂图1

  长满了绿叶—————生了蚜虫——————虫更多了

  | ↗ ↓

  | 不用治 ↗ ↓

  教学挂图2

  雪白的小花 不听劝 ↗ ↓

  | ↓

  | ↓

  可爱的小葫芦——————————————变黄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葫芦丝等实物,葫芦图片背后生字,生字卡片,磁性小黑板,磁铁,双面胶,两幅对比图,虫子,人图,句子对比纸条。叶子和果子关系图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什么?(葫芦)对,是葫芦。翻图片看“葫芦”两字。看,都是草字头,草字头和什么有关?(植物)葫芦是一种植物,它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来作为工艺品用。比如:用来做葫芦丝,舀水的瓢等。它的用处可真大啊,你喜欢葫芦吗?(喜欢)!

  葫芦用处这么大,你想要吗?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既然想要,那我们就要读出急迫的语气。再读两遍。

  提问:这里面的“我”当然不是你们,是谁呢?他得到了葫芦吗?我们还是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老师把这个故事读给你们听听,请你们把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起本课的生字,看老师是怎么读这些字的。

  1. 老师范读,生圈字。

  2. 读生字:同学们都把字圈好了吗?请在小组里把这些生字读一读——老师贴生字卡片——请你们一起来给生字注上拼音,师写生读——说说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是相同的偏旁呀――“哇,盯,邻”分别和谁长得很像,编绕口令:哇哇哇,换个虫字旁就是蛙……

  3.生字快点生快读——做一做,连线。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看图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会读了,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画。

  看到第一幅图,请问: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人,葫芦,葫芦叶子)

  那么你知道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这葫芦长得怎样呢?请你们画出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相机板书:绿叶——开花——葫芦(可爱)

  是啊,多么可爱的葫芦哇!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盯,每天,都,几次”相机板画。是啊,这个人多么喜欢葫芦啊,那他一定会把葫芦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会结出大大的葫芦来的,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二)看图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人吃惊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这可爱的葫芦落了!你能带着惋惜的语气再来读一读吗?

  板书:落了

  看看这个人也很吃惊,这个人不是很喜欢葫芦吗?他怎么让葫芦就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虫子)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小组里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语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人看到了虫子爬在叶子是不在乎的。)相机板书:生虫子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第一个句子好,反问句加重了语气,更加证明了这个人的无知)相机板书:不治

  这个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认为什么不重要?(他认为叶子不重要)

  那叶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吗?演示植物的叶子跟果子的关系图。总结: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长大长好,是要经过生根,发芽,开花才能结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视结果,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是不可能的。我们再来劝劝这位只想要葫芦的`人吧。分角色读。师旁白,男生读这个人的话,女生读邻居的话。

  同学们,刚才你们读完,老师就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跟这个故事很像:有个孩子叫丁丁,他天天嚷着,我要考一百分,我是全班第一,可是,上课的时候他却不认真,要做的作业经常不做完……

  你们来猜一猜后来他能考全班第一吗?为什么?总结,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点一滴的努力的!谢谢今天这篇课文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一次去品味这个故事吧!!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总结板书: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古时候有个人种了一棵( ),葫芦长叶,开花,结出了( ),后来葫芦的叶子上( ),这个人不去( ),最后葫芦都( )。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人经过了此事之后,他会学聪明吗?如果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又长了虫子,他会怎么做呢?

  五.作业

  1.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开花 ↗可爱

  绿叶↗ 不治 ↘葫芦

  ————→ ↘黄、落

  生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一个葫芦

  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提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画面:“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绿叶葱茏,小葫芦可爱;再出示画面:“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通过两幅图对比,引导质疑: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变黄了,落了呢?

  2、提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一读。

  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1、再读课文,联系生字前后的词语或句子读谁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轮读生字词语卡片。

  3、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全班交流。

  4、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组得正确。

  5、指导书写: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爬”、“谢”、“慢”等字。

  四、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道理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插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开始小葫芦长得怎么样?(很好、很茂盛)

  (2)你从哪儿看出这棵葫芦长得好。

  (藤长;叶绿多;花是雪白的,葫芦可爱)

  (3)出示词组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3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逗人喜欢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4、分小组比赛朗读第1自然段。

  5、最后,种葫芦的人收到葫芦了吗?请看最后一自然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3、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的语气。

  4、过渡:为什么小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可爱?后来却落了呢?请大家看二、三自然段。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插图二)观察后问:叶子有什么变化?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是怎么想的?

  (1)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读句子,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3)猜猜他在想什么,引出陈述句。

  (4)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怕。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再读句子,注意加强肯定。

  (6)开火车比赛读。

  3、找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邻居的话。

  4、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读好他们的话。

  5、汇报。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1)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理解词语:盯着、自言自语,加上动作帮助理解。

  ②葫芦并不可能赛过大南瓜,由此说明那个人十分喜欢葫芦,希望葫芦快些长大。

  ③两个“快长啊,快长啊”读出迫切之情。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我要的是葫芦。

  读好问句,体会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要葫芦。

  (3)一个邻居看见了……快治一治吧!

  劝告的语气,体会邻居着急的心情。

  6、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7、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8、说说你对种葫芦人的看法。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五、启发想像,拓展学习

  1、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比一比,谁的故事编得好。

  六、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一写你想写的词、句。

  板书设计:

  23、我要的是葫芦

  (长了蚜虫的葫芦叶图片) (长了许多蚜虫变黄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图片)

  不怕

  不治

  (变黄枯了的葫芦图片)

  教学理念:

  《我要的是葫芦》通过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自读—发现与探究

  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课堂讨论。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去发现,去探究。

  2、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谁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3、表演—积累与创造

  表演就是要求学生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都来做演员,都来做导演,在表演中,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训练,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中混入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

  1、出示实物。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预设:葫芦

  2、注意:葫芦的“芦”单独成字读第二声,但和“葫”组词时念轻声,齐读三遍。

  3、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怪不得有个人大喊:_____________。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齐读课题

  4、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复习回顾引入学文

  师:首先,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加拼音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葫芦、瓜藤、蚜虫、盯着、比赛、邻居、奇怪、慢慢地、自言自语、治病、每天。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咱们还要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内容学习表达

  师:这棵葫芦开始时长什么样子?(停顿)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勾出相关的句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一颗葫芦有这么多部分,有(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咱们一起来把这棵葫芦种起来吧。

  我们种好了一棵葫芦,也结出了像老师手中这样的小葫芦。所以那个人赞叹说-----(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生齐读。

  我们再来赞叹赞叹!男生读、女生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你们对于葫芦的喜爱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会做些什么?

  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特别是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这足以说明他喜欢葫芦。所以我们再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读出葫芦的可爱以及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度、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二)

  师:同学们,这个人他眼里只盯着葫芦,一心只盼着葫芦快长大。可是,我们再看看后来,葫芦怎么了?

  生:“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啊,原本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生:有蚜虫

  师:种葫芦的人和邻居都看到了蚜虫,他们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读出他对虫子的满不在乎来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从“盯着”这个词,我们体会到什么?

  生:这个人的眼中只有葫芦。

  师:所以他才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们盯着大屏幕观察“盯”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评价目标一)

  现在你就是那个人,他是怎么自言自语的?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多找几名)

  师:邻居看到蚜虫又是什么反应?

  师: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生: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多找几名说)

  师:同学们看,这两组句子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

  师:对了,第一句的语气更强烈,所以我们要读出这种语气,自己试着读出每组句子不同的语气来。展示

  师: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师:此时,看到小葫芦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是什么心情?

  生:伤心、难过、后悔。

  师:那他会想些什么?

  生:我真应该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我真应该快点治一治。

  师: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

  师:是啊,植物的果实和叶子是有联系的。当叶子被蚜虫吸食了汁液枯死,葫芦得不到营养,就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毕竟一个葫芦只是一颗葫芦上的一部分。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果实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以后再遇到问题应该多听听别人说的话。

  师:是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果实,就应该呵护好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不要等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评价目标三)

  作业:

  “种葫芦的人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一棵葫芦......”根据想象,自己编写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二、学生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学校教育也还处在基本语文知识传授与接收阶段,学生语文素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受家庭教育影响,一部分学生能顺利读通课文,能初步知晓课文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读文,对于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葫芦的果实与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读为导向,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受、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会认“葫、芦”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②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突破方法: 变序教学法

  (2)难 点: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突破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 具

  一个葫芦的剪纸模具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读课文,感知整体

  (1)教具导入课文,重点指导“葫芦”的读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读课文,纠正学生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读课文的方法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再读课文,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了课文让我们现在去葫芦园看看吧,小葫芦是怎么样的,种葫芦的人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观察第一副画

  ①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好:绿叶、花、葫芦(可爱)(板书) ②小葫芦是可爱吗 ?你来读读小葫芦的可爱吧!

  ③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导学生朗读)

  ④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种葫芦的人多么希望能收获呀,可是后来小葫芦怎么样了呢,找找答案在哪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⑤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吗?(出示小黑板补画,同时用小葫芦作为奖励。板书:变黄——落了)

  ⑥ 你能读出你此时的心情吗?

  ⑦葫芦都落了,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学生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①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小葫芦都落了的原因。(叶子上都长了蚜虫)你能把边个部分读给小朋友们听听吗?

  ③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么读,(老师指导学生赛读)特别是下面几个句子: A、“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B、“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④(突出重点)学了课文后你想表扬还是批评种葫芦的人呢 ?同桌相互说一说吧 板书 (突破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3.有感情读课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突破难点:体会感叹句、反问句与成熟句的不同语气。课文后的习题:师生互读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七、小 结 (情感教育) 做事情应该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知错就改。

  扩展延伸:讲一讲这个故事。

  八、作 业

  略

  九、板书

  14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绿叶) 葫芦(可爱)

  (变黄) (葫芦)落了

  不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不听劝告

  十、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通过“教”的方式引到学生“学”的方式,多读多思,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了解事物之间有其内存密切的。教学的难点在于,以教引学,以读促悟,从而揭示本文主旨意图做到“文”与“道”的结合。通过对本文第二课时内容的教学,凸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在“备”学生方面不够。 2、新知识的引入不够流畅、自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和热情的朗读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通过小组团队学习使预期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从而使我看到了自己应该坚持的几个方面: 1.凸显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设计本课时,注重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2.重视朗读形式多样化,强调在朗读中感悟课堂上,“读”占鳌头,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引读,表演读,充分顾及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

  3、强调多种方式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小组团队讨论、分组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在浓烈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重点在愉悦中突现;让难点在合作中得以突破,使学生习得丰富的语文素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课前交流)

  听你们的班主任说,你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

  说我是丝瓜

  我比它圆

  说我是梨子

  我比它大

  我中间细,两头圆

  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

  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

  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

  (葫芦)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孩子们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

  二、复习生字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 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的,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叫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给生字组个词语)。

  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看,这是什么?(葫芦)。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

  2、我请大家轻声的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读完了就坐好。

  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谁能流利的说说)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他不治,后来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精读课文

  <一>、一自然段

  1.师:孩子们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

  生:长得很好。

  师: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

  生:第一自然段

  2.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

  生汇报成果。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

  3.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4.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雪白,洁白)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5.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6.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7.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8.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不想去看看?(想)(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哇!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的读一遍。)

  9.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10.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

  (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塞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

  〈二〉、四自然段

  1.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个的都落了)(板书:落了)

  2.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

  3.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它是因为什么原因落的呢?)

  〈三〉、二自然段

  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有没有信心把答案找出来(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⑴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⑵(邻居劝他他也不治)(板书:蚜虫)

  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勾出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说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师: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

  生:(不怕)(不在乎)

  3.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

  4.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句)

  5.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习练习.(生汇报)

  6.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

  7.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怕)

  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叶子,而且它们会慢慢的把叶子吃光的.

  8. 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9.盯:一动不动的看,说明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指导写)

  10.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请一个孩子起来读)

  11.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自言自语)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对自己说话。

  师: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生:声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师:说得好!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12.(学生练读后汇报)

  师: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

  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着急)

  10.哪些小朋友能演出来?拿上小葫芦,没有的可以用双手。

  〈四〉、三自然段

  1.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他还有谁看见了?(邻居)

  2.(小朋友们邻居就是住在他家旁边的人,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

  3.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仔细的听对话!(课件)

  4.邻居看到了蚜虫说了什么?

  5.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着急)

  (着急叶子上的蚜虫)蚜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还有谁也想来劝劝?(生朗读)

  6.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

  7.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去劝告,他的反映是什么?(奇怪)

  心里顿时冒出两个大问号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8.孩子们,他为什么觉得奇怪?

  那个人心想,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所以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9.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两组)

  (孩子们刚才朗读得真好,像个小演员在拍电影似的。)

  (读得真棒,我还以为那个邻居和种葫芦的人来到我们课堂上了呢。)

  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10.叶子上的蚜虫不治,他要得到葫芦吗?(要不到)

  11.为什么要不到?

  (因为叶子是来给葫芦输送营养的)(孩子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

  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

  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久之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的变黄,都落了!

  12.孩子们你现在知道葫芦落了的原因了吗?(用因为所以结合板书练习说话,总结出原因)

  13.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会怎么样?(难过,伤心,失望,后悔)

  14.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下去指导。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这一句式,生汇报。)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后悔地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自责地说:我真糊涂,我真傻!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

  15.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因该要怎样?

  五、课外拓展

  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朋友,老师们听!

  下课,孩子们再见!

  附板书:

  h lu

  23、我 要 的 是 葫 芦

  蚜虫

  叶子 落了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西师范版二年级一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

  以下我就以我自己上的《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片段进行评析,从而反思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

  片段一:

  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生汇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

  师: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师: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雪白,洁白)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师: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不想去看看?(想)(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哇!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的读一遍。)

  师: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师: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

  生: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很大很大;

  生;长得塞过大南瓜;

  生:长得塞国大西瓜;

  生: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

  在这个片段中,我以文本为主,让孩子们自己找到描写葫芦的地方,先从文本中体会葫芦的可爱,训练学生的朗读,读出葫芦的可爱。再观察图片,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孩子们的朗读情绪高涨,然后进行填句子,为达到诵读的目的做铺垫。在这个片段中,我从文本到图片,从抽象到形象,训练孩子的朗读能力,让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到葫芦的可爱,在喜爱的情绪中展开诵读,从而也达到了积累这些优美词句的目的。

  片段二:

  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那个种葫芦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很好;

  生:很好,很开心;

  生:很兴奋;

  生:急于心切;

  我请孩子们带着自己的这些感受来读这个句子。这样孩子们既表演出了盯和自言自语,又读出了自己体会到的心情。

  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我觉得这是我这一堂课中所不足的。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做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由于自己太年轻,教学经验不足,课堂驾驭能力不成熟,导致了课堂时间没把握好。最后的环节是扩散思维,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为开头续遍一个小故事,没有完成。这堂课学生学习和朗读的氛围都很浓,但是我有很多次都没有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进行启发,没有给予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在学和读的过程中,我没有注意到个性评价,没有对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即时的肯定和赞美。但我相信,通过我今后不段的努力,我一定会慢慢的走向成熟,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做一名恰如其分的给予者和引导者。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3-26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09-08

说课稿:我要的是葫芦12-1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2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5篇06-30

《我选我》教学设计10-25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08-03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04-17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08-15

《我选我》教学设计优秀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