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作为第一课时,我这样安排:说秋天——体会秋雨的清凉与温柔——总体把握,统领全文(以诗的形式出现)——感受秋天的美景,理解五彩缤纷(读中体会秋雨给大地带来的美景,感受语言美。)
怎样才能突破难点?怎样让学生读好课文?怎样让学生去感受,去领会?
1、以境触情
从时间性来讲,已经过时了。要是正合时节的话,就可让学生从生活中(如去找找秋天,去画画秋天,去写写秋天等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去感知。有了生活的阅历,再来上这篇课文,可能更容易些。由于条件的限制,只有我自己尽可能的去给学生创造环境,营造气氛,(整个教学过程设制一个背景音乐,以图片去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让学生在富有诗意的情境中,去学习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的文字,去品悟文章的语言美,去感悟秋天的美好。
2、读——积累——感悟
在新旧课标交替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兴趣与感情、意义与启示,更应该注重的是让学生从读中积累语言文字,从读中去感受。这来得很重要。
(1)注重“积累”
让学生从读中积累,说中积累,这些过程,在我的课中是这样按排了一些内容:
如:“它把簧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两句在句式上是一样的,学了一句,就等于学了两句。按排一点点时间,让学生选择性的背一背,这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讲到菊花时,让学生来补白,说说菊花的其它颜色,再概括地用一个词来说说这些颜色,学生肯定会用上学过的词语来说。(像今天他们就说出了“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同时还是对所学知识的形象再现。
最后让学生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下来,去读读,背背,以便今后写作。这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之前,我还想过放一个让学生写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两句话。但课文写得那么美,那么诗情画意,说实在,我们老师去写也未必能写好,让学生去写就更难了。要去引导写好,我没有这个把握。
(2)以读带说,以说带读
以读带说,以说带读去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课文中多数词语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成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簧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需要好好体会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先读,再说,说了再读。有了感受去读课文,感觉就出来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理解这些句子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觉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么美的文章,我在教学时,有一点感触很深:学到用时方恨少。教学时,觉得自己的语言真的太平乏了,需要引导学生去读时,去说时,我没有更多的词汇,更多的语句来表达。看来自己真的该多读读书了!
一、说教材: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质写秋天。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本课的的学习,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本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
三、说教法学法:
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语言。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1、 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那你知道秋季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发言)老师今天也为大家带来一组秋天的图片,你想欣赏吗?(课件出示,请学生欣赏)
结合最后一张图片引出秋雨,再请学生说说对秋雨的感觉,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l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对秋天有个整体感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2、 朗读指导。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段落序号。(学生自读课文)
提问: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谁能给大家读读第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提问: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总结发言)(板书:钥匙)
秋雨是怎样来到我们中间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轻轻地、悄悄地”)
那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段呢?(引导学生用“轻轻、温柔”的语气来读)
请同学再读第一自然段,并提醒他们注意语气。
l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秋天悄悄来临,同时学习总结、概括。
(3)、秋天的大门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学生发言)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注意指导要点。
第一句:引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并要求进行换词练习。(如: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姹紫嫣红等)
第二句:要求说出是比喻句,并引导学生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第三句、第四句:同上。
第五句:引导学生说出是拟人句,并指导理解“你挤我碰”。
第六句:引导学生说出是拟人句,并指导理解“频频点头”,说出省略号的意义。
和学生共同欣赏第二自然段的美景。(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总结秋雨的特点。(板书:五彩缤纷的颜料)
l本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从欣赏中体会秋天的美,同时巩固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
(4)、秋天的雨除了她的色彩美丽之外,还有其他特点吗?
引导学生说出“好闻的气味”,并说出所在的段落。(板书:好闻的气味)
指导学生同桌合作读第三自然段,并注意语气。
引导学生理解“勾住小朋友的脚是为什么”。
请学生结合图片边欣赏边读,要求语气更能吸引人,更能勾出大家的脚。
l 这一段主要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秋天好闻的气味,同时感受“勾”的妙用。
(5)、秋天的雨不仅色彩美丽,有好闻的气味,它还挺关心人呢!不信你听听。(课件出示)
这是什么声音?(板书:金色的小喇叭)它吹起小喇叭告诉大家什么呢?
听了秋雨姑娘的话,衃物们在干什么?植物们呢?(引导学生分组读句子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白兔和小灰兔》
一、说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讲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文章共有5节,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尤其是第三节和第四节,把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课文中配有四幅生动的插图,充满童趣,学生非常喜爱。
教学目标:
本课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的第二课,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读课文识字。是对前几个单元识字方法的巩固。本课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个字。“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读课文最起码的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点抓,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因此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让学生能够懂得只有靠自己辛勤劳动,才有收获,从而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说教法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学习。因此教学初始将用这种教育方法理念下设计。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指导者,当学生思维受阻或遇到困难时,及时启发引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三、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主要有三种学习方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四、教学过程
课开始出示课件两只可爱小兔子的动画,给学生以形象感受,唤起学生热情,设悬念两只小兔子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编一个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在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认字识字,朗读课文。因此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方面。
首先学生自读。这篇课文较长,要求学生读通顺,边读边画出生字,不会的'字多读几遍。指名试着朗读课文,大家进行评议,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生字,随时纠正读音。重点指导认读容易读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浇”和“挑”是三拼音,“翻”和“肥”的声母是“f”,“施”是翘舌音。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都时左右结构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给这些字找朋友组词。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偏旁组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生字。老师引读第一段,通过第一段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帮老山羊手白菜了解都爱帮助别人,收完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要送白菜给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说的,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汇报所画句子,课件出示,指导学生注意您的用法,您表示尊敬有礼貌,小白和小灰与老山羊的对话都有您字,从而学生能明白小白和小灰兔都有礼貌。在读小白和小灰兔与老山羊的对话看看小白和小灰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白兔要菜籽小灰兔要白菜。小白兔回家时怎么做呢?请学生读四五段,全出小白兔动作的词语,学习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等词。课件展示小白兔仲裁过程,老师读学生看课件展示感受,学生带理解再度四五段。小灰兔拉回家有事怎么做的呢?学生很自然会度相关段落。那通过上面的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有什么不同?x小白兔种白菜,小灰兔光吃不干活。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不同的表现会有声么不同结果吗?请学生读七八段说一说,小白兔送白菜,小灰兔要白菜,让学生选择喜欢小灰兔还是小白如?为什么?掲开本科道理?只有自己付出劳动才会与有收获。最后学生分组分段在读课文,贯穿起来整体感知。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我会认得字,学生认读,说说有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几个手写不规范的字,学生说说哪里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这个字应该怎样才能写好。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减缩。这样设计板书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付出劳动才有收获。
小白兔 和 小灰兔
爱帮别人
懂礼貌
要菜子 要白菜
种白菜 光吃不干活
送白菜 要白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yanyn.com)!肚拧返淖髡呗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K把生的螹让给群众,把死的蜲樟舾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上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理解内容,深刻感受共产党员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说学生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
四、说教法
1.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文本的价值,体会语言的魅力,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媒介,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感性资料,尽可能多的把课堂交给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2.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文本思想美。
五、说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自读自悟,思考,探究等方法体会洪水的凶猛与无情。
六、说课前准备
准备洪水暴发的图片及重点句子的课件。
七、说课时安排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抓住文中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课时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视频资料)。
看完资料,同学们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预设:我想到了洪水是多么可怕,洪水又是多么的无情啊。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在洪水袭来时人们自救的文章。
出示课件(板书:16桥)
二、自学生字词。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新词。
2.交流汇报。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学生回答。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3.集体朗读。
四、再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凶猛。
1.轻声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雨水和山洪凶猛的句子。
出示课件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雨水非常大?谁来读一读?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指导朗读,读出洪水的凶猛与可怕。
3.出示课件观察画面。
这就是当时洪水袭来的情景。看了这幅画面,这场洪水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吗?
4.出示课件引导:当洪水突然袭来的时候,村庄里发生了什么?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5.引导:人们找到生路了吗?是什么?
预设:找到了,是一座窄窄的木桥。
6.引导:桥是一座窄窄的桥,人是一百多号人,水已没到了腰部,如果人们毫无秩序地抢着过桥,会造成什么后果?
预设:(桥毁人亡)。
7.引导:然而惨剧有没有发生?(没有)是谁扭转了局面?是谁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指名回答: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五、品读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1.出示课件,提问:年迈的.老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呢?请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面临危机时,老汉的神情是怎样的?(沉着镇静)谁能读出老汉的沉着镇静和威严来?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指导朗读。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A.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的词。(冲、揪、吼)
b.你从这些动词看出老汉当时的心情怎样?
c.你能用生气的语气读出来吗?
问:从"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句话看出老汉怎样的神情与品质?
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领悟了《桥》这篇课文中洪水的凶猛和无情,更加体会到了老支书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大人格。
七、思维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老汉说些什么?或者你想用怎样的语言去赞美老汉?
附:板书设计:
16桥
洪水凶猛无情
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老汉(老支书)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说课来源于中国基层教育实践,现在已发展为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小学语文的说课稿,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一、说教材
《写人要凸显个性》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的表达交流中的一篇作文训练。本单元写人。写人的什么呢?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个性。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的个性,所以,本单元在写法上要注意凸显人物的个性。写人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至关重要。
二、说学情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写人的几种基本写作手法,在上一次课《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的记叙文》的记叙文写作中,也穿插了刻画园丁形象特征的练习,因此,对于写人,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农村高中,学生的基础及素质都不尽人意。学生在描写美女的时候,都会说是“樱桃小嘴,柳叶眉,曼妙的身姿”。在他们的笔下,美女都是一个样,毫无个性所言。所以在高一记叙文训练阶段,我们必须加强对人物个性的塑造。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知识目标:
①学习写作中选材应运用典型事例。
②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显个性.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凸显个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有困难的地方。根据以上这些,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①、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的个性
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因此,针对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情,我确立本课的教学方法如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人物的个性,通过讨论交流,协助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 布置任务讲练结合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1展示习作,导入课文。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习作,让学生猜猜他是谁?来导入课堂学习内容;
2讨论交流,明确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课本中最具个性的人物,由学生分析出描写方法 。
3各个击破,解决重点。
首先是如见其人,分析肖像描写。在肖像描写分析中,着重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经典的肖像描写片段,来让学生直观的体会肖像描写,然后是如闻其声,分析语言描写。用多媒体展示经典语言描写片段,师生一起品味片段,归纳出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应该紧扣人物的哪些方面?第三分析动作描写。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片段,突出一些动词运用进行,再通过两个学生上台完成老师所说的任务,让学生用眼睛观察,发现其性格,并进行片段训练,描写其中一生的动作。
4,讲练结合,布置作业。请以“校园里的——(人)”为题,写一个片段。
五、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精彩的片段,加大了的课堂的容量,也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如何进行人物描写。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主探索意识 。讲练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我总觉得在多媒体的课堂上,学生过分重视多媒体,而忽略了老师的讲解,就感觉在看热闹一样,一下课,我就有点担心学生在课堂中什么都没有学到。所以,我应该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这三个目标的设置既提高了学生的词汇掌握量,同时也达到了从课文迁移拓展到实际的目的。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其中(2)(3)是本课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①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②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③悬念法——带着问题,深入思考
④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提问法和诵读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三年级学生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完成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大多需要老师的指导。因而我采用提问导入,适时点拨的方法,一步一步展开教学。“万法读为宗”,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将在本课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说学法
我班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女,因此学生良莠不齐,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圈点生字词和勾画重要句词。这些都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讲述故事,情境导入。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老师对故事生动地讲述,以及在讲述中与学生的互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童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文中描写铁罐的三个词语含义并不深奥,但却用得准确、传神。我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读词语,谈例子、表演来发现、琢磨、比较这几个词语,感受陶罐的傲慢无礼,使学生义会词意、增强语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轻蔑的铁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师恼羞成怒地问:“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抓住词语“懦弱”,给学生卖了个关子:正话反问。师两次看似糊涂的问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对,激起了学生大胆辩驳,并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辩驳中领悟了陶罐的种种表现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学生对两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师:“有请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六、迁移拓展,深化感悟。
1、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 )
师:“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2、总结: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良好的头脑品格教诲融合在生动风趣,沁人心脾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临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极重繁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谁人“没有什么分外的地方”的儿子,却能资助妈妈拎水桶,如许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这是一篇非常浅近的课文,二年段门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阅读本领,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并能简朴谈谈本身的感觉,具备开端的明白、阐发本领。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方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利用“三步预习法”进行自主预习,课堂上,我会努力落实“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动起来”的新理念,采用"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同时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的方法,把竞争引入课堂,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说过程
第一环节检查字词导入
老师开始有重点的检测学生的生字情况,如:指名读“沉甸甸胳膊晃荡”等词语。在检查完课文字词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出示,如: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第二环节品词析句在文本中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走进课文:“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还是让我们看看这三个儿子吧,他们又是怎样的孩子?”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课文,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以学生汇报的思路带动课堂教学,学生在阅读、自学、研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揣摩妈妈的神态和语气,用自豪的语气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感受母爱的无私和无我的爱,用平稳的语气读第三位妈妈的话,表现他平和的心态。
结合句子:
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抓住“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进行句式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
联合重点的文句:胳膊累酸了、走走停停、沉甸甸来领会这通水的极重繁重,读出妈妈提着这通水的费力。让门生置身于课文的脚色中,不但要读出语言出现的画面,还要读出语言的深刻意蕴——那便是妈妈的费力和对儿子孝行的等待。通过赏读,让门生明确"谁人用现实举措来分管母亲重担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训练读好老爷爷幽默滑稽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交换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瞥见一个儿子?是谁人儿子?从而弄清孝顺怙恃才是真正的儿子。
第三关键、与“生存”相连,将孝心连续
保举门生课后阅读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诵记《三字经》”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信赖也将孩子对怙恃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绪的深远影响!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脑筋”这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下手?考虑再三,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满意(画好作品)——着急(弄脏作品)——更满意(画更漂亮)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再通过三幅画,理清玲玲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更满意”的情感变化。从而形成了“心情变化为主线”,“以画为辅助”的两条线索。这两条主线相互交错,相辅相成,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我始终牢牢抓住那条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画好了画,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时,就引导学生表演,并在表演中去体会玲玲的“满意”;在爸爸问玲玲“怎么了,孩子”时,就做了引读处理,让全班同学也一起问问玲玲;在玲玲哭了起来时,就指导学生想想,哭着说话时该怎么说,从而读出玲玲着急、伤心的语气;在指导读第8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满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兴的心情,从而读出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
“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让学生从读中去体验,从读中去换位思考,从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学生就从读中得到了心灵的意会,体验在读中就得到了升华,理解从读中得到了加深,情感在读中也得到了熏陶。
(三)抓拓展,联系生活,重视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节课中,在理解端详一词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表演,这样,将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在生活中,同学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否像玲玲一样动脑筋思考,将坏事变成好事呢?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自由交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
四、教学反思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整个教学过程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如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过于严重,牵引的痕迹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课堂评价语言也比较苍白,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评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将成为我今后教学工作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
【小学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说课稿07-04
《画风》小学语文说课稿12-04
(合集)小学语文说课稿07-16
小学语文说课稿通用15篇09-17
小学语文说课稿精华(15篇)07-23
语文《观潮》说课稿06-26
人教版语文《散步》说课稿11-17
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11-19
《钓鱼的启示》语文说课稿04-22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05-16