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8 05:31: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童谣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谣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童谣教学设计11篇

童谣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

  二、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三、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四、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五、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童谣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感受粤语童谣的语言及韵律美。

  2.尝试用粤语积极参与游戏闯关活动,体验童谣带来的乐趣。

  3.萌发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语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童谣内容相符的图片

  2.音像视频

  活动过程

  1. 朗读活动

  (1)教师朗读粤语童谣“鸡公仔”.

  (2)师:老师是用什么方言朗诵的'?请你说说老师朗诵了什么。

  小结:这是一首粤语童谣,是广东本土方言朗诵的。

  2. 学习童谣

  (1)欣赏视频

  (2)教师:你觉得这首童谣什么地方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一句?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图片。

  (4)看图谱学习童谣

  3.闯关游戏

  教师出示游戏背景“鸡公仔”山。

  游戏规则:山上有山洞,山洞前有大石头挡路。石头上有不同的难题,如“念出童谣《鸡公仔》前两句”如“念出童谣《鸡公仔》第六句”等。完成难题才可移开石头继续爬山。

  4.结束活动

  师:请和好朋友组成小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形式念童谣。

童谣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习创编童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视频 玩具蛤蟆 蛤蟆的.叫声 歌曲《数蛤蟆》

  活动过程

  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听一听是谁在叫?

  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

  1、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

  三、引导幼儿学习童谣。

  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征。

  (1)提问: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提问: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

  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

  1、出示第三只蛤蟆

  提问: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

  五、复习童谣。

  1、引导幼儿复习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

  六、结束部分。

  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边朗诵童谣边表演。

  附童谣:数蛤蟆

  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童谣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和检查童谣单元教学内容,并加以扩展。

  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创编和改编童谣,通过“说”“唱”“演” 等多种形式表现童谣。

  4.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大多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人的拟作。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巩固学过的各种音符和节奏,并且掌握简单创编童谣的方法。《童谣说唱会》是“童谣” 单元中最后一课内容,重点是对“童谣”单元进行总结和扩展,可以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通过说唱和表演的方式来完成对童谣的改编。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童谣,使学生体会集体创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以“说唱会” 的游戏竞赛的形式,说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和创编童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习惯,通过创编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童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创编童谣,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童谣的活动。

  教学方法

  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童谣,而且在平时生活中也曾经认识过童谣,本节课首先从以往知道的童谣入手,通过竞赛、游戏以及电脑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对以前分散认识的童谣做一次总结性的复习巩固。教师再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能力,并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创编童谣的活动中。

  教学用具

  大量的童谣说唱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写有童谣的卡片、苹果卡片及实物、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手绢、小鼓、绢花。

  教学辅助课件

  主画面:一棵挂满苹果的果树。

  板书:黑板上两个苹果筐。

  每一个苹果分别连接一张幻灯片,有的是要学生说出的童谣词,有的是让学生观看学习的Flash动画,点击幻灯片可以自动播放动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本节课内容。】

  导语:同学们通过“童谣”这个单元认识了许多童谣,这些童谣都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童谣说唱会”,我们用游戏的方法来比赛,比一比谁知道的童谣多,谁表演的童谣好,怎么样?

  二、童谣说唱会

  【阶段目标: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更多的童谣,以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一)游戏一:丢手绢

  教师操作: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围成一个大圈做丢手绢游戏。

  教师语: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是大家都玩过的──“丢手绢”,被追到的同学要说一个或者唱一个你准备的童谣,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就奖励你一个苹果放进你们组的苹果筐里;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就到电脑前面搞一个苹果,读好了就算过关,读不好就要被淘汰出局回到座位喽。

  学生活动:围成圈做游戏,一起唱“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被追到的学生:我来给大家说一个童谣──《两只小猫》。黑猫白猫去偷桃,看见小狗守着桃。黑猫与狗打招呼,掩护白猫去偷桃。小狗眼尖“汪汪” 叫,捉住黑猫和白猫。咬痛肉,咬去毛,黑猫白猫哭“瞄瞄”。

  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说的怎么样?能过关吗?

  学生语:可以过关。

  教师操作:把一个苹果卡片放进这个同学组的果筐里。

  教师语:好了,他说的不错,奖励他们组一个苹果,咱们继续做游戏。

  学生活动:围成因做游戏,一起唱“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被追到的学生:老师我来唱一个童谣吧。唱《小老鼠上灯台》……

  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能过关吗?

  学生语:他唱的是咱们课上学过的?不能过关!

  教师语:那你到电脑那里取一个童谣来学好吗?

  被追到的学生操作:到电脑前点击苹果出现下列童谣。

  小鸟学我做早操

  风吹杨柳飘飘,

  小鸟学我做操,

  我拍手,它张翅,

  我伸脚,它跳跳,

  我把腰儿弯弯,

  它把尾巴翘翘。

  做完了,再见了,

  小鸟扑棱飞走了。

  学生看屏幕把童谣读出来。

  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读的好不好呀?能不能过关呢?

  学生语:读的还可以,可以过关了。

  教师语:好吧,那我们继续我们的游戏吧。

  学生活动:围成因做游戏,一起唱“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被追到的学生:我想去跟电脑要一个苹果可以吗?

  教师语:当然可以,你去摘一个苹果吧。

  学生活动:点击电脑屏幕,出现Flash动画《凑数歌》。

  课件自动播放Flash动画,学生认真观看。

  教师语:这个童谣是一个歌曲,要马上唱会有些难度,咱们帮他一起学唱怎么样?

  教师操作:再次循环播放动画,请学生小声跟着唱,学会后可以大声唱。

  教师语:我觉得大家唱得都很好,学得都很认真,那么这回奖励你们每个组一个苹果好吗?

  (二)游戏二:击鼓传花

  教师操作:组织学生回到座位坐好,对刚才的游戏进行总结。

  教师语: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学到了好几个童谣,那么现在让我们换一个游戏,我们来做击鼓传花吧,你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来做游戏竞赛呢?

  学生活动:讨论游戏竞赛的方法。

  学生语:可以让老师击鼓,鼓声停了以后“花”传到谁手里谁要为大家表演一个童谣,不能和刚才说过的童谣一样,表演得好老师就奖励这个组一个“苹果”,不会说可以到电脑屏幕中的苹果树上摘一个“苹果”来说出或者唱出这个童谣,如果说得好就可以过关,过关之后老师还可以奖励这个组一个苹果放进“苹果筐” 里,没有过关的同学就要从自己组的“苹果筐” 中取出一个苹果放回到树上。

  教师语:你们的主意真不错,那我们就开始吧。

  教师操作:蒙着眼睛击鼓。

  学生活动:听鼓声开始传绢花,鼓声停止则停止传花。

  教师语:好了,我们请拿到花的同学到前面来给我们表演吧。

  拿到花的学生:那么我给大家说一个童谣,名字叫《森林动物做早操》。

  学生活动:边表演边说童谣“天亮了,起床了,森林动物做早操。猴子拽着大树枝,一上一下真伸腰。松鼠挥动粗尾巴,顺着树枝练跑跳。小獾子,练硬功,嘴巴打洞爪子挠。只有狗熊懒得动,躺在树下睡大觉。”

  教师语:你们说他表演得怎么样呀?能不能得到奖励呢?

  学生语:表演得好,能得到苹果(鼓掌)。

  教师操作:从树上摘一个苹果放进这个同学组的苹果筐里。

  教师语:第一个同学开了一个好头,下面我们继续开始击鼓传花吧。

  教师操作:继续蒙着眼睛击鼓。

  学生活动:从刚才结束的人开始有序地传花,鼓声停止则停止传花。

  教师语:你是要给我们带来自己准备的童谣还是去摘苹果呢?

  拿到花的学生:我要到苹果树上摘一个苹果。

  学生活动:点击电脑屏幕,出现一首童谣

  水龙头

  兔娃娃,来喝水,

  拧开笼头嘴对嘴,

  喝完不关水龙头,

  转身就走头不回。

  水龙头,真伤心,

  滴答滴答掉眼泪。

  学生按照幻灯片内容读出童谣。

  教师语:你们说他读得好吗?可以得到苹果吗?

  学生语:读得还可以,可以得到奖励。

  教师操作:从树上摘一个苹果放进这个同学组的苹果筐里。

  (三)游戏三:摘果子比赛

  教师操作:对刚才的游戏进行总结,并组织进行下一个游戏活动。

  教师语:经过了两轮的竞赛,我们的两个组都不分高低,现在我们再通过一个游戏来争个高低上下吧。

  教师操作:出示电脑屏幕中苹果树上剩下的苹果,介绍游戏方法。

  教师语:首先请同学们自己推选出5名评委,评委必须是能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同学,然后开始进行比赛。由第二轮比赛中落后的小组先开始到屏幕上的“苹果树”上摘“苹果”,然后另一组再到树上摘苹果,每组一个苹果,然后组员一起讨论,学习这首童谣,可以设计各种方法来表演童谣;时间到了以后,请每组派代表到前面表演,没有设计表演可以不表演,其他同学一起齐声朗读这个童谣,两组都表演完之后评委投票选出优胜组;获得优胜的组老师还是要奖励一个苹果放到你们组的苹果筐中,没有获胜的组不能得到奖励,而且要为大家唱一首本单元学过的歌曲,如果唱得不好还要把自己筐中的一个苹果拿出来放回到树上。

  学生活动:分组到屏幕上点击,摘取苹果,然后分组讨论学习,准备表演童谣。时间到了以后分组到前面表演本组抽到的童谣,评委进行评判打分。

  三、创编童谣

  【阶段目标:启发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创编童谣。】

  教师语:刚才同学们通过各种游戏学习到了不少的童谣,那么我们能不能开动脑筋自己创编出有趣的童谣呢?

  学生活动:分三个小组活动,创编童谣。

  教师操作:到各组中间检查和指导创编过程,引导学生边进行简单创编边分组表演。

  第一组表演创编的童谣:第一组主持人在前面为大家介绍这个童谣节目的内容──《欢笑的课间十分钟》。以游戏的方式表演,几个学生先开始跳皮筋,边跳边说童谣“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 接着另一组同学开始拍手游戏,边拍手边说童谣“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丢手绢;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主诗人语:同学们,你们课间十分钟都在做什么呢?你们像我们一样做着有意义的活动吗?请你们也动起来吧!

  教师语:第一组的同学表演得真好,你们觉得呢?他们还建议我们在下课的时候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呢,你们能做到吗?好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第二组创编的童谣,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节目。

  第二组表演创编的童谣:第二组主持人在前面为大家介绍节目内容──《我能做得更好》,一个同学到前面表演,其他同学在后面说唱童谣“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獭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换两个同学到前面表演,其他同学在旁边说唱童谣“弟弟走路不注意,跌倒在地我扶起。替他拍掉身上灰,帮他洗掉手上泥。我要做个好孩子,互相帮助在心里”。

  主持人语:我们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还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希望我们今后能做得更好!

  教师语:第二组的同学表现得也非常出色!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相信你们都能做得更好!好了,我看到第三组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他们的节目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请出第三组同学表演他们的童谣吧。

  第三组表演创编的童谣:第三组主持人上前为大家介绍节目内容──《我们不学它》,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兔子”“乌龟”“大树”“猴子”“小狗”“刺犯”,其他同学在旁边伴唱“森林里呀真热闹,乌龟要和兔子赛跑,小花狗小刺清他们都来看热闹,小猴儿发令枪一响,兔子一溜烟不见了,越过高山跨小河,一猛子跑到大树旁,回头看看小乌龟,早就不知哪儿去了,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兔子唱)乌龟肯定追不到,让我靠这儿睡一觉……(乌龟唱)嘿哟嘿哟赶紧跑,兔子已经快到了,我要抓紧时间跑……兔子醒来四周看,乌龟还是没赶到,伸伸腿接着跑,到了终点才明了,乌龟不怕路途远,早早赶到终点了。小兔子你太骄傲,靠在树边睡大觉,大家要学小乌龟,朝着目标努力跑,半途而废小兔子,我们不要和你好!”

  主持人语:我们的节目演完了,你们从故事里知道了什么道理吗?你们会像小兔子一样吗?相信你们一定和我们一样会学习小乌龟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得到最后的胜利的!

  教师语:第三组的故事实在是太棒了,他们还教给我们一个道理,骄傲使人退步,相信同学们会学习小乌龟,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特别大,知道了好多有意思的童谣,还自己创编表演了有意义的童谣,增长了不少知识,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课下继续通过观察与思考编出更好的童谣,同学们再见!

  教学思考

  《童谣说唱会》是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谣》而设计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的教材编写遵循了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是围绕着以下几点来进行设计的。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只有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本课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年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教案时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安排了几个不同的游戏,并且将知识渗透到游戏活动中。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设计的'游戏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的,在游戏中还通过变换游戏的方式,加大游戏活动的难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童谣说唱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认识掌握更多的童谣,从而增长知识。

  二、利用多种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本课内容是本单元活动的总结和发展,在前几课时教学活动中我就已经适时地布置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归纳童谣的任务。学生通过有趣的课堂学习培养了学习兴趣,能够自主地在课下查找童谣资料,并且把通过查找总结出的童谣带到课堂中,在游戏中运用。我还为一些没有条件找资料或者没有找到合适资料的同学准备了大量的童谣,通过“人机对话” 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利用课下收集的资料,这为培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了良好铺垫。没有找到资料的同学,教师也为其在课堂上架设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不会因为没有资料而畏惧做游戏,发展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三、鼓励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创编童谣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到了不同类型的童谣,为自己创编童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的创编童谣的教学内容充分展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从“分组讨论” 到“创设环境” 到“表演展示”体现了学生创造的过程,由教师教授到从旁指导再到学生自己表演,整堂课体现了教师“教”“扶”“放” 的教学原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在创新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四、提倡团结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的音乐游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群体性的活动,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对群体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本课的音乐活动重视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集体合作学习童谣、创编童谣、表演童谣这些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戏剧表演艺术的综合在本课教学中得到了体现。本课以童谣为教学主线,运用“说”“唱”“演”等艺术形式表现童谣,在教学中结合了表演艺术,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戏剧表演艺术的联系。

童谣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尝试进行自主阅读,结合生活实际增强阅读体验。

  3.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重点】

  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读读童谣和儿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背诵童谣: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好吗?

  出示课件1:

  2.教师揭题: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读过的童谣或儿歌,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联系,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1.学习童谣《摇摇船》。

  (1)教师引导: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学生读题目:读读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谁在摇船?

  (3)学生自由读: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童谣;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2:

  教师提问:读完了吗?谁在摇船?

  预设:小朋友在摇船。

  (4)教师范读:你答对了,真是认真读书的好孩子。下面,老师来读,请你一边听,一边想出新的问题。

  预设:谁给了小朋友糖、果、饼儿和糕?

  教师提问:你们很爱动脑筋,谁来当当小老师,回答他的问题。

  预设:外婆给小朋友的。

  (5)学生齐读:他回答对了吗?让我们一起读读《摇摇船》吧。

  2.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小刺猬长什么样子?

  预设:我见过小刺猬,它全身是刺。

  教师介绍:对,小刺猬全身是刺,长着一双又圆又黑的小眼睛,小小的鼻头黑黑的,嘴巴尖尖的`,它还有一个小尾巴。瞧,这就是刺猬。

  出示课件3:

  (2)教师提问:读读题目,猜一猜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预设1:因为它想变漂亮。

  预设2:因为它的头发长了。

  (3)学生自读:大家都很有想象力,下面就请大家读读《小刺猬理发》这首儿歌吧。

  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童谣;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读完了吗?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明明是小刺猬理发,怎么成了小娃娃?

  (4)教师指名读:谁想来读读这首儿歌?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预设:因为小娃娃的头发长长了,很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

  教师评价:你回答得太棒了,真是个认真思考的好孩子!

  (5)学生齐读:这首儿歌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读儿歌和童谣的快乐。)

  三、搭建平台,产生期待

  1.说一说1: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读了《读读童谣和儿歌》,谁想说说喜欢的童谣,讲讲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件4:

  2.说一说2:原来读了童谣和儿歌,同学们可以知道这么多新奇的事情。你们喜欢读童谣和儿歌吗?老师看大家都如此喜欢,非常高兴。那么就请同学们再说说自己喜欢的书是什么,给大家推荐推荐。

  3.教师小结:学习使人进步,读书令人快乐。课堂上,老师教大家识字读书。放学后,我们多读书,长知识。从今天开始,让每天读书成为你的习惯吧!

  (设计意图:适时的鼓励,激发了学生展示的欲望。学生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后,趁机引导学生交流推荐,使学生对阅读更多的儿歌和童谣产生期待。)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享受读书和分享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

  【教学反思】

  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指导学生阅读《读读童谣和儿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儿歌和童谣的示例作用,发挥提示语和学习伙伴的引导作用,同时,有效利用每组歌谣前“阅读指导”的内容。教学时,在问题设计和讨论展示时,需有所侧重。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童谣、儿歌优美灵动的语言特点,通过这些朗朗上口、充满童趣的歌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要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童谣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

童谣教学设计6

  【活动背景】

  在《开展民间文体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民间文学方面的活动,而民间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点,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和家乡文化的情感。我选择的《开门歌》,是我们苏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间童谣,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配上简单的手指游戏,不仅增加了童谣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

  【活动目标】

  1、能熟练、大方地用苏州话讲童谣,心情愉快。

  2、喜爱手指游戏,锻炼手部肌肉。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苏州童谣的情感。

  (评析: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三个目标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形象思维特点,又结合了童谣的特色。)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学会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关于门的图片。小熊等玩具小动物。(幼儿围坐在地毯上)

  (评析: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知识经验准备的准备是非常不要的,其实,我们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为我这次活动的活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孩子的一些知识经验是非常足的。其次是物质准备:大号的门,和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学习新的童谣创设了直观的形象和适宜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复习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引起兴趣。

  1、我们的小手会玩游戏的,我们的小手会玩什么游戏呢?

  2、幼儿到中间,与老师一起玩金锁银锁的游戏。

  3、刚刚我们游戏是用什么话讲的?我们用苏州话还会玩什么游戏?(蚊子叮)

  4、好的,我们找边上的好朋友玩一玩。幼儿找个好伙伴,两个两个到中间来玩蚊子叮。

  5、刚刚我们是两个两个玩的,能不能找多一点的朋友来玩呢?

  6、幼儿找多一点的伙伴来玩蚊子叮的游戏。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金锁银锁”和“蚊子叮”两首童谣,以边念童谣边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熟悉的游戏场景,幼儿都被深深吸引。提更高的要求让幼儿玩学过的游戏,触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进入游戏,理解新童谣《开门歌》。

  1、(叮咚叮咚)呀,谁来了呀?可能它也想和我们玩游戏,客人来了,我们要做什么?

  2、演示教具,开门,大门开了,进的来吗?(说:大门开开进不来)其余门一样。(最后两扇门请幼儿开)开完五扇门,请小熊进来,拍手欢迎小熊。

  3、刚刚我们一共开了几扇门,小熊才进来的?

  4、这里有五扇门,老师手上有五个手指,也有五扇门,你想不想进来?

  5、老师示范边念童谣,边做手部的动作。让幼儿进来,并和幼儿拥抱。

  (评析:与幼儿一起迎接客人的到来,在开门的过程中展开了幼儿想像的翅膀,教师的有规律的语言,再次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一扇扇门的打开,扣动幼儿心弦,在这样的一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理解了童谣的内容。老师引入手指游戏让幼儿对童谣更有亲切感,更充满了学习的欲望。)

  三、尝试自己说童谣。

  1、哟,你们看,谁也来了?(很多小动物),他们都想进到老师的门里来,呆不下了,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五扇门呀?我们来请小动物好吗?那你想请谁进来呢?我们来试试。

  2、某某小动物进来了,真开心啊。

  (评析:一起来请小动物进自己的门,既可以让童谣的游戏情节发展得更完整些,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把他们对童谣的理解通过游戏变成事实在在的东西,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的`目的。)

  四、巩固童谣

  1、练习多次,请不同的小朋友,并尝试学小动物的声音来说童谣。

  2、小结:刚刚我们用苏州话玩了开门这个游戏,还请了很多的小客人来班级里做游戏,真的很开心。那我们能不能请自己的好朋友进来玩呀?

  3、幼儿请自己的好朋友来玩开门的游戏。

  (评析:语言活动就要给幼儿“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言运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声音请相应的小动物进门,对刚才所学的内容做个巩固。不同动物的转换又会让幼儿觉得新鲜、不枯燥,所以他们又会兴致勃勃地进行游戏,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

  4、后面还有好多客人老师也想到你们的门里去玩,你们欢不欢迎呀?(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客人老师进行交流、游戏。)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增进情感交流。)

  5、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回去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来做这个游戏。

  (评析:这一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旨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也让家长对幼儿的所学有一个了解和互动。)

童谣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爱歌曲欢快的旋律,知道这是一首广东童谣。

  2.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同伴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方言引入,激发兴趣。

  (1)用广州话与幼儿问好。

  (2)用广州话表达“细小”“欢笑”“世界”“眼泪掉”,猜猜这些词的'意思。

  (3)幼儿尝试用广州话说“细小”“欢笑”“世界”“眼泪掉”等词语。

  2.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世界真细小》

  师:请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师:这首歌是一首广东童谣,名字叫《世界真细小》。

  (2)幼儿轻声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幼儿拍节奏。

  (4)表演唱。

  ①采用轮唱、分段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②请幼儿在集体前表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提供碰铃、圆舞板、铃鼓等乐器听音乐进行打击乐活动。

童谣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

  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2.导学: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意图:学生对儿歌和童谣的学习不是零起点,新课伊始,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儿歌和童谣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的童谣和儿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一)学习童谣--《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谁在摇船?

  他要摇船去哪儿?

  他是怎么摇的呢?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一: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

  ①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宝宝呢?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宝宝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

  预设二:

  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

  ①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

  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问。)

  ①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

  ④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⑤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

  预设:

  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导学: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读过的童谣或儿歌,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交换读书"和"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分享读书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背诵、分享。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我注重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童谣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一系列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获得了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

童谣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地诵读童谣。

  2、能尝试着用发音相似的词语进行替换、创编童谣。

  3、感受问答式童谣的诙谐、幽默,体验用方言诵读童谣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童谣录音(用《杨柳青》音乐作伴奏)。

  2、白板图谱。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问你答”,幼儿介绍各自的姓氏。

  小朋友,我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们,你知道自己姓啥吗?(知道)那我们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我问到你的时候,你再回答我好吗?老师问“你姓啥”,幼儿回答“我姓X”。那你们知道我姓啥吗?有的小朋友知道,有的不知道,那你们应该怎么问我呢?(幼:你姓啥,师:我姓吴)所以你们可以叫我吴老师!

  二、欣赏、理解童谣。

  1、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姓,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姓的童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里的小朋友他姓啥?小耳朵听仔细!(欣赏第一遍童谣)

  2、提问:童谣里的小朋友姓啥呀?(姓黄)人家是怎么问他的?(你姓啥)他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姓黄)请你们连起来说一说!(你姓啥,我姓黄)你觉得有趣吗?那你们再来听我念一遍,听听看,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欣赏第二遍童谣。)

  3、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喜欢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白板引出图谱,并引导大家一起说一说、学一学。

  三、学习童谣。

  1、师幼结合完整的图谱,一起念。

  你们真厉害,帮我把图谱填完了,那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呢,我们试试看!刚才我们念了一遍之后,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拎出难句,重点练习)这一句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说!还有吗?(没有了)那我们再看着图谱响亮的来念一念,行吗?(行)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好听的音乐,那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的节奏在完整念一遍呢。你们念得真不错,快表扬表扬自己。

  2、现在请你们看看图谱上什么最多?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问)它都用了一个什么词?(什么)那第二列和第四列表示什么呢?(答)是回答问题的对不对?

  3、师:这首童谣是一问一答的,那好,我想和小朋友继续来玩我问你答的游戏,吴老师问的时候拍手问,小朋友答的时候也要拍手答,听明白了吗?刚刚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换一下你问我答行吗?(师幼互换角色)

  四、简单创编童谣。

  1、你们玩的.高兴吗?(高兴)那请你们现在安静的坐好休息一下。你们念童谣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知道提问前一句的第一个字)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姓,那能不能把我们的姓也编到童谣里呢?(能)我来问一个小朋友,你姓啥?(我姓王)哦,姓王,可以怎么编呢?(把王字写出来,老师先来开个头吧,你姓啥?我姓王,接下去应该怎么问呢?啥个王?老虎王。)还有很多小朋友的姓是不同的,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姓编成一首简短童谣(想)今天后面来了很多客人老师,等会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个客人老师,请他们帮你一起编好吗?但是请客人老师帮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邀请呢?(客人老师,我想你们帮帮我的忙,你愿意帮助我吗?)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念自编的童谣。

  客人老师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和客人老师说什么?(谢谢客人老师),今天我们本领就学到这,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童谣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 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 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 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 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 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差

  一、复习课文内容。

  1、练习朗读,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吗?

  2、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识字规律。

  1、学习本课中“我会认”的生字,找到识字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1)出示写有“我会认”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2)请你仔细观察本课会认的生字,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3)学生汇报表演。

  A加偏旁方法记忆。

  B重点指导:艘 微

  (4)反复认读,开展识字游戏。

  A“抓错游戏”教师故意读错字,请同学们指出,并加以改正。

  B“转字盘游戏”用硬纸制作字盘,分成

  十三格,分别写上本课的十三个生字,中间安个轴,让纸板转动,在黑板一处做个记号,把转字盘放在指定位置,转动后停下,说出汉字的字音。

  3、学习本课中“我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书写。

  (1)出示写有“我会写”的生字卡片,找准结构规律,指导学生书写。

  (2)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独体字:再、象

  左右结构:像、做

  上下结构:点、照

  (3)分别指导学生书写。

  (4)在指导中及时点评。

  三、课堂作业

  1、我会填。

  一()大官 一()大秤 一()线

  一()大船 一()大树 一()大象

  四、布置作业

  2、完成本课的生字、新词。

  3、练习讲故事《称象》。

童谣教学设计11

  一、激趣导入

  说一说: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

  预设:

  生:我最喜欢春节,春节可以放鞭炮……

  二、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

  3.多媒体播放《春节童谣》动画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听准字音。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

  预设:

  (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

  (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

  5、拍手读童谣,感受学习乐趣。

  三、游戏巩固所学

  1、课件出示连一连,随机让学生上台连线,巩固记忆。

  2.齐读童谣,熟读成诵。

  学生在朗读韵文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其中的一些准备活动所吸引。教师为学生解疑的.过程就是为孩子讲解中国风俗特色,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一起拍手说童谣。

  2.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的特色。

【童谣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4-02

教学设计01-14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06-16

教学设计反思01-27

《鲸》教学设计04-08

实用教学设计02-28

教学设计范文03-03

《离骚》教学设计02-15

《冰灯》教学设计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