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0 15:31: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指导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1、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2、通假字: 指 反 惠 亡 厝

  3、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4、习惯句式(如……何?)

  5、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7、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8、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9、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四、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二、逐段朗读课文

  三、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五、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答案参考: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六、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

  一、教学课时:2课时(第周星期)(20xx年月日)

  二、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体会对比,衬托手法,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概括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注音:

  太行(háng),王屋二山高万仞(rèn)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曾(céng)不能损魁(kuí)父(fǔ)之丘荷担(hè)(dān)者三夫,箕畚(jī)(běn)

  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河曲(qū)智叟(sǒu)

  穷匮(kuì)智叟亡(wú)以应一厝(cuò)朔东

  2、作家、作品: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作品《列子》又名《冲虚经》,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二、初读文本

  1、听录音(轻声跟读,注意正确读音)。

  2、自读课文(放声朗读)、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工具书)。

  2、合作学习(落实虚词“之”用法)。

  3、积累、检查

  (1)通假字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通“返”,往返)焉②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通“无”,没有)以应④一厝(通“措”,放置)雍南

  (2)一词多义

  ①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②主谓间: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

  ③代词:告之于帝(这件事)跳往助之(愚公)

  四、口说课文大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齐读课文、概括文言故事)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的“灵魂”。

  二、分析愚公(ppt出示图片)

  (一)填表:方七百里,高万仞→艰巨的□□(任务)

  残年余力→微弱的□□(力量)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长期的□□(努力)

  无陇断焉→最后的□□(胜利)

  1、山是怎么样的?(方七百里,高万仞)

  2、愚公是怎么样的?(年且九十、残年余力)

  3、“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移山的过程,有八个字,最能体现出这中间的艰辛——(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经常和另外两个故事一起出现。一个是“夸父逐日”,这个我们非常熟悉,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道渴而死;还有一个就是“精卫填海”,精卫她本来的名字叫女娃,炎帝的女儿,后来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衔一些微小的土、石、木头,要把大海给填平。(ppt出示原文)

  这三个故事中,有什么共同点?(都经过不懈的努力,试图完成自己的梦想)

  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夸父、精卫的故事,至少有三处不同。(提示:人数、外援、结局)

  夸父和精卫,都是失败的'故事;而愚公移山,这是一个成功的结局。愚公移山,他最后的成功,究竟是因为什么?(天帝主动帮助,但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大声朗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形象)

  三、赏析对话

  过渡: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智叟:“笑而止”“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带有讥笑、轻视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智叟:畏难而止、自作聪明)

  (2)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

  四、理解寓意(愚公精神: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五、拓展探究

  文章用神话结尾,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山神的儿子背走大山,衬托了愚公的精神;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六、写作特点

  1、衬托(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对比

  (1)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2)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习惯句式(如……何?)

  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逐段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怎样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怎样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6、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

  2、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3、掌握10个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二、初读课文。让学生大体感知这篇课文。第一步,老师投影展示这篇课文,不会读的字先跳过去,大致读一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大致写的是什么?看看有哪些字不会读?不会读的字,请学生说出来。老师顺手在黑板上写出来(10个字)。

  冀 塞迂箕畚荷孀龀 匮 厝

  让学生把生字读熟,读准,再读课文,学生自由读,不齐读,放开声音读。读完后,老师再进一步强调这10个生字。

  第二步,试读白文。无标点符号,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读的时候看看怎么断句?并且把句中停顿的.地方读好。

  第三步,学生看着投影,把课文抄下来,抄的要求,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单位连起来抄,按句子抄,一句一句抄,一边抄,一边加标点,标点不要求全部准确,全是句号也可以。同时分段落,第二段从哪里开始,第三段从哪里开始。抄完后请一个同学起来读,同学们听他断句和分段的情况,老师掌握一下学生断句的正确与否。

  第四步,在学生读的基本准确后,让学生读竖排版没标点的,请两个学生读,谁愿意给我们读一下?在学生读的时候,其他同学看他读的是否准确,然后评价。

  请同学们看着投影上的课文,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把教材打开,借助教材注解,把不懂得弄明白。看注解还不懂的地方,把书合上,看投影,把里面重点的词语找出来,老师指导学生,把重点词语意思讲出来。

  第五步,翻译课文,可以两个同学合作,分别写到本子上。也可以自己先写,然后再和同学交流。

  三、精读课文

  先自己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再选2个同学在全班交流。老师也要给出答案。

  1、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愚公:“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增加,何苦而不平?”

  我与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孙子继续铲除山,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不增加,为什么担心不能搬走山?只要持续不断地铲除山,总有一天能把山移走。只要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就能办成事。

  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草木都搬不走,更何况土石呢?

  天神: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天神很感动,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

  2、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不增加,为什么担心不能搬走山?

  3、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仅有)

  (3)何苦而不平 (愁苦)

  必先苦其心志 (受苦)

  (4)帝感其诚 (诚心)

  公孙衍、张仪不诚大丈夫哉(真正)

  四、作业:背诵全文。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3、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理解“愚公”本意指是“愚蠢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按照“移山”问题的提出,移山的过程,移山的结果这样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课文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争论。引导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区别。第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大多数人都同意,其妻子的献疑是出于关心。是一场民主的讨论;第二场争论是与智叟的对话,是针锋相对的。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愚公与智叟两种不同的态度,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智叟惧怕困难,而愚公有不怕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3、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老师设疑: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移山过程中,开始是家里人,后来是邻居,四面八方的人,最后是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搬走了。

  四、学生讨论

  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移走吗?

  五、归纳通读全文

  组织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暴风骤雨,但没有克服困难和智慧的勇气,目光短浅。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读了这则寓言之后,引导学生谈对愚公移山的体会,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

  七、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选四个字的词语。

  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3、识字写字。认读本课生字。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形声字:霄、渤、痴、娥。 “寡”的写法。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6

  【导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探究文章内涵,把握愚公形象,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2.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学习愚公精神,敢于正视困难,勇往直前。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万仞(rèn) 冀州(jì) 荷担(hè) 箕畚(jī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智叟(sǒu)穷匮(kuì)一厝(cuò)雍南(yōng)

  陇断(lǒng)惩山北之塞(chéng)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方七百里:面积。 迂:曲折,绕远。 毕力平险:尽,全。

  惩山北之塞:惩,苦于。塞,阻塞。

  聚室而谋:室,家。谋,谋划,商量。

  杂然相许: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献疑:提出疑问。始龀:刚刚换牙。寒暑易节:更替。

  穷匮:穷尽。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4.古今异义

  年且九十(古义:副词,将近。今义:连词,表意思上的递进关系。)

  指通豫南(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古义:扛。今义:莲花。)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惧其不已也(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5.一词多义。

  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固汝心之固(顽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的)

  其妻献疑(他的)

  学法指导:

  【文言文解题技巧】

  1.确认排除法。

  有的题目所列的选项较多:我们没有把握对每一个选项都逐一做出正确的判别。或者为了节省时间,不想对每一项逐一进行鉴别,就可采用确认排除法——确认其中几项,排除剩余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联系对照法

  有的选择题单靠选项本身是难以得出答案的。必须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对照,才能作出判别。

  3.去同辨异法

  有的.选择题的迷惑性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往往只有细微的差别,因此,对备选答案则须去同辨异。 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在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而面山而居(表示修饰)

  何苦而不平(表示承接)

  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

  6.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全书八篇,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启迪与智慧。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读录音,要求,注意朗读有疑问的地方(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

  【交流点拨】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译出大意。(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3.师生讨论交流,共同解决。

  4.再读课文,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故事。

  【交流点拨】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5.梳理全文的脉络。

  【交流点拨】故事背景——介绍两座山(面积、高度、地理位置);故事开端——愚公率众移山;故事发展——愚公驳斥智叟;故事结局——移山愿望实现

  6.按照要求找出下列句子。

  【交流点拨】愚公移山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的精神是: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何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交流点拨】这两句话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大,越显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也就越显出愚公的形象的高大。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家里人是怎样的看法呢?

  【交流点拨】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其次是愚公妻“献疑”: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最后是意见一致,立即行动。

  3.“平险”是如何进行的?除了愚公一家人,还有谁?表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表明愚公移山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4.课文写了两场争论,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比较这两场争论,说说有哪些不同?反映了什么呢?

  【交流点拨】(1)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2)出发点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3)气氛不同。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逃避困难。愚公——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形象

  1.故事的结局是天神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交流点拨】①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局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大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说明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②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②这种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和自然的矛盾很难克服,只能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2.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

  【交流点拨】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①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②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③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文章在写法上多用对比、衬托。在命名上加重对比色调。如愚公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而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他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作者反用其意,是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智叟的“智”反衬愚公的“愚”,加重了对比色调,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交流点拨】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附:板书设计】

  移山之因:塞、迂

  移山过程困难(自然)山高

  路遥

  工具简单决心之大

  冲突(人为)其妻献疑

  智叟笑而止之坚忍不拔

  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领悟故事隐含的寓意。

  2、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3、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朗读的语气。

  【教学方法】

  1、借助注释,通过提问,师生讨论,相互检测等方式完成字词句的教学。

  2、通过朗读,把握讨论的方向,学生分组讨论。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朗读,达到基本顺畅的水平

  二、每四人一组,由一人朗读,三人纠正

  三、师生比赛:教师朗读,学生选定一人(或毛遂自荐)朗读,学生评判,指出应改进的地方

  四、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五、围绕词义、句义,师生相互提问、解答,问题设计要巧妙

  例:

  1、愚公多大年龄?

  不到九十岁。

  且,将近

  2、“遗男”几岁?

  七八岁。

  龀,换牙,七八岁。

  3、移山是苦活累活的事,“遗男”的父亲同意他去吗?

  “遗男”没有父亲,

  孀妻,寡妇。

  4、有女性参加劳动吗?

  没有。

  夫,男子。

  六、各大组推荐一人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绘声绘色

  七、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师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八、围绕字意、词义、句义,相互拟题测试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1、让学生扮演愚公的妻子、智叟,分角色朗读愚公妻和智叟说的两段话。

  2、学生翻译这两段话。

  3、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关切、担忧。

  4、教师提问:智叟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轻蔑、讥讽。

  5、让学生揣摩当时两人的不同心理?

  愚公妻子:老伴儿,你一大把年纪了,挑运土石,身体能顶住吗?

  智叟:你这老顽固,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动,还想移掉两座大山?简直是异想天开!

  6、学生归纳两人对移山的态度。

  7、通过分析“杂然相许”、“跳往助之”,学生归纳愚公的子孙、“遗男”对移山的态度。

  8、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

  ⑴ 山体庞大;

  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不足;

  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4、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5、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6、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7、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8、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1、你对课文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2、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8

  一、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二、学习重难点:

  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三、学习过程:

  (一)课前先学

  1.字音

  仞( )箕畚( )孀( )龀( )匮( )荷( )

  2.词语

  (1)重点实词

  许 彻 惧 负 匮

  (2)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3)古今异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何苦而不平

  (4)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焉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

  而 而山不加增( )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其 其如土石何( ) 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 ( )

  (5)词类活用现象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与汝毕力平险( )

  3.重点句子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河曲智叟无以应。

  4.作者简介

  列子,名 ,又称御寇, 国人, 前期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列子》里面保存了不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5.自由质疑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学案

  四、拓展延伸

  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五、达标巩固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龀() 匮( ) 厝() 孀() 箕畚()( )

  2.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 ⑷帝感其诚(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 ⑹聚室而谋曰(聚室: )

  3.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4.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 )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诚( )

  之: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毁山之一毛( )

  6.分析“ 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

  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

  课外实践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字词。

  ⑴未穷青 之技(穷: ) ⑵秦青弗止(弗止: )

  ⑶自谓尽之(谓: ) ⑷乃谢求反(谢: )(反: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于: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于郊衢( )

  ⑵之: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

  3.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5.这则寓言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六、小结反思评价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9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15.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愚公移山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0

  一、授课内容

  11、《愚公移山》

  课 时

  2课时

  授 课 时 间

  20xx年6月

  教 学 目 标 ( 知 识 , 技 能 , 情 感 态 度 、 价 值 观 )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文章内容。

  (3)分析人物和写作特点。

  (4)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把握文意。

  (2)小组探究,对比人物言行,分析人物特点。

  (3)探究、分析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愚公精神,正视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列子》是古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典籍,这是列子及弟子以及后学著作的汇编,一共八篇,一百四十章,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善于用寓言来表达精微的哲理。《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预习准备: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借助工具书初译课文,划出疑难。

  课堂交流:1、朗读比赛。

  2、介绍生字词。

  3、介绍列子。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师学友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探讨疑难。

  2、从文中找到橘子来回答:

  ①愚公为何要移山?

  ②愚公移山面临着哪些困难?③愚公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按要求口译课文,

  探讨有疑问的句段。教师适时点拨。

  3、寻找、分析,回答提问,学生整理成板书。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3、对比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对比课后第二题,同样是对愚公年龄大和挖出的土石无处安放存在疑问,两人的`用词、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学生探讨、交流。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小结: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交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回顾生字词;快速口译课文

  巩固基础知识。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梳理本课一字多义现象和通假字。

  一字多义:且、始、其

  2、愚公的和智叟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愚公和智叟?

  3、对智叟和愚公的妻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按要求整理,交流。

  探讨两个问题

  (愚公挑战远胜于己的自然界困难,尽管自己享受不到自己努力的便利,但他有远见,大智若愚;智叟从现实利益出发,目光短浅。)

  培养学生的整理习惯和理解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小结:

  1、看课后第三题,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

  2、这个故事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自由表达。

  参考: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下定决心、不懈奋斗才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拓展提高

  教师安排任务:

  1、收集表现“困难”的名言警句。

  2、以《困难》为题,完成作文。

  学生收集整理,完成作文。

  学生展示。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板书

  愚公 毕力平险、达于汉阴 勇于挑战

  聚室而谋曰 发动群众 正面描写

  愚公移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位 思虑周全

  愚公妻 疑 君 其如土石何 (关爱、担忧)

  智叟 笑 汝 甚矣,汝之不惠(嘲讽) 侧面衬托

  四、反思

  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 “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他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列子故事:杞人忧天、薛谭学讴、疑邻盗斧、高山流水、杨布打狗。

  1、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 2、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3、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5、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6、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克服困难:知其不可而为之!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充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阐述清楚。

  教学难点:说话要有针对性,能有条理、合乎逻辑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影片的片段或录音播放《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愚公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二、学习指导语,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训练方式。

  先学习题解,然后每个同学思考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古就被人们所传颂,当代也应该肯定,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提出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本次口语交际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用充分的理由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三、分组。

  学生各自思考好自己的观点后,可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组,一组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过时了”观点;另一组持“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观点。

  四、组内交流。

  两组同学在各自组内都要分别说说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分别列举事例,组员之间提出意见互相补充。

  五、全班讨论。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两组学生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阐述观点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对方如有反驳也可以插话。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是否会费时费力,达不到好的效果。

  2、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如果放弃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科技是否还会继续进步呢?

  六、总结。

  可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教师为发言最佳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为发言最精彩的同学颁发“最佳口才奖”。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现在我让同学们欣赏一幅油画,哪位同学知道这幅油画的作者是谁?

  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1940年为了宣传抗日而创作的一份不朽艺术作品,油画取材于中国古代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了解油画讲述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互动学习:你敢挑战吗?

  活动规则:①以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文言原文为诵读对象。

  ②其他学生从“音准、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作出评价。

  4.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圈点勾画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5.互动学习:智勇大闯关

  闯关规则: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闯关者;一共有八道题目,由闯关者自选其中一道题目作为闯关内容;闯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求助本组其他学习成员,但同时意味着闯关失败;只身闯关成功者获“闯关小勇士”称号,奖励一颗五角星,计入平时成绩。

  附:闯关题

  【第一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③以残年余力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始一反焉⑥汝之不惠

  ⑦亡以应⑧一厝朔东

  ⑨无陇断焉

  【第二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始一反焉②且焉置土石

  ③无陇断焉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惩山北之塞⑧出入之迂也

  ⑨指通豫南⑩杂然相许

  【第三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其妻献疑曰②其如土石何

  ③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④面山而居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四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何苦而不平②面山而居

  ③而山不加增④黑质而白章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⑥既而,儿醒

  ⑦河阳之北⑧达于汉阴

  ⑨投诸渤海之尾⑩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第五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以君之力②跳往助之

  ③隐土之北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⑥辍耕之垄上

  ⑦故为之说⑧怅恨久之

  【第六道题:翻译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第七道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

  【第八道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

  6.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根据画面和画面标题朗读课文相关片断;或者根据画面和课文相关片断用自己的语言拟写画面标题。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朗读相关片段)

  第二幅:举家献策图(拟写画面标题)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朗读相关片段)

  第四幅:公叟辩难图(拟写画面标题)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朗读相关片段)

  (三)研读课文,文本升华

  1.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这篇寓言故事的作者在构思本文时,对愚公和智叟的感情倾向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褒扬愚公贬损智叟。

  现在我们改写一下其中的一个细节,弱化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观色彩。

  将“河曲智叟亡以应”改为“河曲智叟复笑而对曰:‘……’”。请同学们补写省略号部分。

  (四)思辨争论,主题拓展

  1.课堂辩论:学生分男生和女生两组,展开辩论。

  ⑴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⑵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⑶辩论说明:①先有正方一学生发言,接着反方一学生发言,依此反复,直至辩论结束。②辩论时不能抢话、插话。③对本方观点提出有力论据者,奖励一颗五角星;对对方学生发言能针锋相对驳斥者,奖励两颗五角星。④根据正反双方所得五角星数目评定辩论胜利方,胜利方每人奖励一颗五角星。⑤所有五角星计入个人平时成绩。

  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陈词: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辩驳,我们班的同学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尽显辩论之才华。愚公智叟到底孰智孰愚现在大家是各持己见,如果从学习这篇古老的寓言故事所传达的意义上说,老师认为无需一定要得出个单向的答案。一方面,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智叟“对现状冷静分析”的审时度势务实态度也值得我们借鉴。

  2.拓展延伸: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愚公和智叟两位古人谁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300字)

  三、总结提升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中,笔者通过诸如“你敢挑战吗”“智勇大闯关”“改写文本”“课堂辩论”等一系列精心预设的语文活动,把课堂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将质疑讨论,交流评价的空间尽量归还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动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展现和发展。

  然而教学中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生成的有效性要求学习主体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自主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良好发挥和发展。而学困生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参与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常常被别人抢走,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学习权利被变相剥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认识、研究这一现象,格外关注、呵护学困生,通过教学预设的调整和教学生成的调控,想法设法为其提供机会,以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天地。

  在学生全体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方面,笔者感觉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运用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教学设计中,学生朗读时的生生互评,“探究文意”和“课堂辩论”过程中五角星的表扬记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和表现的潜能。当然,形成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和整体的规划,要注意数据和材料及时积累和整理,这需要语文老师有坚守的意志和毅力。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词性活用现象和古字通假。

  3.讲读故事情节,初步体会愚公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词性活用现象和古字通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二)学习新课

  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复习回顾,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a、“方”七百里(方圆,指面积。这里周围的意思。)

  b、“指”通豫南(通“直”一直)

  c、“阳”(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d、“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e、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f、“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g、“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h、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指山上的'草木)

  i、汝心之“固”(固执、顽固)

  j、“虽”我之死(即使)

  k、“何”苦而不平(愁)

  2、词性活用、一词多意、通假字

  a、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b、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

  c、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3、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

  a、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b、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1)杂然相许

  (2)杂曰。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e、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1)“年且九十”(说明年老)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山目标之宏伟)

  (3)“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小结: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4、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

  a、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c、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四字词语,重点学习(( 式叠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使学生懂得: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无论怎样艰险,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理想变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总会获得成功的。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出示课题,你们了解愚公吗?谁能介绍介绍你知道的愚公?

  2、“移”是什么意思?你还可以用它组什么词?

  3、围绕着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4、教师梳理学生提的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下定决心“移山”?

  (2)愚公是怎样移山的?

  (3)移山的工作最后成功了吗?

  (二)读文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在文中画出生字,读一读。

  (2)小组内互查,读准生字。

  (3)组际间交叉反馈。

  2、请七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愚公为什么要下定决心“移山”,移山的工作最后成功了吗?

  3、同学回答问题,教师指导。

  (1)你从哪儿读懂的?把这段读出来。

  (2)出示填空:因为所以愚公要下定决心移山。

  (3)移山的工作最后成功了,但是谁帮了他的忙?为什么天帝要帮他的忙呢?我们一起看看愚公是怎么移山的。% 小组学习,突破难点。

  (4)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读—自然段。

  (5)组员分别画出愚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邻居们是怎么做的;智叟说了什么。

  (6)在组内读一读,想一想愚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4、各组汇报,组际交流。

  5、重点指导:

  (1)指导学生把愚公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的语感读出来。

  (2)练习对话。

  (三)思维扩展。

  如果愚公是你的邻居,你是去帮他移山呢,还是劝说他想别的办法?看到大山被搬走了,人们会对愚公说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1、请同学们看课后的生字表,自己先把生字读一遍,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每个生字组成词再读。每个生字能组几个词就组几个词。

  2、请同学分段读课文。(教师从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程度,就能看出学生对生字掌握的情况,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语气。)

  3、学生自己评价。

  (二)了解积累词语的情况。

  1、本课“我的词语库”中有个词语,出示词卡,全班齐读一遍。

  2、说说后三个词有什么特点。(式词语)

  3、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出几个吗?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讨论:按结构把八个会写字分类;不同结构的字应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应写得左窄右宽的字有“抬、神”;应写得左宽右窄的有“邻”。应写得上窄下宽的有“穷”。“齐”字上半部的“文”不应写得过长。

  (四)学生书写。

  (五)反馈。

  认读本课词语。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愚公妻 智叟

  称呼: 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 “以君之力……何?”(担心)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妻 智叟

  称呼: 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 “以君之力……何?”(担心)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5篇09-09

愚公移山说课稿05-15

教学设计12-13

愚公移山的教案优秀08-23

愚公移山小学作文11-14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11-25

《赵州桥》教学设计06-21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06-21

bpmf教学设计11-19

《故乡》教学设计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