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4-08-13 06:56:52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1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随着1999年第一次大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暴露,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人才资源,每年有数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工作。据反映,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变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品牌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要想立足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体育教育学生就必须要增强竞争实力,尤其是要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以学校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成本低,高质量的竞争优势。

  本课题综合应用系统论、中心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经济学等加强和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理论的研究,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就业提供理论指导。

  2.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许多高校在很早以前就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其本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校(湖南城市学院)作为一个新升本的院校,在这方面显得相对滞后,除了教学中软硬件投入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外,还没有真正重视和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无论在知识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方面都略显不足,继续升造(如考研)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本文主要就是从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角度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综述和分析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以及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就业方面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对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合理、全面、系统的分析,明确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和发展的各项构成要素,能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努力方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直接以“高校核心竞争力”为题进行研究的成果为数不多。不过,一些研究高等教育的文献中渗透着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主要有4个角度:资源观、文化观、专业的动态能力、可持续发展。然而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至今并没有一致的定论。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1990)将就业所需要的能力特征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这五个类别分别是: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M.L.Goldschmidt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就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的问题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到并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它们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的、广阔的视野。由此看出,国外对高校就业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前人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能力整合论”。主要代表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赖德胜、武向荣,他们从核心竞争力规范定义出发,在《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某一要素的效用突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孟丽菊则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概念塑型》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支撑大学竞争优势,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她强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独有性和积累性。

  “能力整合论”考虑到了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把核心竞争力归结为综合能力,其中几种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支柱,由竞争结果反映竞争力的强弱。

  第二种观点,“构成要素论”。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一般都从我国办学的实际出发提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模型。王继华、文胜利在《论大学核心竞争力》中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要扬弃其原有涵义,用以指那些“促进大学走向成功,在大学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要从我国大学办学历程和现实国情出发来界定,应重视以下核心要素:教师、管理和大学校长。李景渤认为,形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五个:人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发挥整体优势、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同样,罗红在《核心竞争力培养与竞争教育平台》认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由三个要素构成:技术(教育能力、管理能力与科研能力)是关键,文化是基础,制度是保证。胡建华则在《试析研究型大学的本质一学问的生产能力》提出,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研究型大学发挥社会职能的基础是人才生产能力和学问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主要表现为生产的人才的规格、数量和质量等;学问的生产能力则指在科学的理论、法则、概念、物质的发明与发现方面的数量和质量。而学问生产能力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株洲工学院书记兼院长张晓琪在《面向市场办学是新形势下大学校长的首要任务》一文中认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质量”,(其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形成自己的包装学科群和专业群)。应智国在《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办学特色》提出,专业群(专业体系和实训体系)设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指一个或若干个相近相关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群体。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马士斌从分析高校竞争力的结构出发论述其核心要素。他认为高校竞争力要素共有七个层次:办学资金;知名度和美誉度;科研成果和毕业生;办学方向和办学能力;人的因素;内部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素质等。在既定的外部管理体制条件下,人的因素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人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积极性、合作与竞争等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而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力量是教师。

  “要素论”从大学的局部出发,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要素作为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契机,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种观点,“资源论”。夏仕武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特征》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优势资源”,.是主体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其表现为“深植于竞争主体的各种资源之中,以自身独有的核心能力为支撑点,在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运作自身资源所形成的整体能力”。金勇则在《大学竞争力机理分析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认为,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并重与统一。经济效益是指多种渠道争取尽可能多的办学经费、投向合理的学科专业、努力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高校更应注重社会效益,高校的社会效益包括学校贡献给社会的人才、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许涛和龚波在《解读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占有资源的多寡和配置有关,并且这种资源具有高度的稀缺性。主要包括市场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

  “资源论”把大学之间的竞争的.本质归结为争夺稀有资源的能力,谁占有了稀有资源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第四种观点,“知识基础论”。以林莉,刘云芳为代表的“知识观”,在《.知识管理与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认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以高等学校基础设施为依托、以高等学校精神为共同愿景”,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以及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下形成,“是高等学校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高等学校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提出知识管理是提高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具体说来,通过创新价值观和管理观念、优化校园知识共享体系、改进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激活知识价值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徐学兰从大学的知识特性入手认为,知识既是高校独特的资源,更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因为其内部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难以被对手模仿,还在于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每一所高校有不同的发现未来的机会、不同的创新能力,也正是这现有的知识决定了高校内各种资源发挥效能的程度不同。总之,只有知识才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源泉,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之所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知识基础论”认为学习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知识。

  设计(论文)题目:对XX区中小学体育场馆使用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综述本课题研究动态、选题目的及意义

  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体育场馆的设计、开放及利用现状、经营管理对策研究、利用率与开放率、发展存在的问题、向公众开放若干问题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如北京体育大学郑俊秋,李玫红著《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活动定价研究》,主要研究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的意义与影响因素;重庆邮电大学李健姚辉洲著《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与开放率》,主要研究了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的统计与评价等都写了与题目相关的作品。

  万州区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地处西部。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与管理现状如何值得研究,于是本课题就以这个为选题,旨在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体育场地现状使用率和管理进行调研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因素。体育场馆是否向社会开放并用于群众活动的开展,是评价体育场馆是否发挥其主要作用的最重要的标志。我国现阶段存在场馆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在短缺问题不可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避免浪费、提高利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产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而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作为体育产业的基础力量、体育场馆资源的生力军,能否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深化改革,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实践,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内容:

  1、学校体育场馆有效利用与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2、对万州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调查,摸清有关现状。

  3、在摸清有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建议。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提高场地使用率。

  体育因其在教育、健康、文化、经济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类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设计(论文)题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对策研究

  课题的根据:

  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2

  一:选题

  1:现状:竞争力强的现当前的社会形式,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则是余暇生活中的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生活同体魄都得到很好的调节,就国内形式来看:我们都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加入WTO和兴办奥运的时机,都是将国内休闲体育活动带来体制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且能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社会治安等 起到稳定作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是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区域,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也有很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人们都用各种形式的休闲方式进行休闲娱乐,

  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对的提高,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的前提条件下,各种休闲文化也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休闲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如麻将、桌球、保龄球等项目。体育活动作为消闲娱乐的一种手段,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一项时尚享受。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对心理的娱乐,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

  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在余暇生活中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

  2:意义:休闲可以通过行为,思维,情感活动等方式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够建文化意境,愉悦身心,调节情绪,能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身体上和体魄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调节,改革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去,不但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而且能起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1:经过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传统运动项目等,休闲体育运动对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人口综合素质的影响等进行研究调查。

  2:统计与分析:湘西少数民族主要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区共有七县一市的城乡人口, 二OOO年人均收入约1800元,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人口总人口87.9万人,占总人口的35.9%。城市人口的休闲时间主要以麻将,登山,进歌舞厅等打发;农村人口的休闲活动则比较简单,主要以扑克,麻将,陀螺,高脚马等。有的把休闲活动以变相的方式进行,引起不良的社会风气。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处理。

  3:运用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文化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休闲活动进行比较,同现当前中国休闲活动发展形式,区域化的`发展不平衡,并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湘西地区的具体条件,以至能最终把负面影响引导到积极休闲娱乐活动中来,以提高全地区摁扣的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寻求对策。

  三:预期价值

  休闲体育文化能积极给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起到带动作用,向健康方向发展;预期能达到在调动积极文化方向的同时,也能积极调动全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湘西人人都能进一步认识休闲活动在生活中带来更多乐趣,能从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休闲文化的积极发展,打造安稳的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能有一个活跃的氛围,引导休闲活动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口综合素质等得到提高提供依据。

  四:参考文献

  [1] 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3):卷首

  [2] 孙葆丽.我过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20(1):13—16.

  [3] 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娱乐于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1.(4).地域基础:

  [4] 许良.中小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2003.7(3):92~94

  [5] 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16

  [6] 刘天成,张天成,涂绍生.湘西土家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50—53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4、3到2004、5 学习理论,总结:湘西地区的具体现状,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

  第二阶段:2004、6到2004、7 研究阶段,课题研究分析,制定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并评估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04、7到2004、9发放,收回问卷调查表 ,

  第四阶段:2004、10到2005、2整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整理成稿,

  第五阶段:2005、3到2005、5请老师评价并发表。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3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优秀的跳远选手在跳远时,是在追求快速及有效率的助跑以及强力有效的起跳动作,并以适当的起跳角度起跳,但是这两者同时成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助跑速度越快,往上跳跃就会更加困难。

  在人体起跳的肌肉变化及弹簧振子运动方面,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研究,但很少将两者结合起来,采用物理方法分析人体起跳的运动过程。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在国际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中,我国选手较为落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作为运动员调高、跳远运动项目的理论参考,对提高我们运动员的成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拟研究大纲:

  第一章绪论

  1.1压缩弹簧弹起的物理原理

  1.2人起跳的条件

  1.2.1分段速度

  1.2.2起跳动作

  1.2.3起跳水平速度利用率

  1.2.4起跳垂直速度利用率

  1.2.5起跳角度

  1.2.6助跑速度利用率

  1.2.7最高速度

  1.2.8起跳技术

  第二章人起跳的物理原理

  2.1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

  2.2有关跳远助跑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2.3有关跳远踩板研究

  2.4有关跳远起跳技术的研究

  第三章实验方法与步骤

  3.1研究对象

  3.2实验时间与地点

  3.2.1实验时间

  3.2.2实验地点

  3.3实验仪器

  3.3.1压缩弹簧压力部分

  3.3.2测量助跑分段速度部份

  3.3.3测量起跳动作部分

  3.4实验场地布置

  3.4.1受试者选取

  3.4.2受试者填写同意书及基本资料

  3.4.3建立选手基本资料

  3.4.4仪器校正与测试

  3.4.5实验目的与方法说明

  3.4.6基本能力测试

  3.4.7排定实验顺序

  3.4.8前测与后测

  3.4.9数据纪录、整理与分析

  3.5资料收集与处理分析

  3.6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4.2研究建议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谢利民.弹簧振子运动的实际动力学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6,31(2):91-94.

  [2]基特尔C.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3]药树栋,宫建平.弹簧振子振动的探讨[J].大学物理,20xx.2,27(2):22-24.

  [4]肖波齐.基于Matlab的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xx.12,26(6):116-119.

  [5]卢德明主编.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xx

  [6]李建英,李磊,郭甫.十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运动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03)

  [7]宋亮,丁磊,巩磊.对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技术的比较分析[J].体育科技.20xx(01)

  [8]罗陵,刘春伟.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三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xx(02)

  [9]宋惠娟,王亚军.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运动员三级跳远起跳若干速度指标的'运动学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xx(05)

  [10]王琨等.对肌肉生物力学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xx.2,25(1):36-40.

  体育因其在教育、健康、文化、经济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类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设计(论文)题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对策研究

  课题的根据:

  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4

  一、选题

  1、现状:竞争力强的现当前的社会形式,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则是余暇生活中的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生活同体魄都得到很好的调节,就国内形式来看:我们都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加入WTO和兴办奥运的时机,都是将国内休闲体育活动带来体制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且能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社会治安等起到稳定作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是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区域,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也有很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人们都用各种形式的休闲方式进行休闲娱乐,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对的提高,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的'前提条件下,各种休闲文化也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休闲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如麻将、桌球、保龄球等项目。体育活动作为消闲娱乐的一种手段,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一项时尚享受。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对心理的娱乐,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

  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在余暇生活中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

  2、意义:休闲可以通过行为,思维,情感活动等方式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够建文化意境,愉悦身心,调节情绪,能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身体上和体魄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调节,改革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去,不但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而且能起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1、经过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传统运动项目等,休闲体育运动对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人口综合素质的影响等进行研究调查。

  2、统计与分析:湘西少数民族主要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区共有七县一市的城乡人口,二OOO年人均收入约1800元,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人口总人口87.9万人,占总人口的35.9%。城市人口的休闲时间主要以麻将,登山,进歌舞厅等打发;农村人口的休闲活动则比较简单,主要以扑克,麻将,陀螺,高脚马等。有的把休闲活动以变相的方式进行赌博,引起不良的社会风气。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处理。

  3、运用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文化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休闲活动进行比较,同现当前中国休闲活动发展形式,区域化的发展不平衡,并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湘西地区的具体条件,以至能最终把负面影响引导到积极休闲娱乐活动中来,以提高全地区摁扣的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寻求对策。

  三、预期价值

  休闲体育文化能积极给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起到带动作用,向健康方向发展;预期能达到在调动积极文化方向的同时,也能积极调动全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湘西人人都能进一步认识休闲活动在生活中带来更多乐趣,能从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休闲文化的积极发展,打造安稳的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能有一个活跃的氛围,引导休闲活动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口综合素质等得到提高提供依据。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5、3到2015、5学习理论,总结:湘西地区的具体现状,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

  第二阶段:2015、6到2015、7研究阶段,课题研究分析,制定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并评估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15、7到2015、9发放,收回问卷调查表,第四阶段:2015、10到2015、2整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整理成稿,第五阶段:2015、3到2015、5请老师评价并发表。

  五、参考文献

  1.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3):卷首

  2.孙葆丽。我过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20(1):13—16、

  3.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娱乐于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1、(4)。

  4.许良。中小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2015、7(3):92~94

  5.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16

  6.刘天成,张天成,涂绍生。湘西土家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50—53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5

  1、题目来源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4、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5、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7、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8、开题报告参考文本: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1、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2、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1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1。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1定的意义。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4、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3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1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5、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6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随着1999年第一次大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暴露,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人才资源,每年有数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工作。据反映,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变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品牌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要想立足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体育教育学生就必须要增强竞争实力,尤其是要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以学校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成本低,高质量的竞争优势。

  本课题综合应用系统论、中心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经济学等加强和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理论的研究,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就业提供理论指导。

  2.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许多高校在很早以前就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其本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校(湖南城市学院)作为一个新升本的院校,在这方面显得相对滞后,除了教学中软硬件投入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外,还没有真正重视和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无论在知识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方面都略显不足,继续升造(如考研)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本文主要就是从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角度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综述和分析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以及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就业方面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对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合理、全面、系统的分析,明确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和发展的各项构成要素,能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努力方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国外研究状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也称之为核心能力或核心特长,这一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代表人物是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19xx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这一论文,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长期决定因素。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又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对核心竞争力做了如下定义: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1991年,杰伊.巴尼(jay barney )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核心竞争力具有珍贵性、异质性、不能模仿、难以替代等特征,从而确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四项标准:有价值、稀有性、难模仿、无替代。

  国外直接以“高校核心竞争力”为题进行研究的成果为数不多。不过,一些研究高等教育的文献中渗透着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主要有4个角度:资源观、文化观、专业的动态能力、可持续发展。然而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至今并没有一致的定论。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1990)将就业所需要的能力特征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这五个类别分别是: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M.L.Goldschmidt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就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的问题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到并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它们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的、广阔的视野。由此看出,国外对高校就业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前人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能力整合论”。主要代表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赖德胜、武向荣,他们从核心竞争力规范定义出发,在《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某一要素的效用突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孟丽菊则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概念塑型》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支撑大学竞争优势,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她强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独有性和积累性。

  “能力整合论”考虑到了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把核心竞争力归结为综合能力,其中几种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支柱,由竞争结果反映竞争力的强弱。

  第二种观点,“构成要素论”。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一般都从我国办学的实际出发提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模型。王继华、文胜利在《论大学核心竞争力》中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要扬弃其原有涵义,用以指那些“促进大学走向成功,在大学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要从我国大学办学历程和现实国情出发来界定,应重视以下核心要素:教师、管理和大学校长。李景渤认为,形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五个:人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发挥整体优势、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同样,罗红在《核心竞争力培养与竞争教育平台》认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由三个要素构成:技术(教育能力、管理能力与科研能力)是关键,文化是基础,制度是保证。胡建华则在《试析研究型大学的本质一学问的生产能力》提出,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研究型大学发挥社会职能的基础是人才生产能力和学问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主要表现为生产的人才的规格、数量和质量等;学问的生产能力则指在科学的理论、法则、概念、物质的发明与发现方面的数量和质量。而学问生产能力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株洲工学院书记兼院长张晓琪在《面向市场办学是新形势下大学校长的首要任务》一文中认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质量”,(其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形成自己的包装学科群和专业群)。应智国在《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办学特色》提出,专业群(专业体系和实训体系)设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指一个或若干个相近相关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群体。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马士斌从分析高校竞争力的结构出发论述其核心要素。他认为高校竞争力要素共有七个层次:办学资金;知名度和美誉度;科研成果和毕业生;办学方向和办学能力;人的因素;内部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素质等。在既定的外部管理体制条件下,人的因素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人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积极性、合作与竞争等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而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力量是教师。

  “要素论”从大学的局部出发,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要素作为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契机,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种观点,“资源论”。夏仕武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特征》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优势资源”,.是主体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其表现为“深植于竞争主体的各种资源之中,以自身独有的核心能力为支撑点,在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运作自身资源所形成的整体能力”。金勇则在《大学竞争力机理分析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认为,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并重与统一。经济效益是指多种渠道争取尽可能多的办学经费、投向合理的学科专业、努力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高校更应注重社会效益,高校的社会效益包括学校贡献给社会的人才、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许涛和龚波在《解读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占有资源的多寡和配置有关,并且这种资源具有高度的稀缺性。主要包括市场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

  “资源论”把大学之间的竞争的本质归结为争夺稀有资源的能力,谁占有了稀有资源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第四种观点,“知识基础论”。以林莉,刘云芳为代表的“知识观”,在《.知识管理与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认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以高等学校基础设施为依托、以高等学校精神为共同愿景”,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以及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下形成,“是高等学校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高等学校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提出知识管理是提高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具体说来,通过创新价值观和管理观念、优化校园知识共享体系、改进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激活知识价值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徐学兰从大学的知识特性入手认为,知识既是高校独特的资源,更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因为其内部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难以被对手模仿,还在于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每一所高校有不同的发现未来的机会、不同的创新能力,也正是这现有的知识决定了高校内各种资源发挥效能的程度不同。总之,只有知识才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源泉,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之所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知识基础论”认为学习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知识。

  设计(论文)题目:对XX区中小学体育场馆使用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综述本课题研究动态、选题目的及意义

  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体育场馆的设计、开放及利用现状、经营管理对策研究、利用率与开放率、发展存在的问题、向公众开放若干问题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如北京体育大学郑俊秋,李玫红著《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活动定价研究》,主要研究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的意义与影响因素;重庆邮电大学李健姚辉洲著《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与开放率》,主要研究了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的统计与评价等都写了与题目相关的作品。

  万州区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地处西部。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与管理现状如何值得研究,于是本课题就以这个为选题,旨在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体育场地现状使用率和管理进行调研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因素。体育场馆是否向社会开放并用于群众活动的开展,是评价体育场馆是否发挥其主要作用的最重要的标志。我国现阶段存在场馆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在短缺问题不可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避免浪费、提高利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产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而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作为体育产业的基础力量、体育场馆资源的生力军,能否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深化改革,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实践,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内容:

  1、学校体育场馆有效利用与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2、对万州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调查,摸清有关现状。

  3、在摸清有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建议。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提高场地使用率。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论文的开题报告09-21

论文开题报告02-25

论文开题报告12-16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_开题报告01-24

软件论文开题报告11-02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2-28

舞蹈论文开题报告12-09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06-16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