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汇编1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
转眼之间,在大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回过头想想,感触很多!当时我们在高中那么辛苦,就是为了今天的大学,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但是当我们真正的进入了大学,才发现,大学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相差太多,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天堂。当时的“天堂”是我们在疲惫之极强撑着看书的动力,是我们对自己“起早摸黑”的一丝安慰!
但是今天的我们这是怎么了?上了大学就等于将来有保障了吗?以前我只是听说过大学生的生活安逸,上了大学才真正体会到,也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会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会在社会需求增长的今天失业!我想是因为我们的认识不够。
我看网上有很多人在说今天的企业不负责任,没有社会责任感,它们是造成今天大学生失业大军的罪魁祸首,但这真的应该是它们的责任吗?或许这是一些人推卸自己责任的说法?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责任来管一个可以自理生活而什么都不会的人,或许不负责任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忽略了自己!
接近一年的大学生活给我的一个最大感受就是:我们什么都不会却什么都没有学到!!!
自己在有时候会时不时的想起今天的社会局势,都会感到无形的压力,父母把我们养这么大之后还要担心我们将来的生活,而我们是否想过父母将来的生活?上大学后的两个月里,我也是安逸的度过的,但是后来想到自己在高中时的付出,想到自己上大学的最初目的,我
才醒悟,才决定重拾自己的理想!我现在时常在想:四年之后我们能学会什么,四年之后我们能干什么,现在才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父母经常跟我说的学好本领的必要性,才明白我需要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明确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与能力划等号,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的关系。在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东西并不像从前,需要当代大学生更多的能力,把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择业、从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等。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勤奋学习、积累知识,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启迪思维、发展兴趣等。
大学时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衔接的桥梁,要想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良好的适应,最好要在大学这个缓冲段做好准备工作。所以我首先要树立一个乐于奉献的价值观个服务社会的做事原则。现在我是班里的团支书,感觉到了自己也有一份责任,于是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把工作做细做好,随时为团组织的利益与形象考虑。并且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加强集体主义管念,积极为团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的我们可以说是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正是我们要学习技能的时候,所以我们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尽管学习的时间少了,但是学习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而且大一大二也正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我会抓住这个机会,努力拼搏为将来的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在这学期积极参加一些竞赛,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充
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养成自主、主动学习的习惯。大三大四是专业课学习阶段,我一定要体会专业技能的本质,抓住重点,不忘细节,争取“术业有专攻”,并能在大四毕业时考上研究生,然后继续深造,知道自己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最终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力争有所表现,并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总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大学四年,四年时间不断,但也绝非漫长。大学四年是我们重塑自我,脱胎换骨的时期,四年的时间决定了我们今后生活的质量,甚至是我们生命的质量!!!
总之,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坚持终生学习的思想和意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思想壮大自己的灵魂,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热情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时刻不忘为积累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准备。同时努力做到智商与情商的强强联手,思想道德和智力头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终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打好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韧者强无敌!努力拼搏,只争朝夕。我坚信事在人为,我信奉实力才是王道!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
这一学期的时间快过去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虽然比较浅显,但经过我自己认真分析调查研究,收集材料,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的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这近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
1、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内容为“学会欣赏与宽容,学会总结与评价”,在课题实施之前,我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科学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飞跃。同时我还在收集有关合作学习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与宽容,总结与评价的资料,为在科学课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而铺路。
2、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首先,我力求做细课堂教学,认认真真地备好每堂课,认认真真地上好每堂课。课前、课中、课后及时做好反思,写好随笔。遇到问题及时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收获及时与同组成员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课中大胆进行实验,并主动邀请课题组的其他教师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指导。
二、在本学期取得的一点成绩:
1、 使学生学会宽容他人、欣赏他人 ,合理的总结与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会赞美别人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成功者不要吝惜赞美之词,这样在相互鼓励中可以增强学生信心和力量。
我首先在小组合作汇报时做好示范评价。如“你们组阐述的观点基本正确,举例恰当。”“每个人都有新的想法,回答有创意。”后来请同学模仿着评价小组的发言。但学生们的想法总是有差异,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组的意见时,就打断他组发言,迫不及待的要说。我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意见,尤其是小组4个人的意见更要尊重,并建议:评价他组发言时,最好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倾听他人完整的发言后,再加入自己的想法来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能有如下发言“你们组说的我们组也想到了,只是还有一点补充”,“我们组的意见和你们组不同,……请大家参与意见。”
我认为只有组内的交流还很不够,更重要的'是形成组际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在检查别人的发言时,也修正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形成相互研究、探讨,取长补短的合作气氛。由于采取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全体学生积极向上,激励了学生的发明创造。
2、自己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使教学方法得以改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得对加强,还原了科学课堂原有的生动、多彩。
三、 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虽然好的想法很多但是不注意记录。形成的文字材料比较少,很少将自己的观点转写成论文形成理论进行交流,同时子课题实施过程中,自己反思的比较少,以上这些方面要注意该正。
2、虽然本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够。有很多实践性、研究性的工作还不够深入。所取得的成绩也不是很大。在今后的课题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开拓创新,促进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推进,为圆满完成课题研究实验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断地努力、奋斗!
1.建立青年教师协作组,抓好教学基本功
首先,成立各部门参与的青年教师协作组,制定培训方案,使青年教师在最短时间里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第二,组织青年教师全员参与的板书、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比赛以及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教学五项”竞赛活动,以赛促练,快速提升教师基本功。第三,聘请教学骨干及有经验的教师做“如何备好课”和“如何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的专题讲座。同时,学校根据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及时对新教师进行考前复习、考后质量分析、教学经验交流等相应的指导,使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2.以学科课题研究活动为基础,提升教师适应能力
学校采取“听、说、读、写”的方式,全方位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与学的研究,通过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使新教师尽快驾驭课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选择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设定“教学示范岗”“义务辅导岗”等岗位使青年党员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分层管理,从解决身边具体问题入手
具有研究意识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基础。但是,青年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对他们的培养也需要分层实施。我们打破教龄的界限,将青年教师按能力划分三类,即优秀教师、一般教师和薄弱教师。吸收优秀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确定个人的科研专题;一般教师以具体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材使用研究为主,确定自己的课题研究专题;薄弱教师不承担课题,以备课组活动和学校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为主,促进基础能力提升。
4.以科研课题为导向,引领课题研究活动
以科研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基础,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所遵循的原则。注重校本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学校倡导青年教师树立“我的问题,我面对,我解决”的理念,注重过程,注重成效,在研究课题中把申请的大课题具体细化为方便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小课题,切实突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在校本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注意抓好三方面工作。首先,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实践,经常与自我对话,促成自我反思的经常化。第二,引导教师关注案例与课例的研究,在研究分析过程中,读懂别人,弄清自己;在借鉴别人时,生成教育智慧,发展自己。第三,引导教师开展系列化的专题研究,提炼实践研究中的问题,形成有价值的课题,开展系列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快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核心。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为教师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铺路搭桥,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锐意进取的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3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改形式下,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还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证。
《变废为宝》这一课题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经过稍微改变或组合变成有实用价值的用具或装饰品。在这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实践活动。如调动学生收集废旧物及相关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充分利用这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针对学习《生活中的`垃圾》这一课,学生对生活中的废物利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六(1)班的同学通过讨论,制定计划,提出问题:如何把生活的垃圾变废为宝。
三、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同学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综合其它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等。
四、课题研究对象:
该课题以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为实验的对象。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收集废旧物的有效途径。(观察法、以收集为主)
2、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观察法、以对比为主)
3、废旧物品的再创造。(成果展示)
六、课题研究预期达到的目的与成果展示:
(一)预期达到的目的:
1、促进同学们探究性学习的发展:
2、促进指导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3、展示同学们的动手力和创造力。
(二)成果展示形式
1、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的研究分析报告
2、学生的调查表
3、变废为宝的作品展示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施的阶段设计
本实验的实施是从20xx年4月到20xx年5月。我们准备分两个阶段,进行本课题研究。
1、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4月)
(1)实施修订后的课题实验方案。
(2)20xx年4月分组同时研究收集废旧物的有效途径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最后,废旧物品的再创造。
2、总结阶段(20xx年5月)
(1)小课题结题申报。
(2)撰写小课题结题报告。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4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获取探究信息及如何去进行自主探究。因此,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课程资源显得非常重要,而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极其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探究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把开发的课程资源利用于课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一定的资源帮助下,完成即定的探究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2、研究意义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面对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繁多,杂乱,不均衡”等问题,开展分内容、分形式的研究,并通过实践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获得真发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从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注重实用的实践研究。
二、关健词概念界定
对于“课程资源”一词,国内外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目前一般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或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电视节目、工厂、农村、科研院所、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
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比较典型的有教材、学科知识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概念。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开发和利用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如针对初中物理课程,开发、整理对应的教案、课件、图片、视频、实验、课堂练习、试卷、拓展的课外小实验、相应的课后阅读材料,并进行归纳。把整理好的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由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学会创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学案,从而促进物理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研究内容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分块进行课程安排,对各块内容,根据内容特点,确定开发课程资源的形式。并对开发的各种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课程开发的各种资源能否切合学生学习实际,能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否在互学互助中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获得发展,这些都与教师个人的课堂引导、教学方法及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合理应用有关。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创设问题情境,还是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及课堂练习活动和同伴互助活动等,都必须注意相关的时间安排和课程资源的内容形式进行一定的取舍,以及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应注重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指向性和挑战性,更应注重有效性与实用性。
四、预期创新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宽松、风趣、幽默、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会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来学习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并将这种思维和方法运用于学习其他学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有价值的辅助资源,使课堂教学在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推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一支有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整合、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广符合物理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实际的经验与模式。
五、研究方法及步骤
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形成研究成果的验证证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与实验,对新出现问题进行辨别,选取最佳行动方案,开始新的情境创设研究和实验;
(3)案例研究法:在新课程的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模块之间,不同系列之间,不同的具体探究案例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在同年段不同班级、同类群体之间进行横向对比,探究有科学依据的物理情境创设新理论;
(4)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具体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探索有效的物理情境创设新模式,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探究式教学体系;
2、研究步骤
(1)20xx年5—6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申报研究会,广泛搜集、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提高对课题内涵的认识,制定研究计划,落实具体任务。
(2)20xx年7~12月,按内容对初中物理课程进行分块,课题小组成员按块搜集整理资料,把各部分内容对应的教案、课件、图片、视频、实验、课堂练习、试卷、拓展的课外小实验、相应的课后阅读材料,并进行归纳,建立初中物理课程力学资源库(由刘颖、张振负责),电学资源库(由杨文丽、王日恩负责),热学资源库(由何新姬负责),光学资源库(由郑智友负责)。并在课题小组内
进行讨论、研讨,形成一系列有效的课程资源系统,课题组成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3)20xx年1~6月,全面实施阶段。课题组研究重点放在把已开发的各种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课题组成员进行公开课汇报,在课堂上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课题组开发的课程资源,并与普通课堂进行比较,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内容。课题组成员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及论文,并将其汇编成册,鼓励成员在CN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为本课题下一阶段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4)20xx年7~12月,利用课堂教学渗透有效的课改思想,构建目标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在这一阶段,注意将课程资源进一步系统化、合理化、完整化,并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注意延续性,并通过各种评估方法,评估课程资源应用在课堂中的作用。各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文章力求在CN刊物发表。
(5)20xx年1—6月,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全面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建立一套完整的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体系;并接受评估验收。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可对以上步骤作适当调整后滚动进行。
六、成果呈现形式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形成系统的初中物理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的内容有效,贴近初中物理课堂。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来源于课堂,形成于课堂,应用于课堂,对初中物理课堂带来一定的成效。
1、整理收集一系列完整有效、实用的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收集汇编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成员的公开课教案、实验改进方案、优质课光盘、学生学习成果汇编、研究论文汇编、中期及后期研究报告等。
3、收集汇编一系列课题组成员的各种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包括论文获奖证书、教学比武获奖证书、指导学生参赛获奖证书、各级政府表彰荣誉证书等。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5
课题题目: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由XX老师申报的课题《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现根据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县教研室对课题立项开题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1.校情、学情的分析
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县中招录取中的批次状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学校应该当之无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
在别的学校不起眼甚至说瞧不上的学生,换作在我们学校可能都要被当成宝了。
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习成就感不强,自我效能感意识不强,学习中的求助意识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比如,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走进教室,跟学生介绍学科学习的情况,给学生鼓舞士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们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调适月,学校组织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做好适应高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我们一贯强调,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坚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学习一定能上新台阶。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学习的问题今天处理完。不让学习问题无限积累和放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设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结果却是很现实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岂是一日之功。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越来越多,不断打压着学生的士气。再加上他们不能正确的归因,有些学生甚至就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把学习落下了。可这一落不得了,等什么时候悔悟过来了,再想赶上来,又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喽。
这种消极的情绪会不断蔓延、传播,传染给周边的学生,甚至会传染给教师。时间一长,有的教师,就给学生磨的,没脾气了,也没斗志了。有一些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就断定这个学生不行了没希望,也不管不问他了。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皮革马利翁效应”的现象,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学生自己便更自暴自弃了,如此下去,就会走向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作业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学校结合县局开展了几届岗位业务大练兵活动,常抓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各教学环节的检查落实情况,成效显着,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的想法坚定不移。
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我们给学生使用的作业或者说练习,一直以统一订购的同步作业为主。经过多年的使用,我们一致认为,对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大适用,难度较大。教师讲解也没有针对性,容易的一点就过,把那些相对难一些的题反复讲,那些我们心目中的“好生”才勉强领会,大多数学生简直就在听天书。这样的课堂教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知道练习作为教学过程五个环节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的重要性,尤其对于理科的学习更甚。练习是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
我们曾经也鼓励学生自己去书店选购一些练习。尽管市面上的辅导资料十分丰富,但真正适合我们学生的真的很少。有的学生买了一本,却也很少看。
总之,普通高中教学课业繁重,学生课外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而且很多都是机械的、重复的作业。导致学生厌学怕做怕听,作业抄袭成为常态,学业成就低下,严重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甚可以说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渐渐地,受不了的辍学了。坚持坐下来的,还有一部分要为全县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垫底,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无法顺利学业达标。
(二)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紧密联系学校、教师、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所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实践研究,遵从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务求实效、从小处着手,认真研究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教师在实践中主动反思,从局部入手,从当前入手,研究实际问题,提出课题。在困惑中学习,在迷茫时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1.通过作业分层的设计研究,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加大备作业环节的份量,促进教师有效备课、有效上课。
2.对作业布置从关注量、关注批改次数到关注作业目的、关注作业质量的转变,让学生有效的、及时的巩固知识。通过作业分层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能吃下的、爱吃的“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3.通过作业分层的实践研究,促成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畏难情绪减弱,学习进取心增强,学业成就提高,最终必将反映在学业考试达标情况上。
通过作业分层设计实践与研究,有针对性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作业,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充分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有效的学习参与度,进而促成学困生顺利学业达标的同时,亦不至挫伤优等生的`进取心,给予我们的全体学生都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学习经历。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摸底实验各班学生生物作业情况及学生学力情况,并梳理分类。研究每课时布置作业的数量、质量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时间量。
2.研究作业布置与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
3.研究作业的分层设计,丰富作业的形式,重视作业的层次性、差异性、梯度性、可选择性。
4.研究作业的批改,提高作业反馈及评价的有效性。5.研究学生自己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律性。
6.研究建立作业档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好题集”.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1)专家顾问
XX同志,在教育科研方面经验丰富,将在理论上给以指导,在课题实施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帮助和建议。
(2)负责人:
XX老师长期任教高中生物教学,教学经历丰富,学历层次较高,业务能力较强。两位老师,年轻力壮,工作热情高,扎实肯钻,责任心强,从事课题研究的意识和意愿强。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对象为高二年级5个班级,XX老师任教这5个班级,步调一致,有利于协调配合。
(3)成员:
XX老师,分别是各实验班级的班主任,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将积极配合课题组工作安排,作好学生的思想稳定、观察学生学习动向等配合工作,确保课题组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2.科研手段
(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情况和资源进行查询,搜集相关研究的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先进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等,在一定的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调查法:在课题研究的开始、进行和结题时,将对学生进行单项或综合的调查,调查学生对做作业的观点、态度以及对完成作业的信心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研究的行为和方式。利用对比研究比较课题实施前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业成就的变化。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对收集到的个案的材料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
(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反思,及时撰写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3.保障方面
本校一贯重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着优良的学习和研究传统,20xx年获得XX县“教学研究先进学校”称号。学校教学研究氛围浓厚,先后主持承担过多项课题研究。
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研究十分重视,将从经费和激励机制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8月)
撰写课题研究立项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组建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分工协作。
交流研讨,增强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形成对研究的认同感。
学生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对作业分层的态度认识和心理倾向,并加以分析和梳理。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纲要、高考考试说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学习和整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研究手段,指导本课题研究的操作和目标落实。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
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1.做好课题立项及论证工作。2.学生学力分层的研究。
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以往考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情况,研究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作业分层的分组。同时任课教师与班主任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要量力而行,二要强调合作互助,三要避免歧视,四要坚持。
3.作业的层次性、多样性的研究。
①口头作业②随堂练习AB
③课后作业(共同+自选)
④学生自愿选择自行汇总的知识网络图、错题集、好题集⑤章节测验AB卷
4.研究作业的批改,提高作业反馈及评价的有效性。5.研究作业布置与教学三维目标、考试纲要之间的联系。6.对学生典型个案进行跟踪观察研究。第二阶段:(20xx年3月-6月)
1.收集学生作业,形成作业档案。对前期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
2.对学生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学业成就进行对比研究和省察。3.进行经验总结,撰写相关论文,适时发表交流。4.进一步研究学生自己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律性。5.集中展示学生优秀“错题集”、“好题集”等。
(三)总结阶段(20xx年7月-8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完成时间
预定于20xx年8月结题。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6
时间:20xx年5月
立项号:XKT2013597
课题名称: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研究
负责人:杜三妮
所在单位:岚皋中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深化,在近几届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以下现象:
(1) 一些学生对所学过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以及定义等,不能准确表述,甚至连平时学生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不例外;
(2) 一些学生虽然对于课本上的概念、公式等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遇到题目,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3) 还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完成的习题量也不少,但是仍然没有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在作业和考试中仍然经常出错。长期下来,这些学生虽然学习态度十分端正,但成绩却不能有效地提高,更有甚者逐渐沦为“差生”。对于以上这些现象,往往会笼统的认为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不高,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我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仔细研究学生的解题过程后认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提高的障碍之一就是数学阅读能力较弱,这是目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数学阅读能力的障碍造就了一批数学学习的”差生”。
因此,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中学生学习效率。所以确定开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研究》这一课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有相同之处,都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和信息载体吸纳加工的过程,包括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理解力。就是把新的概念或结论纳入到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使之获得明确意义的能力。
2、语言转换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图像语言、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三种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之间,或在同一种表达形式的数学语言内部进行转换的能力。
3、语言表述能力。是指学生能正确地把解决数学问题的观点、思想、方法、过程、结果等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出来。
4、概况联想能力。就是根据问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分解、组合、交换、编码和加工处理,通过联想、归纳、类比和转化,从中抽象出问题的本质,进而辨认出其对应的数学模式。
5、有效猜测能力。指学生能够根据已知信息,不被问题的类型、表面现象所迷惑,最大限度地分析和估量所提供的具体材料,运用数学公式、定理或生活常识去推测、判断和发掘有关的结论,从而做出有效猜测的.能力。
6、直觉创新能力。指学生在阅读中依据一定的个人体验,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为基础,通过感悟、猜想、合情推理等直觉的认知活动、理解活动与发现活动,对要解决的问题从逻辑意义上的认同过渡到心理意义上的认同,进而超越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渐形成一定的直觉思维能力。
本课题从实际出发,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搜集整理高中学生有关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总结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研究寻找培养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努力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语言应用水平和数学阅读能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学习研究国内外文献,学习与数学阅读相关的文章,理解数学阅读能力的内涵,数学阅读能力的标准、衡量方法;
2.学习研究文献,搞清楚影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3.针对所带学生学习中的学习状况,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成因,采用科学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4.结合学习文献心得体会,结合自己所带学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思考,抓住自己学生的特点,初步制定一系列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案;
5.在所带学生中进行初步尝试,落实自己所制定的方案,及时反馈,进行分析调整,改进完善自己设想;
6.改进后的方案实施,跟踪分析,反馈调整,积累数据资料,形成成熟方案;
7.对比与分析:进行与同层次学生与受试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测量对比,进行分析,检验方案的效果;进行测试前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测试与分析。
8.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反思总结工作,形成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和经验教训,顺利结题。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
主件:结题报告
附件:
1、立项书复印件。
2、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并打印成册。
3、高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调查报告。
4、高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访谈实录。
5、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文本及电子文档)
6、研究论文汇编
7、教育叙事,随笔等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教师观念、教学理论、以及策略研究的不够,历史课堂教学依旧不能脱离陈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如:
1、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确立,课堂上还是以老师讲为主。
2、教学内容与学生脱节,课堂上只见内容不见学生。
3、课堂上或是学生没有生成,或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蜻蜓点水、束手无策。
4、课堂还仅仅停留在预设的忠实落实上,没有学生的生成,教师把预设的完成作为评价课成功性的唯一标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从而使初中历史教育的时效性大大降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教学中的教师更多一些创造性,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角色落在实处,叶澜教授提出的生成性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性教学即是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产发新的资源,在新的情景下推动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使得教学更加原生态,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课堂的生动可变性。“生成”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课前“预设”来说的,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详尽的课前预设,和课堂上对教案的圆满落实。而生成性教学则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重视课堂上的新生成的资源并给以有效利用。显然生成性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教学的鲜活真实性。这是由生动可变性导致的,我们虽然不否认教学的规律性,但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课堂现实中却充满着很多不可知性,不可预测性,这是由知识差异、性格、习惯不同所决定的,我们只有正视这种差异,展现这种差异,还原学习的本来面目,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成长。生成性教学的提倡就是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使课堂呈现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界定
生成 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所谓预设,就是“事先筹划”,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的设计和筹划。而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喷射出涌动的灵感。
生成性 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学 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在预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并且引导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 教师结合历史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初中学生勇于参与的特点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生成,并且使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前预设,而是依照师生的活动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学生体验历史,感知生活,使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基本理念说明: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而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又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导致了课堂教学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的存在,鉴于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在课堂教学前设计一些生成性的目标、内容、方式等,能使新的形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生成性课堂教学设计能使学生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直接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时又可以使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产生新的生成。
3、“新基础教育理论”。叶澜认为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 “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理论认识,促使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使教师真正能做到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通过研究小组的共同努力使教师能够设计出有利于课堂生成的教案,为生动可变的课堂提供可行性预设
3、通过研究营造适合历史学科特点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真正被学生喜欢,成为学生探究社会变迁,提高学生心智的愉快殿堂。
4、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的不断生成新的教育资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课题研究策略
1、 做好具有生成性潜力的预设
①、预设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构建开放性、生成性的目标,随时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生成新的目标,随时准备兼容新的信息,加入新的内容,注入新的要求。
②选择生成性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组织、呈现学习内容,从学生的经验入手,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达到促进课堂生成性的目的。回归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把握教材中的生成点。在教材的空白处,看似矛盾处,重复处等等,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言语
③设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板块式教学设计。该设计是在对知识外延和内涵充分理解及对学生思维必要预测的基础上,将各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成若干内容板块,分布在教学各环节中,视学生课堂实际反映进行“块移动”,教师愿意去倾听学生的“发现”,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从而为生成教学提供保证。
2、组织生成性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关注发展,所以我们组织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开放式”、“民主式”的,我们的生成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①、合作式。“合作式”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将依据学生的需求,对于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更好理解的课文内容,从互补性出发设计合作学习。
②、质疑式。“质疑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历史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质疑中拓展思维空间。
③、体验式。体验性学习是重视学习主体的直接经验,我们通过实地参观影视剧的观看,通过体验促进深层次的生成。
④、讨论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交锋中促进语文课堂的生成。
3、 提高教师的课堂上的引领策略。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是老师的引领,如何把这些原生资源转化为更为有价值的资源,源于老师的引领策略。我们计划从以下两个反面进行研究实践:
①、能够对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选择。来自学生的生成往往是原生的、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这就需要老师有所甄别、有所选择,把那些有利于目标完成的、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习惯的,有利于学生生活实践的选择出来。
②、能对信息进行整合转化,把个别学生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转化为大家的资源,把特殊问题转化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使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呈现生机勃勃的师生互动的场面。
六、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身边教育情况的观察反思,设计有关生成性教学状况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现状调查,来发现情况,提出问题,找到研究的切入口。
文献法:文献法是一种利用教育文献研究教育现象,深化教育认识,解决教育问题的非接触性方法。文献法的操作方式是收集、阅读、整理、记录、分析。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查找各种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关于支持本课题的理论知识。
观察法: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进行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观察法,观察学生的生成情况来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的基础是探讨与某人、某事或某种情况有关的各个方面。在本课题中,主要是研究某一个课堂实例的设计、实施及实效。
行动研究法:是指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侧重培训阶段和日常教学过程中,杷本课题研究策略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研究策略为教学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叙事研究法:通过对历史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研究,及时积累教学案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竭力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七、研究步骤安排
(一) 前期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设计,撰写开题报告;
(二)开题论证阶段
举行开题会,接受领导论证,完善开题报告;
(三)全面实施阶段
围绕开题报告,加强过程管理,重视资料积累,边计划,边实施,边研究,边小结;
(四)总结评价阶段
完成课题研究,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总结推广。
八、预期研究成果
时间成果形式责任人
20xx年1——12月生成性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实录《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课堂实录《第一次世界大战》陈淑芳杨常刚刘磊
九、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与保证条件
邢台市第二十五中是一所普通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果也会带有普遍性,易于推广;初中实行小班教学(50人左右)也有利于搞科研研究的开展;学校校园网与互联网相通,便利了我们课题组查找资料,了解国内外最近的研究成果,和与其他相近课题研究小组的交流。学校校长阎增国非常重视教学研究,在理论及实践中对我们都能有很好的指导与帮助,教务主任苗淑梅除了领导工作,依旧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还承担着其他的课题研究,是一位勤于钻研的研究型领导。
本研究组成员都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中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青年教师有着极大的工作热忱和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中青年相结合必会使本次研究深入开展下去,取得预期成果。
本课题成员曾经在20xx年承担过学校研究课题:教师指导下的历史学科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20xx年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把这个课题进行了扩充成为市级课题“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试验”继续开展。负责人陈淑芳,历史教育本科毕业,中教一级级职称,37岁,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教学研究,曾荣获河北省录像课比赛初中组一等奖、“省说课比赛中历史学科二等奖”,并获得各种市级荣誉;《让网络为我们插上成长的翅膀》、《初中历史教师遭遇的尴尬》、《更新历史课的教学观念》、《教学三得》、《与青年教师探讨的几个问题》、《中近史巧记速记》、《科技革命中考试题回顾与展望》《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等多篇论文在省、市中获奖,多篇文章在《中学文科》、煤炭普通教研室发行的《基础教育研究》上和《邢台教育》、《少年智力开发报》《新课程》上被发表。
通过努力前一阶段我们已经搜集了大量关于生成性教学的资料,完成了理论学习阶段,并且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学习,成员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并对弹性预设和教师的引领策略方面做了有效实践,这些都为下边进一步的研究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生成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也必将伴随我们的研究过程,使研究在不断生成中逐渐完善和改进。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8
我校《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课题,是东平县“十二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DJK125G036)。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自主管理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而必然诞生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学生自主管理体现生本教育理论,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中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才华。为此,学校成立班级值周和学生值周制度,让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来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管理中,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坚持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摸索,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特色。
本课题主要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同时,应用大教学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综合应用这些理论,使课题成果的推广体现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
二、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民主化”是目前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教育民主化包括民主的教育和教育的民主两个侧面。民主的教育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充分的民主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教育的民主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早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呼吁:“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同样学生也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当前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班主任根据学生能力指定班委干部,从而实现对班级的管理。这种传统模式,虽然也能稳定班级,但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不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民主意识受到压抑;其次,在班级中容易产生学生“优者强”,造成以强欺弱的现象。第二种是通过学生竞选产生班委干部。这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它的优点是民主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就是锻炼了少部分优秀学生,而忽略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违背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原则。
本课题从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入手,更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让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发展,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实入手,见到实效”,这也是本课题的亮点。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通过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班级管理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人际环境,形成个体、小组自动自发、自主成长、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班内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约束自己,让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逐步向着班级奋斗目标前进。
通过研究促使班主任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形成一整套有质量的班级管理制度,把班主任老师从繁重的班级工作中解放出来。培养中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中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自身的素质。
通过班级值周等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其学习与生活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自主教育中提高民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探索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自主管理程序与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四、研究内容和目标
1、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班级管理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2、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现有状况对同学们学习的不良影响的个案研究。
3、改善这种状况的必要性研究。
4、如何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真正做到自主管理。
5、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握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切实方法,并寻找培养其他良好习惯的途径。
6、培养中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中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自身的素质。
7、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活动当中、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
在制定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性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目标过程中,我们逐渐对学生自主管理为理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就是: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包括自主选择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活动。学生自主管理体现为:在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其学习与生活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自主教育中提高民主意识和自理能力,逐步形成现代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与持续发展;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咨询与服务下,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管理与自己成长和发展有关的事务,并在其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在管理过程中,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学生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是成长与发展中的主人,有主动参与管理的热情,能积极地投入管理活动之中,并能在管理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设计
启动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组建课题小组,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学习教育理论、召开开题论证会议、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步骤、设计并完善课题方案。
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积累研究素材,整理有关总结,及时提升成果。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总结、推广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展示课题成果。重点进行研究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阶段成果为总结论文,申报科研成果评选并申请课题鉴定。
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主要成员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师,有多年的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经验,能带动所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参与研究。他们不仅思想先进,思维活跃,而且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题研究和操作实施。
2.本次课题由市、县教育局教科室和学校教科室作为支撑和依托,由他们牵头组织课题攻关,能够提供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课题组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资料建设、信息沟通;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开辟教师专业化论坛专栏,研讨交流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进展、成果和经验,发布课题重要信息等。
3.全校建立了评价和督查制度,创造了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4.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将投入专款用于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订购专门的指导教材,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9
一、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字词学习策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对语文字词的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获得较强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变: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以传授知识为重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探索和提高学生学习字词实效性的现代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方法,优化学习手段,优化学习习惯,优化学习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建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评估标准,使评估从“重教”转向“重学”,力求实现评估手段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七到九年级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初中生学习语文对字词的需求量大,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知识面窄,课堂教学字词时间相对较少,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和掌握,中考对字词的考察所占比重极小,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将字词教学一带而过,故出现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少,轻视对字词的学习掌握,对已掌握的字词记忆不牢固的现象。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四、课题研究主要目的
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字词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积累习惯,并在实际学习中有意识地巩固训练。教师还要随时抓住词语内在的有机联系,有效地进行教学。同时,字词教学不能脱离实用意义,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让他们在语境中通过认知来接受词汇知识,给他们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把所学到的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此反复实践,学生的词汇掌握、运用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语言交际能力也必然得以增强。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检查学生学习语文词语的情况,以及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树立起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自信心。
五、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此次科研课题针对课题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字词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2. 研究字词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
3. 研究字词学习的规律与基本策略。
在此基础上,自己利用平时加强学生的阅读,特别要保证学生一定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加强学生对字词的感性认识;还要勤于思考,勤于运用。
六、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实验假设
在语文字词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尽量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以期待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研究角度
1.激发兴趣,丰富学生对字词的多感官接触,提高课堂效率。
2.激活旧知,感知新词,促进知识的迁移。
3.结合具体词语,在语言情境中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4.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各种情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
(三)研究目的
1.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词汇库。
2.能全面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运用。
3.能灵活应用掌握的字词、短语等进行语言交流。
(四)研究对象
我校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取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网上查询、文献法、调查法、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总结等研究方法。比如:上网收集信息、图书馆查资料、找学生座谈、上观摩课、课题组成员进行教研讨论、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等,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
七、实验步骤及任务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6—20xx.9)
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实验教师参与课题培训。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xx.10—20xx.1)
1、各组员依照整体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并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开展研究。
2、课题组定期举行例会,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研讨,及时总结经验。
3、定期组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的评比活动。
4、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存档等工作。
第三阶段(20xx.2—20xx.8)总结、推广课题成果。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由我承担课题的主要工作,包括人员的分工、落实,课题的具体操作、分析和总结;组内其他老师负责词汇研究的资料准备工作。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由本人负责,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同时确立制度,制定课题管理程序,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经费保证: 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课题实施方案;
积累课题研究活动中的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论文等成果,汇编成册;
承办一次区级以上的课题研究观摩活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0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然而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的作业状况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观。“应试教育”背景下所产生的语文作业问题依然根深蒂固,语文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没有思考的余地,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的现象尤为严重学生每天的作业。每天除了抄、背、默,就是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学生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作业存在着忽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的弊端,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了此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除了知识的累积外,更多地有提高人的辨识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作用,对学生而言,通过新型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益。
2、搭建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设计和整合学生作业的同时,需要学习钻研、需要交流共进,在学习交流中,教师的团队意识会加强,同时可以有效地整合校内资源,增强教研组团体作战能力,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将会迅速提高。
三、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有不同的探索,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学生的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
国内,特别是自从“减负”以后,有不少的教师进行过有关作业的设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设计作业的质和量,让学生一方面有选择地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逐渐学会自主探究,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研究和成果还不多见。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作业设计要体现针对性,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按照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智能体系,分类设计,如分析型作业、观看型作业、口述型作业、研究型作业等,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教师要努力改变作业的老面孔,抛弃枯燥乏味的抄写,抛弃茫茫题海的战术,创新地布置作业、科学地评价作业,使作业真正取得理想的质量和效果。树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业设计体系。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素养的一座桥梁。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优化作业设计的功能。
2、研究优化作业设计的内容。
3、研究优化作业设计的形式。
4、研究优化作业设计的容量。
5、研究优化作业设计多种学科的整合。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轻松、幸福、快乐地成长。积极倡导小组互评互改的形式,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作业的批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解放教师。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步骤
(一)课题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
围绕课题问题,在课题组内组织公开教学,集体备课、评课活动等。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各种问题作出分析和小结。对本学科学生作跟踪研究,并写出研究报告。
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总结。边实践边思考,及时总结,及时推广。研究过程中要对研究成果进行一定数量论文的撰写等。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用一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XX年7月至XX年10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本课题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1、准备阶段:(XX.6.10-XX.8.31)
(1)确定课题。(2)组织调查、问卷检测、分析,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3)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2、实验阶段:(XX.09-XX.07)
(1)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工作,开展课题实验研讨活动,探究其方法和途径,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2)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
第一步(XX.09—XX.10):问卷调查,摸清我校作业现状。
1.制作“西安市第47中学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问卷调查。
2.对学生作业问卷情况进行分析
3.制作“西安市第47中学作业情况”教师问卷调查
4.对学生教师问卷情况进行分析
5.举办西安市第47中学作业展
第二步(XX.10—XX.11):立足校情,制定我校作业方案。
1.研讨语文学科作业方案
2.制订语文学科作业方案
第三步(XX.11—XX.12):充分调研,了解作业方案执行情况。
1.制作“西安市第47中学学生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
2.对问卷进行分析
3.对现行作业方案进行研讨
4.撰写语文学科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四步(XX.01—XX.03):反复论证,修订作业方案。
1.召集各班学习委员座谈,了解教师作业布置和学生完成情况。
2.召集各班优等生5名座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召集各班中等生5名座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4.召集各班后进生5名座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5.召集老师座谈,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6.分析现行作业方案存在的不足和修改的方向
第五步(XX.03—XX.04)修改完善,形成富有特色的作业方案。
第六步(XX.05—XX.06)实验总结,形成最终的作业方案
3、总结阶段:(XX.06-XX.07)
整理实验资料,对阶段性成果及实验效果进行汇总,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并填写上传《西安市XX-XX年度小课题结题申请表》《西安市XX-XX年度小课题结题报告》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及时联系指导专家获取指导意见,保证课题研究符合结题要求,争取课题研究获得良好评价。
八、预期成果
1.预期难点:
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设计
2.创新点:
通过研究形成一些在学生情感、审美、需求上能接受的提高教学效率的作业设计方法。
3.成果:
语文教师树立了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有趣、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能不断地关注,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1
一、课题名称
绘本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者们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的号召;日本政府开展“图书起跑线”活动等等,可见,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早期阅读也正日渐受到重视,各类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但多见益智类、手工类、涂色类等读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相当部分的早期读物质量低下;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选择的内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上,甚至是否适合认字,而不是选择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们把通过阅读知识、科普类早期读物,收获某些知识或技能等显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浓厚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隐性教育因素,而正是这些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我园多年来一直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并以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以世界经典绘本为抓手,组织实施了全园性的“书香宝贝行动计划”。通过发放家长问卷、活动倡议书、班主任随访、幼儿园网页、班级博客、家园园地、家长会、家校路路通等手段,向家长宣传“书香宝贝行动计划”。先后组织开展了“好书推荐”、“经典共享”、“图书漂流”、“自制图画书”、“绘本主题活动周”“书香宝贝评选”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不断被激发,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不断得到提升。同时,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及时进行交流、探讨,生成了“绘本教学之我见”“自制图画书研讨”“骨干教师绘本教学观摩研讨”等创新性园本教研活动,丰富了教师组织实施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也为我园开展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基础。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美国幼儿能力开发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在国际上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
此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以及指导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了解绘本,并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通过感受绘本画面的精、美、妙,体验绘本所带来的真、情、趣,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审美等多种能力;为幼儿、家长、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四、研究内容
1、书香校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1)创设公共阅读环境的研究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阅读环境的研究
2、教师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1)绘本教学中绘本呈现方式的.研究
(2)绘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3、绘本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4、家园合作,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
(1)亲子阅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教师对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网终、杂志、书籍等途径,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成果,对其长处加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发展创新。
2、观察法:主要用于绘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活动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3、行动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师组织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教学策略。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4、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家长对于早期阅读和绘本的认识。
5、个案研究法:用于跟踪观察、记录个别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6、经验总结法:用于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六、可行性分析
1、制度保证:幼儿园附属于苏州外国语学校,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有专门的教科室及科研人员,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完备,激励手段充分,能有力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2、组织条件:苏州外国语学校教师资源丰富,有全国英语特级教师曹伦华校长,他曾先后获得“苏州市十杰校长”和“苏州市名校长”称号,主持过多个课题,并出版了关于教育教学理念专著——《大道思远》;有多年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教科室董继文主任等,为幼儿园课题研究提供了顾问团队。课题组长周瑶园长曾主持过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xx”课题“艺术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十五”课题“幼儿合唱教学实践探索”的研究、“xx”课题“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课题组副组长褚明洁副园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有一定理论根基,负责过苏州市“xx”课题“幼儿园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撰写的研究论文多次获得省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课题组主要成员商珺宁、胡亚琴、王文淑、苏丽峥老师都参与过苏州市“xx”课题的研究,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幼儿园xx期间,全体老师参加过“幼儿园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为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而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大的课题研究队伍。
3、研究设备:幼儿园专门用于教育科研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同时有专门的人员从事电教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现代化运作,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4、研究经费:苏州外国语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不断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领导一向重视幼儿园的工作,能够提供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经费支持。
七、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XX年8月——XX年2月):课题的准备阶段
1、撰写申报方案和研究方案
2、进行前期的教师培训
3、收集文献资料
4、研究已有研究成果并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XX年3月——XX年8月):初步实施阶段
1、制订初期“幼儿园绘本阅读”内容计划
2、适宜书香校园环境的创设
3、各年龄段实施绘本教学
4、家园合作,探索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
5、实施“书香宝贝”活动方案
6、进行阶段性反思和小结并进行年报工作
第三阶段(XX年9月——XX年7月):系统实施阶段
1、完善并梳理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2、各年龄段进一步实施绘本教学,完成“绘本教学活动方案”
3、完善书香宝贝活动方案
4、进行阶段性反思与小结
5、进行课题中期汇报
第四阶段(XX年9月——XX年7月):总结阶段
1、对“绘本教学活动方案”园本课程进一步修订
2、形成一套完整的书香宝贝活动方案
3、撰写研究报告
4、进行课题结题工作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能真正的做到有效阅读,体现阅读的价值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有阅读兴趣而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好书读了但并没有什么收获;部分学生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而阅读教学并没有真正起到扭转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农村老师似乎陷入一个困境,一方面是部分学生的有阅读的欲望而无阅读的方法与环境,另一方面是教师深知阅读教育的重要但苦于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而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选择了《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作为课题,期待通过实践研究,可以解决老师阅读教学的面临的问题,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帮助学生达到课表对他们的要求。
选题意义
针对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我们期待通过阅读教学的有效的研究,解决教师和学生目前的困境,对教师以好的方法指导,让阅读教学更为有效,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让阅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理念和习惯,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名称的界定
本课题针对的是农村中学的阅读教学,农村中学不同于城市的中学,配套的阅读设施不能解决学生的阅读教学,农村的孩子阅读量很少,阅读水平普遍不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手段有限,教学时间有限,不 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本课题虽为教师的教学寻找方法,其实最终的目的在学生身上,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题名称的解读
1.研究的方向
(1)学生方面
通过有效的方法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将本年级要求读的名著读完,然后读一些名家名作,希望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素养。
(2)教师方面
积极参加学校的实践研究,探索好的阅读指导方法,并予以推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是,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2.具体做法:
1.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学生有了朗读的兴趣,自然也就有了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组织竞赛读,同桌对读,男女竞读。代表竞读,比赛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还可以通过音乐、挂图渲染出朗读氛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只要有朗读兴趣了,才会接受教师的指导。
2.开设教研组活动,探讨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安排实践组的同事上阅读公开课,积极的评课总结,将好的方法推广。
3开展网上研讨,寻找好的阅读教育案例,进行研讨总结推广,
4给予学生阅读读的权利和时间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和学校及家长沟通,为学生争取足够的读书时间,希望学校也借此开设一些活动,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希望家长能够对学生的阅读予以监督,确保学生阅读的'时间
4.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督促学生读书,比如,“名著故事我来讲”“读书心得体会”等。
5.制定阅读考评试卷,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效。
写总结论文和课例研究等,将课题研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推广。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方法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文献研究法:《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指导方面的理论书籍、学生课外读物、名篇美文等书刊,是教师寻找理论支持和学生朗读训练篇目的主要来源。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指导和朗读训练评价,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活动,推进和检测研究成果,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进行回溯研究,在反思中行进,探讨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如何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主动朗读。
4.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对课题研究进展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规律和方法。
推荐书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人教版初中课本的名著导读书目。
预期的目标
探索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让阅读教学更好的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服务,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题研究步骤与举措:
1.实验准备阶段(20xx.1——20xx.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一步调查分析当前小学生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实验操作阶段(20xx.3——20xx.4)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使学生激起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奠定“终身”阅读的基础。
3.提高发展阶段(20xx.4——20xx.5)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论文,课件及学生个案案例等。
4.总结验证阶段(20xx.5——20xx.6)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课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的实践成果: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自己,提高素养,努力成为研究型的老师,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3.推动学校阅读教学的发展,建立中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常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预期的文字性成果:
1.结题报告;
2.阶段性和总结性报告;
3.各种过程性资料;
4.教案设计及评改范例;
5.撰写的相关论文、随笔、案例;
6.教师、学生微讲座;
7.阅读成果展示材料等。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刘如正:《中学语文教学论》、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郑桂华的《语文有效教学》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
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
三、课题研究思路
本课题预定研究:分为方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1.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 选定调查对象(学生),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3.确立研究目标:
①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②语文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③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特点。
④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
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认真研读课例,整理得出相关课例中关于课堂导入的内容及有关评价。
第二、深入课堂,揣摩一线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的成功之处与不尽合理的细节,并形成文字材料。
第三、课堂实践,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进行同一篇目的课堂教学,总结成败得失。
第四、实施问卷调查及访谈,对教学导入设计实施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实践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第五、重新深入课堂,用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体验反思其成败得失。
第六、以课后反思的形式随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教育文献资料,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所采用的方法
第一、认真阅读研究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定性。
第二、阅读相关书籍,研究以往案例的得失,指导自己的教学。
第三、把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第四、鼓励学生发现客观世界中的语文因素,亲身体验通过学习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第五、创设合理问题情境,采用恰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触类旁通。
1. 根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出不同要求、不同类型的课题导入。
2.及时进行“同课异构”的导入设计,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学中。
3. 对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做出反馈总结。
4. 及时写教育教学随笔,教学反思。
5. 及时补充纠正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1.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研究过程做归纳总结。
2. 整理研究资料,系统归纳。
(2)20xx年03月,以结题报告方式呈现最后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
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上的升华提炼而成的。是形象化的优美语言。教师运用这种情感化的语言去讲课,能够极大的唤醒学生的感情。采用以下的方法。
运用教具导入法、描摹景物导入法 、提问问题导入法 、介绍作者导入法 、新旧联系导入法 、剖析标题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 、故事诱导导入法 、激情感染导入法 。
五、 小组成员及分工
徐萍: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负责撰写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中期报告、及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结题报告等。
袁宝玉: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组织策划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
李应斗:负责 提供后勤服务,组织和主持课题组集体研究活动。
蒋玉洁:负责运用教具导入法、 描摹景物导入法、 提问问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张美玲:负责介绍作者导入法、 新旧联系导入法、 剖析标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郁会涛:负责联系实际导入法、 故事诱导导入法、 激情感染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唐弟敏:负责提供理论资料,问卷调查,管理课题档案。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技术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较系统的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导入方法和模式。
2.成果呈现方式:研究中各负责人写出的相关论文、反思随笔、导入设计、案例等。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4
题目: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一、课题研究背景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它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
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种最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更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
我们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这就势必要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我们高二数学教学模式课题组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点评与小结。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也即LD,英语为 learning disability);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二、立论依据
研究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它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优化教育环境。
研究内容:前提条件:首先,从现状看,我们高中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实际上存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基于学生达到会考水平的知识与能力层次要求,另一个是参加高考,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的要求。两者都不可偏废。这就要求教师对会考和高考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上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是对会考说明的深刻领会,另一方面是对高考说明的认真研究,作为高二数学教师,尤其要研究两个说明对学生要求上的差异。
其次,学生与各个层次的要求如何对号入座?我们对学生属于哪一种层次所要求的学生,应持有一种不带有任何偏见的、动态的观点。对于我们认为是属于能参加高考进一步深造的第一层次的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要求;对于大部份学生来说,是处在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之间的学生,实际上也只有少数学生。对第二层次学生的把握,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进行分层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研究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再因材施教。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比较分析法
研究过程:
1、转变教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
2、调整教学内容,保证各有所得
3、变换辅导方式,培养自学能力
进行分层教学,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关键问题: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并对促进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差生的转变和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称赞,促进了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形成,从而优化了教育环境。改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法,使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落实。
创新之处:我们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推动数学科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四、研究基础
李园中学是一所嘉定区的普通高级中学,对于第二、三层次的学生较多,所以要求有更多的教师,更有有耐心的去关心、理解这一类学生,而且必须有奉献精神去对待一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1、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
2、题时书写经常忽视关键词语或数据,论证时逻辑混乱。
3、做作业速度太慢,时间拖得太久。
4、不愿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作必要的记忆。
5、不爱阅读或阅读理解能力差。
6、上课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不愿进行思考,所提问题层次低。
以上均为我校存在学习障碍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以利于不同的学生克服自己的学习障碍为目标而采取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良好学风和教风的形成与巩固。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较高,但对分层教学意义和作用认识的不足。分层教学的决策和具体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可更现实、更具体、更周到,尤其不能出现优生不优,差生更差的局面。分层教学的模式仍有可改进或优化的地方。
我们分层教学模式的改革仍在实验和实践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但教师的负担加重了,怎样把教师的负担也减下来,还应当继续探讨,也是决策者们应当探讨的课题。
设备:多媒体、计算器、部分教具
五、成果形式
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改革的指导思想,“立足会考,兼顾高考,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要求,并确定了“开齐基础课,上满提高课,落实活动课”的可操作性方案。
第二阶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进行分层
第三阶段:从高一开始对教学内容就进行分层次安排。在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变换了辅导方式。我们采取了“个别辅导,分类推进”的办法。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为下次分层的实施,打下基础,总结经验。
最终完成时间:20xx年6月
最终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学生数学作业现状:
我校位于市郊,近些年来,本学区的大部分优秀学生都上了民办学校,留下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习惯性都非常差,给我们的常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惑,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的作业情况变得日益糟糕,有近一半的学生作业有空题现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作业纯属搪塞,有的甚至随意写上一些阿拉伯数字或无人认得的符号作为答案来应付老师,更有的是极少交作业或根本不交作业,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种种现象表明,我们的数学作业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过场戏而已,根本谈不上巩固提高与创新,作业的有效性很低,与新课程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相差甚远……
我校七、八年级数学主要作业是课本习题和基础训练,其它是各任课教师自己选择一小部分习题或由学生自己买资料来补充.但从学生的作业情况与教学实际中发现,这些作业形式不甚符合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虽然编写得比较好,但对我们学生来说难度有所偏高,基础题量偏少.在实际使用中,不少后进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影响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我校课改的焦点之一,而其中作为学习方式载体之一的作业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领导及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追求,数学教育、教学的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教师讲、学生听,平铺直叙的复习、新授、巩固、布置大量课后作业,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及数学学习的实际,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数学作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鉴于此,我们的课题就是研究如何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作业,能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对教师来说,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信息反馈,它可以使教师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或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针对我校实际,本学期教导处提出“以作业为抓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多补救”的教学策略.因此,开发与利用适合校情、学情的数学作业,对深化我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三、省内外此课题研究现状
(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实现“轻负担、高效率”,这一相关课题越来越备受省内外教育者关注..如西安铁一中学的“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 ,虽然学科不同,但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
(2)“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也是本课题的研究点,它关注的是教师怎样“设计”、如何“有效”,这也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命好题”的研究需要。
(3)通过有效作业的实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符合校情、学情的作业模式,已成为省内众多学校教改的热点.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洋思中学的堂堂清,侧重的都是练得精到,练得有效. 我市部分学校均开发适合自己校情的导学案,其中就有作业设计。。 四、课题涵义的界定
1.数学作业:是教师布置的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数学学习,检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的一种手段
2.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指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效度 (质量)有效地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其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掌握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动机.
(3)多元评价理论: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因材施教原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
(5)《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作业布置、设计、指导、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
2.开发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作业.
3.探索有效作业实施方案(包括作业完成形式、批改形式、评讲形式等).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态度以及作业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
(二)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三)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边教学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完善实施方案.
(四)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五)个案研究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八、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1.各年级实验前后成绩分析.
2.《马鞍山四中初中数学校本作业》. 3.“研究论文集”、“优秀命题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研究课教案集”、“学生优秀作业汇编”等.
4.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方案.
5.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批改方案.
6.马鞍山四中学生问题作业矫正方案.
7.马鞍山四中“有效作业”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综述.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xx年3月)
1.提交课题立项申请书.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课题组内人员分工,并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3.撰写开题报告.
4.邀请专家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5.举行开题论证会.
(二)研究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调查作业布置、设计、指导、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
2.针对小班化的特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开发校本作业.
3.开展提高作业质量的研究,探索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和教师批改作业的形式,落实高效率、轻负担.
4.探究学生问题作业矫正方案,总结补救策略.
5.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加强交流学习,促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化发展.
(三)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开展“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论文、优秀命题、个案分析征集活动,编辑“论文集”、“优秀命题集”、“教学案例集”、“学生优秀作业汇编”.
2.完善《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方案》、《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批改方案》、《马鞍山四中学生问题作业矫正方案》.
3.组织座谈,邀请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
4.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5.编辑《马鞍山四中初中数学校本作业》.
6.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鉴定.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12-02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0-18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0-01
最新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小学优选12-13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实用)12-17
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9-23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7-15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07-03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推荐】08-11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热】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