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开题报告

时间:2022-11-02 19:06:38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哲学开题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哲学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哲学开题报告

哲学开题报告1

  论文题目:

  现代语境下自觉消解类人学本质的第一人――论施蒂纳哲学及其重要价值

  研究目的及意义

  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

  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论文提纲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施蒂纳与尼采

  3.施蒂纳与阿多诺

  4.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xx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xx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xx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总第39期

哲学开题报告2

  课题名称 :从哲学视角看网络隐私权的伦理危机

  ——以新媒体语境下的“网民执法”为例分析

  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媒手段的丰富,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被裹卷着进入一个新的传播时代,在人们通过网络得到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网络危机。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一次空前的革命,它具有不同于传统传播方式的特性。在新媒体语境下,人与人之间愈发变得透明,仿佛只是隔着一层玻璃纸,即使现实世界中两个人素昧平生相隔千里,在网络世界里可能是知交好友,交心之人。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使得陌生人极易获得进入自己的私人领域的权力,因此有人说,在网络世界里,一切秘密都不是秘密,这与电影《骇客帝国》的情节十分相像。

  人际传播中有一个怪象,有些明明知道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既是看客也是演员,一边喝彩叫好一边卖力演出,例如一夜之间转帖数十万次,网民合力搜查“微笑局长”,“人肉搜索”炫富女,老人被撞车主扬长而去求人证的求救贴等等, 。

  强不息,一方助人有成,是人己坚固的。二、仁可以说包含对别人的尊重。三、仁是由己及人,仍以自己为起点。四、仁固包含情感上的爱,及物质生活的扶助,而更注重道德上的励导。

  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和成果形式:

  研究提纲: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述

  1、什么是网络隐私权

  2、网络隐私权与一般隐私权的异同点

  3、什么是网络隐私权的伦理危机

  (二)新媒体语境下网络隐私权伦理危机的表现

  1、新媒体语境的特点及其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2、新媒体语境下网络隐私权伦理危机的表现

  3、新媒体语境下网络隐私权伦理危机的一般共同点

  (三)哲学视角中的网络隐私权的伦理价值

  1、中国哲学“仁学”观点概述

  2、“仁”学观点与网络隐私权伦理危机的联系

  3、建立哲学角度的维护网络隐私权的`可用路径

  成果形式:本文研究成果将以创建哲学与网络传播伦理间可用路径和方案的结果呈现,探寻解决网络隐私权伦理危机的哲学层面的答案。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尝试用哲学视角分析几例涉及网络隐私权的“公正执法”事件,通过对中国哲学观点的理解与再阐释,在建立自由话语权网络平台的同时维护公民的隐私权,在“自由说”与“合法做”之间创建一条从现实传播伦理到网络传播伦理的可用路径。

  5、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1)研究的对象

  本文分析的是新语境下的几例网民广泛参与的执法事件,其中包括涉及法庭审判部分的“边缘区”问题和“人肉搜索”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等等。

  (2)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网络执法实践在法制与伦理两个方面的是与非,透过表象看网络隐私权的伦理危机。

  (3)研究的方法

  研究结合案例分析与数据分析,查询资料与典籍,辅以部分网络舆情调查。

  (4)研究步骤:

  第一部分:大体阐述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和网络传播的伦理危机,同时确立研究指导思想(即有关哲学观点),在哲学理论中提炼可用于指导研究进行的观点,研究相关哲学理论的可用性和价值。起止时间:20xx年10月到20xx年11月。

  第二部分:整理研究案例,提出问题(即网民广泛参与的执法事件),分析案例之间的相同点,从个案中找出一般规律,最后总结出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起止时间:20xx年11月到20xx年1月。

  第三部分:解决研究提出的问题,从哲学视角看网络隐私权与社会伦理、网络伦理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条平衡民众积极参与和维护隐私权利之间的正常路径。起止时间:20xx年1月到20xx年3月(初稿)。

  6、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确定选题方向及指导教师:20xx年9月12日——9月20日。

  2.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确定选题范围:20xx年9月21日——9月30日。

  3. 查找资料,编写详细论文提纲(不少于3000字):20xx年10月1日——10月21日。

  4.各论文指导组组织开题报告会,审查论文题目,指导教师下达论文任务书:20xx年10月21日——10月31日。同时需进入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完成:①.教师提交选题;②学生确认选题;③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④学生上传开题报告;⑤指导教师审核开题报告。

  5.写作论文、交论文初稿:20xx年11月1日——20xx年1月7日。

  6.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20xx年1月8日——1月15日。

  7. 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完成二稿,三稿:20xx年1月16日——5月5日。

  8.交论文完成稿,答辩组传阅:20xx年5月6日。

哲学开题报告3

  一、论文题目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二、专业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研究意义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的影响,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

  五、研究动态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即由经济领域转向了文化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世界哲学的研究主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伴随著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随著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各种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出了诸如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国际哲学界逐步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化哲学。在 1983 年召开的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文化哲学成为会议的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哲学、文化和文明”。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对文化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澄清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中不存在文化哲学思想的模糊认识,在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系统阐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创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探讨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旨在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研究的相关成果,认真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系统解读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努力构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的实践,阐述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学理支撑。

  七、论文创新点

  1、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形成了以文化本质论为基础、以文化结构论为中介、以文化规律论为核心,以文化动力论为关键的解读体系。

  2、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读,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思想萌芽、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和丰富发展等四个阶段。提出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对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的观点。

  3、具体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价值。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文化改革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论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是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哲学开题报告4

  一、论文题目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理解的比较研究

  二、论文选题依据

  1.选题的来源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选题来源:

  首先,熟知并不等于真知。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一般是把形而上学放在与辩证法的比较中来理解。即:凡是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就是辩证法,而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来看问题就是形而上学。并由此得出,形而上学是荒谬和错误的结论。其实,我们对形而上学的这种大众化的理解,遮蔽著我们对形而上学本身的真正把握,而且极容易造成思想的各种混乱。因此有必要还形而上学以本来面目。而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没有厘清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不同理解,不知道形而上学的真正含义。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人们沿用的其实是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用法,把形而上学紧紧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起来。恩格斯在他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特别是自然辩证法中,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当作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认为形而上学是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恩格斯写到:“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评价是,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容易理解的,因为它是合乎常识的,然而,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恩格斯认为,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看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凝固僵化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它的内部矛盾,而辩证法则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发展的动力归结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显然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把握不是局限在思维方式这一个角度,马克思在“体系、超越、反思”等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一词,并称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万象的王国”。马克思认为黑格尔以及前人以各种方式来解决脱离或背离现实的纯抽象、纯客观以追溯整个世界的本源的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其主题是对存在及人的本质性的一种超验的追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回避这一主题,而只是以新的方式来阐述这一主题。马克思在对社会存在的反思中,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入手的,他认为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史。在对现实社会的超验性思考时,他也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状况入手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所以马克思理解的形而上学,应该是指那种反对以寻求“原因”的基本原理为目标的传统形而上学。它并不必然意味著形上之思的终结,而只是说传统哲学意识第一性或理论优先于实践的经典地位被取消,哲学已经转换了思维方式。让形而上学回归到服务现实世界正是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和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其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些文本中,也是提到了空间问题。

  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表面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但是完全可以从中读出社会空间的含义,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讲到了城乡对立,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讲社会空间的断裂。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讲到资产阶级的形成史,即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等方式进行的全球扩张,实质是这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也就是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它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生产上接受这种资本的生产方式,而且要在文化、法律等方面接受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最后,恩格斯特别关注了城市空间的规划以及工人阶级的居住空间问题。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历时21个月的考察,以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向我们再现了19世纪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的面貌。在《论住宅问题》中,他不仅指出了造成工人阶级居住空间的恶劣的根源,而且也提出了空间正义的问题。

  理论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过不少讨论,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相关研究比较零散,多局限于特定视角和个别问题上,或者是更多的停留在国外空间理论思想的引介上,或者是缺少结合当代人类空间实践的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因此,本文将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进行梳理和讨论,使得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有一个整体的框架。

  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从微观方面来讲,就是关于空间正义,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问题;从宏观方面讲,就是全球化的问题。那么,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住房问题,随著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房价的不断提升而导致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占有、使用等出现一些问题,那么恩格斯关于这方面的思想就可以给于我们以启发,而不至于走了老路、走了弯路。其次,随著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与世界接轨,作为全球资本链条上关键的一环,我们该如何走下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清形势,真正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资料收集情况(含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6)、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8)、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北京:人民出版社,。

  (9)、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1)、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

  (1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3)、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4)、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5)、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6)、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论文类:

  (17)、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8)、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哲学动态》,第11期。

  (19)、段进军、胡火金:《发展主义空间观的批判与空间观的转型》,《哲学动态》,第11期。

  (20)、刘怀玉:《不平衡发展的“现在”历史空间辩证法》,《学习与探索》,第6期。

  (21)、庄友刚:《空间生产范式的资本批判与中国马克思哲学创新论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22)、王金福:《“空间、空间生产”五问——对张之沧教授几个观点的质疑》,《学术月刊》,1月 第44卷 1月号。

  (23)、张之沧:《再论空间的生产、建构和创造——回应王金福教授的“质疑”》, 《学术月刊》,1月 第44卷 1月号。

  (24)、庄友刚:《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25)、陈忠:《城市启蒙与城市辩证法:再论城市哲学的建构》,《河北学刊》,5月 第32卷 第3期。

  (26)、吴细玲:《城市社会空间与人的解放》,《哲学动态》,第4期。

  (27)、董慧:《身体、城市及全球化:哈维对解放政治的空间构想》,《哲学研究》,第4期。

  (28)、赵海月、赫曦滢:《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月 第52卷 第2期。

  (29)、邹诗鹏:《空间转向的生存论阐释》,《哲学动态》,第4期。

  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基本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关注在不断提升,许多学者主持翻译了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著,撰写了以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为主题的论文,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研究比较零散,多局限于特定视角和个别问题上,缺乏整体的梳理和探讨。

  首先,马克思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界定。

  国内学界的阐释路径一是将时空作为物质运动之存在形式的逻辑贯彻到底,强调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二是将马克思的社会空间观作为对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然空间观的一种扬弃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在空间观上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实践使空间具有社会属性,并与价值、自由、社会革命这样的问题关联在一起。

  其次,世界历史与全球空间生产。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社会空间探讨的重要维度,学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探讨,任平等从资本视角入手,指出空间生产方式一直是从当年马克思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的空间视野中,资本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是一种空间的生产方式,资本全球化使历史成为全球性的历史过程。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

  学界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庄友刚指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范畴内在地暗含著空间本身的生产这一内涵,因为社会生活本身的生产意味著社会生活空间的扩张,也就是社会生活空间的生产。刘怀玉认为,空间化问题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意义的独特视角,空间化问题研究弥补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空间角度的缺失,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根本途径。

  最后,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剥夺。

  城市空间生产是马克思探讨社会空间又一重要维度。高鉴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空间的探讨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后者促进了新型城市的迅速增长,同时占据垄断地位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城市化国家,利用国际间的城乡差别和对立,控制和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剥削发展中国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不仅彰显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体系中,而且渗透于当代空间研究的其他理论派别,涉及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空间哲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马克思在当代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中不但没有缺场,而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一,对马克思社会空间观的重新思考。

  国外相关研究普遍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著空间维度缺失的问题,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应只是充当一种辅助物或背景,恰恰相反,它本身就是主角;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的生产,而生产关系的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的生产。哈维也认为,马克思关注空间和地理的重要性,他敏锐的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理活动和策略交织在一起的。苏贾也认为,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渗透著清晰的地理学分析,比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涉及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问题。

  第二,在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思考基础之上提出的研究方法。

  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空间—历史”三元辩证法,这是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将辩证法空间化的重要尝试,在此基础上,他从空间的社会属性出发,将空间区分为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与实际的空间,并以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将人类空间化历史概括为六个阶段。哈维提出了将历史唯物主义升级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主张,同时用“时空压缩”这一范畴阐发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新时空体验。苏贾区分了“空间”与“空间性”,认为后者是空间社会属性的真正表达,他在梳理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的几种不同理论倾向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社会—空间辩证法”,并为其设定了理论前提。

  三、研究方案

  1.论文提纲(主要研究内容)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引言 空间与资本

  (一)、关于空间

  1、空间的概念

  2、空间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二)、关于资本

  1、资本的概念

  2、资本的表现形式(物的形式及人格化的资本、一种关系、一种过程)

  一、微观视域下的社会空间:资本主义工业城市

  (一)、资本主义工业城市及现代资本的形成

  1、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形成(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和衰败。简单协作。机器的使用。工厂制度。工业城市形成。)

  2、现代资本的形成(共同体尽头交换的出现。商人阶级的出现。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换。)

  (二)、工业城市:资本积累的重要载体

  1、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空间(过剩人口的出现:失地农民、破产的家庭手工业者等。便利的交通条件:铁路、港口等。生产资料:资金的充裕、机器的使用等。)

  2、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学技术与资本的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机器的不断改良。)

  3、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点(城市空间的聚集效用。资本的空间集合能力。并存劳动。)

  (三)、空间正义:住宅问题

  1、城市规划(工人住宅区的集中。商业街区的建立及原住民的拆迁。工人居住区域的不合理规划。疾病爆发、高死亡率等。)

  2、居住环境(工人与资本家居住环境的对比:室内和室外、居住区周边的交通、卫生状况等。生活方面:购物、饮食、娱乐等。)

  (四)、城乡空间二元对立:资本发展的必然后果

  1、城乡分离向城乡对立的转化(前资本主义时期城乡状况。现代资本的出现,工业城市的形成。乡村的附属地位确立。)

  2、城乡对立的形成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乡村手工业者破产。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加。对乡村资源的掠夺。乡村工厂:乡村城市化。)

  (五)、工业城市:工人运动的发源地

  1、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区域的划分。不断涌入的农民。多地区、多民族的工人汇合。)

  2、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觉醒(机器改进使得大批工人失业。由对机器的仇恨转向资本家。意识到自身的状况。)

  3、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各种形式的罢工。有组织的革命运动,巴黎公社等。)

  二、宏观视域下的社会空间:资本的全球化

  (一)、全球空间的形成

  1、资本的发展:区域空间的形成(新航线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对新空间的占领。资源的掠夺。原始积累。)

  2、资本的扩张:生产关系的空间再生产(殖民地理论。)

  3、资本的必然趋势:全球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过度积累。国内市场的饱和。开辟新市场的紧迫性。)

  (二)、全球空间的断裂

  1、不平衡地理发展(客观地理环境。三个从属: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工业国家为核心。农业国家为附属。农业服务于工业。)

  (三)、资本的全球空间再生产

  1、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空间支配。资本再积累。转移过度积累。)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货币。交换。自由。平等。)

  (四)、资本全球化的意义

  1、积极方面(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交往的普遍化。)

  2、消极方面(生态的破坏。人的片面发展。)

  3、资本主义的灭亡(多国胜利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对我国目前空间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二)、对当下人类空间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2.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写作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的空间理论的两个视角的描述如何将逻辑与历史进行统一。

  写作难点:除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阐述外,如何将当代新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哈维等)的空间理论与其进行更好的融合,以凸显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写作创新点:本文对资本及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及扩张等置于空间视角,从而将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空间转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解放。

  3.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计划、进度安排

  研究的思路:鉴于目前国内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将主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为根本依据,并对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阅读以便补充。

  研究方法:在查找与本文相关的书籍、各类期刊、学术报告等二手资料的基础之上,回归文本,忠于原著。

  论文写作的计划、进度安排:

  (1)、20xx年3月至20xx年5月:收集资料并阅读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6月至20xx年10月:进一步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3)、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反复研读修改初稿后,提交导师指导。

  (4)、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定稿。

  (5)、20xx年5月:进行论文答辩。

哲学开题报告5

  研究目的及意义

  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

  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论文提纲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施蒂纳与尼采

  3.施蒂纳与阿多诺

  4.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xx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xx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xx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xx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xx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xx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总第39期

哲学开题报告6

  一、论文题目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二、专业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研究意义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的影响,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

  五、研究动态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即由经济领域转向了文化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世界哲学的研究主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伴随著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随著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各种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出了诸如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国际哲学界逐步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化哲学。在 1983 年召开的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文化哲学成为会议的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哲学、文化和文明”。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对文化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澄清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中不存在文化哲学思想的模糊认识,在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系统阐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创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探讨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旨在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研究的相关成果,认真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系统解读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努力构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的实践,阐述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学理支撑。

  七、论文创新点

  1、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形成了以文化本质论为基础、以文化结构论为中介、以文化规律论为核心,以文化动力论为关键的解读体系。

  2、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读,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思想萌芽、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和丰富发展等四个阶段。提出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对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的观点。

  3、具体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价值。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文化改革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论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是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八、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导 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本质论

  二、文化结构论

  三、文化规律论

  四、文化动力论

  第三章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

  二、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

  三、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 记

哲学开题报告7

  一、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

  1、系统地梳理文化领导权思想,理性认识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因此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2、在国内外,既有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学者,也有研究文化领导权的学者,但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实属首创,本文试图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突出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时代性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本文在分析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方面,所选课题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二)所选课题的现实意义

  葛兰西立足于20世纪人类实践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解读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时代的紧密联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现代化转变。

  在全球化时代,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靠经济和军事力量还不够,还必须有政治、文化等力量。当前中国处于市场开放、观念更新、社会转型、文化重塑的特定历史时期,要实现现代化,要完成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在实力建设方面,的缺口在文化领域,但的资源也在这个领域,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问题,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构建的层次。十七大报告提出:“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建设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当代综合国力发展的基本任务。

  然而文化软实力是具体的, 不是抽象的, 所谓具体就是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现实相一致,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发展文化软实力,才能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高层次的和谐文化,才能在国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上构建和谐世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文化领导权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有的偏重于葛兰西理论本身的讨论,有的以文化领导权为基础引申出其他的讨论,不少学者认为葛兰西创立了一整套适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制订了社会革命的新的策略,代表了本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一股最富于独创性的新潮流,如伯格斯著《格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威廉斯著《无产阶级的秩序》、安德森的《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背谬》等。近几十年来,葛兰西不仅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们的一个经常的话题,而且被公认为从7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欧洲共产主义”的思想奠基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葛兰西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但较多局限在实践哲学的范围,文化领导权思想在形成之初,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后来,随著文化问题的不断出现,才变得逐渐重要起来,但目前国内现有的一些研究论文,与当代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相结合研究的论文较少,如罗小青的《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意义》,孟宪平的《葛兰西领导权思想及当代价值分析》等,因此对于葛兰西哲学思想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2、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软实力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1990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 这种提法立刻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 也形成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如约瑟夫·奈著《硬权力与软权力》、《软实力: 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弗雷泽著《软实力: 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等著作。

  自1990 年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以后, 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热烈讨论, 翻译和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著作,如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樊友山著《跬步之行- - 国企软实力的探索》,尤其十七大报告之后,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国内出现了一大批研究专著和文章,如王佐书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唐晋主编 《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沈壮海主编《软文化 真实力 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付文茂的《浅谈文化软实力建设》、拓锐平的《试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这些专著和文章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总的来说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

  二、研究内容(具体说明课题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内容: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包括文化领导权的产生背景、内涵等,十月革命后,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相继失败,使葛兰西开始分析西欧革命失败的原因,他联系意大利和西欧的历史和现状,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全面深刻的探索,形成了文化领导权理论。“领导权”概念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他主要强调的是政治领导权,其核心是无产阶级专政,通过暴力取得政权。与列宁不同,葛兰西在强调政治方面的领导权的同时,更主要强调思想文化的领导权,强调无产阶级在道德和知识方面的领导作用。实践哲学是文化领导权的哲学基础,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权的载体,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力量,阵地战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主要策略。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叙述软实力的产生背景和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区别和联系等,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80年代末提出的,恰逢世界进入新的实力转移时期,美国进入战略转型时代,奈根据美国的国家战略资源和战略意图来剖析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它是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范畴。文化软实力是狭义的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基石,它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是相互区别的,它们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文化领导权重视文化、舆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文化软实力更注重文化作用。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二者的哲学基础,它们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它们都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最后,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领导权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是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实践。

  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力的策略。首先,强调硬实力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实物投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辐射能力,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第三,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第四,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制度保障;第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占领文化的制高点。

  (二)课题研究重点:

  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为文化软实力寻求理论依据,阐述文化领导权的当代价值,同时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重要方面。

  (三)课题研究难点:

  1、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葛兰西的主要哲学、政治思想如实践哲学、文化领导权等主要集中阐发在《狱中札记》中,《狱中札记》一书写于1929年至1936年之间,是葛兰西最主要的理论成就,然而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参考材料,葛兰西只能以非凡的记忆力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为了应付监狱的检查,不得不避免一些通用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用一些特定的术语来取代它们,如用“实践哲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用“现代君主”取代共产党,用“社会集团”取代阶级等,这就大大增加了表述的困难,并且这些札记并非为发表而写,因而思想跳跃、不相关联之处甚多,也给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要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就需要对二者的产生背景、内容等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在国内外,关于这两个方面关系的研究都比较少,参考资料较少。

  (四)本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要取得的成果:

  本文对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进行一番新的阐释和解读,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对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对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提纲(要求至少到三级标题)

  (一) 本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约瑟夫·奈的《软力量 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等文献的研究,能了解有关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比较分析法是确定对象之间相似点与相异点的思维方法,是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前提,客观事物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通过比较,既可以具体地了解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相似,又可以具体地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异。

  关系研究法,论文中涉及多组关系,如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实践哲学与文化领导权之间的关系等,只有在梳理、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理性的认识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

  (二)论文提纲

  一、 文化领导权思想

  (一) 文化领导权产生的背景

  (二) 文化领导权的内涵

  1、 实践哲学与文化领导权

  2、 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

  3、 知识分子、政党与文化领导权

  4、 文化领导权的实现策略——阵地战

  二、 文化软实力

  (一) 软实力产生的背景

  (二) 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三、 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一) 二者的区别

  1、 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不同

  2、 内涵不同

  (二) 二者的联系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二者的哲学基础

  2、 社会实践是二者的立足点

  3、 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领导权的继承和发展

  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一) 强调硬实力的基础性作用

  (二)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 呼唤文化创新

  (四) 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

  (五)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 [意]葛兰西 《狱中札记》葆熙译 人民出版社 1983年3月版

  2、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月版

  3、 周穗明等 《新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5月版

  4、 袁久红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9月版

  5、 毛韵泽《葛兰西——政治家囚徒和理论家》求实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6、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 《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探索:葛兰西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5月版

  7、 门洪华 《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

  8、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 世界政坛成功之道》 吴晓辉, 钱程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版

  9、 沈壮海《软文化 真实力 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北京人民出版社 版

  10、唐晋 《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年6月版

  11、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出版社版

哲学开题报告8

  一、论文题目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探析

  二、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史

  三、论文选题及意义

  张东荪,一位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湮没在近代哲学史上的政治哲学家。张东荪以其独特的视角,构建了一整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曾大放光彩。对于张东荪在近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现代学者已经有了更明晰的认识。从张东荪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是以其哲学思想为起点,以其民主政治思想为终点。在张东荪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其民主政治思想的关注程度远胜于对其哲学思想的关注。作为一位一生都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政治,试图宣扬并建立民主政治思想的思想家,张东荪在构建其哲学体系的同时,将其哲学思想阐发为其民主政治思想。随着时间的迁移,学者们发现,在研究 20 世纪中国的哲学思想及政治思想时,张东荪的哲学思想及民主政治思想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来,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张东荪的哲学思想与民主政治思想。通过学者们的钻研,学界已经基本明了张东荪哲学思想体系的内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其整个思想体系作进一步的挖掘,为进一步了解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打下基础。

  张东荪是一位活跃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但由于时间上作为哲学家的张东荪在 1949 年后就“死”了,而其在政治上又一直作为反面形象等种种原因,现如今人们似乎很少知道这个人了。当我们再翻开历史的卷轴,我们会发现,张东荪先生是那个年代我们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如果我们说梁启超和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启蒙运动者,那么张东荪就是中国近代哲学底系统的建立人。”这是当时思想界的共同见解,如当时的学者如青,孙道升,郭湛波和贺麟等人就有明确的论断。张东荪在多元认识论之下提出了一系列认识论主张,其中内在关系说,间接呈现说,非写真说是最为重要的三项。另外张东荪提出了架构论的宇宙论以及主智的,化欲的人生观。认识论,宇宙观和人生观,构成了张东荪独有的哲学体系,这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张东荪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就本文选题原因来说,首先,张东荪的思想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不论是他的认识论,宇宙观,人生观,还是其民主政治思想,都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非常珍贵的材料。然后,近 20 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张东荪,而人们关注的热点一直是在哲学上,对张东荪哲学体系的研究。而在 20 世纪上半叶,当时人们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关注绝不弱于对其哲学的关注。其次,不可否认,张东荪是一位哲学家,但就其人生的整个历程来看,张东荪是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来关注政治,同样的,观察政治对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反之,其哲学思想也极大的影响着其政治思想。其民主政治思想不但在当时产生了政治影响,影响到当时政治走向,而且对 20 世纪中国民主进程起到推进作用。所以研究其民主政治思想与研究其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其民主政治思想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最后,选择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研究作为毕业论文,在于本人个人对政治思想研究的兴趣与爱好及对张东荪思想与人格的敬佩。

  四、论文研究综述

  张东荪(1886-1973),字圣心,原名万田,今浙江钱塘人。自幼习国学,受严格的儒家经典教育,曾短暂研习佛学。1905 年官派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哲学,接触西方近代科学与哲学,完成了一个封建士人向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正由于其受深厚持久的儒家道德思想熏陶,中国士大夫身上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在他身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其一生钟爱政治,以哲学的眼光研究政治,作为一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张东荪给后人留下许多着作。

  五、本文创新点

  就本文的创新点来说,第一,关于张东荪先生思想的研究非常之缺乏,而关于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研究更加是凤毛麟角了,而本文恰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

  第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关于张东荪先生的政治思想研究论文中,绝大部分是把张东荪先生民主政治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或者是就其某个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作单个研究。而本文拟把张东荪先生的民主政治思想作个初步分期,研究其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并比较之。

  第三,人们对张东荪叛国案的研究都停留在挖掘事实的真相上面,而本文拟把张东荪叛国案作为为个案研究来探讨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就本文的写作思路与方法来说,按其思想历程而言, 本文拟从张东荪哲学为起点,以民主政治思想为最终归宿。首先对张东荪做出简单介绍,然后对其哲学思想中蕴含的民主政治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其次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做出简略分期,并探讨其民主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理论来源,然后将张东荪与同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张君劢的民主政治观做出比较,最后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做出简单评议。

  六、研究结论

  张东荪不仅是一位建立了自己独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民主政治思想有深入研究的思想家。张东荪自己曾说道“民主思想在我心中数十年如一日。

  因此我敢自夸说,除张君劢先生外,国内最配在言论上对于民主来说话的恐怕就是区区小子了”,而且张东荪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论证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可实施性与具体实施办法,还亲身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从评议政治到干政治,在参与政治活动中阐述自己的民主政治思想。

  而且作为一名爱国自由知识分子,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一点可以从张东荪挑起的玄学与科学论战、社会主义论战、辩证唯物法论战及第三条道路的广泛传播上可以初步窥见。

  但是,张东荪没有彻底的认清中国实际情况,没有看到民主政治的阶级性,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已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张东荪所宣传与主张的是资本主义的改良社会思想,而对于社会主义,张东荪虽然也曾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但张东荪认为社会主义会造成少数人的专政与理性的缺失,其倡导的社会主义思想实质上是改良后的资本主义思想。这也就决定了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最终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但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其思想中的闪光点如关于民主的阐述及将民主作为一种文化来建构的理念不仅对当时民主政治的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建设也有很多借鉴意义。

  张东荪不仅建立了一个哲学体系,而且也建立了一个初成体系的民主政治思想体系。张东荪不仅对民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还对民主与自由、民主与理性、民主与平等、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民主观念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张东荪提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但他关于社会主义应该积极吸收民主主义有益成分的论述对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荪不但从制度及理论层面上探讨民主政治的实现之路,而且将民主政治看作是一种文化或者文明。这一点比近现代一批政治思想家仅仅将民主政治看作是把中国从乱世解救出来的思想方案或工具要更理一步。张东荪认为,民主政治不仅仅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更为关键是的民主政治文化的建立,而这一点与马克思关于民主的显性结构(民主制度)与隐性结构(民主思想、民主精神、民主信仰及民主心理等)不谋而合。

  张东荪虽然提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但其民主政治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七、论文提纲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张东荪生平及思想历程

  2.1 张东荪所受教育

  2.2 张东荪政治生涯

  2.3 张东荪晚年生涯

  第三章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分期

  3.1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之前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

  3.2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至建国前后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

  3.3 以张东荪“叛国案”为中心看张东荪 1949 年前后的民主政治思想

  3.4 1952 年后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

  第四章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4.1 中国传统人性论

  4.2 多元的认识论

  4.3 架构的宇宙观

  4.4 主智的人生观

  4.5 文化的道德观

  第五章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内容

  5.1 民主与自由

  5.2 民主与理性

  5.3 民主与平等

  5.4 社会主义观

  第六章 张东荪与张君劢民主政治思想比较

  6.1 张东荪与张君劢

  6.2 张东荪与张君劢政治观点比较

  结语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评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哲学开题报告9

  一、论文题目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探讨

  二、专业

  外国哲学

  三、研究意义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书《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中第一次用了“历史哲学”这一理论术语。它以哲学思维的方式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而研究反思历史演变规律和历史的意义,这也是历史哲学的重要研究意义。它使人类以一种历史意识的形态取代原有自然法的意识。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对“历史”产生这样孜孜不倦的兴趣呢?就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对自己过去经历过的历史停留在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人们为了在当下的行动中找到根据,总会去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行动根据的来源。所以说历史知识的价值就体现在于人的自我认识中: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经历过的历史能为人类能够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提供了指导和根据。对自我的认识与人性是同一的东西,而人对历史的认识也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十八世纪的个人是历史的结果,并非历史的起点。

  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关心那些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以往时代中的自我认识的历史事件,而非是简单地准确地记起、恢复各种仅仅作为事件的历史,而历史学家只有重新思想了那种创造了他们正在研究的事件的思想,他们才能理解那个事件。这就表明了历史研究与哲学探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切历史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当下之中。处于当代问题的视野中的历史学家,通过重做人的自我认识在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而使这些过去的事情转化成作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的历史知识。

  四、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视角对论文进行撰写:

  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自由为研究重点对象,着重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哲学史上关于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研究与当马克思的历史为主主义中的自由观进行结合,浅析以哲学思维对当下世界历史问题重新进行理解。

  本文地撰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文献方法:

  1.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需要通过对《历史哲学》文献的研究与理解,从而把握其哲学概念的意义。

  2.研究其他哲学家原着,与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丰富文章内容。

  3.对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二手资料进行吸收理解,了解对黑格尔历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清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并对马克思的影响。

  逻辑方法:理解黑格尔整体哲学的精髓,并以逻辑的方式展开叙述,然后整理出黑格尔其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的原貌。

  本文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的观点作为研究重点,在系统地理清黑格尔哲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黑格尔思想中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并对后人及其当下的影响。

  五、总结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其构建的哲学的庞大的体系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而其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庞大的历史感对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看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下,历史哲学在从古希腊,近代启蒙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不同的哲学时期影响下的历史哲学的命运,直到黑格尔在其最具特色也是其思想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历史哲学》中完整的叙述其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精髓可以总结是其强大的辩证逻辑与历史的融合性,并且以古典哲学的方式,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于逻辑与历史的自由之中。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全世界沟通融合的局势,而如何更好的在全球多元化中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契合点,我认为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去寻找多民族共通点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西方强大政治文化背景下,更好的理解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与趋势,就能更好的在全球化中争取优势并参与全球化构建。

  当今世界格局下,我们应该为世界历史负责,尤其在世界局势紧张的地区,中国更应该作为一个大国,肩负自己的使命。而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会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

  六、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历史哲学的研究意义

  0.2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1 黑格尔历史哲学及其自由问题产生的背景

  1.1 历史哲学产生前史

  1.2 历史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3 德国历史哲学的兴起及其对自由问题的探讨

  2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历史与自由的统一

  2.1 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与对自由的理解

  2.1.1 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

  2.1.2 黑格尔对自由概念的理解

  2.2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

  2.2.1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一种态度:朴素的抽象态度

  2.2.2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二种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

  2.2.3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论

  2.3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实现自由

  2.4 自由在历史中的实现

  3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

  3.1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自由观思想对马克思现实自由观的思想的影响

  3.2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哲学开题报告10

  论文题目: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xxxx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指导老师:**

  一、选题的依据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我感觉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命的关怀尤其强烈,尽管也有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但这些问题多少都与人的生命存在相联系。他们探讨了人的生命本源、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无一不凝聚着先哲的智慧。而阅读《庄子》,我们不难发现书中充满着关于生命及其本质的思考和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表现为对人们茫然疲惫而生、漂泊不知所归的生命状态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困境以及如何实现其内部突破的思考。而庄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后都落脚在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然”。在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道论传统的基础上,庄子将道家的“自然”思想发扬丰富,终于形成了其有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的生死观。这是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庄子生命哲学的研究,追寻其时代背景,揭示其生死哲学的观点,探寻其生死的精神超脱和全身之道,凸显“自然”思想在其生命观中的地位,以便十更好地认识庄子哲学,把握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意义在于,庄子生命观是古人以自己的毕生体验总结出的安身立命之道,饱含着古人的生死智慧。虽时代发生了变化,但生死的哲理仍闪耀不朽的光茫。特别现在生活富裕了,人更惧怕死亡的威胁,面对死亡谈之色变,想长生不老,追求永生。学习庄子生命观后,就会知道生死乃昼夜之变,生乐死安。庄子那善待个人,关爱生命的宇宙情怀和守朴贵真的哲学思想,将为现代人的完美生活提供历史借鉴。

  三、文献综述

  1.“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认为庄学中之政治哲学,主张绝对的自由,盖惟人皆有绝对的自由,乃可皆顺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主张绝对的自由者,必主张绝对平等。庄学以为人与物皆应有绝对的自由,故亦以为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凡天下之意见,皆无不对。庄周保全自己的方法就是抱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这种办法和理论就是庄周所讲的“逍遥游”。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书中的个性自由精神,是直观地、直接地、表象化地掩饰或呈现在庄子其人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之中。可以说《庄子》一书,与其说是关于自由的理论,不如说是展示自由的艺术。庄子其人的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只是咋看美学与艺术的领域里,才得到了真实的实现。《庄子》的美学观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精神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庄子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生,以美学的道路来解决哲学问题,只要表现在物我两忘的审美关照、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价值取向、“游”的审美趣味、“至善至乐”的审美境界。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命定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也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基础。不幸的一切命定的必然,人们为之无可奈何,所以莫若忘怀一切矛盾和差别,达到思想上的绝对和谐,也就是进入自由境界。庄子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命定论的基础上的。庄子的精神自由要摒弃一切感官的作用,直接去体验最高最根本的存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庄子哲学中有神秘主义或直觉主义。

  朱松美在《<庄子>对个体生命的张扬》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在复归原始无望的情况下,庄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体认最终落实到精神的自由与进遥上。道家特别是庄子对人生的关注,则是抛却一切外在束缚和限制,突出个体生命存在,张扬个体人生价值。重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本质。庄子精神自由的获得以“体道”为依据。通过对“道”的体认,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在大宇宙中解脱精神负累,是庄子张扬个体生命的人手处。

  单红在《<齐物论>自由思想研究》一文中庄子在个别篇章里也显示了对艺术和审美的否定,当然庄子对于大美和小美是有区分的,庄子反对的是囿于小成的小美,而对于道性之大美是充分肯定的。通过对庄子的悟道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知道,庄子把人从“未悟道”提升到,’,晤道”的方法是直接由道至道,任何折中和迁回的方法是为庄子所不取的,庄子就沉溺在自己的悖论当中只做形而上的努力和思考。该文认为审美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是有其必要性的,它在个人悟道和奔向自由的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刘红红 、张玉春在《从“逍遥游”到“人境庐”——论庄子思想与传统士人出世隐逸人格在魏晋时代的确立》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格形态具有“入世”和“出世”的二元对立特征,其“出世隐逸的”一元导源于庄子的“逍遥游”思想,确立于魏晋时代。正是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环境,为士人“出世隐逸”人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内外部条件。从庄子的“逍遥游”到陶渊明的“人境庐”,不仅展现了魏晋士人充满艰辛曲折和悲愤痛苦的心路历程,而且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于世事红尘之外找到了一个身心栖息的家园。孔子研究 20xx 年第 4 期付粉鸽、马得林在《法天贵真:庄子技术观的生命哲学解读》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具有强烈的生命取向,是关于生命的哲学。其生命哲学以“道”论为中心,以自然生命为本位,以实现自由为最高追求。在生命的观照下,形成了庄子独特的技术观,它以体悟生命为核心理念,以自然与自由的统一为技术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以天合天”为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因此,这种独特的技术观可谓是生命技术观。庄子的此种生命技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现代人借鉴。《自然辨证法通讯》20xx年第一期葛西强在《论庄子的生命美学思想》一文中论及庄子生命美学的心灵旨归时认为庄子哲学以心灵中的宇宙大化生命境界为参照,他着重阐述以下内容:庄子有关个体感性生命的心灵的内在净化历程(去累、守宗与无己);净化明后所形成的.自由而和谐的虚静化心态,以及将这种心态推及贯通于大化宇宙所得到的至高生命体验—天乐境界;在心灵中营构的以庄子生命之道为基础的“道境”,庄子心目中的终极愿望—在“道境”中游心逍遥。

  2.自然生命观的本体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了黄国荣的《胡适对<庄子>的看法和研究》一文,改作者认为胡适对庄子哲学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只是一个达观主义。这种达观主义的根据,都在他的天道观念。庄子的人生哲学,也只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八个字。最终,胡适得出结论:“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道论”涵盖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但是,庄子的“道论”是借助于“道路”、“途径”、“方法”之类的原初意象来表示的。徐克谦同时认为“安其性命之情”是庄子对“命”的安顿。人生德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就蕴藏在“命”德吊诡与悖论之中。“命”的存在,使人的生命受到限制,感受到不自由。但是,“我”之所以存在,就因为“我”有个“命”,有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命”。如果离开这个“命”的独特性,“我”也就不能成其为“我”了,“我”也就死了,没“命”了。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的道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体的(现实)世界。庄子认为世界整体的道构成了人的本体和命运。但是,只是在人类之初和人生之初,人才是与其同体或同一的。因而也只有这时,人生才不会产生问题,人生才具有意义,社会也才能安定和平。庄子指出了回归于道的唯一途径是安命。所谓“命”指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的作为整体的世界(发生于其内的所有或任何事情)或者说道。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庄子有着很强的命运感,并要求着安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命运中主动把握自己生命的人。除了命运之外,还有人施展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技巧的舞台。在这种施展中,生命中自由的一面得以展开。

  陈绍燕在《庄子养生说发微》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说以宗道顺化为宗旨,以避祸存身为前提。“纯素之道,唯神是守”突出了养神的重要性。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节度食色述及了养形的基本方法。庄子形神相济、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时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史哲》1997年第4期王富仁在《庄子的生命观——庄子《养生主》的哲学阐释(上)》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主》是直接建立在《齐物论》哲学框架之上的。庄子之“道”是以“个体”观“整体”,是作为个体的平民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他的“道”不只是一个“天地万物”的总名,而还是“天地万物”的本身。庄子之“道”是个体的平民知识分子依照特定的感受方式和思维路线主动建构起来的,是有其主体性的,也是有其主动性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养生主》所体现的庄子的生命观做了更加细致而深入的解读。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庄子的世界产生于客观存在的“道”,依存于客观存在的“道”。在庄子看来,“道”是原始的、根本的、第一性的;世界万物是由“道”派生的、是从属的、第二性的。同时庄子不认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为最高的知识是对客观的“道”的体认。因此,我认为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的基本思想,但老子哲学的基本着眼点是欲取先予、无为而无不为,还不想超脱现实,而庄子哲学的着眼点却是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完全摆脱现实。追求超现实的精神自由,这是庄子哲学的突出特色,对这一特色的理解不同,是分析庄子哲学思想时产生分歧的又一个原因。

  黄烨在《庄子的生存哲学》一文中认为庄子的道的理论内涵是指:道是物的本根和始源,道不是本根之物和始源之物,道在物而不是物。“道”既然是物的本根、始源具有创生性,他不仅生天生地,而且神鬼神帝,万物因它而变化,生命个体当也有它产生。“道”不仅是无生命的万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人的形体、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的,也是由“道”赋予其存在根据的。人的整个生命,从形体到精神,归根到底都是“道”赋予的。庄子坚持从宇宙自然中去寻找生命的本源,排除了彼岸神秘力量在生命创生中的作用;坚持立足于宇宙自然的立场来看待人的生命价值,表现出了重生珍生的价值取向;坚持将生死纳入宇宙自然之中,对生命关怀具有乐生安死的现实品格和超然思想等等都体现了庄子人生哲学的理性色彩。

  廖静梅在《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文中认为庄子将玄之又玄的“道”化生为实在存有的“气”,把创始生命的“道”形象地展现于实体的“气”中。在混沌之中,产生了“气”,“气”的变化生成了形体,随于形体的转化而形成了生命。“气”聚则生,“气”散开则死。生和死融于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遵循于“道”的自然交替和轮转之中,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死生一也”。同时,系统地阐释了庄子出世、达观的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又着力地从其惜生、顺世的哲学层面探究了庄子生命哲学中积极、入世的思想内蕴,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整体内涵,建构出了庄子生命哲学的完整体系,客观地展现了庄子达观、超凡的生命智慧。

  冯登山在《先秦诸子的生死观》中认为以庄子之学中国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代表着当时的某种时代精神。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庄子继承老子之道而又“与时俱化”,认为人之死生乃“气之聚散” ,它“自本自根” 、 “方生方死”。庄子重生而不贪生,乐死而不轻生。庄子追求全真保性,顺物安命,提倡“心斋”、“坐忘”、“见独”、“逍遥”的思想,与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死生有命”等生死观颇有不同。庄子的生死观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可以说,它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消解了死亡的悲剧意识,化死亡的忧惧感为精神的至乐感。

  殷虹刚《论<庄子>的生命智慧》一文中认为庄子对生命的关怀可以分为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的“保身”“尽年”和“体道”“养生”两个层次:前者是在乱世中求生存,多少带点无可奈何的意味,但后者是庄子在天地间的主动体道,是对生命真正的解放。它不仅透露出庄子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与珍惜,也体现了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欲拯救役役众生的慈悲情怀。

  蒋学飞《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一文中认为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生哲学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部分。庄子的人生哲学注重精神自由和自然无为,尤其是庄子直面人生困境,提出了突破和摆脱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庄子一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他是在困境中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同时又在困境中提出了超越。困境和超越伴随了庄子的一生。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对庄子人生智慧的研究,有助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摆脱情感、物欲的困扰,有助于人们遵循自然和利用自然,有助于优化民族性格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道”是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所言一个人为了安命,必须先行齐物,即放弃世界中存在着物我、彼我、是非(真假)、善恶(好坏)、美丑、等区分的俗见。正确的心态是不扰乱人心的俗知,不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区分,而是要返归于常心,达到明的状态。其次要做到“心斋”。人们要停止其心灵的正常活动:不去感觉、思考、感受、意欲等等,才能做到心斋,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各种各样区别的观念。这样,人们便可以安命、进而最终回归于道了。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高峰的论文《冯友兰论庄子哲学》,该文作者认为冯友兰将属于设计之下黄老之学的宇宙观把“无”看作是“气”,涉及了气性论的问题,他接着区分了庄子学说中“坐忘”和“心斋”这两种修养方法。从《庄子》文本看,“坐忘”是一种心理上的混沌状态;“心斋”则是一个“唯道集虚”的问题,与集中“精气”有关,所以冯友兰认为这和两者方法是不同的。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养生主》的核心是“缘督以为经”。养生的真谛在于: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但要找到缝隙,心首先是虚的,不能为功名利禄所充满。以虚的心来面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缝隙才会向你敞开,你才会在这个世界中自由遨游。同时他也认为,庖丁解牛是生命自由得以展开的一种方式。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达到道的境界主要有三种方法“守宗”、“心斋”、“坐忘”三种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守宗”重在排斥外物对神秘直觉的干扰;“心斋”则是完全封闭人的感官;“坐忘”首先排斥了大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的“仁义”与“礼乐”,然后叙及“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三种方法虽然稍有差异,但却殊途同归,就是要排斥人们正常的认识方法,而采取一种神秘的直接方法。

  李振纲在《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一书中认为庄子关注生命的方式思考的是始终人世间中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他的“养生”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的拥挤的世态环境中找到一个歇息之地。庄子强调心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这种态度或思维方式对于“养生”来说是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养生之“主”了。

  张尚仁在《庄子无为真性的养神之道》一文中认为庄子最重要的知识是养生的知识。养生的重点是养神无为,真性则是养神的根本途。无为对养生之所以重是因为无为是大道的本质。而养生必须使人的精神符合大道的本质,符合大道的本质则是人的真性精神,养生要做到保持无为真性,做任何事情都要神情专一。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近现代的哲学思路作文本分析,求证相应的理论和观点,并整理成相应的体系。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重点是探讨庄子思想中的“自然”概念何以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为了论证这个问题,本文以三个部分,从庄子生命观的体现、本体和方法来证明“自然”概念贯穿在庄子生命观的始终。

  本文的难点是以“自然”概念为核心,尝试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庄子生命观。鉴于庄子生命观在庄子思想中的特殊地位,试图从庄子生命观的视角对庄子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政治哲学都有新的解读。庄子的思想固然很博大,其核心思想固然是以老子道论为基础的一种延续,但庄子思想有别于老子思想并具有其独特魅力的地方在于庄子思想的落脚点都是其生命观,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本文就以“自然”概念作为突破口,重新诠释庄子思想的精华。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庄子的生命观贯穿道整个庄子思想中去,理解庄子在其所处的时代是如何面对与超越生命的困境的。写作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现代哲学的视角再解读庄子的精神,希望能对当下人们面对的生存困境提供一些理论和精神上的解决办法。

  六、论文写作提纲

  一、庄子的生命观体现为“自然”

  1.“自然”是生命的本真(礼法是生命的束缚)

  2.“自然”是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逍遥无待的境界)

  3.“自然”是生命价值的标准(至人、神人、圣人)

  二、“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1.“道法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逻辑本体

  2.“气” 是庄子对生命本源的理解

  三、达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1. 自然的本质属性是虚静

  (1)离形去知:心斋、坐忘、去独

  (2)致虚守静:知恬交养、缘督以为经

  2. 自然境界的认识论——齐生死于道

  (1)重生乐死

  (2)以理化情

  3. 庖丁解牛:由艺术体验升华到自然境界

  (1)“顺”——人与“器”的关系

  (2)“游”——人与“物”的关系

  七、参考文献

  [1]郭庆藩。辑庄子集释。 [M].中华书局,1961: 7.

  [2]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 8

  [3]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9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4

  [5]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钱穆。庄老通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9

  [7]王葆玄。老庄学新探[M].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5

  [8]崔宜明。命运观念的起源和理性内涵[J].中国哲学史,1996:3

  [9]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4

  [10]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11]唐雄山。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诊释与重构[M].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8

  [13]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J].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1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

  [1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哲学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毕业设计开题开题报告12-01

体育开题报告12-23

机械开题报告01-06

电气开题报告11-30

学校开题报告12-01

开题报告大全12-02

规范开题报告12-03

开题报告的范文12-04

开题报告模板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