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题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开题报告1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本次“西安市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小课题开题报告会”在我校举行,能让我近距离聆听专家老师对课题研究的专业解读。更珍惜专家老师对自己所承担课题进行面对面指导的机会。
本次,我所承担的课题名称是《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在九月份开题报告上传的第三天,我便欣喜的看到我的指导老师杨老师对我的肯定与鼓励,让我对本次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同时杨老师也指出了不足,如对幼儿的界定阐述不够清楚,我也及时的做了调整,同时更明确了自己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让自己的研究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从社会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从出生,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对周围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向成人问这、问那;而有的则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
研究意义:观察能力是人们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也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对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观察并非随意看看,是有目、有计划的,旨在通过这样一种智力活动去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只有具备持续的观察能力才能保证孩子对世界的高度敏感性,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由此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实践中或有关训练中形成的能力,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培养。
幼儿在进入大班这个年龄阶段,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但在这时期的观察力具有如下特点:
1、观察过于笼统:幼儿观察事物,往往有两种偏向;注意事物轮廓,忽视细节;或者注意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个轮廓。
2、观察不稳定:由于幼儿观察缺乏目的性,观察过程中受周围情景的干扰大,加上注意不稳定,所以,他们的观察活动往往不稳定。
3、观察不深入:幼儿容易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比较肤浅、粗乏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组织和指导,因而很难把观察引向深入。
4、缺少观察方法: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根据幼儿观察的特点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其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掌握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规律,取得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主动权。
2、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启发、鼓励,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3、教会幼儿的观察方法。
4、通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接触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丰富其认知。
5、在幼儿园里形成良好的观察氛围。
计划通过大约一年时间的实践研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第一阶段: XX年9月准备阶段
今年9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准备工作,设计好调查问卷并发放、回收、整理和汇总,解决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时存在的问题、寻找大班幼儿感兴趣的观察对象、总结最适合大班幼儿的观察方法、创造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环境和氛围,最最后使之之量化成详细的数据在文本中呈现 。
第二个阶段:今年10月——XX年5月行动研究阶段。运用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亲身体验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创造有利的观察氛围,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随时进行材料的收集,分析,并将行动前行动后进行及时对比分析,及时总结形成有利于知道我们以后工作的基本成型的文本材料。具体将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a、 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儿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某事某物产生浓厚兴趣才会集中,即观察往往受兴趣支配。因此,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
1、 捕捉孩子的兴趣,引导观察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2、选择适合的观察对象,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为幼儿多选择色彩鲜艳、新奇、活动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幼儿对这些喜欢的东西常常没有成人指导下自主的去看看、摸摸、碰碰等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事实上,只有把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才能更正确、更清晰、更完整的去观察某一事物。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对象积极引导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全面观察。
b、 教会幼儿观察方法,培养幼儿善于观察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幼儿的观察条理性差,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而是东看看、西瞧瞧,就会把要观察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观察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理论引领下我将尝试以下几种较适合幼儿的方法,让幼儿将观察运用于自主探索活动中。
(一) 顺序法
顺序法指以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等。
(二) 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
(三)反复观察法
对于某一动作可让幼儿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幼儿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形成幼儿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并掌握复杂的难度大的各个环节。
(四)重点观察法
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蚕宝宝蜕变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些训练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五)定位观察法
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通过定位观察来培养兴趣,如引导幼儿读书,教师可以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从正面反复观察,还可以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对读书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培养幼儿观察方法的同时,还应引导幼儿在观察中积极思维,把观察过程和思维结合起来。
( 六) 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c、 创造各种观察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
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创造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 开设各种观察角
如:饲养角、种植角、阅读角等让幼儿的周围始终存在观察的内容。氛围轻松自由,让幼儿快乐的观察。
2、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观察时机
如:秋天树叶的变化;燕子南飞;冬天的雪;夏天的雷、闪电等。让幼儿学会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组织专门的外出观察活动
就是让幼儿走出校园,开阔视野,激发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积累生活经验。
如:春季时组织幼儿春游,寻找春天,了解春天的变化;组织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4、 在各种活动中有机渗透观察
如:折纸活动中看图折纸,教师为幼儿提供示范图纸,让幼儿结合折纸经验,有顺序的观察思考,学习事物的折叠方法。这不仅丰富了折纸经验,也发展了观察的能力。
通过实践与研究发,观察力的培养除了发展智力外,更多的能力在观察过程中或以观察为基础和发展的。
d、形成良好的观察氛围。
在物质方面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材料;在精神上形成宽松民主的氛围。
总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
第三阶段: XX年4月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学年结束时,认真回顾一下小课题研究之路,全面总结一年来课题实施过程之中的成功做法与不足之处,整理一年来的经验材料与师幼的成果,认真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认真撰写相关的体会文章,并提交中心于上级教研部门审核,争取让这项研究结出硕果。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研究结束将形成教师反思、心得体会、随笔、叙事、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资料、总结等。
总之,我一定会按照方案的预设,有条不紊的一步一步的有计划的实施,尽我最大的努力达到预期效果。也希望专家老师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多给予我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
幼儿园开题报告2
【幼儿园户外体育运动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 选题的意义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计划安排是根据幼儿园地教学计划以及对幼儿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我国幼儿园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来计划并实施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按照空间角度来分,可分为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包括户外游戏、户外学习、户外休闲运动等。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发展幼儿健康身体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在开阔、自然的户外环境中,使得幼儿能够真正自由地开放地活动。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能充分地接触日光、新鲜空气、水、土、风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跑、跳、蹲等的练习,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户外活动还能让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移情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
国外学前教育对幼儿园户外活动格外的重视。欧洲国家中,北欧的挪威、瑞典等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在开展学前教育课程中充分重视户外活动”.英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较室内活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英国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中注意兼顾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常见的活动活动区包括玩水区、玩沙区、体育区等。
美国保育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如“玩大积木、大型玩具,爬迷津梯,去动物园”等)。日本学前教育健康领域“强调要在大自然和户外开展幼儿健康活动”.日本幼儿园户外活动重视的是“幼儿多种体验的获得,是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我国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对体育活动、户外游戏、户外活动场地环境等的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田丽莉,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然也有对户外活动的研究,如朱家雄对国内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及设备进行过调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提出有关户外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在实施过程中,会依据本园的教学特点来开展户外活动。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较零散,主要是在晨间户外活动、教学活动之后、午睡之后,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户外游戏为主,玩大型玩具、荡秋千、攀岩、玩沙包、毽子等;幼儿园每个年级段户外活动会受本班所在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之类的问题。
由于当前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研究比较少,尤其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调查,了解户外活动开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户外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及开展频率、户外活动的场地及设备、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中遇到的疑难等,并对户外活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今后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些许帮助。
我们共同制作了多种玩具,如:利用废旧的纸箱做的飞碟;用碎布制作小沙包;将易拉罐用绳穿起来成为高跷;用废纸做纸球;把竹子截成很多段变成竹棍;还用一拉罐装沙制作铜铃……利用户外游戏时间带领幼儿参与其中,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每个孩子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第二部分 有关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的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形式,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积极措施”[1].它一般“包括户外学习、户外运动以及户外休闲活动(如春游,亲子户外活动)”[2].
观察孩子的玩耍,了解他们的活动和兴趣,从中知道通过增加玩的材料和孩子的需要来进一步开发新的玩法。就这点我观察到我班幼儿在晨间锻炼玩跳圈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对此已不感兴趣了,我就把本来是摆成直线的圈摆成弧形或蛇形等,通过不断的变换圈的摆放形式并且适当的增加圈的数量,这时我发现幼儿对跳圈又感兴趣了,又喜欢玩了而且玩的很投入。变换游戏的方法可以增加儿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慢慢的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创造新的玩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创新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用创造性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更好的来实施教育活动。
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不同需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体格锻炼活动,有早操活动、小型器械、集体活动和体育游戏等形式,以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保证每天不少于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质、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建筑物以外的露天场所,由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进行的活动。本研究从户外活动的`场地、设备,户外活动开展时间与频率,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二、相关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主要通过问卷、实地观察法、测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了国内目前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研究结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有关户外活动场地研究
冷小刚在1994年对上海市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他的调查可以看出:
1.“上海市区幼儿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从1988年的平均1.05㎡升至1994年的平均2.06㎡”[3],已经慢慢接近《规程》规定的人均2.4㎡,但是数据显示“只有15%的幼儿在平均2.5㎡”[4]的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
2.上海市区幼儿园中水泥地的面积远远大于草地、山坡面积,这样的场地现状是不适合幼儿的发展。在1999年,冷小刚又对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个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再次调查,发现:1.平均“每个幼儿实际活动场地面积为6.3㎡”[5],已大大超出了《规程》中的幼儿人均面积要求。2.幼儿园中“水泥地的比例很大,为45%,相当于草地、泥地、塑胶地和玩水池的面积和(46%)”[6].这种场地类型是不适合3-6岁幼儿的身体发展。
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为3~4㎡”[7],与《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的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有些出入,难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此外,每个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也不一,有的以草坪为主水泥地为辅,而有的多为水泥地草地很少。在20xx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户外游戏场地最常见的区域是集体运动场和大型组合运动器械区”[8].所有的样本园多具有这些设备。另外“83.3%的样本园设置自然区,55.6%拥有沙水区”[9].然而自然区和沙水区在实际户外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很少,有的沙水区无水,有的仅有沙池而无水池,有的养殖区荒废。
20xx年浙江大学硕士生孟成伟对丽水某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调查,从他的调查中发现:户外集体游戏场地有2个,包括“大班游戏活动场地(30米地跑道)和小班游戏活动场地”[10].其户外固定器械活动场地--组合式大型游戏器械有2个,一个分布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通道东侧,铺有草坪;另一个在走廊的西侧铺有软质塑胶。另外“沙池是孤立在两栋建筑物之间的”[11],不利于幼儿的户外活动发展。而20xx年田丽莉关于长沙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表明整体偏少,以不带塑胶跑道场和泥地为主,这限制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空间。
(二)有关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
光有教育是不够的,家长工作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学初,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介绍本学期我们班级的目标、方法等等。为了让家长们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还通过家园联系册来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们也认真地进行了填写,让我们知道孩子在家的表现。当时,班上有个叫李梦洁的女孩子,她的妈妈就在联系册上告诉我们,小孩有尿急的现象,而且有二次把小便解在身上了,说实话,这正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大班的孩子怎么会呢?这也许就是我们工作中的小小失误,原来这孩子在家就有尿床的习惯,知道这些后,我们对她更加注意,再也没有类似现象发生。
相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就比较少。
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玩具的配置情况如下:“88.9%”[12]的样本园拥有滑梯,“83.3%”[13]样本园配有大型多功能组合式玩具,“55.6%”[14]的样本园有秋千、荡船类玩具,有攀登架(网)的样本园占“61.1%”[15],而跷跷板、木马、平衡桩等的拥有率相对较低。然而“2.4%的幼儿教师表示,近三年本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玩具设施几乎没变”[16].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体育设备比较齐全,但是普遍存在过时落后的现象。”[17]
1994年冷小刚的调查中显示出,上海市区幼儿园“幼儿占有小型器械的比例为1∶1”[18],“大型与中型器械与幼儿的比例为50∶1、10∶1”[19],由此看出每个幼儿都能参与体育活动,等待时间较少。1999年,冷小刚的调查显示:幼儿占有小型器械比例为“1∶3.5”[20],幼儿与固定器械比例为“20∶1”[21].而中大型和小型的运动器械种类“平均每所幼儿园有9.3和18种”[22].这数据说明近年来幼儿园重视运动器械的投入。
(三)有关户外活动开展频率及持续时间的研究
游戏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从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来看,“超过半数的教师每天开展1~2次的户外游戏”[23],但“仍有30.9%的教师每周才开展3~4次户外游戏,甚至7.4%的教师每周开展1~2次地户外游戏”[24].而“户外游戏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有80.9%,另外19.1%的教师会让户外游戏持续半小时到1个小时”[25].
20xx年田丽莉发现,长沙市“89%”[26]的幼儿园能将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2个小时及以上,而“11%的幼儿园没有达到《规程》的标准”[27].
(四)有关户外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
在冷小刚1994年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所有幼儿园都将《规程》中提出的“每天必须安排1个小时户外体育活动”落实在一日安排中,只是“在时间的具体安排上种类繁多”[28].1999年,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地所被调查的幼儿园中“54%的幼儿园达到了2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29],并以“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30]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20xx年,宁姝对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展开现状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安排的内容单一”[31]. 然而在田丽莉于20xx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可以了解到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户外体育活动、早操活动、远足和短途游览、幼儿运动会和体育教学活动”[32].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形式呈现出较丰富的趋势。
在我们的努力下,幼儿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喜欢与小朋友一起上课、做游戏了,也结实了许多好朋友。他们还学会了不少礼貌用语,有了初步的生活自立能力。在教学方面,幼儿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念儿歌、听故事、唱歌等方面,有了很好的成绩。幼儿在身心愉快的气氛中,生长也特别好,出勤率较高。
这些研究中,都涉及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无论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布置,还是户外游戏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能了解到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保育员: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52-53.
[2]王春燕。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328-335.
[3][4][18][19][28]冷小刚。1994年上海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6,(01):47-48,44.
[5][6][20][21][22][29][30]冷小刚执笔。1999年我国部分省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xx,(06):20-21.
[7][17][31]宁姝。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xx,(01):15-17.
[8][9][12][13][14][15][16][23][24][25]郑晶。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11]孟成伟。幼儿园户外环境营造研究--以丽水市机关幼儿园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xx.
[26][27][32]田丽莉。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xx.
幼儿园开题报告3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①研究目的
随着农村幼儿园地蓬勃发展,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相关部门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解决和防范幼儿园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为更好的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②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日益重视,农村3-6岁幼儿入园人数也日趋增多,幼儿园安全事故也频繁出现。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部门对农村幼儿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更加普及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做好幼儿安全工作。
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xx-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对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无疑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方面,国家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的精神。《纲要》的颁布与实施,说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也进入到一个发展速度快,发展态势好的时期,但是还存在严峻的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丁金霞、欧新明的《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对农村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国内还有不少关于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国家各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①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构思→查阅有关资料→选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成文
②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法
③研究内容:
1.周围社会环境安全问题 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呈现哪些不稳定因素,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影响。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是否混乱,文化市场经营管理问题,是否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环境污染问题;加强门卫管理。
2.园舍安全问题 “5·12汶川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各幼儿园要在各学区的指导、领导下,把重点放在对幼儿园建筑的整改上。要调整园址,规范规模、规范规划设计;要做好幼儿园食堂卫生方面的整改工作;要做好幼儿园园舍的修缮及设备的添置工作。
3.园内设施设备安全问题 消防设施配备符合要求;楼梯、走廊及其他安全通道设置合理;各类玩具应符合安全标准
4.幼儿自身安全防护问题 同伴咬伤打伤;摔伤跌伤;烫伤烧伤;尖锐物体致伤
5.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对幼儿身心发展安全问题 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发生的纠纷,使用“惩罚”、“体罚”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
6.交通安全问题 校车接送安全,幼儿园上学放学时门口有专人值班,园内车辆停放规范。
7.幼儿饮食安全问题 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采购、运输、加工、餐具等安全问题,厨房卫生,保健员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进度安排:
预期效果: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010-2020)[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
(3)《幼儿园管理条例》。2006.
(4)丁金霞,欧新明。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1-14
(5)王欣荣。不容忽视的安全教育衔接[J].幼教园地,2007(1)
(6)刘茗,崔美兰。农村民办幼儿园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7)阎玉珍。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原因与对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
(8)顾荣芳。幼儿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1、57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
幼儿园开题报告4
一、研究详述
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和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进,活跃了幼教界的思想。重视早期儿童的智力发展成为当时的需要。这一时期的自然常识教育基本上是为智力服务的,内容局限于自然现象,教学方法仍未摆脱教师讲、幼儿观察与听讲的模式。
90年代初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幼教界先进经验了国外现代儿童科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在自然常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科学教育展开了科学研究和较全面的改革。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幼儿全面的初步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纯粹的整体表现为个体掌控科学知识量的多少,也不是纯粹的整体表现为个体对科学知识的自学能力,而是个体整体表现出来的一种爱好科学、认知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内在综合品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意在通过在幼儿园积极开展以科技活动的方式展开的科学教育活动,推动师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二、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
1、美国的20xx计划及有关科学教育研究
2、国内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研究
(1)在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和“八五”规划中,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均为重点研究课题。
(2)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及幼儿教师素质的制约,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始终未能开展。
①我国幼儿教育现状。
②幼儿教师科技素质现状。
幼儿教师职前科技知识教育就是薄弱环节(调查表明)。
b、幼儿师范学校在校生科技素养水平不高(调查说明)。
c、幼儿教师的科技教育能力和现代科技知识水平尚待提升(调查表明)
三、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界定
(1)关于幼儿科学教育。
(2)关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科学教育含义。
(3)关于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怎样研究
在研究计划中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含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设计、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及对数据的分析。在研究计划的结构中,它整体表现出的就是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
“互动”就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全然相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主动倡导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引导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缔造。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环境就是关键的教育资源,应当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推动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建议新埃有助于引起积极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崭新《纲要》特别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备选择性和自由度的,使每个孩子都存有机会碰触至的环境,并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主动地相互作用中赢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到了整个教育的关键边线。但从现状看看却存有许多必须化解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崇尚精巧美观,缺少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少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心愿启程,没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须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丧失了影响和推动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使幼儿用环境记录、叙述自己一日生活,并使环境沦为“可以骂人”的环境,沦为幼儿展现自己的舞台,从而充分发挥其教育促进作用,彰显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发生改变教师观念,认同幼儿的兴趣,须要和现有发展水平,鼓励教师提供更多适合、适当的各类材料;提供更多足够多的、对外开放的时间、空间,积极支持、引起幼儿主动参予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去展现自己的自学过程、积极探索过程;积极主动创设公平、收紧、人与自然的幼儿互动环境。以推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生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育幼儿主体性、积极主动参与性居多线,挑选与精心安排有关合理、有意思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总结、思考、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测、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下降至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非政府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小三个年龄段进行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课堂教学——思考——再课堂教学,不断丰富和健全改良教育方法和途径,以确保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内容分后三个阶段实行:
20xx年9月——20xx年11月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xx年12月——20xx年11月第二阶段:实行阶段:展开具体内容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测,从发生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较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予设计、参予搜集和准备工作材料、参予布置,真正达至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xx年12月——20xx年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学等教育实验小学幼小衔接实验基地。
在课题积极开展前,我们搞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例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充分反映、心智,写下观测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展开创设就可以与幼儿互动,掌控了环境创设的建议、内容和方法,写下了实验方案;深入细致写作、认知有关的书籍例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索》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使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介绍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须要,还专门非政府教师至苏州、贵州等地方自学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2、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4、幼儿成果展现。
5、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的发表。
6、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7、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七、课题研究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强化教育理论自学,以代莱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促进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教师积极主动资金投入至课题研究中来,构成较好的科研氛围。
幼儿园开题报告5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1、课程改革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要确保幼儿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和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同时,《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动来吸引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社区环境应被视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应引导幼儿实际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随着教育部《纲要》颁发实施与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幼儿教育也必须朝着促进幼儿自主和谐发展的方向开展。
2、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3-6岁的幼儿是身心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多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幼儿园应该有效利用户外活动资源,将幼儿带出室外、走出园门,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为每一个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目前现状的需求
如何有效地利用户外活动资源,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从查找的资料上能看出,一部分幼儿园已经在幼儿户外活动方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面做了一定的研究,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但也分析出目前大多幼儿园在户外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①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充足;②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不高;③幼儿户外活动的材料数量不够;④幼儿户外活动区域设置不合理。⑤教师担心发生安全事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户外活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角色把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讨论空间与探索余地。特别是我们农村集镇幼儿园,应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户外活动资源,精心组织有效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研究价值
1、通过研究探索幼儿户外活动资源的最优化与整合,形成本园的特色课程,提高保教质量。
2、通过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培养创新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幼儿健康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发展与创新
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确保幼儿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和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幼儿户外活动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通过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户外活动的空间是开放的,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活动中的情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景是真实的,有利于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感性的认识与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教师通过打破原有户外活动模式,开发可利用资源,创新幼儿户外活动形式、内容,构建园本户外活动课程,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将幼儿户外活动引向社区、社会,拓展幼儿活动空间,使社区、大自然成为立体的、多层次、多视角的“教科书”,同时将室内的区域活动创造性地运用到户外活动中,使户外活动这一隐性课程与幼儿园显性课程有机结合,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体现为:
社区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的设置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支撑
(一)课题界定
1、户外活动
户外:泛指走出家门;户外活动也就是走出家门的活动。本课题中的户外活动指幼儿走出教室及走出幼儿园的活动。包括户外游戏、户外体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2、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
资源本意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既包括园内及社区的的户外场地、设施、材料等物质资源,还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及各行业的人力资源。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3、户外活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户外活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指在充分利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材料,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创造性,优化与整合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研究内涵可表述为:充分利用物力与人力资源,通过开拓幼儿园环境、社区自然环境中幼儿的活动空间,对原有户外活动形式、内容进行变革,以活动为载体,开发培育教师、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以全面提高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活动。
(二)有关理论支撑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色彩、声音、形象来思维的。他主张把儿童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儿童通过观察、体验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探索因果联系,发展思维能力。
2、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从所得的印象中发生与印象有关的动作。”我们充分挖掘本园的环境资源,在有效的环境刺激下,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非常重视社会生活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儿童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4、我国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研究内容的子课题设计
(一)研究目标设定
1、进行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的可行性分析,挖掘园内外可利用资源,优化整合物质与人力资源,丰富幼儿户外活动形式与内容,形成园本户外活动课程。
2、通过研究和组织实施幼儿户外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行为、身体各方面较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3、通过研究,更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一支具有探索、钻研精神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内容设计
①现状调查,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利用方面已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②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原有资源的整合。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A、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新资源的开发。
B、幼儿园户外活动新资源与原有资源的整合。
③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的利用
A、幼儿户外韵律活动创新与实践的研究
幼儿户外韵律活动包括幼儿操前韵律活动、早操、集体舞,通过对活动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出我园小、中、大班户外韵律活动模式,探索韵律活动教学策略。
B、幼儿园户外区域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
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各种区域,将原有的室内区域游戏渗透到户外区域活动中来,使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等和户外体育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幼儿的户外活动的内容得到充实,活动时间得到充分保证。
C、幼儿园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展的研究
收集各种民间、文本中和教师自创的各类体育游戏,进行整理汇编并组织实施,形成园本体育游戏教材,使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基本动作得到有效发展。
D、幼儿社区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研究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拓展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材料,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创造性,优化与整合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思路及方法
(一)操作思路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从现实问题入手,立足解决本园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存在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相结合,形成园本户外活动课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幼儿园户外活动资源的分析,挖掘可利用因素,制定幼儿活动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优化活动过程,提升活动质量。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存在问题、了解户外活动资源利用与开发情况、评价教育效果。
3、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运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4、经验总结法。组织和鼓励教师创编幼儿户外活动游戏、制作幼儿活动器具、设计户外活动方案,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5、案例研究法。根据研究中发现的个别案例现象进行描述、分析,探索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
五、研究步骤构想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制定课题实施计划,进行课题论证。
2、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分阶段进行课题研讨,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7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将有关活动案例、专题论文、录像资料等汇编成集。
六、预期研究成果
20xx.9形成现状的调查报告负责人:唐锦秀
20xx.9形成阶段研究报告负责人:王晓梅
20xx.9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负责人:黄培红等
20xx.9幼儿户外体育游戏集锦(文集)负责人:许晴宇等
20xx.12幼儿户外韵律活动集锦(光碟)负责人:王桂云等
20xx.12形成“结题报告”负责人:唐锦秀王晓梅
20xx.12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集负责人:唐锦秀
20xx.12幼儿户外区域设置游戏方案集
20xx.12论文集负责人:谢美红
20xx.12幼儿户外活动集锦(编著)负责人:谢美红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参研人员精干
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大学本科毕业,其中县骨干教师5名,园骨干教师5名,她们勤奋好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十五”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省市县科研课题,均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所撰写的论文和经验文章,发表于各级各类教育杂志,多篇获省市级科研论文一二等奖。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县教科室负责人和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专家指导该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可望在较薄弱的理论研究领域得到有力的支持。
(二)研究基础扎实
我园是八十年代省教委首批命名的十七所实验幼儿园之一,九八年再次通过省教委的评估验收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幼儿园在县教科室的指导下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八五期间承担的县级课题《农村集镇幼儿园示范辐射途径及作用的研究》已于九五年结题。九五期间,我们还分别承担了市科研课题《农村幼儿学会关心品德的训育研究》和省子课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十五期间承担的市重点课题《创建“绿色幼儿园”与实施“绿色教育”》和市立项课题《农村集镇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均已结题。
(三)组织管理到位
在“十五”课题结题后,我们就着手进行了“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幼儿健康领域、幼儿体育活动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活动。围绕本课题,我们还通过幼教杂志、网络等平台,了解了国内外在幼儿户外活动的研究情况,并进行了相关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本园在幼儿户外活动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幼儿园和社区的可利用资源,邀请专家和教师就课题研究进行讨论,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做好了课题研究的相关准备工作。
本课题研究能在经费及时间上能得到保证。我园一向重视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每学期均有固定的经费用于课题研究,用于教师培训、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参观学习、开展科研活动。本课题研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的研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开题报告6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者们发现,3 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 走向阅读社会 的呼吁;美国将 阅读优先 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 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 的号召;日本政府开展 图书起跑线 活动等等,可见,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早期阅读也正日渐受到重视,各类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但多见益智类、手工类、涂色类等读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相当部分的早期读物质量低下;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上,甚至是否适合认字,而不是选择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们把通过阅读知识、科普类早期读物,收获某些知识或技能等显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浓厚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隐性教育因素,而正是这些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 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 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6岁, 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 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 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 美国幼儿能力开发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 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 ,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在国际上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中指出要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
此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 悦读 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以及指导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了解绘本,并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通过感受绘本画面的精、美、妙,体验绘本所带来的真、情、趣,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审美等多种能力;为幼儿、家长、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研究内容
书香校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1)创设公共阅读环境的研究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阅读环境的研究
教师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1)绘本教学中绘本呈现方式的研究
(2)绘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绘本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家园合作,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
(1)亲子阅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教师对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网终、杂志、书籍等途径,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成果,对其长处加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发展创新。
观察法:主要用于绘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活动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行动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师组织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教学策略。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家长对于早期阅读和绘本的认识。
个案研究法:用于跟踪观察、记录个别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经验总结法:用于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幼儿园开题报告7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
当今闻名遐迩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把个案记录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世界被公认为最优秀的教育方法。个案记录不是纯粹的活动记录,它的使命是让教师在对每个儿童进行关注时,能更好的遵循新《纲要》的精神,让它更有利于针对每个儿童的教育和对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让教师自主、深入的去寻求掌握观察儿童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敏锐力,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它体现的是被观察对象的一系列发展进程,也体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儿童与教师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前,上海儿童基金会普陀幼儿园,开始了有关“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幼儿和幼儿园教育”的课题研究。该课题研究从加登纳和瑞吉欧的合作研究《让儿童的学习看的见》中获得灵感,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幼儿教育家乔治·富门的指导和帮助。国内外进行丰富的个案研究,如:“幼儿家园行为不一致”的个案研究、“幼儿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幼儿多动行为”的个案研究这些研究让老师看到了“记录”的价值,教给老师记录的方式,从真正意义上指导我们的研究。
二、课题实施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们在研讨有效教学时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目标不具体,没有把握教学难点、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难点;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及时反映,灵活驾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备课时备幼儿不充分,对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够了解,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情况估计不足。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就是观察了解、分析幼儿的有效途径。通过个案记录的实践研究促进幼儿园的有效教学,这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的.现实需要。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应当尊重每个幼儿的自身发展的特色,应当因人而异,在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何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能面对所有的孩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无疑,开展个案研究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个案教育研究能促使教师围绕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反思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我们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体现。
3.我们幼儿园的办学思想——顺天应人、以智启智,这就意味着要贯彻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要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原则,要有对幼儿快乐学习生活的追求,要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幸福生活的乐园。对我们教师而言,要求我们心系幼儿,真心关心幼儿,关注并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从孩子的角度设计和开展活动,要有用智慧启发幼儿智慧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教学技巧。个案研究是贯彻办学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个案研究能加快办学思想建设的步伐,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课题实施的理性思考
1.课题概念的诠释
⑴“幼儿”指3—6岁的儿童。(本研究对象指本园在读幼儿)
⑵“幼儿个案记录”指各研究者根据本班实际,确定研究对象,对个别或少许几名幼儿的生活、学习过程或现象进行细致和整体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是案例的记录,也可以是连续跟踪的观察记录,记录的方式可以是笔录,也可以是量表统计,还可以摄像、摄影等。
⑶“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指对观察记录的幼儿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策略,进行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幼儿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相关理论支撑
⑴“儿童中心论”—杜威教育理论,瑞吉欧人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这一思想,反对教育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知识的单向灌输,针对传统教育中重心在教师、教材,唯独不在儿童的“无儿童”的现象,提出了“儿童中心”的论点。
⑵瑞吉欧教育体系幼儿教育最独特的贡献,就是把“记录”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琳莲·凯茨认为,瑞吉欧的“记录”为幼儿教育提供的是基本的、同等重要的革新。第一,记录帮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学习;第二,记录是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学校中所获得的经验;第三,记录是教师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幼儿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第四,记录提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信息。瑞吉欧教育体系使业内和业外的人士都感到震撼,并为之折服,在很大程度上与瑞吉欧教育体系所建立的丰富“文档”是有关联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点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坚持以尊重、理解、信任儿童为前提,确保个案记录研究的真实性。
(2)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教师在观察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带个人感情色彩,都应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把自己的、幼儿的行为、语言都如实记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生动、具体的资料。
不干扰幼儿。记录自然状态下的表现,特别在“点点滴滴”中避免因记录而干扰幼儿的活动,否则记录只会流于形式;不喧宾夺主。观察记录只是为教育服务,不为了记录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为了记录而放弃了对幼儿的指导,美其名曰:“为了记录”这本身就违背了记录的初衷。
2.可能创新之处
(1)对寻常幼儿的个案记录更全面、细致、丰富、具体。
(2)个案记录的开式多样化(文字、图片、照片或录像),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的观察更敏锐,教学策略更有效,更能体现教师的智慧。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思路
1.研究目标
总目标:
通过幼儿个案记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具体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真实记录整理、准确分析个案,学会从个体到整体的个案研究方法,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
(2)联系个案记录研究,更有效的开展备课、上课、评课。
2.研究内容
(1)个案记录的内容包括个案记录研究对象的确立、如何观察并记录幼儿一日生活、记录的方法、怎样分析记录的内容以及怎样评析记录的过程。
(2)通过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促使教师全方位的备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设计、组织评价教学活动,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3)个案记录促进有效教学。备课时教师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把握重点,
掌握突破难点的策略;在课堂中教师及时反映、灵活驾驭;课后教师及时记录分析评价课堂的有价值的研究现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学习古今中外有关个案记录的理论知识以及个案记录的研究方法,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法: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个案记录的操作策略。
(3)个案研究法:老师们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片段或过程真实的记录下来,加上情境分析和反思、感悟,进一步提升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这就是个案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4)经验总结法:在各个不同的研究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实践操作进行整理和归纳、提炼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体系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4.研究重点
(1)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探索影响个别教育的相关因素,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2)积累丰富的个案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3)找出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方法。 5.研究思路设计
(1)组建一支具有一定实践和研究水平、具有创新精神的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研究团队。聘请市、县教科研的专家为课题顾问,对课题的理论支撑、研究方向、总结提升等方面做指导。
(2)对幼儿个案进行及时的分析、整理,有效的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6.研究步骤构想
(1)准备阶段完成选题,选好子课题,确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制定研究计划。包括:划分工作阶段的程序,确立工作内容,安排工作时间,规定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
(2)实施阶段课题开题。研究者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工作。按月、按学期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分析,定期总结交流。
(3)总结阶段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价值判断,形成研究报告,并整理相关的论文集。
五、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2、保障措施
(1)本课题组核心人员均为本科学历,从事幼教工作平均为12年,多次与省市级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均取得过研究成绩。
(2)本课师组为学习型团体,成员们勤于学习,乐于研究,团结协作,业务能力很强。
(3)本课题组围绕课题已开展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搜集了大量的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务实的调研工作。
(4)本课题能自筹研究经费,保障研究时间。
幼儿园开题报告8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园一直以来坚持快乐教育,围绕我们的教育宗旨: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智慧的头脑,高贵的灵魂”为目的,需要幼儿快乐成长,快乐第一。加之,我们幼儿园在小区内,面对的基本上都是小区的孩子,现在的单元房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的场地,家长基本都是厂子里的双职工,工作也忙,无暇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加之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而轻视孩子的身体锻炼。所以,作为孩子的另一任妈妈——幼儿园,我们除了改善家长的观念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保证孩子身体锻炼的时间,加强孩子身体锻炼的质量。
纲要健康领域目标中提出:
“幼儿喜欢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我们认为:玩的形式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不但能增强孩子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兴趣中,在玩中对智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而且,玩本身就是保护孩子天性的一个最有力的方法。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孩子锻炼身体的集中时间,我们幼教这么多年,发现户外活动在许多幼儿园成为形式,而且教师怕麻烦,怕不安全,而不愿意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怎样改变这种现象?让孩子怎样玩,怎样玩的健康,怎样玩的快乐等等问题,是我们需要去探究需要去探究的。所以,我们准备从户外活动入手进行探究,让孩子在兴趣和愉悦中有计划和有目标的进行身体锻炼。
我们也查阅了以往在户外活动的相关研究,在我们发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从废品制作和成品购置体育器械,丰富体育器械的种类;丰富游戏内容;制定每个年龄段的身体达标目标;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丰富幼儿的体育器械,怎样丰富?每个年龄段的'适合哪种器械?制定了身体的达标目标是否定期检查?户外活动时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去更好地组织带动幼儿去锻炼?如何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更好地去执行等等,导致户外活动的形式化,内容单一,幼儿没有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教师害怕出现安全事故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更近一步的去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丰富幼儿体育器械,制定身体技能达标计划,及检查计划
2、丰富游戏内容和形式,来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3、调动教师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户外活动的质量。
4、提高安全意识,在游戏中知道保护自己。
三、研究内容
1、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纲要》和《纲要细则》,制定幼儿的身体达标计划,并且定期检查训练情况。
2、组织教师挖掘生活中的材料资源,和发动家长用废品制作体育器械,同时幼儿园购买添置成品的体育器械,特别多购买一些感统和球类器械及雨鞋雨衣等,保证孩子雨天也可以在户外进行短时间的活动,感受特别的游戏。
3、户外活动时以集体组织和自由活动相结合,给孩子留一定空间,去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做自己想做的运动。发动教师大量收集体育游戏,教研组成员将游戏整理成册,户外活动时可每天制定几个不同的游戏,且每天不一样,这样形式内容多样,加上丰富的体育器械,幼儿对户外活动会更加的感兴趣。
4、游戏册每班发放一份,方便教师随时参考;体育器械放置在教师方便拿取的地方,以免一些不便因素造成教师的应付行为。同时,户外活动造成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求班内所有教师必须随行,且分散站位,在游戏场地上,对于小托班的幼儿可在有草坪和塑胶地面上去游戏,保证幼儿的安全,消除教师的顾虑。
5、在户外活动前加入热身,结束时进行放松,保证幼儿的身体不受拉伤、扭伤。游戏时告诉幼儿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时不受伤害。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纲要》的及一些相关资料的研究和参考,直接采用相关成果和总结制定新的成果。
行动研究法。挖掘收集生活中的废旧资源,自制体育器械,并制定相关计划。
调查法。从实际户外活动着手,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想法,总结归纳,解决实际问题,并采用好的建议和意见。
五、研究步骤和计划
1、准备阶段(年5月——年8月)完成课题研究的制定、申报,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安排,并着手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研究阶段(年9月——年2月)根据课题的计划进行研究,制定相关计划,并收集整理好好第一手资料,并且做好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年3月——年5月)对于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编,并且做好结题报告。
六、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1、小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2、中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3、大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4、幼儿身体技能达标手册
5、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
6、课题结题报告成果
七、组织机构与人员分配
(一)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二)人员分工
课题开题报告——
小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中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大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幼儿身体技能达标手册——
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
中期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成果——
八、研究经费与设备条件
1、申请者是本园的赵园长,是西安金色摇篮早教中心的创始人,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员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般亲切,深受大家的敬爱。本次课题的负责人是本园的教研组长,拥有近年的育儿经验,金色摇篮的一线教师,本科学历,小教二级教师职称,参与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都是本园的一线的年级组长。小组成员业务水平较高,有责任感,执行力强,身心健康,能为本课题服务,小组成员能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2、园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负责牵头与课题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邀请领导、幼儿高教进行课题讨论、指导和引领。
3、我园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经费的使用,所需物品的供应,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4、我园制定了相关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从参与课题研究及课题研究的奖励推动教师队伍学习的热潮。
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工作相互协调,规划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整体目标相协调;安排研究工作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协调,做到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我们也希望能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科研。
幼儿园开题报告9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特别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学习习惯是核心要素之一,是极其重要的效能因素。
根据我们的前期调查和访谈发现,很多家长对于什么是幼儿的学习、幼儿早期该学习什么、该如何学习等问题还存在一些误区。如谈到幼儿学习,很多家长就很自然地联想到认字、写字、做算术等,习惯性地认为学习就是拿着书本竖着耳朵听讲、拿着笔反复地练习等学业活动,这是把幼儿学习功利化了,也是幼教“小学化”的根源,违背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让其伤在了起跑线上。生活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内容,其中所表现出的习惯就是学习习惯,与日后正规性学习密切相关。如孩子画画时握笔的习惯与日后书写及实验操作有关联;一味地乱涂乱画会与日后做事毛躁有关联等。因此,更新家长教育观念,顺应儿童的天性,自觉抵制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小学化”做法,关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必要。
2、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根据教师们的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中大班的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在倾听教师和同伴讲话时,喜欢插话,似听非听,眼睛乱看,三心二意,不把话听完就跑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非常不利。墨子的“染丝说”,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足见最初的浸染十分重要,而目前很多人都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放在小学阶段,其实,应该越小越好。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一出生甚至一形成就已经在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利或弊的熏陶和作用,一旦养成不良习惯要想纠偏难度很大。
3、幼儿生活与学习方式的需要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学习,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其基本活动,也是其学习方式,游戏就是学习。生活、游戏与学习,关系密切,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孩子这一特殊的学习方式说明,加强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4、现代公民素养养成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爱因斯坦曾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即忘不掉的就是素质,什么是忘不掉的?是习惯。好习惯能够成就孩子的一生。本课题正是实践着“教育就是要养成好习惯”的教育思想,根据幼儿现有学习习惯的状况,积极探索一套合理和有效的养成策略。
(1)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通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生活和学习的幸福指数。
(2)有助于形成现代公民素质。
良好的现代公民素养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上,而修养通常来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幼儿形成现代的公民素质。在幼儿园的养成教育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有其研究存在的价值。从习惯入手,努力提高个人现代的公民素质,是推进学校现代化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
(3)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抓住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正确把握幼儿生活、游戏与学习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用有效的策略和充满智慧的爱去呵护幼儿的快乐童年。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现状
据文献显示,20xx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学习品质”作为单独的领域纳入儿童的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已成为世界性教育评价发展的新动向。
基于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及其对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已备受我国诸多教育者所关注,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著作等。但侧重点都是基于中小学生的,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存在诸多的不合适。
目前,很多幼教工作者对幼儿阶段的学习习惯养成也多有尝试,但明显带有小学生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所借鉴的是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经验,将幼儿的学习习惯还是局限于看书写字等,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将幼儿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割裂开来,忽略了生活即是其学习内容、游戏即是其学习方式等一些幼儿期所特有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顺应儿童年龄特点,避免内容形式的片面化、方法策略的小学化;在借鉴、吸收与利用的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提炼出适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仍具有必要性。
我园前期进行了省级教研科学规划课题《5~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并于20xx年4月顺利结题。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我园凝练出的“6+2”策略,即“六个相结合,两个相一致”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幼儿的学习习惯很多在中、小班就有所体现,如:幼儿正确拿勺子吃饭的习惯和他以后那笔的姿势就有很大的关系等等。因此我园将本次子课题研究确定为《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的实践研究》。力求借助国家级课题课题研究的平台,进一步促进提升。我们将原来课题研究的幼儿年龄段从5~6岁延伸到3~6岁,并计划将原有的研究成果(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让6+2策略更加精炼、更具操作性,同时找到更多适合3~6岁幼儿习惯养成的好方法、好策略,去实施推广。
三、理论依据:
据文献显示,20xx年到20xx年4月,美国的《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从只有8个州到27个州都将“学习品质”作为单独的领域进行呈现,数量已占到所有52个州的一半还多。可见“学习品质”在美国已越来越得到学前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同。
基于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及其对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已备受我国诸多教育者所关注,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著作等。而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指南》中都明确指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有其研究的理论意义。
四、概念界定
幼儿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长时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然地、经常性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而逐渐养成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形成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定型,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
一方面,幼儿是在一日生活中不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经验,体会生命的意义,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幼儿学习习惯中自然融合着生活习惯,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另外一方面,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是学习,即使是集体教学活动也是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进行,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幼儿的学习习惯包含着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两个方面的习惯,如生活活动中的“三姿习惯”(如坐、立、行);游戏活动中“学的习惯”(如倾听、阅读、说话等)、“思的习惯”(如观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等)、“做的'习惯”(如专注度、按要求做事、自控等)、“写的习惯”(如爱护书本、保护眼睛、对图画和符号感兴趣、写画姿势、握笔和运笔等)。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在调查研究3-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各年龄阶段幼儿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解产生的原因,在吸取借鉴中小学实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有效方法以及一些家庭好方法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抓住重点要素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等,提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为广大教师和家长开展3--6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访问,开展3--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探究围绕关键指标,调查、分析影响学习习惯养成的各种因素,以便发挥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
2、抓住重点,开展3--6岁幼儿学习习惯关键要素及其具体表征的研究。
3、聚焦一日活动,开展3--6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基于对3--6岁学习习惯中各种关键要素及其具体表征的把握,聚焦一日活动中的生活和游戏各环节,立足全体,关注个体,积极探索3--6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教师们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以解决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这一实际问题为目的,针对日常教育活动中和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在其过程中,我们既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和研究过程,努力实现研究与实践的融合、行动与思考的统一、反思与改进的结合,努力用专业的视角来观察、内省并改进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教育实践。
2、调查法。
在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同时,我们还辅以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家长的调查、访谈,对幼儿的跟进式观察,为策略的形成获取真实的数据和原始的基础性资料。
3、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把握研究方向。通过文献分析,为课题实施提供素材和依据。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围绕选题、开题完成三项工作。一是选择子课题,拟定开题报告,做好课题开题的论证工作;二是查询、收集、学习、分享相关文献资料,提升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提高认同感;三是分工合作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阶段性研究计划以及各小组工作计划,做好开题工作。
2、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在观察、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习惯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并结合幼儿日常的生活、游戏,在实践中研究、验证。围绕这一目标,本阶段将做好六项工作:一是设计观察记录表,分别做好实验班、对照班幼儿前期学习习惯的分析;二是召开课题实验班家长会,开展家长问卷调查;三是各年级组依托我园现有的课题研究成果,深入开展跟进式观察、分析和探索活动,捕捉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实践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反思和调整策略,探索、完善科学的养成策略;四是各年级组按学年形成阶段性报告;五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分享交流活动;六是在一定范围内召开研讨会,努力发挥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20xx年2—20xx年5月)
围绕结题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完成课题组的结题报告以及各小组的工作总结;二是完成多形式课题成果的展示(文本和音像)等。
九、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一)课题研究人员结构合理
本课题研究人员按组织要求,园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既有干劲足、创新意识强的年轻教师,又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知识经验和年龄结构都十分有利于课题的深入开展。
课题负责人是合肥市双岗幼儿园园长王俐同志。曾经独立负责完成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组织、研究和协调能力。她曾担任幼儿园业务主任,管理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16年,先后参与过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省级课题《幼儿素质教育研究》、市级课题《幼儿园学科创新教学研究》等多项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并担任课题主要负责人,目前课题全部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其中省级课题《幼儿素质教育研究》子课题被专家组评为省优秀研究项目。今年4月底又顺利完成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的结题鉴定,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成果受到鉴定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其撰写的2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并多篇发表;个人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学陈师陈”先进个人、合肥市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此外,带领教师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探索与研究,活动经验先后在全省、市一类园园长联谊会、长丰县、庐阳区等相关培训会上作专题介绍,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基础和能力。
课题具体分管人是幼儿园业务园长陶茜。管理幼儿园后勤及教育教学工作9年,参与过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科技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撰写的课题论文《浅析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几点偏差》获国家级二等奖。个人撰写的其他论文也多次获国家级、省、市教科研成果奖。先后被评为庐阳区“教坛新星”、庐阳区“骨干教师”称号。带领教师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牵头进行的“关注幼儿有效教育”“幼儿研究性游戏研讨”等专题、活动经验在省级、市级、庐阳区幼教年会、专题研讨会上进行汇报。
课题研究按年龄段分成三个小组,各年级组长担任课题小组负责人,各年级组教师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在幼儿一日活动及游戏中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进行研究,收集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研讨、总结;
课题组成员都是怀着对幼教事业的一份热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份责任,积极踊跃参加此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全体课题成员共39人,其中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34人,课题组成员中还有合肥市骨干教师3人,庐阳区骨干教师4人,教学能手5人,其中11人曾参加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大多数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一线经验,对本课题的展开和深入将提供充足的案例。
为了保证课题深入、扎实地开展,幼儿园将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策划、组织、协调课题研究的整体安排、具体实施。
组 长:王 俐(园长)
副组长:陶 茜(业务园长)、郑晓翠(后勤园长)
组 员:徐莹莹(教研组长)、张庆云(教研组长)、杨眉(小班年级组组长)、赵悦(中班年级组组长)、方艳(大班年级组组长)
(二)专家指导到位
本课题将力争继续得到省课题研究专家徐晓虹老师,合肥市课题研究专家李卫文主任、方惠老师以及庐阳区教体局许新国副局长、方明惠老师的专业理论指导。同时,还继续特聘省教育科学院幼教教研员汪秋萍老师以及合肥市教育局幼教教研员曹亦兵两位幼教专家作为专家团队,进行具体的课题指导。
(三)经费估算
本课题研究经费将由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合肥市双岗幼儿园共同承担,经费可以得以保障。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将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及研究论文集、策略养成活动设计方案、成果汇报展示会等。
幼儿园开题报告10
选题意义:
一、创造力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创造力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创造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在于教育。现在社会所缺少的是创新性人才,而创造力的培养要靠教育,而且要从小培养起。因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显得格外重要。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的。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树立创新意识;不仅如此,创造力的养成更应该贯彻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特别要贯彻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意义我国20xx年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美国的空军阿诺德将军曾说过:“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笔者对一些资料文献的收集阅读发现:对于幼儿创造力的研究非常多,很多专家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岳慧兰老师在《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中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中研究幼儿创造力。她从对幼儿创造力认识水平与培养方式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指出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现状研究
面对现存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已倡导多时,素质教育延伸出的全面教育,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音乐属于审美素质的一个领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音乐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音乐素养,而不是要教育出、创造出一个音乐家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方式,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进行早期的音乐启蒙,通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现今的幼儿园中,基本能实施五大领域的教育,对于音乐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
王媛媛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中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兴趣和创造里培养;系统性有余,灵活性不足;课堂模式程式化、忽视幼儿主题性发展,教学方式较单一。
董霞的'《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对音乐的特殊性及音乐教育特点认识不足……不注重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方面的独特作用。
由此可见,目前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问题。这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努力。
三、有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李素萍(20xx年)在《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中提出加强创新意识教育,增强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教学的评价体系。还指出要借鉴国内外六只能够音乐创新教学的先进经验。王子婴(20xx)在《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中提出以下观点: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
董霞(20xx)在《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写道: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快乐的学习音乐,利用多种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在节奏感的训练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歌唱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已有一些,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些许问题,笔者计划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能有所帮助。
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论述:
一、理论价值现阶段,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幼儿睡觉时喜欢听摇篮曲,听着妈妈哼的摇篮曲幼儿就会特别有安全感。幼儿也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音乐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有研究发现,胎儿时期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幼儿,在出生之后,在听到同样的音乐之后,就会显得特别安静。
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种培养儿童各方面技能的途径,不仅仅是要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更不是把幼儿培养成音乐家。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
当前有关于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研究有一些,笔者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际研究有所帮助。
二、实际价值0--6、7岁的幼儿,特别是3--6、7岁的幼儿一般都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任务就成了幼儿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
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有了理论支撑的实践才更科学,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希望能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做出一些贡献。
写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研究方法《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研究》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
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进行研究的一般方法,本选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的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对现有的有关文章进行梳理总结;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策略。
2.案例分析法--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幼儿的所特有的发展规律:幼儿的活动具有随意性,不受成人的任意摆布。对于学前教育研究来说,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很常见而且有用的研究方法。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将会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
3.观察法--在实习期间,我对无锡正兴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进行了观察,记录。以此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二、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图书馆和实地收集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研究。
论文写作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
2.国外对此问题的论述情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观察法
二、创造力的培养寓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
(一)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创造力的含义
2.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因素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活动
1.教师改变观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树立幼儿的创造意识
3.给予幼儿创造空间,实施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4.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
(二)创设一定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提供充足的音乐材料
2.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
(三)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创造力,要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参考文献目录):
12月--1月收集资料阶段
1月--2月分析资料阶段
2月--3月开题报告形成阶段
3月--4月论文写作阶段
4月--6月论文修改及形成阶段
参考文献目录:
1.杨帆:新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育[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林文全文数据库,20xx(01).
2.云瑞芳:儿童版画教学与儿童创造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3.李素萍: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xx.
4.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xx.
5.王晓霞:论音乐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黄河之声,20xx(20).
6.张建萍: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D],河北大学,20xx.
7.董霞: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5).
8.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3).
9.郑玉香: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xx(05).
10.伍荣生: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3).
11.王媛媛: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xx.
13.王巧玲: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xx(12).
14.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xx(11)
15.冯振琦:谈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共性[J],艺术教育,20xx(01)
16.梁玉春,张丽娜: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
17.尹爱青,李力红:音乐教育主体性目标体系设计--创造性部分[J]中国音乐教育,20xx(03)
18.廖施聪: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xx(17)
19.史铎: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
20.杨喜丽:刍议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xx(09)
21.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xx(03)
2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12)
23.陈新晖:论创新型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xx
24.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2)
25.齐璐:3-5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发展特点与类型[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2)
26.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xx(09)
幼儿园开题报告11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
幼儿园开题报告12
课题《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方法研究》在我充分调出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试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作以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礼仪的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云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研究背景:
(一)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中国作为5000年历史的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业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陶,另一方面是接受礼仪教育不够。
(一)社会的需要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孩子过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甚至有的孩子染上不良的恶习,野蛮霸道,缺乏教养,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幼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幼儿心里发展的需要
在幼儿阶段,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使他们从小系统的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研究意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幼儿园开题报告13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形成文明交往习惯。为此,我们在幼教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将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的“语言美”。在文明礼仪众多领域中,礼貌语言是幼儿养成好的文明礼仪、与人接触的前提,因此,文明礼貌语言的养成始终是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
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儿童通过言语这个“外壳”来形成思维的最佳期,因此在幼儿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婴幼儿期的礼貌语言养成教育也成为《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他们首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思维,然后逐渐分化为较细致而具体的语言思维。因此,在养成教育领域中,礼貌语言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值得探索。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农村幼儿的礼貌语言相对较匮乏,大部分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家庭教育薄弱,一句简单的问好或向父母家人表达爱意都比较困难,而城市幼儿的内向或羞于启齿,也使得在礼貌语言教育方面较为淡薄。即使是重视礼仪教育的人,更多的偏重于养成教育中的行为教育,而忽略了人际交往最基础的工具——礼貌语言,因此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
二、省内外研究现况分析
关于本课题的内容,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翻阅了各种资料进行调查,发现与幼儿礼貌教育的相关内容比较多,大部分是关于幼儿养成教育的,而针对幼儿礼貌语言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并没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
河南省嵩县的王闪闪老师提出“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语言美”,要求教师要用亲切动人的礼貌语言,拨动幼儿共鸣的心弦;还要以身作则,让幼儿学有榜样;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巩固礼貌语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文明礼貌教育;最后要加强家园联系,家园共育。
成珊、李红霞、王景娥老师也做出了《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报告》,发现影响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他们通过不同的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指出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因此制定了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目标,语言方面:能坚持主动问好,能坚持使用文明用语;行为方面:没有推打拥挤现象、无争抢东西的现象、无随手扔东西的现象、能与同伴一起愉快、友好的玩、能关心帮助同伴;举止方面:无抠鼻子和挤眼睛的现象、无咬指甲的现象。
我觉得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之上,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本课题将立足于教师的教法,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做深入的研究,研究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中,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并从语言和动作表先出来。其核心是有爱心会关心和尊敬他人。
2、礼貌语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交流成功的必要手段。
3、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4、对策:本意是指古代应考的人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治国的策略,现多指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课题是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让幼儿在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基础上,综合处理有关信息,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礼貌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也常常为之引发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从而使幼儿的礼貌语言得到发展也使其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在幼儿园实施礼貌语言养成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倾听、表达、阅读、书写能力,更是养成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及整个社会将会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及实践价值。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不可能是每一个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每一个幼儿都可能呈现发展的优势方面,并形成发展领域的不同的组合,在各个领域全面地得到发展的同时,各领域在发展水平、速率上又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领域在幼儿整体的发展中相互支撑,协调发展。这就是幼儿的和谐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幼儿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幼儿发展的潜能。根据这一思想,可以完善和重构关于幼儿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和谐发展应该是现代教育评价幼儿的一个重要尺度。
2、本课题研究主要依据教授的整体构建和谐教学法理论。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游戏习惯。充分依据教材中的典型内容,在幼儿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主动运用,适当拓展,自觉地把掌握的方法、规律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之中,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能力。
六、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养成符合幼儿心理的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
课题的研究内容
1、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提出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环境设置的研究;
2、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活动的设计研究。
3、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在日常交往活动中的渗透研究。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期间期采用座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观察法。
3、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培养策略。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0—20xx.12)
课题组每位成员认真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不断更新观念,召开座谈会,构建现代生活礼仪养成教育背景下的幼儿礼貌语言教育的新目标、新内容、新方法。
第二阶段:研究初期阶段(20xx.1—20xx.4)
1、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对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看法,以利于家园合作开展有效的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写出调查报告。
2、课题组成员在调研的基础上将所学的新的教法理论注入幼儿活动一日常规,以月为单位,每月一篇教学反思,根据自己课堂上的“亮点”,记录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定期进行研讨,一月一总结。有了理论知识后再用到幼儿活动实践中去,寻找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
第三阶段:研究中期阶段(20xx.4—20xx.7)
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篇优秀教案,一个优质的半日观摩活动,组内成员观摩、评议,进行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初探。
第四阶段:研究结题阶段(20xx.8—20xx.10)
整理课题资料,写出研究报告、论文,完成终结性研究报告。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有效推广运用课题研究成果。
九、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名称及形式
研究报告:《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报告》鹿国栋
论文:《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探究》程丽华
论文:《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思考与构建》许静
《如何培养幼儿礼貌用语习惯》、《浅谈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培养》优秀案例汇编刘超霞 王玲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成员分工、经费、管理、现有基础、制度保障等)
我园有从事教育科研多年的幼教专家做指导,具备一定的研究及指导能力,课题组成员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积累了较多相关经验,都是在幼教一线上工作了多年,经验知识储备丰富的,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教师,我园幼儿及其家长来自社会各层次,对幼儿的教育都很重视、支持、为课题的顺利进行、研究成果的真实、全面提供了人员质量上的保证。
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组负责人和组成人员潜心于幼儿教育教学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部分课题组成员近年来曾参加过区、市级课题研究,均为课题组骨干力量,现已顺利解题。为此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将推动此课题顺利进行。该课题组成员均为在幼教一线工作了20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储备的中青年教师,曾经多次担任对外观摩课,对幼儿的德育、卫生保健方面有所研究。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1、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1)课题负责人,本科学历,从事幼教多年,发表了多篇论文,热心课题研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精力充沛,积极向上;课题组成员全部由一线的富有朝气的青年教师组成,均为幼教师范毕业,勇于创新,专业知识丰厚,完全可以承担课题专项研究。
(2)本课题组成员7人,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且主要是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她们工作积极、进取心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3人,都是我园的教学骨干,完全可以承担此课题的研究。
2、课题研究和成员分工。
⑴课题主持人:鹿国栋(校长),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各方面工作协调。
⑵课题组成员分工
①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程丽华
②资料搜集人员:许静
③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研究的问卷调查:刘超霞 王玲
④调查报告分析:程丽华 许静 刘超霞 王玲
⑤阶段总结:许静
3、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等条件:
(1)我们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该课题。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调度会,对在实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地研究解决,以保证实验课题的顺利进行。
(2)在资料设备及经费保障方面,幼儿园将对课题组给予大力的支持,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设备。
十一、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基[20xx]20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赵忠心.加强孩子的礼仪教育[M].浙江:浙江教育报社,1996
[3]李生兰.幼儿品德教育过程的优化[M].浙江:浙江教育报社,1996
[4]刘电芝.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幼儿园开题报告14
一、 选题的意义
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 共享快乐、 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评价其结果也往往会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知道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而区域评价正是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现代的评价观,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具有的特殊性,承认儿童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能力的非同步性,坚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充满关爱地理解和欣赏儿童。
二、 问题的提出
现代的评价观对传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幼儿园方面也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一)教师方面
1、 教师在讲评中欠缺启发性,致使幼儿在活动中的无目的性
教师在区域讲评中没有进行启发与引导,在下一轮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孩子仍只是在活动区无目的的摆弄玩具,通常这些孩子在活动区对游戏材料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会频繁换区,以致很多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2、 教师讲评言语的盲目性
有很多教师,在幼儿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提出帮助的要求时,只是会说:“恩!你做得真棒!”或“动动脑筋你会想出办法来的”这样,会出现的场景是前一个孩子会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变的无所事事,不会进一步地去探索;而后一个孩子,可能会持续一会儿,但由于欠缺指导,坚持一下发现做不出来便会偷偷放弃而离开。
3、 缺乏进展性评价使材料无目标层次性
进展性评价明确了下一步要投放的材料,要完成怎样的教育目标,怎样安排材料投放顺序,缺乏进展性评价不仅使区域缺乏目标无层次性,而且对于下一轮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许多老师在区域活动结束时,只是让孩子收拾玩具或稍微表扬一下几个玩得好的孩子,对于活动本身没有一个明确而生动的评价,不会让孩子说说他玩这个游戏的感受,也不会让他们说下一步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幼儿方面
1、 幼儿对活动兴趣不大,持续时间不长
很多区域的开放,看上去似乎颇有新意,但幼儿对于此似乎并无多大兴趣,只是进入活动区对一些玩具稍作摆弄,操作没多少时间就离开了。
2、 幼儿对活动成果并不关注
由于讲评只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又或者是对于幼儿个体的一个概括的评价,很多孩子并不关注活动的成果,因此在下一次活动中依然如此,没有新的发现和进展。
(三)环境方面
1、 活动材料的投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
有些区域中,活动材料其投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即幼儿探索发现的需要来设立。这跟讲评的实效性有关,在讲评进行后没有对下一环节的开展作出指导和变换。
2、 活动区规则遵守情况不佳
由于环境中缺乏规则暗示,又或者是各材料物品的摆放不便于幼儿操作,很多活动区是有规则的,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三 、 文献综述
许多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以及活跃在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们对区域评价已经作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并也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为我们对于区域评价的探索和研究,奠定了的基础,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实了区域评价的重要性。
(一) 国外对于区域活动的研究
早在二十多年前,HIGH/SCOPE就提出了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这一术语。认为只有向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他们对材料的操作转换组合,孩子的认知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能依靠教师手把手教或传递进行学习。HIGH/SCOPE课程把区域活动划分为“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其中.
[1]回忆环节与评价是相对应的。HIGH/SCOPE课程十分注重对儿童发展的评估,认为它是课程的起点,其目的不是给儿童打分,而是了解、分析他们当前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下一步教育工作。评估包括:观察儿童对引人注意的行为和表现作记录;与孩子交谈;在每天的教师工作会上讨论观察的结果,分析记录所蕴涵的信息。通过这种全面的情景性评估,老师能深刻认识孩子的发展状况,能更好的与家长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据此制定下一步的课程计划,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儿童发展。
(二) 国内对于区域活动的研究进度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纲要》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纲要》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结合《纲要》来说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评价应包括:
①促进每个孩子发展
②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③促进区域活动本身的发展三方面功能。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根本性变化,那就是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一改传统的观念,认为评价就是区别是非,比出高低,显然这是非常片面的。因此,我们现在应更清楚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及价值取向,从而确定我们自己的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结合区域活动的特点建立真正能实现以上功能的区域评价体系。
[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一书中提到“区域活动能获得有关幼儿智能类型的信息,识别幼儿的智能强项,”对幼儿活动区的情况作观察记录,教师将观察评定加以横向对照,可以了解幼儿之间 的不同;进行纵向对照,则可以了解幼儿一学期来行为的发展变化和实际效果。通过评定既能知道孩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又能知道孩子发展的进度,确定其智能倾向,更好的进行教育。此外,该书还提到,教师的评价也是幼儿角色游戏不断发展的催化剂。 幼儿的认识规律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相同,都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4],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把握好活动的评价,不断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为游戏的进一步开展搭建桥梁。
《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一书中对于评价的观点,认为:孩子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能力是不同步的,应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特殊性,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5]。此外,作为教育者应全面了解个体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应尤其去观察注意那些没有优势可言的儿童,发现和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强项,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力,重塑孩子们发展的信心。
实验幼儿园的张红霞老师,〈〈在区域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幼儿发展〉〉一文中,认为区域评价使我们能全面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能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弱点,及时调整目标,是用全新客观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以鼓励、表扬、启发的方式为主,注重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评价,发现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转变以往观察评估时仅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善于从幼儿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出发,及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认知特点、兴趣表现,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孩子的内在感受和体验[6]。
朱细文关于《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教学设计》一文,认为幼儿园区域活 动后的集体讲评(简称区域讲评),是对区域活动形式的完善,它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集体教学,充分地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7];进而言之,这种讲评不但可以产生针对个别或全体的教学活动,而且可以从这种灵活机动的谈话式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兴奋点产生新的主题项目。除了这些现实的价值之外,它还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一反集体教学的评价模式,即预先形成的模式,而是对于幼儿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所进行的反应,而且这个反应不是依据任何学科的或预先制定的标准,它是灵活的、随机的。从它的这个极其优越的“出身”,我们捕捉到它对于突破传统的目标模式、学科中心、教师控制等等制度和习惯的重大价植。
耿慧关于〈〈浅析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一文指出,恰当、及时的评价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通过展示、讲述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同伴、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既在同伴面前展示了自己,让同伴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又是一个相互交流、提高的过程。幼儿的评价表面看似是一种认知倾向的评价,是在不断的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新的认知系统的过程[8]。但挖掘其深层意义,幼儿能够大胆站在大家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所需要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一个社会化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个性在社会中不断发展,又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并为社会所接纳。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健康的个性系统。因此,引导幼儿评价活动成果,展示幼儿活动成果都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认可,幼儿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并在不断的循环中得以逐步的发展成熟。教师作为区域活动中引导者、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欣赏者,对幼儿活动情况评价的作用应该是宏观细微的,又是客观公正的,而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评价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认知水平,限制了幼儿对某些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在评价幼儿活动时,应尽量从幼儿认知系统中矛盾的、不稳定的、不明确的方面加以引导,使得每一个个体的幼儿都形成正确的评价。
从以上众多教育专家和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对区域活动评价的态度和认识中,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区域评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评价机制,确保区域活动更好开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四、 论文基本框架
以下是对于区域活动评价的初步的探索研究,从教师、幼儿、环境三个纬度,依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设立评价机制与标准。
一 教师 活动目标是否具有全面性
活动目标是否具体可操作
是否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
能否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
2教师的指导
能否根据不同经验水平进行个别教育,引发部分孩子进一步探索
能否根据幼儿发展情况及时提供或变换材料,调整指导策略
是否有重点观察
3观察记录与评价
能否有效了解幼儿活动方式
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
是否实现教育目标
4幼儿本身是否有所发展
幼儿有没有进一步活动的愿望
二 幼儿
是否喜爱活动,对活动充满热情
精神愉快,态度认真
持续时间是否较长
关心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是否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
3社会交往水平
是否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
4认知发展水平
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能否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三 环境
1各个活动区的使用频率。以了解目前的设置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进行调整。
难易是否适宜,是否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
数量是否充足
能否利用当地资源和废旧材料
幼儿是否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收集和制作 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投放和变换材料
材料是否安全卫生
环境中是否具有规则暗示
3活动区规则各材料物品是否摆放有序便于幼儿操作
规则的建立是否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和
一些其他因素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冯晓霞主编P189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上册P17
[4]《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下册P44
[5]《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李建君主编)P52
[6]《在区域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幼儿发展》实验幼儿园 张红霞老师
[7]《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教学设计》朱细文《学前教育》期刊20xx/4
[8]《浅析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耿慧
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9月——11月20日 资料的查阅,开题报告的撰写
20xx年11月20以后 查阅资料,去幼儿园实地记录区域活动案例
20xx年3月底 完成初稿
20xx年4月 修改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幼儿园开题报告15
一、高效课堂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活动形式单一、认识存在偏差
家园共育每学年都会列入我们幼儿园的工作计划,由于经常重复做,渐渐地演变成了例行公事似的工作。园长讲话,提几点要求,幼儿园教师组织家长学习知识,甚至,把家长叫在一起,交流讨论等形式,由于对家庭和幼儿园功能认识不足,使各项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双方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存在不同之处。幼儿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大多数家长认为,我的孩子缴了钱上幼儿园,幼儿园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开展一切教育教学,而家长只管提出要求,但很少付出什么,被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二)家长和教师忽视沟通交流
很多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碍事、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幼儿园中受教育的一些表现;有些家长认为,我们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应该是老师的事情,家长只是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就可以了;有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长的认识中认为自己就是赚钱,能为孩子生活提供保障就行了。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科学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交流,对他们来说似乎根本就不需要。导致这种认识,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孩子的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农村幼儿园对家长的工作忽视有很大关系。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很多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顾不上”“没有时间”等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活动的目的视而不见或纯粹不知道。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对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增加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没有必要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大打折扣;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没必要与他们交流、沟通等。因此造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的不配合现象,以至在家园共育上存在诸多问题。
(三)教师和家长观念上存在差异
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们照料。而爷爷奶奶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爷爷奶奶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教育方法等缺乏全面详实的了解和认识,加上受生活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比较陈旧,爱多于严。许多爷爷奶奶家长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难度。教师对爷爷奶奶缺乏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是教育孩子的“专家”,爷爷奶奶不如自己懂教育,让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甚至不自觉地以一种教育别人的口气、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交谈。教师的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
二、高效课堂背景下有效实现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策略
加强教育观念,丰富家教知识
(1)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家园联系册》,我们发现在家长中也有教子有方的,即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家长也会在某一方面有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经验。这些资源如果为所有的家庭和幼儿园共用,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家长们交流的方式。
(2)设置家园共育栏目。我园在每个班上都设置了“家园共育”这一专栏,并不断更新内容,有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孩子的知识、有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表现情况,还开设了一个家长们交流讨论的专栏,围绕家长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思考,对家长较为成功的教育经验进行交流等,这些宝贵的资源贴在家园共育栏中,当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都会停下来看一看,了解和交流。可以这样说,“家园共育栏”是家园工作的桥梁,是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一起沟通、共同教育的纽带,是丰富家园共育经验、提高家园共育水平最有效的手段。
亲身经历感受,提高家教艺术
(1)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活动。平时有很多家长送了小孩不愿离去,很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是怎样生活的,想知道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情况?老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解除家长的困惑,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和亲子游戏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园的老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掌握一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从而就解除了他们的疑惑,见识了一些教育方法。在亲子游戏活动中,家长的参与积极性特别高,每一次活动使家长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似的,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活跃,孩子和家长在游戏中也增加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懂得了如何和孩子一起交流玩耍。
(2)幼儿的各种学习成果展和汇报表演。孩子在幼儿园里都有那些收获呢?这是家长们最想知道的。我园的老师还让孩子回家后把在园内学到的知识如:折的小鸟、拍皮球、画的画、学的儿歌、故事、舞蹈等向家长展示。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中不仅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且从中学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怎样评价孩子的成果等。
(三)沟通形成制度
(1)制作家园联系册。我园使用幼儿成长记录册有好多年了,效果很不错,我们每个月在成长册上把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及生活图片、孩子的成果张贴上去,家长看后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也记录下来,以便让家长和老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孩子进行教育和指导,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2)成立家长委员会。我园有效地利用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定期召开会议,通过讨论、交流家长们的意见,共同策划一定的亲子活动、主题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动员家长们积极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促进幼儿园内各项工作的提高。
家园共育通常会因为花样繁多的活动和各种不同的形式而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使家园共育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教师在组织开展家长工作时,要尽量为家长着想;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家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不为难家长,不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确保家园共育确实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牛银平;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问题调查与对策思考[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09期
[2]顾兰芳;搭起家园共育的桥梁[J];好家长;2010年12期
[3]刘林;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园共育[J];成才之路;2010年09期
【幼儿园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幼儿园开题报告01-17
幼儿园教育开题报告 11-11
幼儿园开题报告范文07-24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_开题报告01-24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2-10
幼儿园开题报告13篇02-09
博物馆开题报告简述_开题报告01-06
毕业设计开题开题报告12-01
开题报告范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